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宝"可爱度堪比熊猫却濒临灭绝是怎么回事
提到澳大利亚这个国度,除了阳光海滩、袋鼠和铁矿石以外,你的脑海中一定会还会浮现出“澳洲国宝”考拉憨态可掬的样子。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考拉应该是澳大利亚漫山遍野无处不在的一种动物,数量繁多。根据悉尼自然史记录,考拉是由一位探险家约翰·亨特于1798年在澳大利亚蓝山发现的。当时学者估计,考拉的数量在一百万只以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前天(5月18日)澳洲广播公司(ABC)向全国观众发出警报,考拉在其主要栖息地东南三州均被列入“脆弱物种”观察名单,在东南昆士兰等地区甚至已经灭绝。考拉搜救科学家甚至表示,如果人们再不重视,考拉的物种灭绝可能在十年内发生。
一个曾经数量上百万,受到世人宠爱的国宝级动物,竟然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大家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应该都是这样的。
考拉搜救犬Taz和Nutmeg
搜救犬训练师奥莉薇拉表示,“考拉每天会制造大约10到150堆排泄物,这里面包含的生物DNA信息足以让我们辨认考拉的身份和踪迹,确认考拉群体的生存安全状况。”
这两只搜救犬在最近一项为期23天的搜救任务中,覆盖了大约330公里的距离,在这片森林中灵敏地找到了大量考拉存在的踪迹。
奥莉薇拉认为,这种类型的搜救犬会在今后保护拯救考拉的工作中“担负起极其关键的任务”。
2. 虽然外表可爱,实际笨到崩溃!考拉为何那么蠢还没有灭绝
在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宝,中国的当然是可爱的“圆滚滚”大熊猫了,而澳大利亚的国宝并不是袋鼠,而是考拉,它们也是澳大利亚最奇特、最珍贵的原始树栖动物,学名其实叫做树袋熊,只不过人们习惯叫它为考拉。
考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懒的动物之一,根据科学家统计,在考拉的一生中,90%以上的时间都用来睡觉了,而且基本上它们的一生都不会离开大树,剩余的10%的时间,就会慵懒的去觅食,当然,它们也不会活动到太远的地方去觅食,一般都是直接在树上吃树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如今,考拉在澳洲80%的栖息地都被毁掉了,而且森林不像其它东西,它需要漫长的时间才可以重新恢复自己的生态系统,因此,科学家们表示,考拉如今已经进入到功能性灭绝之中。这意味着,考拉很可能已经丧失了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或许只能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来努力争取它们可以存活得更久一点。
3. 考拉很可爱,为什么没有大熊猫有名
因为考拉太懒了
4. 作为澳大利亚的国宝考拉,为什么没有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有名
一样的地位,不一样的命运。尽管都是国宝,但国宝也是分级别的。
大熊猫的名气在世界上有多么的大,你看看各个国家争着抢着租我们的大熊猫就知道啦。至于考拉嘛,估计知道的不会太多。不过这次澳大利亚大火,考拉也以生命的代价跟着火了一把,这不——
从今年10月份开始,澳大利亚东部森林大火好像就没停过,而燃烧的森林中有数千平方公里就是澳大利亚国宝考拉的栖息地。大火吞噬了森林,不但把考拉赖以生存的树叶化为乌有,甚至还直接烧伤烧死了好多动作缓慢的考拉,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到11月份,已经有超过1000只考拉在这场大火中死亡了。
森林大火时,傻傻的考拉会错误的选择往树顶上爬,然后就缩成一团好等大火来个考拉大烧烤。就算大火万幸没有烧死考拉,但因为考拉的水分有90%来自于树叶,树叶一被大火烧光,考拉同样会因脱水而死。
考拉又叫树袋熊,是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中的一种,妥妥的澳大利亚国宝。考拉只吃桉树的叶子和嫩枝,大部分水分都是从桉树的树叶和嫩枝中汲取的,只在有病和干旱时才喝水,所以当地人把考拉称为“科瓦勒”,意即“不喝水”。
介绍完考拉,其实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已经不用再多介绍了,这位大牌国际明星大家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而且不但我们国人耳熟目详,甚至连洋人也对大熊猫狂热有加,不然美国也不会拍出很好看的《功夫熊猫》出来。我老觉得,假如不是对大熊猫有最真的爱和最深的了解,洋人又怎么可能制作出如此形象生动的动画片?不说动画片了,来,阿宝,上碗面条!
