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哪里的医疗水平好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新西兰非常相似。
但新西兰相比于澳大利亚更像是农村。澳大利亚的高楼林立,新西兰是很难看到的。
相关报道:
“项由美国纽约联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报告显示,在7个主要工业国家中,澳大利亚的医疗系统仅次于荷兰和英国位居第三名,而美国医疗系统则排在倒数第一。
这项国际报告由纽约联邦基金会(Commonwealth Fund of New York)撰写,基于对多个可对比的西方国家的病人和医生的调查。 澳大利亚在给居民提供长寿、健康和丰富的生活方面位居第一,在提供有效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方面排在第二名。在研究进行的过去三年中,一共有2.7万名来自这7个主要工业国家的病人和护理医生接受了调查。调查的衡量指标包括:安全性、及时性、平等性和有效性等。在居民长寿方面澳大利亚居首,而英国最差。报告中显示:美国和英国2003年的死亡率由于医疗系统问题而特别高,比当时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高出25%和50%.美国在其它几个方面的评比中也表现不佳。然而,美国医疗系统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每年每人须支持8373澳元,而澳大利亚只需3855澳元,英国需要3436澳元。”
2. 澳大利亚看病要钱吗 澳大利亚看病贵吗在澳
澳大利亚公民在澳大利亚看病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有澳大利亚绿卡的外国人在澳大利亚看病也享受澳大利亚的免费医疗。但是没有澳大利亚绿卡的外国人在澳大利亚看病不能享受免费医疗,必须缴纳高昂的医疗费用。如果提前购买澳大利亚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可以报销70%的费用,剩下的30%自己承担,这样能节省很多澳大利亚的医疗费用。
3. 澳洲的医疗,医保是怎样的
领取
想要有公费看病医疗,首先,你要有一张Medicare卡。Medicare卡并不神秘,每个澳洲的永久居民和澳洲公民都能申请Medicare卡,每个人都可以领到,没有存在任何阻碍的因素。申请Medicare卡可以在Medicare的任何一个分支办理。最简单的,Town Hall就有一个分支,华人区如Chatswood、Eastwood等地都有。
看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
拿到Medicare卡之后,最直接了当的益处就是:免费看病。我们现在来说说日常生活中比较经常会碰见的看病问题。Medicare卡可以报销你在GP(根据小编读NAATI的经验,GP可以理解为家庭医生、社区医生,或是全科医生)处进行治疗的门诊费,以及在专科医生处85%的费用。如果你的专科医生是直接向Medicare索取费用的,那你不用付治疗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BULK BILLING)。
Medicare 承担的费用包括:
· 医生会诊,包括专科医生
· 治病所需的化验和检测,比如x光和病理化验
· 验光师进行验光
· 医生进行的大部分外科手术和治疗
· 部分经认可的牙医进行的外科治疗
· Cleft Lip and Palate Scheme, (兔唇,唇腭裂)所列的具体项目
· Enhanced Primary Care (EPC) 计划中所列的具体项目
小编温馨提示:
上面所写的承担不一定指全部给免费哦,很多情况是要自付差额的,这就是为什么看同样的病,有的地方收钱有的地方不收钱,有的收得少,有的收得多。澳洲的就医方式实行家庭/全科医生首诊制,也就是有任何的门诊需要应先行到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处,每个社区医疗中心都有GP,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到任何一个GP处预约看诊,看诊的时候出示Medicare卡,有的GP是bulk billing,有的GP会收取会诊费然后给你发票账单由你自行到Medicare的分支去报销回费用,而你自付的差额部分简称为gap 。所以GP也是有可能收费的,记住,不是所有GP都bulk billing。
