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亚通体白色的苍鹰学名叫什么
分布范围: 全世界有10个亚种。我国有5个亚种。
Accipiter gentilis gentilis,分布欧洲北部和中部,东部到伏尔加河、高加索山脉和伊朗北部,摩洛哥和小亚细亚,在英国稀少。
A. g. buteoides,分布斯堪的那维亚极北部,欧尼加湖的俄罗斯南部,东到勒拿河。
A. g. albis,分丰西伯利亚东北部,buteoides 亚种范围的东部,南到堪察加。
A. g. arrigonii,分布法国科西嘉岛和意大利撒丁岛。
A. g. schvedowi,分布俄罗斯东南部,东到黑龙江和乌苏里,南到吉尔吉斯的悬崖及大草原和中国西部。
A. g. fujiyamae,分布日本。
A. g. atricapillus,分布于除美国极西部和西南部以外,其他地方都有分布。
A. g. laingi,分布英属哥伦比亚沿岸岛屿。
A. g. apache,分布于墨西哥西北部,美国亚利桑那南部和新墨西哥。
A. g. khamensis,分布印度北部和孟加拉。
布于我国的有新疆亚种A. g. buteoides,分布新疆;黑龙江亚种A. g. albis,分布黑龙江省(冬候鸟);普通亚种A. g. schvedowi,除台湾、西藏以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台湾亚种A. g. fujiyamae,分布台湾;西藏亚种A. g. khamensis,分布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繁殖鸟),云南南部为冬候鸟。
保护级别:中国II级保护动物。
动物简介: 别名:黄鹰、鸡鹰。
野外鉴定:中小型猛禽。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枕部有白羽尖,眉纹白杂黑纹;背部棕黑色;胸以下密布灰褐和白相间横纹;尾灰褐,有4条宽阔黑色横斑,尾方形。飞行时,双翅宽阔,翅下白色,但密布黑褐色横带。
形态:雄性成鸟全长403~576mm。前额、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颈部羽基白色;眉纹白而具黑色羽干纹;耳羽黑色;上体到尾灰褐色;飞羽有暗褐色横斑,内翈基部有白色块斑,初级飞羽第4枚最长,4=5枚,第2~6枚外翈有缺刻,第1~5枚内翈有缺刻。尾灰褐色,具3~5道黑褐色横斑。喉部有黑褐色细纹及暗褐色斑。胸、腹、两胁和覆腿羽布满较细的横纹,羽干黑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有少许褐色横斑。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较暗,体型较大。
亚成体上体都为褐色,有不明显暗斑点。眉纹不明显;耳羽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有黑褐色纵行点斑。
幼鸟上体褐色,羽缘淡黄褐色;飞羽褐色,具暗褐横斑和污白色羽端;头侧、颏、喉、下体棕白色,有粗的暗褐羽干纹;尾羽灰褐色,具4~5条比成鸟更显着的暗褐色横斑。
虹膜金黄或黄色;蜡膜黄绿色;嘴黑基部沾蓝;脚和趾黄色;爪黑色;跗跖前后缘均为盾状鳞。
生活环境:苍鹰为森林中猛禽,栖息于疏林、林缘和灌丛地带。次生林中也较常见。
食性:以鼠类和野兔为食。解剖胃中有棕背(鼠平)和鸟类。
繁殖:苍鹰4月下旬迁到东北地区。活动范围较广,但活动隐蔽。若见到在天空成对翻飞,相互追逐,并不断鸣叫,表明此时配对已完成。
选择在林密僻静处较高的树上筑巢。常利用旧巢,5月5日发现一巢选定,2天后加鲜枝2个,为桦树、榆树和糠椴枝条,长度12~22cm,枝直径0.2cm左右。后修巢速度加快。3巢中2巢在桦树上,1巢在蒙古栎树上。树高(n=3)13.15+-0.60m。未修巢前巢内径(n=1)32×44cm。外径78×55cm,巢高20cm,巢深12cm。5月14日 巢内径已达46×62cm,外径87×63cm,巢高24cm,巢深14cm。巢材为新鲜桦树、糠椴及山榆和枝叶及少量羽毛。