要说为什么大熊猫会比考拉有名气,在世界上得到更广泛的喜爱,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实力上的差距:
同样是憨态可掬,但大熊猫的憨态是一种卖萌,考拉的憨态就真的是一种“憨态”,或者说,看起来有点傻。假如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大火是发生在我们这里,你说大熊猫会怎么样?我估计平时懒洋洋的团团们,到时跑得会比兔子都欢,还能傻傻的等大火来把自己烧死?
2、国家地位不一样:
大熊猫在我国是“独孤求败”,没有任何动物可以取代其独霸江湖的地位。而考拉在澳大利亚最多算是个“三分天下”,除了考拉,还有袋鼠和鸭嘴兽,都算是澳大利亚的国宝。
3、作为国宝的定位不一样:
我们把国宝是当成“心肝宝贝”一样的捧着,澳大利亚人饿起来连国宝都敢吃,不信你问问袋鼠去。
4、珍稀程度不一样:
大熊猫在我国曾一度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尽管现在数量多了一些,但我们的原则是,什么都怕多,就不怕大熊猫数量多,而考拉在澳大利亚估计有4万到30万只之间,可比大熊猫多得多了。不是说“物以稀为贵吗”吗?
5、保护级别不一样:
我们对大熊猫是怎样保护的?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实事求是的说,你还别生气,在我国,大熊猫受到的待遇就是比人好,怎么着?而在澳大利亚,考拉还是野生野长。尽管都是一级国家保护动物,可国家和国家不同,被保护的动物和动物也不一样。
6、国家人口不一样:
泱泱大国有有十四亿人,十四亿人人人都疼大熊猫,那就叫“集千万宠爱于一身”。澳大利亚只有两千多万人口,也就我们一个小号省的规模,哪能跟我们比?
好了,说了以上6个原因,考拉在国际上为什么没有我们的大熊猫有名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个是大家小姐,长得还闭月羞花;一个是小家碧玉,长的还灰不溜秋。泱泱大国想宠谁,那还不跟玩似的?而澳大利亚大概也就沾了“五眼联盟”的光,不然连考拉长啥样,恐怕地球人都不会有几个人是知道的。
5. 大熊猫都是中国的,那外国为什么没有呢
大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外表,在全世界圈粉无数,成为全世界的明星动物。外国的一些国家不惜花重金租赁我们的大熊猫,甚至他们派专机接送,快要赶上国家政要了。那么,为什么大熊猫只有中国才有,外国就没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历史真相。
据专家研究,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他们生活在距今天800万年前,比我们人类还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与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最后自己活成了“活化石”。
别看它们憨态可掬,人畜无害,但是它们比人类的历史还还要久远,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强者,但是它们躲过了大冰川期,却无法抵御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的杀戮,种族数量曾一度急剧下降,成为濒危动物。这时候,我们才着手保护,还好出手及时,否则它们真有可能要灭绝了。
6. 作为澳大利亚的国宝考拉,对比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为什么不出名
因为澳大利亚的国宝考拉还有很多,并没有到濒临灭绝的地步,而我国的国宝大熊猫非常的稀缺,物以稀为贵。并且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礼物,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大熊猫。
所以对比之下,大熊猫已经成为了和平的象征,而澳大利亚的考拉只是本国的稀有生物,因此澳大利亚的考拉并没有中国的大熊猫出名。虽然澳大利亚的考拉没有没有中国的大熊猫出名,但是都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动物,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
7. 大熊猫,东北虎,考拉的资料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枝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其中雄性体长可达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接近350公斤左右,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另一说法:“汉字“王”,是根据虎头斑纹之状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分化
