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鸡腿瘸站不起来用什么药治疗
一、遗传因素:肉鸡快速生长和体重日益增加与腿部问题日渐增多有直接关系。
二.某些疾病也会引起鸡腿瘸病。
1、病毒疾病
(1)、新城疫。病鸡腿翅麻痹、跛行、站立不稳,头向后仰或向一侧扭转,有的单腿麻痹以跖部着地,有的两腿均麻痹。
(2)、传染性脑脊椎脊髓炎。如果你的鸡宝宝还能用脚走路的话就只是受伤了,没有断骨,不用管它,一般7天就会自己好的。如果是鸡宝宝不用那只脚了,而且肿大了就是骨头伤害了,用2个创可贴,把受伤的部分抱起来,涂点活血化瘀的药物,再去药房买点诺氟沙星胶囊,一般人吃一颗,鸡宝宝只能吃十分之的计量投喂她,一般一个月就会安全恢复。
2. 我的小鸡养的好好的,突然四肢无力,站不起来,怎么办
1、感染病毒,比如传染性脊椎脑髓炎,感染后,流传快,先是头颤抖,后就是脚软瘫痪不能动,最后就会死亡。马立克病感染之后就,伤害坐骨神经,会形成劈叉式偏瘫,脚不能动。或者是新城疫,感病表现是跛行,站不稳,看起来像脚软的表现。
2、感染细菌,感染传染性滑液囊炎,鸡的关节会肿大,行不便。患禽结核的鸡会出现跳跃行动,-边脚行动不了。被沙门氏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后会引起关节炎,也会造成脚软,无法行动,或行动不便的现象。
3、寄生虫,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出现这种病,会造成行动失调,脚轻微瘫痪,很少走动。还有鸡膝螨虫病,这种病害常常寄生在脚的鳞皮内,严重时造成脚骨坏死,瘫痪,轻微的就会无法站立,脚软。
4、缺乏营养,主要表现为缺维生素,缺维生素B1、B2,就会造成鸡脚瘫软,直,行动困难,两脚扩展行走。缺钙,骨骼不强健。
生活习性
1、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1-30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
2、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3、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因此,除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如鸡舍严禁外人进出,环境和笼具要消毒,各种鸡都要定期注射各种预防针。
4、易惊群。鸡胆小,特别是雏鸡很容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受阻,重者相互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静的地方养鸡。粗暴的管理,突来的噪音,狗猫闯入,扑捉等都能导致鸡群骚乱、影响生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小鸡
3. 鸡腿瘸站不起来用什么药治疗
鸡腿瘸站不起来使用支原体感染特效药万呼宁+抗菌消炎特效药杆立克+高效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的呼独康饮水,连续使用5天以上,可以控制全群感染并且病情得到控制。
温馨提示:当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处理。
1、及时淘汰患病严重鸡只;
2、种鸡场要搞好鸡群的净化,控制垂直感染;
3、搞好鸡舍内外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使用稀戊二醛和聚维酮碘进行消毒,控制水平传播;
4、在鸡群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分别用敏感药物预防,可减少应激和疾病的发生。
4. 小鸡站不起来了怎么办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或在家禽屠宰过程中,常发现一些鸡只趾、跗关节存在肿胀现象,这些鸡只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存在的关节炎症往往会使其生产性能下降,淘汰率增高,严重时也会造成一定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损失。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能够引起鸡只关节发生炎症问题的因素有多种,因此需要及时做好鉴别诊断和防治。