任何收费问题,在你就诊前都可以非常直截了当地问清楚,千万不要等到看完了病才傻眼。GP除了会诊也可能给病患做一些检查和化验,有些是在本医疗中心做,有些是GP写了推荐信(referral letter)推荐病人到其他的化验或者检查中心做,你可以询问这些化验和检查是不是bulk billing,还是要由病人自付化验和测试的gap。
GP不是什么病都能治,说透彻点,其实GP什么大病都治不了,GP根据病人的病情,GP会写推荐信给病人到专科医生处就医,专科医生也是分bulk billing和需要病人自付gap两种,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专科医生都不是bulk billing的。
同时,一个家庭自付的gap会有一个上限,MEDICARE会为你支付多于上限的金额,拥有MEDICARE后可以申请这个支付上限,Medicare才会为你支付。(MEDICARE SAFETY NET 查询网址为 http://www.medicareaustralia.gov... ces/msn/index.shtml )
住院治疗
普通看病说完了,咱们Touch Wood地来说说严重一点的问题 -- 住院治疗。持有Medicare,你可以到公立医院作为公费医疗病人,由医院指定的医生进行治疗,病人无需缴纳费用。即使已经购买私人保险,也可以在主动选择在公立医院进行公费医疗。不过,作为公费医疗病人有两点不好的就是:一,你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医生;二,你也不能自己选择何时入院治疗。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有不少已经是澳洲公民或是持有澳洲绿卡的准妈妈打算在澳洲公费生孩子,在这里要提醒一下,请务必慎重选择,因为公费医疗是不能选择医生、不能选择剖腹产、不能要求顺产侧切、不能选择病房的,一切都要听从医院安排,实施何种分娩方式是根据产妇生理情况由当日值班医生和助产士来判断。我姑姑当年在公立医院的产房里痛了11个小时,医生最后才决定用剖腹产。想想痛了11个小时啊,自行脑补一下吧。
想要享有选择权你只能让自己成为自费医疗病人,在孕期二十周之前甚至几周时就要预约好的医生和医院开始全程自费产检以及制定分娩计划。如果过了半程才决定要自费的,医生一般不收,如果愿意收半路产妇则说明这个医生医术一般,太少人预订所以有空档,那咱们也还是避免为好。毕竟天大地大,都没有妈妈和宝宝大。
需要自己付费的方面
好了,说完公费医疗和公费住院之后,现在要说说那些你要付钱的事儿了。作为自费医疗病人,你有权选择指定医生,也有权决定去你指定的医生所行医的私立医院或是公立医院进行自费治疗。如果你选择自费医疗(无论是在公立医院或者私立医院),Medicare 将为你承担Medicare Benefits Schele (MBS) 中75%的治疗费,剩余的25%治疗费由你自行承担。你还需要自付以下所列的部分或全部费用:
· hospital accommodation, 住院费
· theatre fees, 手术室费
· intensive care, 重症护理费
· drugs, dressings and other consumables, 麻醉药剂及相关材料费
· prostheses (surgically implanted), 外科植入的材料费
· diagnostic tests, 化验费
· pharmaceuticals 药费
· any additional doctor's fees.付给医生的其他治疗费
4. 在澳大利亚学医怎么样
入学申请有什么条件,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0915466/,看系统中有多少与你情况相似的学生成功申请了这个学校或者那些专业,看看他们最低多少分就可以被录取,就可以知道申请的成绩要求了。
5. 医学生留学澳大利亚好不好
不少同学去澳洲留学选择读医学专业,也有很多同学们有意去澳洲读医学专业,那么关于澳洲留学医学专业有哪些类别你知道吗?
