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哪个大陆
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6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5。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仅有的被海洋包围的2块大陆,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参看南极洋),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临时居住和工作。
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们之间是970千米宽的德雷克海峡。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不仅相距遥远,而且周围还为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环绕,冬天时浮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极的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中还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为海上航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南极圈:南纬66度34分的纬线为南极圈。在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是寒带以北是温带。
㈡ 世界面积最大的前十位国家是哪些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World rankings)是指最新的各国(不含水域、殖民地)国土面积排行榜。面积前10的国家有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
拓展资料
一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面积。因此,土地权属界址一旦确定,土地面积亦随之确定。若某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上的界址范围与实地一致而面积不一致,则一律以界址范围为准,更正土地面积数据。面积量算的原则是: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国家面积按国际惯例是叫“总面积”,指的是:总面积=土地面积+该国淡水水面的面积(比如湖面、江河的水面面积)。
㈢ 南极大陆是什么样的
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六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五。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围的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
南极大陆的位置
从字面上看,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但实际上,南极这个词有多种近似含义,例如: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我们一般把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在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同时,极圈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
南极洲的面积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47万千米。南极洲另有约158.2万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大。
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
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各国探险家相继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从而为本国政府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提供了依据。接着,就有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等7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万年冰封的平静的大地笼罩上国际纠纷的阴影。
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南极条约》,冻结了以上7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可以说,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她属于全人类。
南极大陆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去南极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们之间是970千米宽的德雷克海峡。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不仅相距遥远,而且周围还为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环绕,冬天时浮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极的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中还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为海上航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
