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亚和南极都是很久以前漂移的,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很多特有物种而南极很少
这是因为南极大陆经过很多年的漂移到达地球的南端,这个地方由于处于极地,所能接受的太阳热量相对少很多,所以气候相对较为恶劣。很多的稀有物种不能适应这种气候环境,因此慢慢自行灭绝。而澳洲大陆相对接受的太阳热量要多很多,气候相对较为温和,很多物种相对较为容易适应这种环境,因此澳洲的特有物种很丰富。
❷ 大陆是怎么漂移的
地球上原先有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被广袤的海洋所围绕。后来,这块大陆分裂开,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不断漂移,越漂越远。终于,美洲脱离了非洲和欧洲,中间留下的空隙就变成大西洋。非洲有一半脱离了亚洲。在漂移过程中,它的南端略有移动,渐渐与印巴次大陆分开,印度洋诞生了。还有两块比较小的陆地离开了亚洲和非洲,向南漂去,这就是澳大利亚和南极洲。随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诞生,原来的海洋缩小了,变成了今天的太平洋。
❸ 读大陆漂移图回答下列问题大陆漂移方向北美洲向什么漂移澳大利亚大陆向什么漂
大约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分裂、漂移,北美洲和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大陆向东漂移,大西洋逐渐加宽。澳大利亚这一块陆地与南极洲大陆和印度陆块分裂,向东北方向漂移。
经过漫长的时间,印度陆块向北长途漂移,与亚洲大陆相撞,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
❹ 人是怎么跑到澳大利亚去的
以前大陆早在1915年,德国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发表了一篇“大陆板块漂移说”论文。他是根据一种叫“正蚯蚓”的蚯蚓,不仅在欧亚大陆有广泛的分布,在美洲东海岸也有分布,但美洲西部却一直没有找到正蚯蚓。那正蚯蚓是怎样从欧亚大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东海岸的呢?他再从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与南美洲的东海岸之间,这边海岸上的各大凸出部分,正好是隔海相望那边的各大凹入部分对应。他就推理认为:在远古时,地球只有一块陆地,叫做“泛大陆”,包围大陆的是个统一的大洋,叫“泛大洋”。大约在两亿年前,地球发生了变化,使“泛大陆”破裂,破裂的大陆,由于受地球自转,和天体引力,便像航行在水面上的船,漂移开去。大约在200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板块,达到当今的位置,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地貌。由于当时的论据不足,加上魏格纳在格陵蓝考察中遇难,这“大陆漂移论”很快被人们遗忘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更多的观察事实,特别是通过卫星精密测量发现,大西洋还在以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南美大陆、北美大陆,以平均5.1厘米的速度在靠近;澳洲与美洲大陆则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在分离。而且发现与证明大陆上诸如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不断升高的,至今还在慢慢升高而使“大陆漂移论”受到重视与被公认。其结论:地球坚硬的陆地层,不是一个整块,而是很多块漂浮在水中。这些“板块”已经慢慢地漂移了千百万年,才形成今天大陆与海洋的形状。甚至,有科学家经过推理,绘出了四个不同年代的板块漂移图。如下图“某科学家对大陆‘漂移’历程”的推理示意图。”
是在一块的 后来板块移动 才出现了 现在的这个样子
❺ 澳大利亚向什么方向漂移
澳大利亚大陆进一步飘离南极洲,形成今天的印度洋.而印度洋将成为继太平洋之后的大洋,所以澳大利亚大陆应该是继续飘离南极洲的
❻ 大陆如何漂移的
谁能想到,茫茫大地,坚实的岩石圈,竟可以像巨大的轮船一样千里漂移,而且,至今这种漂移也没有停下来。
地球科学家已经证实,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彼此相连,构成一个统一的超级大陆。当时,大西洋还没有出现,北美东岸的纽约、华盛顿等地紧接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西缘,而我国西藏的南部则是一片茫茫大海,印度次大陆在万里之外的南大洋中与南极洲紧紧相连。
不久,这个超级大陆解体了,美洲相对于欧洲、非洲越漂越远,它们之间形成的大西洋慢慢地扩张。随后,印度次大陆从南极洲动身北上。这“艘”长途旅行的“巨轮”,漂洋过海上万千米,一头撞到正在向东漂移的亚洲大陆上,“船头”被撞得变了形,逐渐地隆起,把原来海底的沉积物撞得皱皱巴巴,使得那里的地壳破裂,深部的岩浆上涌,形成了花岗岩和变质岩,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横空出世。北漂的印度次大陆到现在还收不住脚,至今还一个劲地向北推挤着!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关于这个学说,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人们只能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间接证据,因此,长期以来,经典的大陆漂移学说遭到非难和攻击,它被斥为荒谬的理论、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美国地质学家说过,那时你若在美国承认自己相信这一学说,就根本当不了大学教授。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些情况才发生了变化。由于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大量发现与深入研究,相继出现了海底扩张与大陆板块构造学说。它们大大地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在短短几年内,大陆漂移的概念已经从“荒诞的邪说”变成了可信的事实。
❼ 澳大利亚怎么形成的
根据板块漂移理论,是几亿年前与亚洲大陆板块分离而形成的。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为大板块,又名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公元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区改为州,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澳大利亚联邦被正式成立。
澳大利亚大陆:
