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人家裡怎麼裝飾

俄羅斯人家裡怎麼裝飾

發布時間:2022-06-08 09:21:03

❶ 蘇聯式裝修風格怎麼裝修

直接叫設計師給你設計好

❷ 俄羅斯風格的俄羅斯風格空間特色

1、俄羅斯傳統建築的幾個特色: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另外,獨立的塔形結構與堆砌成團的戰盔形剖面裝飾則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2、奢華裝飾的最重要標志就是瑣碎,細微到有些過分的程度才是最地道的俄羅斯風格;俄羅斯風格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它那華麗雍容的圖案設計了,極盡色彩的奢華之所能,將貴族宮廷的唯美與裝飾韻味充分發揮。奢華冶艷的皮草,充滿異國情調的半寶石和刺綉、滾邊和濃郁色彩,在一片低調的秋冬秀場洋溢著充滿奢華與唯美的高調氣質,華美的彩色寶石、閃耀的華麗項鏈、腰鏈、別針、手鐲,再現了凝重的帝俄風格。
俄羅斯風格色彩運用
濃郁的色彩是俄羅斯風格的奢華基調,墨綠、寶藍以及飽滿金是唯美裝飾的基礎;以本色皮草最有質感,灰色與褐色相形之下最有奢華浮躁之氣;這就是俄羅斯人的品味世界。

❸ 俄羅斯族的居住房屋

俄羅斯族居住房屋特點:
房門北開,南北兩面設窗,少數三面、四面設窗。門窗皆為雙層,門窗上的擋雨板和房檐的嵌板大都雕刻花紋並塗漆,窗戶外面安擋雨板,晝開夜關,冬抗寒風夏擋雨。庭院寬敞,有整齊的、也是木刻楞的牛舍、豬圈、雞架、狗窩和倉庫。院內栽種花卉,夏日爭奇斗艷,競相開放。不少人家還在院內或門斗設夏日廚房,使主房涼爽宜人。

居室內壁鑲嵌高1米左右的木板牆圍子,鋪木質地板、天棚。室內大客廳、小居室,廳內設套間,擺大橢圓高角桌,上面常擺放著鮮花或塑料花,並有造型古樸典雅的電開水壺、茶具,廳外設廚房、卧室。廚房連接客廳的一角搭烤爐,平時烤麵包、列巴等麵食,冬季可取暖。俄羅斯族人極愛清潔,廚房和烤爐經常粉刷白灰漿,一塵不染。俄羅斯族信奉東正教,居室的東南牆角上方通常會架著裝飾的三角板,供奉耶穌和聖母瑪利亞像,擺著聖經。

❹ 俄羅斯的家庭習俗

在俄羅斯,被視為「光明象徵」的向日葵最受人們喜愛,她被稱為「太陽花」,並被定為國花,拜訪俄羅斯人時,送給女士的鮮花宜為單數。

俄羅斯人特別忌諱「13」 這個數字,13號和星期五被認為是不祥之數,因為在這一天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被視為凶險和死亡的象徵,所以人們盡量避免說這個數字。相反,認為「7」意味著幸福和成功,俄羅斯人不說九重天,而說七重天。俄羅斯人不喜歡黑貓,認為它不會帶來好運氣。俄羅斯人通常認為馬能驅邪,會給人帶來好運氣,尤其相信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體,認為馬掌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鏡子碎了,意味著災禍要來。鹽撒了,會發生爭執、吵架。家人出遠門後忌諱馬上掃地,否則他們就回不來了。姑娘坐在桌角,會嫁不出去。掉了刀,要來男客;掉了叉子或勺,會來女客;貓洗臉,將要去作客。打碎鏡子,意味著個人生活中將出現不幸,而打碎杯子和碗,特別是盤子和碟子,則意味著富貴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壽筵和其他隆重場合,特意打碎一些碟盤表示慶賀。

