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入境澳洲可以带多少现金
入境最多带10000澳元,如果超过10000澳元需要填写申报材料。
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应该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上述部门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馆提醒赴澳旅行的中国公民,如携带1万澳元以上的现金入出境,应如实向澳海关申报,勿存侥幸心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现金不够用可以在中国境内把澳洲的帐号开好,在国内就可以把换好的澳币存进这个帐号,出发的时候只需要随身到些零用钱就可以了。到了澳洲只需要找一家澳新银行,拿着护照激活一下帐号,之前存进的澳币就直接到帐了。
(1)澳大利亚可以带多少外币扩展阅读
部分国家入境携带现金限额
美国:上限一万美元
入境游客携带超过一万美元现金、旅行支票或者其它货币形式例如人民币等,都要向美国海关申报,并对现金来源作出合理解释,例如现金如果来自所出售房产,务必出示出卖房产的凭据等。如果携带一万美元现金以上不申报,不仅现金会被没收,当事人可面临高额罚款,甚至有刑事起诉风险。
加拿大:上限一万加元
根据规定,任何来加拿大的游客可自由携带任何金额的资金入境或出境,但金额若超过一万加元,就需要向海关申报。现金包括加元及其它国家的货币、旅行支票、汇票、投资证券等各种形式的货币。
加拿大边境局(CBSA)也表示,这种政策并不是想要给旅客增加麻烦,而是为了打击国际金融犯罪及恐怖分子,防止不法分子透过此种方式“洗黑钱”。
韩国:上限一万美元
入境韩国时,如携有一万美元以上现金,则须向海关人员申报。离开韩国的非居住旅客如携带相当于一万美元以上的外币或韩币(包括旅行支票和银行支票),必须得到韩国银行或海关的许可。但在入境时申报的金额不需再次申报。违反此规定者将按照外汇买卖法予以罚款或处罚。
日本:上限一百万日圆
入境时携带现金、旅行支票、有价证券总值在一百万日圆以上,或黄金(纯度90%以上)达1公斤以上时,须办理申报手续。
⑵ 出国旅行能带多少外币
在出境时可以携带20000元人民币或5000美元以下的现金(可带等值外币)
如果是其他外币,则最多可带不超过5000美元等值的外币。不过海关的条例也并没有那么僵硬。如果市民确实因一些原因需要多带一些现金出入境的话,则需要提前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具体来说,市民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当向银行申领《携带证》;而携出金额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则会凭加盖外汇指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检验放行。
(2)澳大利亚可以带多少外币扩展阅读:
没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报外币现钞数额记录的,当天内首次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的,海关不予放行。
当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可携带不超过等值500美元(含5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不需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携出金额超过等值500美元的,海关不予放行。
⑶ 澳洲入境携带超过1万澳元怎么办
入境澳大利亚,海关要求如携带一万元(含)以上的澳元及等值外币,必须申报。如携带本票、旅行支票、个人支票、汇票,还须应要求填写可转让证券表(BNI),如实申报。否则可能会被罚款或起诉。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澳洲海关出台了新的严厉罚款措施。依据海关检验的情况不同,罚款金额从340澳元到66,000澳元不等,严重违反规定的会面临刑事诉讼、遣返回国或最多10年的监禁。
(3)澳大利亚可以带多少外币扩展阅读:
澳大利亚入境须知:
1、持中国护照进入澳大利亚,需要预先在澳驻华使馆或领馆办妥与赴澳目的相一致的入境签证
2、认真填写入境旅客登记卡,如有虚报或隐瞒,一经查出,将受到严惩。
3、澳海关和检疫部门对入境旅客检查非常苛刻,特别禁止或限制携带动植物及其制品。
4、不要携带任何形式的食物,包括干的、新鲜食物、熟食、腌制食品等。
5、不要携带木制品、植物的根、茎、叶、果、籽等任何部分。不要携带中草药、稻草制品等。
6、不要携带动物、动物的任何部分及与动物有接触的产品,其中包括设备、蛋类、生物样本、鸟、鱼、昆虫、珊瑚、贝壳、蜜蜂产品、宠物食品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入境须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元
⑷ 去澳大利亚可以带多少现金
去澳大利亚带入现金有数额限制:携带10,000(含)澳元以上或等值外币入境,必须申报。携带支票、旅行支票、个人支票、现金支票、邮政汇票或其他票据,无论其金额均须如实申报。
去澳大利亚注意事项:
在进入入境海关区前,所有入境者需填妥一张个人资料的黄色入境卡,用来陈述所携带的特殊物品,这两张表格除英文版外,另有中文、日文及其他语文版。进入海关时需准备护照及入境卡以备检查。
疫苗接种不是强迫性的,除非在旅客入境澳洲的前六天是来自传染病源(如霍乱、黄热病等)区,在此情况下澳洲当局会特别注意,甚至需要定时做有关的检查。