一、理疗澳洲是一个医疗福利条件极好的国家,随着澳洲经济的发展,澳洲出现了大量的物理治疗的职位。物理治疗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会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私人诊所,养老院,政府医疗部门,工会等处工作。成为注册物理理疗师的条件是,完成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师协会( Australian Physiotherapist Council)认证的课程。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都有该方面课程。
二、验光澳洲的验光师主要的工作内容有:一是验光配镜服务,二是通过指导病人如何保护视力和眼睛健康,来协助病人克服视力问题。目前澳大利亚开设视光学Bachelor of Optometry专业的大学有:昆士兰科技大学、弗林德斯大学的视光学专业都是需要本硕连读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Bachelor of Optometry则需要读5年,悉尼大学也有。三、医学检验医学检验人员是开展临床实验室诊断程序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重要研究团队中的关键成员,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人体体液和人体组织。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所开设的检验医学硕士,不仅获得澳大利亚计医学科学家研究所(AIMS)的认证,而且也有英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IBMS)的认证。目前,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唯一获得AIMS认证的硕士阶段课程就是RMIT的该课程。该课程有实习机会,如果学生打算继续深造的攻读博士学位,则需要在这段时间做课题研究。科廷则有本科段课程。四、医疗放射科学澳洲的医疗放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4个领域:超声波 Ultrasound;医学影像 Diagnostic Radiography (Medical Imaging);核医学技术 Nuclear Medicine Technology;放射疗法 Radiation Therapy。其中,超声波的资格认证比较特殊,需要在获取了前3个领域中的一个资格认证后,才有资格申请并获得。RMIT、南澳大学、纽卡斯尔大学都开设该课程,悉尼大学的医学院是南半球最大、最有名的医学院,其医学影像专业也是众留学生的首选。
6. 澳大利亚看病要钱吗 澳大利亚看病贵吗
澳大利亚构建了覆盖全体居民的医疗照顾制度(Medicare),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障。那么,澳大利亚移民享受Medicare医疗保险吗?正确的看病流程又是怎样的?个人部分要承担的开销又是多少呢?
Medicare是什么?
7. 发达国家的医疗是怎样的
提起看病,不少人会羡慕发达国家的一些医疗福利,其实发达国家医院里的久待候诊、昂贵费用、误诊事故等情形也屡见不鲜。医疗福利“看上去很美”,享受起来却并不容易,本报驻外记者在此跟大家分享他们在发达国家看病的体会
看病离不开“等、等、等”
不久前,一则德国37岁孕妇流产的新闻令人痛心。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一名怀孕3个月的孕妇因突然腹痛被丈夫送往附近医院急诊。然而,由于只有一名急诊医生,前台护士又认为孕妇无大碍,在经过长达4小时的漫长等待后,孕妇因为大出血才被紧急推进手术室,此时胎儿早已死亡。德国看病“治病不救急”的特点可见一斑。
类似事情,本报驻德国记者也领教过。一次凌晨1点,记者突发急性肠胃炎,疼得满头冷汗,打车去附近一家医院急诊,发现急诊室里人满为患。前台护士简单问询后,便开启了等待模式。在熬过一小时后,一名建筑工人模样的男子终于被医生叫号。“在手指骨折4小时后,我终于要见到医生了!祝福我还能拥有完整的手指吧!”男子高举简单包扎、渗着血迹的手指,向所有人鞠了一躬,戏谑的语气里充满愤怒与无奈。听完男子的发言,记者放弃了等待,好在临走前护士给了几包能缓解症状的药物,熬过了那晚。此后,记者一般情况下再不去看急诊。
根据德国相关法律,每位拥有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义务定期参与急诊服务。然而,这一义务一般只在工作合同中提及,联邦层面并没有统一规定医生参与急诊服务的最低频率和时间。结果,德国现有急诊医生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名为“急诊”,病人却急不得,只得漫长等待。
在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当地政府为鼓励医生多值急诊班,甚至补贴每小时18欧元的值班费。德国联邦消费者中心协会专家福格尔指出,这依旧不能解决德国医疗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医生资源过少。
在加拿大,有一年4月份,本报驻加拿大记者的牙齿出了点小毛病,给一家牙医诊所打电话,对方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我们已经预约到7月中旬了,可以给你安排在7月下旬。”记者连忙询问,有无可能提前一些,毕竟3个月的等待太长。对方答,如有人取消预约就安排。后来确实有人取消了,但记者也无法继续等待,只得提前去药店拿了些药缓解症状。与朋友聊到在加拿大看病难,这位朋友建议道,如果你有慢性病,需要处方药,而又没有家庭医生,最好找医生朋友一次开个两年的,省得以后看医生麻烦。
