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澳大利亚为背景题材的电影
《澳大利亚》
导演:巴兹·鲁赫曼
主演: 妮可·基德曼
休·杰克曼
大卫·温汉姆
类型: 冒险/西部/战争/剧情
国家/地区:美国/澳大利亚
片长:165分钟
上映日期:2008年12月25日 香港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
官方网站:http://www.australiamovie.com/
《澳大利亚》中所讲述的那个满是传奇和浪漫情愫的动作历史故事,发生在濒临于二战边缘的澳大利亚,那里有一座被袭击了珍珠港的日军炸掉的城市--达尔文。影片的编剧兼导演巴兹·鲁尔曼(Baz Luhrmann)借机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史诗画面,就像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一样,散发出永久的传奇气息。一直以来,鲁尔曼都将澳洲大陆当成这个世界拥有着最伟大的边境线的地界,他说:“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遥远、非常遥远的国度,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认知问题……比如说在《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中,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句非常有针对性的对白,当卡琳·布里克森发现她的丈夫有婚外情了,她说,‘我要逃走,我可能会去任何地方,非洲、澳大利亚……好吧,我应该不会去澳大利亚。’”
《肮脏的交易》
这是1969的悉尼。巴里在城里经营着赌博、嫖娼和其它强取豪夺的不正当买卖。美国大兵在越战间隙纷纷涌入此地休假,巴里的收入也因此而源源不断。巴里红火的生意引起了美国黑帮的注意。托尼和萨尔这两个美国无赖受指派来到澳大利亚, 从巴里那里诈取钱财。与此同时,巴里的侄子达西也结束了在越南的服役,回到悉尼开始新的生活。巴里很快发现自己在与这些嗜杀成性的美国佬周旋的同时,还要应付自己凶悍的老婆,麻烦的情人和不地道的警察雷。镜头的巧妙运用,黑色喜剧的形式,以匪徒作为主人公,作家兼导演戴维·凯撒在沿用昆汀·塔伦蒂诺和盖·里奇警匪片套路的同时,还为其影片赋予了浓厚的澳大利亚色彩。
《天线》
1969年7月, 全世界通过电视目睹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过程。但是,若没有澳大利亚工作者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帕克斯接收站对世界上最大的天线之一进行调控,人们根本无法通过电视看到这一切。《天线》是一部振奋人心,令人愉快的影片。它获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演员对角色的精彩塑造外,还有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其实就是生活的最高追求这一温暖人心的主旋律。
上帝也被告》
史迪夫在澳大利亚沿海一个具有田园风光的小镇上生活,靠打渔勉强维持生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史迪夫的小船被雷电击中而遭到严重损坏,根本无法修复。史迪夫认为保险公司一定能够对他的损失给予赔偿,一切都会不成问题。然而他却大错特错了!保险公司拒绝了史迪夫的索赔要求,告诉他这次意外是“上帝的行为”。史迪夫因此作出决定:如果这次意外真的是“上帝的行为”,那么上帝必须对他的损失负责。就这样展开了这场小人物和强大的教会特权以及小人物和为教会服务的庞大的法律机构、保险公司之间的斗争。在女记者安娜的帮助下,史迪夫试图证明世间并没有什么“上帝的行为”。 这不过是保险公司为了拒绝赔付老百姓的索赔要求而获取高额利润的借口。由政治作家当·华森编剧《起诉上帝的人》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反应人民与社会制度之间矛盾的喜剧。
‘贰’ 关于几部欧美大片的上映时间
钢铁侠 中国首映:2008年4月30日
北美首映:2008年5月2日
蝙蝠侠6 2008年7月18日上映
春丽传 2009年2月27日
木乃伊3 2008年9月
夺宝奇兵4 2008年5月22日
2008年7月即将上映的电影:
7月《赤壁》(上集)吴宇森\梁朝伟、金城武、张震、孙红雷、胡军、林志玲
7月《全民超人》(美国7月2日上映)
7月《麦兜之春田花花武术馆》
7月18日《蝙蝠侠前传2》
2008年8月即将上映的电影:
8月11日《木乃伊3》李连杰、杨紫琼、黄秋生、梁洛施
8月15日《龙珠》
2008年9月即将上映的电影:
9月5日《澳大利亚》
2008年11月即将上映的电影:
11月7日《007第22部》(全球同步)
11月21日《哈里波特6: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叁’ 电影澳大利亚什么时候上映
北美已经上映了 11月26日。中国大陆还没开始引进,但估计得2009年了。
‘肆’ 《本杰明·巴奇顿》、《澳大利亚》中国什么时候上映
《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上映/发行日期
USA 2008年12月25日
Australia 2008年12月26日
Finland 2009年1月16日
Brazil 2009年1月16日
Egypt 2009年1月21日
Portugal 2009年1月22日
`````但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上映的计划~
http://www.mtime.com/movie/52414/trailer.html#menu 者有几个预告片,蛮期待的!
