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是什么鱼
图片上的鱼为:淡水鲈鱼
淡水鲈鱼,是真鲈科下麦鳕鲈属的一种肉食性淡水鱼。尽管在当地方言中称为"鳕"(cod),但是这种鱼其实与北半球海洋的鳕属(Gas)鱼类毫无关系。 墨瑞鳕发现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无论从经济还是生态学角度上讲,它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有脊椎野生动物之一。墨瑞鳕是澳大利亚纯淡水鱼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纯淡水鱼中最大的一种。 墨瑞鳕的学名曾有一段时间被改为M. peelii peelii,以与墨瑞河鳕区别,当时墨瑞河鳕被认为是墨瑞鳕的亚种。2010年,墨瑞河鳕成为完全的种,得到种名M. mariensis,于是墨瑞鳕的种名改回M. peelii。 虽然原本墨瑞鳕栖息于几乎自整个墨累-达令流域,但是自澳大利亚英国殖民时期以来,墨瑞鳕的数量因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而急剧减少,现在已成为濒危物种。 墨瑞鳕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靠捕捉其他鱼类为食。在春季产卵后,亲鱼会尽职尽责地保护卵。在澳大利亚水族馆,墨瑞鳕是一种很常见也很受欢迎的鱼。
B. 谁知道热带鱼的生活习性、样子和分布
顾名思义,热带鱼出生于热带水域。但在近热带和与之交界处的南北温带水域,凡有观赏价值的鱼类品种,也归入了热带鱼,所以,其分布还包括部分亚热带地区。热带鱼分为热带淡水鱼和热带海水鱼,热带海水鱼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种很多体型怪异,体表色彩丰富,极富变化,善于藏匿,具有一种原始古朴神秘的自然美。常见产区有菲律宾、中国台湾和南海、日本、澳大利亚、夏威夷群岛、印度、红海、非洲东海岸等。热带海水观赏鱼分布极广,它们生活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许多海域人迹罕至,还有许多未被人类发现的品种。热带海水观赏鱼是全世界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观赏鱼类,代表了未来观赏鱼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生活条件的局限,在市面上出现的不多。我们在这里所介绍的是生活于淡水中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即热带淡水鱼。
热带鱼,实际上是养鱼爱好者为区别于其他观赏鱼类,将热带、亚热带等地特有的这部分观赏鱼类统称为热带鱼。它们生活在江河、溪流、湖沼等淡水水域中。由于多数热带鱼原产于热带地区,一般需要20℃以上饲养水温。还有一些本来并不原产于热带地区,而是原产于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的品种,人们有时也将其称为热带鱼。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热带鱼都存在于天然水域,许多美丽的热带鱼,经人们千百年来不断地人工优选、杂交和人工水体中定向培育,获得的新品种,如人工育种的七彩神仙、血红鹦鹉等。但是,相对于金鱼来说,绝大多数热带鱼的体态、习性更接近于自然状态。
热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中,它们分布地域极广,品种繁多,大小不等,体形特性各异,颜色五彩斑斓,非常美丽。近年来,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饲养热带鱼也蔚然成风。所谓热带鱼大部分是指那些在水中翩翩起舞、色彩鲜艳的热带淡水鱼。世界上最早饲热带鱼的国家是法国。公元1868年,有卡蓬尼儿引入热带淡水鱼至巴黎饲养,鱼名的英文名称为ParadiseFish(其意为天堂鱼或天国之鱼),学名是Macropodisopercularis,实际是我国华南地区野生的叉斗鱼,又称中国斗鱼。这是世界上最早作为人工饲养观赏的热带淡水鱼。热带鱼并非完全来自热带,而是泛指除去金鱼外的可供养在水族箱中的观赏鱼类。由于热带鱼体态矫健,颜色斑斓多彩,五光十色,逗人喜爱,故饲养之确人收到养性怡情作用。
