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奥运会花了多少钱

澳大利亚奥运会花了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7-20 16:25:08

‘壹’ 看看历届奥运会 哪个最赚钱

时任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斯首创奥运“私营模式”,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等市场化手段广开财源,不仅花费5亿美元顺利地举办了奥运会,还实现盈利2.25亿多美元。
韩国汉城奥运会建设了16座新馆,翻修利用了原有18座旧场馆。通过这样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经费。汉城组委会直接用于奥运会的投资约10亿美元。
一共投入94亿美元,其中60%为民间自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额达到240亿美元。完善的筹备工作吸引了全部172个奥运会成员国和地区参加盛会。
亚特兰大奥运会,是从经营角度上非常成功的一届。组织者的商业开发令赞助商倍加赞扬,其中9家企业在赛会结束后,又同国际奥委会签订了新的赞助合同。
这届奥运会依靠出售电视转播权、门票等各种收入,赚了7.65亿澳元。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在盈利的同时,对奥林匹克公园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作了长远的规划。
北京奥组委收入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超过10亿元。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的预算也从其申办成功之初约40亿英镑,翻了一番多。参赛运动员达1万,旅客大概有90万,观众有45亿,门票总量大概约为900万张。
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以前,转播权收入的60%分配给国际奥委会。2004年后奥委会只收取转播权收入的49%,加之不断上涨的售价,奥运会主办国分得实际数额呈增加趋势。
自1985年起,国际奥委会将赞助商分为三大类,并将每类授予相应范围的经营权。其中包括:1,TOP赞助商。2,赞助商。3,供应商。
历届奥运会都发行奥林匹克纪念币和纪念邮票等周边产品,衍生品逐渐成为奥运会主办国稳定的收入来源,例如奥运主题彩票、奥运可乐罐、奥运手机等。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800万张门票,实现门票收入4.2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5%。2000年悉尼奥运会门票收入高达6.1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78%。
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政府进行了扩建机场等工程,以奥运为契机跨入到新工业化国家的行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总额达到当年西班牙的GDP总量的5%。
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海外游客增加了50万人,新增加的旅游产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42.7亿美元的收入。
伦敦奥运会全英范围内约2000万人参与,其中有300万人参与了付费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收入形式,例如政府预算拨款、民间捐赠、资产拍卖等。

‘贰’ 花费者多的是哪一届奥运会

花费最多的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据报道,原苏联为主办这届奥运会,总耗费92亿美元。这是奥运会史上的创纪录数字。这届奥运会使菲科体育场馆有了极大的发展。据统计,大型体育场从原先稳50多个增到近70个,人工游泳池从30多个发展到60多人,体育馆由1300多个增加了1600多个……与此同时,还整饰了城市建筑,改善了交通运输网。

