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的动物有什么特长

澳大利亚的动物有什么特长

发布时间:2022-07-19 11:38:43

‘壹’ 奇特的动物

鸭嘴兽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它虽被列入哺乳类,但又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完整特征。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类,在动物分类学上叫做“原兽类”或称为单孔类卵生哺乳动物。它的体温很低,而且能够迅速波动。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符”,雌性鸭嘴兽出生时也有毒距,但在长到30厘米时就消失了。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

‘贰’ 袋鼠有什么特点

袋鼠的特点有:

1. 袋鼠是食草动物,通常以群居为主。
2. 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
3. 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
4.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5. 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
6. 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7. 母袋鼠长着两个子宫,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会一直繁殖。

袋鼠简介:
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
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
品种分类
1. 红袋鼠,体型最大,生活在澳大利亚干燥地带。
2. 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
3. 东部灰大袋鼠,是最常见的,生活在较为肥沃的地区。
4. 西部灰大袋鼠,生活于澳洲西南海岸和达令河盆地。
5. 麝香袋鼠,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在热带雨林已生活2000多万年。

‘叁’ 卵生动物有哪些

1 鸟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类,基本都是卵生,有些是体内孵化的,生出来就是幼体,有些则是体外孵化的,像鸡..
2 脊椎动物门: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
无脊椎动物门:昆虫类、多足类。
以上动物基本涵盖了卵生的动物。
3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类。
另外还知道一种不在上面几类的:鸭嘴兽。
4 哺乳类(除了鸭嘴兽)以下,细菌以上的绝大部分生物都是卵生的

来自http://..com/question/8265966.html

卵生动物小资料

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
卵生的特点是在胚胎发育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作为营养。卵生在动物中很普遍,如鸟类、爬行类、鱼类。

鸟类——鸡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
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1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着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栖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区的密林中,常至林缘的田野间觅食植物种子、嫩芽、谷物等,兼吃虫类及其他小形动物。巢营于地面稍凹隐处,铺以落叶和杂草等。在云南南部2月开始产卵,3~5月为高潮期,有的持续到10月。
雉鸡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1种。又名野鸡,山鸡,雉,环颈雉,项圈野鸡。在中国,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于全国。体长90~100厘米米。雄鸟羽色华丽。在华东所见的雉鸡,头顶黄铜色,两侧有白色眉纹。颏、喉、后颈均黑,有金属反光。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所以通称为环颈雉。背部前为金黄色,向后转栗红,再后为橄榄绿,均具斑杂。尾羽甚长,主为黄褐色,而横贯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属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下体余部亦多斑杂。平时栖息于有草丛和树木的丘陵,严冬迁至田野间,觅食昆虫、植物种子、浆果和谷物。脚强善走,翅短,不能高飞和久飞。叫声单调而低沉。繁殖时期,在丘陵的草丛间随地营巢,把枯草、落叶等铺在地面凹处。每窝产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窝。雉鸡在中国有19个亚种。

爬行类——海龟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别名绿海龟,英文名 Green turtle

海龟 :hǎi ɡuī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可炼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的1种。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色龟。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海龟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边沙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在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 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70天。

鱼类——鲫鱼

鲫鱼,又称鲋鱼,鲫瓜子。
鲫鱼(鲤科)Carassius auratus
[地方名]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产地、产季]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
[经济价值]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尤其是活鲫鱼氽汤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作用。鲫鱼氽冬瓜,鲫鱼熬萝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寿。条小的鲫鱼可做酥鱼。据分析,每100 克鲫鱼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糖0.1克,硫胺素6.6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2.4毫克,钙54毫克,磷203毫克,铁2.5毫克。临床实践证明,鲫鱼肉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有疗效。
家庭常见的金鱼就是由野生鲫鱼演变而来。

特殊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platypus)

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非常特殊乳汁单孔目动物。它的嘴和脚像鸭子,尾部像海狸,是世界上仅有的三种生蛋的哺乳动物之一(另两种是刺猬),鸭嘴兽没有奶头,但在肚子上有一小袋,内分泌乳汁,小鸭嘴兽靠添乳汁长大。
成年鸭嘴兽长度有 40-50公分,重量母的在 700-1600克之间,公的在 1000-2400克之间。
鸭嘴兽生长在河,溪的岸边,它的大多时间都在水里,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体在较冷的水中仍保持温暖。在水中游泳时它是闭着眼的,靠电信号及其触觉敏感的鸭嘴寻找在河床底的食物。它以软体虫及小鱼虾为食。
鸭嘴兽生殖是在它的岸边所挖的长隧道内进行的。她一次可最多生三个蛋。六个月后的小鸭嘴兽就得学会独立生活,自己到河床底觅食了。

