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寄到澳大利亚的信的格式。
格式有别于国内邮件。国际邮件的“寄信人”写在左上角,“收信人”写在右下角,“寄信人”前面加个“From”或者“F”。“收信人”前面加“To”或“T”。地址的写法也有区别。国际邮件的地址写法是:由小到大。比如“北京市怀柔区花园路花园公寓李小明先生收”的写法就是:To:The Garden flat,Garden street,Huai Rou borough in Beijing.Mr.Li Xiaoming.书写格式也是灵活的,按照寄达国的习惯来写,即使书写格式有点失误,只要地址写对,邮递员也可以看出来的。PRC是中国在国际上英文名的缩写,代表这封信是中国寄来的,如果寄达国无人懂得中文,将会被送去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如果你家住某栋楼的几楼几号,比如:花园公寓3楼3A室,就可以这样:The third floor Room 3A in Garden flat.一般,“3A”已经说明了是3楼A室,所以“The third floor”不用写,但是如果这一层没有其它室,就要这样:The third floor in Garden flat.
B. 写信去澳大利亚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1. 信封(Envelop)与中文信封相反,英文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写在信封的中间,发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写在信封的左上角,或信封背面。英文书信的地址应从小写到大,先写门牌号码,再写街道、城镇、省或州及邮政编码,最后是国家名称。国家名称的每一个字母都要大写。2. 信头/个人信头(Letterhead/Personal Letterhead)公司信纸上方居中一般都印有其名称、地址和联系号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信头。在没有信头的普通信纸上写信,作者就需要写明回邮地址和联系号码。3. 封内日期(Date Line)封内日期是写信或打字时的日期。封内日期写在信头或作者地址的下两行。4. 封内地址(Inside Address)封内地址是收信人的地址,包括姓名,职务(如适用),公司名称(如适用),街道名称或信箱号,城市,州或省,邮政编码和国家。封内地址通常写在左手边,在日期线和称呼之间。5. 称呼(Salutation)称呼是一封信开头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封内地址或提示句下两三行。称呼后可以写冒号或逗号。在商业信函或其他正式书信中,用冒号。在非正式书信中,称呼后用逗号。(注意:尽量避免使用“To Whom It May Concern” 或“Dear Sir or Madam”,因为这种称呼已经过时,并且不很友好。改进方法是争取确定收信人的姓名,或使用“Dear Human Resources Manager”,“Dear Friends”这样的称呼。在给律师或外交领事写信时,可以使用“Esquire”或“Esq.”这样的头衔,但它们不应出现在称呼中。同样,如果收信人的姓名后面有“Jr.”或“Sr.”,如“George Bush,Jr.”也不能把它们包含在称呼中。)6. 头衔(Titles)除非写信人与收信人熟到可以直呼其名,通常要在收信人名字前加上“Mr.”,“Professor”等表示礼貌的头衔。7. 提示句(选择性)Attention Line(optional)提示句的用途是指明把信送给某个具体的人或部门处理,尽管信是写给这个组织的。另外,在指明的收信人不在时,它也允许组织中其他人查看信的内容。提示句通常写在封内地址的下两行或封内地址的上面。8. 主题句(选择性)Subject Line(optional)主题句简要说明信的内容。通常写在封内地址和称呼之间。如果写信人不知道收信人的姓名,也可以用主题句代替称呼。为了收到最佳效果,可以给主题句加下划线,或大写主题句。9. 正文(Body of the Letter)正文的格式多种多样。商业信函最好使用齐头式。而私人信件通常不用齐头式。在齐头式书信中,全部内容包括日期和信尾问候语,都从左侧顶格开始。段落开头不空格,各段之间空两行。修正齐头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格式,商业和私人信件都可以使用,尽管在私人信件中不一定要写回邮地址和封内地址。使用没有印刷信头的普通信纸时,这种格式最合适。与齐头式不同,发信人地址、日期,信尾问候语和签名都从中间开始写。其余部分从左边开始。10. 写信人签名(Writer's Identification/ Signature)写信人的签名、名字和头衔(如果适用),写在信尾问候语同侧三四行以下的位置。应亲笔签上写信人自己的姓名。如果是用打字机或电脑写的信,在写信人签名的上方,同样应该打上写信人的姓名。11. 附注(Notions)附注写在写信人签名下两行的位置,附注包括参考缩写,附件的数目和内容以及将收到这封信副本的人员名单。附注写在左侧。12. 信尾问候语(Complimentary Closing)信尾问候语是写在信尾的告别话语,例如Sincerely,; Sincerely yours,; Yours sincerely,; Friendly yours,; Truly yours,; Yours truly,; Cordially yours,; Yours cordially,通常位于正文两三行以下。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最后以逗号结尾。
