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库克的航海路线
詹姆斯·库克
Captain James Cook (1728-1779)
詹姆斯·库克是英国的一位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他由于进行了三次探险航行而闻名于世。通过这些探险考察,他给人们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被认为在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来预防长期航行中出现的坏血病方面也有所贡献。
库克于1728年在英国诞生。青年时期曾在运煤船上工作,后来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1756—1763);在海军服役期间,他曾奉命对北美的圣劳伦斯河,纽芬兰的一部分等地进行过很多沿岸勘测工作,并在这些艰苦的工作中铸造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秉性。他绘制了很多地区的海岸线图,并对北美大陆东海岸很多地区作了精细的考察,这些出色的成绩使他获得了卓越的海图绘制家的声誉。
库克成长的年代,正是西方探险高潮迭起的时期。1767年发现了塔希提岛的沃利斯探险队宣称,他们曾在太平洋上的落日余辉中瞥见过南边大陆的群山;接着英国极负盛名的空想探险家亚历山大·达尔林普尔又很快计算出这个大陆的人口为五千万。这一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因为很早以来,甚至远在古希腊,所谓南方大陆问题便一直是学者们长期讨论的焦点。有一种理论认为:北半球大陆较多,由此从平衡地球重量的角度来看,南半球也应有一块大的陆地。否则地球由于失去均衡,自转便必然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而事实上地球自转一直很稳定,由此可以猜想:一定存在一块南方大陆。另一种理论则更进一步地发挥了这个猜想,认为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区,还有一块更大的土地。而当时一些人则认为:所谓的南方大陆就是当时已经发现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与新西兰的综合体。英国政府对沃利斯探险队的这一发现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为了赶在别国之前抢先发现和占领这块大陆,扩大英帝国之版图,英国政府选派库克出海远航,寻找这个带有神奇色彩的南方大陆。
1768年8月25日,库克乘坐远航船努力号从英国起航。这艘船重达386吨,是曾经在北海上使用过4年的运煤船。因而,努力号稍显陈旧,装备也不令人满意,库克没有计较这些,仍对此次远航充满了信心。努力号通过普利茅斯海湾和英吉利海峡驶向大西洋。他们在马德拉群岛稍作停泊后,随即驶向南美洲,穿过合恩角,最后抵达塔希提岛。但这已经是他们从英国出发后11个月的事情了。
他们抵达塔希提岛时,正是1769年的夏季。这里阳光强烈,万里晴空,马塔维海湾水平如镜,这正是进行科学勘测的黄金时节。一天,天空中出现了极为难得的金星凌日,整个探险队都沸腾起来,队员们都竞相去观看这一稀罕的天象;岸上一群英国科学家正簇拥着两台临时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计算日地距离;而一些海军官员也上来凑热闹,七手八脚地帮着移动望远镜。而此时的船长库克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临行前,海军部曾给他指示,要他完成这次天文观测后,不失时机地起航去执行一项密封下达给他的更为重要的使命。他望了一眼沸腾的人群,默默地走进船舱,打开了密封文件,一行清晰的文字便立即进入了他的眼睛:“鉴于在沃利斯上校最近发现的一块土地以南还可能存在一个大陆……你应一直向南航行到南纬40°,以找到这块大陆……如在此次航行中未能发现该大陆,你应继续向西搜索。”库克看完后,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1769年7月13日,科学家们终于结束了对金星的观测,库克便立即下令起航向南驶去。他们花了一个月时间通过了一群岛屿,这些岛屿间水面很窄,努力号不得不绕来绕去,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库克把这一群岛命名为社会群岛。尽管绕过了社会群岛,然而南方大陆依然踪影全无,库克不禁暗暗着急起来。努力号船上有个僧侣对这一带海域很熟悉,但问起南方大陆时,他依然是一无所知。8月上旬一过,天气开始变冷了,努力号继续向南航行。到了11月初,努力号已通过了南纬40°,然而南方大陆仍然是毫无踪影。这时天气越来越坏,海上风浪也愈来愈大,这对努力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库克心里很清楚:如果继续南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下令改为向西航行。又过了一个月,他们看到洋面上漂浮着海草和木头,海鸟也成群地在天空中飞翔,显然他们前面即将出现一片陆地。库克根据地理位置很快判断出,这就是荷兰探险家在一个世纪前发现的新西兰。
发现大岛
10月7日,他们终于看到了被森林覆盖的群山,这里显然是个很大的岛。是否这里便是所谓南方大陆的边缘部分,库克自己也弄不清,他决定先到岛上去看看再说。
努力号围着海岸绕了很大一阵子,最后才在一个深水湾中下了锚。他们很快发现,这里有几处烟火,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有人居住,并且很可能是土着。库克命令探险队员们不要开枪,以免惊动了这些土着。他们把自己的皮带,白兰地酒等作为礼物送给这些土着;僧侣向导图派埃能听懂一些土着的话,并向土着们解释了探险队的意图。土着们也很高兴地送给了他们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但第二天,糟糕事情发生了。一个队员看见一只野兔踯伏在草丛中,举枪便打,却误伤了一个土着。这一下几十个土着纷纷拿着石块、棍棒向探险员们扑来。图派埃见势不好,连忙拖着几个队员上了小舟,回到了大船上。显然,这个地方是无法登岸了,于是库克带着几个队员划着小船另寻登陆点,这时又有两只土着的独木舟向他们划来。图派埃向他们喊话,要他们靠过来,并保证不伤害他们,可是几个土着还是害怕了,掉转船头便逃。库克急了,命令开枪,最后打死了几个土着,可他们也不敢贸然登岸。10月11日,库克和船员们几经周折,终于设法上了岸。
但上岸之后,他们却大失所望,这里没有供应任何一样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更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因此库克把这次登陆的地方叫做“贫穷湾”。
岛上有一种土着叫毛利人。他们都身材高大、体格结实、头发卷曲、肤色红综。跳舞时,毛利人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歪扭着嘴巴,伸出舌头,翻着白眼,有规律地从左边跳到右边。有时用粗哑的声音伴唱,意在相互打气,并恐吓敌人。毛利人这种坚韧、勇敢和率直的性格吸引了库克,他注意到这种毛利人与塔希提人有很多文化和体型上的相似性。他们甚至许多观念和风俗都相同,而且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语言也有诸多类似之处。因此库克确信:毛利人和塔希提人都属于同一民族。
直至今天,毛利人的真正源地仍然是个谜。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毛利人真正源地在于塔希提北面的马克萨斯群岛。他们很早就在那里生存繁衍,后来乘坐独木舟来到了新西兰。而人种学家则认为这种土着来自于东南亚,或印度。还有些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这种毛利人真正祖先在亚洲,他们在几千年前由亚洲通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再从南美的西北海岸来到了新西兰。
库克在岸上只作了短暂的停留,并作了几天的考察。他发现这里不大可能是南方大陆的延伸部分,于是决定继续南行。这样努力号又一次驶过了南纬40°;然而仍未发现这里有什么南方大陆。于是库克下令改为向北航行,最后驶到了新西兰的北角。在新西兰北角,探险队稍作休整和补足淡水后继续前进,并于12月下旬绕过了北角。
海上天气开始变坏了,海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船行十分困难。努力号在波浪中不断地剧烈抖动着前进,终于抵达了新西兰的西海岸。为了绘制好这一地区的海岸线图,库克不管风浪如何险恶,仍然迎着风浪向南探索。他坚持按自己测量的结果来绘制每一英里的海岸线。随着努力号的前进,渐渐地,地图上的新西兰外形越来越不像是一片大陆,而更像是一个弯刀状的岛屿。而努力号则按逆时针方向围绕着这个岛屿航行。
夏洛特皇后湾
1770年1月14日,努力号掉头向东,完成了一个圆形航线。库克忽然发现了一个很宽很深的海峡,并有一片碧绿的多山的陆地在向南边延伸。他感到很惊讶,这显然表明新西兰不是单一的岛,而是两个岛。但不久努为号就遇到了一个小障碍,船上的帆具坏了些,船速也慢了下来。库克下令把努力号开进一个被他命名为夏洛特皇后湾的小港内停泊整修。这个避风港内到处鸟语花香,清泉淙淙,遍地长满了野芹和抗坏血病的药草。库克见了,满心欢喜,他立即把夏洛特皇后湾宣布为英国所有。
在夏洛特皇后湾修整了几天后,努力号又扬帆向东,紧接着又穿过了一个狭长的大海峡,这个海峡就是现在的库克海峡。努力号朝南按顺时针方向绕新西兰的其余部分继续航行。库克想弄清楚新西兰的确切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结果他完成了一个8字形的海岸航行线。1770年3月底,库克再次回到了夏洛特皇后湾,他画出了第一张清晰的新西兰群岛图。这张图线条明朗,极为准确,为后来许多航海家所称道。
库克对他所发现的新西兰进行宣传,希望英国尽快实现对此的殖民占领。他在日记中说:“如果有一个勤劳的民族在此定居,他们不仅很快就能有生活必需品,而且还能拥有大量的奢侈品。”这实际上是在替殖民活动作宣传,也反映了当时英国隐在探险和开发新大陆背后的殖民扩张的真正目的。尽管库克作了大量鼓吹,但当时的英国仍然没有力量来新西兰进行殖民扩张。直至18世纪60年代,真正的殖民活动才开始;1840年,新西兰为英国所有,成为英国很重要的一个殖民地。
返航途中
库克感到极为失望的是:整个航行过程中,始终未找到南方大陆。他自己也开始渐渐怀疑起这个南方大陆的存在性了。库克不像哥伦布那样爱好想象,他更多地相信探险的起初结果。他想向东航行,从南太平洋回英国,以证实这个长期纷争不休的南方大陆纯属乌有;而且他自己也这么看。但当时南半球冬季即将降临,手下的海员也希望返航回家,库克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返航。在返航中,库克又有了个新的想法,他知道他们将很快遇到澳大利亚这个未经绘制的大陆。他很想先去澳大利亚看看这块陆地的情况,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欧洲人看到过澳大利亚的东海岸。