来自http://www.qbaobao.com/forums/viewthread.php?tid=226413

‘肆’ 袋鼠的特长是什么

袋鼠的特点如下:外形特征: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但雄性没有。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生活习性: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种的袋鼠会单独生活。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大多数袋鼠都是澳大利亚的特产,但是有些树袋鼠则生活在新几内亚。广为分布在澳洲的各个地区,从寒冷的塔斯曼尼亚到干旱炎热的北领地,从国家公园到城市近郊,都可以发现袋鼠的踪影。

‘伍’ 有什么有趣的生物,有特别之处。中国很少人知道的。比如,考拉,特别;是澳大利亚的国宝。特长:是世界上

袋鼯。生活在维多利亚州南部海边森林。最大特点是持续交配时间可长达5~14小时,其性欲在动物世界里几乎无人能敌。

‘陆’ 求助各种动物的特长(越多越好)

1、毛蛙:当受到威胁的时候,他脚掌前缘就会像金刚狼一样伸出骨头来保护自己。

2、海参:他们可以瞬间将身体液态化,还可以通过非常狭窄的地方。

3、狗狗:狗狗的嗅觉好到可以闻出癌症。而人类正在学习如何将狗狗的这种能力应用在医学上。

4、乌贼:他是动物界的变装达人,几乎所有颜色都难不倒他。

5、树蛙:他可以忍受极寒冷的天气,就算被结冻也没关系,等要春天一到,又是一尾活蛙。

6、阿尔卑斯长角山羊:他们为了寻找盐矿床,发展出可以在峭壁间通行无阻的能力。

7、真涡虫:什麽都记得,即使头被切掉了,还会再生出一颗新头,而这颗新头还是会有旧头的记忆。

8、水熊虫:他是永远不死的怪物!无论是超强辐射还是极高温度、真空都杀不死。

9、鸽子:过目不忘看过的每一张脸,在动物界里面只有六种动物可以在镜子里面认出自己,鸽子是其中之一。

10、角蜥:他会超杀的攻击方式,当他进入防御模式时,他会从眼睛喷射出血柱攻击敌人。

11、跳囊鼠:不需要喝水也可以生存,最高纪录是五年不用喝水。

12、洞穴小龙虾:正常一般的小龙虾可以活六到七年。但是洞穴小龙虾可以活175年!