親人出遠門之前,行者和送者都要坐下來,靜坐幾分鍾。 考試 前不要理發,不然就會不及格。室內不許吹口哨,不然會把錢都吹走的。睡覺前不能掃地,否則會把錢都婦走。忌諱吃狗肉。俄羅斯學生 考試 時,習慣以反語相祝「祝你什麼也打不著」,實際意思是祝你滿載而歸,祝你一帆風順。以前,俄國獵人有一種迷信說法,認為祝賀勝利就一定不得手,因此習慣用反語相祝。這種祝賀方式也用於其他場合。俄羅斯人不同於中國人,喜歡用單數,如送花要送一枝、三枝、五枝等,雙數反被認為不吉利。俄羅斯人自古有一種迷信,認為知道產期的人越多,出生就越困難,甚至會招來邪惡,因而在產前盡量保密。俄羅斯人認為生產是污穢的事,因而有在無人居住的地方生孩子的風俗,如在浴室、牛棚等地。遇到難產,有解扣、開鎖等風俗習慣.

(2)服飾禮儀

俄羅斯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典型的俄羅斯民族服裝是:男子是斜襟長袖襯衣,通常在領口和下擺有綉花,穿時在襯衣外面系一根腰帶。襯衣一般是用麻紗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鮮艷的花布做成。褲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在寒冷的季節,人們一般是穿厚呢子外衣或毛皮外衣,頭戴氈帽,腳穿高閣皮靴。女子的服裝,一般是用麻布做的有墊肩的長襯衣。在俄羅斯的北部和中部地區,已出嫁的女子在襯衣外面要穿一件無袖長衣一「薩拉方」,在南部地區則穿一種手工編的帶有方格圖案的毛料裙子。

姑娘不戴頭巾,僅用頭巾蓋住頭的一部分,但已婚女子必須戴頭巾,以便把頭發全部包起來。在冬季,女子一般穿厚呢子或毛皮外衣,高筒皮靴。現在男子多穿西服,戴呢帽、便帽、禮帽,冬天戴皮帽,穿皮鞋、皮靴或氈靴。女子穿連衣裙、西服上衣或西服裙。過去女子不穿長褲,現在也有人穿。女子穿高跟鞋,冬天也穿皮靴。秋冬戴呢帽或皮帽,夏天系花頭巾。

(3)餐飲禮儀

俄羅斯人的主食有:以黑麥、小麥等麵粉製成的麵包、各種麥子煮成的粥以及養麥粥。養麥粥的標准烹調法是在粥中加人雞蛋或各種肉類。養麥面經發酵後摻人乳酪、果品烤成薄餅。這種餅薄而松軟,呈半透明狀,營養豐富。俄羅斯人以麵包為主食,肉、魚、禽、蛋和蔬菜為副食,喜歡吃炯、煮、燴的菜,炸、烤也可。喜歡酸、甜、咸和微辣食品。他們不吃某些海味 (墨魚、海蜇、海參)和木耳。

俄羅斯人吃飯時不用碗而用盤子,盛湯用深盤。吃飯時,左手持叉、右手持勺或刀子。如果只用叉子,可用右手。吃飯時不許刀又亂響,也不許嚼出聲來。湯剩不多時,左手向外抬起盤子,右手用勺子向外盛湯而不是向里。喝茶時,茶勺用完後應放在茶碟上,不能把勺留在茶杯里喝茶。俄羅斯人多數愛吃魚、蝦、羊肉、羊肉串、羊肉湯、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腸、牛肉、萬牛排、紅燒牛肉,不太愛吃豬肉。愛吃烤雞、油炸馬鈴薯,也喜歡吃中國的糖醋魚和北京烤鴨。蔬菜有黃瓜、西紅柿、土豆、蘿卜 生菜、洋蔥等。俄羅斯人一般對早餐和午餐比較重視,晚餐則較為簡單。其飲食特點為:愛吃帶酸味的食品,麵包、牛奶甚至萊湯都要吃酸的。喜食冷盤,在進午餐時,必須有冷盤,冷盤的種類很多.如紅黑魚子、各種香腸、火腿、紅魚、咸魚、酸蘑菇等。

