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晒盐

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晒盐

发布时间:2022-07-04 04:25:13

❶ 晒盐的黄金季节是为什么

晒盐是靠天吃饭的工作,虽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晒盐,但是阳光最猛烈的7月、8月、9月,对晒盐人来说是黄金季节。

天气越炎热,光照越猛烈,晒盐效果就越好。炎热的夏天艳阳高照,而晒盐人却要顶着高温出门劳作。他们每天早晨5时至晚上9点,中午只休息1小时。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为的是利用这几个月太阳光线强、气温高,蒸发量大来多生产盐。

晒盐法工艺: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晒盐

❷ 怎样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根据地理现象判断季节:(以下季节均以北半球为准)
1.根据地球公转速度(或公转位置图)判断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夏半年较长。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或日影)的变化判断
由于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例如,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26′N,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是23°26′N,最小地区是南极圈以内,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地区是23°26′N以北,最小地区是赤道以南。
3.根据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或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况)判断
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的地区(24小时)是北极圈以内,最短地区是南极圈以内,昼达一年中最长的地区是北半球,达一年中最短的是南半球。通常昼长大于12小时为夏半年,小于12小时为冬半年。
4.根据晨昏线的移动判断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均为零,把全球分为昼夜两半球,大气散射导致昼半球实际范围大于夜半球;随地球自转,晨线西移,昏线东移(速度为15°/小时)。冬半年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夏半年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5.根据日出方位(或日出日落时间)判断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北半球太阳轨迹在南天空,南半球太阳轨迹在北天空;北半球夏半年,东北出,西北落,南北半球相同;北半球冬半年,东南出,西南落,南北半球相同。夏半年地方时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冬半年日出地方时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
6.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判断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也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例如:当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西风带)影响时,可以判断季节为夏(冬)季。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夏)、干季(冬)。
7.根据海陆气压中心的盛衰判断
因为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高压。例如,当夏威夷高压最强盛时,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
8.根据海陆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等温线有规律地弯曲。如右图,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9.根据季风的风向判断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夏季,大陆上气压比海洋上低,气压梯度由海洋指向大陆,所以风向是从海洋指向大陆,形成夏季风;冬季则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世界上季风主要分布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等。
我国的季风,东南大部分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风影响。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10.根据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判断
以赤道为中心受季节影响,流向发生改变的特殊洋流系统。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11.根据气候特点和特殊天气现象判断
气候要素气温最热月(7月)-夏季最冷月(1月)-冬季
(海洋8月与2月)降水冬雨型-地中海式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如:华北春旱、江淮地区春末夏初的梅雨、东南沿海夏秋之交的台风、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的伏旱天气等。
12.根据河流流量变化判断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同河流的水源补给密切相关,各种类型的河流水源不同,因而径流季节变化的规律也就不同。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夏季青尼罗河水量在一年中达最大值。
(2)以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如塔里木河出现汛期,可以判断为夏季(最大水量出现在8月份),同样道理,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8-9月份。
(3)以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则出现在春季;如松花江出现第一次汛期,可以判断为春季;第二次为8月份锋面雨。
13.根据对流层厚度变化规律判断
从赤道(17-18km)向两极(8、9km)递减。冬季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夏季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14.根据某些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变化判断
河流汛期流量增大,对海水的盐度起稀释作用,盐度降低。如:长江口盐度,由河口向外盐度逐渐变大,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同海域盐度变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同海域盐度变小。
15.根据雪线高低判断
雪线是多年积雪层的下限,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高山雪线高度逐渐下降,同时雪线位置的升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由于夏季温度偏高,海拔较低处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冬季则偏低。当然海洋性冰川还受降水多少的影响。
16.根据植被变化判断
由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导致植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热带草原气候区,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明显交替,夏季雨量充沛,则草木繁茂,冬季雨水稀少,则草木枯黄。
17.根据动物活动规律判断
驯鹿秋季从苔原带北部迁移到苔原带以南的针叶林中,以躲避冬天的寒冷,夏季返回,以躲避针叶林中蚊虫的侵扰。再如,当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聚集之时为冬季,而夏季在黑龙江扎龙;澳大利亚袋鼠冬季生育;我国秋季北雁南飞。
18.根据农业活动判断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包括捕鱼、畜牧等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江南丘陵地区采摘新茶为春季;舟山渔场冬季为带鱼汛,夏季为墨鱼汛;天山的“高山移牧”,夏季在高山牧场,冬季在山麓草场过冬,即“夏山腰,冬山脚”;华北平原秋季收摘棉花。
19.根据臭氧层空洞面积大小判断
在对流层较低的地区上空容易出现臭氧的极小值分布区,如青藏高原、北极和南极地区。9-11月份,南极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
20.其它
(1)春季:长芦盐区利于晒盐的时期,华北平原出现干旱,长城以北播种小麦,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2)夏季:到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索马里沿岸出现寒流。
(3)我国的气象灾害:冬季多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夏季多旱涝、暴雨、台风、冰雹、干热风。
(4)青海湖5月最佳观鸟时机(4月飞至鸟岛,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飞走)。