‘柒’ 你知道哪些动物有趣的是

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动物是——女人。很多时候女人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动物是——女人,她每天都在思考着今天要干些什么,直到睡觉前都没能想清楚,于是盘算着明天要干什么,还没想好就睡过去了。 这个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是——女人,你很难想象还有别的什么物种像女人这样,每个月都要流几天血确死不了。 介绍完女人介绍下其他的。 皇带鱼(学名:Regalecus glesne) 皇带鱼被认为是最长的鱼类,有些标本据说长达17米。这种鱼比较少见,但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及热带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海域,有时候会看见它被水冲到海滩上来。据说这种鱼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20至200米深度之间,以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皇带鱼身体很长,而且在靠近水面时会摆动身体前进,因此有些人认为它是海蛇神话故事的起源。 洪堡乌贼(学名:Dosidicus gigas) 洪堡乌贼因其具有高度攻击性和凶猛的捕食方式而闻名,有时候又称为“红色恶魔”。它一般栖息在太平洋里的加利福尼亚湾 (Gulf of California) 700米深的水下,能长到1.8米长,四肢和触须强劲有力,能够轻松地捕获和杀死其他鱼类。它出名是因为其极佳的水下视力,以及在兴奋的时候会发光并变换颜色。 深海琵琶鱼(学名:Melanocetus johnsoni) 琵琶鱼的名字源自从它们的鼻子处长出来的形状如钓鱼竿的器官。这个充满生物发光细菌的器官能够发光,用来引诱小鱼成为其猎物。这种深海琵琶鱼生活在1,000米深的水下,对其他鱼类来说,它是一个贪婪的掠食者,能吞下比它长一倍以上的鱼。 鹦鹉螺(学名:Nautilus sp.) 这种章鱼的远古亲戚在长达1.5亿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鹦鹉螺的大眼睛实际上对光非常不敏感,反而是依靠它大约90根触须的触觉来感受周围的世界和寻找食物。鹦鹉螺白天在600米深的水下度过,晚上则回到水面附近的礁石上进食。它的壳经常被海水冲到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滩上,被拾获者视若珍宝。 独角鲸,属于齿鲸类,一般体长4米~5米,体重900公斤~1600公斤独角鲸最诱人之处,是被称为“角”的獠牙,它在人们眼中很有神秘色彩。古代欧洲的王公贵族把它看成宝物,用鲸牙做成酒杯以检验酒是中否有毒,或用它做家具、饰物以显示华贵和富有。更有人把它看成灵丹妙药,用它医治百病。其实,最终其使用价值的,还是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他们用它做鱼杈和矛头,用来捕猎。 水滴鱼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沿岸的深水当中,由于很难达到这种鱼的栖息地,所以很少被人类所发现。 水滴鱼,生活的地方,压力比海平面要高出数十倍,饱了保持浮力,水滴鱼浑身主要成凝胶状,密度比水稍轻,这使得这种鱼可以不需花费体力从水底浮起。缺乏肌肉对于水滴鱼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它主要靠吞食面前的可食用物质为生。 指猴 ,马达加斯加特有物种,一种夜间才出来活动的猴子,体型象大老鼠,体长36~44厘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2千克;体毛粗长,深褐至黑色,脸和腹部毛基白色,颈部毛特长有白尖;尾比身体长,尾毛蓬松,形似扫帚,毛长达10厘米,黑或灰色;体纤细;头大吻钝;耳朵非常大,膜质;除大拇指和大脚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齿结构象鼠,只有20 枚;四肢短,腿比臂长。 羊驼,非常可爱的小动物。偶蹄目骆驼科无峰驼(羊驼)属的1种。别名美洲驼、无峰驼。体型颇似高大的绵羊;颈长而粗;头较小,耳直立;体背平直,尾部翘起,四肢细长;被毛长达60~80厘米,呈纯白,浅灰、棕黄、黑褐,纯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于雌性。产于南美的秘鲁和智利的高原山区。 小飞象章鱼,一种深海章鱼,和浅海的章鱼长的不一样,实在可爱,只有深海潜水艇才能看到它,它不象别的亲戚般用喷水前进,它靠头部的两只“翅膀”象小鸟般扑打前进。这种章鱼生活在极深的海下,是最珍贵稀少的章鱼种类 雪蟹 种名为雪蟹的生物,如丝般雪白,看起来似乎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但这种独特的生物却是最近在南太平洋的深海中被发现的。这种蟹的前臂和脚上长满的那种纤细如发丝般的毛的作用很神秘。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纤纤细毛能够捕获细菌作为它们的食物,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细毛能够过滤掉深海处喷涌出的有毒矿物质 星鼻鼹 最不象地球生物的小动物,甚至比我们想象的外星人还要奇怪,它的鼻子周围有22条肉质的附器环绕成一圈,当它在自家环境间穿梭时,这鼻子常因快速颤动而让人看不清楚。再加上生着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个令人兴奋难抑的生物学之谜。这种生物是怎么演化出来的?那个星星是什么?它如何作用,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对于这不寻常的哺乳动物,这些都是我想要解开的谜题。结果星鼻鼹不仅有一张好玩的脸,它还有着相当特化的脑,也许有助于解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构成与演化这些长久以来的问题。

‘捌’ 世界上的奇特动物有

望尘莫及 回答采纳率:30.1% 2010-07-18 13:56 您已经评价过!好: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1 皇绢毛猴

皇绢毛猴这种灵长类动物的得名,是因为胡子酷似德国君主威廉二世。虽然名字来源于一个笑话,不过还是变成了官方名称。 这种绢毛猴在西南亚马逊盆地、东秘鲁、玻利维亚北部和巴西西部的阿克里及亚马孙州都有发现。他门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密林深处。

白面粗尾猿 白面粗尾猿生活在巴西、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和委内瑞拉。它们采食几乎所有的水果、坚果、种子和昆虫,拥有无可匹敌的消化能力,能对付各种各样的毒汁毒液。



