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亚的移民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保持着全球最低的失业率,最高标准的最低起薪。加上澳大利亚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先进的教育水平,最近几年更是吸引了海内外有移民意向的朋友们到澳大利亚投资、工作,移民留学、旅行。那么待在澳大利亚的朋友们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澳大利亚生活怎么样?
很多人多以为,出国工作生活一定很艰辛,毕竟人生地不熟,难免碰壁。其实并不然。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人,反而与国内加班加到第二天的这种生活截然相反。在澳大利亚很少加班。人们更是利用下班时间修整自家的花园、与好友一起运动、烹饪美食、与家人漫步海滩或公园,或者在酒吧小酌一杯。澳大利亚人注重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享受生活更为可贵。
同时澳大利亚人很喜欢运动无论大人小孩,运动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滑板、冲浪、赛马、网球、篮球、足球、极限运动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澳大利亚人玩不到的。
澳大利亚就业难吗?
你不必担心在澳大利亚找不到工作。在澳大利亚,学历和工资的关系不一定成正比。他们更看重能力。不喜欢空谈理论,眼高手低的人。很多高薪人才反而是一些技术或者蓝领工人。因为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要不断发展就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澳大利亚每年都会下发紧缺职业名单,吸引海内外的精英到澳大利亚创业投资等。
澳大利亚的教育好吗?
澳大利亚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真正擅长的专业去读书,不强求学生一定要读取高学历,考名牌大学。并且澳大利亚的教育并不枯燥乏味,老师会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在不危险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这一点,与国内现在教育为读书而读书,千辛万苦上大学的现状有较大差异。
澳大利亚的生活环境舒适吗?
澳大利亚已多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家,悉尼、墨尔本更是被称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亚重视对自然的保护,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吸引全世界对澳大利亚旅游资源的瞩目,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生活在澳大利亚,不用担心雾霾,环境污染而困扰我们的出行。周末出行不拥挤,真正的可以做到愉快放松的周末之旅。
看来,在澳大利亚生活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难怪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到这里移民生活。最近几年移民大军不断涌进澳大利亚,寰球移民小编提醒大家,移民要趁早,不要因为一时犹豫而错过良机!
想了解更多关于澳大利亚移民,澳大利亚游学,澳大利亚旅游,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等,可以关注寰球移民,更多惊喜等着你!
❷ 去了澳洲以后,怎么融入当地生活
你好!
一、注意给他人保留私人空间
澳洲人非常注意私人空间和安全距离。当你去银行取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澳洲人在排队的时候会跟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跟正在取钱的人保持距离。
在车站、超市、提款机等其他需要排队的场所,澳洲人也会自觉与前面的人保持安全距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与他人面对面讲话的时候,澳洲人也会将与对方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出现离得过近的情况。
所以习惯说话站的很近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啦!而且不是很熟络的关系,最好也不要有拍肩膀等肢体接触。
二、不要随便触碰他人尤其是小孩子
在澳洲,如果跟陌生的小孩子接触,必须要征求到家长的同意。
如果遇到可爱的小孩子,可以冲他微笑一下,但是千万不要死死盯着孩子看,或者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身上。就算家长知道你没有恶意,这样的行为也是很没有礼貌的。
不仅是小孩,在澳洲触碰他人也是很严肃的事情。就算是有人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急救,如果对方还有意识的话也需要事先得到允许。
男士如果要跟女士握手或者拥抱的话,一定要等女士有所动作。主动握手或是拥抱都是没有礼貌的。
三、在公共场合注意言行
在公共场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举止,不要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公共场合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公司的时候,不要趴在桌子上午睡,因为这会让别人认为你身体不舒服。如果你的身体真的不舒服的话,最好是请假。硬撑着上班不会给澳洲人留下“爱岗敬业”的好印象,反而如果传染到别人的话,会被认为很不礼貌。
四、去他人家里做客时应注意
澳大利亚人大多热情随和,在接到邀请去他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一定要准时。因为澳洲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一定要事先联系并且准时赴约。
在去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最好随身带一份合适的小礼物。不需要很贵,可以是给男主人的一瓶红酒,或者是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用来表示友好。
在吃饭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客套。在别人满怀热情端出一盘又一盘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故作矜持!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不想吃别人辛苦做的东西。这种行为不会让你得到别人的赞美,更大的可能性是得到一个白眼。好吃就赶紧吃!千万别吃没吃好,还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希望能帮助到你!
