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十大致命毒蛇,要来自澳大利亚的,不需要图片,只要名字就可以了
太攀蛇
贝尔彻海蛇
棕伊澳蛇
东部虎蛇
虎蛇
死亡蝮蛇
2. 澳大利亚的别称“西毒”,因为全球十大致命毒蛇都来自澳大利亚,请利用互联网,查一查毒蛇的名称。
世界十大毒蛇: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原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学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东部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两栖类为食,胎生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最毒:Inland Taipan
中名:内陆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3. 世界最具有毒性的蛇,为什么都生活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时通常被描述成一个热带旅行天堂,但澳大利亚同时也是世界上有毒生物的中心,无论是陆地上的毒蛇(世界上25种最致命的蛇中的21种)和节肢动物,还是海洋中的致命箱形水母水母、黄貂鱼、石鱼和章鱼,都享有国际声誉。
此外,澳大利亚有毒生物实际上对人类的威胁并不大,墨尔本大学发表在《内科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000年至2013年期间,澳大利亚只有64人死于有毒动物,27人死于蜜蜂和黄蜂,27人死于毒蛇,3人死于蜱虫,3人死于水母,2人死于蚂蚁。
4. 澳大利亚的十大致命毒蛇
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生 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原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虎蛇 学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东部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两栖类为食,胎生 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内陆太攀蛇 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5. 澳大利亚的动物多少是有毒的
澳大利亚大陆四周环海,独特的地质历史和环境使其成为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它是地球上拥有爬行动物物种居第二位的国家,是两栖类动物种属列于世界第十的国家。
海洋生物中最具致命毒性的生物箱形水母、蓝圈
八爪鱼,凶猛的大白鲨,都出现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中;在河流入海口附近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可能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鳄鱼———澳洲咸水鳄;在陆地上除了危险的毒蜘蛛,世界上最为致命的毒蛇,有一多半生活在那里。
死亡蝮蛇(DeathAddersnake)分布在澳洲,体长约50厘米,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丛,以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是世界上最毒的十种毒蛇之一。
漏斗网蜘蛛(FunnelWebspider)是澳大利亚一种毒性特强的大蜘蛛,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蜘蛛之一,生性好斗,如果人被它咬伤,在15分钟内就会死亡。漏斗网蜘蛛长而坚硬的毒牙足以刺穿人的手指甲。在澳大利亚,马桶座是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
红背蜘蛛(RedbackSpider)是澳大利亚最毒的蜘蛛之一,也称黑寡妇。被红背蜘蛛叮咬后,开始时很难察觉,5分钟后伤口才开始发热发痛,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死亡。
澳洲咸水鳄鱼(SaltwaterCrocodile)一条咸水鳄鱼正在晒太阳,露出了它粗大锋利的牙齿。咸水鳄鱼生活在南亚、东南亚沿海和澳洲北部的海域中。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
蓝圈八爪鱼(BlueRingOctopus)与箱形水母是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它体内的毒液可以在数分钟内置人于死地。目前医学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蓝圈八爪鱼个性害羞,喜爱躲藏在石下,晚上才出来活动和觅食。
棕伊澳蛇(KingBrownsnake)它也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毒蛇,是世界十大毒蛇之一。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褶及抬高身体前部,以其他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6. 世界十大毒蛇
世界毒性最强的十大毒蛇排名
第十名:响尾蛇
响尾蛇是一种管牙类毒蛇。它的毒液属于血循毒。体长一般约1.5~2米。身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遇到敌人会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因此,故称为响尾蛇。
大多数的响尾蛇的毒素都是具有破坏血液组织的,少数如小盾响尾蛇的毒液还包含了能攻击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响尾蛇最为可怕之处在于其死后一小时内,仍可以弹起施袭。这种蛇即使已经被人击毙,甚至头部切除后,仍有咬噬的能力。
第九位:眼镜蛇
