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狗头金的价值是什么
狗头金是一种产自脉矿或砂矿的自然块金。这种自然金因形状酷似狗的头形,故名狗头金。
狗头金等自然块金的质地并不纯净,一般都含有少量其他金属,以含白银最为普遍,其他还有铜、铁、铂等。大的自然块金特别称少,只有极其偶然的机会才能获得。
根据统计资料,迄今世界上已发现大于10kg的狗头金约有8000~10000块。数量最多首推澳大利亚,占狗头金总量的80%。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235.87kg的狗头金也产于澳大利亚。
在人类采金史中,我国也是狗头金发现屡见不鲜的国家之一。湖南省资水中、下游流域是我国历代盛产狗头金地区。此外四川省白玉县,陕西省南郑县、安康县,黑龙江呼玛县,吉林省桦甸县,青海省大通县、曲麻莱县,山东省招远市,河北省遵化县等,都相继发现狗头金,总计约有千余块。
我国现代发现狗头金的事例也很多。1909年,四川省盐源县一位采金工人在井下作业时不幸被顶上掉下来“石块”砸伤了脚,他搬开“石头”感到很重,搬到坑口一看,竟是一块金子,重达31kg。1982年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乡淘金工岳书臣,休息时无意中用镐刨了一下地,却碰到了一块重3325g的金子。1983年陕西省南郑县武当桥村农民王伯禹,拣到一块810g的狗头金。报载四川省白玉县孔隆沟,有一个盛产狗头金的山沟,1987年又找到重4800.8g和6136.15g的大金块,接连刷新建国以来我国找到狗头金的重量记录,堪称“国宝”。我国最近一次狗头金的发现是在1997年6月7日晚6时30分,由青海省门源县寺沟金矿第13采金队工人在砂金溜槽上发现的。当这个红彤彤的东西进入人们的视线时,竟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重达6577g的特大石包金金块,通体形状酷似一对母子猴,只见“母猴”席地而坐。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猴”。在金块另一侧的下部,还有一只乌龟正在悄然爬行,龟头前伸高昂,似乎正在观察着周围环境,露出的一支前足和一支后足活灵活现,动感很强。整个图案动静搭配自然,惟妙惟肖,可谓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新中国成立之初,偌大的中国金子年产量仅为4.07吨。此后长达30年,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1978年,时任副总理的王震向中央建言:“让部队去找金子!”王震的建议,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支部队。1988年,奋战在兴安岭的黄金五支队官兵淘到了震惊中国的特大“狗头金”。这块金子重达2155.8克,含金70%以上。
形态:
石包金是狗头金的一种形态。从已发现的狗头金来看,一般有三种形态,即金包石、石包金和金包水三种。
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不管在标本界,个人收藏界里,这种自然金的估价都是极高的。委内瑞拉产出的每组自然金晶体(0.5~3cm),经纽约外汇银行估价25万美元;原苏联某金矿发现的长3.8~12cm的立方体金粒已由莫斯科银行全部高价收购。
B. 狗头金的解释是什么
狗头金的解释是:
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其是质地不纯的,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
狗头金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有人以其形似狗头,称之为狗头金。有人以其形似马蹄,称之为马蹄金;但多数通称这种天然块金为狗头金。
狗头金值钱原因:
世界各国都以有狗头金为自豪和骄傲,这种狗头金可遇而不可求,一旦发现都会被当成珍宝留存下来。
天然块金或“狗头金”的经济价值绝非一般,这一点国人乃至黄金矿山的相关人员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对天然块金与“狗头金”存在的巨大破坏与浪费触目惊心,将价值连城的自然金矿物晶体粉碎,按普通的黄金价进入市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自然金矿物晶体资源,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 狗头金是什么意思
狗头金,为一种富金矿矿石,是天然产出的、质地不纯的、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
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有人以其形似狗头,称之为狗头金。有人以其形似马蹄,称之为马蹄金;但多数通称这种天然块金为狗头金。
2015年1月30日,一块重达7.85千克的狗头金由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境内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发现的最大一块狗头金。
形成原因
从矿物学角度看,狗头金是自然金晶粒和显微碎屑金的天然集合体。在狗头金中还混有石英、自然银、自然铜等矿物杂质。这些杂质并非恒久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比较活跃的元素如汞、硫、铁、锰等会不断流失。
狗头金的外形多样而奇特,多数呈不规则薄板状,有的还有对穿的孔洞,边棱和表面比较浑圆,整体形状有的像狗,有的像卧狮等。之所以会有如此奇特的外形,还要从它的成因说起。
起初,山体中含金的岩石遭到风化剥蚀,变成金碎屑,并被流水搬运,在下游沉积下来。随着流水作用的持续进行,水中的金不断沉淀并积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狗头金
D. 狗头金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狗头金?
狗头金就是块大,然后是天然形态的矿物金。狗头金就是天然的金子,质地不够纯,颗粒比较大形态不规则的金块儿。一般都是由天然金和石英等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有人称为狗头金,有人称为马蹄金。
狗头金是怎么形成的?