❸ 盐什么时候有的

一般的历史考证表明,在海边的猿人是最早开始有意识的吃盐的.年代大概在几十万年以前.猿人时代是对的.据说是哪时有一次火山爆发把不少的动物都烧熟了.面且被冲到了海边.哪时的猿人吃到了被烧的动物和以前吃的动物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从哪以衙就开始的.海水是咸的不用说都知道吧!面且从哪以衙猿人开始吃熟的食物了
盐从何而来
盐是地壳中普遍存在的物质,由于易溶于水,因此常被雨水带进河川再流入大海。据统计,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盐大约有1.1亿吨,而全球海洋所含盐分约4500亿吨以上。
依照自然存在的状况,盐又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四种。
人类采盐最早使用的方法是从含盐量高的干涸河床或湖床刮下盐结晶块。但没多久人们便发明了较复杂的产盐方法。
第一种常用的盐是海盐。海盐的取得主要是在气候和地质条件适合的海边开发盐田,依靠日晒和自然蒸发,从而使盐分析出。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海边都出产海盐,如亚洲的中国、韩国、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欧洲的地中海沿岸等是海盐的大产地。
早期非洲许多地区的居民都是从含盐量高的盐土中采盐。他们在盐地里挖出许多约2米深的盐井,含盐的地下水冒出后,经蒸发便析出盐晶,井盐便这么开采出来了。世界上着名的井盐产地还有中国的自贡、波兰的魏里奇卡等。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存在含盐量较高的湖泊。而采集湖盐最有特色的地方当属非洲塞内加尔的瑞特巴。当地人制盐的方法很简单,湖边各村庄的男女老少全体出动,搭乘小船,将几百个塑胶桶放在湖里,排成圆圈,从空中俯瞰下来就像一条七彩缤纷的项链。而后利用赤道的烈日将桶里的湖水晒干,于是桶底便留下了一层洁白的盐。
开采矿盐比利用盐田晒盐的方式晚许多。波兰的考古学家曾挖掘出一些将盐土加热析出结晶盐的用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存在天然盐矿,如伊朗、伊拉克、美国西南部、澳大利亚和玻利维亚等。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盐丘和盐山,如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约有300座圆形盐丘;巴基斯坦境内有绵延的盐山等。
如今,在许多靠自然条件难以产出足够用盐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发出一些新的制盐方法,其中以“电透析法”最受欢迎。所谓电透析法就是在直流电压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将海水中盐的浓度提高约7倍,再予以蒸发结晶从而产出高品质的精盐。此法目前在日本和台湾被大量使用。