《澳大利亚》的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香港
Hong Kong 2008年12月25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8年11月26日
美国
USA 2008年11月26日 也还是没有内地~
http://www.mtime.com/movie/53067/trailer.html#menu 在送给你几个预告片 o(∩_∩)o...
‘伍’ 澳大利亚电影的简介
1896年 8月在墨尔本的歌剧院首次放映了英国人R.W.保罗摄制的关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桥的纪录短片。同时,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派出的摄影师在墨尔本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反映盛大的墨尔本杯赛马活动。这部影片在墨尔本和悉尼上映达 3个月之久,是外国人在澳大利亚拍摄的最早的一部影片。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C.斯潘塞来澳拍摄了关于土着居民的风俗习尚的纪录片,开创了以研究土着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人类学纪录片之先河,救世军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拍摄宣传宗教的短故事片,如《早期的基督教殉难者》(1899)。第一部澳大利亚人摄制的影片《凯利帮的故事》是1906年上映的,它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的诞生。影片是由C.泰特摄制的,内容描写侠盗凯利兄弟和警察之间的斗争故事。这显然是受到当时美国畅销影片《火车大劫案》(1903)的影响。《凯利帮的故事》放映时间为66分钟,并用演员在银幕后配音,这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长故事片。这部影片的畅销导致了这种类似美国西部片电影的泛滥。当时没有随波逐流的导演只有R.朗福特他出身演员,自当上导演以后,一贯注意影片的质量,作品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他拍摄的《邦蒂号的叛变》(1915)、《我们的选择》(1919)和《多愁善感的家伙》(1920)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后者,成功地塑造了澳大利亚人的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英国的影片开始进入澳大利亚,与新生的澳大利亚电影展开竞争。从20年代起,廉价的英美影片逐步侵占了澳大利亚电影市场。澳大利亚的民族电影因成本高、题材贫乏等问题,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很多电影工作者被迫放弃故事片的拍摄,转向新闻纪录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以美国影片独霸澳大利亚银幕而达到极点。在这段时期内,只有少数几位导演在为繁荣本国电影而辛勤地进行创作。他们中影响较大的是G.E.乔维尔。从1925年的《蒙比的蠢虫》一片开始,到他1959年死于贫困为止,乔维尔摄制了许多真正澳大利亚题材的影片,如反映澳大利亚军队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英勇作战的《四万骑兵》(1941)和《托勃鲁克人的老鼠》(1948)等。他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杰达》(1955),由于他在影片中处理种族问题不当,这部影片遭到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新闻宣传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新闻纪录片有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吸收和培养了很多电影工作者。这时,在悉尼大学学过人类学的I.邓洛普进入了电影界。从1957年开始,他多次进入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拍摄了不少关于土着居民生活的纪录片,逐步成为澳大利亚人类学电影的权威人士。
从70年代开始,由于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如建立电影委员会,对影片进行资助,开办电影、电视学校,创办电影资料馆等),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澳大利亚电影进入了复兴时期。这首先表现在长故事片产量的稳步上升。澳大利亚1969年只发行了5部国产片,而到1971年则上升为11部。整个70年代,平均每年发行15.2部国产片,之后这个数字又有所上升。其次,电影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并日趋成熟,特别是一批中青年编导人员在70年代初陆续走上影坛,促进了国产影片的发展。这些新生力量中有:T.伯斯塔尔、P.韦尔、B.贝雷斯福德、J.杜伊甘、D.克龙比、F.谢皮西、戴维威廉森、艾戈尔?奥津斯、G.阿姆斯特朗等。这批编导的大部分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澳大利亚的,例如,由P.韦尔导演的《悬崖上的野餐》(1975)和《加利波利》(1981);由B.贝雷斯福德导演的《获得智慧》(1977)和《驯马手》(1980);由G.米勒导演的《从雪河来的人》(1981)等影片,都是新生的澳大利亚民族电影中的佼佼者。这些影片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历史,不直接反映现实,但却往往能引起观众对今天社会问题的联想和思考。有些影片的内容层次较多、涉及面较广,耐人寻味。这些影片一般来讲构图讲究,光和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镜头流畅,善于利用大自然的景色作背景。随着国产片的发展,在澳大利亚银幕上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本国电影明星:梅尔吉布森、约翰哈格里夫斯、杰克汤浦森、布赖恩、布朗、海伦莫斯等。