C. 世界三大宗教各信封什么神灵
佛教:如来佛祖释迦摩尼
基督教:耶稣基督
伊斯兰教:真主安拉
D. 从中国给澳大利亚寄信的格式是怎么样的写在信封的哪里邮编写在哪里
名字写信封中间,下面写按照具体的门牌地址,所在的Suburb,城市(后接州的缩写和所在Suburb区的编号),最后写澳洲,给你举个例子吧
xx xxx(名字)
178 XX RD
XX XX(所在的Suburb)
Adelaide, SA, 5096(因为我在ADE就这么写)
Australia
就这样写就可以了,其他就是帖下邮票就行了。
你把澳洲的地址问来,就像上面这样分开写就行了,希望有帮助。
E. 东南亚信封伊斯兰教的由来
伊斯兰教15世纪才开始普遍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新加坡等地)传播,但传播的速度却是惊人的,到16世纪初这一地区的伊斯兰化便基本完成了,整个过程不到100年。今天,东南亚海岛地区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约有1.8亿穆斯林人口,占全世界穆斯林近五分之一。印度尼西亚是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其国民90%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穆斯林也占全国人口半数以上。另外在菲律宾、新加坡、文莱也有着占人口相当大比例的穆斯林。
但伊斯兰教是怎样进入东南亚的?它又是如何在东南亚传播的?至今仍是学术界悬而未决、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澳大利亚着名的东南亚学者尼古拉斯·塔林在他的着作《东南亚简明史》中写道:“伊斯兰教从东南亚以外的传入提出了一个文化帝国主义问题:它是如何来的?它又是如何传播的?虽然阿拉伯人早就在商路上建立了殖民点,早在674年前后苏门答腊西岸就接触到了伊斯兰教,但直到14世纪时它才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2】(P29)
由于缺乏可靠的史料,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伊斯兰教是从印度传入的,也有人认为主要的传播者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在东南亚传播伊斯兰教的是中国人【3】。在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史研究的权威着作《剑桥伊斯兰史》中,“18世纪前东南亚的伊斯兰教”一章的作者虽然倾向于认为东南亚的伊斯兰教是从印度和阿拉伯半岛传入的,但他也承认,关于早期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接受伊斯兰教的传说和资料是“很不可靠的”,认为伊斯兰教在东南亚迅速传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4】(P123)。
中国的穆斯林航海家郑和在1405-1430年间,曾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七次远航,抵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许多地方。郑和的远航与西方的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航海探险活动相比,不仅规模大、人数多,而且时间也早了近百年。郑和航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活动和意义,早已备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那么,郑和下西洋是否与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有关呢?
如果我们从伊斯兰教在全世界传播的路线、时间、方式来进行宏观的考察,再从中国文献记载的郑和家世、生平和一些有关活动,以及从郑和航线沿途的许多遗迹和民间传说来进行微观的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重要和有趣的联系,也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
问题一:据记载,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阿拉伯人就已在从红海到中国的海路上建立了一些居留地【5】(P257)。公元8世纪后,更是有大量的穆斯林从海路到中国来经商传教。按理说,伊斯兰教应先在沿途各地广泛传播,然后才到达中国。但事实上,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大规模迅速传播却是在15世纪以后,也就是说,是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才开始的。于是,我们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从时间上来说,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全面传播与郑和航海之间难道有什么联系吗?