相关知识:
1、亚奥理事会是何时在何地成立的?
答:1949年在印度新德里成立。
2、中国是何时加入亚奥理事会的?
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自1973年成为亚奥理事会正式成员,1982年亚奥理事会接纳中国台北奥委会为其成员。
3、中国奥委会现任主席是谁?
答:袁伟民。
4、中国采访奥运会的第一个记者是谁?
答:在1936年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中国官方通讯社派遣的第一个采记奥运会的记者是冯有真。
5、新中国成立后何时首次参加奥运会?
答: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新中国首次派出了一个40人的体育代表团。
6、哪届奥运会被称为跨越两洲的大赛?
答: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被称为跨越两洲的比赛。由于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牲口入境必须隔离检疫六个月,致使马术比赛无法进行,最后只得将马术比赛放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进行。
7、规模最大的奥运会是哪一届?
答:规模最大的奥运会是1988年在南朝鲜汉城举办的第二十四届奥运会。这是第二次在亚洲举办的奥运会。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的9581名运动员相聚在一起,这是东西体育强国相隔十二年后的再重逢。本届奥运会共设23个比赛大项,237个单项,共同争夺234枚金牌。其中包括新增设的乒乓球和网球两个运动项目。因此,无论从人数看,还是从比赛项目看,本届奥运会都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
8、规模最小的奥运会是哪一届?
答:规模最小的奥运会是1904年7月1日到10月29日在美国圣路易城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参加比赛的只有来自十二个国家的625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八名。而东道主美国队就占了533人。这是因为前往圣路易城的交通不便,旅费昂贵,因此,法国及其他几个欧洲国家都没有派人参加。即便是派队参加的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匈牙利、希腊等几国,也只派了几名代表,加在一起只有39名运动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一些项目如拳击、自由式摔跤、射箭、水球等,成为美国选手内部之间的竞争。这次奥运会是参赛国家和参赛人数最少的一次。
9、第一位黑人奥运会冠军是谁?
答:在第四届奥运会上夺得4×400米接力冠军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约翰?泰勒。
10、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是谁?
答: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是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詹姆斯?康诺利。他在1896年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三级跳远比赛项目中,以13.71米的成绩夺得第一名,摘取了本届奥运会也是现代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11、在历届夏季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是哪个国家?
答:在历届夏季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至今共获得741枚。美国队除了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缺席外,其余各届奥运会均派队参加了。而且在奖牌榜上十一次高居榜首,七次第二名,两次屈居苏联及东德之下获得第三名。
12、历届夏季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谁?
答:历届夏季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有三名,各自获得九枚金牌,他们分别是:1、美国男子游泳运动员马克?施皮茨。他在1968年墨西哥城举办的第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上获得2块游泳比赛金牌;在1972年举办的奥运会上,他被批准参加4个单项比赛和3个接力比赛项目,并在比赛中奇迹般地夺取了这七个项目的七枚金牌,创造了一次比赛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奥运会纪录,同时也是历届夏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之一。2、原苏联女子体操运动员拉里莎?拉蒂尼娜。她曾经为原苏联获得1960年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获得这届奥运会个人全能、自由体操两项冠军。在1964年东京举办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拉蒂尼娜是最引人注目的女子体操选手。她曾在1956年至1964年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九枚。3、芬兰男子田径运动员帕沃?鲁米。他在1920年举办的第七届奥运会上大出风头,获得子10000米冠军和5000米亚军;在1924年举办的第八届奥运会上,鲁米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团体)、5000米、10000米4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在1500米赛和5000米赛之间只有1.5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一方面说明了鲁米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超乎寻常的毅力。这成了比赛场上的奇迹,他也被赞誉为“长跑之王”。在1920年至1928年这三届奥运会上,他共获得九枚金牌。
13、谁创造了奥运会帆船史的成绩之最?
答:丹麦选手保罗?埃弗斯隆创造了帆船史的成绩之最。他在1948年、1952年、1958年、1960年这四届奥运会上连续获得帆船“芬兰人”型赛的四枚金牌,这是奥运史上四届蝉联该项冠军的第一人。
14、谁创造了奥运会田径史的成绩之最?
答: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阿尔弗雷德?厄特创造了田径史上的成绩之最。他在1956、1960、1964、1968年这4届奥运会的铁饼比赛项目中,连续获得该项目的4枚金牌,成绩分别为56.36米、59.18米、61米、64.78米,均打破奥运会纪录。他是奥运史上在同一项目中获四连冠的惟一选手,也是奥运史上继丹麦帆船运动员保罗?才能弗斯特隆之后取得如此成就的第二人。
