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多少位诺贝尔获得者

澳大利亚多少位诺贝尔获得者

发布时间:2022-07-27 21:52:22

⑴ 各个国家诺贝尔获得者人数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的妇女共计十九人,她们是:玛丽·居里(法,1903)、梅耶夫人(美,1963)获物理奖;伊伦·约里臭·居里(法,1935)、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英,1964)获化学奖;吉蒂·黛丽莎·柯里(美,1947)、罗莎琳.苏斯曼·雅洛(美,1977)·获生理学及医学奖;塞尔玛·拉格洛夫(瑞典,1909)、格拉齐亚‘熏莱达(意,1926)、西格里德·温塞特(翘成,1928)、赛珍珠(美,1938)、伽勃里埃拉.密斯特拉尔(智,1945)、内利·萨克斯(瑞典,1966)获文学奖;贝尔塔·弗赖弗劳·冯.苏特纳(奥地利,1905)、珍鳃·亚当斯(美,1931)埃米利·鲍尔奇(美,1946)、科里根(英,1976)、威廉斯(英,1976)、特里萨(印,1979)、阿尔娃·米达尔(瑞典,1982)获和平奖。

父子两代获奖者:一九-五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和他儿子劳伦斯·布拉格共同获得物理奖。一九0六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获物理奖,他儿子乔治·佩杰特·汤姆生于一九三七年获物理奖一九二二年尼尔斯·H.D.波尔获物理奖,他儿于奥吉·尼尔斯.波尔于一九七五年获物理奖。一九三九年汉斯·冯·奥伊勒--歇尔乎获化学奖,他儿子乌尔夫·冯.奥伊勒于一九七O年获生理学及医学奖。一九O三年及一九一-年玛丽·居里分获物理奖及化学奖,他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于一九三五年获化学奖f.一九三四年卡尔·M.西厄班获物理奖,他儿子凯·西厄班子一九八一年获物理奖。

夫妻双双获奖者,一九O三年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共获物理奖。一九三五年弗雷箔里克·约里奥·居里和伊伦·约里奥·居里共获化学奖。一九四七年卡尔·费迪南·柯里和吉蒂·黛丽莎·柯里共获生理学及医学奖。一九七四年冈纳.米达尔获经济学奖,一九八二年他的夫人阿尔娃·米达尔获和平奖

兄弟获奖者,一九六九年简·廷伯根获经济学奖,一九七三年尼可拉斯·廷伯根获生理学及医学奖。

获奖中年龄最大和最小者,一九七八年镀锡·L卡皮交于八十四岁时获物理奖。一九一五年劳伦斯.布拉格于二十五岁时获物理奖。

两度获奖者:玛丽·居里于一九O三年获物理奖,一九一一年获化学奖。莱纳斯·cl波林子一九五四年获化学奖,一九六三年获和平奖。约翰·巴丁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七二年两度获物理奖弗雷德里克·桑格子一九五八年、一九八O年两度获化学奖。

未领奖者:一九三九年,希特勒德国强迫理乍得·库恩和阿道夫·布泰南特放弃领取化学奖,强迫格哈德·多马克放弃生理学及医学奖。一九五八年苏联作家鲍里斯·L.鲍斯捷尔纳克被迫"自原拒绝接受”文学奖。一九六四年让·保罗·萨特技组接受文学奖。一九六九年萨露尔·贝克尔拒绝接受文学奖。一九七三年越南的黎德寿拒绝与基辛格一道领取和平奖。

获奖者中的师生,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三八年物理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共培养了六位获奖者。他们是:赛格雷、(1959年获物理奖)、钱柏林(195昨获物理奖)李政道、杨振宁(两人于1957年同获物理奖)、贝蒂(1967年获物理奖)、布洛赫(1952年获物理奖)。

一九O六年物理奖获得者汤姆生共培养了八名获奖者。他们是,阿斯顿(U22年获化学奖),波尔(1922年获物理奖)、乔治·佩杰特·汤姆生(1937年获物理奖)、卢瑟福(1908年获化学奖)、巴克拉(1917年获物理奖)、戴维森(1937年获物理奖)、闷普尔顿(1947年获物理奖)、玻恩(1954年获物理奖)。