19天之后,海平线上隐约露出了陆地的阴影。船员们顿时激动起来,因为他们又来到了一块新的大陆。为了找到一个好的海湾停泊努力号船,库克下令继续沿澳大利亚海岸向北航行。他们欣喜地看到陆上翠色喜人,显然这个新大陆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而并不像荷兰人所说的那样荒凉。1770年4月28日,探险队终于找见了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努力号便在这里停泊下来。他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鲡鱼,库克于是给它取名为鲡鱼湾;后来又更名为植物湾,因为在这里他们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
在植物湾,库克每天在海岸上升起英国国旗,以此表明这个地区归于英国所有,后来他又宣布整个澳大利亚东海岸为英国所有。为了纪念努力号第一次抵达澳大利亚大陆,他把这天的日期刻在了一棵橡胶树上。在沿澳大利亚东海岸的航行中,库克认真地描绘了海岸线图。在海岸线图中,很明显他已经注意到了悉尼这个优良港湾,可是由于时间太紧,他来不及仔细考察,便匆匆而过了。
到了5月下旬,努力号进入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暗礁区——大堡礁。这里的暗礁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浅滩和刀山似的珊瑚群;这个暗礁区沿着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热带海岸延伸了1000多英里。努力号进入这片暗礁区后,其厄运就在所难免了。不久以后,努力号终于在一个巨大的珊瑚礁上搁浅了。库克想尽了一切办法,避开这个暗礁,然而由于周围暗礁分布太多,根本无法回旋,故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努力号撞在了暗礁上。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库克下令扔掉船上的一些不很必要的物件:大量的陈旧枪炮、压舱的铁块、石头和腐败食物被抛进了海里,然而却是无济于事。接着更麻烦的事情接踵而至,海水开始退潮,船更重重地压在危险的珊瑚礁上,如果再这样下去,船很可能破裂。等到海水涨潮时,海潮一股股地冲击着船的左舷,整个船身开始倾斜起来。忽然船舱裂开了一个口子,海水从口子里钻了进来,情况十分危急,库克下令开始两部抽水机来抽水,可很快漏进船舱的水便开始漫过抽水机。就在这紧急关头,库克孤注一掷,命令船员合力起锚,摆脱困境。过了一个多小时,船体终于浮了起来,水也不再漏进船舱里了,这使库克和其他船员既感兴奋又感意外。原来起锚时因为用力过猛,锚索竟勾起了一块珊瑚石,它像一个塞子堵住了船上的破洞。库克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赶紧下令让努力号靠岸。在一个河口,船员们对努力号进行了修理。库克见这个河口条件很好,绿草成茵,野兽成群,河中游鱼历历可观,于是下令就地休整。他们在这里过得很愉快,白天上岸打猎,下海捕鱼;晚上便享受这山珍海味。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他们采集了很多标本;而且也发现了许多珍奇的动物,如大海蛎、袋鼠等。
在这个河口,探险队整整度过了7个星期。8月6日,努力号整修完毕,又开始出海航行了。这次库克吸取了教训,小心谨慎地避开了道道暗礁;终于在1770年8月21日,他们抵达了澳大利亚的北端约克角。库克高超的船海技术在这里得到了出色的发挥。约克角已很接近东南亚了,库克决定由这里通过托里斯海峡到东印度群岛去。很快他们便抵达了荷属港口巴达维亚(即今之雅加达)。库克下令再次整修努力号,努力号经过两年多的远航,损坏很多。然而船员们很不适应这里潮热的气候,一场瘟疫在船员中流行起来,一下子便死去了73人。库克悲痛不已,赶快返航回国。1771年7月13日,努力号经过了3年的远航终于回到了英国。这次航海,他们给世界地图增加了5000余英里的海岸线,这个成绩是辉煌的。
此后,为了完成环航南极区的计划,库克又曾多次闯进南极区。
西北航道
后来,库克以海军上校军衔领取年金,退居格林尼治医院。他就这样一边闲居,一边着手写他的回忆录。但这种幽居生活并不符合他作为一个伟大探险家的秉性,很快地库克就感到了这种生活的单调和郁闷。库克曾经凄然地说:“我的命运总是把我由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几个月来我觉得整个南半球都显得太小了。”1776年2月,库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参加了一些科学讨论会,但他始终为这种风平浪静的生活感到厌倦。海军部的一些官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又派给他一项任务,让他领导一次寻觅西北航道的探险。所谓西北航道,就是指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神秘航道,它同所谓南方大陆一样,长期以来一直也是个未解之谜。库克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并很快作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他准备了通常的航海仪器,还带了一本爱基斯摩语词典;他乘坐的船仍然是那艘为他屡建奇功的旧船决心号;此外另一艘重298吨的探险号船则由查尔斯·克拉克船长指挥。库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航海1776年7月12日从英格兰启航。
1776年12月,决心号和探险号先后抵达了开普敦;在这里作了短时间休整后,两只船折向东南方向横越印度洋,驶向夏洛特皇后湾。中间,经过了塔斯马尼亚岛,库克在那里留下了一批猪供饲养繁殖;很快使这个地方的猪饲养业发展起来。在夏洛特皇后湾库克对这次探险作了周密的计划和大量的准备工作后,于1775年2月25日离开夏洛特皇后湾,穿过库克海峡,向东北方向驶去,经过友谊群岛抵达塔希提岛。在这里库克作了短暂停留后,又继续北上,寻找美国西北海岸的新阿尔比恩。
1778年1月18日,决心号和探险号抵达了美丽的夏威夷群岛。这里离北美大陆较远,白人还未曾问津于此,库克和他的探险队成了到达这里的第一批白人。在夏威夷停留几天后,决心号与探险号继续北上,并很快接近了阿拉斯加。当时正值北半球冬季,寒风凛冽刺骨,海上也时时出现风暴,有时也大雾漫天,这给航海造成了很多困难。尽管如此,库克仍坚持北上,穿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区,但天气愈来愈恶劣,最后两只探险船为北冰洋上的巨大浮冰所阻,继续北上根本就不太可能。这种情况下,库克下令返航回夏威夷,以待明年夏天再去寻找这条西北航道。
这样在1779年1月17日,决心号和探险号又回到了夏威夷的基拉凯卡湾。库克再一次登上了夏威夷的土地,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受到了夏威夷人的狂热欢迎,夏威夷人把红布披在库克胸上,把椰子汁涂满了他的全身,并在他的周围载歌载舞。同时,夏威夷还把大量的猪肉和蔬菜送给了探险队。原来他们把库克看作一个归来的天神——马卡希基节的主宰神罗诺。
这之后,戏剧性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当库克他们在这里修理船只期间,岛民的礼物源源不断地送来,根本无法阻止。因语言不通,阻止很可能导致冲突。显然这里不能久呆,于是库克匆忙下令离开此地,否则岛民将变得异常贫困,他们把仅有的一点东西都送给了探险队。
可是刚启航不久,海上便起了大风,船帆让风撕开了好几个口子,一根桅杆也给吹折了,这样库克又只好下令重回基拉凯卡湾进行修理。可一回到岛上,他们便发现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岛上的土着再也不来欢迎他们,而且用敌意的眼光看着他们,为了安全起见,库克没有让船员们马上登陆。可土着们居然开始偷他们的东西,这令库克很头疼;13日夜间,探险号上唯一的一只小艇也让土着给偷走了。库克大怒,第二天便带领一批海员冲上岸去,想抓夏威夷王为人质,换回小艇。这一下激怒了土着,他们在河滩上集结起来,以石块和棍棒作为武器向库克他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库克开枪打死了一个土着,试图压住土着的攻击。但双方仍然是杀气腾腾。船上的探险队员也拿出枪来助战,为了不扩大事态,库克回头向船员喊话,命令停止射击。正在这时,一个土着忽然冲到他的背后,用长刀深深地戳进了他的背部,库克顿时落到水里,鲜血染红了他身边的海水。夏威夷人和探险队员们都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
库克牺牲后,船员们继续了他的未竟之业。再次北上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后来取道好望角回到了英国。库克的死讯传到英国时,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英王乔治三世失声恸哭,为失去这样一位曾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伟大探险家而悲痛不已。库克,这位杰出的探险家以他辉煌的业绩永垂青史。
库克死后,他身后留下的记载着每日行程的航海日志,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确真实的航海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显露出库克船长具有的敏锐特性。库克船长是一位给人类探险考察和制图技艺带来严格标准的杰出科学家。库克的航海实践,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海洋地理知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海洋和发生在海洋中多种自然现象的认识。他是继哥伦布之后,在海洋地理方面拥有奠基性发现的航海家。同时,他向人们证实,在远程航海中,水手们并非注定就是坏血病魔的牺牲品。库克在长时期的远航实践中,总结出了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方法,来预防由于长期航行船员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出现的坏血病。这是库克在航海医学上的重大贡献。
❷ 告诉我关于库克船长的一些事情
航海人物—库克船长