貘科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貘科现存仅貘属的4个种,分别分布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两地。马来貘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泰国南部经马来半岛到苏门达腊岛,体型较大,身体黑白两色,易于辨认。 貘是食草动物,体形像猪,但比猪大,在距今1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广泛生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但由于环境的变迁,巨貘在1万年前灭绝。目前,除了东南亚尚存其“近亲”——马来貘外,貘的其他物种已经全部灭绝。

太阳熊

太阳熊主要栖息在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它们站起来也仅仅大约1.2米高,是熊家族中最小的类型。一般而言,太阳熊的重量不会超过65公斤。 作为一种夜行生物,太阳熊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距地面不高的树枝上。

盲鳗

钻腹鱼。盲鳗属圆口类动物,雌雄同体。在交配时它先充当雄体,一段时间以后,又充当雌体。受精卵不经变态可直接发育成小鳗。 盲鳗身体象河鳗,但头部无上下颌,口如吸盘,生着锐利的角质齿。鳃呈囊状,内鳃孔与咽直接相连,外鳃孔在离口很远的后面向外开口,使身体前部深入寄主组织而不影响呼吸。盲鳗凭借吸盘吸附在大鱼身上,然后寻机从鳃钻入鱼腹。由于长期在鱼体内过着寄生生活,眼睛已退化藏与皮下。它的嗅觉和口端4对触须的触觉非常灵敏,能迅速感知大鱼的到来。 盲鳗口的周缘有三至四对触须,它采用孙行者钻入铁扇公主肚内的办法,先在大鱼身上咬个洞,或从大鱼的鳃孔直接钻进大鱼腹中,先吃内脏后吃肉,吃得大鱼只剩下皮和骨头。人们曾在一条雪鱼体内发现竟有123条盲鳗,人称其为鱼盗贼。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盲鳗目的代表,和七鳃鳗同属于现生最原始的无颌类脊椎动物。成体营寄生生活,是脊椎动物中唯一的体内寄生动物。均为海产。以鱼为食,常由鱼的鳃部钻入鱼体内,吸食血肉及内脏,最后鱼被吃成只剩下骨架和空的皮囊,是渔业上的一大害。无口漏斗,口在最前端围以软唇,有4对口须。鳃囊6对,多数种类外鳃裂不直接通体外,而通入一长管,以一共同的开口通体外。眼退化隐于皮下,不具晶体,故名盲鳗。生殖腺单个,雌雄同体,但在生理功能上两性仍是分开的,在盲鳗幼体中,生殖腺的前部是卵巢,后部为精巢,如前端发达后端退化,则为雌性;反之,则为雄性。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温带及亚热带水域。常见的种类有大西洋盲鳗(Myxine gluti-nosa),分布于大西洋沿岸海中,我国产的蒲氏粘盲鳗(Eptatretus burgeri),外鳃孔6对,分布于东海、黄海等海域。

7楼

星鼻鼹

星鼻鼹是小型动物,只能让磅秤的指针倾斜为50公克,大约是小鼠的两倍。它们生活在湿地的浅层地道中,遍及美国东北与加拿大东部,猎食的环境涵盖地下及水下。如同鼹鼠科其它30种左右的成员,星鼻鼹属于哺乳动物的食虫目,这类生物新陈代谢极快,随时饥肠辘辘,所以这胃口奇大的小小星鼻鼹必须要能找到足够的猎物,以度过寒冷的北国冬天。和其它鼹鼠一样,它在土壤中寻觅蚯蚓;不过它还会在湿地栖境里营养丰富的泥巴与烂叶中,取食多种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会潜游到池塘与溪流的浑浊水底,把猎物给揪出来。寻找猎物正是“星鼻”上场的时候。星鼻并不是负责嗅闻的嗅觉系统的一部分,也不是用来捕捉食物的第三只手,而是一个无比敏感的触觉器官。它的鼻子周围有22条肉质的附器环绕成一圈,当它在自家环境间穿梭时,这鼻子常因快速颤动而让人看不清楚。再加上生着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个令人兴奋难抑的生物学之谜。这种生物是怎么演化出来的?那个星星是什么?它如何作用,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对于这不寻常的哺乳动物,这些都是我想要解开的谜题。结果星鼻鼹不仅有一张好玩的脸,它还有着相当特化的脑,也许有助于解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构成与演化这些长久以来的问题。