❸ 澳大利亚人怎么生活
澳大利亚人大都肥胖,尤其是妇女。
在街头的咖啡座,默数胖妇的比例,细算之下,如果是中年妇女,三人行必有一胖妇;至于青少年,大概五、六个之中也有一个。以至于象我这样的中国胖子在澳大利亚是“小巫见大巫”了,只能算是标准身材;而中等身材的中国人来到这里简直好像是营养不良。
走在澳洲街头,见一个极其肥胖的女士穿着非常宽大的裙子,形似一个巨大的圆形的鸟笼。而那些穿着T恤、沙滩裤,顶着大肚子的男子,肥胖得连走路都困难。看那身材两头尖尖、中间胖胖的,极像澳大利亚的“袋鼠”。
传说昆士兰州有一个肥婆重330公斤,平时行动都十分困难,有一次在家中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动弹,当医务人员赶到她家,都无法把她从家里抬出来,最后无奈只得拆掉一面墙。可到了医院又找不到一张合适她的床,只能躺在地上进行治疗,可见这个肥婆的厉害。
澳大利亚人运动机会甚多,远足、游泳、风帆、球类活动,照理应该人人健康,不致痴肥。导游说,澳大利亚肥胖者多,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澳大利亚人喜爱吃雪糕和甜食,常见街头肥胖的少女、女童,以至中年妇女,都手持一雪糕筒或雪糕条,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还手持两筒,吃完一筒再来一个。此外,薯条、汉堡包、炸鸡块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都是致肥胖之物,他们乐此不疲;另外,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人还有不用早餐、狂吃晚餐的习惯,难怪肥婆之多了。澳洲优质的乳制品和啤酒让澳洲成为醉汉的天堂,也是肥胖人士的数目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据说另有澳大利亚人种的基因关系,人体中缺少一种氨基酸的成分,所以怎么节食也瘦不下来。
澳大利亚似乎对于“纤体”并不热衷。澳大利亚街头,报章杂志不见大量“纤体广告”,也不见街头有健身商店,大都顺其自然。据说这里180斤以上的女人有“亚级美女”之称。然而澳洲人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不以肥胖为耻。即便是“亚级美女”,在海滩上依然会穿上艳丽的比基尼晒太阳,依然会潇洒自信地走在街上。
据说澳大利亚人是世界上最肥胖的。由于澳洲是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这里的胖人非常多。这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上学不花钱、生孩子不花钱、买新房有补贴,其医疗、养老、生育等生老病死一系列大事都由政府或保险公司负担。所以澳大利亚人生活得很安逸,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非常懒惰。一些年青人不能吃苦,往往学没有上完就辍学,以打工为生。即使人们没有工作,澳大利亚政府也会保障他们有基本的生活水平,每月提供150澳元的救济金,并安排参加培训,然后介绍到相应的单位作双向选择。澳大利亚,地大人稀,政府鼓励生育。小孩越多领取的救济金就越多。但是一般家庭大都是2个或者3个小孩。
可以这么说,澳大利亚人工作并非为了糊口,他们挣钱只是为了更好地享受,对“存钱”一词,自然是没必要;说政府鼓励人民消费,以增加就业为目的。假若你不花钱的话,存钱则需交利息税。所以澳大利亚人没必要存很多钱。
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周薪制,据非专家数字,澳大利亚工人最低收入每周约400澳元。澳大利亚人每星期工作五天,通常在周四、周五发薪,更多的人们往往会在发薪的前一两天就没了钱用。本着这挣了钱不花也没用的思维方式,自然会有挣了钱便及时花掉的普遍现象存在。像在澳大利亚这种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对有着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习俗的中国人来讲,恐怕是难以一时接受的现实。
