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澳大利亚的哈弗H6售价24万,当地人是怎样评价的
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有这样一个思考过程:我想买车,我预算那么多,买什么好,什么车好?作为一个小人物,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矮个子买车要注意什么,试驾看车要注意什么配置。电动行李厢门是一种非常方便的配置。如果你喜欢的车有这种配置,建议不高的你看看它有没有中央尾板高度调节设置。有些行李厢门很容易自己打开,但我们很难让那个按钮盖住它。我曾经有过跳到尾门按钮的尴尬经历。如果是冬天,天气冷,地面滑,真的很不方便。
所以座椅高度调整好之后,也要放下遮阳板,好好对比一下。当然,最好的防晒措施是在车上戴墨镜,防止太阳灼伤眼睛。现在大部分车型都是自动挡,没有多少人关注档位的位置。但是对于小的来说,块的位置对驾驶有影响。我们通常把座位调整到前面,所以档位对我们来说会相对靠后。喜欢开手动挡或者等红灯习惯在空挡握手刹的人,如果你的大臂不在座位边上或者你的小臂会在你换挡时候站在中央扶手盒的前边,说明这款车的这种设计不适合你,开起来真的很别扭。相对来说,旋钮、拨片、手臂的设计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小人物。这里我们从安全和方便的角度得出结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最好选择适合自己的。
‘贰’ 马头汽车标志是什么车
一个马头的标志有霍顿汽车和宝骏汽车,霍顿汽车原车标以一只狮子滚球的红色图形浮现,其灵感源自于埃及狮子滚石头的情景启迪了人类发明车轮,之后在2000年更新为金属质感的标志;可以说霍顿汽车不但在当时称霸澳大利亚车坛,还以锻造强劲发动机而闻名于世,那只红色雄狮则具远大象征意义。
霍顿汽车发展
1856年霍顿汽车公司成立;
1918年霍顿公司建立霍顿汽车车身制造厂;
1928年霍顿公式“狮子滚石头”标志开始使用;
1931年通用澳大利亚公司与霍顿公司合并,成立通用-霍顿公司;
1948年第一辆由澳大利亚人自己造的车,霍顿48-215车型正式下线;
1994年不再使用“通用-霍顿”的名称,仅采用“霍顿”作为公司名称;
2001年第六百万辆霍顿轿车下线,成为澳洲汽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
2017年具有百年历史的霍顿公司正式宣布关闭。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霍顿
‘叁’ 天生爱越野,在澳洲什么车最受欢迎
说到皮卡,第一个想到美国,第二个想到的便是澳洲。同样也是地广人稀,澳洲的皮卡文化可谓十分久远。澳大利亚人疯狂热爱皮卡以及改装皮卡。不但在荒原上越野皮卡随处可见,城市的街道上也经常能看到轿形皮卡。对他们来说,皮卡皮实耐用,既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偶尔装点货物,同时又可以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出去旅游。
与美国不同的是,澳洲人并不喜欢太过粗犷的皮卡,他们总觉得美式皮卡不修边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澳洲人把皮卡统称为“UTE”,也就是utility vehicle和coupé utility的缩写。utility vehicle翻译过来是“多功能车”的意思,在澳洲代指传统的皮卡,而coupé utility翻译过来是双门运动车的意思,在澳洲代指轿卡。在澳洲看到比较多的便是日系的中型皮卡,在柴油车和汽油车里面,他们也更钟爱柴油车。
‘肆’ 澳大利亚有哪些名牌产品
欧舒丹、雀巢能恩、茱丽、caroma、亨氏。
1、欧舒丹
欧舒丹是一个根植普罗旺斯传统的品牌,一直强调独特法式生活的艺术(art de vivre) 。公司的根基由始至终,深植于产自法国南部、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优质产品。
欧舒丹的创办人 Olivier Baussan 是香氛商中的代表人物,兼具植物学家所必须的丰富草药知识及香氛师捕捉鲜花香气的才华。 欧舒丹的产品以天然、功效卓越的精华油制成。
2、雀巢能恩
新版雀巢金盾TM保护系统(ProtectstartTM/protectplusTM)由天然保护性营养素组成的完美组合,促进宝宝免疫,保护系统的发育。
3、茱丽
茱丽(JURLIQUE),正式译名茱莉蔻,一种纯净的植物护肤品牌,1985年创立。创始人是化学家兼医生Dr.Jurgen Klein与植物学家Ulrike Klein夫妇。
Jurlique品牌的名字即是由他们两人的名字组合而来。崇尚“天然保养”、“草药配方”、“有机养植”,茱丽 (Jurlique) 产品号称“世界上最天然纯正的护肤品”。
同时,茱丽 (Jurlique) 产品追求灵、心、身三层皮肤哲学,也令美容界这个“最纯净”的品牌深奥起来。
4、caroma
CAROMA 科玛卫浴是一个卫生间座便器,也就是一个节水马桶,隶属于澳大利亚GWA国际集团的一个卫生洁具产家,因技术领先、耐用节水而着名,已成为在全球各地环保节水的卫浴行业典范。本文主要讲述其产品特点、技术含量、发展历程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5、亨氏
亨氏公司是在1869年由H.J.Heinz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夏普斯堡创立的,经过一百多年卓有成效的发展,由当时的小农场成为世界最大的营养食品生产商之一。亨氏的产品有5700多种,除了人们熟知的婴幼儿食品。