长鼻猴

是东南亚加里曼丹的特有动物。这们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子越来越大,最后形成像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它们激动的时候,大鼻子就会向上挺立或上下摇晃,样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却比较正常。长鼻猴喜群居,常10-30只集为一群,活动范围不到2平方公里。善游泳,常在河中一边找东西吃,一边打闹着玩乐,但有时它们也能静下来一动不动地呆上好几个小时。雄性的鼻子可以发出独特的喇叭般的叫声。雄长鼻猴的体重可达25公斤,雌的不足雄的一半。在猴类中,长鼻猴是对饮食非常讲究的一种,它们的胃口也很大。幼猴很调皮,常戏弄父母,一会儿拧它们的鼻子,一会儿摇它们的尾巴。它们被人类捉住往往过不了一周就会死去,目前已经濒临绝种。

粉精灵犰狳
粉精灵犰狳是犰狳家族中个头最小的种类,大约有90-115毫米长(不包括尾巴),体色为白玫瑰或者粉红色。栖息在阿根廷中部的干燥草原以及被覆荆棘和仙人掌的沙漠中。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能在数秒的时间内把自己完全掩埋起来。粉精灵犰狳在蚁穴附近打洞,它们靠捕食蚂蚁为生。

褶伞蜥

褶伞蜥的个头较大,成年褶伞蜥的体长可达到80~100厘米,以昆虫、蜘蛛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褶伞蜥颈部周围的鳞状膜皱褶很宽,被激怒时皱褶会竖起,好像头部突然扩大了好几倍,同时张开大口。发出愤怒的“嘶嘶”声。这种突如其来的虚张声势的行为,往往会把许多凶猛的动物都吓上一大跳。如果这一招还不能退敌,褶伞蜥便会逃跑,跑时单靠两条后腿,由尾巴起着平衡作用。

蒙犬

被毛浓密,具有保护性的被毛是这一品种的典型特点。成年狗的被毛有两层,一层柔软、浓密、絮状的底毛,一层粗糙、高低不平、卷曲的外层披毛。粗糙的披毛陷在柔软的底毛中。披毛为结实的绳索状,触摸的感觉象是毡制的。成年的可蒙犬完全被大量的、象穗子一样的绳索状被毛所覆盖。需要记住一点,其长度必须满足可蒙犬被毛的功能需求。颜色为白色,但也不总是白色。有时,幼犬会出现少量奶酪色或浅黄色,随着其逐渐成熟,颜色会褪去。

13楼

指猴
体型象大老鼠,体长36~44厘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2千克;体毛粗长,深褐至黑色,脸和腹部毛基白色,颈部毛特长有白尖;尾比身体长,尾毛蓬松,形似扫帚,毛长达10厘米,黑或灰色;体纤细;头大吻钝;耳朵非常大,膜质;除大拇指和大脚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齿结构象鼠,只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长。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森林。栖息于热带雨林的大树枝或树干上,在树洞或树杈上筑球形巢。单独或成对生活,夜间活动。喜食昆虫,还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饲养条件下亦吃香蕉、枣和鸡蛋。孕期不详,2~3月产仔,每胎 1仔。取食时常用中指敲击树皮,判断有无空洞,然后贴耳细听,如有虫响,则用门齿将树皮啮一小洞,再用中指将虫抠出。吃浆果时也是用中指将水果抠一个洞,从中挖出果肉。由于指猴的体型似大老鼠,跳跃的姿势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极特殊,曾被列为松鼠或跳鼠一类,甚至另立一目。 指猴和其他动物都不想象。它和狐猴有亲缘关系,但事实上,由于那特别的长相和习性,指猴是单种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只生活在非洲东南沿海的马达加斯加岛。

安哥拉兔

安哥拉兔(Angora),根据国际ARBA组织数据记载,安哥拉兔是源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 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英国,由法国人培育而成,因其毛细长,有点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有四个品种安哥拉,以英国安哥拉最受欢迎,其余分别是法国安哥、缎毛安哥拉和巨型安哥拉。

羊驼
偶蹄目骆驼科无峰驼(羊驼)属的1种。 别名美洲驼、无峰驼。体型颇似高大的绵羊;颈长而粗;头较小,耳直立;体背平直,尾部翘起,四肢细长;被毛长达60~80厘米,呈纯白,浅灰、棕黄、黑褐,纯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于雌性。产于南美的秘鲁和智利的高原山区。