澳大利亚工人最低收入每周约400澳元,即平均每天80澳币,约合人民币400元;中国工人最低收入每月约800人民币,即平均每天27元人民币。买一双耐克球鞋,澳大利亚120澳币,按最低收入,澳大利亚工人需工作1天半;中国230元人民币,中国工人需工作8天半,1:6。买一台1.5匹的松下空调,澳大利亚1080澳币,澳大利亚工人需工作13天半;中国3000元人民币,中国工人需工作111天,1:8。买一套普通办公套装,澳大利亚120澳币,工人需工作1天半;中国400元人民币,工人需工作12天,1:8。买一台东芝手提电脑,澳大利亚2800澳币,工人需工作35天;中国22000元人民币,工人需工作815天,1:23。买一台29寸索尼全平彩电,澳大利亚699澳币,工人需工作9天;中国6000元人民币,工人需工作222天,1:24。去医院生一个婴儿,澳大利亚免费,政府额外奖励7000;中国2000元人民币,工人需工作74天……数字很枯燥,但说明问题: 普通人在澳大利亚生活比在中国生活容易, 况且澳大利亚人年均收入为41000澳币,是最低收入的两倍。
在澳大利亚买汽车,价格相当便宜,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比如一辆奥迪八成新,或丰田八成新的轿车,仅需人民币1万元左右;如果是买桑塔纳这一档次的轿车,就更便宜了,仅需五、六千元即可。买一辆新丰田佳美小车,约25000澳币,澳大利亚工人最多需工作312天半;而在中国则需450000元人民币,工人需工作16667天。
从住房情况看,几乎所有家庭都居住在郊外的别墅,有自己的汽车、花园。都是一套一套的,用栅栏或花木隔开,干净整洁。一般家庭都有2-3辆汽车,交通相当发达。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到下午5点过后车来人往,大街小巷十分繁忙。不一会,整个城市尤其是闹市中心,就归于平静。没有灯火辉煌,没有卡拉OK,呈现出一片宁静。这是因为,城市里就只是办公的地方,只有白天才感觉到城市这部机器的转动。下班后,就小鸟归巢,一片宁静。
澳大利亚是人们能想出来的最安逸社会中的一种,是一个很福利的国家。这个国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极富的人和极穷的人都少,中产阶级多,国家超稳定,和平,不动乱,搞起文明的勾当极为方便。世界上任何国家要想成为一个稳定、安宁、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低的国家,都必须加大中产阶级的比例,使社会财富在民众中成一种均衡存在的状态,贫富之间没有陡峭的山谷,人心间没有不平的愤恨和仇视。如果社会财富分配悬殊很大,就会暗示天理“不公”,人心里就会有刀剑。澳大利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人到了18岁就有一个税号,收入2万元,交税15%;收入4万元,交税21%;收入10万元,交税40%。挣的越多纳税越多。而穷,你绝不会“不聊生”,别说是质朴的良民,就是一个无赖和懒汉也一样没事儿,国家会养着你。这里有一个人性的基点,不是说不饿死人,而是要“养好人”。
中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但法规却跟不上, 成了“冒险家的乐园”。据报道13亿人口的中国已有了五千万的千万富豪, 千万富豪们在国内不可一世,有些现在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嘲讽起“海外的朋友”来。令人沮丧的事实是贫富悬殊急剧拉大,甚至富人迅速地一步步挤压穷人的生存空间。有千万富豪本来是好事, 可中国的千万富豪有哪一个敢公开他的致富历程? 有几个千万富豪可以公开传授他的成功经验?