一九O八年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相共培养了十一名获奖者。他们是,索迪(1921年获化学奖)、波尔(1922年获物理奖)、乍得威克(1935年获物理奖)、赫维西(1943年获化学获)、哈恩(1944年获化学奖)、阿普尔顿(1947年获物理奖)、布莱克特(1948年获物理手鲍威尔(1950年获物理奖)、科克罗夫特(1951年获物理奖)沃尔顿(1951年获物理奖)、贝蒂(1967年获物理奖)。

各国获奖者人数(1901—1982)

美 国171人 英 国 78入

法 国 44人 荷 兰10人

苏 联16人 奥地利 7人

意大利 11人 丹 麦11人

美籍华人 3人 澳大利亚 2人

加章大 3人 阿根廷 5人

芬 兰 2人 挪 威 7人

捷 克 2人 葡萄牙 1人

苏格兰 1人 爱尔兰 3人

冰 岛 1人 波 兰 2人

埃 及 1人 巴基斯坦 1入哥伦比亚 1人 南斯拉夫 1人 危地马拉 1人

以色列 2人 希 腊 2人 墨西哥 1人

德 国 58人

瑞 典 29人

瑞 士 14人

日 本 6人

比利时 8人

匈牙利 2人

西班牙 5人南 非 2人

印 度 3人

智 利 2人

越 南 1人

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些人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
有一个
悉尼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康福思
获得奖项:诺贝尔化学奖(1975年)
生平介绍:
1917年9月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十几岁时就深度失聪。
16岁的时候他进入悉尼大学,攻读有机化学,1937年以优等生成绩毕业,并获得学校的奖章。他得到了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的奖学金。
在二战时期,康福思在青霉素的研究上有重要影响,并参与《The Chemistry of Penicillin》的编撰。他于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分享了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1977年授予爵位。他于1953年获得了Corday-Morgan奖章;1976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82年获得科普利奖章。

⑶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

中国的获奖者
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⑷ 所有诺贝尔奖中 各国占多大比例

1 各国获诺贝尔奖人数排名
(获奖者的国籍以他获奖时的国籍为准,双重国籍者,亦不重复计算):
A.诺贝尔物理学奖(162人,分属于16个国家)
1.美国——72人(其中有6位华裔)
2.德国——21人
3.英国——19人
4.法国——12人
5.俄国——8人
荷兰——8人
6.瑞典——4人
7.意大利-3人
奥地利-3人
丹麦——3人
日本——3人
8.加拿大-2人
瑞士——2人
9.爱尔兰-1人
印度——1人(拉曼,1930年)
巴基斯坦——1人(萨拉姆,1979年。他是1984年成立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主要发起者,该学术机构的首任院长,着名的核物理学家)
B.诺贝尔化学奖(135人,分属于19个国家)
1.美国--48人(有一位华裔,李远哲)
2.德国--26人
英国--26人
3.法国--7人
4.瑞士—5人
5.瑞典—4人
6.加拿大-3人
荷兰——3人
7.奥地利-2人
日本——2人
8.芬兰,挪威,丹麦,意大利,比利时,俄国,匈牙利,捷克,阿根廷均为1人

C.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72人,分属于20个国家)
1.美国--85人
2.英国--24人
3.德国--16人
4.法国--8人
瑞典—8人
5.瑞士—6人
6.丹麦—--4人
澳大利亚-4人
7.比利时——3人
8.奥地利-2人
荷兰-2人
俄国-2人
意大利-2人
9.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南非(欧洲裔科学家)均为1人
D.前述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总排名(469人,分属于26个国家)
1.美国--204人
2.英国--69人
3.德国--63人
4.法国--27人
5.瑞典—16人
6.荷兰—13人
瑞士--13人
7.俄国--11人
8.丹麦--8人
9.奥地利-7人
10.意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时--4人
澳大利亚-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兰,捷克,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为1人