独角鲸

独角鲸属于齿鲸类,一般体长4米~5米,体重900公斤~1600公斤,腹白背黑,是小型鲸类。它的繁殖率较低,一般3年产一仔,孕期15个月,哺乳20个月。在胚胎中,一角鲸本有16枚牙齿,但都不发达,至出生时,多数牙齿都退化消失了,仅上颌的两枚保留下来。而雌鲸的牙始终隐于上颌之中,只有雄鲸上颌左侧的一枚会破唇而出,像一根长杆伸出嘴外。不过也有人偶然发现有两枚同时长出的,但数量极少。 独角鲸常是雌雄和幼鲸一起活动。从数头到十几头不等,有时也有数百乃至数千头一起的大群。每年当冰雪消融以后,独角鲸会成群结队进入海湾觅食、交尾、嬉戏。也正是此刻,它们往往要遭到当地人的捕猎。 独角鲸最诱人之处,是被称为“角”的獠牙,它在人们眼中很有神秘色彩。古代欧洲的王公贵族把它看成宝物,用鲸牙做成酒杯以检验酒是中否有毒,或用它做家具、饰物以显示华贵和富有。更有人把它看成灵丹妙药,用它医治百病。其实,最终其使用价值的,还是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他们用它做鱼杈和矛头,用来捕猎。由于人们对鲸牙的迷信,从而使鲸牙价格昂贵,求之难得,同时也成了独角鲸灾难的根源。许多人为得到獠牙,对独角鲸大肆猎捕,使其数量大减,以至有关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17楼

跗猴
又叫菲律宾眼镜猴,生活在亚洲热带森林中。它们身长仅15厘米,而尾巴则长达25厘米。它们长有特别长的脚踝和长腿,极能适应攀附和跳跃,手指和脚趾上还长有吸盘似的圆盘,抓物非常牢固。它们没有窝,睡觉时就紧抱直立的树干。它们虽然只有15厘米长,却可以跳180厘米的距离,跳跃时,线状的尾巴左右摆动,以保持平衡。它们的两只大眼睛能准确地判断距离,所以能够在跳跃中捕食昆虫。雌猴怀胎6个月便生产,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亲或紧抱树枝。跗猴数量很少,是濒临绝种的动物。

小飞象章鱼
这种章鱼生活在极深的海下,是最珍贵稀少的章鱼种类。

吸盘足蝙蝠

吸盘足蝙蝠,特产于马达加斯加岛,也是蝙蝠中仅有的两个分布限于一个岛的科之一。吸盘足蝠科和盘翼蝠科一样,拇指和脚侧处各有一个吸盘,其生活方式也和盘翼蝠科相似。吸盘足蝠比盘翼蝠体型略大,耳朵和尾巴均长,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缘相融合。

20楼

侏儒狨

侏儒狨是一种生活在巴西西部、哥伦比亚南部,厄瓜多爾尔尔东部和秘鲁东部雨林当中的一种猴子。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体长大约14-16厘米,雄性重大约140克,雌性120克。

小熊猫

浣熊科小熊猫属的唯一种。俗名九节狼、金狗、小熊猫。体形肥胖体长40~60厘米,体重约6千克,全身红褐色,四肢棕黑色,体毛长而蓬松,脸圆,具白色斑纹,吻、耳缘和颊白色,脸上有白斑,眼鲜艳;尾粗,长超过体长之半,具9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颇显着,因此,中国四川省称为九节狼。小熊猫四肢粗短,背部毛色为红棕色,其眼眶和两颊甚至连嘴周围及胡须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条蓬松的长尾巴,其棕色与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在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小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部和英国都有化石纪录。

树懒

树懒因行动缓慢而得名,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树懒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树懒的适应范围与同属贫齿目的食蚁兽十分不同,它是严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头骨短而高,鼻吻显着缩短,颧弓强但不完全。科颈椎数偏离一般哺乳动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树懒为6一7个,三趾树懒有9个。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间,甚至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颈椎数也不同。外表能见的趾不超过3个,并趾足。三趾树懒三趾等长,跤骨基部及附骨愈合,爪强而成钩状,体型较小,体重4一7公斤,体毛长而粗,毛被为藻类提供了生存条件,雨季时,藻类在毛表的凹陷处生长,使浅色毛皮变成绿色。 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 所以它要移动2公里的距离需要用时1个月,尽管如此,在水里它却是游泳健将。对于树懒来说最好的食物是低热量的树叶,吃上一点要用好几个小时来消化。