俄羅斯人愛喝酒,特別愛喝烈性酒,其中最愛喝伏特加。一般會喝酒的人酒量都很大。他們愛喝紅茶。茶里一般放檸檬片和糖 。喝茶時吃果醬、麵包、 黃油、點心等。水火壺是俄羅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自古以來,用水火壺煮茶喝一直為俄羅斯人所喜愛。俄羅斯人常說:「水火壺一開,就把客人留下來了」。

在飲食習慣上,俄羅斯人講究量大實惠,油大味厚。他們喜歡酸、辣、鹹味,偏愛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愛吃冷盤。總的講起來,他們的食物在製作上較為粗糙一些。

一般而論,俄羅斯以麵食為主,他們很愛吃用黑麥烤制的黑麵包。除黑麵包之外,俄羅斯人大名遠揚的特色食品還有魚子醬、酸黃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時,他們多不削皮。

在飲料方面,俄羅斯人很能喝冷飲。具有該國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們最愛喝的酒。

此外,他們還喜歡喝一種叫「格瓦斯」的飲料。

用餐之時,俄羅斯人多用刀叉。他們忌諱用餐發出聲響,並且不能用匙直接飲茶,或讓其直立於杯中。通常,他們吃飯時只用盤子,而不用碗。

參加俄羅斯人的宴請時,宜對其菜餚加以稱道,並且盡量多吃一些,俄羅斯人將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經吃飽。

吃西餐,請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麵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好久時才把刀放下。舉杯飲酒請用右手。嚼東西時把嘴閉上,不能嚼出聲來。吃水果一般不削皮。在宴會上男士要照顧身旁的女士。注意,習慣是照顧坐在自己右邊的那位!散宴後,按禮節應主動問右邊的女士是否需要送她回家。俄國人喝茶與其說是為了解渴,不如說是為了充飢。一般是早餐時或在午飯與晚飯之間喝茶。茶里可以放牛奶、鮮奶油和糖。喝茶時還端上果醬、麵包、黃油、點心等。用完茶勺後,應放在茶碟上,不能把勺留在茶杯里,帶著勺喝茶。老人喜歡用茶炊煮茶喝,他們用小菜碟喝茶,單獨吃糖。

( 4 ) 婚俗

傳統的俄羅斯人的婚姻習俗頗為繁多。說媒時講究單日說媒,忌諱星期三、星期五和12號。相親時要禱告,並還要圍桌走三圈。訂婚名堂更多,如喝糖水定終身,一牧師主持訂婚儀式後雙方才可開始籌備結婚,舉辦訂婚舞會等。結婚時擺「門形」婚宴,在城市婚禮上要三吻雙親,婚禮後還有結婚拜訪周;在農村講究鈴聲驅災,新婚夫婦乘坐的馬車要用鮮花和小鈴襠來裝飾。在婚宴上,按照俄羅斯習俗。新婚夫婦要各掰下一塊麵包蘸鹽後敬獻給自己的父母,以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思。接著同自己的家長吻別,女伴們唱憂戚的送別曲。按照習慣,在宴會上新人不能多吃,而要當好第一次家庭主人,使來賓們盡情歡樂。一席間大家頻頻舉杯,新娘新郎隨著「苦啊、苦啊」的喊叫聲,不斷親吻。人們時而高歌,時而起舞,整個婚宴充滿喜慶氣氛。現在在俄羅斯,幾乎所有的城鎮都有「結婚登記宮」,亦稱「幸福宮」。這種「宮」,多為兩層的樓房。一層是表格登記室、女賓室和男賓室;二層是登記廳、宴會廳、禮品間、鮮花間和休息室。現代俄羅斯的婚禮,多由「幸福宮」 的工作人員主持。在國歌聲中,婚禮宣布開始。在主持人的引導下新人挽手前進,雙方親友踏著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旋律,緩緩進人登記大廳。接著,舉行新人、證婚人簽字儀式,眾人在樂聲中以掌聲祝賀。一對新人把一名代表用盤呈上的戒指各為對方戴上,並接過結婚證書,在樂聲中走出大廳。婚禮後,新婚夫婦到列寧紀念堂或無名烈士墓前獻花默哀,以表示對前輩的懷念,然後乘彩車觀光市容,舉行喜宴等。

