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外的牧场哪里最大澳大利亚的牧场怎么样
当然是澳大利亚了,就我所知那里最大的一处足足有天津市那么大
⑵ 澳洲纯净牧场位于澳大利亚的哪个地区
我们在澳洲喝到的牛奶以及酸奶无一不是淳厚天然的,没有香精味,喝得出青青大草原的味道。
北半球迎来最热天气的时候,南半球澳大利亚的秋天却已来临。一直很向往澳洲大陆美丽的秋天,因为那里有缤纷的色彩和纯净的天空。
我一直憧憬着壮阔草原上真正的牧场生活,放牛、牧马、挤奶、割草,因为没有切身体验过,所以总对这种生活异常向往。今年5月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牧场的旅行,让我体验到了真实的牧场生活,也了解到高品质的牛奶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到澳大利亚看牧场
在到达牧场之前,我们就已经被公路旁大片的草原震撼了。那些在蓝天白云青青草原的背景下悠闲吃草的牛羊,是自然、生态、纯净的最好定义。
维多利亚州(Victoria)位于澳大利亚东南端,首府为墨尔本,一直有“花园之州”的美誉。因为紧靠海洋,气候温暖湿润,所以拥有良好的植被和丰美的草原,维多利亚州也因此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奶源地和奶制品生产地,全澳大利亚2/3的新鲜牛奶、奶酪和其他奶制品都来自这里的牧场。
维多利亚州的牧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穆理(Murray)河流域,这两个区域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有良好的灌溉系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牧草的丰美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在维多利亚州参观了两个牧场,一个位于瓦南布尔(Warrnambool),另一个是位于科布勒姆(Cobram)的迈高(Murray Goulburn)牧场。
在迈高牧场,我参观了挤奶、集奶、运奶到工厂加工的全过程,对澳洲乳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数字化印象深刻。
当天,我们一早五点多就从住地坐车前往牧场。路上,朝阳在地平线处露出点点光芒,灌木丛像剪影一样。天还没亮,入秋以后的澳洲早晚很凉,但对牧场的期待让我很是激动。
我们参观的只是迈高乳业旗下的一个普通牧场。迈高乳业集团始建于1950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拥有2700个奶牛场和分布在维多利亚省以及塔斯马利亚省的8个生产工厂。这些牧场的规模从几十头奶牛到几千头不等,我们这次去的牧场是规模比较大的。
“牛性化”的养殖
到达牧场时天还没亮,四周寂静,只有挤奶车间亮着灯。一进车间,就看到一个转动的巨大圆盘上站满了奶牛,颇为热闹,每只奶牛的乳房上都装了自动挤奶器。奶牛们排着队进入圆盘里一格一格的挤奶位置,进入后栅栏门会自动关上。奶牛的面前摆放着配好的饲料,工作人员将吸奶器固定在牛的乳头上,然后挤奶器就会自动挤奶,挤出的牛奶顺着软管流到冷藏储奶罐中。
待奶牛的乳房被挤空后,由于压力的变化,吸奶器会自动掉落,这时候圆盘差不多转了一圈,奶牛面前的饲料也吃光了。之后栅栏门会自动打开,奶牛就会走出挤奶设备,顺着一条通道走出。观看了整个过程,感觉奶牛们舒服惬意,有条不紊,从容安详,看来挤奶设备设计得很“牛性化”。
为了保证奶牛的乳头不受污染,很多奶牛的尾巴都被剪短,这样就不会扫到乳头上,牛尾上的秽物也不会污染乳头。自动化的挤奶设备和清洁的生活环境不仅保证了牛奶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奶牛患乳腺炎的机会。