亦称澳洲大陆,是位于南半球大洋洲的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面积为76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的6个大陆中面积最小的一个。澳大利亚大陆属澳大利亚联邦。澳大利亚大陆四面被海所包围,与南极大陆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块完全被海水所包围的大陆。新西兰并不属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大陆上的生物相具有很大的不同。
❽ 澳大利亚大陆漂移说
在科学史上,由阿尔佛雷德·罗塔尔·魏格纳所创立的“大陆漂移说”可算是历尽磨难,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思考。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和探险家。1912年,他提出了地壳变迁的大胆假说,即“大陆漂移说”。这一理论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被无边无际的泛海洋所包围的原始泛大陆。这块泛大陆由较轻的固态硅铝层组成,并漂浮在粘性很大的液态硅镁层上。到古生代以后,泛大陆开始破碎,碎块在地球自转和日月潮汐力的作用下,逐渐漂移开来,形成了今天的陆海分布格局。南美洲与非洲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南美洲的东海岸与非洲的西海岸正是它们之间的一道裂痕。
这一石破天惊的理论,立即在科学界炸开了锅。一些学者积极支持,认真求证;另外的多数学者则坚决反对,猛烈抨击。直至1928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地学讨论会上,“大陆漂移说”仍被斥为“荒诞的怪论”、“积木游戏”。两年以后,魏格纳在格陵兰的探险中不幸以身殉职,“大陆漂移说”也从此销声匿迹。
20世纪50年代,随着古地磁学新发现的问世和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才使这一学术在沉寂20多年后得以起死回生,重新活跃起来。此后,科学家们沿着“大陆漂移说”的思路,深入研究,创立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大陆漂移说”才彻底站住了脚根。“大陆漂移说”的生死沉浮,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其一,真理的光辉遮挡不住。“大陆漂移说”从创立到得到承认,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经受了无数的责难和攻击,但终究死而复生。
其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陆漂移说”的生命力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实践成果和理性思维的结晶;它的起死回生,同样得益于实践成果的支持。如果没有上世纪50年代对古地磁的测定和地球物理勘测技术在海底考察中的广泛应用,“大陆漂移说”就可能要面临更为严酷的考验,经历更多的挫折。
其三,既有的理论不能作为检验新理论的标准。“大陆漂移说”之所以一出生就遭到强烈反对,就是因为当时存在着已成为科学界共识的“大陆均衡说”和“陆桥说”。前者认为地壳只有垂直升降运动,而不可能有水平运动;后者认为在很久以前各大陆之间曾经有过狭窄的“陆桥”,使古代生物可以通过“陆桥”自由来往。那些将“大陆漂移说”斥为怪论的人,正是依据了上述两种理论来作为是非标准。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标准是靠不住的,依据这个标准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谬误。
其四,人数多少也不能作为判断科学是非的标准。科学史已经反复证明,科学真理最早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受到多数人的非议。“大陆漂移说”就是如此。因此,在科学问题上,不能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尊重少数、保护少数应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
其五,综合分析能力是科学创新的重要素质。作为气象学家的魏格纳,并不具有比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更丰富的地质及生物学知识,但他却能把这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并用新的观念去进行综合分析,所以能创造出全新的理论成果。
围绕着“大陆漂移说”的这场斗争已经远离了我们,但它给人们思想上的启迪却永远值得记取。
❾ 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冈瓦纳古陆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连接南美洲、非洲、马达加斯加、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亚洲的中南半岛。大约在1.7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又分裂为东、西冈瓦纳大陆,东冈瓦纳大陆由南极洲、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组成。大约在53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开始分离;之后,约在39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南极洲最后分离,并经过逐渐漂移,南极洲大陆移到了现今的位置。
❿ 澳大利亚是不是从南极洲漂移出去的
不是南极洲,是冈瓦纳古陆
又称南方大陆。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南半球超级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上述各大陆被认为在古生代及以前时期曾经连接在一起。“冈瓦纳大陆”是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于1885年在《地球的面貌》(The Face of the Earth)一书中提出的。根据印度中部冈瓦纳地区石炭纪到侏罗纪的地层——“冈瓦纳系”得名。休斯认为,非洲、印度等大陆具有相同的地质历史和古植物群,过去曾是一个统一的大陆。石炭纪一二叠纪时,南方大陆的大规模冰川活动已由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地发现的冰碛岩所证实。该古陆上发育的大冰盖,其中心在南极洲东部和非洲南部,冰流由此辐散出去。古地磁资料也表明,当时这一带靠近古南极,大冰盖分布于古南纬60°以内。二叠纪时期,南方大陆占优势的植物群是种子蕨类植物舌羊齿,其分布遍及南美洲、中非、南非、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而在包括北美洲、格陵兰、欧亚大陆在内的北方大陆则没有出现这类植物。一般认为,冈瓦纳古陆在中生代开始解体,新生代期间逐渐迁移到现今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