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是英国的一位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他由于进行了三次探险航行而闻名于世。通过这些探险考察,他给人们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被认为在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来预防长期航行中出现的坏血病方面也有所贡献。库克船长在太平洋和南极洲的伟大的航行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也是第一位绘制澳大利亚东海岸海图的人。
库克于1728年10月27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8岁时,他在一家船主那里找到一项工作并且到波罗的海作了几次航行。当英法战争爆发时,他作为一名强壮的水手应征到皇家海军服役。不到一个月他被提升为大副。四年之后升为船长。1759年,他授权指挥一艘舰船参加了圣·劳伦斯河上的战斗。1763年,战争结束之后,库克作为纵帆船“格伦维尔”号的船长承担了新西兰、拉布拉多和新斯科舍沿岸的调查工作。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后来由英国政府予以发表。
库克船长的小屋
1768年8月26日,库克率领“奋进”号启航去调查太平洋中维纳斯航道并考察该海区的新岛屿。伴随他的有一名天文学家,两名植物学家和一名善长博物学的画家。他先向南航行,后向西转弯,绕过好望角,于1769年4月13日到达塔希提岛。调查了维纳斯的航道之后,于6月3日他的调查船驶向新西兰。在那里他逗留了六个月的时间并把两个岛屿标绘在海图上。后来他沿着澳大利亚的东海岸航行。他把澳大利亚取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称所有权属于英格兰。
航行到爪哇之后,他穿过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峡,取道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返回英国。他到达英格兰的时间是1771年6月12日。在1772年7月13日,库克再次从英格兰启航。他这次航行的目的是想去验证“在南方还存在着一个大陆”的报道。他乘“探险”号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达好望角附近,开始横跨大西洋。至1773年1月,在大西洋上兜了一个圈子,却没有发现“南方大陆”。后来则向新西兰航行。从那里出发,他考察了新赫布里底,把复活节岛和马克萨斯群岛标进了海图,并且访问了塔希提和汤加群岛。另外,他还发现了新喀里多尼亚和帕默斯顿、诺福克及纽埃诸岛。于1775年7月29日他返航到英国。
库克与他的船队
库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航海是在1776年7月12日从英格兰启航的。这次的目标是考察北太平洋和寻找绕过北美洲到大西洋的航道。绕过好望角之后,库克横渡印度洋到达新西兰。从那里又航行到塔希提岛。后来他们继续航行。在圣诞节前夜他们看到了一个岛屿。这个岛屿他命名为“圣诞节岛”。进一步向北航行,他发现了夏威夷群岛。1778年2月他们看到了现今的俄勒冈海岸并且返回朝北航行,穿过白令海和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后来,因没有找到向东的航道而又返回夏威夷。在那里,于1779年2月14日他被当地的土着人杀死。
库克船长
作者:梦中的旅行
詹姆斯·库克(1728年10月27日-1779年2月14日)英国探险家及航海家。曾三度远征太平洋,并探索了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线。他同时也是地图制作者;经度仪航海测定船位的发明者;也是发现治疗坏血症的第一位船长。常被称为库克船长。
据记载,南半球的新西兰、澳大利亚最早是由詹姆斯·库克发现的。今日新西兰北岛和南岛间的海峡,就依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海峡(COOK STRAIT)。南太平洋中也有一个群岛以他命名为库克群岛。
生平
1720及1730年代-1728年出生在英格兰约克郡,是苏格兰移民。
1740年代-开始跑船当水手,但仅在英国附近的海域工作。
1750年代-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曾被派往北美洲参加英法战争。
1760年代-库克开始他长达20年的远征,于1779年在夏威夷过逝,死因至今不明,据知应为和夏威夷土着起了冲突之后被杀害。在他三次长征中,随行画家约翰·维伯John Webber以及威廉·霍奇William Hodges留下了不少的珍贵航海绘图纪录。
第一次远征
库克在1768年开始第一次远征。该年8月26日从他从英国普利茅斯起航,横越过整个大西洋,经过巴西,再往南绕过南美最南端合恩角(Cape Horn),进入太平洋,隔年(1769年)4月到达南太平洋的大溪地(Tahiti),接着又向西航行到现在的新西兰。探索了南岛、北岛之后,继续往西到了澳洲。接着北上经过爪哇、印度洋后,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开始回程,在1771年抵达英国。
第二次远征
1772年库克再度离开英国,前往南太平洋。这次他反方向,由西向东南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穿过南极圈,到达新西兰。接着他花了很多时间一一探索南太平洋中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三点连成三角形中间的岛屿,包括有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汤加(Tonga)、新赫布里底群岛(New Hebrides)、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和诺福克岛(Norfolk Island)。然后经南美、大西洋,在1775返回英国。
在人类探险历史上,库克是第一位由西向东环绕地球航行,并证实南极大陆(Antarctic Continent)存在的人。
第三次远征
1776年7月12日库克再度由西向东,准备探索北太平洋,他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澳洲,新西兰后再往北,从大溪地之后再向北,发现了欧胡岛、库伊岛和尼豪岛(Niihau);也就是今天的夏威夷群岛。1778年2月他往东抵达了北美洲的奥勒岗海岸,并朝北探索北冰洋。据知他们经过了白令海与白令海峡,但无法横越北冰洋,只好南下回到了夏威夷。2月14日库克在夏威夷去逝。隔年(1780年)10月4日,他的船?奋勇号?( The "Endeavour")才回到英国。
如今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堪培拉,还保留着库克的小木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达137米的巨大喷泉。
故事:库克船长与“金星凌日”的不解之缘
差不多每隔120年左右,一个黑点就会穿越一次太阳。这个墨黑的小点近乎一个完美的圆,但它并不是普通的黑点,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这个黑点的。而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之一詹姆士·库克,也就是蜚声世界的库克船长也与金星凌日有一段不解之缘。
库克船长奉命出征
1782年8月12日,库克船长带领“奋进号”从英国港口城市普利茅斯港起锚,向塔希提岛的方向驶去。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一年前刚刚被欧洲人“发现”,那里荒芜人烟,尚未开发,当时,就连地图绘制员可能也不知道地球的那个角落是否存在大陆。
对于库克而言,那次航行的困难程度绝不亚于现代人探索月球或火星。他要带领“奋进号”在浩瀚数千英里的广阔海洋上航行,寻找一块方圆只有20英里的陆地,而当时他们没有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的导航设备,甚至连块精确的手表都没有。而在航行途中,危险的暴风雨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些未知的生命体也在海洋深处等待着。库克当时已完全预料到船上可能会有一半船员回不到英国。
但库克知道,这种冒险还是值得的,因为这次出航不仅能寻找大陆,还能观测难得一见的金星凌日。库克在航海日志中写道:“(1782年8月12日)下午2点,我们起锚远行,船上共有94人。”“奋进号”年轻的英国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的思想更加浪漫,他写道:“我们离开欧洲,向天堂驶去,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也许永远吧。”他们的任务是在1769年前到达塔希提岛,然后落户于岛上,建立一个天文台,观测金星凌日现象,希望通过金星凌日的观测计算出太阳系的规模。而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科学愿望的英国皇家学院为库克此行提供了经费。
太阳系的规模是18世纪科学界最主要的难题之一,与目前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本质的问题差不多。在库克那个年代,天文学家只知道绕太阳公转的6颗行星,而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他们也只知道这些行星的相对间距。以木星为例,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5倍,但它们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它们的绝对距离是多少,这一切在当时还是未知数。
但金星是揭开这一谜底的关键。埃德蒙·哈雷爵士在1716年便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从地球上看,金星偶尔会穿越太阳。它就像墨黑的圆盘一样,缓慢地穿过太阳黑子。哈雷推断,如果从地球上不同地方观测到金星凌日现象出现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天文学家就有可能运用视差原理计算出地球与金星的距离,然后还能测算出太阳系中剩余星体的规模。
但问题是金星凌日实在罕见,每243年大约会出现4次,这种天文现象出现的规律通常是8年、121.5年,8年、105.5年,以此循环。哈雷本人在有生之年就没有机会见到金星凌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曾在1761年计算出金星凌日的时间,但由于天气和其他因素,他们计算出的数据大多不准确。如果库克和其他人在1769年未能观测到金星凌日,那么地球上所有的天文学家在1874年下一次"金星凌日"出现之前,都有可能去世了。