在朝鲜半岛分布的虎,曾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亚种-----朝鲜虎(KOREAN TIGER)。据说毛色和普通东北虎不同,而且体型要更小。朝鲜虎学名为Panthera tigris coreensis ,由Brass于1904年定名。由于朝鲜半岛的虎几近灭绝,所以无从考证。在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下,国际上普遍把朝鲜半岛产的虎列类东北虎。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公斤,有“丛林之王”的称号。东北虎的毛色鲜明美丽,虎爪和犬齿利如钢刀,锋利无比,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10厘米,是撕碎猎物时不可缺少的“餐刀”,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有力武器。它还有条钢管般的尾巴。东北虎捕捉猎物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办法,悄悄地潜伏在灌木丛中,一旦目标接近,便“嗖”地窜出,扑倒猎物,或用尖爪抓住对方的颈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头扭断;或用利齿咬断对方喉咙;或猛力一掌击到对方颈椎骨,然后慢慢地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狍子为生。它白天常在树林里睡大觉,喜欢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可达60平方公里以上。
常言道:“谈虎变色”,“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东北虎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四出游荡,独来独往,没有固定住所。只是到了每年冬末春初的发情期,雄虎才筑巢,迎接雌虎。不久,雄虎多半不辞而别,把产仔、哺乳、养育的任务全部推给雌虎。
雌虎怀孕期约3个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产仔,每胎产2—4仔。雌虎生育之后,性情特别凶猛、机警。它出去觅食时,总是小心谨慎地先把虎仔藏好,防止被人发现。回窝时往往不走原路,而是沿着山岩溜回来,不留一点痕迹。虎仔稍大一点,母虎外出时将它们带在身边,教它们捕猎本领。一二年后,小虎就能独立活动。东北虎的寿命一般为28年左右。
[编辑本段]爆发力和攻击力
东北虎拥神灵目光。它的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是那样的平稳和安静,看起来就象在丛林中滑行一样,它相对地拥有尖硬的锯牙钩爪,拥有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
它生性内向,胆小孤独、多疑、凶猛、强壮有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传统看法其它虎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在生态环境中也处于顶层的王者地位。
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东北虎的经济价值极高,肉和内脏可入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一只成年虎的价值相当于30多张黑貂皮,也只因为这样,东北虎遭到无情的捕杀。虎的繁殖率也较低,它的寿命一般为25年左右,三四岁时性成熟,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发情,怀孕期105~110天左右,每胎一般产三四仔。幼虎吮吸母亲乳汁长大,要跟随母虎一二年才独立生活。想想看,人们对东北虎的捕杀率大大超过它的繁殖率,这是东北虎濒临灭绝的直接原因。
滥伐森林、乱捕乱杀野生动物,严重地破坏生态平衡,也是造成东北虎濒临灭绝的另一个重要的间接原因。我们知道,森林是虎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也包含着虎的猎食对象——野猪、鹿等。近年来由于偷猎者甚多,致使虎的捕食动物也大为减少,因此,维持野猪、鹿等有蹄动物与虎之间的生态平衡是很重要的。据考查,在一只东北虎的领地内,应当不少于150~160只野猪和180~190只鹿。老虎只要吃饱了,并不会主动攻击人和牲畜。缩小了生活区域,削减了食物来源,东北虎能不濒临灭绝吗?