15、在奥运会的金牌得主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是谁?
答:在1936年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上,美国女子跳水运动员玛乔里?杰斯特琳获得女子跳板跳水金牌。她生于1922年11月18日,获得冠军时年仅13岁,是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不过在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的双人有舵手比赛中,荷兰队在预赛后感到舵手黑?布罗史曼的身体过重,有碍船速,因此在决赛时请了一个法国男孩充当舵手。此次比赛,荷兰队获得了冠军。他们夺得金牌后,只记得那个男孩的年龄大约只有7岁,却忘记了他的名字。否则,最年轻的奥运金牌得主杰斯特琳的名字将被这个法国小男孩取代。
16、奥运会金牌得主中,年龄最大的选手是谁?
答:参加奥运会年纪最大的运动员是瑞典男子射击选手奥斯长尔?斯万。在1908、1912、1920年这三届奥运会的“跑鹿”射击个人赛中,他共获得三枚金牌。1912年他获奖牌时已65岁,1920年参赛时他已73岁,在这届奥运会上他获得了射击赛的一枚铜牌。
17、在奥运会的金牌获得中,身材最高的女选手是谁?
答:在奥运会的金牌得者中,身材最高的女选手是原苏女子蓝球运动员伊乌利亚娜?谢苗诺娃。她是世界着名的中锋,原苏联女子蓝球队的主力队员,身高2.10米。原苏联女队曾在1976年、1980年两届奥运会上蝉联女蓝冠军。
18、奥运史上最大冤案是什么?
答:奥运史上的最大冤案是“索普事件”,它是因“职业”选手问题引导起的一宗冤案。索普是美国种族歧视的牺牲者。第五届奥运会上最出名的人物是美国天才的田径运动员谷姆?索普,他在五项全能赛、十项全能赛两上难度最大的比赛项目中成绩卓着。可是,奥运会冠军史册中却没有索普的名字,原因是美国种族主义者诬陷索普是“职业”选手。1913年5月26日国际奥委会根据美国田联提出的莫须有的“证据”,取消了索普的冠军资格,追回了金牌,并把它转发给这个项目的第二名许?韦斯兰德。韦斯兰德为索普鸣不平,拒绝接受金牌。索普不仅被剥夺了金牌,而且被剥夺了参加业余比赛的资格。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运动员被扼杀了。索普四处奔走,却投诉无门。1953年,他在贫病、愤懑中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在大家的努力下,冤案终于得到昭雪。1982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赴洛杉矶,将追回的金牌授予了索普的儿女。这就是拖了70年才得以澄清的“索普事件”。
19、奥运史上最大的一宗兴奋剂丑闻是什么?
答:奥运史上最大的一宗兴奋剂丑闻是“约翰逊”事件。牙买加出生的加拿大男子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在198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100米跑冠军,并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第一飞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100米赛中,他再次夺冠,又以9秒79的成绩再次破世纪纪录,为世人瞩目。在人们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时,国际奥委会做出了约翰逊药检不合格,收回金牌,取消纪录的决定。约翰逊悄然回国。随后加拿大开始一系列调查会、听证会,证实约翰逊不仅在汉城奥运会犯案,几年前就已服用了违禁药物。因此,他在1987年创造的世界纪录也被取消了,并被判处终身不得执教。
20、花费者多的是哪一届奥运会?
答:花费最多的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据报道,原苏联为主办这届奥运会,总耗费92亿美元。这是奥运会史上的创纪录数字。这届奥运会使菲科体育场馆有了极大的发展。据统计,大型体育场从原先稳50多个增到近70个,人工游泳池从30多个发展到60多人,体育馆由1300多个增加了1600多个……与此同时,还整饰了城市建筑,改善了交通运输网。
21、最早开始兴奋剂检查的是哪一届奥运会?
答: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在墨西哥城举办的第十九届奥运会上,第一次正式进行了性别和举奋剂检查(原因是:在1960年第十七届奥运会上,一名丹麦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途中暴死,经解剖,发现是因服用了兴奋剂所致。此后,国际奥委会做了决定,对参赛选手一律进行兴奋剂检查。)在性别检查中,全部女运动员都取得了参赛资格。但兴奋剂检查却发生了两起事件。保加利亚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一类的药物被除名;瑞典队在现代五项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但因发现队中的一名运动员饮酒,经检查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了规定的程度,于是也被剥夺了全队的比赛名次。
22、亚洲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人谁?
答:1900年举办第二届奥运会时,在英国就读的印度人诺言尔曼?普理乍得,随英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在200米跑和200米栏赛中获得了两枚银牌,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人,他也是亚洲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23、亚洲第一个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是哪个?
答:亚洲第一个提出申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是东京,它曾三次提出申请。第一次是1940年,获得了第十二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未如愿。第二次是1960年,在争办中败给了意大利的罗马。第三次是1964年,获得成功,承办了第十八届奥运会。
24、亚洲在奥运会上最强的竞赛项目是哪个?
答:是男子曲棍球。印度在1928年至1956年6届奥运会上6次蝉联冠军,以后又在1964、1980年两届奥运会上取胜,共获8枚金牌。巴基斯坦也曾在1960、1968、1984年3届奥运会上获得冠军。亚洲男子曲棍球比赛中取得的成就是其他各洲无法相比的。
25、亚洲在夏季奥运会上第一个获金牌的运动员是谁?
答: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九届夏季奥运会上,日本三级跳远运动员织田干雄为亚洲夺得了第1枚夏季奥运会金牌。