狗头金是含有杂质的天然金块,有人认为是来自于陨石。但是狗头金多形成于金矿附近,比如我国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山本身就有原生金矿。
狗头金的形成是由于金矿附近的含有金的地下水和生物富集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聚集在一起沉积形成的。狗头金一般都带有石英、沙粒等杂质,表面也是坑坑洼洼的,这些都是水流浸泡冲刷的证据。
表生化学增生说,生物聚金说,以及冰冻富集作用说。其中表生化学增生说介绍的最为详细!表生环境中的狗头金应属于原生改造型块金。原生金矿体中的大块金及金的巨晶上升到地表面,在氧化带遭受风化、崩解,并在重力作用及河流、洪水或冰川等机械搬运下,在山谷、河床等适宜的地表环境中沉积下来并进一步遭受磨擦改造
在表生环境中,一方面原生块金通过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及各种机械作用形成各种粒度的自然金粒和各种形态的块金;另一方面又使部分金以各种络化物形式溶于水中并发生迁移;同时又通过吸附作用,生物作用及化学沉淀等作用使微晶自然金粒沉淀于被改造的块金表面,形成“纯金”的金薄膜及形成其他一系列表生作用所特有的特征。所以表生环境中的狗头金是由原生块金在表生条件下经过改造并发生有限增生而形成的。由此可推断:在发育狗头金的砂金矿区,应当存在或至少曾经存在原生富金集合体。虽然这三种成因尽管在形成机理上有所差异,但是理论均强调狗头金形成于表生环境中。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有两块,一块是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它重达280公斤,另一块产于澳大利亚名为霍尔特曼的世界上最大的狗头金重285.77公斤,含纯金为92千克,其含金率仅为32.2%。
E. 什么事狗头金
众所周知,黄金是一种比重很大的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而且多以砂金形式存在。所谓砂金,是指含金的岩石在受到风化作用破坏后,金矿物以碎屑状或胶体态经过搬运沉积,蕴藏富集在地表浅部或河床的松散砂砾层当中而形成的。砂金矿床中的金颗粒一般都很细小,肉眼不易看到。据有关部门统计,砂金颗粒的直径多在0.03~0.07毫米之间,有的可大至几个毫米。
但是,在淘金的过程中,人们偶尔也发现了几百克、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重的天然大金块,俗称狗头金。如1983年6~7月,在我国湖南益阳连续发现几块大金块,最大的重2.16公斤,最小的重1.515公斤,另外一块重940.8克,含金量均在94%以上。类似的天然大金块还见于黑龙江呼玛(1982年,重3.4公斤),青海雅沙图(1983年,重3.53公斤)。1985年,四川白玉县发现一块重4.125公斤的狗头金,1986年又采得一块重达4.8公斤的大金块,这是解放以来我国所发现的最大的自然金块。而据1981年3月10日香港《新晚报》报道,当年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北的韦德伯恩附近发现的一块天然大金块,重量达27.2公斤,价值超过100万美元。历史上最大的狗头金,是1872年10月10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砂金矿中掘获的,重约285公斤!
这种自然金块的形成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传统看法以为,巨大的狗头金是产于原生金矿中的大块山金,在风化破碎时被分离出来,继而又被洪水或冰川机械搬运到低洼处沉积而成。但奇怪的是在开采原生金矿时,从来没有找到过大金块。再说这样重的金块通常被流水搬运的路程不会很远,然而事实上它们离原生金矿却有相当长的距离。同时狗头金的外形不规则,表面也凹凸不平,又可见到次生凸起,内部有的具同心环带,外表还常包有一层黄褐色金膜,有的外部还有树枝状的结晶体,多数没有经过长距离搬运的痕迹,说明它们可能就是在原地生成的。有人认为,可能是广泛分布的腐植酸,溶解原生金矿中的微粒金,经流水冲刷进入河溪中,或者是砂金矿床中的一些微细金粒被溶解。它们在适当河段又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停顿下来,不断沉淀吸附在较大金颗粒的表面,日积月累逐渐长大而成大金块。
最近,加拿大一支研究古代地震断层的考察队发现地震能震出黄金来。这只考察队发现这些断层发生地震以后,出现了好像起“安全阀门”作用的断裂。这个过程排放出高得不正常的流体压力。在流体通过断裂网涌出后,压力就减小了。这种压力减小过程使溶解于流体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发生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石英和黄金。这些地质过程可能在地下形成14公里长的丰富的黄金矿脉。那么,那些狗头金是否是地震震出来的呢?这还有待研究证实。