依据原始栖息地的不同,它们主要来自于三个地区:一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哥伦比亚、巴拉圭、圭那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地;二是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地;三是非洲的三大湖区,即马拉维湖、维多利亚湖和坦干伊克湖。其中,以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系出产的种类最多、形态最美,如被誉为热带鱼中的皇后—神仙鱼,就出生在那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家,热带鱼的种类也很多。在我国的广东、云南等省的南部,也有很漂亮的观赏鱼类,如白云金丝鱼、西双版纳的蓝星鱼等。 但是种类很少,真正的热带鱼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饲养观赏的热带鱼,据说起源于古代的埃及与罗马,距今约二千多年。近百年来才逐渐传到世界各地。我国饲养观赏的热带鱼,也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热带鱼的分类错综复杂,由于地域、历史的原因,各国在热带淡水鱼的分类上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世界的热带淡水鱼不下20000多种,而作为观赏鱼的约有2000多种。在我国报道的热带淡水鱼种大约有500种左右。我国目前把热带淡水观赏鱼划归硬骨鱼类鲤性目,一般分为几种。
热带鱼的饲养管理
热带鱼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包括用水、投饵、保温等,它要求掌握热带鱼不同品种的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完善热带鱼的生活环境。
1、饲养设备
热带鱼的饲养设备除水族箱和水质过滤器外,还有水质循环过滤设备、加热设备、增氧设备、照明设备、抽水设备等。对于单一水族箱而言,可采用小型循环过滤泵、100-200W的加热管、单孔和双孔的气泵、日光灯、小型潜水泵等。对于多个水族箱而言,其设备更加复杂。 热带鱼的循环过滤设备有箱内过滤器和箱外过滤器两种,小型水族箱多采用箱内过滤器或小功率循环过滤泵,大型水族箱多采用箱外过滤器。热带鱼的加热设备有各种不同功率的电热管,如100W,200W、500W、1000W的玻璃质或不锈钢质的可自动调温的电热管,大型鱼房的加热设备采用锅炉房输送的暖气、空调、电热汀等。
热带鱼的增氧设备有单孔气泵、双孔气泵、四孔气泵和涡轮式充氧机等。对于单个水族箱,可选用单孔气泵。对于多个水族箱,可选用双孔或四孔气泵。单孔、双孔或四孔气泵都是用塑料材料制作,它们采用橡皮塞的运动来完成水中冲氧工作。橡皮塞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破裂或老化,这时要及时更换。大面积的饲养热带鱼可选用涡轮式充氧机,它是金属材料制作的,故障率很低,使用寿命长。此外辅助的充氧设备有气石、输氧管道等。
热带鱼的照明设备以日光灯为主,此外还有卤素灯、水银灯等。单一水族箱的照明,有时也可采用水下彩光灯,它是一种玻璃质全封闭小型灯管,可直接放在水下吸附在玻璃缸壁上,其灯管可发出不同的色彩,如红色、蓝色、绿色、白色灯,造景效果较好。
热带鱼的抽水设备多采用小功率的全塑料材料的潜水泵,它小巧轻便,功率大小有200W、500W、1000W等,其扬程5-10米,使用时,可将其吸附在缸壁上,可在数分钟内将水族箱中的水抽完,安全可靠。
2.投饵
(1)觅食习性:热带鱼的饲养水 温一般是控制在24—28℃之间,在 这以温度范围内,热带鱼的食欲旺 盛,生长迅速,它不受外界气温变化 影响,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 状态中。热带鱼的饵料有鱼虫、水蚯 蚓、纤虫、黄粉虫、小活鱼、颗粒饲 料等。热带鱼品种繁多,大小悬殊, 因此不同品种热带鱼的饵料选择也 不同。对于体长在3—12厘米的热带 鱼,其饵料主要以龟虫为主,以水蚯 蚓、红虫、黄粉虫为辅。对于体长在 12厘米以上的热带鱼,龟虫个体小, 适口性差,应选择个体略大的饵料, 主要有红虫、水蚯蚓、黄粉虫、小活 鱼等。热带鱼多数以动物性饵料为 主,小型品种也可驯化为以颗粒饲 料为主,而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鱼 类很少。