进入澳洲禁止携带各种新鲜物品,若真的需要带食物进入,则最好在申报单上填写以接受检验,千万不要冒然一试闯关,最严重后果可能有牢狱之灾。至于行李方面,除非有物品需申报(由挂有红色牌子出口出关),旅客皆由挂有绿色牌子的出口出关。
(4)澳大利亚可以带多少外币扩展阅读:
澳大利亚禁止入境物品:
1、乳类、蛋及含蛋的产品:包括全个,干的及粉末的蛋及一些有蛋的成份的产品(随同婴儿的婴儿配 方,及纽西兰的乳类产品是准许的)。
2、活的动物:包括雀、鸟、鱼、爬行动物及昆虫。
3、肉类及肉类产品:包括所有非罐装或新鲜、乾、冷藏、烟熏或腌肉。
4、种子及果仁:包括生、没烤过的果仁、生花生、栗子及爆壳。
5、新鲜水果及蔬菜:包括所有新鲜和冷藏的水果及蔬菜。
6、活的植物:包括插枝、根、球茎、谷物、根茎及茎部。
⑸ 澳洲留学 坐飞机可以携带多少澳币现金
摘要 入境最多带10000澳元,如果超过10000澳元需要填写申报材料
⑹ 去澳大利亚留学 第一次出境现金澳元最多能带多少
澳大利亚:上限一万澳元
入境澳大利亚,海关要求如携带一万元(含)以上的澳元及等值外币,必须申报。如携带本票、旅行支票、个人支票、汇票,还须应要求填写可转让证券表(BNI),如实申报。否则可能会被罚款或起诉。
其实在国外刷卡会更加方便,所以一般不需要带太多现金。
⑺ 澳大利亚旅游带什么币
澳大利亚的官方货币为澳元(澳大利亚元)。
相关介绍:
澳元是澳大利亚联邦的法定货币,由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负责发行。美元和澳元都是$。这个没有办法区分。但是有时候会写成AUD和USD这样就可以区分了。
澳元是流通于澳大利亚,基里巴斯,瑙鲁和图瓦卢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流通的有5、10、20、50、100元面额的纸币,另有5、10、20、50分和1、2澳元硬币。
(7)澳大利亚可以带多少外币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966年2月14日,澳大利亚发行了现行流通的货币澳大利亚元,以取代先前流通的旧市澳大利亚镑,1971年8月15日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后,澳元于当月23日开始与英镑挂钩,12月22日美元贬值,澳大利亚宣布澳元的含金量不变。
后来1966年澳大利亚推行十进制之时,货币亦同时改作十进制。由于当时1美元的价值大概等于半英镑,所以新的十进制通货改为与美元连动。
自从1988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塑料纪念钞以来,澳大利亚看到了塑钞的优势,其货币开始从纸钞全面转变为塑钞。从1992年开始,澳大利亚每年发行一枚塑钞来代替现行纸钞,到了1996年,所有塑料流通钞全部发行完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
⑻ 去澳洲能随身带多少澳币去澳洲能最多带多
携带的澳币现金不能超过10000澳币或等值的货币,超出10000的话需要在过关时申报。
⑼ 去澳洲留学,入境随身可以携带多少现金还有申报是怎么一回事
入境最多带10000澳元,如果超过10000澳元需要填写申报材料
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应该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上述部门印章的《携带证》验放。
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馆提醒赴澳旅行的中国公民,如携带1万澳元以上的现金入出境,应如实向澳海关申报,勿存侥幸心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现金不够用可以在中国境内把澳洲的帐号开好,在国内就可以把换好的澳币存进这个帐号,出发的时候只需要随身到些零用钱就可以了。到了澳洲只需要找一家澳新银行,拿着护照激活一下帐号,之前存进的澳币就直接到帐了。
拓展资料
为了方便出入境人员的对外交往,规范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行为,打击洗钱、货币走私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以下简称《携带证》)仍沿用1999年8月1日开始使用的《携带证》,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印制,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到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领取。
二、出境人员可以携带外币现钞出境,也可以按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通过从银行汇出或携带汇票、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等方式将外币携出境外。
出境人员携带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的,无须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应向外汇指定银行申领《携带证》,海关凭加盖外汇指定银行印章的《携带证》验放;出境人员原则上不得携带超过等值10000美元的外币现钞出境,对属于下列特殊情况之一的,出境人员可以向外汇局申领《携带证》:
1.人数较多的出境团组;
2.出境时间较长或旅途较长的科学考察团组;
3.政府领导人出访;
4.出境人员赴战乱、外汇管制严格、金融条件差或金融动乱的国家;
5.其他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