‘叁’ 办一场奥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

办一场奥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一项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虽然会期不超过16日,但却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与此同时,奥运会还是五大洲及全世界各国团结一致的象征,举办一届奥运会,不仅可以在体育赛事上收获满满,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不可思议的回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正所谓有付出才有回报,既然举办奥运会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那么举办奥运会自然需要花费不菲的金钱。那么问题来了,举办一届奥运会大约要花多少钱呢?

事实证明,办一场奥运会需要花费的金钱数额巨大,但只要像北京奥运会一样,办好了,同样收获满满。期待中国能够早日再次举办奥运会,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肆’ 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各花费多少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7.2亿美元。
2000年悉尼奥运会:15亿美元。
2004年雅典奥运会:估计为80亿到120亿美元。

‘伍’ 举办奥运会花了多少钱

无法计算准确花了多少钱,这是秘密,在举办后将会说明盈利多少(肯定不会赔本,呵呵),给你这些资料参考一下吧! 知识经济时代,以商品信息高效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注意力经济”应运而生,并成为21世纪收入最多、效益最好的流通发展模式。奥运会,作为参赛国家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世界体育文化的顶峰,能在17天的比赛时间内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因而,以经营注意力资源为基础,形成了奥运会的丰富资金来源。 奥运会组委会,作为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之一,其收入来源主要有三。 国际奥委会营销收入的分成 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营销具有全面管理和优先使用权。因而,面向全球的国际奥委会的营销收入是巨大的。但其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要下拨给比赛组委会,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其收入的来源主要有: 1、出售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电视转播权收入是迄今为止奥运会的第一收入。悉尼奥运会收入13.18亿美元,北京奥运会此项收入预计可达16.97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将收入的49%左右分配给主办国的组委会。 2、奥林匹克全球伙伴计划(TOP计划)营销收入。1985年开始的TOP计划,以国际知名大企业的巨额赞助为主要形式,4年为一期,前4期总共获得11.69亿美元的收入。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分得收入的33%,达5.36亿美元。 此外,奥运会组委会还可从国际奥委会的特许经销权的出售、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和实物调拨中,获得不菲的收益。悉尼和长野奥运会组委会从第4期TOP计划中得到收入的近60%。 奥运会组委会的经营收入 奥运会组委会是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的指挥中心,是具有法人身份的权利机构。筹集比赛经费是其各项工作的基础,必须在国际筹委会的协调下开展卓有成效的经营活动。其收入渠道主要有: 1、组委会的合作伙伴。在国际奥委会确定的赞助商之外,可自主确定10~15家组委会的赞助伙伴。由于是组委会赞助的最高层次,并且同种类产品具有排它性,故竞争后的价格很高。 2、组委会的供应商。主要指挑选在交通、电讯、办公、服装等领域为组委会提供实物技术服务的企业。尽管赞助层次低于合作伙伴,但仍需要向组委会提供不菲的费用,方可获得供应机会。 3、发放标志商品的营销许可证。在商品上使用奥运会标识、徽记、吉祥物等标识记,必须向组委会购买营销许可证。费用一般为利润额的10~15%。商品主要集中在T恤衫、遮阳帽、钥匙链、纪念章等等。亚特兰大奥运会仅T恤衫就售出3000万件。悉尼奥运会此项收入达2.13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11%。 4、捐款。为奥运会捐款,不仅表明对体育文化事业的支持,而且可以能够扩大声誉,树立形象,许多企业或个人慷慨解囊。汉城奥运会仅此一项收入就高达3亿多美元。 5、彩票。发行彩票是传统的集资形式。把奥运会与彩票结合起来,可大大激发民众投彩热情。蒙特利尔奥运会此项收入高达2.3亿美元,超过了总收入的54.7%! 6、纪念币。纪念币质地分白金、金、银、铜等,价值昂贵。发行奥运会纪念币曾是奥运会的三大主要收入之一。莫斯科奥运会发行5套包括白金在内的纪念币,获利2.6亿美元。 7、门票。门票是奥运会直接观赏价值的基本实现形式之一。也是奥运会的基本收入之一。悉尼奥运会门票销售9600万张,收入多达3.7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9%,是近20年来收入比例最高的一届比赛。 8、纪念邮票。奥林匹克邮票作为最具周期收藏意义的专项邮种,深受爱好者喜爱。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起,邮票就成为奥运会的稳定收入来源。为提高效益,有的国家还发行带有附加面值的“捐资邮票”,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9、广告。“成功就在于广告”已成为厂商的信条。为树立形象,宣传商品,不少厂家千方百计地要在奥运会上展示自己。但是,《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比赛区及其上空不许有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于是,声像、文字及户外广告便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巴塞罗那奥运会此项收入5.8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7.3%。主办国家各级政府的投入 主办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对奥运会的投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包括资金、土地、税收政策支持等,以改善和扩充机场、道路、水电、能源、食宿等基础设施的条件,其中,对组委会的财政拨款,近几届奥运会这方面的比例尽管不大,但也是必要的。西班牙政府为巴塞罗那奥运会拨款1.2亿美元,美国政府为亚特兰大奥运会拨款2.27亿美元,有效地保证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组委会的上述三大收入中,奥委会的拨款是基本的、稳定的收入,可解决奥运会运行的大半经费。由于经营水平不同,每届奥运会的其余二项收入的比重大不相同。洛杉矶奥运会在美国政府不投一分钱,并且加州政府禁止发行彩票的情况下,组委会运筹帷幄、经营有方,不仅出色地举办了奥运会,且盈余2.25亿美元。而蒙特利尔奥运会不仅政府投入10多亿美元,甚至还对纳税人延长为期20年的附加征税,令国人怨声载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转播权的出售是奥运会的第一收入。连同彩票和纪念币,被称为奥运会的“三大经济支柱”。慕尼黑和蒙特利尔奥运会这三项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8%! 1985年,国际奥委会TOP营销计划实施以来,收入节节攀升,开始逼近电视转播权收入,因而,TOP计划的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收入并驾齐驱,成为奥运经济运转的“两只巨轮”。但这两项收入是由国际奥委会动作和支配的。就主办国家组委会而言,精心编织具有本国特色的营销网络,确定符合国情的创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如蒙特利尔奥运会突出彩票发售,营销收入2.3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5%。洛杉矶奥运会精心设计门票销售计划,结果门票收入倍增,达到电视转播收入的48.79%,成为历届之最。汉城奥运会加强了捐赠奥运的宣传力度,此项收入达到总收入的26.56%,成为捐赠比例最高的一届奥运会