如婴儿米粉、面条、佐餐泥、果汁、果汁泥零、婴幼儿配方奶粉,还有番茄酱、调味品、沙司和冷冻食品等。该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2月,股神巴菲特及巴西资本投资公司3G看中亨氏集团的优异业绩表现,以总价280亿美元收购亨氏集团,创下同类企业的收购最高纪录。
‘伍’ 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习惯
澳大利亚人的生活习惯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介绍。
1、穿着。澳洲人不太讲究穿着,不讲究品牌,平时都穿得舒适随意,但正式场合都要穿正装。澳洲服装多为中国制造。
2、饮食。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习惯以吃英式西菜为主,其口味喜清淡,忌食辣味菜肴,通常爱喝牛奶、喜食牛羊肉、精猪肉、鸡、鸭、鱼、鸡蛋、乳制品及新鲜蔬菜。爱喝咖啡,吃水果。人们没有浪费食物的习惯,用多少做多少。
3、住房。澳洲家庭都住郊区别墅,一般都有前后院,很少住在市中心。
4、车子。澳洲人开的车子都很一般,人们更讲究实用,每家都有至少两部车。多是美国车、日本车和韩国车。许多人更喜欢游艇。
5、公交车上。澳洲人上车时每一位都要对司机问好,下车时要道别,很有礼貌。公交车上喜欢看书的人很多,而且书都很厚。
6、时间观念。澳大利亚人时间观念很强,见面必须事先联系预约并提前或准时赴约。
7、人口稀少。澳洲人口稀少,大多数地方生活较安静优雅。尤其是晚上更加寂静。
在澳大利亚绝少看到交通警察、收费人员以及无所不在的摄像头,基本是无人化管理。因为澳洲人少,在十字路口,一定要手按交通灯按钮了才有绿灯,如不按,以为没有行人,就一直都没有机会过马路,所以到了十字路口第一件事就是按钮等待变绿灯,绿灯亮起时配有“嘟嘟”的声音,提醒那些视力有障碍的人可以安全横穿马路。
8、生活安逸,胖子多。澳大利亚人生活得很安逸,是一个很福利的国家。生活优越而又无忧无虑,加上喜欢吃高脂肪食品,造就了澳大利亚一大批胖子。在澳大利亚街头,常可以见到“超级胖子”。中国的胖子,到了澳大利亚,可谓小巫见大巫。
9、养宠物。澳洲人很多都养狗等宠物,而且感觉都是名贵狗。在超市里都有狗用品及食品专区。很容易看到宠物护理及宠物医院。
10、业余生活。澳大利亚人很看重自己的业余生活。EnjoyLife是挂在澳大利亚人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这就是澳大利亚的生活习惯。
‘陆’ 日系占领前三甲,来看看澳大利亚人喜欢开什么车
澳洲车一般都比国内贵,但是国内进口车因为税很高在澳洲就不算很贵。我当时买车的时候在甲壳虫和马自达3之间选的,甲壳虫稍微比马三贵一点点,但是没有国内贵的那么多。我记得当时人人网上还嘲笑说马三怎么可能跟甲壳虫差不多价格,拜托自己上carsale上看看,甲壳虫之类的进口车在国内税很高的。马自达在澳洲也属于进口车所以跟甲壳虫没差很多。维修还不便宜。TOYOTA和HOLDEN是本土车,价格比较便宜,但是跌价也快,特别是你买一辆比较新的,比如20000以上的,一年跌个3000也正常,本土车嘛,产的多自然跌的快,不过维修便宜。一般中国人就开日系车,丰田本田马自达,大众也可以,维修稍微贵一些。尼桑差一些,国内到处都是的天籁,这边叫maxma基本没人开,可见尼桑口碑差一些
‘柒’ 哪些国家的国民喜欢绿色的车
爱尔兰,绿色在爱尔兰是最具代表的颜色,类似于中国对于红色的喜爱
‘捌’ 澳大利亚的汽车品牌
提到霍顿,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孙杨的手下败将,那个无耻的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
但是,对于车迷来说,曾经制霸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的老牌汽车生产制造商霍顿(HOLDEN),才配叫这个名字。在澳大利亚,霍顿汽车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狮子LOGO的霍顿汽车是澳大利亚人最为熟悉的汽车品牌。
另外,尽管Commodore曾经是动力充沛且富有驾驶乐趣的代名词,是无数车迷心目中的一代神车。但抵不住时代在变化。小排量车型地位渐长,油价上涨,SUV车型流行起来,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霍顿没有跟上时代变化,时代便抛弃了霍顿。
‘玖’ 澳大利亚墨尔本丰田普拉多VX2.8T柴油版提车作业
各位看官大家好,欢迎点进我写的帖子。我之前开的是一辆凯美瑞,求学的时候买的二手车,到手后我开了8年,我开着它跑了11万多公里,车总里程达到了21万+公里。前些日子由于发电机彻底挂了,大冬天黑天把我给扔高速上了。当时情况还是有点危险的,事后越回想越后怕。虽然后来叫了拖车也把车修好了,可是这个心结就一直在了,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于是就决定把它给卖了。这辆凯美瑞一买一卖,折损了大概四万五千人民币,感觉还可以,丰田车确实还是保值的。
我的旧车,丰田凯美瑞丐版。
钥匙上只有开门关门两个键,很简单。
感谢看官耐心看到这里,听我唠唠叨叨。我这个车也是今天才刚提回来,才开了五六十公里,体验还不足。有些地方如果说的有错误也请各位看官指正,谢谢各位看官!
‘拾’ 出门远行澳大利亚人有他们的解决方案!
不得不说,澳大利亚人在追求惬意的生活方面有着自己的那一套,房车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不同呈现形式,欧洲人更爱拖旅居车,美国人则是大型自行式房车更受青睐,到了澳洲,硬核越野和房车的结合让带着一套房子出门越野成为了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