一、疾病诊断特点
1.病毒性关节炎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以跗、趾关节肿大、腱鞘发炎、腓肠肌断裂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鸡只。剖检可看到跗关节肿胀、充血或有点状出血,关节腔内有淡黄色或血样渗出物,如存在继发感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或干酪物。感染早期可见附关节附近的腓肠肌肌腱明显水肿,后期可见其断裂和出血。
4.鸡葡萄球菌型关节炎
治疗鸡葡萄球菌型关节炎时,可选择敏感性较高药物进行针对治疗。如使用庆大霉素进行饮水给药,每日2次,连用5天,病重者可直接肌注庆大霉素;也可上午使用庆大霉素饮水给药,下午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饮水给药,连用5天。
5.大肠杆菌型关节炎
治疗大肠杆菌型关节炎药物较多,如可使用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新毒素等药物进行饮水给药,也可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进行饮水给药,连用5天。
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挑出病重鸡只隔离管理或淘汰,添加额外的多维饮水或拌料,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控制鸡群的饲养密度,保持定期消毒。
5. 鸡出现站不稳是什么病,吃什么药
引起鸡瘫痪的疾病有很多下面给你说几种症状做参考,建议请专业的技术老师来确诊。
1.新城疫(ND)病鸡常出现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发病后紧急免疫常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紧急接种还得考虑有无温和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谨慎免疫!治疗使用东东商城的新流恨,纯中药配方安全高效
2.马立克氏病(MD)当发生神经型MD时,病鸡开始只是走路不稳,逐渐发展到一侧或两侧腿麻痹,严重时瘫痪不起,典型症状是呈现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大劈叉”姿势。病鸡肌肉萎缩,爪子多弯曲。本病还伴有肿瘤、瞳孔边缘不齐、身体消瘦、胸骨薄如刀刃等症状,较易确诊。一般在1日龄免疫,发病后无太大治疗价值,建议及早淘汰病鸡,加强管理。
3.传染性脑脊髓炎(AE)最初表现为行动迟钝,继而表现为雏鸡不愿走动而蹲坐在自己的跗关节上,或出现一侧或双侧腿麻痹,有时在腿、翼、头部可见明显的阵发性震颤。剖检变化不明显,个别鸡小脑水肿,腺胃肌层有小灰白区。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将病鸡隔离,给予舒适的环境和充足的饮食,注意消毒。
4. 球虫病 病鸡粪便呈水样稀薄,长期稀便造成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失衡。病鸡表现为共济失调,昏迷抽搐。解剖可见肠道有斑点状慢性出血,肠壁扩张、松弛肥厚和坏死。防治一般以药物为主,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抗球虫药,两种或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佳。治疗使用大红袍或者小青衣
5.滑液囊支原体(MS)病鸡被感染的关节、爪垫肿胀,跛行,常伴有胸骨囊肿,饮食欲下降。解剖可见发病的关节内有粘稠的奶酪状白色渗出物。该病可垂直传播,种鸡应定期检疫,接种疫苗。
6.病毒性关节炎病鸡表现跛行,小腿肌腱肿胀,有的断裂,伴有皮下出血。剖检跗关节或肘关节含有黄色或血色渗出液,预防可在种鸡开产前接种病毒性关节炎灭活疫苗,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方法,建议对症治疗。
7.葡萄球菌感染(关节炎型)病鸡关节肿胀,呈紫红或紫黑色,有的破溃,并形成黑色结痂,有的鸡出现跐瘤,脚掌肿大,有的鸡跐端坏疽、干脱,解剖关节囊内有浆液,或有黄色脓性或浆液状纤维素性渗出物。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个别鸡可肌注庆大霉素。
6. 鸡站不起来是什么病
