1. 俄羅斯的國力為什麼在蘇聯解體後一直在下降
1、舊的經濟秩序被顛覆,新的經濟秩序沒有建起來。
俄羅斯脫胎於蘇聯,而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大傷元氣,例如烏克蘭,以農業上來說是俄羅斯的糧倉,失去了烏克蘭,使俄羅斯不得不花大量外匯來進口糧食,好在普大帝及其重視農業,不斷提升農業水平(每年農業以5%的速度增長),加上俄羅斯又沒幾個人,現在俄羅斯農業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程度與中國差不多了。
2、寡 頭政治。
寡頭政治就是慢性病,可以把胖人變瘦,瘦人更瘦烏克蘭得了這種病,人均GDP經濟比蒙古的一半強一點。(蒙古3500,烏克蘭2100,烏克蘭是中國人均GDP的四分之一)。菲律賓得了這種病,經濟從東盟第一差點變成倒數第一。巴鐵也有這種病,然後1億的人口,人均GDP比印度還差,印度有13億人口。
而俄羅斯由於身體虛胖,所以當年的寡頭病更嚴重。好在也是普大帝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當然普大帝是用親克宮的新寡頭取代親美的老寡頭)
3、西方制裁
由於結仇時間太長。仇家太多。美蘇冷戰期間,美國有大量的敵視蘇聯的人群,這些人一般都是位高權重,而且至今沒死,把與俄羅斯敵對的精神一直延續下來。這些人在美國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例如大小布希父子、希 拉 里等。而俄羅斯也給了他們口實,例如頓巴斯戰爭、敘利亞內戰、難熬薩斯等。
所以西方和美國,高興了制裁俄羅斯,不高興也制裁俄羅斯。
4、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脫離世界分工體系之外;人口下降和外流;軍事強大,拖累經濟;北約東擴;小企業比例低。
2. 為什麼我感覺俄羅斯軍事實力已經不強了
國家的實力有三個基本的東西,資源、人材與社會制度。而資源又取決於國土面積與地理位置,一戰二戰都是德意奧等國挑起,當時三國的人材可謂一流,面對英法俄幾乎成功,法國二次均被佔領,可最後卻失敗,與地理位置有關也與國土沒有縱深有關,更與資源不足有關,說實話無論一戰還是二戰,戰前的蘇聯並沒優勢,有豐富的國土,可開采不足,人材也沒英法多,特別二戰時,希魔並沒有將俄羅斯放在首位也說明了這一點,迅速的佔領西歐大陸後與英國展開了戰斗,要沒蘇聯在波蘭的牽制,英國也只有投降的份,德也因為沒有戰略縱深才不得不與蘇聯英國二線作戰,結果呢,已經打到了莫斯科,可見當時蘇聯並不是很強大,但蘇聯縱深大,西部六國丟了還是西部,第聶伯丟了還有伏爾加,生生靠國土面積拖著了希魔大軍,這才有什麼登陸,及後來的反擊戰。沒有蘇聯,那怕美參戰,二戰的結局都將改寫,二戰後,蘇聯的工業經濟幾乎完全被摧毀,這也是蘇聯為什麼要出兵我國東北的原由,斯大林出兵東北,不是為了社會主義,完全是為了日本在東北的工業設施。但二戰後,卻依靠這些與強大的資源迅速的超越了英法。只到與美國爭鋒。現在美國雖然成功的分裂了蘇聯,但想完全壓制俄羅斯卻辦不到,俄羅斯與烏克蘭之爭只是暫時的,烏克蘭最終將會認識到,人文上地緣上他與俄羅斯交惡是得不償失,出來一位英明的領導人後,烏克蘭將會比白羅斯更早的回歸俄羅斯的懷抱。俄羅斯並不在意愛拉立的獨立,愛拉立三國脫離蘇聯對俄羅斯是好事不是壞事,三國雖是老牌工業與資本主義國家,本就土地人口不足,二戰時三國男性死掉七八成,到現在還沒完全恢復。在以後的國際競爭中有他們不多,無他們不少,但烏克蘭與白羅斯回歸俄羅斯後,又一個蘇聯就回來了。
3.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和國力發生了什麼變化
蘇聯解體之後,盡管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國力的四分之三,但俄羅斯的經濟和國力,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基本上都是不好的變化。當時的俄羅斯經濟停滯之餘,陷入衰退,國民的生活水平嚴重倒退,國力迅速下降,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當時的俄羅斯真的非常凄慘,最艱難的幾年,國際社會稱俄羅斯為「國際乞丐」。
直到今天,普京大帝都在收拾葉利欽當時搞出來的爛攤子。普京為此已經奮鬥了20年,離婚後連老婆都沒有時間去找。相對而言,普京還是不錯的,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比葉利欽時代好了很多,在國際上,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某些區域還敢跟美國對著干。
4.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實力為何下滑那麼嚴重
提起蘇聯老大哥,大家並不陌生。想當初,新中國跟著這個超級大國亦步亦趨,在很多方面都要仰仗蘇聯的幫助。幾十年過去了,中國是日漸強大,可是俄羅斯卻已大不如前。
由於蘇聯把工廠和產業布局到全國各地,所以蘇聯解體後,原先完整的工業體系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導致很多世界先進的工業被荒廢。這對於國家的發展幾乎是致命的打擊,而俄羅斯自此之後也是一蹶不振。