盐是文明的尺度
盐的用途非常广泛,至少有1.4万多种,除了调味、防腐剂,更多是用在农业和化工方面。
农业用途如畜类饲料、选种、肥料等;化工医疗用途如制造酸碱、皮革、染料、玻璃、肥皂、冶金、炼油、制冰、软水、水泥、漂白粉、制纸、杀虫剂、火药、纺织、陶器、合成橡胶、道路安全用料、生理食盐水及医疗用品等。
现代医学证明,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化合物,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盐中所含的氯、钠、钾等成分,对人体肌肉、神经、心脏等器官以及消化、血压、荷尔蒙等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倘若缺盐将引起肌肉痉挛、头痛、恶心、下痢、全身懒散、心律不整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因心脏衰竭导致死亡。但若摄盐过量,对水肿、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等病患会造成危险。
盐的药用价值:
1.咽喉炎患者,用淡盐水含漱咽部,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2.沙眼和眼结膜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盐水洗眼,有明目和治疗作用。
3.用茄根加盐水洗脚,可治疗冻疮。
4.被蜂、蝎、蜈蚣叮咬后,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可止痛消肿去毒。
5.用盐水洗头,可减少头发脱落。
6.用纱布包住炒好的盐,热敷于关节,可治疗因潮湿、风湿等引起的关节炎。
7.体育运动后,用温盐水泡洗脚、腿,可避免次日腿、脚 的酸痛和疲劳。
8.洗澡水中放少许盐,可止身痒。
9.每天用淡盐水漱口,可消除口臭。
盐+牙膏=亮白牙膏
刷牙时,在挤上牙膏的牙刷上洒一点盐,会让牙齿变得洁白亮丽,还能更彻底地去处口气呢!同时还能抑制牙龈出血.
10.唱歌之前喝点盐开水,可以避免嗓子哑。
11.清晨起来喝一杯盐开水可治大小便不通;夏天喝盐水既能解渴,又可以补充体内缺少的盐分。
12.盐+化妆棉=眼圈消肿剂
如果早晨起来,你的眼圈周围有浮肿现象,就拿一小勺盐放进一小碗温水里,搅拌到盐彻底融解,然后把一小团化妆棉在温盐水里湿,取出来压干水分,敷在眼睛上,几分钟后浮肿就消失了.
13.盐+热油=保护膜
早餐做煎蛋的时候,在热油里先放点盐进去,这样油就不会乱溅,煎出来的鸡蛋还容易形成漂亮的圆形.
14.盐+水=绿色去污粉
水杯里有了茶渍咖啡渍,最简单的清洗方法就是用盐,把水和盐混成糊状,直接用手搽试,效果比去污粉一点不差,而且盐是天然的杀菌消毒剂,用盐糊洗干净的杯子都不需要放到消毒柜里去了.
15.盐+水=结实的透眠丝袜
用八杯水半杯盐的比例制成盐水,在你新买来的丝袜上脚以前,泡半小时,然后用冷水冲洗净.盐可以渗进丝袜纤维中,从而阻止丝袜抽丝.
16.想让花开得更鲜色,在花盆里浇一点点盐水即可。
17.将盐水搽在被开水烫了的皮肤上,可减轻皮肤病。
18.煮破了壳的鸡蛋时,水里放点盐,蛋白就不会流出来。
19.将胡萝卜捣碎拌点盐,可将衣服上的血迹擦掉。
20.为防止洗衣服时衣服褪色,可在水中放些盐。
21.在盐水中煮过的玻璃杯或瓷碗不易破裂。
22.用盐可以擦掉铜器上的黑点。

❹ 澳大利亚的盐业情况

一、 得天独厚的晒盐条件:

澳大利亚西海岸北部有得天独厚的晒盐条件,是世界少有

的天然盐场。沿海无山无岭,一望无际的平原,极易做晒盐池、结晶池。又处无台风区,不会因台风破坏盐场和晒盐。降雨量只有240~371毫米/年,而蒸发量却高达3200~3300毫米/年。年最低温度27摄氏度,最高46摄氏度,是得天独厚的盐场。

二、 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

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机械化和自动化,如:一台扒盐机每小

时可扒盐1600吨。员工极少,劳动生产率极高。如丹皮尔盐业公司生产能力850万吨/年,只有303人,阿克苏.诺贝尔生产能力250万吨/年,只有60人。

三、 产品品质优良:

盐的质量好于国标GB/T5462--2003的优级品。如:氯化纳含量97.0-97.5%,比国标优级品高1-1.5%,比国标一级品高2.5~3%;水份含量2.25-2.5%,比国标优级品低0.5-0.75%,比国标一级品低1.5-1.75%;水不溶物含量0.01%,是国标优级品的1/20,是国标一级品的1/30;硫酸根含量0.12%,是国标优级品的1/4,是国标一级品的近1/6;钙、镁离子含量0.06%,其中:钙0.04%,镁0.02%,是国标优级品的1/5,是国标一级品的近1/7。如果采用澳大利亚盐做原料,将对纯碱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消耗的降低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良好的装船设备和专用码头:

各盐厂都有自己的专用码头,可运往世界各地。采用装船

机加皮带作业。丹皮尔盐业公司的码头,可停靠7.5~10万吨的船,装船速度可达3500吨/时。丹皮尔的控股股东澳大利亚力拓集团还拥自己的船运公司,买丹皮尔的盐,比其它航运公司的运费还会稍低;阿克苏.诺贝尔盐业公司的码头,可停靠5万吨的船,装船速度可达1500吨/时;SBR盐业公司的码头,可停靠2.7万吨的船,装船速度1000吨/时。

五、 经营原则:

澳方的经营原则很明确,一是充分理解消费者的需求,用

ISO14001的要求和程序,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和稳定。以持续稳定的生产和储备保证供应的可靠。二是重合同、守信用,一但合同签字,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保证按合同执行。六、 售价问题:

按照历史习惯,澳大利亚的盐场向世界各地卖盐都是用的

到岸价,由盐场租船运到指定的港口交货。据了解,盐本身价格确实提高了,但提价幅度并不大,主要是由于国际油价暴涨后,船运费大幅度提高,现在到中国港口的到岸价,开价43~45美元/吨,甚至更高,其中盐价只占1/4,船运费占了3/4

❺ 制盐的发展历程极其主要特点

制盐编辑

历史上有用锅煎熬制盐之举。清代后期,宁德的漳湾、南埕青山等地盐民试行晒卤制盐技术。民国20年,福鼎叶礼意等人在秦屿文渡建圃制盐,先用木板晒盐,量少质次,后聘请浙江师傅传授制盐技艺,整滩造埕、扬卤晒盐。50年代,宁德、福鼎盐区改革制盐工艺,建设纳潮工程,充裕卤源。60年代初,宁德三都盐场用薄晒勤转的制盐工艺,抽水制卤与卤液结晶上下工序紧扣,提高盐的产量质量。用扩建结晶池与卤水蒸发池提高原盐产量。70年代后期,改变露天卤井为砌加盖卤井。该场卓雪生研制成功直流电动轴流泵,解决传统踩水车抽卤的操作方法。至80年代末,闽东制盐基本实现机械化。[1]

2发展编辑

据《2013-2017年中国制盐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 数据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制盐行业发展迅速,原盐产量年均增长12.26%左右,质量大幅度提高。当前我国盐业政策市的特点明显,专营制度改革处于摇摆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制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依次为19.95%、4.47%、24.15%、4.09%和27.30%,增幅波动较大;同时,利润总额增长率也随之波动。

我国制盐行业经过六十年的发展,调整是目前的必然选择。创新盐业改革模式,给盐业企业带来新的活力是制盐企业的首要任务。行业内兼并、整合重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施产销联合、跨区域跨行业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是我国制盐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许多制盐企业在行动,为自身的发展,兼并重组、实施多元化,与下游联合,延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3生产范畴编辑

生产原盐、加工盐及综合利用盐卤资源的工业部门。生产范畴包括:纳取海水、盐湖卤水或地下卤水,在盐田内日晒成盐;钻井汲取地下天然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得到的卤水,用圆锅、平锅加热煎煮或用真空、热压蒸发、浓缩成盐;钻井水溶开采地下岩盐,生产直接用作制碱原料的卤水;直接采出地下岩盐和盐湖中天然结晶的石盐;按用途对原盐进行加工;从制盐母液中提取其他化工产品。制盐工业既是采掘工业,又是加工工业。盐的生产常集中在部分地区,销售遍及各地。盐是最古老的商品之一。