最近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又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天然金块可能是由某几种土壤细菌造成的。他们在实验室中把一种仙影拳杆菌孢子放入每升含氯化金1000微克的水溶液中,以模拟大自然的活动,轻轻搅动这种溶液36小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验,结果发现细菌接触金溶液后就不再生长,但所有的孢子表面上都开始积聚金子。“接触时间越长,积聚的金越多。而且一旦金晶体开始生长,金块的孢子死之后很少时间内还会继续增大。以这些细菌为核心,最终形成的块金就跟在阿拉斯加发现的一样。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流水中的可溶金即金离子,与细菌孢子表面发生化学结合,从而形成“生成晶体金”的基础。他们建议把这种金块称之为“细菌金块”。
不过这些新理论都是建立在金能溶于地下水的基础上的,这似乎也与传统的认识相矛盾。因为过去认为金是“百金之王”,不怕火炼,也绝不会溶于水中;金是自然界最稳定的物质之一,它仅溶于王水、硒酸等极少数几种溶液中。但新理论的支持者提出,当地下水温度较高并含有其他一些物质时,金能少量溶于水。据报道,最近在日本希塔金矿,钻机在500米深处发现含金高达228克/吨的热水。这一事实给狗头金成因的探索又带来了新的争论:金在什么条件下能溶于水?什么条件下又能集聚成大金块?……揭开这些谜,将有助于增加黄金的开采量,所以地质学家仍在孜孜以求其中的答案。
F. 什么是狗头金,和金有什么区别
狗头金是一种产自脉矿或砂矿的自然块金。这种自然金因形状酷似狗的头形,故名狗头金。1976年8月在我国湖南资水中游车峙矿区发现一块近年来罕见的自然块金,重达4.35千克,它是从40千克整的矿石中取出的。
由于狗头金的形状和出现很不寻常,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是谁在铸造这块金?四川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狗头金"微生物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他们从孔隆沟金矿的水和土样中分离出细菌、霉菌后发现,这些微生物在生长的初期和中期,善于把可溶态金吸附和聚集在体内形成胶体状,到达生长后期,又把体内的胶状金络离子还原沉淀成自然金。微生物又是群集而生,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日久天长,在有利这种微生物生长环境的地方,从一个小小的金晶核,逐渐聚集成一块自然金块。这就是天然金块形成的原因。
狗头金等自然块金的质地并不纯净,一般都含有少量其他金属,以含白银最为普遍,其他还有铜、铁、铂等。大的自然块金特别称少,只有极其偶然的机会才能获得。
G. 狗头金值钱吗多少钱一克……
狗头金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然金块,其收(炒)藏(作)价值远高于黄金而不是和黄金一样按克计价,如果破坏了比如说熔炼了提纯了那就完全失去狗头金的价值,就变成了黄金价格了,所以狗头金都是整块交易,越大,品相越好价值越高,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拆分,所以根本没有多少钱一克的说法,尽管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炒出来的价值
H. 什么是狗头金
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质地不纯的,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有人以其形似狗头,称之为狗头金。有人以其形似马蹄,称之为马蹄金;但多数通称这种天然块金为狗头金。
2015年1月30日,由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境内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发现的最大一块狗头金。
“狗头金是一种含杂质的自然金块,多来自于富含金质的流星陨落、黄金雨地质时期形成的富金矿矿石”,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狗头金哪里来自于流星?这不可能。狗头金大多产于金矿附近,比如阿勒泰,阿勒泰山本身就有原生金矿。如果狗头金来自于流星,为啥狗头金多出现在金矿附近?难道含金的流星知道往金矿附近落?这明显不合道理。
其实狗头金的形成是由于在金矿附近富含金的地下水和生物富集作用,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富集沉积形成,和流星没有啥关系。狗头金里面多石头和杂质,并且坑坑洼洼,就是由于产生的环境大多在富含地下水的沙粒中,所以其中富含沙粒,表面吭吭哇哇也是由于沙子石头的镶嵌,后期沙子石头掉落,就在表面留下了沙子石头等形状的坑洼。由于这种表面坑洼和陨石表面的融蚀坑有些相似,有些人就以为狗头金是流星掉落形成,其实不是。即使在陨石中,金这种元素也是并不富集的,很难形成纯度很高的金陨石。狗头金来自流星只是误传,但不能当作科学知识,会误导人的。
I. 狗头金是什么东西
狗头金,又名马蹄金,是天然产出、质地不纯、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世界上已发现大于10千克的狗头金约有8000-10000块,其中最大一块重达235.87千克的狗头金产于澳大利亚。
反正就是金子
J. 看是不是狗头金
所谓的狗头金,又名马蹄金,是天然产出、质地不纯、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
一般来讲,狗头金的纯度还是相当高的,你这个最多是属于金矿石,不是狗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