我们了解到,在迈高牧场里,不幸患上乳腺炎的奶牛不会轻易使用抗生素,打了抗生素就必须停掉一个月的奶。这些措施都由维多利亚乳品安全局负责监管实施,该体系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监管体系之一。
牧场主告诉我们,愿意的话可以亲手体验给奶牛安装吸奶器,同行的一位美女主动请缨,我很担心她会不会被“洗淋浴”——奶牛随时都可能抬起尾巴“嘘嘘”。我问牧场的人:“你被尿浇过吗?”他笑着说:“当然。”“什么感觉呢?”他想想回答道:“很暖和……”
我们在迈高牧场见到的奶牛不是那种最常见的黑白花奶牛,而是另外的品种。这种奶牛的产奶量不如黑白花奶牛多,但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而且奶牛吃的饲料也比黑白花奶牛少。
在这里挤奶的奶牛都在哺乳期内,在这9个月的时间里,奶牛有丰富的乳汁,而在9个月哺乳期以外的时间里,它们会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只奶牛的耳朵上都有编号和电脑芯片,在经过机器设备的时候,牧场通过扫描芯片可以得到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和其他数据。挤奶完毕的奶牛从专门的通道走出,安装在墙上的扫描仪可以根据牛耳朵上的电脑芯片得出今天的产奶量,从而配比出明天的饲料量,每只牛各不相同。
好牛奶的味道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天亮了,周遭的风景清晰起来。牧场门口有一片绿油油的湿地,白色的鸟儿在湿地上飞翔,周围是一片树林,形态各异的树木被朝阳染上了金黄色。而挤过奶也吃饱了的奶牛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或站或卧,很是惬意。远处是无尽的绿色草原,就像一幅风景画,让人感到温暖恬淡。
在看完给奶牛挤奶后,我们抽空到牛圈看了小牛。小牛们很可爱,长得就像小鹿。我一伸手,小牛就凑过来舔我的手指,像几个月大的婴儿一样,搞得我母性泛滥。看奶牛们的奶都被挤奶设备挤空,我们都有一个疑问:“小牛们吃什么呢?”牧场工作人员回答:“其实小牛每天大约只需要11升牛奶,而母牛每天可产奶30升,所以,不必担心母牛们的奶都被吸走,小牛会因而饿肚子。其实就和人一样,母亲的乳汁也是越吸越多的。挤奶越多产奶也就越多,这些奶小牛根本吃不完。每次挤奶完毕后,会专门放出一部分奶来喂小牛。”
正说着,收奶的灌装车来了。迈高牧场运奶的罐装车都是冷藏车,运奶车每天出发前和运奶结束以后都会进行彻底清洁,看起来锃光瓦亮。
运奶车到达以后,要等待挤奶完全结束才能装奶。给普通奶牛挤完奶,清洁完挤奶设备后,工人们还要给刚刚生完小牛的奶牛挤奶,这些奶会被单独储存起来,那就是珍贵的牛初乳。
等挤奶车间清洁完毕,收奶车的司机就开始工作了。司机先将运奶灌装车的运输管拉出,连接在储奶罐上,然后通过储奶罐中的标尺观察储奶罐中的奶量,再取出运奶车冷藏柜中的样品瓶,给牛奶取样。
整个运输过程是全程冷藏的,保证牛奶从挤出后就是全密封冷链。只有满足了这种运输储存条件,才能将牛奶制成巴氏鲜奶。
这时,小牛们终于可以开始吃奶了。工人们将给小牛准备的牛奶倒入一个特制的大桶,大桶周围有很多橡胶奶嘴,小牛们争先恐后地凑近奶嘴吸奶,吸得噼啪作响,一脸欢快的表情。
澳大利亚的牧场大多是世代相传的产业,牧民们也都是迈高集团的股东,一百多年的信誉、责任以及迈高的荣辱与他们息息相关。牧场从草种的选择、牧草种植到奶牛的喂养、挤奶都在精心控制之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使这些牧民们脸上洋溢着安详和满足。
中国国内牛奶频频曝光质量问题,搞得大家谈奶色变,而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却让我看到了真正让人放心的牛奶,它是与良好的自然资源、政府资金以及政策的支持、严格的监管体系和先进的设备分不开的。
我们在澳洲喝到的牛奶以及酸奶无一不是淳厚天然的,没有香精味,喝得出青青大草原的味道。我常常想,在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喝上这样的牛奶?