5. 為什麼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下退了那麼多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開始了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改革,整個私有化運動貫穿了上世紀90年代。私有化運動開始時,俄羅斯民眾期待通過均分國家財富獲益,但結果卻是,普通俄羅斯人幾乎失去了一切,造就的是為數不多的財閥寡頭。俄羅斯綜合國力嚴重下滑,獲利最大的群體正是極力鼓吹私有化的俄羅斯「精英集團」及美國西方在俄羅斯的代理人。
在經濟領域,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急速下降﹐現代工業大國變成原材料附庸。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20世紀末﹐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比1990年下降52%﹐而1941-1945年的衛國戰爭期間僅僅下降22%。1990-2001年間﹐科技領域就業人數從250萬下降到80萬﹐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到美國﹑西歐甚至發展中國家就業或謀生。
在社會領域, 1989年10%最貧窮人口收入與10%最富裕人口收入比為1:4.7﹐而1999年這個比例將近1:80。另外﹐酗酒﹑精神疾病﹑無家可歸﹑流浪兒童﹑賣淫等社會問題成堆。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2005年提供的數據﹐俄羅斯男子的平均壽命為58.6歲﹐比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時男性平均壽命的63.4歲還低4.8歲﹐這使得俄羅斯成為全歐洲男子平均壽命最低的國家。
在社會治安領域,劇變十年間各種犯罪﹐尤其是重大犯罪案件劇增。1990年俄羅斯殺人案為1.43萬起﹐1998年為2.3萬起﹐2001年為2.98萬起﹐2002年已超過3.2萬起。每年由於犯罪造成的失蹤人口超過十萬。犯罪案件急劇增加﹐每四個成年男人中﹐就有一個有前科。俄羅斯平均每五分鍾就有一人被殺。平均每十萬人口有一千個犯人——這是世界上最高的比例。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自由派卻依然要求用市場作為解決所有社會經濟問題的綱要﹐竭力鼓吹小政府﹐繼續弱化、削弱國家各方面的職能。這些自由派所說的「人權保護」實際上保護的是罪犯。
國家職能嚴重退化。由於照搬西方的多黨制,每年用於賄賂的金錢高達數百億美元﹐政府和居民之間缺乏信任和有效的互動。國家缺乏經過科學論證的發展構想﹐缺乏解決內政﹑外交問題的戰略性思維。人們對政治的失望在增加﹐對政治領袖的失望在增加,對其「民主制度」的失望也在增加。
在精神道德領域,一些大眾媒體向社會民眾傳輸西方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只是為了追取個人的利益﹐造成原有的勞動倫理和熱愛勞動品德的喪失。許多青年不願從事勞動﹐更希望一夜成為銀行家﹑公共關系專家,甚至嚮往搶劫或敲詐。俄自殺現象隨之攀升。1990年自殺人數為2.64萬人﹐1998年達3.54萬人﹐而2001年已經達到3.97萬人。
就國際地位而言,俄羅斯從超級大國淪為二流國家。俄羅斯當局在劇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逐步主動放棄盟友﹐甚至全面撤退﹐逐漸喪失超級大國的地位。
蘇聯部長會議原主席尼·伊·雷日科夫在其新著《大國悲劇》中說,蘇聯解體「給俄羅斯造成巨大損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種情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威信和作用﹐涉及經濟﹑國防能力﹑科學發展﹑生產和文化﹑居民生活水平等」﹐「比較幸運的20%的居民身上﹐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國民總收入﹐而收入的主要部分則為200-300個家族據為己有﹐他們攫取了國家財富的絕大部分﹐同時也攫取了國家的權力」。
6.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等國家的政治經濟改革為什麼使綜合國力大幅度下降
主要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不同步,造成了蘇聯解體,而俄羅斯的政治改革被西方忽悠一步到位經濟改革採用西方的\「休克療法"使得政治改革不成功,經濟改革國有資產私有化使老百姓的生活急劇下降失業率大幅上升。大大削弱了俄羅斯的國力。
7. 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什麼經濟不行
並不是俄羅斯經濟不行,因為現在俄羅斯的經濟指標已經超過了蘇聯解體前,只是世界影響力無法和蘇聯相比,才讓人覺得俄羅斯國力不行。