地球上最高的大陆不是拥有青藏高原的亚洲大陆,而是南极大陆。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能量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到现在为止,地球上听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89.6度,这是1983年7月在新西兰的万达站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普通的钢铁会变得象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开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南极的寒冷首先是与它所处的高纬度地理位置有关,由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导致了在一年中漫长的极夜期间没有太阳光。同时,与太阳光线入射角有关,纬度越高,阳光的入射角越大,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越少。南极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最小,阳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阳光热量又最低。再者,南极大陆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冰雪对日照的反射率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达地面,而这可怜的一点点热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
地球上的风极
一般来讲,只有在大洋上热带风暴(台风)可以达到12级,但是在南极,12级以上的暴风却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在法国的迪尔维尔站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
南极风能杀人!除了严寒之外,狂风则是科学考察人员在南极所遇到的另外一个凶恶的敌人。狂风会很快带走人体的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极夜的风暴,其速度有时超过每秒4 0米,比1 2级台风凌厉得多。此时若有人身置户外,便会有生命之虞。人们难以忘记,1 9 6 0年1 0月1 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喂狗,突遇每秒3 5米的暴风雪,从此再没有回来。直到1 9 6 7
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六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五。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围的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
极昼和极夜:
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地球自转时地轴与垂线成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6个月的时间,南极和北极的其中一个极总是朝向太阳,另一个极总是背向太阳;如果南极朝向太阳,南极点在半年之内全是白天,没有黑夜;这时,北极则见不到太阳,北极点在半年之内全是黑夜,没有白天。到了下一个半年,则正好相反,北极朝向太阳,北极点全是白天;而南极这时则见不到太阳,南极点全是黑夜。在极圈内的地区,根据纬度的不同,极昼和极夜的长度也不同。极夜期间,并非总是伸手不见五指,在极夜刚刚开始和就要结束的时期,虽然不能直接照射到阳光,由于在地平线下不远的太阳的辉光作用,但天空依然很明亮,室外活动和野外作业还是可以进行的。
南极的河流:
在南极极昼期间,24小时不落的太阳给这块冰封的大陆多多少少带来一些暖意,在南极洲沿岸较为暖和的区域,冰雪会部分融化,融化的水也只能汇集成一些涓涓细流。地处东南极洲怀特岩的奥尼克斯河,算是南极大陆上的最大河流了,其水深也不过膝。在大陆周围的岛屿上,夏季的冰雪水也能汇集成季节性时令溪流入海。无论在南极的哪一个地方,一到冬季,所有的河流就消失了。
南极的湖泊:
南极大陆上有众多的湖泊,有淡水湖也有咸水湖。咸水湖又叫盐湖,在大陆的周围随处可见,较有名的有唐胡安湖,湖水含盐度极高,每升含盐量可达270余克,即使在零下70度,湖水也不会结冰。
还有一种咸水湖是南极大陆独有的,最有名的是地处维多利亚地赖特谷中的范达湖和泰勒谷的邦尼湖。湖水上淡下咸,湖表冻结着一层2~3米厚的冰,冰下湖水清澈,湖水含盐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分层次现象,底层水的含盐量比表层水高约10倍;湖水温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年平均气温零下20度的环境中,湖底水温仍高达25℃。对这种奇异现象,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到合理的解释。
淡水湖分布于南极大陆的边缘,西南极洲的湖泊多于东南极洲。淡水是生命之源泉,它对人类在南极的活动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在选择南极科学考察站地址时非常重视附近的淡水湖泊。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附近都淡水湖,都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和发电机冷却用水,地理位置优越,条件得天独厚。仅长城站西部和南部就有西湖、高山湖和燕鸥湖,水质良好,水源充足,适于饮用,其中西湖平均水深5米,最大深度1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可蓄水6万立方米,是长城站主要饮用水湖泊。但是,许多国家的考察站,尤其是建在内陆的站,因附近没有淡水湖泊,饮用水只能靠融冰化雪或淡化海水,既不经济又不方便,那日子就难过多了。
在南极冰盖的深处,一个与世隔绝千万年的湖,四周和上面都是万年冰雪,这确实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在南极的确存在这样的冰中湖泊。1994年,俄罗斯专家利用地震探测和回声探测发现在东南极大陆存在一个冰下湖,并取名为东方湖,这个湖位于俄罗斯东方站冰盖下3800米深处,湖面长250千米,宽40千米,湖深700米,其中有200米的疏松沉积层。科学家们说,这个湖水至少有50万年未与大气接触。有关湖水的成分、水中有没有生物存在、湖的成因及演化等都是人们所迫切关注的。目前,俄已在东方站钻取冰芯达三千多米深,人们担心再往下钻会打穿冰层并污染湖水,在离湖面25~50米时停止了钻探。同时俄还将继续利用地震法进一步确定内陆冰川面积、冰川至基岩的结构以及冰和湖的确切边界。最近,美国太空研究专家认为,东方湖可能是可模拟木星卫星中存在的冰川-海洋-岩石的唯一天然实验室,并提出采用航天高技术诸如火星探路者机器人,自己钻透3000多米厚的冰盖进入湖水和沉积物中进行无沾污采样和样品分析,并把分析数据和图片源源不断地传回地面。看来,冰下湖秘密的揭开指日可待。
南极绿洲:
千里冰封的南极洲也有绿洲,你相信吗?1974年2月末的一天,一架美国飞机在南极大陆的南印度洋沿岸上空飞行,突然,领航员班戈惊呆了。他发现飞机下面有一片无雪的土地,高高的冰墙围绕着山谷,像一个扇形的屏风。山谷中没有积雪的土地中间,分布着一些不冻的湖泊,给这个白色的冰雪高原带来无限生机。这就是南极洲有名的班戈绿洲。