家养鸡禽站不起来,可能是以下几种病症,即病毒性关节炎、滑液囊支原体性关节炎、鸡白痢型关节炎、鸡葡萄球菌关节炎、大肠杆菌型关节炎。那么,对于这几种可能的家养鸡禽的疾病,应该如何防治?事实上,想要防治也是很简单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最后是大肠杆菌型关节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也是非常多的,比如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等等,只需要饮水给药即可,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美素进行饮水给药,连续使用五天即可。
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的疾病,应该使用不同的药物。
7. 鸡站不起来给它吃什么药
鸡为什么站不起来
1.脱腱症:脱腱症病因复杂,饲料中的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尼克酸缺乏或不足都可能引发本病。病鸡骨骺生长板发育受阻,胫骨缩短弯曲,软骨营养不良,骨干骺端增粗,跗关节肿大,胫骨远端与跗骨近端向外弯曲,排肠肌腱脱离变位,造成腿部向外弯曲或扭曲,腿脚畸形,病鸡不能站立,靠跗关节着地移动,最后因采食饮水困难死亡。
2.胫软骨发育不良:该病发生与鸡体内离子平衡有关。饲料中补充大剂量的磷、氯或硫时,阴离子水平提高,本病发病率也提高,而补充钙、钠、钾、镁时,饲料中阳离子水平提高,本病发病率则降低。胫软骨发育不良是由胫骨近端和跗趾骨、股骨远端异常引起的。病鸡跗关节肿大,行走摇摆,重者不能站立行走。纵切病鸡阴关节,因未钙化和未血管化的软骨会从生长板延伸至骨干能端,在切面上可见到一块白色透明的“软骨栓”,其形状、大小随病情而定。
3.腿扭曲: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有报道认为可能与饲料中的氨基酸和单宁含量有关。腿扭曲症包括内翻和外翻两种,内翻是跗关节向外弯曲,呈弓形腿,外翻是跗关节向内弯曲靠在一起。腿扭曲是由胫骨近端与跗骨远端弯曲所致,但病鸡长骨生长正常,骨骺生长板发育良好。
4.佝偻病:本病是由于饲料中维生素D3或钙、磷缺乏或其比例失调引起的。病鸡表现两腿无力,步态不稳,跛行,常蹲下,重者侧卧或伏卧不起,两腿叉开呈八字形。有的关节肿大,骨骼变形,骨软易弯,骨骺生长板增宽。嘴变软如“橡皮喙”,龙骨变形呈S形,肋骨与脊柱结合处呈串珠状梭形肿大。
5.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腿软症:
(1)维生素b1缺乏:患鸡腿软无力,行走不稳,趾向内卷曲,初期昂头高抬脚行走,随病情发展以跗关节着地移动,重者两腿麻痹或瘫痪,卧地不起,两腿伸直,呈典型“观星状”姿式。(2)维生素B2缺乏:病鸡行走或以跗关节着地行走,为维持平衡而常两翅展开,关节肿大变形,周围有增生的结缔组织硬块,脚趾向内弯曲,呈半握拳式,重者两腿叉开卧地,或一腿向前,一腿向后。剖检跗关节腔内有淡黄色粘液,关节间隙有增生的结缔组织,两侧坐骨神经比正常肿大3—5倍。
(3)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缺乏与缺硒症状相似。初期走路困难,站立不稳,后期两腿麻痹,倒地侧卧,腿外伸,一侧性角弓反张,两腿发生痉挛性抽搐。有时这些症状间歇发作。出现这种症状的鸡不久死亡。
6.缺锌性腿软症:因饲料中有效锌含量不足引起。病鸡两腿软弱,运动失调,长骨短粗,跗关节肿大,腿脚皮肤磷片状,重者发生坏死性皮炎。
鸡软脚病,日粮中缺少钙或维生素D造成。治疗在日粮中添加些鱼肝油。喂些磷酸氢钙片定期让鸡多晒晒太阳。
维生素缺乏,特别是VA、VB族、矿物质不平衡等也可引起雏鸡瘫痪,可给鸡群补充多种维生素,在饮水中长期添加“东东维他2000”,并使用0.01%~0.02%的高锰酸钾饮水
8. 母鸡站不起来了,什么原因
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1、脱腱症:脱腱症病因复杂,饲料中的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尼克酸缺乏或不足都可能引发本病。病鸡骨骺生长板发育受阻,胫骨缩短弯曲,软骨营养不良,骨干骺端增粗,跗关节肿大,胫骨远端与跗骨近端向外弯曲,排肠肌腱脱离变位,造成腿部向外弯曲或扭曲,腿脚畸形,病鸡不能站立,靠跗关节着地移动,最后因采食饮水困难死亡。
2、胫软骨发育不良:该病发生与鸡体内离子平衡有关。饲料中补充大剂量的磷、氯或硫时,阴离子水平提高,本病发病率也提高,而补充钙、钠、钾、镁时,饲料中阳离子水平提高,本病发病率则降低。