值得庆幸的是,据1987年统计世界各国的动物园(中国未计在内)现在养东北虎623只。现在我国大多数动物园都饲养了东北虎。这就是说,这个虎亚种现在还有一线生机,若不趁现在少数的饲养虎还有繁殖能力,并设法及时从野外弄到几只虎种,以更新现有的血缘来延续它的命根,那么。这个举世闻名的珍稀虎亚种就真的要彻底灭绝了,那时我国东北将真正成为无虎之地。
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东北虎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 东北虎已被列入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我国政府分别在70年代和80年代,为保护东北虎建立了长白山自然综合保护区和黑龙江省七星砬子东北虎保护区,对东北虎进行栖息地的保护。作为异地的保护,当时主要是我国的各动物园。 全国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曾经有虎的保护区至少有24处,如黑龙江省的七星砬子保护区、 广东粤北华南虎保护区、江西宜黄华南虎保护区等,但其中有些保护区是名存实亡,如:七星砬子保护区内已多年不见虎的踪迹。我国东北虎的研究工作开展的非常少,异地保护的研究仅限于各动物园初级原始的研究,我国仅进行过一次较为科学的东北虎野外种群数量的调查,该项研究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于1987年完成的,其它领域的研究都处于空白状态。
有关东北虎的调查、分布和种群数量:20年代之后,中国对东北虎种群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调查,1974---1976年,调查结果为151只;1984---1985年,结果为20---30只;1988---1991年为16--- 22只,其中黑龙江省有10---14只,吉林省有6---8只;最近的两次调查分别是1998年3月,吉林省开展调查,结果发现其境内仅存4---6只虎和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黑龙江省境内的调查,发现仅存5---7只。
最近一次,黑龙江省调查情况如下: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东北虎在黑龙江的分布区又明显向中俄边境地带退缩,并形成了老爷岭南部、完达山东部和张广才岭南部3个孤立的分布区,完达山西部和张广才岭北部林区可能没有虎的分布,老爷岭北部有无虎的分布待查。在以上的3个孤立分 布区的林业区内发现活动在老爷岭南部的2只个体可能为雄性,活动在完达山东部的虎至少有1只雌虎的1只亚成体虎,另两只不确定,可能为雌虎;活动在张广才岭南部1只不能确定性别。
目前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仅存不足20只,全世界也仅有400只左右。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将东北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严格禁止捕猎。据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使野生东北虎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958年,我国就在东北虎之乡的黑龙江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丰林红松原始自然保护区。1962年,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我国相关部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2005年8月9日,吉林珲春东北虎生活区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在1986年建立后,一直致力于研究东北虎的饲养繁育技术。最近10年又引进了具有国际谱系的东北虎种源,基地内的东北虎数量已由最初的8只,发展到今天的620余只。
[编辑本段]【简介】
树袋熊又叫考拉、无尾熊、可拉熊, 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Koala 来源于古代土着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考拉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们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
生活在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属哺乳类中的有袋目树袋熊科。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尤加利树林区。
考拉虽然叫做无尾熊,但大家不要被名字误导,考拉不属于熊类,最简单地说,熊是冬眠的,但是考拉是不冬眠的。这充分说明考拉不是熊。 同一物种的定义,是在自然条件下自由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一只考拉和一只熊,如果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因此,考拉和任意一种熊都不属于同一物种。
树袋熊身体长约70-80厘米,成年体重8-15公斤,性情温顺,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对大耳朵,耳有毛丛,鼻子裸露且扁平,没有尾巴,这是因为它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它四肢粗壮,尖爪锐利,长而弯曲,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一排为三,善于攀树,且多数时间呆在高高的树上,就连睡觉也不下来。以桉树叶和嫩枝为食,几乎从不下地饮水,这是因为树袋熊从桉树叶中得到了足够的水分,因此,一般很少饮水,所以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就是“不喝水”。 但这和它生活的环境有关,澳大利亚土地比较贫瘠,所以桉树摄入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而考拉正是以这种树为食,自然而然,考拉从桉树中得到能量也相对稀少,因此,它们必须要减少自己的活动量,来储存更多的热量帮助它们生存,而且,考拉很喜欢晒太阳,经常爬在树上不动.
厉害哩,好详细! 不知道liuyuanzi199 从哪里找来的
.
8. 考拉和熊猫有什么联系吗
二者联系真的不大。
熊猫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9. 大熊猫为何只有中国有,外国都没有呢
大熊猫之所以是我国独有的动物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我国的特殊地理环境之下现在的熊猫才得以存活下来,至于其他地方的熊猫就不这样幸运了。其实这也很正常,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独特的动物,比如说澳大利亚的袋鼠,都是因为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一场着名的冰河时期,很多动物都因此而灭绝,熊猫虽然没有因此灭绝,但是也损失惨重,在法国,匈牙利等地的熊猫直接因此消失。而在我国秦岭等地的熊猫却靠着独特的环境活了下来,因为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导致寒流没有完全席卷四川的大凉山等地,也让熊猫有了一个生存的环境。虽然熊猫活了下来,但是生存环境变得刻苦,也吃不上肉了,最后不仅长肥了,而且还爱上了吃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