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今年1月底公布了最新的政府医疗服务报告,披露了诸多让人触目惊心的医疗事故。报告指出,给不该做手术的病人做手术,手术部位错误、手术器械留在病人体内、输错血液等,都是澳大利亚医院里常见的医疗事故。虽然欧美等国家建立了完备的医疗体系,但医院效率、普通医生和护士的水平却远远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步伐,加之高福利制度监管不严等,导致这些国家医疗事故高发。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对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7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每300名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医疗事故。失误除了使用复杂药物的原因外,还包括医疗人员劳累过度、人手不足、沟通不畅等。
另一份来自法国参议院的报告也指出,法国每年有1.8万人死于治疗方法不当、剂量不当、后续监测不力等原因。在澳大利亚,每年有1.8万人因医疗疏忽死在医院;每年有5万人因医疗疏忽遭受永久性伤害;每年有8万人因医护人员用药错误不得不住院治疗。
去年年初,法国布雷斯特市一家医疗中心因2009年一起人工流产中的子宫肌意外穿孔事故,被判处总额超过54万欧元的罚款。据法国国家医疗事故赔偿机构主席勒鲁介绍,2016年该机构共收到4500多项赔偿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医疗事故的数量之众。
德国患者安全联盟的医疗事故数据更为惊人,光是医生把手术纱布或棉球遗落病患体内的事故,每年就有约3000起。德国医生协会的统计显示,每名德国人平均每年需就诊19次。德国人口约为8000万,与37万名现职医生相比,后者的工作强度不小。近年来,德国政府频频向外国医生伸出橄榄枝,然而,外国医生因语言不通交流不畅,加之高强度的工作,也增加了就诊失误几率。
此外,高福利制度监管执行不严,养出蠹虫。以法国为例,2018年年初两名前医护人员因从医疗保险中欺诈获利6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2万元)被地方法院判刑,其中一人在2010年到2014年间利用助产士的便利,采用虚报发票金额、开具假发票、滥计出诊费等方式,从疾病保险金库获利27.7万欧元;另一人作为自由执业的护士,在一年间开立了1.8万份医疗票据,是正常水平的3倍之多。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有其优点。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居民不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有健康卡,凭卡看病,绝大多数的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但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渥太华医学院教授雅格·布莱文津指出,因为看病免费,人们即使没有严重或紧急病情,也会预约医生进行检查,导致候诊名单很长,并且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同时,政府为医生规定了接诊人数上限。此举本意是为保障医生权益、保证医疗水平、控制支出,但无疑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布莱文津表示,加拿大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够优化。外国人如果无法进入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不仅享受不到免费医疗,而且看病会更难更贵,因为找不到家庭医生,多数情况下只能去医院看急诊。
在澳大利亚看病也是免费的。但患者在公立医院没有权利选择医生,也不能选择何时住院或者手术。澳大利亚华裔医生刘英在堪培拉从业已经近28年。她认为,澳公立医院效率低下情况比较严重。“如果一名医生在私立医院每小时可以做4个肠镜检查,那在公立医院每小时最多只能做2个。由于效率低,病人等待手术的时间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一方面是致力于发展全民医保,另一方面是社保体系下的严重赤字和公立医院的不堪重负,为医疗系统增添重重危机。以法国为例,由于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医疗保健预算一再被压缩,公立医院医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工资不高、工时超长,直接导致医生大量流失。如何在减少开支的情况下更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确保民众和医护人员双向满足,将是发达国家医疗模式不得不应对的问题。(记者冯雪珺、吴云、李锋、王远采写 来源:中国江苏网)
8. 澳洲留学生病了怎么看
去医院呀,你在澳洲留学,必须要要购买健康保险的,可以报的。
9.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险体系如何
澳大利亚最早的医疗服务主要是由慈善机构提供的,现行医疗制度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医生和护士都接受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边远的农村人口也能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进入20世纪后,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职能不断扩大,广泛开展接种疫苗,积极预防和治疗结核病、性病和吸毒等活动,还提供产妇津贴和住院救济金等。不仅对参加医疗保险者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同时也对那些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在许多方面免费提供一般的医疗服务。因此公民体质有明显的改善,男性预期寿命比19世纪增加20岁,女性预期寿命则增加23岁,婴儿死亡率也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在澳大利亚,老人、儿童、妇女受法律保护,政府鼓励生育,生得越多,补助越多。