眼镜蛇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例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等等,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甚至眼镜王蛇还会扑杀眼镜蛇为食。
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的毒液是高危性混合毒液。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第八: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特有的巨型毒蛇种,1990年才为学术界发现而被命名加以科学记载。截止到2013年仅知分布于中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
它是目前已知中国的毒蛇类里的最大型蛇种,迄今发现的莽山烙铁头蛇的活体,最重的为8.5公斤。该蛇类逐渐稀少以濒临灭绝。每条莽山烙铁头蛇的价格一度被炒到100多万元。它属于国家特级保护动物,可以说比大熊猫更加珍贵。
第七: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第六:银环蛇
银环蛇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银环蛇毒腺虽然很小,但毒性却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不仅是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六之列。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
第五:黑曼巴
黑曼巴为眼镜蛇科的一员,它是非洲最长的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毒蛇,有死神之称。它的爬行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蛇,速度可达16~20km/h,是全世界最致命的蛇。平均全长为2.4m,最大可达4.48m,仅次于亚洲的眼镜王蛇,是世界第二长的毒蛇。
第四:虎蛇
虎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虎蛇攻击性强,含剧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种栖。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被虎蛇所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第三:太攀蛇
太攀蛇又名普通太攀蛇或海岸太攀蛇,是一种大型的太攀蛇属成员,亦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毒蛇。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北部沿岸一带,另也出没于新几内亚的岛屿。
根据数个毒理学报告的实验白鼠皮下注射数据,每咬一口释出的毒液已足够杀死100人,本种蛇也是新几内亚南部蛇吻致死的主要元兇。此物种的毒性在陆栖毒蛇中位列第三。这种太攀蛇曾今创造过100%的临床致死率。
第二位:钩鼻海蛇
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
第一: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学名为细鳞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它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这里没有之一。其一次释放的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但是,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
细鳞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但是眼镜王蛇的注射量弥补了这点。细鳞太攀蛇与钩鼻海蛇的致死情况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杀死两名成年人仅仅需要1毫克的毒液量。
7. 世界排名前十名的毒蛇
一、细鳞太攀蛇
1、凶猛太攀蛇毒性相当于50条印度眼镜蛇,属神经型毒素,被咬后人体会麻痹,最终在15分钟到30分钟内因为呼吸衰竭而死。
2、凶猛太攀蛇的毒液的半数致死量(LD50)只有0.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
3、凶猛太攀蛇毒性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
4、凶猛太攀蛇毒性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
5、凶猛太攀蛇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
6、凶猛太攀蛇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杀死25万只小白鼠;
7、凶猛太攀蛇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杀死100个成年人;
8、凶猛太攀蛇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
9、凶猛太攀蛇杀死两名成年人仅仅需要1毫克的毒液量;
10、凶猛太攀蛇一次注入毒液最多可达几百毫克,常常对猎物发起袭击后尚未松口,猎物已丧命,或猎物尚未察觉自己遭受伤害;
二、黑曼巴
黑曼巴蛇,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黑曼巴蛇还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毒性极强,占据奈吉尔·马文南非十大致命毒蛇名单上的第一名,在珊瑚蛇、非洲树蛇、射毒眼镜蛇、绿曼巴蛇、加蓬蝰蛇、森林眼镜蛇、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鼓腹巨蝰和黄金眼镜蛇之上。