⑶ 七年级下册 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
1、 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
2、 丰富的石油资源:
①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②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③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④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③石油输出路线:(P53活动3 )
a: 运向日本(东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b: 运向西欧、美国(最短西行航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C:运向西欧、美国(较远的西行航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3、 匮泛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匮泛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中东地区气候干燥(主要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4、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5、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着“阿拉伯国家”。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6、
§2、欧洲西部
1、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 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7个,都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 欧元
3、 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4、 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
5、 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着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6、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 。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
7、 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客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8、 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9、 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着名的三大旅游国。
10.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P67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
2、 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故萨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3、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
4、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称为赤道雪峰。
5、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掌握P70活动2,图8.32)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6、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己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7、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明显的干湿季)、热带雨林气候。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8、 粮食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环境恶化,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9、 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10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4、澳大利亚
1、 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6500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它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树袋熊、鸭嘴兽等。
3、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4、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P74图8.37,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
5、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5人/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1/46。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出口产品中,除羊毛之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6、 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则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东北部沿海有世界着名的大堡礁。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在P75图中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马里亚岛。)
7、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料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分布:铁矿(西部)、煤矿(东部)、铝土(北部)。(P77图8.40知道几种矿产在图中的位置)
8、 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9、 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P77图8.40记住主要城市在图中的位置)
10、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南温带,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P76图8.39 指导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1、地形与农牧业: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12、气候与农牧业: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13、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它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因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它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农业
1、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②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领土组成:本土由48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地形:分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
4、人口:外来移民大汇集。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24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和洛杉玑和纽约。
5、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家产品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由于美国农业具有两大特点:机械化和专门化。
6、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形成原因
乳畜带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
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玉米带 这里是温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棉花带 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己经衰落。现己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
种作物区
小麦带 这里地势低平,土质好,冬季冷而长,适宜耐寒能力强的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为灌溉提供
发良好的条件
畜牧和灌溉带 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亚热带作物带 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二、美国的工业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强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2、三大工业区
工业地区
主要资源
东北地区
煤、铁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
西部地区
森林、金矿
南部地区
石油
墨西哥湾的港口和便利的铁路运输
太平洋沿岸的良
港和贯穿美国东
西的铁路等
运输条件
石油、宇航、
飞机、电子等
钢铁、汽车、化学
主要部门
主要城市 纽约、华盛顿 休斯顿、亚特兰大、 旧金山、洛杉矶
芝加哥、底特律 新奥尔良、达拉斯 西雅图
3、资源消耗大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第一节 美国
一、领土由三部分组成:本土48个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二、.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美国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的中南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为邻,南与墨西哥相接。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的西北角,南北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西面与加拿大领土相接,东面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的。