所谓绿洲,并非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之地,而是南极探险家、科学家由于长年累月在冰天雪地里工作,当他们发现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时,不禁倍感亲切,便将这些地方称为南极洲的绿洲。南极绿洲占南极洲面积的5%,含有干谷、湖泊、火山和山峰。按照这个定义,在南极可称作绿洲的有班戈绿洲、麦克默多绿洲和南极半岛绿洲。班戈绿洲的面积大约有500平方公里,常年刮风,吹起的沙石、雪粒,把岩石表面琢磨成许多很小的窟窿,像蜂窝一样。铺在地面的砾石,表面有一层光泽如漆的暗棕色外壳,这是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慢慢地在岩石表面凝聚起来的结果。在这个绿洲中,有一些沙丘,沙丘间的谷地有的干燥,有的积水成湖。较深的湖,水质不太咸,湖水清澈,晴天闪出天蓝色的光泽。较浅的湖,泛出淡绿色的或褐绿色的光彩,湖水很咸,苦涩难耐。在那些干燥的丘间低地或沙丘的斜坡上还结成一层白色的盐霜,像刚刚下过一场小雪。这些盐霜和湖中的咸水,没有相当久远的年代,是无法形成的。
乳白天空:
南极洲的低温和冷空气的特殊作用还能产生一种十分危险的天气现象,这就是南极探险家谈之色变的乳白天空。发生这种天气现象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人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一切景物看不见了,方向也迷失了,而且人的视线会产生错觉,分不清景物的距离和大小。造成这种幻境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光射到冰层后又反射到低空的云层里,而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四散开来,这样来回反复地反射,便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
对于在极地上空飞行的飞机,驾驶员会因分不清天上地下而失去控制,不少极地飞机失事的原因皆是如此。l958年,在埃尔斯沃思基地,一名直升飞机驾驶员就因为遇到这种可伯的乳白天空,顿时失去控制而坠机身亡。1971年,另一名驾驶“LC―130大力神”飞机的美国人,在距离特雷阿德利埃200公里附近的地方,遇到了乳白天空,突然坠机失踪,一直下落不明。在野外工作的考察队员遇到突如其来的乳白天空也很危险,因迷失方向而出事的时有发生。有的滑雪者突然摔倒在地,有的汽车翻车肇祸,因此坠入冰裂缝而伤亡的也大有人在。
对于乳白天空,地面人员最安全的防范措施说来很简单,就是呆在原地不动,注意保暖,然后耐心地等待乳白天空消失,或救援人员来营救。
极光:
极光有时被称为北极光或南极光,其实他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在北极出现的极光被称为北极光,在南极出现的极光被称为南极光。我国的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都曾经出现过极光,只是非常难得一见,甚至比海市蜃楼还不容易看到,但在南北极的高纬度地区,极光出现则是司空见惯的事。极光是天空中一种奇特的自然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超高层大气物理现象。在南、北极的高空,大多位于100公里以上,在漫长的极夜或极昼时,常会出现鲜艳的极光。
用来形容极光的词很多,但无论用哪一个都难以表达出极光的神奇和美妙。极光是令人神往的自然奇观,是南极和北极最为瑰丽的景色。在南极的漫漫长夜,有时几乎整个天空都是一幅南极光的美妙景象,极光时而像高耸在头顶上的美丽的圆柱,突然变成一幅拉开的帐幕,以后,又迅速卷成螺旋的条带;有时,极光就想传说中天女手中慢舞的长长的彩色飘带,有时变化迅猛,形状转瞬即逝,有时又象天边一缕淡淡的烟霭,久久不动;有时似漫天光箭从天而降,几乎举手可触,有时又象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令人望而生畏。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距离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里。这在南极的种种景象中,再没有比这更壮丽的了。”
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极光给在南极洲越冬的科学家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减低了漫长冬季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压抑。极光的亮度有强有弱,强极光的亮度可以把考察站建筑物的轮廓照亮,甚至照出物体影子。
极光的形成如同日常所见到的氖气灯管一样,灯管中稀薄的气体受到带电粒子的强烈碰撞因而发光,而极光就是高空大气中的一种发光过程。具体地说,极光是太阳放射出大量的质子和电子等带电微粒,这些微粒以高速度射进地球外围的高空大气层里,同大气层中的稀薄气体中的原子和分子进行剧烈地碰撞,而激发出来的光。极光出现的高度一般在离地面100千米到500千米的高空,实际上在那里的空气是十分稀薄的,只有人造卫星可以在这一高度经过。
那么,为什么极光只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频繁出现呢?人们知道,地球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它两端的磁极,也就是地球磁场的磁南极、磁北极分别在南、北极地区。当太阳放射出来的大量带电微粒射向地球时,受到地球南、北磁极的吸引,纷纷向南、北极地区涌入,所以,极光就集中出现于南、北极地区。
极光的形状千姿百态,运动的状态也是干变万化、多种多样。科学家们把极光按照形状特点分为五大类:一是底部整齐微微弯曲呈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褶,宛如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椎幕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呈射线状的极光芒。
这是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中,含不同的气体分子。当从太阳来的带电微粒与不同的气体分子冲撞时,就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氖气受到冲击时就发出红颜色的光,氩发蓝光,氦发黄光,其他气体也是各呈其色。科学家们发现,极光的颜色还取决于带电微粒的相互碰撞的空间高度和这些带电微粒的波长。
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是很大的。当太阳表面剧烈骚动时,太阳黑子增多,太阳射向地球大气层中的带电微粒就增多,这时极光不但出现频繁,而且极光的亮度也特别强。