E.菲尔兹数学奖排名结果(此奖由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约翰·菲尔兹(1863—1932年)发起倡立,因其高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被公认为“国际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每一次限定在2--4人,并且原则上只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每位获奖者获得1500美圆奖金,奖章上刻有阿基米德的头像。本奖于1936年在挪威开幕的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首次颁发,至2000年,累计已有43人获奖,分属于9个国家。):
1.美国——16人。丘成桐(1949年—— )在1982年第19届ICM波兰华沙大会上成为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华裔第一人。另一名美籍华人陈省身获得过沃尔夫奖(1983、1984年连续两届)。沃尔夫数学奖由美国犹太裔实业家沃尔夫捐资设立,1978年起逐年颁发,其名气和地位逊色于菲尔兹奖。
2.法国——7人
英国——7人。 1998年,在第23届ICM德国柏林大会上,45岁的安德鲁·怀尔斯凭借1996年破解了着名的费马大定理的杰出成就而破例获奖,获得“特别贡献奖”。
3.俄国——5人
4.日本——3人
5.比利时—2人
6.德国
意大利
瑞典 均为1人
F.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排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中央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中央银行经济学奖”,获奖者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本奖自1969年起逐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至2000年,累计已有46人获奖,分属于12个国家):
1.美国——30人
2.英国——4人
3.瑞典——2人
挪威——2人
4.法国、德国、荷兰、加拿大、奥地利、俄国、印度(森,1998年)、 圣卢西亚(W.A.刘易斯,非洲裔经济学家,1979年)均为1人
G.各国大学获奖人数前10强(仅限于对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项的获奖统计。由于某一名获奖者不同阶段可能在不同的学校就学,因此,本统计结果不排除重复计算):
1.剑桥大学——56人(英国)
2.哈佛大学——38人(美国)
3.哥伦比亚大学—32人(美国)
4.芝加哥大学—22人(美国)
5.巴黎大学——19人(法国)
6.牛津大学——18人(英国)
7.加州大学——17人(美国)
8.加州理工学院—16人(美国) 柏林大学——16人(德国)
9.慕尼黑大学—15人(德国)
10.麻省理工学院—13人(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13人(美国)
小计:美国有7所大学入围、英国有2所大学入围、德国有2所大学入围、法国有1所大学入围。另外,获奖人数排名在第11—16位(7—12人)的还有15所大学。其中,美国6所,德国2所,法国2所,英国、瑞典、丹麦、奥地利、日本各1所。

⑸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诺贝尔奖得主有哪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共有6位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
其中:
毕业生有1位:Rolf Zinkernagel(生理学医学)。

教职员工有5位:Howard Walter Florey(生理学医学)、John Carew Eccles(生理学医学)、Peter C. Doherty(生理学医学)、Brian Schmidt(物理学)和John Harsanyi(经济学)。

⑹ 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名单

10月11日,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3位美国经济学家David Card、Joshua D.Angrist 、Guido W.Imbens共同获得获得这一奖项。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获奖名单如下:

1、1969年简·丁伯根(荷兰)拉格纳·弗里希(挪威)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2、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美国)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3、1971年西蒙·库兹列茨(美国)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4、1972年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美国)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5、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前苏联)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6、1974年弗·冯·哈耶克(澳大利亚)纲纳·缪达尔(瑞典)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7、1975年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前苏联)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佳林·库普曼斯(美国)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8、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9、1977年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瑞典)、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英国)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0、1978年赫泊特·亚·西蒙(美国)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见解。

11、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美国)西奥多·舒尔茨(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2、1980年劳伦斯·罗·克莱因(美国)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3、1981年詹姆士·托宾(美国)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4、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美国)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5、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美国)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6、1984年理乍得·约翰·斯通(英国)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7、1985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意大利)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8、1986年詹姆斯·布坎南(美国)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1987年罗伯特·索洛(美国)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20、1988年莫里斯·阿莱斯(法国)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21、1989年特里夫·哈维默(挪威)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22、1990年默顿·米勒(美国)哈里·马科维茨(美国)威廉·夏普(美国)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23、1991年罗纳德·科斯(英国)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24、1992年加里·贝克(美国)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25、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美国)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罗伯特·福格尔(美国)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26、1994年约翰·纳什(美国)约翰·海萨尼(美国)莱因哈德·泽尔腾(德国)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27、1995年罗伯特·卢卡斯(美国)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8、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威廉·维克瑞(美国)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29、1997年罗伯特·默顿(美国)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迈伦·斯科尔斯(美国)给出了着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30、1970年阿马蒂亚·森(印度)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31、1999年罗伯特·门德尔(加拿大)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32、2000年詹姆斯·J·赫克曼(美国)、丹尼尔·L·麦克法登(美国)发展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麦克法登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33、2001年迈克尔·斯彭斯(美国)、乔治·阿克尔洛夫(美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34、2002年 丹尼尔·卡尼曼(美国)弗农·史密斯(美国)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35、2003年 罗伯特·恩格尔(美国)、克莱夫·格兰杰(英国)在处理经济时间序列的两个关键性质:时变波动性和非平稳性时,所开创的统计分析方法。