2、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位于热带
1、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着居民。人种构成中白种人占84%,其次为黑种人占13%,华人华侨约有160万人。
2、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文化、语言和生活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4、美国地形:大致是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其中平原面积占整个美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5、美国的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玉米、大豆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6、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7、记住P82页图9.5及图上3个框内的内容(在图中知道以下地理要素: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加拿大、墨西哥、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经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圣劳伦斯河);记住P85图9.9主要农业带在图中的位置。
8、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9、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中心。
10、记住P87活动1(2)的主要工业城市在图9.12的分布。
第二节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
2、巴西少种族偏见,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在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其上覆盖着地球一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记住P90图9.18: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4、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5、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6、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7、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
8、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柑橘、甘蔗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9、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0、1992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界议程>
11、热带雨林的作用: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2)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3)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4)调节全球气候5)提供木材6)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1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圣堡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13、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巴西的位置、人种和工农业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2、民族大熔炉:巴西的土着居民人印弟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巴西的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稍多。不同的人种汇集在巴西,他们之间相互通婚,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混血种人占40%,黑人占6%,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3、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
4、工业:巴西铁矿、水能资源丰富。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此,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因为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和便利的交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四、巴西的环境问题和城市化问题
1、热带雨林的危机:亚马孙河位于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等;另一方面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环境应。但是巴西广阔的热带雨林正受到人们的严得破坏。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
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响了巴西、甚至全球气候,使生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1990年,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决心用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
2、城市化问题:巴西90%以上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P100图10.1:找出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2、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101图10.2:找出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严寒、干燥、烈风。原因: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降水稀少而风力很大。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着的自然景观。
4、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寻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5、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
6、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8、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上位置)。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9、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0.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⑷ 七下地理 澳大利亚 那一课重点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35%。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5477美元,排名世界第6,在2000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中排名第一,远高于美国,英国等其他主要英语国家。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手持麦穗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资源是很多国家极为羡慕的,英语中甚至有一个词组专门形容澳大利亚“The lucky country”,意思是说澳大利亚的气候、历史、生活方式个方面都比较幸运,国民不需要太辛苦劳动,只要让牛羊随便吃草,在地上挖矿就可过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没有受到两次世界大战战火的侵扰。[5] 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当前已达到70%左右。黄金业发达,已经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金大国。澳大利亚邮政是世界上少见的赚钱而不需要政府补贴的邮政系统。
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干燥,近70%的土地是旱地,草原平坦辽阔,适于大面积发展畜牧业。在牧区,经常可以看到成群放养的羊群和牛群。“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亚的真实写照,澳大利亚原本没有一只羊,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移民第一次带了29只绵羊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草原的条件良好,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和繁殖,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绵羊数量增加到6000万之多。
澳大利亚地处中低纬度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地势平坦辽阔,草原面积辽阔,牧场分布广、规模大、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澳大利亚工业的现代化造就了现代化的大牧场;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2011年,羊的数量约在1亿7000万只左右,澳大利亚的羊只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六分之一,羊毛产量世界第一,人们形象地称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9/2010年度,农牧业产值27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1%。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菜籽、棉花、蔗糖和水果。2009至2010年财政年度,小麦产值48亿澳元,大麦14亿澳元,羊毛19亿澳元是现代混合农业——水稻绵羊业。
⑸ 想知道一些关于澳大利亚的知识,最基本的地理,风土人情就可以,属于什么气候
国名: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积: 7,692,000平方公里
人口: 2956万人(2009年1月)
语言: 英语,土着语言,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货币: 澳元
民族: 英国及其它国家移民的后裔95.2%,亚洲人1.3%,土着人1.5%,其他2%。