残酷的海上之旅
库克的那次远行经常被比作一次太空探险任务。托尼·霍维茨在描写库克旅行的《蓝色纬度》里写到:“‘奋进号'肩负的任务不仅一次发现之旅,它还是测试最新理论和最新科技的实验室,其重要性可与今天的太空飞船相媲美。”
尤其是“奋进号”的船员就如同海军与“航海的灾难”——坏血病--的斗争过程中的豚鼠(常被用来做实验)。人体内只能储存相当于6周左右的维生素C,一旦这些维生素C用完,水手将会普遍感到疲劳,甚至牙床腐烂、大出血。在18世纪,一些船只通常有一半船员死于坏血病。“奋进号”装载了各种各样用于实验的食品,库克强迫船员吃泡菜和麦芽汁等一些东西。如果有谁拒绝吃,就会遭到鞭打。
据霍维茨说,事实上,在那段日子,任何库克平均几天就会用鞭子抽打他的船员。在1769年到达塔希提岛时,库克他们已经向西连续航行了8个月,所用时间相当于现代宇航员在前往火星途中所耗费的时间。当“奋进号”航行到合恩角时,已经有5名船员失去了生命,另一名绝望的水手在“奋进号”随后在太平洋航行的10周时间中跳海自杀。由于“奋进号”是成角度向塔希提岛航行的,因此极易受到风暴的袭击。此外,“奋进号”没有与任何“控制中心”有联系,同时又没有提前警告风暴即将来临的卫星气象图像,航行途中可谓是危险重重。不过库克独出心裁,他用沙漏导航,用打结的绳索测算“奋进号”的速度,用六分仪和年历,再通过观察星星估计“奋进号”的位置。这既机智又充满危险。
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在1769年4月13日,也就是金星凌日出现前大约2个月终于到达了塔希提岛。库克在航海日志中写道:“此时我们只有少数几个人上了伤兵名单... 船员们都普遍非常健康,这主要归功于吃泡菜。”然而,库克和他的船员们对塔希提岛非常陌生,这可能就像我们现在对火星一样。但在塔希提岛上生存并不需要“太空服”,相反,岛上相当舒适,有人类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岛上的居民也非常友好,渴望与库克他们进行交易。班克斯认为这“是世外桃源最真实的写照...是一个人想象中的理想家园。”但是,塔希提岛的植物群、动物群、风俗和习惯与英国的完全不同,这种差异简直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奋进号”的船员既陶醉其中,又对此感到好奇。
留下的观测纪录并不多
无怪乎在1769年6月3日金星凌日现象最终出现那一天,库克和班克斯对此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他们用从英国带来的特殊望远镜,观测到金星成了一个小黑点,在眩目的太阳盘面上慢慢穿过,但这种现象却无法与塔希提岛本身的魅力相比。班克斯的航海日志用622个字描述了那天的金星凌日现象,其中只有不超过100字是描述金星的。
这主要是因为班克斯当时正在对他与塔希提岛国王塔洛和国王的妹妹努娜早餐谈话以及那天晚些时候“三位漂亮的女士”拜访他等事情进行记录。班克斯在谈到金星时说:“我与塔洛国王、努娜和他们的几位主要随从一同去了观测站,与同事们一起观测。我们让他们看金星穿越太阳的情景,并让他们理解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他们离开了,我也跟他们一起走了。”塔洛国王或班克斯是否对金星凌日留下深刻印象,班克斯对此没有记录。
库克的描述稍微详细一些:“那天可以说是天遂人愿,晴空万里,非常适宜观测。我们具备了我们所希望的观测金星凌日整个过程的所有优势:我们能非常清楚地看到金星周围的大气或朦胧的阴影,但这也干扰了我们看到金星与太阳接触的精确时间。”“金星周围朦胧的阴影”一直是个大问题。穿过金星大气的强烈阳光使金星圆盘边缘显得很模糊,使库克测算金星凌日出现时间的精确度降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库克测算的金星凌日出现时间与“奋进号”上的天文学家查尔斯·格林的一些数据不相符,他们观测到的金星凌日出现时间大约相差有42秒。
库克和格林都观测到了“黑滴效应”。在金星接近太阳的边缘时——计算金星凌日出现时间最关键的时刻--太阳边缘一侧的黑色区域好像慢慢地接触到金星。你也可以把拇指和食指靠得非常近,对“黑滴效应”进行演示:把两根手指放在眼前,然后逐渐缩小手指间的距离。在两根手指就要快碰在一起之前,你会看到手指之间的细缝有个暗色带。约翰·威斯特法尔在本月写给《天空与望远镜》杂志上指出:“这只是两个模糊的由明变暗的梯度加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黑滴效应”(比如金星大气的模糊现象)使得天文学家很难指明金星凌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黑滴效应”不仅对塔希提岛上的库克是个问题,而且对于全世界所有的观测者都是问题。事实上,即使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做出了很大努力,他们(包括库克)在地球上76个观测点都对1769年那次金星凌日现象进行了观测,但由于不十分准确,不足以测算太阳系的规模。直到19世纪天文学家使用照相技术记录下一组金星凌日的照片时,他们才计算出太阳系的大小。
观测反而成了一件“小事”
库克当时并没有过于注意那些事,因为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密令命令他在观测完金星凌日后马上离开塔希提岛,在塔希提岛和新西兰之间寻找大陆或大片土地。在第二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奋进号”一直航行在南太平洋上寻找大陆。
18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宣称,为了平衡北半球出现的人口高速增长而导致的土地相对减少的局面,人类必须寻找适合人居住的大陆。而当时“奋进号”上的船员甚至一度近两个月没见到陆地。就连库克也猜测可能并不存在未探明的土地或未知的“南半球陆地”。在行进过程中,库克遇到了勇猛的新西兰毛利人和澳大利亚土着人,并发现了数千英里长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海岸线。而“奋进号”还曾与澳大利亚大堡礁相撞,差一点沉没。
后来,库克在雅加达中途停留了10周,对“奋进号”进行大修,当时7名水手死于坏血病。雅加达人口稠密,疾病到处蔓延。库克本来打算尽快离开那里,但因修船耽误了太长时间,结果,包括天文学家查尔斯·格林在内的人一开始便随“奋进号”(后来又有8人加入)航行的38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死于在雅加达感染上的疾病。霍维茨写到:“‘奋进号'40%的伤亡率在当时并不希奇。事实上,库克后来还因为自己表现出来的对船员健康异常的关心而受到称赞。”
1771年7月11日,“奋进号”返回英国港口迪尔。幸存下来的船员环游了整个地球,他们记录了数千种植物、昆虫和动物,遇到好几个新的种族,而且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大陆的努力。这是一次史诗般的航行,观测金星凌日反而成了库克探险行程中一件“小事”,由于过分陶醉于塔希提岛的风土人情以及受到“黑滴效应”的影响,他观测的结果并不理想。但正是由于那次航行,人们将金星与库克联系起来。事实上,也许我们可以说观测此次金星凌日的最佳理由便是因为詹姆士·库克。
现在,我们又将看到这种百年不遇的天文现象,因此千万不要错过。本月8日,将再次出现金星凌日。届时,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或广播了解金星凌日,也可以架起望远镜亲自观测。仔细观测金星那墨黑的圆盘如何在太阳上慢慢经过,这同时可以使你回到一个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1769年的塔希提岛,一个部分地球还有待探索的时代。难道你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吗? (编译/任秋凌)
参考资料:新浪科技 等
❸ 澳大利亚是怎样从早期的罪犯流放地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的
澳大利亚一开始虽然是罪犯的流放地,因为这个国家与世隔绝,对人来说就是一种禁锢,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所以澳大利亚的优点还没有体现出来。是一个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国家,这也给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时农业和工业就是发展的主要事情,这两样东西澳大利亚都有,为澳大利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发展起来了还怕社会地位不够高吗,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有钱才是硬道理。所以澳大利亚的发展紧紧跟随着欧洲国家,并且不再封闭,那发展速度蹭蹭的就起来了。所以说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没有前提条件是不可以的,不仅经济要跟得上,而且机遇也是很重要的。
❹ 库克船长在航海事业上的贡献
詹姆斯·库克曾经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澳洲东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也创下首次有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纪录。库克曾经三度出海前往太平洋地区,在数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为西方所知的地带。透过运用测经仪,他为新西兰与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岛屿绘制大量地图,地图的精确度和规模皆为前人所不能及的。在探索旅途中,库克也为不少新发现的岛屿和事物命名,大部份经他绘制的岛屿和海岸线地图,都是首次出现于西方的地图集和航海图集内。
❺ 英国的库克船长发现了哪些地方
最有名的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他也进一步绘制了非洲地图,临死前发现了夏威夷。具体资料如下。詹姆斯·库克是一位因进行了三次探险航行而闻名于世的伟大探险家。他给人们关于大洋--特别是太平洋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被认为在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来预防长期航行中出现的坏血病方面也有所贡献。
目录
简介
库克的青年时代
第一次航行(1768~1771)起航
发现大岛
夏洛特皇后湾
返航途中
第二次航行(1772~1775)