俄羅斯農村婚禮又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風格。結婚的當天早晨,三匹馬拉著的迎親車隊已飛馳到新娘的家門前。大車用綵帶。樹枝、鮮花裝飾得非常美麗,車上坐著身穿白色綉花民族服裝的新郎和他的年輕夥伴們,夥伴們拉著手風琴,彈著七弦琴,歌聲、呼喊聲和悠揚的樂曲聲在農村的田園上空飄盪。在歡笑聲中,新娘走出來和父母擁抱、吻別,然後農女友們的簇擁下坐上了彩車。浩浩盪盪的迎親車隊把親人送往村蘇維埃,舉行結婚登記儀式。儀式完畢,賓主一起來到新郎的家,新郎新娘下了彩車,踩著撒滿各色鮮花的地毯徐徐走來,大家向他們身上拋撒象徵生活富裕的金色麥粒,祝願他們今後的生活道路能像地毯一樣平坦,周圍開滿鮮花,生活富足美滿。新婚當天舉行酒宴。宴會上還會加上讓新郎劈木柴和生火的內容。這是考驗新郎是否會持家。火光同時也象徵著愛情,給新人帶來溫暖和光明。這種婚宴一般要持續到深夜,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在俄羅斯,不同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殊婚禮習俗。

(5 )社交禮儀

在人際交往中,俄羅斯人素來以熱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稱於世。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有男人彎腰吻婦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長輩吻晚輩的面頰3次,通常從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愛。晚輩對長輩表示尊重時,一般吻兩次。婦女之間好友相遇時擁抱親吻,而男人間則只互相擁抱。親兄弟姐妹久別重逢或分別時,擁抱親吻。在宴會上喝了交杯酒後,男方須親女方嘴。

在迎接貴賓之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麵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的禮遇,來賓必須對其欣然笑納。鋪著綉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盤上放上大圓麵包和麵包上面放一小紙包鹽。捧出"麵包和鹽"來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稱名問好 在街上、商店、公共汽車等平常場合,你可稱對方「您」(вы)或「同志」(товарищ)。如果進一步交談,你可以按對方性別年齡,分別稱「先生」(господин)、「小姐」 (девушка)、「朋友」(друг)、「小伙(ребята)。與俄羅斯人在一個較正式的場合互相認識和交談,要記住對方的全名,即要稱呼他的名字還要加上父姓,以示尊敬和客氣。而且,要稱「您」(вы),不能稱「(ты)

革命期間和革後,「同志」 一詞具有褒義,因此對陌生人,根據外表認為其是自己人、志同道合者,才稱同志,對熟人、戰友也稱同志。但現在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用這個稱呼的,如買東西、問路等,常用「公民」、「小夥子」、「爺爺」、「嬸嬸」等詞。

稱呼對方一定要用他的正式頭銜,除非他特意要求改用另一個稱謂。

俄羅斯人的姓名通常排列為名字、父名、姓,但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特別是在正式文件中。名字和父名都可縮寫成第一個字母。一般口頭稱姓或名。尊敬時稱名字與父名,對長者有的只稱父名。對家人有愛稱,如伊萬,稱萬尼亞或瓦紐沙;謝爾蓋,稱謝宴沙等。依照俄羅斯民俗,在用姓名稱呼俄羅斯人時,可按彼此之間的不同關系,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與初次見面之人打交道時,或是在極為正規的場合,才有必要將俄羅斯人的姓名的三個部分連在一道稱呼。