在南极的许多科学考察站都有研究极光的专门仪器设备和专业研究人员,中国南极中山站也是研究极光的一个理想地点,我国科学家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进行极光研究。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研究极光呢?极光实质上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巨大的放电现象。由此可知,研究极光的时空出现率,就能了解到形成极光的太阳粒子的起源,以及这些粒子从太阳上形成,经过行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以及最终消失的过程,并能了解到在此过程期间,这些粒子在一路上受到电的和磁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静力学的和动力学的各种各样的作用力的情况。因此,极光可以作为日地关系的指示器,可以作为太阳和地磁活动的一种电视图象,去探索太阳和磁层的奥秘。
极光还是一种宇宙现象,在其他磁性星体上也能见到,所以,对它的研究有着十分普遍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对极光等离子体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演变、进化,还可以研究极光作为日地物理关系链中的一环,对气候和气象的影响,以及生物效应等等。
南极的幻日:
南极大气中充满了无数的冰晶体,它们像水晶一样,将阳光四处散射开来,形成环绕太阳的美丽光环,这种现象称为日晕。有时在日晕两侧的对称点上,冰晶体反射的阳光尤其明亮,如果出现并列的太阳,光华四射,耀人眼目,这就是奇妙的幻日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于1997年就曾经出现过幻日。
年2月9日,他的保存完好的尸体,居然在距站区4 . 2公里处出现!
㈣ 七大洲每一个州最大的国家是哪个我要中文和英文两种的!
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简称中国(China)
欧洲:俄罗斯联邦 Russian Federation 简称俄罗斯(Russia)
北美洲:美利坚合众国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简称美国(America)
南美洲:巴西联邦共和国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简称巴西(Brazil)
大洋洲:澳大利亚联邦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简称澳大利亚(Australia)
非洲:苏丹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简称苏丹(Sudan)
南极洲:没有国家
㈤ 全世界七个大洲,哪一个大洲的面积最大
亚洲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它的名字也最为古老。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思是“东方日出之地”。
美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美洲,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美洲的得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着名航海家。尽管哥伦布早在1492年就已发现了美洲,然而他却始终认为这块大陆是亚洲的一部分 。7年之后的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经过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详细考察,确信这块大陆是世界上另一个大洲,并编制了最新地图。
欧洲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意译则为“西方日落之地”。关于其名的由来,有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德米特(Demeter)是专管农事活动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作为大洲的名字。
非洲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 对于阿非利加一词的由来。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古时也门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长,于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后来人们便 把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
大洋洲
大洋洲,意即“大洋中的陆地”。一般指太平洋的多数岛屿,狭义上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东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群岛。 过去 ,大洋洲也曾被称为“澳大利亚洲”,简称澳洲,因为澳大利亚的面积占了大洋洲陆地面积的85% 。
南极洲
南极洲,因该大陆处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的周围,由此而得名。其英文名为Antarctica,源出希腊文anti(相反)加上Arctic(北极),意为北极的对面,即南极。
㈥ 哪些洲比澳大利亚大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澳大利亚就在大洋洲里面),哪个洲都比澳大利亚大。
㈦ 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不是一个岛吗,为什么说是大陆呀
毕竟澳大利亚离帝汶只有400英里。因此,在12、13世纪澳大利亚就已经和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文明有接触,马可·波罗(1254-1324)和汪大渊(1310-?)已经踏上澳大利亚北部安亨半岛和达尔文的周围地区的事实就不足为奇了。最令人惊奇的是早在15世纪初,郑和舰队就已经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绘入1418地图和幸存的郑和航海图了。
当整个15世纪未知大陆(Terra Australis)对欧洲人还是个概念,建立在推测、古代的理论和马可·波罗不朽的神秘故事[30]基础上时,这个大陆对中国水手而言已经是活生生的现实,他们肯定在1418年以前就已经环绕它航行并作出完整的测绘。直到1642年荷兰人埃贝尔·塔斯曼驶过塔斯马尼亚南端和新荷兰(今天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才不被欧洲人视为未知的南大陆而是个巨大的岛屿。[31]但根据1418地图和幸存的郑和航海图,郑和的水手,包括阿拉伯和波斯人的后代,早在埃贝尔·塔斯曼之前的两个世纪就已亲身勘探并测绘出澳大利亚大陆了。