第三次航行(1776~1780)
参考书籍简介
库克的青年时代
第一次航行(1768~1771) 起航
发现大岛
夏洛特皇后湾
返航途中
第二次航行(1772~1775)
第三次航行(1776~1780)
参考书籍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詹姆斯·库克
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1728年10月27日-1779年2月14日),英国着名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学家。
编辑本段库克的青年时代
库克于1728年在英国诞生。青年时期曾在运煤船上工作,后来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1756—1763);在海军服役期间,他曾奉命对北美的圣劳伦斯河,纽芬兰的一部分等地进行过很多沿岸勘测工作,并在这些艰苦的工作中铸造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秉性。他绘制了很多地区的海岸线图,并对北美大陆东海岸很多地区作了精细的考察,这些出色的成绩使他获得了卓越的海图绘制家的声誉。 库克成长的年代,正是西方探险高潮迭起的时期。1767年发现了塔希提岛的沃利斯探险队宣称,他们曾在太平洋上的落日余辉中瞥见过南边大陆的群山;接着英国极负盛名的空想探险家亚历山大·达尔林普尔又很快计算出这个大陆的人口为五千万。这一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因为很早以来,甚至远在古希腊,所谓南方大陆问题便一直是学者们长期讨论的焦点。有一种理论认为:北半球大陆较多,由此从平衡地球重量的角度来看,南半球也应有一块大的陆地。否则地球由于失去均衡,自转便必然出现左右摇晃的现象,而事实上地球自转一直很稳定,由此可以猜想:一定存在一块南方大陆。另一种理论则更进一步地发挥了这个猜想,认为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区,还有一块更大的土地。而当时一些人则认为:所谓的南方大陆就是当时已经发现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与新西兰的综合体。英国政府对沃利斯探险队的这一发现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为了赶在别国之前抢先发现和占领这块大陆,扩大英帝国之版图,英国政府选派库克出海远航,寻找这个带有神奇色彩的南方大陆。
编辑本段第一次航行(1768~1771)
起航
库克的第一(红)、二(绿)和三次(蓝)航海路线
1768年8月25日,库克乘坐远航船努力号从英国起航。这艘船重达386吨,是曾经在北海上使用过4年的运煤船。因而,努力号稍显陈旧,装备也不令人满意,库克没有计较这些,仍对此次远航充满了信心。努力号通过普利茅斯海湾和英吉利海峡驶向大西洋。他们在马德拉群岛稍作停泊后,随即驶向南美洲,穿过合恩角,最后抵达塔希提岛。但这已经是他们从英国出发后11个月的事情了。 他们抵达塔希提岛时,正是1769年的夏季。这里阳光强烈,万里晴空,马塔维海湾水平如镜,这正是进行科学勘测的黄金时节。一天,天空中出现了极为难得的金星凌日,整个探险队都沸腾起来,队员们都竞相去观看这一稀罕的天象;岸上一群英国科学家正簇拥着两台临时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计算日地距离;而一些海军官员也上来凑热闹,七手八脚地帮着移动望远镜。而此时的船长库克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临行前,海军部曾给他指示,要他完成这次天文观测后,不失时机地起航去执行一项密封下达给他的更为重要的使命。他望了一眼沸腾的人群,默默地走进船舱,打开了密封文件,一行清晰的文字便立即进入了他的眼睛:“鉴于在沃利斯上校最近发现的一块土地以南还可能存在一个大陆……你应一直向南航行到南纬40°,以找到这块大陆……如在此次航行中未能发现该大陆,你应继续向西搜索。”库克看完后,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1769年7月13日,科学家们终于结束了对金星的观测,库克便立即下令起航向南驶去。他们花了一个月时间通过了一群岛屿,这些岛屿间水面很窄,努力号不得不绕来绕去, 第一次远征
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库克把这一群岛命名为社会群岛。尽管绕过了社会群岛,然而南方大陆依然踪影全无,库克不禁暗暗着急起来。努力号船上有个僧侣对这一带海域很熟悉,但问起南方大陆时,他依然是一无所知。8月上旬一过,天气开始变冷了,努力号继续向南航行。到了11月初,努力号已通过了南纬40°,然而南方大陆仍然是毫无踪影。这时天气越来越坏,海上风浪也愈来愈大,这对努力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库克心里很清楚:如果继续南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下令改为向西航行。又过了一个月,他们看到洋面上漂浮着海草和木头,海鸟也成群地在天空中飞翔,显然他们前面即将出现一片陆地。库克根据地理位置很快判断出,这就是荷兰探险家在一个世纪前发现的新西兰。
发现大岛
10月7日,他们终于看到了被森林覆盖的群山,这里显然是个很大的岛。是否这里便是所谓南方大陆的边缘部分,库克自己也弄不清,他决定先到岛上去看看再说。 努力号围着海岸绕了很大一阵子,最后才在一个深水湾中下了锚。他们很快发现,这里有几处烟火,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有人居住,并且很可能是土着。库克命令探险队员们不要开枪,以免惊动了这些土着。他们把自己的皮带,白兰地酒等作为礼物送给这些土着;僧侣向导图派埃能听懂一些土着的话,并向土着们解释了探险队的意图。土着们也很高兴地送给了他们一些新鲜水果 库克船长铜像
和蔬菜。但第二天,糟糕事情发生了。一个队员看见一只野兔踯伏在草丛中,举枪便打,却误伤了一个土着。这一下几十个土着纷纷拿着石块、棍棒向探险员们扑来。图派埃见势不好,连忙拖着几个队员上了小舟,回到了大船上。显然,这个地方是无法登岸了,于是库克带着几个队员划着小船另寻登陆点,这时又有两只土着的独木舟向他们划来。图派埃向他们喊话,要他们靠过来,并保证不伤害他们,可是几个土着还是害怕了,掉转船头便逃。库克急了,命令开枪,最后打死了几个土着,可他们也不敢贸然登岸。10月11日,库克和船员们几经周折,终于设法上了岸。 但上岸之后,他们却大失所望,这里没有供应任何一样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更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因此库克把这次登陆的地方叫做“贫穷湾”。 岛上有一种土着叫毛利人。他们都身材高大、体格结实、头发卷曲、肤色红综。跳舞时,毛利人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歪扭着嘴巴,伸出舌头,翻着白眼,有规律地从左边跳到右边。有时用粗哑的声音伴唱,意在相互打气,并恐吓敌人。毛利人这种坚韧、勇敢和率直的性格吸引了库克,他注意到这种毛利人与塔希提人有很多文化和体型上的相似性。他们甚至许多观念和风俗都相同,而且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语言也有诸多类似之处。因此库克确信:毛利人和塔希提人都属于同一民族。 直至今天,毛利人的真正源地仍然是个谜。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毛利人真正源地在于塔希提北面的马克萨斯群岛。他们很早就在那里生存繁衍,后来乘坐独木舟来到了新西兰。而人种学家则认为这种土着来自于东南亚,或印度。还有些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这种毛利人真正祖先在亚洲,他们在几千年前由亚洲通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再从南美的西北海岸来到了新西兰。 库克在岸上只作了短暂的停留,并作了几天的考察。他发现这里不大可能是南方大陆的延伸部分,于是决定继续南行。这样努力号又一次驶过了南纬40°;然而仍未发现这里有什么南方大陆。于是库克下令改为向北航行,最后驶到了新西兰的北角。在新西兰北角,探险队稍作休整和补足淡水后继续前进,并于12月下旬绕过了北角。 海上天气开始变坏了,海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船行十分困难。努力号在波浪中不断地剧烈抖动着前进,终于抵达了新西兰的西海岸。为了绘制好这一地区的海岸线图,库克不管风浪如何险恶,仍然迎着风浪向南探索。他坚持按自己测量的结果来绘制每一英里的海岸线。随着努力号的前进,渐渐地,地图上的新西兰外形越来越不像是一片大陆,而更像是一个弯刀状的岛屿。而努力号则按逆时针方向围绕着这个岛屿航行。
夏洛特皇后湾
1770年1月14日,努力号掉头向东,完成了一个圆形航线。库克忽然发现了一个很宽很深的海峡,并有一片碧绿的多山的陆地在向南边延伸。他感到很惊讶,这显然表明新西兰不是单一的岛,而是两个岛。但不久努为号就遇到了一个小障碍,船上的帆具坏了些,船速也慢了下来。库克下令把努力号开进一个被他命名为夏洛特皇后湾的小港内停泊整修。这个避风港内到处鸟语花香,清泉淙淙,遍地长满了野芹和抗坏血病的药草。库克见了,满心欢喜,他立即把夏洛特皇后湾宣布为英国所有。 在夏洛特皇后湾修整了几天后,努力号又扬帆向东,紧接着又穿过了一个狭长的大海峡,这个海峡就是现在的库克海峡。努力号朝南按顺时针方向绕新西兰的其余部分继续航行。库克想弄清楚新西兰的确切形状到底是什么样,结果他完成了一个8字形的海岸航行线。1770年3月底,库克再次回到了夏洛特皇后湾,他画出了第一张清晰的新西兰群岛图。这张图线条明朗,极为准确,为后来许多航海家所称道。 库克对他所发现的新西兰进行宣传,希望英国尽快实现对此的殖民占领。他在日记中说:“如果有一个勤劳的民族在此定居,他们不仅很快就能有生活必需品,而且还能拥有大量的奢侈品。”这实际上是在替殖民活动作宣传,也反映了当时英国隐在探险和开发新大陆背后的殖民扩张的真正目的。尽管库克作了大量鼓吹,但当时的英国仍然没有力量来新西兰进行殖民扩张。直至18世纪60年代,真正的殖民活动才开始;1840年,新西兰为英国所有,成为英国很重要的一个殖民地。
返航途中