4历史沿革编辑

制盐工业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由原始手工生产、手工机械生产到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的过程(见制盐技术史)。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干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井矿盐的凿井、汲卤、制盐,海盐的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湖盐、矿盐的开采,相继采用了机械设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中国自贡盐区1912年采用了蒸汽机车牵引汲卤,1925年天津汉沽盐场采用了柴油机带动水泵扬水,其他一些海盐区也逐步开始采用机械,但发展缓慢。1910~1949年,中国年产盐量由178万吨增加到298万吨,平均每年仅递增1.3%。1949年以后,中国的制盐工业才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大生产。

5制盐工业原料编辑

世界已探明的盐的资源总蕴藏量约为 64×107亿吨。其中海水(包括海底沉积物)含盐量为43×107亿吨,岩盐为21×107亿吨,盐湖和地下天然卤水为3100亿吨。新的岩盐矿床还在不断发现。

海水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表积的70.8%,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m。海水中已发现含有
80多种化学元素,形成多种溶解盐,总含盐量3.5%左右。其中氯化钠的含量为2.7%左右,是重要的制盐原料。

岩盐

地壳中的氯化钠固相沉积物。是在封闭、半封闭的沉积盆地中,有利的地质构造和干旱气候条件下,富含盐分的水体逐渐蒸发、浓缩、沉积而成。其盐类物质来源于大陆,沉积条件纯属内陆盆地的为陆相矿床,矿体单层厚度较薄,常与芒硝、钙芒硝、石膏、硬石膏等共生;盐类物质来源于海洋,沉积条件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为海相矿床,矿体单层厚度较大,含有钾、镁、溴、碘等多种成分;盐类物质来源陆地和海洋,沉积条件介于陆相和海相之间的为海陆交互相矿床。岩盐矿体在强烈的构造力和重力作用下,易产生塑性形变隆起,形成盐丘,它几乎由纯盐组成,是极好的岩盐矿藏。世界岩盐的蕴藏量以美国为最多,约占世界总量的30%;苏联、加拿大、联邦德国共约占55%~60%。中国的岩盐资源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广东、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盐湖

第四纪以来形成的石盐和卤水矿床,分布在世界干旱的内陆闭流区,分为南、北半球两个盐湖带和赤道盐湖区,以北半球盐湖带为主。一般为固相和液相共存,也有卤水湖和干盐湖。在30多个拥有湖盐资源的国家中,中国居首位,蕴藏量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有“盐世界”之称;其次是苏联、美国,还有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摩洛哥等国。

地下天然卤水

沉积岩形成时,封存在矿物或岩石缝隙和裂缝中的海水、地下含盐泥浆冷却时凝成的卤水或地下溶滤盐类矿物而形成的卤水。分布于世界20多个国家,以美国、中国、马来西亚、以色列、埃塞俄比亚、苏联等国较多。其中除含氯化钠等盐类外,还有溴、碘、硼、钾、锶、锂、铷等物质,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6中国制盐工业编辑

50年代以来,中国的制盐工业发生了明显变化,产量迅速增长(表1),跃居世界第3位,仅低于美国和苏联。1952年产盐
494万吨,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产量(1943年产盐391.8万吨)。1979年以后,制盐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发展生产,并注重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开发。1989年产盐量282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50~1989年的40年间,产盐量增长11.47倍,平均每年递增6.2%以上。1989年共有大中型盐场27个,其产量约占全国的60%。

制盐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海盐生产改进了工艺,采用了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的新技术。许多盐场收盐、集运、堆坨等主要操作工序实现了机械化;钻井普遍采用了旋转钻和大型涡轮钻;汲取地下天然卤水采用了气举法和潜卤泵;岩盐开采推广了各种钻井水溶开采法和硐室水溶开采法;制盐采用了真空蒸发、离心机脱水、沸腾床干燥、皮带机输送和机械包装;湖盐区主要盐场都使用了大型联合采盐机(船)和水力管道输送。