婦女姓名多以「娃」,「姬」 結尾,婦女婚前用父親的姓,婚後多用丈夫的姓,但名字和父稱保留不變。按照俄羅斯人的習慣,名字加父名是對成年人的尊稱,而用它來稱呼年輕人則顯得滑稽可笑。彼此很熟悉的人習慣於直呼對方的名字,但年輕人直呼長者的名字是沒有禮貌和不知分寸的表現。在家裡,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不習慣叫「爸爸」「媽媽」時,可以叫老人的名字和父名,以示尊敬。在學校,學生對老師必須稱呼名字和父名,表示尊敬和禮貌;而老師在課堂上叫學生時可以直接用姓。如果用名字稱呼,則表示他對學生的友好、信任和器重;在工廠,師徒關系也是如此。農村和城市的稱謂習慣不太一樣。在農村裡,老年人常用一個父名稱呼對方,表示貼心和知已。關系密切的人,可用愛稱,稱呼偉人和名人則習慣於單用一個姓氏,如羅蒙諾索夫、普希金、列寧、高爾基、斯大林、普京等。

交換名片 最好隨身帶上大量名片。去會見俄羅斯官員時,要用其一面印有英文的名片,最好是一面印有俄文的名片。

拜訪與邀請 到別人家做客,進屋要破門,得到允許才能人內。進屋先要脫去外套和帽子,然後向女主人鞠躬問好,並向男主人和其他人問好。主人見來訪者進來時,會站起來迎上前去握手,請對方坐下後,再商談工作。主客一起進客廳時,主人應走在前面,給客人開門;出門時應走在客人後面,以便隨手關門。應邀,接到參加家宴的邀請後,可以送鮮花和酒、藝術品、書等禮物。不要到得過早,以免影響主人的准備工作,也不要到得過遲,讓主人和其他客人久候是失禮的。

遵守時間 在俄羅斯赴約必須准時。最好先直接寫信給自己要聯系的機構,約定一個時間,並將自己想要討論的問題告訴他們,附上有關貿易文件。同時民將這信的復印件遞交本國大使館的商務處,商務處則會協助你與有關部門聯系,並取得他們的原則同意,這時方能前往有關機構進行訪問。安排約會起碼需要提前兩三天。在任何情況下,約會無論是通過大使館安排,還是自己直接安排,臨去之前都德要再次得到對方的確認。

吸煙須知 公共場所不許吸煙,不許隨地吐痰。在很空曠的大廳里,離人家很遠抽煙,也會有人走過來「關照你」。俄羅斯人在這方面的公德意識是很強的。上煙時,一般要遞上煙盒,讓其自取,不能只給一支。特別注意不要一根火柴點三個人的煙。男士吸煙時,先要問問你身旁女士介意不介意。

交談忌諱 一般俄羅斯人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言談之間勿對其國家民族有輕侮之詞,特別是蘇聯解體後經濟情況不佳,國際地位也日下,對此俄羅斯人特別敏感。

通用語言 全國各地的官員、企業經理和工程師都講俄語。俄語也是技術文件的主要用語。 英語 教育普及,為第一外語,許多高級官員都會講 英語 。

言談舉止 遇見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問好,學生在考場不能用左手抽考卷。婦女不能在男子面前攝裙而坐,露出大腿,也不能用裙子當扇子扇風,否則易造成引誘男人的誤會。談話時要看著對方,不能打斷別人的談話,以示尊敬。不應當著其他人與某人用別人聽不懂的語言說話。,在公眾場合不能摳鼻孔、伸懶腰、抓癢、隨地吐痰、大聲咳『嗽。若咳嗽時,必須用手帕捂住嘴,小聲咳。與人交談時不能用手指他人。在公共場所大聲暄嘩是不文明的,說話時指手劃腳被看作是』缺乏教養。要上廁所時不能直說,而要說「對不起,請等一等」 或「對不起,我去打個電話,請等一等」。