36、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中所作的贡献。

37、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38、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

39、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

40、2008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41、2009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

42、2010年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

43、201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政策危机,所以需要研究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44、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因“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实践理论”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5、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席勒因在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和行为经济学运行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活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6、2014年,2014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揭晓,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获奖。

47、2015年,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8、2016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因其对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做出的贡献荣获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9、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乍得-塞勒(Richard Thaler)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50、2018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因分别将气候变化和整合技术创新纳入长期的宏观经济分析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51、2019年,美国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经济学家,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联合创始人艾丝特·杜芙若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发展社团盖茨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因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52、2020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获奖理由为“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发明了新拍卖形式”。

⑺ 诺贝尔奖获奖者人数国家排行榜

诺贝尔三大科学类奖总排名(469人,分属于26个国家)---截至2002
1.美国--204人
2.英国--69人
3.德国--63人
4.法国--27人
5.瑞典—16人
6.荷兰—13人 瑞士--13人
7.俄国--11人
8.丹麦--8人
9.奥地利-7人
10.意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时--4人 澳大利亚-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兰,捷克,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为1人

190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医学奖和经济学奖获奖人数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271个,英国80个、德国65个、法国29个、瑞典18个、瑞士15个、荷兰14个、俄罗斯14个、奥地利11个、丹麦9个,日本9个

⑻ 澳大利亚1985年以来获得诺贝尔奖共几位

澳大利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5年 医学奖
巴里马歇尔博士(Dr Barry Marshall)与J罗宾?沃伦博士(Dr J Robin Warren)

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病中的作用而荣获诺贝尔奖。

马歇尔博士毕业于西澳州大学。

沃伦博士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

1996年 医学奖

彼得查尔斯都第博士(Dr Peter Charles Doherty)

由于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都第博士在昆士兰大学获得医药外科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

1975年 化学奖
约翰华卡普康弗瑟爵士(Sir John Warcup Cornforth)
由于在生命物体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康弗瑟爵士毕业于悉尼大学。

1973年 文学奖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
凭力作《男人之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怀特的其它作品也获得过很多奖项,其中包括"迈尔斯富兰克林奖"。
帕特里克怀特是在悉尼接受教育的。

1963年 医学奖
约翰克鲁艾克勒斯爵士(Sir John Carew Eccles)
由于在神经和大脑如何工作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医学奖。
约翰爵士是在墨尔本接受教育的。

1960年 医学奖
(弗兰克)麦克法兰波内特爵士 (Sir(Frank) Marcfarlane Burnet)
波内特爵士由于在器官移植的基础 -- 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据说他为现代生物工艺学和遗传工程学奠定了基础。
波内特爵士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医学和外科学专业。

1945年 医学奖
霍华德沃尔特弗罗里爵士 (Sir Howard Walter Florey)
弗罗里先生由于开发出盘尼西林而被授予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在过去的那一个世纪中,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人能幸存下来全要归功于弗罗里爵士的贡献。弗罗里研究结果的意义远远不只是研发出盘尼西林和挽救了众多生命。发现盘尼西林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盘尼西林还为其它抗菌素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基础。
霍华德是在阿德莱德接受教育的。

1915年 物理学奖
(威廉)劳伦斯布莱格爵士 (Sir(William)Lawrence Bragg)
(威廉)劳伦斯布莱格爵士由于与他的父亲威廉亨利布莱格爵士一起在使用X光分析水晶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被共同授予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威廉)劳伦斯布莱格也成为了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威廉)劳伦斯布莱格爵士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