‘陆’ 奥运会国家出资了3000亿,这么多钱通过奥运会能回本吗

这三千亿大多是投在北京的基础建设方面,要靠奥运全部收回来肯定不现实。。。。

比如京津高铁 北京的地铁等等

奥运的成本只是计算奥运直接需要的,比如场馆,比如奥运村,比如接待费用等等,不过白多亿美元而已,这一部分靠赞助+门票可以收回来。

另外北京奥运旅游肯定会给北京带来百亿美元计的收入。

要是这个三千亿全部算进去,北京奥运肯定亏本。

但是只计算奥组委的支出,还是能盈利的,而且带动了北京经济

‘柒’ 同是举办奥运会,希腊办奥运会后破产,为何澳大利亚办奥运却能赚钱

这和国家的国情有关,希腊发达国家后劲不足,澳大利亚奥运会经营的好。

澳大利亚——善于奥运会经营,收益可观。

结果奥运会举办后,前后的大致资金收入在九十亿美金真的血亏啊,从此希腊过上了举国还钱的日子。

‘捌’ 奥运会花费

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乔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2000年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据着名投资机构高盛证券的分析,北京申办成功后,从2002年起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将额外增加0.3%。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大大提速。

一、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新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奥运会作为工业化时代最有效的营销媒介,它对加速主办国工业化进程,促进该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奥运会对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国家经济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形的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将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入世”、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为例,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这10年将会出现前期的“人人盼奥运”和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奥运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基本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体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扩大市场开放度除了市场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推动之外,政府利用重大事件来有意识地推动这一进程尤为重要。主办奥运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主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其次,现代奥运会投资巨大,一般来说,主办夏季奥运会用于赛事的直接投资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投资加起来会超过几百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办奥运会投资会更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将会达到1323亿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奥运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设计水平、一流的工艺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绝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奥运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成为西方阵营竭力遏制和打压的对象,在以美英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中,对中国的正面报导并不多,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将使西方媒体不得不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持续关注中国,并给予更多正面和客观的报导。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树立“国家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国家盛,企业兴。国家这一大品牌打响了,企业的小品牌才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才会更具国际影响力。另外,承办奥运会还能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以悉尼奥运会为例,本届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其中TOP赞助商24家�澳大利亚公司13家,支持商18家。一般产品供应商40家,体育产品供应商24家,其中绝大部分为本国公司。这些企业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力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具有了国际影响。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国内的众多企业就可以借助奥运会来推进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跃升。