23楼

雪蟹

这种名为雪蟹的生物,如丝般雪白,看起来似乎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但这种独特的生物却是最近在南太平洋的深海中被发现的。这种蟹的前臂和脚上长满的那种纤细如发丝般的毛的作用很神秘。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纤纤细毛能够捕获细菌作为它们的食物,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细毛能够过滤掉深海处喷涌出的有毒矿物质。

这种被称作“雪蟹”生物是如此独特,科学家们经过一年的研究后对其还有众多不甚了解之处,只好重新划分出一个种类来对其进行归属,正式命名为KIWA HIRSUTA。

秃猴

卷尾猴科几种昼行性猴类的统称,美国唯一的短尾猴。体长35-50厘米,尾长15-20厘米。面部赤裸,兴奋时发红。毛长而粗。有三种:一种呈灰色,面粉红;另一种毛带红色,面鲜红色;第三种毛呈浅褐色,面为黑色。秃猴为稀有动物,分布限于亚马逊河流域的某些森林地区。据说以小群活动,常栖息于高枝。四脚行走,以果实和植物的其他部分为食。三种秃猴在《红皮书》中都列为濒险种。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常捕捉秃猴。

25楼

水滴鱼

水滴鱼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沿岸的深水当中,由于很难达到这种鱼的栖息地,所以很少被人类所发现。 水滴鱼生活的地方,压力比海平面要高出数十倍,饱了保持福利,水滴鱼浑身主要成凝胶状,密度比水稍轻,这使得这种鱼可以不需花费体力从水底浮起。缺乏肌肉对于水滴鱼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它主要靠吞食面前的可食用物质为生。

鲸头鹳

鲸头鹳是一种非常大的鹳科鸟类,其英文名Shoebill就来源于其貌似鞋状的啄。

这种鸟能够长到1.2米高,5.5公斤重,翼展2.5米。成年鹳主要为灰色,幼年呈棕色。其分布于从苏丹到赞比亚的东非热带地区。

27楼

枯叶龟

最大甲长40公分,背甲为长方形,背甲是粗糙、多瘤节的。这种龟背甲的最大直线长度可长到18英寸。每个盾板都是圆锥形的,并具有明显的同心生长环。头和颈部大而扁平,并覆盖着无数的小肉瘤、结节和褶皱。嘴非常宽,鼻子很长。眼睛很小并非常靠近鼻子。幼年时期背甲和颈部的颜色为茶褐色至红褐色,腹甲通常为鲜艳的橙红色。当这种龟长大时,腹甲上的橙红色褪去变成黄色或褐色。颈部呈红褐色,但最终会变成棕褐色或茶褐色。喉部具有两条暗色带状条纹,且腹甲呈暗色。虽为完全水栖性,却很少游泳。为适应栖息于水底,具有长颈及呼吸管状的吻部,籍以伸出水面呼吸。

椰子蟹

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抱卵亚目、异尾类下目、陆寄居蟹科、椰子蟹属,椰子蟹是椰子蟹属中所仅有的物种。与典型的蟹(短尾次目)有许多不同。分布于日本南部及南太平洋诸岛。中国仅产于台湾省南部。体很大,头胸甲长度可达16厘米以上。体躯和附肢甲壳钙化,坚厚,头胸甲及步足表面有波状皱纹。头胸甲的鳃区特别扩大。额角呈三角形,眼鳞小。左螯大于右螯。腹部的背甲与侧甲皆钙化,部分弯折在头胸甲之下。仅一侧保留着已退化的腹肢。椰子蟹生活于海边附近的热带树林中,善于爬树。喜食椰子或露兜树的果实、腐肉或各种植物。繁殖季节回到海里,其幼体在海水中变态成长。

椰子蟹的体型硕大,外壳坚硬,配上两只强壮有力的巨螯,让它的模样看起来又凶又蛮横,所以在台湾,人们都叫它做“山霸”;又因为它头部和胸部的纹路十分接近八卦图样,又被称为八卦蟹。它也是个爬树高手,尤其善于攀爬笔直的椰子树,而且它可以用强壮的双螯剥开坚硬的椰子壳,然后享用里面香甜的椰肉。所以它还有一个在国际上通用的名字-椰子蟹。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的动物有什么特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