(2)投饵次数:热带鱼的投饵量 应根据鱼体大小和数量多少来决定。 家庭饲养热带鱼,一般每天只需投饵 1—2次,其投饵量以5—10分钟内吃 完为宜。大批量饲养热带鱼时,每天 需要投饵2—3次;繁殖时期的种鱼, —般每天投饵3~4次。由于热带鱼体 型较小,食量有限,每次投饵量以7— 8成饱为宜,增加投饵次数叮促使龟 类生长迅速。 热带鱼的大部分品种,其饵料 以龟虫为主。当饵料以伍虫为主时, 其投饵量控制在lO—30分钟内吃完。 当饵料以水蚯蚓为主时,其投饵量 控制在5—10分钟内吃完,每人投饵 2—3次,投喂的水蚯蚓要漂洗干净。 当饵料以小鱼虾为主时,原则上应 多餐少喂,,热带鱼更换新饵料时,投 饵量要由少逐渐增多。热带鱼在运输 前,要停饵l~2天。
3.用水
(1)兑水:兑水是指部分换水 这是热带鱼饲养中经常采用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兑水前,先将水族箱内 的加热器、充气泵、循环过滤泵等电 器的电源关掉,然后用纱布擦净水 族箱四壁玻璃或景物上附生的青苔, 待水静置15分钟后,水中悬浮物全 部沉入缸底,用橡皮管轻轻地吸出 底部污物。—般吸出的水量约占总 水量的1/4~1/3。然后将备好的 同温度的新水,沿着缸壁缓缓地注 入。
(2)换水:换水是指全部更换饲 水,它是改变水质的最简单有效的 方法,但换水的工作量较大,尤其是 水族箱小有景物时,工序复杂繁琐。 换水前,将水族箱小所有电器的电 源切断,将鱼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 水。水族箱冲洗干净后,将景物全 部放好,放入新水备用
C. 大型热带鱼大全都包括哪些种类
𫚉鱼( 梅花𫚉,黑白𫚉,橘点珍珠𫚉,金点珍珠𫚉,白点珍珠𫚉 ),巨骨舌鱼,雀鳝,七星刀,泰国虎,古战舰( 黄金战舰,七间舰,红翅战舰 ),胭脂鱼,富贵猫( 红尾鲶 ),棘鳅,肺鱼( 非洲肺鱼,澳洲肺鱼,维多利亚肺鱼 ),澳洲星点龙,针嘴鱼( 小火箭 ),眼斑鲷,虎鲶,枯木牙鱼,扁嘴( 钻石鲨 ),欧氏攀鲈,南美牙鱼,V字火箭,红银版,黄金河虎,狼牙,尖嘴鳄,福鳄( 1.5米—3米 )恐龙( 黄金恐龙,鳄鱼恐龙 ),龙鱼( 雪龙,青龙,银龙,红龙,金龙 ),非洲黑龙。
D. 收藏,澳洲这些鱼都叫什么怎么吃
具体做法不知 , 根据网上搜索的部分图片 应为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南部、台湾、澳洲、斐济等海域。主要栖息在珊瑚礁碎屑区或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区,生性凶猛贪食,以其他鱼类为食。
E. 澳大利亚的特有鱼类
澳大利亚的淡水鱼类特别稀少,在各界中是种类最少的,这一方面和澳洲界长期与世隔离有关,另一方面和澳洲大陆属于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河网不发达有关。澳洲界真正的淡水鱼多是非常原始的种类,如澳洲肺鱼(左上)和一些巩鱼。澳洲肺鱼和恐龙时代的角齿鱼非常相似,属于同一类群,比非洲和美洲的肺鱼更加原始,相差也比较大。巩鱼属于原始的骨舌鱼类,为澳洲界和东洋界所共有,产于东洋界的俗称金龙,而澳洲的称为喷点金龙。澳洲界的淡水鱼中还有不少为原本居住于海里后来移居到河流中的。
F. 澳洲的热带鱼有哪些
澳洲的热带鱼品种非常多,例如:
澳洲彩虹鱼,Melanotaenia maccullochi (J. D. Ogilby, 1915),虹银汉鱼科的一种鱼类。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淡咸水交融鱼。性情温和,喜欢弱碱性的含盐水质。
G. 常见热带鱼种类有哪些
常见热带鱼种类有龙鱼、七彩神仙、花罗汉、鼠鱼、异形、短鲷、孔雀鱼、鳉鱼、灯科鱼类、古代鱼类、血鹦鹉、慈鲷、斗鱼、𫚉。
热带鱼出生于热带水域,热带鱼分为淡水热带鱼和海水热带鱼。但在近热带和与之交界处的南北温带水域,有观赏价值的鱼类品种,也归入了热带鱼,所以,其分布还包括部分亚热带地区。
(7)澳大利亚近海有什么热带鱼扩展阅读:
热带鱼的历史:
热带鱼是20世纪新发展出来的观赏鱼的一个类群,出生于热带水域。但在近热带和与之交界处的南北温带水域,凡有观赏价值的鱼类品种,也归入了热带鱼。
所以,其分布还包括部分亚热带地区。一般是产自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热带或亚热带的小型、色彩斑斓的鱼,由于需要较高和较稳定的水温,饲养时一般需要调温设施。