⑼ 屠哟呦获诺奖 澳洲历史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

诺贝尔奖历史上,澳洲共12位澳大利亚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他们分别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或医学奖、化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领域。

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廉• 亨利•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Henry Bragg) (1862-1942)
威廉• 劳伦斯•布拉格爵士(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 (1890-1971)
19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威廉•亨利•布拉格与他的儿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合作进行研究,发现了利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技术,此项新技术的应用为稍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基础,父子俩因此共同赢得了诺贝尔奖。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科洛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1916-2002)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亚历山大•普罗科洛夫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乡村,20世纪20年代和父母一起移居到前苏联。他与俄罗斯的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Nikolay Gennadiyevich Basov)以及美国的查尔斯•汤斯(Charles Townes)在量子电子学领域开展研究,并发明了“微波激射器”(一种受激辐射的微波放大器)和用“光”代替“微波”的& #28608;光器。他们因此被共同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霍华德•弗洛里爵士(Sir Howard Florey) (1898-1968)
194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霍华德•弗洛里爵士由于发现了青霉素及其对于传染病的疗效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弗洛里的这一研究带来了青霉素的大批量生产,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挽救了数百万细菌感染患者。弗洛里同样引领了其它许多抗生素的研发工作。霍华德•弗洛里曾在阿德莱德大学接受教育。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 (1899-1985)
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弗兰克•伯内特爵士因其提出了关于抗体形成原理的克隆选择学说以及发现并证实了动物抗体的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而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伯内特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流感病毒在小鸡体内的作用。他的发现促使人们理解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而这在器官移植领域是至关重要的。伯内特毕业于墨尔本大学。
约翰•埃克尔斯爵士(Sir John Eccles) (1903-1997)
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约翰•埃克尔斯爵士因其对神经冲动传导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发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和控制人体的,并进一步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埃克尔斯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曾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工作。
伯纳德•卡茨(Bernard Katz) (1911-2003)
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伯纳德•卡茨出生于德国,1939 年赴澳大利亚与约翰•卡鲁•埃克尔斯(John Carew Eccles)在悉尼医院共同进行研究。随着二战的进行,卡茨于1941年成为澳大利亚公民。他因发现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传导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彼得•查尔斯•多尔蒂教授(Professor Peter Charles Doherty) (1940- )
199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彼得•多尔蒂教授因其在探索免疫反应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多尔蒂与他的同事罗尔夫•辛克纳吉(Rolf Zingernagel)共同发现白血球必须识别入侵病毒和其它分子才能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多尔蒂曾在昆士兰大学学习兽医学,并在堪培拉的约翰科廷医学研究学院完成其在免疫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巴里•马歇尔教授(Professor Barry Marshall) (1953- )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巴里•马歇尔教授与罗宾•沃伦博士由于共同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马歇尔通过亲自吞食自己培养的这种细菌,再用抗生素来治愈自己,从此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于胃病的认识和对胃溃疡的治疗方法。他曾就读于西澳大学,目前仍在西澳大学任教。
罗宾•沃伦博士(Dr J Robin Warren) (1937- )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罗宾•沃伦博士与巴里•马歇尔教授共同赢得了诺贝尔奖。在他们二人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皇家珀斯医院的病理学家沃伦在对患者活组织切片的观察中发现,50% 的患者胃的下半部分寄生有微小的弯曲状细菌,而细菌所在位置的胃粘膜总伴有发炎症状。他同马歇尔共同验证了他们的理论。沃伦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
诺贝尔文学奖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 (1912-1990)
197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怀特以其史诗般及刻画人物心理的叙述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怀特的着名作品包括《男人之树》、《暴风眼》。他的作品还获得过其它很多奖项,其中包括"迈尔斯‧富兰克林奖",也因此在现代文学世界中为澳大利亚赢得了一席之地。怀特或许是中国被研究最为广泛而深入的澳大利亚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已被译成中文。
诺贝尔化学奖

约翰•康福思爵士(Sir John Cornforth) (1917- )
1975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约翰•康福思爵士由于其对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帮助人们了解酶的化学特性与三维结构的相关性而被授予诺贝尔奖。他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物系统的反应机制。康福思毕业于悉尼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多少位诺贝尔获得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