库克感到极为失望的是:整个航行过程中,始终未找到南方大陆。他自己也开始渐渐怀疑起这个南方大陆的存在性了。库克不像哥伦布那样爱好想象,他更多地相信探险的起初结果。他想向东航行,从南太平洋回英国,以证实这个长期纷争不休的南方大陆纯属乌有;而且他自己也这么看。但当时南半球冬季即将降临,手下的海员也希望返航回家,库克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返航。在返航中,库克又有了个新的想法,他知道他们将很快遇到澳大利亚这个未经绘制的大陆。他很想先去澳大利亚看看这块陆地的情况,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欧洲人看到过澳大利亚的东海岸。 19天之后,海平线上隐约露出了陆地的阴影。船员们顿时激动起来,因为他们又来到了一块新的大陆。为了找到一个好的海湾停泊努力号船,库克下令继续沿澳大利亚海岸向北航行。他们欣喜地看到陆上翠色喜人,显然这个新大陆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而并不像荷兰人所说的那样荒凉。1770年4月28日,探险队终于找见了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努力号便在这里停泊下来。他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鲡鱼,库克于是给它取名为鲡鱼湾;后来又更名为植物湾,因为在这里他们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 在植物湾,库克每天在海岸上升起英国国旗,以此表明这个地区归于英国所有,后来他又宣布整个澳大利亚东海岸为英国所有。为了纪念努力号第一次抵达澳大利亚大陆,他把这天的日期刻在了一棵橡胶树上。在沿澳大利亚东海岸的航行中,库克认真地描绘了海岸线图。在海岸线图中,很明显他已经注意到了悉尼这个优良港湾,可是由于时间太紧,他来不及仔细考察,便匆匆而过了。 到了5月下旬,努力号进入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暗礁区——大堡礁。这里的暗礁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浅滩和刀山似的珊瑚群;这个暗礁区沿着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热带海岸延伸了1000多英里。努力号进入这片暗礁区后,其厄运就在所难免了。不久以后,努力号终于在一个巨大的珊瑚礁上搁浅了。库克想尽了一切办法,避开这个暗礁,然而由于周围暗礁分布太多,根本无法回旋,故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努力号撞在了暗礁上。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库克下令扔掉船上的一些不很必要的物件:大量的陈旧枪炮、压舱的铁块、石头和腐败食物被抛进了海里,然而却是无济于事。接着更麻烦的事情接踵而至,海水开始退潮,船更重重地压在危险的珊瑚礁上,如果再这样下去,船很可能破裂。等到海水涨潮时,海潮一股股地冲击着船的左舷,整个船身开始倾斜起来。忽然船舱裂开了一个口子,海水从口子里钻了进来,情况十分危急,库克下令开始两部抽水机来抽水,可很快漏进船舱的水便开始漫过抽水机。就在这紧急关头,库克孤注一掷,命令船员合力起锚,摆脱困境。过了一个多小时,船体终于浮了起来,水也不再漏进船舱里了,这使库克和其他船员既感兴奋又感意外。原来起锚时因为用力过猛,锚索竟勾起了一块珊瑚石,它像一个塞子堵住了船上的破洞。库克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赶紧下令让努力号靠岸。在一个河口,船员们对努力号进行了修理。库克见这个河口条件很好,绿草成茵,野兽成群,河中游鱼历历可观,于是下令就地休整。他们在这里过得很愉快,白天上岸打猎,下海捕鱼;晚上便享受这山珍海味。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他们采集了很多标本;而且也发现了许多珍奇的动物,如大海蛎、袋鼠等。 在这个河口,探险队整整度过了7个星期。8月6日,努力号整修完毕,又开始出海航行了。这次库克吸取了教训,小心谨慎地避开了道道暗礁;终于在1770年8月21日,他们抵达了澳大利亚的北端约克角。库克高超的船海技术在这里得到了出色的发挥。约克角已很接近东南亚了,库克决定由这里通过托里斯海峡到东印度群岛去。很快他们便抵达了荷属港口巴达维亚(即今之雅加达)。库克下令再次整修努力号,努力号经过两年多的远航,损坏很多。然而船员们很不适应这里潮热的气候,一场瘟疫在船员中流行起来,一下子便死去了73人。库克悲痛不已,赶快返航回国。1771年7月13日,努力号经过了3年的远航终于回到了英国。这次航海,他们给世界地图增加了5000余英里的海岸线,这个成绩是辉煌的。
编辑本段第二次航行(1772~1775)
库克的第二次航行的目的,是再次确认南方大陆的存 第二次远征
在。这次他带了两艘船——决心号和探险号,准备在塔希提岛和新西兰建立两个基地。 探险队于1772年7月11日离开普利茅斯,沿一条途经马德拉群岛和开普敦的航线航行。在非洲南部洋面的搜寻发现了一些冰山。“其中一些冰山方圆有2英里,高60英尺。”当船队驶进南极海域75英里(约110公里),由于冰块的阻碍不得不放弃对这一地区的搜索。 后来,决心号和探险号由于大雾而走散,分头向新西兰行进。决心号于1773年3月23日到达了达斯基湾(Dusky Sound),并在次月与探险号会合。 库克一行从新西兰继续向东寻找南方大陆。然后向北驶向塔希提岛。船只抵达塔希提岛时,他们的新鲜食品已吃尽,探险号船员们感染了坏血病。由于塔希提岛的新鲜食品也极度匮乏,库克不得不去社会群岛为返回新西兰做充分准备。两艘船再次失去了联系。库克让托比亚斯· 弗尔诺(Tobias Furneaux)指挥探险号返航回国,而决心号再次南行。 1774年1月,库克到达了有史以来人类到过的地球最南端——南纬71°10′。然后,他又一次环游南太平洋,留迹复活节岛、塔希提岛、新赫布里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然后再次返回新西兰。决心号于1775年7月30日返航,经开普敦抵达英国的普利茅斯。
编辑本段第三次航行(1776~1780)
库克的最后一次航行是去搜寻传说中的向西通往亚洲的西北航道。 第二次航行之后,库克以海军上校军衔领取年金,退居格林尼治医院。他就这样一边闲居,一边着手写他的回忆录。但这种幽居生活并不符合他作为一个伟大探险家的秉性,很快地库克就感到了这种生活的单调和郁闷。库克曾经凄然地说:“我的命运总是把我由一个极端推向另一 第三次远征
个极端。几个月来我觉得整个南半球都显得太小了。”1776年2月,库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参加了一些科学讨论会,但他始终为这种风平浪静的生活感到厌倦。海军部的一些官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又派给他一项任务,让他领导一次寻觅西北航道的探险。所谓西北航道,就是指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神秘航道,它同所谓南方大陆一样,长期以来一直也是个未解之谜。库克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并很快作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他准备了通常的航海仪器,还带了一本爱基斯摩语词典;他乘坐的船仍然是那艘为他屡建奇功的旧船决心号;此外另一艘重298吨的探险号船则由查尔斯·克拉克船长指挥。库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航海1776年7月12日从英格兰启航。 1776年12月,决心号和探险号先后抵达了开普敦;在这里作了短时间休整后,两只船折向东南方向横越印度洋,驶向夏洛特皇后湾。中间,经过了塔斯马尼亚岛,库克在那里留下了一批猪供饲养繁殖;很快使这个地方的猪饲养业发展起来。在夏洛特皇后湾库克对这次探险作了周密的计划和大量的准备工作后,于1775年2月25日离开夏洛特皇后湾,穿过库克海峡,向东北方向驶去,经过友谊群岛抵达塔希提岛。在这里库克作了短暂停留后,又继续北上,寻找美国西北海岸的新阿尔比恩。 1778年1月18日,决心号和探险号抵达了美丽的夏威夷群岛。这里离北美大陆较远,白人还未曾问津于此,库克和他的探险队成了到达这里的第一批白人。在夏威夷停留几天后,决心号与探险号继续北上,并很快接近了阿拉斯加。当时正值北半球冬季,寒风凛冽刺骨,海上也时时出现风暴,有时也大雾漫天,这给航海造成了很多困难。尽管如此,库克仍坚持北上,穿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区,但天气愈来愈恶劣,最后两只探险船为北冰洋上的巨大浮冰所阻,继续北上根本就不太可能。这种情况下,库克下令返航回夏威夷,以待明年夏天再去寻找这条西北航道。 这样在1779年1月17日,决心号和探险号又回到了夏威夷的基拉凯卡湾。库克再一次登上了夏威夷的土地,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受到了夏威夷人的狂热欢迎,夏威夷人把红布披在库克胸上,把椰子汁涂满了他的全身,并在他的周围载歌载舞。同时,夏威夷还把大量的猪肉和蔬菜送给了探险队。原来他们把库克看作一个归来的天神——马卡希基节的主宰神罗诺。 这之后,戏剧性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当库克他们在这里修理船只期间,岛民的礼物源源不断地送来,根本无法阻止。因语言不通,阻止很可能导致冲突。显然这里不能久呆,于是库克匆忙下令离开此地,否则岛民将变得异常贫困,他们把仅有的一点东西都送给了探险队。 可是刚启航不久,海上便起了大风,船帆让风撕开了好几个口子,一根桅杆也给吹折了,这样库克又只好下令重回基拉凯卡湾进行修理。可一回到岛上,他们便发现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岛上的土着再也不来欢迎他们,而且用敌意的眼光看着他们,为了安全起见,库克没有让船员们马上登陆。可土着们居然开始偷他们的东西,这令库克很头疼;13日夜间,探险号上唯一的一只小艇也让土着给偷走了。库克大怒,第二天便带领一批海员冲上岸去,想抓夏威夷王为人质,换回小艇。这一下激怒了土着,他们在河滩上集结起来,以石块和棍棒作为武器向库克他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库克开枪打死了一个土着,试图压住土着的攻击。但双方仍然是杀气腾腾。船上的探险队员也拿出枪来助战,为了不扩大事态,库克回头向船员喊话,命令停止射击。正在这时,一个土着忽然冲到他的背后,用长刀深深地戳进了他的背部,库克顿时落到水里,鲜血染红了他身边的海水。夏威夷人和探险队员们都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 库克牺牲后,船员们继续了他的未竟之业。再次北上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后来取道好望角回到了英国。库克的死讯传到英国时,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英王乔治三世失声恸哭,为失去这样一位曾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伟大探险家而悲痛不已。库克,这位杰出的探险家以他辉煌的业绩永垂青史。 (还有一种说法,在他的第三次航行到太平洋,他被包围在夏威夷的沙滩由一群僵尸,他已经被误认为是祝福晚会,除此,还有麦哲伦,他死于僵尸在菲律宾) 库克死后,他身后留下的记载着每日行程的航海日志,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确真实的航海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显露出库克船长具有的敏锐特性。库克船长是一位给人类探险考察和制图技艺带来严格标准的杰出科学家。库克的航海实践,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海洋地理知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海洋和发生在海洋中多种自然现象的认识。他是继哥伦布之后,在海洋地理方面拥有奠基性发现的航海家。同时,他向人们证实,在远程航海中,水手们并非注定就是坏血病魔的牺牲品。库克在长时期的远航实践中,总结出了通过改善船员的饮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方法,来预防由于长期航行船员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出现的坏血病。这是库克在航海医学上的重大贡献。