完善的医疗体系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健制度是一个覆盖全民,人人受益的体系,它是西方国家中最完善的医疗体系之一。据1993~1994年统计资料显示,澳大利亚拥有1142所医院,其中公立医院700余所,平均每1000居民拥有病床32张。1994~1995年,澳大利亚全国共有开业医生458万人,注册护士16万余人,还有牙科医生9100人,配镜师2200人,药剂师129万人。1984年出台“医疗照顾制度”,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医疗政策的里程碑,除低收入外,所有公民均需交纳相当于个人收入15%医疗保险金,凡交纳过保险金的公民均可获得医疗照顾卡,持卡人在公立医院可享受免费治疗、检查、出诊、住院费及住院期间的伙食费。除急诊手术外,一般手术需要预先登记,有的要等上几个月甚至一年,但病人可选择医生,选择手术时间,不过必须向医院适当交费。此外,如果有钱在私立医院随时即可手术。其次美容手术、口腔等均需自费。医疗照顾津贴计划和药物津贴计划是医疗照顾制度的重要部分,病人住院一般期限为3~12天。澳大利亚人认为在挽救一个危重的年轻生命时会不计成本,而对年事已高,身患绝症,毫无救治希望的人身上投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种浪费,所以该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之一。
远程医疗服务
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面积广阔,人口稀少的国家,为对住在边远地区的孤立居民点和家庭,借助高科技的通讯手段和先进的交通工具提供空中医疗服务。澳大利亚空中医疗服务机构甚多,现以“皇家飞行医疗服务队”为例:该部中心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并在各州都设有分部,有17个医疗基地,拥有40多架飞机,全天候服务,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如果有人生病或遭意外,便可向该服务队发出信号,值班医生根据情况或通过无线电发出诊断处方,或派医生乘飞机出诊,或将病人接回医院治疗。该服务队每年飞行里程约1200万公里,救治病人约20万人次,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经验最丰富的空中急救中心。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健业非常发达,该行业的产值占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8.4%。有超过1,100所医院,其中六成以上是公立医院,平均每千人拥有4.5张病床。约有4.2万名注册医生和19万名注册护士。联邦政府既承担患者一般的治疗和药物费用,又为公立医院、居民区卫生保健设施、旅店、家庭和社区的卫生保健等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根据宪法规定,州和地区政府有责任为人们提供切实的医疗服务,包括大多数急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治疗。各州和地区还向人们提供多种社区和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学校保健、口腔保健、母婴保健、职业保健、疾病控制和各种健康检查。地方政府承担的主要健康责任则在环境控制方面,如垃圾的处理、洁水的供应和健康检查等。地方政府还提供一系列的家庭卫生保健服务和预防性的个人免疫服务。
医疗保障制度
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1973 年颁布的《健康保险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机会的医疗保险,每个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所有居民均可免费在公立医院得到基本医疗服务。但由于收入不同,所缴纳的医疗保险金额也不同,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富者多出”和“尽力而为”。其做法是每一个参保人都要缴一笔费用作为“保险基金”,缴纳工资的 3% 为“基本保险费”,另外,根据收入不同,再缴纳数额不等的“累进保险费”,高、中、低收入者分别交纳工资的 5% 、 3% 和 1% ,然后政府补助 30% 的健康保险费用。虽然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但由于《健康保险法》明文规定,在公立医院就诊时病人无权选择医生和病房,也不享受优先住院和治疗。因此,在澳大利亚,大约有 40% 的居民同时购买私人医疗保险。
私人保险形式有两种,一是单人保险,一是家庭保险。私人医疗保险只提供医院服务,既可去私立医院看病,也可到公立医院以自费病人身分就医,但可选择医生和优先住院,政府负责支付 75% 的费用。根据澳大利亚有关法律规定,私人医院和诊所不能向病人卖药,因此,同时实行“药品补贴计划”( PBS ),政府每年公布一次 PBS 的药品目录,凡退休者和领取社会救济者(包括子女)在购 PBS 范围内药品时,不管药品实际价格多少,每张处方付费 2.6 澳元,当年支出超过 135.2 澳元时,可领取一张免费卡,凭卡在当年免费购药。对其余人(包括不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每处方付费 16 澳元,不足 16 澳元按实际药价支付,当年药费支出超过 312.3 澳元时可申请优惠卡,当年购药时每处方只付 2.6 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