幾個中國人在一起,千萬別用中文說「飛(fei)"或「惠(hui)」一類的字眼(包括其所有同音字, 如果中國人的名字有這兩個音,念時要小聲一點,因為與fei和hui相近的俄語詞фуй是一個很不文雅的詞,俄國人聽了會覺得刺耳。

招待應酬 俄羅斯人的一個古老習俗,就是喜歡用麵包和鹽招待客人。這一習俗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紀。當時,匈奴帝國稱雄歐亞大陸,為了防備和消滅敵人,匈奴頭領阿提拉破壞了現今俄羅斯歐洲疆域的大部分曬鹽場。到公元9—10世紀的羅斯公國時,鹽已經成為稀有的貴重品,只有款待貴賓時,人們才能在宴席上開開眼而由於中世紀農業生產力的低下,麵包無疑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徵,在落後的古俄羅斯尤其如此。因此用麵包招待客人不僅是為了顯示主人的富有,而且更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敬意和熱情。通常,主人手捧麵包,客人躬身接過麵包,先對麵包示以親吻,然後掰一小塊,撒上一點鹽,品嘗一下並表示感謝。當今,雖然麵包和鹽已經失去了它們原來的珍貴價值,但仍然意味著善意和友情。另外,打翻了鹽罐就表示要吵架。麵包和鹽是俄羅斯人友好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媒介。 應邀到當地人家中參加晚宴或作客時,給女主獻上一束鮮花,將會使她感到非常高興。給主人的孩子送一些彩筆、智力游戲玩具等也是必要的。俄羅斯人好客,有一句諺語說得最妥切:烤爐里有什麼,桌上有什麼。不管食品供應如何緊張,但在請你吃飯時,還是盡其所有,並且把難得的美味留與客人。如果你不豪爽地吃掉喝掉,反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

俄羅斯人好酒,世人均知。一般較高級的宴會都不上烈酒,但在招待會上,總會有幾瓶伏特加(烈酒), 這是俄羅斯人喝酒的老規矩。在知識界是不勸酒的,但在農村主人常常率先乾杯,一醉方休。此刻,如果你能喝上一些,馬上會被引為「朋友」和「知已」。

尊重女性的風氣 尊重女子是俄羅斯人的社會風尚。問候時,男子應先向女子問候;年輕者應先向長者問候;進屋的人應先向主人和其他的人問好。當婦女走進客廳時,男子應站起來表宗眾挽,而男子走進客時,婦女可以不站起來,但必須面向來人,以示禮貌。 在介紹人們相識時,總是把婦女先介紹給男子,婦女在回答時應主動伸出手去握手並說出自己的姓名。非因公結識時,青年男女要說出自己的名字,成年男女則要說出自己的名字和父名。要向婦女介紹某個人時,應先徵求她同意後再介紹。 上公共汽車、進房間、上樓梯時,男子一般都讓女子先行,並為其開門,即使對不認識的女子也需這樣做。出門時男子幫助同行女子穿大衣、拉大門;在影劇院里,男子應先找座位讓女子坐下後,自己再坐。請女子跳舞後,應送她回原來位置,致謝後再離去。照像時,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如果女子站著,男子不應坐著照。跟女子在一起時,吸煙前一定要徵得對方的同意。

三。 1.忌諱黃色,俄羅斯人認為黃色是不吉利的顏色,送禮時一般忌諱送黃色的東西,衣服也忌諱純黃色的。

2.忌諱五月成婚。一般人忌諱在五月成婚。認為這個月里的婚姻是充滿了苦難很失敗的婚姻。

3.忌諱就餐時照鏡子,就餐時不可以照鏡子,也不能戴帽子做到餐桌旁,這些被認為會招來不幸。

5.忌諱送蠟燭。俄羅斯人通常把蠟燭認為是能帶來死亡的不詳之物,因而送此物等於詛咒對方早日死去。

6.忌諱學貓頭鷹叫。這預示著人將受到死亡的威脅。

交際中的禁忌

1)忌交叉握手。
2)忌議論婦女長相。
3)忌詢問婦女年齡。
4)忌過分贊美。
5)忌恭維身體健康。
6)忌隔著門檻交談和握手。
7)忌一根火柴點3支香煙。
8)忌提前祝賀生日。
9)忌用手指點對方。
10)忌做「不速之客」。