宗教: 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他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国家元首:澳大利亚的名义国家元首是英联邦元首,即英国国王(或女王),由英王任命澳大利亚总督为其代表。现任英王为伊丽莎白二世。
附图是澳大利亚国旗、地图、国徽、以及经常被作为澳大利亚地标的悉尼歌剧院(歌剧院背景为悉尼海港大桥)。
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三,指数:0.957
[编辑本段]国家象征
国旗:旗地为深蓝色,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亚能看得最清楚的星座)。
国徽:澳大利亚国徽左边是袋鼠,右边是鸸鹋,这两种动物均为澳大利亚所特有,中间是一个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分别象征国家的六个州。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狮子、四颗星),象征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曼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底部的绶带上有英文的“澳大利亚”。
国庆日:1月26日(1788年)
国花:金合欢 (Golden wattle, 拉丁文学名:Acacia pycnantha)
不少以讹传讹的资料说,澳大利亚的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透过其官方网站声明,澳大利亚至今(2008年)并无任何官方认可的国树、国鸟或国兽。澳大利亚政府是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欢为国花,至今为止并没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动物和鸟类。
[编辑本段]历史概况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Australia 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着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有关史料记载,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编辑本段]联邦政制
英国人不断移民后,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现在成为了澳大利亚六个州,可理解为六个省),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到1900年之前,当时的六块地方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仿佛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区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区遂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澳大利亚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澳大利亚政府为联邦制,共有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澳大利亚政府由众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每届政府任期三年。内阁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现共有三十名部长。国家最高的行政领导人是总理。
澳大利亚现在有大小政党几十个,主要政党是工党和自由党。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ur Party)1891年成立,为澳最大政党,与工会关系密切,主要代表劳工阶层利益,自1940年以来曾12次执政,现任领袖陆克文(Kevin Rudd),也是现任的澳大利亚总理。自由党(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主要代表工商业主利益,曾多次执政。1996年至2007年,自由党连续执政十一年半,并成功带领澳大利亚从19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走向经济繁荣。其他小党有国家党(National Party)民主党、绿党、家庭第一党、无核澳大利亚党、进步联盟党和澳大利亚共产党等。
[编辑本段]首都趣史
联邦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尚未能确定首都的地点,在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临时首都,联邦议会在墨尔本举行会议,很多的政府机构均设在墨尔本,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墨尔本实际上担当着澳大利亚首都的角色。早在讨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的时候,墨尔本和悉尼都各自积极争取成为首都。19世纪中叶,墨尔本是一个比悉尼要繁荣的大都市,后来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1908年,即联邦成立后的第七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作为新首都。因堪培拉的建造需要时间,期间墨尔本继续作为临时首都。
1927年五月,随着堪培拉临时议会大厦的启用,澳大利亚政府的办公地点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有趣的是,新首都并非位于悉尼和墨尔本的正中央,它距离悉尼约四小时车程,距离墨尔本约七小时车程。由于堪培拉是一个新城市,规划得非常好。堪培拉的都市设计通过一个公开的国际比赛而采纳方案,比赛收到137个设计,结果由美国建筑师格里芬(Walter Burley Griffin)赢出,这位设计师最初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是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建筑师)共同画在一块棉布上的,这份珍贵的原作至今仍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1911年1月1日,堪培拉及其附近地区被宣布为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编辑本段]地理气候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⑹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急!!
看地理练习册上的读图分析题就行了,毕竟复习书本里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了解一些课外的建议看看地理网。
⑺ 在澳大利亚哪个地方有这个国家最富有的农田和最好的牧场
澳大利亚有个地方这个最富裕。
⑻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
【第一章】 认识大洲
*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经度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根本原因:地球自转) 2.中国位于东八区。 3.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5.亚洲的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亚洲的气候以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季风最显着(海陆因素)。欧洲是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最为显着的。 6.河流落差大-急-水力资源 ; 落差小-慢-航运价值
7.亚洲长度和流量首位:长江。
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亚洲河网分布的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奔流入海。②内流区面积广大,锡尔河和阿姆河都是内流河,注入咸海。 8.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60%。 * 第二节:非洲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的独立国家:埃及、埃塞尔比亚、利比里亚,其他都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2.非洲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3.①埃塞尔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③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④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⑤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
⑥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⑦东非大裂谷——地球大伤疤
4.非洲气候简单,被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除发展畜牧业外还开垦为耕地。气候以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非洲——富饶大陆。
6.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 * 第三节 美洲
1.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
三线:1、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2、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3、国际日期变更线。 2.中美地峡: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中美洲)。香蕉占重要地位。 3.美国以南的美洲通行西班牙/葡萄牙语,被称为“拉丁美洲”。
4.北美地形:
1、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2、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3、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除南极洲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5.南美地形:①西高东低。②东部地区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 6.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7.亚马孙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的原因: 1、(地形上)亚马孙平原三面海拔较高,使得周边的河水容易往中央汇聚。 2、(气候上)亚马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区,水流量大。 8.美国和加拿大是美洲的发达国家。
9.墨西哥是玉米原产地,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10.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项目/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面积 2400多平方千米 1800万平方千米 五带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大部分位于热带 最长的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最长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和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面积最大的国家 加拿大 巴西