问题二: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传播最普遍和最迅速的地区正是郑和航行中活动最频繁的满剌加、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区(即今天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而在郑和舰队的活动难以抵达的东南亚半岛内陆地区(今天的缅、泰、老、柬、越),伊斯兰教基本就没有传入。这难道也是巧合吗?当然,有人会说,东南亚海岛地区也正是阿拉伯人东来的必经之路,所以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应该主要是阿拉伯人。从逻辑上来说确实应该如此。但我又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样是阿拉伯人活动范围内、而且比东南亚各国距阿拉伯半岛更近的锡兰、印度南部等地,伊斯兰教的传播反而却远没有在东南亚海岛地区普遍呢?
问题三:郑和本人是穆斯林,但从有关的史料来看,他前几次的航行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活动并不多。但他后期的几次航行却带上了越来越浓厚的伊斯兰色彩,如第三次航行归来后到故乡云南昆阳上坟,参加伊斯兰斋月活动,从第四次航行起带上了马欢、哈三等穆斯林随员,第五次出访前到泉州拜谒伊斯兰先贤墓,后来又帮助重修南京、西安等地的清真寺,第七次远航时派洪保、马欢等人出访伊斯兰圣地麦加,等等。郑和后期航海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活动为什么会增多?这是否与他在海外传播伊斯兰教的需要有关呢?
如果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或许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郑和航海与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确实有重要联系。
二、15世纪时中国和东南亚伊斯兰教的情况
如果要作出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与郑和有联系的推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当时中国伊斯兰教必须具备向东南亚传播的条件。
F. 澳大利亚人都信仰什么宗教
澳大利亚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以基督教为主,天主教、印度教、 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存
G. 我要寄信去澳大利亚,信封怎么写,邮票贴多
英文信封的写法 1、在信封的左上角写“寄信人”的名字和住址。 2、在信封的中间或右下角偏左的地方写“收信人”的名字和住址。 3、寄信人不自称Mr.、Mrs.或Miss,但是在收信人的姓名前则必须加上尊称Mr.、Mrs.或Miss以示礼貌。 4、住址的写法与中文相反;英文住址原则上是由小至大,如必须先写门牌号码、街路名称,再写城市、省(州)和邮政区号,最后一行则写上国家的名称。 5、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上邮票。 6、信封上的邮政区号(zip code),在美国州名之后以五位数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三位数代表州或都市,后两位数表示邮区,至于邮政区号10027的念法是one double o two seven。 7、住址中常用字:有简写的多用简写: 楼 F(e.g. 2F) 巷 Lane ( e.g. Lane 194) 段 Section;Sec. (e.g. Sec.Ⅱ ) 弄 Alley (e.g. Alley 6) 路 Road;Rd.( e.g. Chunghua Rd.) 街 Street;St.(e.g. Yangkwang St.)
H. 从澳大利亚寄信回中国,信封应该怎么写,可以详细解释清楚吗
没有问题哦,这个是全世界通用的,全世界的邮局都能看懂你的信要去哪里的。不过HONG KONG后面应该也要加上P.R. of China的。
信封左上角写上,先写上寄信人的名字,换行后写寄信人的地址,全部要用英文,邮编跟在区名的后面。然后在信封中央先写上收件人的名字,然后换行写上收件人的地址,用英文,地方从小到大写,就是比如说你是寄到人家家里的,先写几0几室,然后几号楼,然后什么街或者什么路几号,然后什么区,换行然后写什么市,什么省,换行最后是P.R.of China。收件人邮编的话可以写在信封右下角。
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在写完英文以后换行写一遍中文,不过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的,邮递员都看得懂。担心寄飞的话就写一下也没关系,不过收件人姓名地址都要居中哦~
寄信人的名字地址什么的就不要用中文写了。邮票嘛贴在信封右上角,全世界一样,但是要贴一张airmail的标签,这个你直接去post office问好了,那边的人会称下分量,帮你贴好邮票和标签的。
I. 澳大利亚的人种,宗教信仰澳大利亚的人种信仰什么宗教
澳大利亚人主要信基督教和佛教。世界宗教是一家,不论信什么宗教,都是对善知识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