母鸡抗寒力差,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体温高,发育快,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
易惊群,鸡胆小,特别是雏鸡很容易惊群,轻者拥挤,生长发育受阻,重者相互践踏引起伤残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静的地方养鸡。粗暴的管理,突来的噪音,狗猫闯入,扑捉等都能导致鸡群骚乱、影响生长。
(8)澳大利亚鸡突然站不起来怎么治扩展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甘肃等省都发现有四千多年前的鸡骨或陶鸡。中国家鸡由野鸡驯化而成,有许多优良品种,其中九斤黄和狼山鸡十分有名。
九斤黄,又叫浦东鸡,产于上海南江、奉贤、川沙一带,是一种大型肉鸡,羽毛、喙、脚皆为黄色,因此又名三黄鸡。九斤黄,个体特大,肉味鲜美,因此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对世界家鸡的品种改良起了很大作用。1843年首先引入英国,1847年输入美国。
美国洛克鸡是1865年由中国九斤黄与黑白斑的美国鸡杂交而成。日本在隋朝时引入中国鸡种,到幕府末期,引入上海的九斤黄鸡,培育成着名的名古屋卵肉兼用鸡。狼山鸡主要产于江苏一带,此种鸡抗病能力强,胸部鸡肉发达。1872年输入到英国,英国的有名品种奥品顿鸡由狼山鸡与当地鸡杂交而成。后来狼山鸡又输入到美国和德国。可见,中国古代家鸡品种对世界影响是非常大的。
9. 小鸡站不起来是什么病 怎么救
很有可能患新城疫。
慢性型新城疫症状:
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禽。耐过急性型的病禽,常为以神经症状为主,初期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不久有好转,但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膀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反复发作。在间歇期内一切正常,貌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刺激或抢食,则又突然发作,头颈屈仰,全身抽搐旋转,数分钟又恢复正常。最后可变为瘫痪或半瘫痪,或者逐渐消瘦,终至死亡,但病死率较低。
防治措施:
①病鹑无治疗价值,目前也无法治疗,必须及早淘汰。发病初期,在淘汰病鹑的基础上,对其他假定健康鹑立即用鸡新城疫Ⅳ系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每鹑肌肉注射2头份。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针头(农村可用多支针头用开水煮过轮流着用)。金蟾毒败每袋拌料100斤。
②平时要重视免疫接种,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科学的方法是通过HI抗体检测后才能确定。一般来讲,首次免疫在10日龄进行(Ⅳ系苗点眼、滴鼻),经过10~15天后进行二次免疫(Ⅳ系苗饮水),若是蛋鹑或种鹑,于产蛋前2周用新城疫油乳剂苗皮下注射0.2毫升,可获得较有效的免疫力,并含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使该种鹑孵出的幼鹑,在2周内可获得被动免疫。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鹌鹑及禽类均可感染,多在流行后期发生于鹌鹑。本病常年可发生,死亡率较高。
③鸡发病多呈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在临床治疗多是亚急性病例,治疗常用西药利巴韦林抗病毒,安乃近退烧解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中药治疗方案: 生石膏1200g 生地黄300g 水牛角600g 黄连200g 栀子300g 丹皮200g 黄芩250g 赤芍250g 玄参 250g 知母300g 连翘300g 桔梗250g 甘草150g 淡竹叶250g 地龙200g 细辛5g 干姜10g 板蓝根150g 青黛100g共同粉碎0.5%到1%拌料或煲水,药液饮水,药渣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