产卵后仍修巢。出雏后,修巢速度随雏鸟增长而加快。
产卵最早见于4月28日,有的在5月中旬。隔日1枚,窝卵数3~4枚。卵椭圆形,尖、钝端明黑,浅鸭蛋青色。卵重(n=7)36.82+_2.05g,卵磊小46.79+-1.25mm×38.46×0.59mm。护卵性强。
产卵即孵化。孵化由雌鸟担任。产孵期间,随卵数增加,雌鸟离巢时间逐渐减少。产完3~4枚卵后,日离巢次数仅1次。雌鸟整日卧于巢内,不鸣叫,也很少抬头。雄鸟除捕食外,多在附近栖落,当有乌鸦、喜鹊经过时则抬头了望,偶尔在巢上空盘旋,不鸣叫。
孵化前前(第8天)、中期(第18天)和后期(第28天)做了日周期观察。观察由早4时许至20时前后,共观察44.72小时。3次雌鸟总在巢时间达44.30小时,占总观察时间的99.03%。全卧多出现于早晨、晚上及下雨等气候较冷的时候。抬头半卧孵化则在气温较高时。气温高时,雌鸟不时张嘴、搧翅。孵化期身体位置相对稳定,变化很少。孵化期30~33天。雌、雄鸟共同育雏,以雌鸟为主。育雏前期(5.5日龄)、中期(16.5日龄)和后期(28.5日龄)做了全日观察,共观察47.37小时。可知前期以暖雏为主,占总观察时间的78.49%。飞离均为取食,时间占7.53%。中期暖雏占总观察时间的52.39%。飞离时间达29.90%,捕食次数12次,取枝2次。后期不暖雏,多在巢周栖落,时间长达11.08小时,占总观察时间的69.85%。雌在育雏期暖雏随雏鸟生长而减少,离巢时间随雏鸟生长而增加。随暖雏停止,修巢亦告结束。前期喂食以撕小块、条喂为主,后渐为撕大块自食至不撕喂而且雏鸟自食。
雄鸟主要是警戒。中期送枝次数增加。后期以送食为主。巢在后期已成平盘状,巢外径58×96cm,内径50×69cm,高38cm。育雏期35~37天。可知前期以暖雏为主,占总观察时间的78.49%。飞离均为取食,时间占7.53%。中期暖雏占总观察时间的52.39%。飞离时间达29.90%,捕食次数12次,取枝2次。后期不暖雏,多在巢周栖落,时间长达11.08小时,占总观察时间的69.85%。雌在育雏期暖雏随雏鸟生长而减少,离巢时间随雏鸟生长而增加。随暖雏停止,修巢亦告结束。前期喂食以撕小块、条喂为主,后渐为撕大块自食至不撕喂而且雏鸟自食。
刚出壳的雏鸟被白色绒羽。眼睁开,虹膜灰褐色。嘴铅灰色,卵齿长棱形,白色,跗跖部及爪灰白色。7.5日龄能大声单音鸣叫,以跗跖部坐立。背、头绒毛棕灰色,基部白色。羽区毛囊明显。爪黑色。13.5日龄可单音连续鸣叫,能站立。背羽羽鞘放缨,羽片褐色。嘴黑色,蜡膜淡黄色。19.5日龄站立行走自如。初级飞羽、肩、背两侧、后头颈、朡、两胁部正羽均放缨,白色与棕黑色相间。小翼羽亦放缨。羽缘淡棕色,羽瓣黑色。眼先黑色,有针状毛。27.5日龄,雏鸟在巢内常活动,不时搧翅,昂首,时常走到巢的边缘。可自行撕取食物。卵齿消失。通体以褐色为主,羽干纹黑色,尖端褐色,背羽干黑色。腹部绒羽、正羽各半。尾下覆羽淡褐色,尾羽黑色,尖端渚褐色,腹面白色。跗跖部淡黄绿色。34.5日龄,偶上巢边小枝站立。可飞翔,升降自如,栖落不稳。离巢距离在80~100m之间。不断鸣叫。头顶金黄色,绒羽已退尽,有黑褐色羽干纹,周身被正羽。背部深褐色,腹部浅褐色,具纵斑,羽干黑色,尖端淡褐钩。尾下覆羽浅褐色,尖端更淡,腹面几乎为纯白色。34.5日龄开始离巢。
苍鹰雏期有吐食团的习性。食团大小0.6×2.2cm。
苍鹰雏鸟生长迅速,体重18.5日龄出现一个高峰,可达433g,为出生时的15.75倍。后体重下降,至24.5日龄近最低点,之后逐渐增加,至出飞时已达460g,为出生时的16.72信,平均日增生12.54g 左右。体长增长3.95倍,日增长7.2mm左右。翅长18.5日龄前生长较慢,后生长迅速,至30.5日龄达高峰,后减慢。跗跖部15.5日龄前生长迅速,其后缓慢。嘴长9.5日龄后生长明显减慢。9.5日龄长出。尾缨放出前体重、体长生长迅速。其后翅、翅缨和尾缨生长迅速。
苍鹰嘴长、跗跖主长要在前期和中期生长。而翅长、尾长为中、后期生长。18.5日龄时生长单位以嘴长为最大,次为跗跖长、体长、尾长及体重,以翅长为最小。
通过日周期及对雏观察,苍鹰的食物以鼠类为主,约占47%,鸟类占38%,其他如蛇类等占15%。
迁移:在东北繁殖的苍鹰4月下旬迁到,5月初配对。8月中旬迁飞。也有部分留鸟。