現在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包括75%的領土,51%的人口,76%的生產資料,80%的石油開采和90%的天然氣開采,以及85%的能源出口,最重要的是繼承了蘇聯令人生畏的龐大核武庫,蘇聯還留給了俄羅斯大量的科研人才。
但是由於獨立後的經濟改革不成功,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的國家實力出現了長達十年的災難性衰落,普京就表示: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
現在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已經逐漸走出低谷,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蘇聯時期的最高數字。但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地位相比蘇聯已經大大下降了,綜合國力也遠不如蘇聯時期,俄羅斯的復興仍然任重道遠。
8. 俄羅斯的國力在普京的領導下比葉利欽時代是下降了還是上升了
俄羅斯的國力在普京的領導下比葉利欽時代上升了,下面從幾個方面詳細分析:
1、經濟,畢竟經濟是一切的基礎
蘇聯解體是1991年。1991年俄羅斯的GDP是5093億美元,美國是61740億美元。普京上台是2000年,這年俄羅斯是3066億美元,美國是106253億美元。葉利欽當政10年,俄羅斯GDP下降了40%左右,同期美國上升了75%左右,兩國差距從12倍變成了33倍。
而2017年,俄羅斯GDP是13093億美元,美國是195559億美元。普京當政17年,俄羅斯GDP提升到4.3倍,同期美國提升為不到2倍,兩國差距變成15倍。普京在17年中追趕美國,雖然尚未達到蘇聯解體前的程度,但是已經把葉利欽十年拉下的爛賬彌補一大半了。
2、人民生活
葉利欽時代就是讓老百姓挨餓受凍,今日的俄羅斯至少大家吃飽喝足是沒問題的。
3、政治
葉利欽時代,也搞民主競選,除了葉利欽的黨,另一個強大對手就是久加諾夫的共產黨。另外還有自由黨,以及戈爾巴喬夫自己組建的社會黨等。普京時代,依然在搞選舉。雖然總統總理輪流換,但必須說普京的黨競爭能力是遠超過其他黨的,而普京個人威望也遠比葉利欽高。
3、軍事
葉利欽的十年就是,停滯的十年,倒退的十年。現在俄羅斯雖然軍力遠遠還不如蘇聯,但是自己的軍工體系也開始緩慢重新運轉了,五代機、三代坦克、機器人、新型核潛艇開始研製了。
4、國家安全
葉利欽執政時期,俄羅斯自廢武功的同時,並沒有得到國家安全。獨聯體很快瓦解,北約東擴是早已拿上了歷史日程。科索沃被獨立了,俄國在歐洲最忠心的夥伴塞爾維亞被解體,車臣戰爭也在西方干涉下以失敗告終。
而普京登台後,打贏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擊退了喬治亞的挑釁,收回了克里米亞,又在敘利亞守住了自己的盟友,甚至利用什葉派之弧在中東倒逼美國。整體來說,國家安全態勢更積極些。
當然,普京時代也有些地方表面看上去是惡化了,例如北約東擴得更厲害,烏克蘭和俄羅斯敵對加強,美國在中東軍力更勝。不過仔細分析可以看到,這些因素並非是普京上台帶來的。即使葉利欽在台上,美國照樣執行北約東擴,依然會煽動烏克蘭反俄。
5、國際環境
普京發展了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兩個聯盟,面對西方時並非孤軍奮戰,國際環境比葉利欽時代好。
9. 俄羅斯如此地大物博,並繼承了超級大國前蘇聯的工業實力和差不多的國際地位,但為何現在經濟一直落後呢
俄羅斯是繼承了前蘇聯的工業實力,但同時也繼承了前蘇聯的爛攤子。蘇聯在解體前相當長的一度時間內經濟發展都是嚴重偏科的,重工業雖然還是世界一流,但輕工業爛的一團糟,而且重工業主要為軍事服務,並沒有轉化到民用上。再加上現在美國一家獨大且對俄羅斯一直的打壓,經濟如此也實屬無奈
10. 俄羅斯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是比較強的,僅次於美國,在全球排第二。雖然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比較強,但是俄羅斯的經濟卻比較差,一直發展不起來。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最後,俄羅斯的人口問題。俄羅斯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一。但是總人口卻只有一億多,並且這些年來一直呈負增長狀態。俄羅斯的人口不足,就會接連的導致農業、工業、輕工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而恰恰是這幾個行業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及促進一個國家經濟快速發展。
俄羅斯的潛力是十分大的,地大物博,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但是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的話,再好的潛力也難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