二、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

承办奥运会的经济价值集中反映在主办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上。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主办奥运会将给首都经济在新世纪初叶高速增长提供“核动力”
近年来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首都经济已初步成形,并表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但是,由于首都经济特殊的产业结构,它的持续高速增长对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城市所具有的国际形象、声誉和影响力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说,首都经济越发展它就越会遇到基础条件和软环境的硬约束。而要消除这种制约,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来提高北京的国际影响和声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和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举办奥运会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最佳的一箭双雕的办法。它既可以引入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又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也就获得了推动首都经济在新世纪持续高速增长的“核动力”。
承办奥运会为什么能给首都经济增长提供“核动力”呢?这是因为奥运会能有效地带动主办城市和地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当前在拉动我国GDP增长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三要素中,资金的贡献率是最大的。这就是说分析北京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关键是看该地区在未来的投资规模,尤其是从北京地区之外流入的资金总量的大小。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16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323亿元,其中组委会预算支出约为16-18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支出(与承办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约为142-144亿美元。从资金来源看,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收入给组委会的分成约为10-13亿美元(悉尼组委会为11亿美元),组委会市场开发收入约为6-8亿美元(悉尼为7亿美元),基本建设投入的140多亿美元,主要由中央财政、市财政和国内外企业投入,如果把基本建设投入的50%算作是北京市财政的投入,那么承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北京带来9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从北京地区之外流入的资金),约合人民币745亿元。这笔巨额的新增投资,再加上该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成为牵引首都经济高速增长的助推器。
从刺激消费需求看,奥运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着。首先745亿元的新增投资将主要用于购买北京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大规模的集团购买将对北京地区很多行业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消费形成刺激,其中对建筑、交通、邮电、通讯、旅游、餐饮等行业的拉动作用会更大。其次奥运会是一个动态的、极具号召力的“人文旅游品牌”,承办国和地区可以利用这一“品牌”使该国和地区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国际和国内旅游的热点,尤其是像北京这样一个本身就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承办可以使两种魅力有机融合,从而对旅游消费形成巨大的拉动作用。据澳大利亚学者的测算,悉尼奥运会对扩大该国的国际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01年去悉尼旅游的外国游客就将达到34万人。当数以千万的国内外游客因奥运会而来北京观光,他们在拉动北京地区的消费需求方面将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能推动首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最后申办和承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强化市民体育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的过程。北京举办奥运会将极大地带动北京市民的体育消费,尤其是参与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和体育用品消费,从而能在拓展消费领域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等方面服务和拉动首都经济。总之,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方面所形成的合力,在未来的10年内至少每年能拉动北京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在举办奥运会的前后两年内可能还会更高。
2、主办奥运会将带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首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首都经济从产业结构上看,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骨架的复合型结构。这种产业结构既区别于上海、江苏,又不同于广东、深圳,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是,目前这种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成形,还需要政府运用多种政策杠杆来引导和调整。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相契合。绿色奥运将带动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奥运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文奥运则能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三种申办理念所带动的产业又恰恰是新世纪首都经济要优先发展的行业。
二是主办奥运会将加速北京市“退二进三”的步伐。“退二进三”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选择。但这一战略措施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退有理由,进有空间”。北京市的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逐步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是既定方针,是历史必然,办不办奥运会最终的结果都一样。但是办与不办会影响退的进程。现在北京拿到了主办权,政府就会毫不犹豫加大管制的力度,企业也难以讨价还价,从而就会退的坚决,退的顺畅。然而更重要的是,主办奥运会能有效地拓展“进三”的空间。现代奥运会对承办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拉动该地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方面。奥运会要求举办城市在交通、邮电、通讯、旅馆、餐饮等方面提供一流的硬件和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对银行、保险、医院、中介机构和文化设施有相当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北京要想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就必须把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而能否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建立和完善首都的现代服务业关键取决于投资和需求,举办奥运会恰恰能解决持续需求和巨额投资这一对瓶颈制约。所以,举办奥运会在拉动首都现代服务业高速成长的同时,也将客观上为“进三”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和后续发展的可能。