送禮時的禁忌
1)忌贈送刀叉等有利刃或齒狀物品。
2)忌送手帕。
3)忌送蠟燭。
4)忌送野花。
5)忌送黃色和三色以上混雜的花。
6)忌送活貓。
7)忌送空錢包。

數字禁忌
1)忌「13」。
2)忌「星期五」。
3)忌雙數。

生活中的禁忌
1)忌黃色。
2)忌坐桌角吃飯。
3)忌看見兔子或黑貓橫穿道路。
4)忌左腳先下床。
5)忌用死人觸摸過的東西。
6)忌五月成婚。
7)忌結婚日下雨。
8)忌親人離家遠行時打掃房間。
9)忌打翻鹽罐。1
0)忌就餐時照鏡子。
11)忌把麵包底朝天倒放。
12)忌把吃剩的主食留放在盛骨頭的盤內。
13)忌用刀把食物送進嘴裡。
14)忌在房屋裡吹口哨。
15)忌學貓頭鷹叫。
16)忌衣服穿在身上縫補釘或鈕扣。
17)忌婦女婦女不戴頭巾進教堂。
18)忌縫制衣服時線纏在一起。
19)忌反穿衣服。
20)忌考試前理發

❺ 俄羅斯人喜歡什麼樣的家居

和美國一樣,俄羅斯受美國影響很很很大....
我見過他們家裡的樣子...說實話,和中國區別不大.

❻ 俄羅斯的建築風格是什麼樣子的

俄羅斯的裝修風格多以簡練的色彩和冷靜的基調為主,在強調理性冷靜的同時又加入少許的初期創業,讓這個房間看起來更加出彩一點,就會給人一種非常低調奢華,而且有精緻細膩的感覺並且在很多小的設計上它都會是非常特殊的。

❼ 格調優雅很有設計感,高級的俄羅斯公寓裝修是否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但裝修本質上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你需要審視自己最本質的需要和生活的習慣,把最能表達你的東西填進去。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地中海裝修中「蔚藍色的浪漫情懷,海天一色、艷陽高照的純美自然」,地中海風格以其清爽、自然、安寧的居家氛圍逐漸成為裝修潮流。地中海風格是類海洋個性裝飾的典型代表,因賦有濃郁的地中海人文風情和地域特徵而得名。地中海個性裝飾是比照賦有人文精力和藝術氣質的裝飾個性之一。

❽ 俄羅斯傳統民居特點

俄羅斯族傳統住宅多為磚木結構、高大寬敞的平房,也有單一木材結構的房屋。

鐵皮屋頂大多塗上彩色油漆,向四周延伸形成廊檐。屋頂上開有天窗,可調節室內溫度和空氣流通。屋內分為客廳、居室、廚房等,多砌有取暖的火牆。室內鋪有地毯,陳設有沙發、桌椅、書架、衣櫥等。

農村的俄羅斯族民居,房屋四周砌有院牆,庭院內栽植有各種花木,後院建有畜圈、地窖和庫房。有的村居自然環境優美,如俄羅斯族居住較多的塔城市二工鎮喀浪古爾村,彎彎的小河從村中流過,一幢幢房屋和庭院被樹林掩蔽著,顯出一派宜人的田園風光。