世界十大毒王中排名第2的黑曼巴蛇,是非洲毒蛇中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杀手。它能以高达19千米的时速追逐猎物,而且只需两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更可怕的是,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30年前 如果被它咬伤,必死无疑.现在被它咬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下场悲惨! 被黑曼巴蛇咬后就会像喝醉酒一样,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死去。
三、巴布亚太攀蛇
巴布亚太攀蛇 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岛 长度170-250cm 毒牙长度:7.0-13.0mm 巴布亚太攀蛇很害羞,但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另外两种太攀,在受到威胁时,它也会将前半身高高抬起,给对手致命的打击.其咬噬时放出的毒液是三种太攀蛇中最多的 这3种太攀蛇,都是魔鬼级别的,都是世界前十的剧毒蛇,并且都分布于澳洲大陆,不过性格都比较温和,不会主动进攻人类
形态特征:身上鳞的颜色由黑与橙组合,主色是黑
四、棕伊澳蛇
澳洲棕伊蛇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每次产下11-16枚卵;或卵胎生,每次产18-22条幼蛇,日夜均会活动。这是澳洲分部最广的毒蛇。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本种身体为褐色或红色,有平滑的鳞片、宽阔的头部及大眼睛,有的还有环蛇一样的特征。
五、杜氏剑尾海蛇
杜氏剑尾海蛇(Aipysurus boisii)是一种剧毒的剑尾海蛇属,主要分布在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向西延伸至珊瑚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和印度洋一带。
它们具有中性攻击性,只在外界因素的威胁下才会发起进攻。
8. 十大已灭绝的蛇
十大已灭绝的蛇:
1、卡拉细盲蛇
这一种蛇最大的特点就是小,最长的都不超过10公分,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蚯蚓呢!是一种有着灭绝风险的极其稀缺的蛇类。
2、蓝蛇
蓝蛇顾名思义,其全身的大部分都是蓝色的,它的原形就是绿蟒蛇,因为变异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这种蛇身上的遍布蓝斑点,看起来有些神秘的感觉,非常漂亮,在国外的价值也是达到了五六十万美元,更多的时候都是有市无价,足见其稀缺程度。
3、爪哇闪皮蛇
爪哇闪皮蛇的纹路跟龙相似,有着“龙蛇”之称,但是全身都是黑色的,背部的凸起也是很特殊,看起来极为恐怖凶残,大部分都生活在马来西亚附近,也是很罕见的一种。
4、喜马拉雅白头蛇
喜马拉雅白头蛇最早并不是在喜马拉雅山附近发现的,而是在缅甸地区,因为这种蛇类极为稀缺,成为了很多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
5、黄金蟒
黄金蟒的全身黄白相间的纹理十分漂亮,是一种白化之后的蛇类品种,非常难见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行列,虽然在我国有些人饲养这种蛇类,但是需要持有有关部门发放的饲养证,不然被发现就只有等着被收缴。
6、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在我国的莽山地区居多,价值超百万,身上绿黑相间,样子十分凶猛,是一种带有剧毒的蛇类,被咬之后,处理不当的话,死亡率非常高,但因为其非常稀有,所有成为了国家特级的保护动物。
7、东方虎蛇
它是澳大利亚路上最常见的一种毒蛇,因为身上有褐色和黄色的条纹,像老虎的斑纹一样,因此被取名为虎蛇。虽然体型不大,但并不影响它是十大致命毒蛇之一。东方虎蛇的毒液中含有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这两种毒素的结合可以轻松让人毙命。
8、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又叫细鳞太攀蛇,它主要生活在澳洲中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内陆太攀蛇就有这种快到无解的速度,但攻击速度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还是它的毒性,它的毒素也是神经毒素,但是这种神经毒素可以使神经之间的连接中断,导致被咬者全身麻痹,最终死亡。大家都知道,眼镜王蛇可以杀死一只亚洲象,而内陆太攀蛇一次毒液量可以杀死25万只老鼠,凭借这个傲人的数据,内陆太攀蛇稳坐露底毒王的宝座。
9、艾吉特林海蛇
艾吉特林海蛇还有一个名字叫青环海蛇,它的毒性仅在贝尔彻海蛇之下,陆地最毒的蛇是内陆太攀蛇儿艾吉特林海蛇是海洋中最毒的蛇类之一一次的排毒量可以毒死几十个成年人,而且在十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致命。被咬之后肌肉会迅速麻痹,呼吸衰竭,心脏停止跳动,最后毒液蔓延到全身而死去。
不过只要人类不去招惹它,它一般也不会去咬人。艾吉特邻舍的性格比较温顺,而且没有领土之分,路西蛇会保护自己的领地,脾气会很暴躁,而海洋对他来说是无穷无尽的,虽然他很致命,但是让人类致死的记录远远没有陆地毒蛇那么高。
10、贝尔彻海蛇
地球上最毒的贝尔彻海蛇,不过对于它的毒性是否能排在第一位,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相对于陆地者。来说,它还是具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而且姑且把它放在第一的位置。贝尔彻海蛇虽然在海里,但属于眼镜蛇科,他的身形和陆地蛇很像,唯一的不同就是它扁长的尾巴。贝尔彻海蛇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群岛附近,最大体长可达三米。
9. 全球最毒的十大毒蛇排行榜
全球最毒的十大毒蛇排行榜有海蛇,黑曼巴蛇,非洲树蛇,鼓腹巨蝰蛇,沙漠角蝰,森林眼镜蛇,虎蛇,国外环蛇,虎斑响尾蛇,东部棕蛇。
全球最毒的十大毒蛇排行榜如下:
1、海蛇。海蛇位于最毒毒蛇名单之首,它们毒液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2毫克。几乎所有的海蛇都是有毒的,海蛇其中的青环海蛇更是拥有低于0.01毫克的半数致死剂量。如果你在游泳或者潜水的时候看到一条海蛇,最好马上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