❻ 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历史是从距今4万-4.5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在澳洲大陆北岸定居开始的。这段时间被定义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澳大利亚历史开始于欧洲探险家第一次达到这片土地。这段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01年成为大英帝国领地前后为分界点。
史前时期
从人类到达澳洲后,至欧洲人于1606年第一次踏足澳洲期间的大约四万年,被称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把这段时期归为史前而非历史是因为1606年以前,澳大利亚没有人类生活的文字记载。
1606至1901年
第一次欧洲探险家到达澳洲是在17世纪早期。1606年,荷兰导航员Willem Janszoon的Duyfken号船第一次在卡奔塔利亚湾航行,约克角半岛在西岸第一次登陆。随后别的欧洲国家探险家(大部分来自荷兰,法国,英国)相继来到澳洲。18世纪初,“新荷兰”的西岸和北岸被绘于地图。可是,当时并没有人尝试在这里定居。
18世纪中叶,库克船长绕行澳大利亚。1788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东南建立第一个殖民地,为本土犯人的流放地。
1901年后
在经过长达10年的计划,讨论,投票后,1901年1月1日,几个英国的殖民地组成了第一个棣属于英国的“澳大利亚”联邦。 1927年前,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墨尔本;1927后迁都至堪培拉。澳大利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跟英国并肩作战。二次大战以后,大规模的移民计划让澳大利亚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澳大利亚政府的“白澳政策”被废除后(—1970年),很多亚洲及世界各地的人移民到至澳大利亚。成功地改变了澳大利亚的人口组成,文化和形象。
1931年,英国颁布的《西敏寺法令》基本让澳大利亚联邦拥有独立宪政(终止了与英国的宪政联系), 但澳大利亚直至1942年才采纳该法规。1942年由于澳大利亚受到日本的潜在威胁和英国在亚洲节节败退,让澳大利亚的政策开始转向美国。自1951年,澳大利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并签订美澳新条约 (ANZUS)。1986年,因为澳大利亚通过了“澳洲法案”,使澳大利亚正式结束了对英国的从属关系,英国的最高法院-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从此不再是澳大利亚的终审法院。现在,澳大利亚仍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仍是澳大利亚的女王。1999年,澳大利亚人否决了转变为共和国的全民公投。从1972年的大选后,越来越多澳大利亚国民认为,未来他们的国家会成为亚洲的一部分。
澳洲重要记事
1768年 - 英国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乘坐“奋进号”从英国出发前往大溪地(Tahiti)
1770年 - 库克船长发现澳洲东部,并占领及命名为大英
1797年 - 麦卡瑟(J. Macarthur)由好望角将美丽诺羊(Merino sheep)引进澳洲
1804年 - 霍巴特城建立
1813年 - 首次引进货币 - 有孔钱币及银币(mp)
1829年 - 西澳被吞并,成为囚犯流放地
1851年 - 新南韦尔斯的贝瑟斯特及维多利亚的巴拉瑞特发现金矿
1862年 - 史都特(John Stuart)成为第一位穿越澳洲南至北的探险家
1868年 - 最后一批囚犯被运送至西澳
1873年 - 欧洲人首次见到乌鲁汝,Uluru (Ayres Rock,爱丽斯岩)
1901年 - 澳洲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成立,白澳政策及移民限制法被通过
1914-1918年 - 澳洲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0年 -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国内航线成立
1921年 - 伊迪斯科文(Edith Dircksey Cowan)成为澳洲首位女性国会议员
1927年 - 第一次澳洲联邦会议于堪培拉临时国会大厦举行
1932年 - 雪梨海港大桥启用
1933年 - 西澳公投表决脱离英国独立,但遭国会否决
1939-1945年 - 澳洲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 - 第一辆澳洲制造的汽车面世
1948年 - 霍顿(Holden)为第一辆完全澳洲自制汽车
1956年 - 墨尔本奥运
1967年 - 经过公投后,通过废除原住民法律歧视
1973年 - 雪梨歌剧院启用
1976年 - “Advance Australia Fair” 成为澳洲国歌
1986年 - 宣布澳洲法案(Australia Act),正式脱离英国独立
1988年 - 澳洲200周年国庆-堪培拉新国会大厦启用
1996年 - 霍华德当选澳洲总理
2000年 - 雪梨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7年 - 陆克文当选澳洲总理
❼ 想知道一些关于澳大利亚的知识,最基本的地理,风土人情就可以,属于什么气候
国名: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积: 7,692,000平方公里
人口: 2956万人(2009年1月)
语言: 英语,土着语言,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货币: 澳元
民族: 英国及其它国家移民的后裔95.2%,亚洲人1.3%,土着人1.5%,其他2%。
宗教: 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他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国家元首:澳大利亚的名义国家元首是英联邦元首,即英国国王(或女王),由英王任命澳大利亚总督为其代表。现任英王为伊丽莎白二世。
附图是澳大利亚国旗、地图、国徽、以及经常被作为澳大利亚地标的悉尼歌剧院(歌剧院背景为悉尼海港大桥)。
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三,指数:0.957
[编辑本段]国家象征
国旗:旗地为深蓝色,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亚能看得最清楚的星座)。
国徽:澳大利亚国徽左边是袋鼠,右边是鸸鹋,这两种动物均为澳大利亚所特有,中间是一个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分别象征国家的六个州。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狮子、四颗星),象征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曼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底部的绶带上有英文的“澳大利亚”。
国庆日:1月26日(1788年)
国花:金合欢 (Golden wattle, 拉丁文学名:Acacia pycnantha)
不少以讹传讹的资料说,澳大利亚的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透过其官方网站声明,澳大利亚至今(2008年)并无任何官方认可的国树、国鸟或国兽。澳大利亚政府是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欢为国花,至今为止并没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动物和鸟类。
[编辑本段]历史概况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Australia 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着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有关史料记载,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编辑本段]联邦政制
英国人不断移民后,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现在成为了澳大利亚六个州,可理解为六个省),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到1900年之前,当时的六块地方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仿佛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区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区遂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澳大利亚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澳大利亚政府为联邦制,共有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澳大利亚政府由众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每届政府任期三年。内阁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现共有三十名部长。国家最高的行政领导人是总理。