国家发改委近日核准了江西富达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6366万元,建设规模为年产精制盐50万吨,无水硝3.5万吨。这是自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明确制盐行业实行核准制以来,发改委核准的第一个制盐项目。[3]

“十一五”期间,我国制盐行业发展迅速,原盐产量年均增长12.26%左右,质量大幅度提高。当前我国盐业政策市的特点明显,专营制度改革处于摇摆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制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依次为19.95%、4.47%、24.15%、4.09%和27.30%,增幅波动较大;同时,利润总额增长率也随之波动。

我国制盐行业经过六十年的发展,调整是目前的必然选择。创新盐业改革模式,给盐业企业带来新的活力是制盐企业的首要任务。行业内兼并、整合重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施产销联合、跨区域跨行业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是我国制盐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许多制盐企业在行动,为自身的发展,兼并重组、实施多元化,与下游联合,延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7世界制盐工业编辑

随着社会需要量的不断增长,50年代以来的约30年中,世界产盐量增长两倍多。年产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18个(表2)。世界盐业的进出口总量1985年为4250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776万吨,进口最多的国家日本为683万吨;出口量为2474万吨,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为495万吨左右。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苏联、英国等,既出口也进口。以美国的进出口量为最大,1985年进口563万吨,出口82万吨。

当今世界制盐企业逐步大型化,如苏联1955~1975年,大中型盐厂的产量扩大1.6倍,小厂则逐步关闭或合并;欧美国家的制盐企业则相继组成公司,从科研、设计到生产、销售,统一经营。美国12家大公司的产盐量占全国产量的88%(1974)。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盐业。

制盐设备日益大型化、自动化。50年代真空蒸发制盐设备大多是三效或四效,60年代以后发展为五效或六效。在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地区,还采用热压蒸发。如法国怀汀费尔蒙特公司在意大利建立的热压蒸发制盐设备,生产能力达150万吨/年,生产操作高度自动控制。

趋势
制盐工业除企业大型化、设备自动化外,还向综合利用、生产多样化方向发展。以盐为基础,广泛经营有关的化学工业,如美国的道化公司、荷兰的阿克苏盐类化学公司等都是既产盐又生产烧碱、纯碱、塑料和多种有关的化工产品,形成综合性的跨国集团公司。

卤水直接用于生产碱工业,可省去盐厂的结晶工序和碱厂的化盐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如美国直接使用的卤水析盐量已占产盐总量的48%(1985)以上。此外,一些有条件的国家还把制盐与海水淡化结合起来,用淡化海水得到的卤水制盐。