在郑和航海图的绘制之前,中国人就把澳大利亚称为小爪哇,而马可·波罗也称之为小爪哇。即使在明初郑和绘出澳大利亚地图之前,在明初王泮1584年所绘的中国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32]中也已经绘出澳大利亚,名为小爪哇。更令人惊奇的是:《山海舆地全图》中的小爪哇和《马可·波罗游记》的描述一样,在爪哇岛以南很遥远的地方。反之,三佛齐(今天苏门答腊东南的室利佛誓Srivijaya或巨港Palembang)在地图上却被画在柬埔寨或占城以南。而韩振华教授指出自1377年或洪武10年后,室利佛誓就被爪哇征服,其名称不再出现在中国的官方纪录中了。因此,这张地图上的室利佛誓就是12、13世纪的室利佛誓,包括彭亨、丁加奴州、吉打州、卡兰塔、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33]。同样地,大爪哇和小爪哇都存在于同一个时期,在《山海舆地全图》中也是如此。很明显,《山海舆地全图》是明初以前关于澳大利亚或小爪哇的最早地图蓝本。然而,《山海舆地全图》和1418地图有个显着的不同。在《山海舆地全图》中,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洋,把爪哇和澳大利亚分开。无疑这一点,对澳大利亚的地理描绘更准确。
尽管在地图中爪哇和澳大利亚纬度相同,在1418地图中澳大利亚的形状比《山海舆地全图》准确。而且,1418地图和《山海舆地全图》、乃至1570年的亚伯拉罕·奥特里乌斯的地图显着不同在于它没有把南极和不存在的未知大陆混淆起来。尽管1418地图的澳大利亚比1570年的亚伯拉罕·奥特里乌斯地图不准确,它明显远离南极洲或南极。因此不可能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混淆起来[34]。相比之下,1570年的亚伯拉罕·奥特里乌斯(Abraham Ortelius)地图中的澳大利亚大陆的最南端紧邻想象中的未知大陆。未知大陆的错误想法直到1800年后的十年才被马修·弗林德斯和詹姆斯·库克最终纠正。实际上,在400多年以前,郑和舰队的水手们就知道这一地理事实,远早于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他们就以惨痛的伤亡代价测绘了澳大利亚整体。
认为澳大利亚在欧洲人发现以前的历史是完全空白、没有中国、马来及东南亚的联系和影响的传统观念是个天真的骗局。现在正是重新发现马可·波罗、汪大渊和郑和对澳大利亚测绘的历史之时。在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东岸的布拉肖港及附近大陆发现了大量的陶瓷碎片,其年代可追溯到汉代(公元前220年至公元220年)至明初(1368-1433年)。[35]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水手和贸易商留下的无声的脚印,静静地述说着他们最辉煌的成功,也就是他们在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也许也是迄今无法超越的探险航行。自从汉代以来,中国人就在澳大利亚出现并进行贸易,即或不是他们发现的澳大利亚,这些事实也由郑和同时代的航海书记员马欢所见证。其《占城国条》有云,澳洲奇禽如白鹦鹉大如鸡,而斑斓鹦鹉能够模仿人说话。而张之杰的研究表明,这两种鹦鹉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地区[36]。马欢如何能在离澳大利亚如此遥远的地方发现这些澳洲奇禽呢?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其《巨港国》(巨港:即棉兰)条中,马欢称:“又出一等火鸡,大如仙鹤,圆身簇颈,比鹤颈更长,头上有软红冠,似红帽之状,又有二片生于颈中。嘴尖,浑身毛如羊毛,稀长,青色。脚长铁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踢出即死。”[37]这种不能飞的食火鸡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马欢如何能在棉兰和苏门答腊找到它们?张之杰指出,在苏门答腊发现的澳洲奇禽很可能是献给中国的供品,从新几内亚几经转手运来的[38]。澳洲奇禽如柬埔寨的白鹦鹉和斑斓鹦鹉,以及棉兰的食火鸡似乎清楚证明了澳大利亚是中国南洋贸易的组成部分。它确实是中国的三大南洋贸易线路之一,从广东省的潮州开始,其中一条航线至婆罗洲和帝汶,一条至爪哇、另一条至西洋及更远的地方,这些汪大渊在元朝末期都有记载。[39]
汪大渊在他的游记《岛夷志略》中,也异常准确地描绘了澳洲鹤——唯一的澳洲本地鹤,这是在麻那里也就是达尔文东边的巴塔斯特岛和美维尔岛观察到的[40]。汪大渊写道:“有仙鹤,高六尺许,以石为食,闻人拍掌,则耸翼而舞,其容仪可观,亦异物也。”[41]郑和船队的一个周姓水手提到,他们沿着中国唐朝南洋的贸易航线到达婆罗洲、帝汶或苏吉丹,郑和的船队到达麻那里或女王之国,在今天达尔文以东。郑和船队、汪大渊和马可·波罗跨过帝汶海到达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是一样的——澳大利亚是中国唐朝以来的南洋贸易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楚和决定性的证据是:在唐朝,中国以南的热带国家就将澳大利亚的奇异鸟类作为贡品献给唐朝宫廷[42]。唐朝以来,中国南洋贸易的蓬勃发展一直是东南亚文明的丰富和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生命线,也许对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尽管影响程度要轻一些。那时,澳大利亚已经在中国南洋贸易的大局中,吸引着全世界的海上贸易商,包括威尼斯冒险家马可·波罗,以及元朝的大旅行家汪大渊。15世纪初郑和舰队对澳大利亚的史无前例的测绘是中国与南洋长期贸易的延续。第一批将澳大利亚绘入世界地图的航海家是他们,而不是欧洲的探险者。
㈧ 地球上哪个海洋最大
世界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是太平洋;位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是大西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是印度洋;被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环绕的是北冰洋。按面积大小,世界大洋的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最大,面积为1.7868亿平方千米;大西洋位居第二,其面积为9336.3万平方千米;第三是印度洋,面积约为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最小,面积为1310万平方千米。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㈨ 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景观上的区别