主要人种 白色人种为主
混血人种为主(人种大熔炉) 国家类型
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
全部是发展中国家
【第二章】 了解地区
* 第一节:东南亚
1.中南半岛农作物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千岛之国”之称。 3. 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热带季风为主 上游急、下游缓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多火山地震
热带雨林为主 河流短、水流急
4.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海洋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5.花园城市——新加坡。东南亚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水稻。
6.泰国——天然橡胶、棕榈油;菲律宾——椰子、椰油。马来西亚——锡。
7.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 第二节:南亚
1.南亚次大陆——南亚的大陆部分。
2.南亚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分三大地形区。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1、3—5月: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2、6—10月: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湿热多雨;
3、11—次年2月: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凉爽宜人。受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南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和西部沿海、孟加拉国西部。 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盛行于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流传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6.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也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泰姬陵是印度的旅游景点。 * 第三节:西亚
1.五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二海峡:霍尔木兹、土耳其;二海湾:波斯湾、亚丁湾;一运河:苏伊士。
2.红海是世界上最狭长、最咸的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 3.霍尔木兹海峡——西方的生命线。
4.西亚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发展畜牧业、灌溉农业。
5.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等。 6.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灌溉农业区,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滴灌、喷灌)取得很大成就。 7.伊拉克是枣椰的主要出产国。
8.南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三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9.西亚是世界上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 第四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没有热带气候类型,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盟(EU)有15个成员国,使用共同货币——欧元。
3.集中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工业大国,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 4.挪威峡湾、瑞士山峰、西班牙海滩、法国田园、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艺术之都巴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是欧洲三大旅游国。
5.“钟表王国”—瑞士;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丹麦;挪威—海洋渔业;荷兰—花卉种植业。
*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半球纬度最高的国家:欧洲的冰岛 2.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98%的陆地被冰雪覆盖。是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地方,也是降水最少的大陆,世界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 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陆地
4.北极圈内的主要居民是因纽特人。
【第三章】走近国家
* 第一节:日本
1.日本的领土: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首都东京,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2.日本是一个多山岛国,3/4的国土为山地丘陵,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河流短小湍急。
3.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冬季较温暖,夏季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夏秋季节经常受台风袭击。 4.日本的贸易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5.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6.交通运输业发达,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国际客运以航空为主。 * 第二节:埃及
1.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全成,扼守着世界上重要石油运输线的咽喉(苏伊士运河),87%是阿拉伯人,首都开罗是埃及最大的城市。
2.农产品沿尼罗河分布,主要交通工具是轮船。主要生产长绒棉、玉米、小麦、水稻、洋葱、豆类、水果。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被称为“沙漠之国”。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 第三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是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 4.俄罗斯河川径流总量世界第二,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淡水最多的湖泊。 5.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 第四节:法国
1.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平均,基本没有旱涝灾害。 2.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3.发电量中核电比重达70%以上。 * 第五节:美国
1.构成:48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 2.唯一地跨热温寒三带的国家。
3.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4.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50%),东西高,中间低,纵列分布,东南部有阿巴拉契亚山脉。 5.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6.书本p85农业带分布图。
7.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曾多次发生“黑色风暴”,目前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度和免耕法。
8.工业分布分三大地区:东北部:传统工业。南部:是有、飞机、宇航、电子工业基地。西: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
9.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10.华尔街摩天大楼林立;金融、保险机构众多;洛杉矶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都在这里;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的中心之一,天然良港,有唐人街、硅谷(高科技的代名词,世界最大高新技术产业区。
11.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 第六节:巴西
1.巴西北低南高,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亚马孙平原是亚马孙河(河海)冲击而成。 2. 地区/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⑼ 高一地理: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型农业和乳畜业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情况
主要农牧区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所以东南部和西部其实都有。只是看哪里更典型了。
混合农业主要在墨累-达令盆地。 其实大牧场放牧(澳大利亚的就是以养羊为主)范围也很广,而且混合农业里面不就是小麦和养羊么,所以这两个是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的。是交叉的,只是看典不典型。
⑽ 初一下册地理澳大利亚的知识点是那些
我是初三的,就照着我买的复习资料回答吧: 【澳大利亚】一、“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1.独有的物种:袋鼠、鸸鹋;2.形成原因:长期孤立的存在于南半球海洋中,阻断了物种的交流,自然环境单一;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自然条件: 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地形:西-高原,中-平原、盆地,东-大分水岭; 气候:热带面积广,气候带呈半环状分布;2.农业: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主要矿产:铝土、煤、铁、镍(niè)、锰、铅锌等矿产品;2.特点: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3.经济支柱: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70年代以来)服务业;4.人口与城市: 分布: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悉尼: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及港口城市; 堪培拉:首都;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