把海水加以提炼,可拥有100亿人吃50年的盐。

❻ 人们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吃盐

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记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诸侯夙沙氏在山东胶东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夙沙煮盐”。夙沙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夙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盐资源的早期利用与传说
人类在对盐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盐文化,留下了无数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传说。
1、舜帝南风歌
相传在虞舜时期,山西运城盐湖周遍的人们发现并开发当地盐池资源,取天然结晶盐食用。舜帝来盐池巡视,感慨万千,曾抚琴歌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意思是说:夏季的南风,使解池沿岸的盐水迅速蒸发,凝结成为盐颗,她解除了百姓的淡食之苦;南风吹来,滋生盐粒,朝取暮生,暮取朝复,取之不竭,成为当地百姓的主要财源。
2、夙沙煮盐
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记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诸侯夙沙氏在山东胶东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夙沙煮盐”。夙沙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夙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3、黄帝、炎帝与蚩尤为盐而战
据传,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古代盛产池盐的山西解池,双方在阪泉(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打了三次大仗。最后,黄帝收服了炎帝,炎帝的部族并入黄帝部族,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华夏众部落的首领。此战号称“中华第一战”。炎黄部族为争夺池盐而战,为争夺池盐而统一,成为中原地带最强大的部落联盟,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雏形。后来黄帝和蚩尤又在此交战,并活擒了蚩尤。黄帝在解池附近战炎帝、擒蚩尤等活动的传说和遗迹,正是氏族时代东方部落争夺盐池资源真实写照,足见盐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盐宗庙宇——池神庙
在古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的盐池北畔卧云岗上,矗立着巍峨的池神庙,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祭祀盐宗的庙宇,唐以前,解池已建有盬宗庙。
据传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因阴雨连绵使盐池露天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当时兼任河东租庸盐铁侍御史的崔陲时祈祷天佑,天晴后盐池里竟然“红盐自生,盈掬倾筐,或茧或粟,形攒伏虎,色沏丹砂,古之未有”。户部呈报给皇帝,唐代宗派人核查属实,遂认为盐池生红盐,上古未有,是“祥瑞之兆”,不但“编于史册,荐于郊庙”,而且于冬十月,诏赐池名日“宝应灵庆”,并立盐神庙,封池神为灵庆公。从现存史料及珍贵照片上获悉,盐神庙前曾书有一副对联:“东海栽玉树,西池生金霞”,传说是吕纯阳的手笔,横批为“地接天宝”,传说为韩湘子所书。吕纯阳与韩湘子都是传说中的仙人,他们的笔墨给古老的池神庙增添了无限的“缥缈仙机”。
人类采盐最早使用的方法是从含盐量高的干涸河床或湖床刮下盐结晶块。但没多久人们便发明了较复杂的产盐方法。
第一种常用的盐是海盐。海盐的取得主要是在气候和地质条件适合的海边开发盐田,依靠日晒和自然蒸发,从而使盐分析出。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海边都出产海盐,如亚洲的中国、韩国、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欧洲的地中海沿岸等是海盐的大产地。

❼ 什么时候在沿海地区可以晒盐

用传统工艺夏天肯定不行,秋冬啊

❽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湖盐是人类最早发现和食用的盐类之一,对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1)西北(或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5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或内流区)的山间盆地。
(2)封闭而低洼的盆地地形,利于流域内的河流及冰雪融水向湖泊汇集;湖水难以外泄。利于湖泊盐分的积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湖泊的蒸发量超过补给量,湖水的含盐量增加。
(3)合理,开采无机盐,延长生产链;开发利用盐湖生物资源;种植湖缘耐盐农作物;开发盐湖旅游项目。
(4)平坦的泥质海滩,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间长;西;气温高;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❾ 长芦盐场晒盐最佳时间

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沿岸,海岸线漫长、宽广,地形平坦,适合晒盐;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降水少,夏季高温,晴天多,有利于海水蒸发;
莺歌海盐场位于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晴天多,利于晒盐.
故选:D.

❿ 盐是怎么来的

我国的海盐一般是通过开辟盐田后日晒来的。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

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在我国的北方盐场,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晒盐季节。

(10)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晒盐扩展阅读

海盐可以补充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无论是什么食品含有的微量元素都是有限的,目前含有微量元素最多的就是海盐,这是由海盐生产工艺和原料决定的。

海盐的生产过程是将海水纳入滩田,利用阳光风等自然条件进行蒸发浓缩析出的氯化钠。生产过程是纯天然、绿色的产品。在海盐析出的过程中,海水中的微量元素也会随着氯化钠的析出而带出来。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带出来的微量元素基本都是有益元素,因为,从海水纳入滩内浓缩到氯化钠结晶析出,是一个慢长的过程,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浓缩的海水中绝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大量减少。

一方面是重金属较重,在海水浓缩的过程中沉淀浓缩在池子底部。二是近海海边和滩田的初级浓缩池子生长着不同的藻类,有蓝藻、褐藻、绿藻、红藻、硅藻等,这些藻类吸附铜离子、镉离子、铅离子、镍离子、锌离子、锡离子、铜离子。

所以说海盐不只是简单的调味品,还是人体中最佳的微量元素补充来源。在用盐上选择海盐,补充食物中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可以达到均衡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晒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