在全世界2万多种鱼类中,在世界各地作为观赏的热带鱼 有2 000多种,常见的鱼约有几百种,我国已引进饲养的鱼约有 60种左右。
H. 给我介绍一下彩虹鱼
...舌鳞银汉鱼 别名:红苹果、红彩虹鱼、舌鳞鱼、新几内亚彩虹鱼
英文名:Red Rainbowfish(Melanotaeniidae) 分布: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的森塔尼湖地区
体长可以达到15厘米。属于彩虹鱼中较大的品种。此鱼的雌雄颜色差异明显。雄鱼的颜色较雌鱼艳丽,全身带有金属光泽的酒红色,背部呈拱行,十分漂亮。而雌鱼的颜色为灰茶色,并不出众。
此鱼的性情温和,体质比较强壮,饲养难度一般,此鱼的价格曾经相当高,现在已经有所下跌,有集群性 适合以群饲养,也可以与同科的其他彩虹鱼混养 效果也相当不错。适宜碱性并且带有盐分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比较广一点21-31均可以但是最好在25-27度 这样会有最完美的色彩,也可以承受较低的温度(不提倡)生长比较迅速。杂食性 喜欢吃较小型的饵 但最好的喂小鱼虫等活饵(注意消毒)这样生长会比较迅速一点 也可以私党加一些人工饵料效果不错。繁殖的难度不是很高,属于卵生鱼类。繁殖的水温在27-28,繁殖水箱的底部铺上细沙、终止水草。将亲鱼比例为雌雄1:2或者1:1 放人水草生长茂盛的的水箱中,产卵的时间可以持续几天 受精卵黏附在水草的叶片上,亲鱼有吞食自己鱼卵的习性,故产卵后将亲鱼立即捞出,鱼卵在25度的水温下10天左右 可以孵化,仔鱼出生3天开始觅食。但仔鱼个体小 照顾比较难 多用小灰水喂给。
伊岛银汉鱼 别名:纹鳍彩虹鱼,燕子美人
英文名:Threadfin Rainbowfish(Melanotaeniidae) 分布: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沼泽或不流动水域,澳大利亚南部也有分布.
体长只有4厘米.特别长的鱼鳍是它最吸引人的特征.第一圆边的背鳍立起,第二背鳍有乌黑的线状鳍条,臀鳍也有黑色延伸物 竖状的尾鳍的鳍尖往后延伸成鳍条,并且呈现出浅红色.成鱼的基本体色为深褐绿色,背部有兰色光泽 体侧还有浅色的条纹.
饲养的水温为25-28度,喜欢弱酸性的软水.肉食性,饵料主要以小型鱼虫为主,在产卵期间 亲鱼会钻进水草丛中产卵,产卵以后吧亲鱼捞出 鱼卵单独孵化.
棋盘彩虹鱼
别名Checkered Rainbowfish(Melanotaeniidae) 分布:澳大利亚北部卡奔塔利亚湾附近的小溪和河流中.
体长可以达到12厘米.银色的鱼体上有数排褐中带红的细条纹,这些条纹是由颜色较深的鳞边形
I. 澳大利亚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鱼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已探明的约2000余种,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一群。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鱼 体的其他部分可制 成鱼肝油 、鱼胶、鱼粉等 。 有些鱼类如金鱼 、热带鱼等体态多姿 、色彩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钓鱼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此外,某些鱼类如食蚊鱼等对消灭疟疾、黄热病等传染媒介,有益人类健康。
分类 鱼类一般分无颌和有颌两大类。
无颌类 脊椎呈圆柱状,终身存在,无上下颌。起源于内胚层的鳃呈囊状,故又名囊鳃类;脑发达,一般具10对脑神经;有成对的视觉器和听觉器。内耳具1或2个半规管。有心脏,血液红色;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偶鳍发育不全,有的古生骨甲鱼类具胸鳍。对无颌类的分类不一,一般将其分为:盲鳗纲、头甲鱼纲、七鳃鳗纲、鳍甲鱼纲。