澳大利亚现在有大小政党几十个,主要政党是工党和自由党。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ur Party)1891年成立,为澳最大政党,与工会关系密切,主要代表劳工阶层利益,自1940年以来曾12次执政,现任领袖陆克文(Kevin Rudd),也是现任的澳大利亚总理。自由党(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主要代表工商业主利益,曾多次执政。1996年至2007年,自由党连续执政十一年半,并成功带领澳大利亚从19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走向经济繁荣。其他小党有国家党(National Party)民主党、绿党、家庭第一党、无核澳大利亚党、进步联盟党和澳大利亚共产党等。
[编辑本段]首都趣史
联邦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尚未能确定首都的地点,在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临时首都,联邦议会在墨尔本举行会议,很多的政府机构均设在墨尔本,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墨尔本实际上担当着澳大利亚首都的角色。早在讨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的时候,墨尔本和悉尼都各自积极争取成为首都。19世纪中叶,墨尔本是一个比悉尼要繁荣的大都市,后来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1908年,即联邦成立后的第七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作为新首都。因堪培拉的建造需要时间,期间墨尔本继续作为临时首都。
1927年五月,随着堪培拉临时议会大厦的启用,澳大利亚政府的办公地点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有趣的是,新首都并非位于悉尼和墨尔本的正中央,它距离悉尼约四小时车程,距离墨尔本约七小时车程。由于堪培拉是一个新城市,规划得非常好。堪培拉的都市设计通过一个公开的国际比赛而采纳方案,比赛收到137个设计,结果由美国建筑师格里芬(Walter Burley Griffin)赢出,这位设计师最初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是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建筑师)共同画在一块棉布上的,这份珍贵的原作至今仍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1911年1月1日,堪培拉及其附近地区被宣布为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编辑本段]地理气候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❽ 库克船长有什么传奇故事。发现了哪几块大陆除了澳大利亚外、新西兰外库克船长怎么死的
1779年1月17日,决心号和探险号又回到了夏威夷的基拉凯卡湾。库克再一次登上了夏威夷的土地,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恰巧在当地人庆祝马卡希基节日(Makahiki),库克被以为是神明拉农(Lono),他们受到了夏威夷人的狂热欢迎,夏威夷人把红布披在库克胸上,把椰子汁涂满了他的全身,并在他的周围载歌载舞,他们受到了顶礼膜拜。同时,夏威夷还把大量的猪肉和蔬菜送给了探险队,当地妇女给水手提供免费的性服务。 这之后,戏剧性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当库克他们在这里修理船只期间,岛民的礼物源源不断地送来,根本无法阻止。因语言不通,阻止很可能导致冲突。显然这里不能久呆,于是库克匆忙下令离开此地,否则岛民将变得异常贫困,他们把仅有的一点东西都送给了探险队。 可是刚启航不久,海上便起了大风,船帆让风撕开了好几个口子,一根桅杆也给吹折了,这样库克又只好下令重回基拉凯卡湾进行修理。可一回到岛上,他们便发现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岛上的土着再也不来欢迎他们,而且用敌意的眼光看着他们:原来是因为一位船员去世,土着们了解到库克并非神明,之前虔诚狂热的信仰遭到沉重的打击,转成为愤怒。为了安全起见,库克没有让船员们马上登陆。可土着们居然开始偷他们的东西,这令库克很头疼;13日夜间,探险号上唯一的一只小艇也让土着给偷走了。库克大怒,第二天便带领一批海员冲上岸去,想抓夏威夷王为人质,换回小艇。这一下激怒了土着,他们在河滩上集结起来,以石块和棍棒作为武器向库克他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库克开枪打死了一个土着,试图压住土着的攻击。但双方仍然是杀气腾腾。船上的探险队员也拿出枪来助战,为了不扩大事态,库克回头向船员喊话,命令停止射击。正在这时,一个土着忽然冲到他的背后,用长刀深深地戳进了他的背部,库克顿时落到水里,鲜血染红了他身边的海水。夏威夷人和探险队员们都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 据说,共有4名水手和17个夏威夷人在这次混战中丧生,库克的尸体惨遭肢解。 几天后,库克船队的人马展开疯狂的复仇行动,岛上的原住民几乎被赶尽杀绝。 库克牺牲后,船员们继续了他的未竟之业。再次北上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后来取道好望角回到了英国。库克的死讯传到英国时,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英王乔治三世失声恸哭,为失去这样一位曾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伟大探险家而悲痛不已。库克,这位杰出的探险家以他辉煌的业绩永垂青史。 (还有一种说法,在他的第三次航行到太平洋,他被包围在夏威夷的沙滩由一群僵尸,他已经被误认为是祝福晚会,除此,还有麦哲伦,他死于僵尸在菲律宾)
❾ 澳大利亚历史,谁知道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Australia 来自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着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据有关史料记载,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英国人不断移居后,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现在成为了澳大利亚六个州,可理解为六个省),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到1900年之前,当时的六块地方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仿佛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区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区遂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澳大利亚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澳大利亚政府为联邦制,共有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澳大利亚政府由众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每届政府任期三年。内阁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现共有三十名部长。国家最高的行政领导人是总理。
澳大利亚现在有大小政党几十个,主要政党是工党和自由党。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ur Party)1891年成立,为澳最大政党,与工会关系密切,主要代表劳工阶层利益,自1940年以来曾12次执政,现任领袖陆克文(Kevin Rudd),也是现任的澳大利亚总理。自由党(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主要代表工商业主利益,曾多次执政。1996年至2007年,自由党连续执政十一年半,并成功带领澳大利亚从19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走向经济繁荣。其他小党有国家党(National Party)民主党、绿党、家庭第一党、无核澳大利亚党、进步联盟党和澳大利亚共产党等。
联邦成立之后,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墨尔本(1901 – 1927),当时的墨尔本比悉尼要繁华。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澳大利亚政府后来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作为新首都。1927年,澳大利亚迁都堪培拉。有趣的是,新首都并非位于悉尼和墨尔本的正中央,它距离悉尼约四小时车程,距离墨尔本约七小时车程。堪培拉由于是一个新城市,规划得非常好。堪培拉的都市设计通过一个公开的国际比赛而采纳方案,比赛收到137个设计,结果由美国建筑师格里芬(Walter Burley Griffin)赢出,这位设计师最初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是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建筑师)共同画在一块棉布上的,这份珍贵的原作至今仍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❿ 是谁首先发现澳大利亚,其过程怎么样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着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有关史料记载,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