8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影片在发挥上述特点的同时,还在某些方面有新的突破。这首先表现在内容已不仅限于历史,也采用了现实题材,如反映吸毒问题的故事片《冬天的梦》(1981)等。更重要的是反映土着居民的影片再度出现。它们已从早期的纪录片发展到以故事片形式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和问题,一般都有较强的感染力。如约翰?霍尼的《曼加妮妮》(1980)和艾戈尔?奥津斯的《我们的偏僻地区》(1982)。8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的复兴处于开始阶段,这首先是因为在澳大利亚影坛上,国产片还处于少数地位,外国影片仍占绝对优势,其中主要是美国片,一般每年进口 200部左右;另据澳大利亚发行商协会的统计,1963~1981年,在澳大利亚公演的100部最畅销的影片中,国产片只占8部。其次,上述有特色的影片在整个国产影片的产量中也只占少数。毫无特色的平庸之作、充斥着性的内容的影片,还大量存在。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中,间或也出现色情镜头。
澳大利亚年产影片约20部,有影院900余座(包括汽车电影场),年观众3500万人次,票房收入1亿美元。联邦政府设有电影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出资援助编写电影剧本和摄制影片,管理澳大利亚妇女电影基金、澳大利亚制片公司,和国家图书馆一起负责维护电影资料。联邦政府还设有电影电视学校、新南威尔斯电影公司、电影检查委员会和属于国家图书馆组成部分的电影资料馆。电影检查委员会负责对在影院公开上映的国产片和进口片检查,其重点除了政治问题外,还包括性与暴力。
澳大利亚电影界的群众组织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电影学会。它除了设置电影资料馆、研究中心和出版刊物以外,每年还举办澳大利亚电影奖活动,这是每年举办的六、七个电影奖中最重要的一个。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10余个电影节,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已举办过40余次的悉尼国际电影节和已举办过30余届的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陆’ 电影《澳大利亚》什么时候在中国上映
是十二月二十八号再中国大陆上映
http://www.mtime.com/news/2008/12/04/1400844.html
这个网站上有各种各样关于这部片子的介绍评论等等,我也很期待这部
妮可基德曼的电影
也希望你喜欢啊O(∩_∩)O~
‘柒’ 电影澳大利亚 bejing上映时间
《澳洲乱世情》的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香港
2008年12月25日 中国
2009年1月 澳大利亚
2008年11月26日 美国
2008年11月26日 瑞典
2008年11月29日......(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韩国
2008年12月11日 匈牙利
2008年12月11日 比利时
2008年12月17日 荷兰
2008年12月18日 埃及
2008年12月24日 法国
2008年12月24日 瑞典
2008年12月25日 丹麦
Denmark 2008年12月25日 葡萄牙
2008年12月25日 新加坡
2008年12月25日 捷克
2008年12月25日 克罗地亚
2008年12月25日 香港
2008年12月25日 希腊
2008年12月25日 以色列
2008年12月25日 墨西哥
2008年12月25日 德国
2008年12月26日 奥地利
2008年12月26日 委内瑞拉
2008年12月26日 英国
2008年12月26日 土耳其
2008年12月26日 波兰
2008年12月26日 西班牙
2008年12月26日 爱沙尼亚
2008年12月26日 冰岛
2008年12月26日 挪威
2008年12月26日 新西兰
2008年12月26日 中国
2009年1月 阿根廷
2009年1月8日 意大利
2009年1月23日 俄罗斯
2009年2月12日 日本
‘捌’ 澳大利亚电影的电影简史
自19世纪末期人类发明了电影这门技术起,澳大利亚人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全部热情投入到这一全新的媒体中,澳大利亚电影业也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快,澳大利亚电影工业就成为世界上最强盛和最多产的国营电影业之一。