有颌类 具上下颌 。多数具胸 鳍和腹鳍 ;内骨骼发达,成体脊索退化,具脊椎,很少具骨质外骨骼。内耳具 3 个半规管。鳃由外胚层组织形成。由盾皮鱼纲、软骨鱼纲、棘鱼纲及硬骨鱼纲组成 。其中盾皮鱼纲和 棘 鱼 纲只有化石种类。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栖息于低纬度海区,个别种类栖于淡水。现存种类分属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板鳃亚纲约 600余种,中国约180种,以南海为多。全头亚纲有3科 6属约30余种,中国约2科3属约5种。硬骨鱼纲内骨骼已骨化 ,具骨缝,头部常被膜骨,体被硬鳞或骨鳞。是现生鱼类最繁茂的一大分支,可分为总鳍亚纲、肺鱼亚纲和辐鳍亚纲等 3亚纲。辐鳍亚纲是最多的一个类群。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除鲤形目分布于淡水、鲑形目多为溯河性鱼类外,其他各目主要分布在海洋。当今世界渔业生产中以鲱形目和鳕形目的产量最高,鳕类次之,两者产量接近当年世界渔业总产量的一半。中国近海的硬骨鱼类有2000多种,淡水硬骨鱼类有700多种。
鱼体构造和生命活动 鱼类虽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但已具有骨骼、肌肉及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神经感觉等相当完备的器官系统,能够进行极其多样化的生命活动。其形态构造除与系统发育有关外,更反映了对水环境的适应性。
外部形态和运动 鱼类的体型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在水体上层生活的鱼一般呈纺锤形,在海底生活的鱼呈扁平型,珊瑚礁鱼类多为侧扁型,营潜居生活的呈圆筒型。某些在海藻中生活的鱼表现为拟态体型,金枪鱼呈鱼雷形体型,适宜快速游泳。鱼类的运动主要靠按节排列于身体两侧的肌肉交替收缩,使体躯与尾鳍左右摆动而前进,其他鳍起平衡与转向作用。 某些 鱼的 鳍 经变态后还具有攻击、自卫、摄食、生殖、发声、爬行、滑翔、跳跃、攀缘、呼吸等功能。鳔能调节鱼体比重,帮助浮沉。
皮肤、鳞和体色 鱼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由几层活细胞组成,其间分布粘液细胞,以减少摩擦和保护机体。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角质化的产物,与繁殖活动有关。少数鱼类的毒腺和发光器是表皮的衍生物。
鱼鳞分盾鳞、硬鳞和骨鳞。软骨鱼的鳞片称盾鳞。硬鳞与骨鳞通常由真皮产生而来。骨鳞覆瓦式排列便于行动和保护鱼体。不少快速游泳与营潜居生活的鱼,鳞片常退化或消失。
鱼类的体色常是背部深腹部浅,这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保护色 。 但生活在珊 瑚 礁中的鱼类往往有艳丽的色彩和斑纹,一般分保护色和警戒色两种。
骨骼和肌肉 鱼类具有发达的中轴与附肢骨骼,对于保护中枢神经、感觉器官与内脏,支持体驱以及整个身体的活动有重要作用。中轴骨骼由头骨(胸颅与咽颅)和脊柱组成。咽颅是围绕消化道最前端的一组骨骼,用来支持口和鳃。脊柱由许多块椎骨组成。
鱼类的平滑肌和心脏肌与高等动物无大差别,但横纹肌分节现象明显,分为体节肌和鳃节肌。躯干部肌肉按节排列呈弓形。
摄食和消化 鱼类的食性通常分为 4 种类型 。 滤 食性,如鲢、鳙、沙丁鱼等食浮游生物 ;草食性 , 以草鱼为典型;肉食性 ,如鳡、狗鱼、乌鳢、带鱼 、青鱼等 ;杂食性,如鲤鱼。
鱼类的消化器官分为口 、口咽腔、食道、骨 、肠 、直肠、肛门等几部分。鱼类食物的消化除与胃肠的收缩运动有关外,还受外界的水温、溶氧量、摄食量、食物的理化性状等因素有关。
循环、呼吸和排泄 鱼类的心脏一般由静 脉 窦 、心耳、心室 、动脉圆锥组成 。 血液由心脏经腹侧主动脉进入鳃区,经气体交换后的血液 ,离开 鳃 区分头向全身各处组织供血。全身血液通过静脉系统返回心脏。鳃是鱼类特有的呼吸器官。鳃的呼吸面就是鳃小片,其面积很大。鱼的排泄器官主要是中肾,由许多肾小管连接肾小体组成。液态代谢废物经肾小囊过滤后由中肾管排出体外。
繁殖和发育 鱼类一般为雌雄异体 , 生殖 腺通常成对。软骨鱼类一般为体内受精,行卵胎生、胎生或卵生,多数硬骨鱼为体外受精。所产之卵淡水鱼为沉性或浮性,海水鱼均为浮性。鱼类的性成熟与种类、营养、水温、光照等有很大关系,并由促性腺激素调节。受精卵经一定时间后孵化,仔鱼脱膜而出。鱼的一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未成熟期与成鱼期。其中仔鱼期死亡率最高。
