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雪鸽的饲养和繁殖
1、饲养:
留鸟。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青稞、油菜籽、豌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2、繁殖
雪鸽的繁殖期为4-7月。1年或许繁殖2窝。常成群在一起繁殖。通常营巢于高山悬岩峭壁石头缝隙中。在中国西藏高原有时也发现它们营巢于废弃的房屋墙洞中和天花板上。巢主要由枯的细枝、枯草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或1枚。卵的大小为31-43毫米×26-3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7-19天。
(1)澳大利亚雪鸽的幼鸟吃什么扩展阅读: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和土库曼斯坦。
游荡:哈萨克斯坦。
中国分布于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西部和南部,以及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沿喜马拉雅山向西。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雪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雪鸽
B. 雪鸽 简介
雪鸽(拉丁名:Columba leuconota)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体大约35厘,羽色似红嘴鸥;头深灰;领、下背及下体白色;上背褐灰,腰黑色;尾黑,中间部位具白色宽带;翼灰,具两道黑色横纹。 虹膜-黄色;嘴-深灰,蜡膜洋红;脚和趾亮红色。爪黑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和翅具窄的淡皮黄色羽缘。叫声拖长的高音coo-ooo-ooo,求偶时咕咕作叫。国内分布于甘肃西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西部和南部,以及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沿喜马拉雅山向西。国外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和印度北部。一般栖息于海拔高处以及出没于岩石和土坎徒壁上及河谷岩坡间。
外貌:雪鸽雌雄羽色相似。头和颈上部乌灰色或石板灰色。眼周白色。后颈下部白色,形成一显着的白色领圈。上背、两肩及内侧小覆羽和次级飞羽淡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尾灰黑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中央尾羽中部有一宽阔的白色带斑。此斑向外侧尾羽逐渐移向端部。翅灰色,翅上中覆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末端淡褐色,在翅上形成三道暗色翅带。初级飞羽暗灰色,尖端褐色,具窄的银灰色羽缘。外侧次级飞羽基部灰色,端部褐色,羽轴暗褐色。下体白色。
生长习性:常成群活动。主要以草籽、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青稞、油菜籽、豌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地理分布:分布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土库曼斯坦。
繁殖状况:雪鸽的繁殖期为4~7月。1年或许繁殖2窝。常成群在一起繁殖。通常营巢于高山悬岩峭壁石头缝隙中。在西藏高原有时也发现它们营巢于废弃的房屋墙洞中和天花板上。巢主要由枯的细枝、枯草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或1枚。卵的大小为31~43×26~3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7~19天。
C. 鸽子幼鸟怎么养
从出壳至28日龄的鸽统称雏鸽,有的地区从出生至10日龄称初雏,10~20日龄称雏鸽,雏鸽出生后应注意保温。
雏鸽出壳2小时后,亲鸽便开始用喙给雏鸽吹气、泌乳,再过2小时亲鸽开始哺鸽乳,这时的雏鸽体小质弱,容易死亡,一定要加强管理。首先要细心观察,注意避免被种鸽踏伤或冻死。如果雏鸽出生5~6小时仍吃不到鸽乳,要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给雏鸽喂人工鸽乳。发现亲鸽不哺乳时可找同期种鸽寄养,而且可避免部分亲鸽喂单鸽,提高生产能力。3~4日龄后,雏鸽的眼睛慢慢睁开,身体逐渐强壮起来,身上的羽毛开始长出,食量逐步加大,消化力增强。这时亲鸽要频繁哺喂雏鸽,有时每天多达十几次,因此供给亲鸽的饲料量要充足,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雏鸽10日龄时,新羽毛长出很多,能自行走动。亲鸽给雏鸽保温时间缩短,亲鸽喂给食物也由鸽乳变成半颗粒状饲料,有少数雏鸽未能完全适应,常出现消化不良和嗉囊炎,应及时补喂些酵母片或健胃药帮助消化。
雏鸽15日龄时,全身羽毛基本长齐,活动自如,可以抓出巢窝,在笼内铺上一块20×20厘米的布片,让它慢慢适应,不致扭伤脚。这时的亲鸽喂给饲料呈颗粒状,与所吃饲料相同,且多数亲鸽又开始产蛋,无心喂养雏鸽,在此期间应加强人工喂养。
雏鸽20日龄后,羽毛丰满,能在笼内四处活动,但还不能完全自己啄食,仍然靠亲鸽饲喂,但能主动向亲鸽讨食吃,这时的亲鸽会强迫它独立采食。此时应加强管理,增加些高蛋白质饲料供应,以满足雏鸽的需要。雏鸽生长到25~28日龄时体重可达500~750克,可以出售。
D. 薄雪鸽幼鸟吃什么,,,,,,,,,急 ,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