1905年澳大利亚出品了世界上第一部故事长片:《凯利帮的故事》。享誉全球的澳籍导演Charles Chauvel,Ken Hall 和Raymond Longford是默片时代电影领域的先锋。他们摄制了包括《多情小子》(Sentimental Bloke),《终生监禁》(For the Term of his Natural Life)等电影经典作品。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两国的电影业通过垂直一体化系统(即电影厂拥有发行和放映连锁公司)以及大批量预定电影院等运营方式在国际电影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致使澳大利亚本土制作难以获得放映的机会。 随着录音技术的发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部“说话”电影。Cinesound公司(雇佣了Ken Hall和Charles Chauvel)在新闻影片和故事片领域很快就起了主导作用。在早期有声时代制作的大部分电影如Ken Hall的《父亲和戴维》(Dad and Dave)和《马修的儿子》(Sons of Matthew)均是涉及这个年轻的国家的殖民背景的。
此外,澳大利亚也出现了一些形式独特的与国外合作制作的电影如Ealing电影厂的《累赘》(Shiralee)和《夕阳西下》(The Sundowner)。然而,本土的电影业正在呈下坡状态。为制止滑坡现象,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联邦电影组织以便当地的电影制作人获得更多的制作经验。联邦电影组织主要是鼓励纪录片的制作,但这也只不过是一种经验。
1956年,当电视开始渗透每个角落时,电影业人士觉得电影业可能事实上会受这种新的媒体的威胁。结果却是,由于澳大利亚政府要求电视广告必须加入澳大利亚元素,使本土的电影制作人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使电影业受益。也就是说,所有在澳大利亚播映的广告必须由澳大利亚人在澳大利亚本土制作。 电视出现在澳大利亚后,观众依然持续涌向电影院。然而本土电影业却受到一个保守、崇尚沉闷的艺术的政府和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损害。由于这个原因,1951年至1966年间,澳大利亚竟然没有制作过一部故事片。除此之外,在六十年代后期制作的电影主要都是合制片,和直接由外国人(多数是由英格兰人Michael Powell)导演的。
1960年代,在保守的Menzies政府领导下的澳大利亚电影的前景看起来很黯淡。幸运的是,他崇尚沉闷艺术的政权被Gorton政府取而代之。 Gorton政府意识到,通过艺术这条可行之路,澳大利亚这个年轻的国家可以被国内外认知并由助于显示其独特的身份。Gorton政府设立了一个实验电影基金(EFF),其目的是培养国内有创造性的人才。通过这个项目发掘的优秀电影制作人将会被邀请就入国家电影学校学习。这是澳大利亚电影业复苏的开始。
就在电影学校成立前,Gorton政府也被Gough Whitlam政府取而代之。幸运的是,Whitlam 似乎比Gorton更支持艺术的发展。Whitlam政府向电影业投下大量资金,设立了计划中的澳大利亚电影、电视和广播学校。而且,还设立了AFDC,一个联邦电影基金组织,以刺激本土的电影制作。
同时,澳大利亚电影制作人中充满热情的一代从国际电影节(如当时新成立的康城电影节)以及从一系列具争议性而当局又允许放映的本土和外国R级电影(一定年龄以下的少儿除有家长和监护人陪同外不得观看的电影)中获得巨大的灵感。在R级电影分级制发明和有电影节之前,澳大利亚人只能观看到美国和英国的文化产品。
1970年代涌现了新一浪的澳大利亚电影制作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制片,而澳大利亚电影、电视和广播学校也为这个国家的电影业奠下新的基础。诸如Peter Weir,George Miller,Bruce Bersford,Fred Schepisi 和Gillian Armstrong等人终于有机会可以制作在本土和海外既获得支持又受尊敬的影片。
在这个时期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影片。第一种是被电影学者称为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派、灵感来自欧洲的艺术电影。此类电影通常基于文学作品,故事节奏缓慢,角色研究深刻。Weir的《悬崖上的野餐》(1975)和Armstrong的《我的璀璨生涯》(1979)就是这种流派的缩影。第二种类型的电影被广泛称为推销型或利用色情型。此类影片被称为具有商业倾向的作品。Miller的《疯狂的麦克斯》,以及Beresford的《疯狂派对》和Tim Burstall 的《阿尔文紫色》均属于这种影片,它们成功地使澳大利亚的电影再次受到公众的赏识和认可。 随着1980年代的爆发期和另一个电影基金组织FFC在1988年的成立,澳大利亚的电影业获得另一次重生。新浪潮带来了天才导演Jane Campion,P. J. Hogan, Jocelyn Moorehouse,Bax Luhrmann和Geoffrey Wright等。这些电影制作人均是电影学校的毕业生(主要毕业于AFTRS或维多利亚州的Swinburne 电影学校。)他们制作了一系列具有个人风格、详细而精确和“奇特”色彩的电影,如《舞出爱火花》(1992),《无法无天》(1992),《穆丽尔的婚礼》(1994),《钢琴别恋》 (1993)《沙漠妖姬》(1994)和《闪亮的风采》。这些电影在本土和国外都有很好的票房,使这一时期成为澳大利亚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时期。
本土电影制作的繁荣使澳大利亚电影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很多杰出的电影导演和演员也从此走向国际影坛,活跃在好莱坞的大银幕。
‘玖’ 电影澳大利亚 中国首映什么时候
北美上映是2008年11月26日,大陆估计是不会引进了,片长将近3个小时,即使引进也是删的面目全非
‘拾’ 澳大利亚 华纳电影世界的开放时间和价格
澳大利亚华纳电影世界 可在华纳电影世界参观各种电影场景及欣赏电影特技效果。开放时间为每天10:00-17:00。入场费成人37澳元,儿童22澳元。凯恩斯是北昆士兰的主要城市,也是游览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及降灵岛(whitsunday island)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