在額爾古納河流域林區一帶的俄羅斯族,有的還居住傳統的俄羅斯「木刻楞」房屋,既保留了俄式的建築風格,又加上新的設計。

(8)俄羅斯人家裡怎麼裝飾擴展閱讀

俄羅斯族主食是小麥麵包,多為烘烤時中間裂開的長形大麵包,稱為「列巴」,進食時將其切成片狀,上塗果醬或奶油。副食有各種蔬菜、魚、肉、奶製品等。節日食品有餡餅、大圓麵包、密糖飯和紅甜菜湯、酸牛奶及各種做法的魚。

俄羅斯族男子喜歡喝伏特加(白酒)和自製的啤瓦(啤酒),還有自製的各種類似啤酒的「格瓦斯」飲料。由於與其他民族的長期交往,抓飯、牛奶米飯、牛奶面條、饢、包子、餃子等也成了俄羅斯族的家常飯。許多俄羅斯族習慣用碗筷。家庭主婦多善於烤制各種香甜可口的麵包和餅干。

❾ 俄羅斯怎樣過年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羅斯人狂歡的日子,新年、聖誕匯聚於此,長達3個星期的狂歡日,除了在餐桌上度過,長久以來,俄羅斯人習慣於購買新年禮物,添置歡樂飾物,舉辦家庭派對,或者出國旅遊。直到1月19日的耶穌受洗節,人們仍然保持著高漲的情緒,繼續製作美味的菜餚,繼續到親朋好友家串門。

俄羅斯新年
1699年,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新年。1669年除夕午夜,彼得大帝在莫斯科紅場上點燃了第一枚禮花,並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房屋,以示吉祥,塔形的樅樹象徵著生命常青,此後樅樹成為聖誕節和新年的主要標志。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每逢新年,每家每戶,大街小巷,都會布置得很漂亮。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俄羅斯人往往堅持用真的樅樹和彩燈,而非人造樅樹來裝點中央廣場,以及家裡的客廳。甚至在莫斯科,所有的商店和餐廳,都必須在新年前裝扮一新,否則要被罰款。節日當天家家張燈結綵,歡聲笑語,大家聚在新年樅樹邊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俄羅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豐盛的,各式的開胃冷盤,熱菜,甜點,讓人垂涎欲滴。應當說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檳是必不可少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相互祝賀,開懷暢飲。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俄羅斯新年香檳慶祝
和西方的聖誕老人類似,俄羅斯民族傳統中也有一位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他就是嚴冬老人。在俄羅斯人的眼裡,「嚴冬老人」從天空中飄下的第一片雪花開始就存在了,並非只是在節日才出現。
嚴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時,身邊總會跟著自己的孫女雪姑娘,她頭戴俄羅斯傳統珠冠,為孩子們送上祝福。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
俄羅斯的嚴冬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沖擊,帶著小紅帽、穿著短紅外套的「聖誕老人」,也悄然出現在俄羅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羅斯的「嚴冬老人」和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到底有何不同呢?從穿著和外表上看,聖誕老人多留著白鬍子,身穿紅色短外套;嚴冬老人卻從來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長及腳踝,帽檐上翻,大衣的顏色也不一定是紅色,可以是藍色,綠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顏色[1]。

俄羅斯新年的嚴冬老人

❿ 俄羅斯風俗有什麼

(1)他們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醬或蜂蜜,還要吃一些甜食,如自製的蛋糕、甜點心、餅干糖果等。

(2)喜歡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羅斯特有的燒開水用的水壺,傳統的由銅製成,現在常見的則是不銹鋼的,結構類似於中國北方燒木炭的銅火鍋。

(3)喜歡喝濃茶,現代人還常在茶中放些羅姆酒。

(4)俄羅斯人是比較注重禮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萬事如意」、「謝謝」、「請原諒」、「再見」、「請」等等禮貌語言,人們不但在外面經常掛在嘴上,就是在家裡親人間也離不開口。

展資料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莫斯科公國等多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受波蘭立陶宛王國統治。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都自稱是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人家裡怎麼裝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