神经和感觉 神经系统对鱼类的生命活动很重要,它由脑、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构成,脑和脊髓为中枢神经,脑神经与脊神经为外周神经。脑分化为端脑与间脑,小脑与延脑。端脑是嗅觉中枢;间脑又称丘脑,与脑垂体相连。中脑是视觉中枢,小脑管理运动,延脑管理呼吸、循环等生理活动的多元中枢。脊神经又称混合神经。鱼的感觉器官构造具有适应水栖生活的特点。皮肤具有触觉、温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的功能,侧线主要作用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鱼类内耳起听觉和平 衡 鱼体作用 。鱼 眼与人眼构造差别不大,无上下眼睑和泪腺,是视觉器官。嗅囊通常由许多嗅粘膜褶组成并产生嗅觉,对鱼类觅食、生殖、夜间集群、警戒反应和洄游等有重要作用。味蕾产生味觉,但一般不太灵敏。
地理分布 世界现存鱼类的分布极广,近4000米的高山水域与6000余米的深海均有踪迹,其中海水鱼与淡水鱼的种数之比为 2∶1 。影响 鱼类地理分布的因素很多 ,包括盐度、温度、水深、海流、含氧量、营养盐、光照 、底形底质、食物资源量与食物链结构,以及历史上的海陆变迁等。
海洋鱼类 约80% 分布在浅海大陆架区 ,特别 是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 、亚热带海区 。等温线与海鱼的分布关系极大。在寒带与亚寒带海区分布的主要经济鱼类有鲱、鳕 、鲑、鲽和鲭等;在亚热带海区分布的主要是沙丁鱼、�、 鯵和鲐;在热带、亚热带海区则分布金枪鱼等。
中国近海区的海洋鱼类区系可划分为5个分区:①渤海、北黄海分区,以暖温性鱼类为主。②南黄海、东海近海分区,以暖水性鱼类为主。③东海外海分区,处于黑潮主干流经海区,主要为暖水性鱼类。④南海大陆沿岸分区,以暖水性鱼类为主。⑤南海外海分区,多为热带性珊瑚礁鱼类,总数近千种。
淡水鱼类 通常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前者如鲤形目等鱼类 ,后者如丽 鱼 科以及其他由海洋进入淡水生活的鱼类,比较能耐半咸水环境。中国的淡水鱼类区系可分为 5个分区:①北方山麓分区,分布冷水性鱼类,如茴鱼、狗鱼、江鳕与杜父鱼等 。② 华西高原分区 ,以冷水性 、地向性鱼类为主,如鲤科的条鳅、河鲈等。③宁蒙分区,以冷温性、古老性鱼类为主,如刺鱼与雅罗鱼。④江河平原分区,以暖水性、静水性鱼类为主,如胭脂鱼科与鲤科的大部分种类。⑤华南分区,以南方暖水性、急流性鱼类为主,如鲤科的鲃亚科与平鳍鳅科等。中国的内陆水域不仅有丰富的鲤科鱼类,并且有青鱼、草鱼、鲢、鳙、团头鲂、鲮等优良养殖鱼种。多数地区气候温和、水面众多,雨量充足是发展淡水养鱼的优越条件。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通称兽类。身体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单孔类例外)和哺乳;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左心室将鲜血通过左动脉弓泵至身体各部;脑颅扩大,脑容量增加 ;中耳具有3 块听骨 ;下颌由1块齿骨构成 ,与头骨为齿-鳞骨关节式; 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颊齿 ; 7个颈椎,第1、2颈椎分化为环椎和枢椎。哺乳纲是动物界进化地位最高的自然类群,除南、北极中心和个别岛屿外,几乎遍布全球,现存19目123科1042属4237种。中国有11目,都是有胎盘类。中国北方属古北界,哺乳纲的代表科有鼠兔科、河狸科、蹶鼠科、跳鼠科、睡鼠科,南方属东洋界,代表科有长臂猿科、懒猴科、大熊猫科、灵猫科、鼷鹿科、穿山甲科 、狐蝠科、象科、猪尾鼠科、竹鼠科等。哺乳纲的先进性表现在:脑高度发展;恒温和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包括化石和现生种类)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原兽亚纲包括已绝灭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和现在的单孔目。单孔目中有针鼹和鸭嘴兽,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现存只有1目2科3属6种。兽亚纲除中生代祖兽、阴兽次亚纲外,还有后兽次亚纲,包括各种有袋类,产于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 ,共1目 9科81属约 250 种;真兽次亚纲,包括各种有胎盘类,广布世界各地。除已绝灭的目外,共17目112科约958属398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