澳大利亚也有亿万富翁,但最低收入的工人在当地也有足够的生存消费能力,不致于望富哀叹。澳大利亚没有社会弃儿,街上的乞丐不是闲得无聊就是吸毒酒鬼,单身母亲带一小孩在家无须找工作,澳大利亚政府每周会准时自动汇她帐户五百多澳币,竟然比澳大利亚工人每周最低收入还多。也许带大一个小孩的工作在澳大利亚政府眼里比最低收入的工人要贡献大。
现代澳大利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国家之一。随便问一个澳大利亚人,他们都会告诉你,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他们自豪地把自己的祖国称为:“幸运之国”或者“上帝的土地”。
旅澳匆行中,的确感受了澳大利亚人放松、欢乐、悠闲的举止心态,这与该国的高税收高福利国策,国民享有的高福利待遇不无关系。而我们似难以真正放松下来,要面对太多的生存竞争,生老病死之忧!但我想,在内心营造一个放松、宁静的心态,营造一片绿茵,不也是应对竞争、焦虑的良方嘛,或许真正的放松,才是释放想象力、创造力的自由空间。
❹ 在澳洲生活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
人生重品质而不是物质
澳洲人经常把“生活品质”挂在嘴边。老一辈的澳洲人会对年轻人说: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他们认为,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完全是两种性质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前者归根到底是物质,后者才是他们要的“品质”。澳洲人会对你说:慢一点,再慢一点,并且会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对物质的追求趋向简约
澳洲虽然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可大多数人无论贫富都保持着节约的好习惯。澳洲人的简约传统随处可见,穿衣打扮,不论贵贱,不讲名牌,不要求有多炫目,但求合适,符合自己的气质,凸现自我个性。
如果在街头巷尾遇到朋友,不必去高大上的餐馆,咖啡馆就已经足够。点上一杯3澳元的咖啡,或者换上一杯5澳元左右、浓郁可口的摩卡,再沐浴着阳光,和朋友舒服惬意地交谈打发一下午时间,完全不会觉得尴尬或别扭。
工作追求高效 为了更好的生活
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澳洲人必然要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高效,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创新,如何把更多的工作交给机器,而让自己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相比中国,澳洲人的工作节奏比较轻松,空余的时间足够再打一份工。但是,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们一般不会这么做,而是选择在咖啡店喝咖啡或看书消磨掉。
但如果你以为澳洲人每天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报纸的懒人生活,那你就错了。他们享受幸福的前提是高福利体制下高效和热情的工作态度。这样轮到休假,大家才得以忙碌起来,变成了世界飞人,不亦乐乎地去心仪的国家和地区度假。澳洲人爱旅行是出了名的,假期的时候,要么去度假小屋,要么满世界飞。
比起工作 和家人在一起更有成就感
相比工作,和家人一起享受阳光、海滩、骑行带来的快乐,才是人生的真正成就感所在。澳洲生活的人家庭观念很强,即便是男人也不会以“加班应酬”为由,牺牲与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一起做饭,做游戏,讲故事,聚会,很少有人在外留恋。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响家庭时间为准。
他们认为,最好的时光就是孩子们在睡觉之前爬上膝盖,向自己要一个拥抱。这种时候,他们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幸福。
澳洲移民生活也有压力
不过,生活在碧海蓝天下的华人也不是无忧无虑,澳大利亚移民人群也有压力。最近,桥爱慈善基金会(Bridging Hope Charity Foundation)与澳洲生命热线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受访者确认的压力和焦虑中,“养育孩子的压力”居于首位(34%),其次才是工作压力(33%)、经济压力(33%)和婚姻问题(25%)。
除了与家庭、财务和工作相关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焦虑源,需要适应新环境(16%)和远离家人朋友(14%)也是造成移民压力的原因。
❺ 澳大利亚的荒漠面积那么大,那里的人是怎么生存的
澳大利亚面积769.20万平方公里,约为中国面积的八成大小,是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国家。而它的人口却只有两千多万,还没有我国重庆的人口多,这是为什么呢?
大利亚虽然人口不多,但人均收入可不低,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矿石让澳大利亚富得流油,一举成为南半球最发达的国家,生活幸福指数也是嗖嗖的呢!
❻ 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有几个移民了澳洲的客户分享了他们移民后的心得。
Y总说
“在澳洲加班?几乎不存在的。他们'惜时如金'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更高效,澳洲人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如何创新,如何把更多的工作交付给机器,从而解放自己的双手,以便更好地去享受生活,比如陪伴家人,出国旅游等等。
所以,澳洲人非常喜欢洗碗机这种好帮手。”
❼ 去澳大利亚留学该怎么生活
第一,参加校内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澳洲国民最热衷的消遣之一。澳洲人在大学阶段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单单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培养竞争才能和领袖素质,而竞争才能和领袖素质恰恰也是各大公司对所招聘人才的重要评判标准,因为其直接锻炼了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处世的灵敏度,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等。比如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毕业后找工作,其优势绝对不可限量。多项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特别是企业总裁,大多从大学体育中获益甚大。
第二,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在澳洲的大学,校园社团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课外活动小组是培养未来领导人的田园,与参与体育运动不同的是,除了能够锻炼领导能力,参与过程中还可以学会怎样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这些都是赢得企业青睐的条件,同时也是澳洲文化中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
第三,积累工作经验从快餐店打工开始。
在中国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澳洲的孩子早独立"。在澳洲,KFC、麦当劳里打工的很多都是16岁大的高中生,大学生打工更是普遍之极的现象,甚至不去打工的人反而成了少数"另类".