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六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五。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围的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
南极大陆的位置
从字面上看,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但实际上,南极这个词有多种近似含义,例如: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我们一般把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在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同时,极圈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
南极洲的面积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47万千米。南极洲另有约158.2万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大。
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
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各国探险家相继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从而为本国政府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提供了依据。接着,就有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等7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万年冰封的平静的大地笼罩上国际纠纷的阴影。
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南极条约》,冻结了以上7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可以说,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她属于全人类。
南极大陆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去南极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们之间是970千米宽的德雷克海峡。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不仅相距遥远,而且周围还为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环绕,冬天时浮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极的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中还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为海上航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
地球上最高的大陆不是拥有青藏高原的亚洲大陆,而是南极大陆。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能量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到现在为止,地球上听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89.6度,这是1983年7月在新西兰的万达站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普通的钢铁会变得象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开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南极的寒冷首先是与它所处的高纬度地理位置有关,由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导致了在一年中漫长的极夜期间没有太阳光。同时,与太阳光线入射角有关,纬度越高,阳光的入射角越大,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越少。南极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最小,阳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阳光热量又最低。再者,南极大陆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冰雪对日照的反射率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达地面,而这可怜的一点点热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
地球上的风极
一般来讲,只有在大洋上热带风暴(台风)可以达到12级,但是在南极,12级以上的暴风却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在法国的迪尔维尔站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
南极风能杀人!除了严寒之外,狂风则是科学考察人员在南极所遇到的另外一个凶恶的敌人。狂风会很快带走人体的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极夜的风暴,其速度有时超过每秒4 0米,比1 2级台风凌厉得多。此时若有人身置户外,便会有生命之虞。人们难以忘记,1 9 6 0年1 0月1 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喂狗,突遇每秒3 5米的暴风雪,从此再没有回来。直到1 9 6 7年2月9日,他的保存完好的尸体,居然在距站区4 . 2公里处出现!
㈩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 A.澳大利亚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洲大
B
与南极和澳大利亚哪个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