三是承办奥运会将使旅游业和文化体育产业成为首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并同时带动会展业和中介业的高速发展。奥运会是全球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史的东方古国,而北京作为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历史名城。北京市已经把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并希望十五期间成为支柱性行业。奥运会历来对主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北京举办奥运会这种作用会更大。这是因为,一方面全球各大媒体从申办到承办全过程的报导,客观上为北京旅游业做了一个长时间的免费广告,从而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北京,产生潜在的和实际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将凸现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西方文化与东方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对激发外国人来京旅游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对拓展国内旅游业务来说,举办奥运会将给北京旅游企业提供一个长效题材,它们可以根据这一题材设计一系列有卖点的新项目、新产品,从而使进京旅游成为时尚、成为热点。毫无疑问,北京申奥成功,首都旅游业就获得了长达10年的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只有持续的高速增长才能使北京旅游业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同时奥林匹克是典型的全球文化,奥运会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承办奥运会能极大地带动主办城市的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根据城市功能的定位在“八五”期间就把文化体育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但是要想把它培育成首都经济的支柱性行业,除了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在各自领域内的自我发展之外,还必须加强两个产业之间的互动、互补和互助。奥运会不仅能有效地扩大主办城市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各自的需求,而且能提供一系列重大活动使两项产业互动和耦合,实现产业联动和利润倍增。另外,为举办奥运会而新建和改建的37个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新建22个)也将为首都文化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将成为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文化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最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奥运会是一个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世界经贸舞台,北京拿到主办权也就得到了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利用这一舞台“唱戏”的机会,首都的会展业和中介业因此将获得众多的商业机会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商务经验,从而为带动和繁荣会展经济,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主办奥运会将在扩大北京地区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筹办奥运会一般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要兴建大量的体育设施和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历届奥运会在带动主办城市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造了2.5万人的就业机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给3.4万人带来了就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在1987-1992年的筹办周期内每年新增就业人数5.9万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带动了7.7万人的就业;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了10万人的就业机会。新世纪北京仍将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承办奥运会将能有效地化解这种压力。由于北京市整体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和技术的密集程度以及劳动力价格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奥运会主办城市,因此承办奥运会在带动北京地区就业方面的作用会更大。如果按北京承办奥运会能新增投资745亿元,且每10万元投资能新增一个就业机会算,那么这届奥运会将产生74.5万个就业机会。根据奥申委申办报告中所列的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带动就业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4-2009的六年间,其中2006年和2008年是高峰。
4、承办奥运会将极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城市魅力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积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素质等多个方面。首都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形象经济”,它的发展需要城市魅力的不断提升与张扬,承办奥运会能快速而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首先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大规模环境治理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将使北京“天更蓝、水更清、行更畅、居更宜”,古都风貌将更具神韵,北京城市魅力中原有的特色会更具影响力。其次在传媒强权盛行的现代社会,城市魅力不仅取决于魅力的本原,还与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推介有直接的关系。举办奥运会将使北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主要媒体追踪报导的一个热点,且这种效应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会达到极至。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为例,这届奥运会全球有220个国家和地区收看了电视转播,收看人数达到37亿,占全球可以收看电视总人数(39亿)的95%,并且有8个国家的电视转播超过400个小时,它们分别是澳大利亚1207小时,加拿大1039小时,南非930小时,中国740小时,日本558小时,希腊452小时,美国442小时,阿根廷435小时。可以说只有奥运会才能使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得到全球媒体如此广泛、如此深入和系统的报导。而这样的强势宣传在提升主办城市的形象和魅力方面所取得的效应,恐怕是无论出多少广告费都无法办到的。最后承办奥运会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主办城市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会使政府更有效率、企业更有实力、人民更具热情、社会更加民主、开放和有活力,而这一切恰恰是城市魅力的灵魂。

与澳大利亚奥运会花了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