很多人除了完成学业,都有一份或多份兼职工作。攒下来的钱可以用作学费或零花钱,更重要的,当然是为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提前"热身"。在这里的HR往往有种普片的看法,打工时锻炼的是"Transformable
SKills" (可转换技能), 比如与顾客的沟通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等等。
第四,把实习当作磨刀石。
澳洲公司大多青睐经验丰富的应聘者,而一份全优成绩单的作用相当有限。因此实习机会为毕业生谋职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学生,对他们来说最理想的就是在倾心已久的公司实习,并在毕业后顺利转为正式员工。即使实习单位因种种原因无意招新人,在行业领先的大公司实习经验或者一份该公司主管的推荐信,相信依然能使同行业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眼前一亮。
第五,最大程度的从学校就业中心寻求帮助及信息。
澳洲许多众大学都在校内建立了就业中心,以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率,通过企业与大学的联系增加就业信息对学生的传递。其形式基本可以分为开设各种就业技能免费workshop,
Resume Rescue
等发展课程,一对一的求职技巧辅导--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培训导师讲解如何写简历、如何寻找工作机会、如何应对面试等,请杰出校友回校分享成功的经验,或通过专门的软件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试。有的学校甚至提供免费简历修改服务(当然,次数有限),还提供模拟面试练习机会。
❽ 澳大利亚如今还有土着居民,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澳大利亚如今还有土着居民,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❾ 澳洲人是怎样生活的
家庭
澳大利亚的家庭正朝着独身﹑破裂的婚姻和长大成人的孩子拒绝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种趋势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 1976年, 60% 的家庭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孩子的模式, 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降至42%, 原因是单亲家庭和不要孩子的夫妇数量增加. 现在大约40%的第一次婚姻是以离婚告终的。
澳洲每年有10.6万对男女结婚, 由5.2万例婚姻破裂, 离婚率高居美国﹑英国之后为世界第三位. 澳洲现有离婚的男性39.6万, 女性50.4万。
而对这些不容乐观的数字, 人们似乎不太急于结婚了, 一半以上的夫妇是先同居后结婚的. 现在澳的利亚男性结婚平均年龄是29岁, 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6岁。
信仰
有人说: 上帝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认可程度还不及外星人。
一项调查显示, 74%成年人称自己相信上帝, 20%称自己为无神论者, 6%称自己为不可知论者。
人口调查表明, 27%的澳洲人是天主教徒, 22%的人信仰英国国教, 8%的人是唯一神教派. 3.3%的人是非基督教徒, 其中穆斯林和佛教各占1/3, 犹太教占13%.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 实际上只有22%的澳大利亚人经常去教堂。
1995年的一项另外调查显示, 80%的澳洲人相信有外星人存在; 70%的人认为UFO是真的; 63%的人相信外星人有足够的科技能到达地球; 47%的人相信他们是友好的, 并愿意和他们接触。
收入
澳大利亚平均周薪为596澳元. 男性平均周薪为715澳元, 女性为468澳元. 男性平均每周工作39小时, 而女性为28小时。
零售服务业的发达为澳大利亚人提供了最大的就业空间, 所以, 相比其他职业的就业人数, 澳大利亚由更多的办事员,售货员和杂工, 他们的周平均收入分别为588澳元,688澳元和556澳元。
技术人员周平均工资为862澳元. BHP公司(澳洲最大的钢铁公司)总经理的周薪为2.5万澳元。
生育
澳大利亚统计局对人口出生率所做的定义为: 每位女性在生育期预计生育孩子的数量,北领地地区的出生率是2.3个, 堪培拉是1.7个, 全国平均数量是1.8个。
澳大利亚人口出生率与气候较冷的国家比较, 诸如英国﹑荷兰﹑加拿大, 差不多都低于2.1个理想人口出生率. 但同那些热带国家相比较就相差很远了, 印度4.2个,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4.9个, 菲律宾是4.0个。
澳大利亚每年约有25.3万个婴儿出生, 其26%为未婚母亲所生. 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龄为29岁, 男性平均32岁当爸爸, 而且澳大利亚男人较之过去更有责任感也变得更加忠实了。
寿命
澳大利亚人的寿命比英国人﹑新西兰人﹑美国人长, 但逊色于法国人﹑日本人和瑞典人. 澳洲人的平均寿命, 男性是75岁, 女性是81岁。
每年澳洲死亡人数约有13万人. 35岁以上的人主要死于心脏病和癌症. 每年有7500人死于各种事故, 其中自杀占32%, 交通事故占27%, 他杀占4.5%. 其中35岁以下死于事故的人, 男性是女性的4倍。
澳大利亚土着人的平均寿命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几乎无异. 男性平均寿命是53岁, 女性平均寿命是59岁。
饮食
澳大利亚产自销, 很少依赖进口, 而且品质优良, 其中牛肉, 海鲜, 水果还远销世界各地。
以往澳大利亚传统的饮食文化以英格兰,爱尔兰为主. 50年代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 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意大利,希腊,法国,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肴,食品相继在澳洲各地落户生根, 它不仅满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给那里的英国后裔带来了新的口味。
谈到饮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食品在澳洲的兴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样亚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国餐. 从19世纪50年代淘金潮开始, 华工就已经把中餐带进澳大利亚. 当时的许多小城镇都可以找到中餐馆.20世纪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鸡丁就已经成为风行一时的异国情调菜肴. 现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小城镇里看到中式餐馆. 在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中餐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枚不胜举.据说在各国风味餐馆中中餐的数目是最多的。
随着70年代后期越南难民的涌入, 一种价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传开来, 其中最脍炙??及各个城区, 并风行了10年. 现在最为流行的亚洲餐依次为中餐, 泰餐, 日餐, 韩餐, 越餐和马来餐。
澳大利亚的一些着名餐馆, 20年前是法国菜, 现在却呈现多元化特色. 许多菜兼收并蓄, 互相借鉴,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
90年代以后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么呢? 浇汁意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现在澳洲人发现, 在澳大利亚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可以种植各种任何在其他国出产的东西, 所以他们学会了各种烹调技术和在饮食上有了创新意识, 也能够是丰富的物产物尽其用. 澳洲人终于可以说: 世界已经在我的舌尖上!
特产
澳大利亚的特产并不多, 但都极高富澳洲特色. 主要特产有羊毛, 羊皮, 土着木刻, T恤衫, 澳洲宝石(蛋白石)等.
澳毛毛线和毛衣种类繁多, 色彩各异, 价钱适中. 特别是羊皮做的皮袄或皮夹克, 柔软舒服, 轻松暖和. 羊毛毯, 羊毛被也十分受来自较冷国家游客的喜爱.
用澳大利亚特有动物袋鼠, 鳄鱼的皮制成手袋, 提包, 皮鞋, 手套, 皮带等特色用品可以在任何城市的购物中心买到. 大都用料上乘,做工精细, 但款式较传统, 价格也不菲.
西澳阿基勒出产的澳宝, 色彩繁多, 有黄白, 褐色, 绿, 兰, 红, 紫. 阿基勒的粉红色宝石驰名世界, 价格连成. 在澳大利亚的任何首饰店里都有宝石出售,价格从几十元至几百,几千澳元不等. 一半出售的宝石都不镶嵌, 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它镶嵌在k金的戒指或项链上, 款式可自己选择.
澳大利亚的手工艺十分发达, 手工艺品主要有艺术陶瓷, 编织制品, 玻璃艺术品, 皮革制品, 珠宝饰物等. 在一些工艺品商店里还有木制或金属制的悉尼歌剧院,袋鼠,树熊和鸸鹋的模型, 这些都是澳大利亚的象征, 很有纪念意义.
另外澳大利亚土着工艺品也集中表现了土着人在澳大利亚数万年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工艺品包括飞去来器, 树皮画, 布画, 手工贬值, 木雕, 木吹乐器等, 这些商品很容易买到, 但价格比较昂贵.
运动
澳大利亚人崇尚运动这是举世皆知的, 这是缘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 它给了所有澳大利亚人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的条件.
在澳大利亚, 最普及的运动有: 跑步,游泳,网球,高尔夫球. 当然澳式橄榄球也是最吸引观众的, 比如一场全国性的橄榄球比赛可以吸引300多万电视观众. 此外板球,自行车,足球, 冲浪, 帆船, 沙滩排球也是澳洲人喜欢的运动项目.
目前, 澳大利亚的网球, 游泳,板球等运动项目都有着极高的世界水?奖牌总数第四的优异成绩, 令世人侧目.
澳洲的体育水平高要归功于澳大利亚的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 在那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十分热衷的运动方式. 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澳洲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影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故事片是澳大利亚制作的, 它们是1900年的<<十字架上的士兵>>和1906年的<<郝汉奈德的故事>>. 在无声电影时代也有过光辉的业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根据丹尼斯的诗歌拍成的默片<<多愁善感的男人>>. 澳大利亚卡通设计师萨利文于1919年推出的猫咪弗莱克斯直到20年代晚期米老鼠出现之前, 它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 澳大利亚最早的历史片是1940年拍摄的<<四万骑兵>>. 1942年澳大利亚摄影师帕拉的纪录片<<科克达前线>>获得一项奥斯卡奖.
80年代, 随着电影<<疯狂的麦克斯>><<雪山来客>><<鳄鱼邓肯>>所获得的成功, 电影的艺术性也被商业性所代替.
90年代, 电影时尚又有所改变. 现在占据市场的一些荒诞喜剧片, 如<<秘密舞厅>><<沙漠之后>><<男人都撒谎>><<小猪贝贝>>等.
澳大利亚的电影始终在国际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曾数次获得好莱坞的各种奖项, <<鳄鱼邓肯>><<小猪贝贝>>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澳大利亚每年共?身人数的增多, 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消失, 所以?利亚人仍是一个有时间和空间来养狗的国度.由??最安逸与悠闲的人群.
畅销品
在澳大利亚的热销商品中就可以窥见当地人的兴趣与嗜好. 这些商品是: 钓鱼用具, 剪草机, 旱冰鞋, 泳衣, 防晒霜, 帐篷, 手提冰箱, 双肩背包, 太阳镜, 滑浪板, 大浴巾, 沙滩椅, 烧烤炉, 五金工具, 灭蟑螂药.
节假日
新年 1月1日
新年翌日 1月2日
建国日(首都, 北领地,新南威尔士) 1月26日
建国日(昆士兰, 西澳,南澳, 维多利亚, 塔斯马尼亚) 1月30日
耶稣受难日 4月17日
耶稣受难日翌日 4月18日
复活节 4月20日
安息日 4月25日
英女王寿辰 6月12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翌日 12月26日
除以上全国性假期外, 每个州也都有当地的特定节假日, 如银行节, 劳动节等.
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 是闻名世界的澳大利亚赛马---墨尔本杯大奖赛的举行日. 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❿ 澳大利亚的生活特色
1.悠闲自得的下班时光
一周35-40小时的工作时间,下班的时光怎么度过,智慧的澳大利亚人则会打理自家的小花园,培育盆栽,修剪枝桠,然后开始烹饪美味的食物。
2.规律健康的运动乐趣
拥有健硕身板的澳大利亚人,注重健康,喜爱运动,无论是大人、小孩,运动是他们重要的乐趣来源。假日里澳大利亚游玩的地方随处都是玩乐的澳大利亚人。
3.独特人性的中作制度
“澳洲人以休闲知名,办事慢,度假多,开心多,于是被夸张的称之为只工作两天的休闲国家。大多数澳大利亚的公司是周发薪制,周四差不多发了工资,周末就好好的潇洒一番。
4.健康无烟的环境
澳大利亚绝对是一个环保的国度。人们一般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一般的小店或超市根本上不卖烟酒,烟酒由专卖店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