环境压力:苍鹰虽然是森林鸟类,但栖息在各种类型森林中。近年来,由于森森的砍伐严重,此鸟进入次生林中繁殖。1988年~1990年3年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42平方公顷调查,1988年为零(没分布),1989年为0.0950只/平方公顷,1990年也为0.0950只/平方公顷。说明此鸟逐渐适应次生林生活
Ⅱ 最小的老鹰
是1千克,现存最小的鹰是澳大利亚小鹰Australian Little Eagle (Hieraaetus morphnoides),一般不超过一公斤。
Ⅲ 澳洲鹰是什么鹰
Wedge-tailed Eagle
澳洲似乎没有其他的eagle了,这绝对是最出名的,也是最有澳洲代表性的
Ⅳ 秃鹰来自哪个国家
Bald Eagle, also known as the American Eagle, a bird of prey in North America
白头海鹰,也称为美国之鹰,北美一种猛禽
一些人说美国秃鹰
Condor-秃鹰
秃鹰是两个品种的新世界秃鹰,在一个单型属的名称。他们是西半球最大的飞行鸟类。
eagle-鹰
鹰是猛禽大型鸟类属于鹰科的鸟类家族成员,属于几个属它们不一定密切相关的对方。对60多个品种大多发生在欧亚大陆和非洲。[1外边,只有2种(即秃头鹰和金)可以在美国和加拿大,9个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以上,三个地区发现]澳大利亚。
falcon-猎鹰-鹘
hawk-老鹰
Ⅳ 澳大利亚的国鸟是什么鸟
澳大利亚官方虽然没有选定国鸟,但民间选定两种国鸟——琴鸟和鸸鹋,都是澳大利亚的特产鸟。
1、琴鸟集形态华丽和鸣声优美于一身,舞姿优美,歌声悦耳,让人赞叹不已。琴鸟作为澳大利亚国鸟,象征美丽、机智、真诚和吉祥,深受人们的爱戴。
世界各国国鸟,大致可将其评选标准分为三类。
一、民族精神象征
民族精神象征的需要确定国鸟。当年美国国会经过多番争论,最后选定了白头海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它所蕴含的威猛、强悍的精神。
同样,不少国家就选择了鹰、雕、隼、鹫等猛禽作为国鸟,如菲律宾的食猿雕、阿尔巴尼亚的山鹰、厄瓜多爾尔尔的大兀鹰、比利时的红隼、冰岛的矛隼、智利的安第斯神鹫等,而雄鹰则被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印尼、波兰等数十国相中作为国鸟。
二、该国人民热爱
选择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常见鸟类。
三、特有珍稀物种
将该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定为国鸟,如危地马拉的凤尾绿咬鹃、日本的绿雉等,从而让全国民众都来关注、爱护这些珍禽。
Ⅵ 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国宝动物分别是什么
澳大利亚:袋鼠、考拉。
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着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白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称为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眼、嘴和脚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为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
红胸鸲,又叫知更鸟。这是一种食虫的益鸟,性情温顺,体态俏丽,雄鸟上胸前有漂亮的深红斑,由于红胸鸲对英国农业生产曾起到重要作用,被英国人民誉为“上帝之鸟”。
河狸(学名:Castor fiber),是河狸科、河狸属的动物。河狸躯体肥大,雌、雄无明显差异,头短钝,眼小,颈短,四肢短宽,前肢短,足小、具强爪,后肢粗壮有力,尾大、扁平。
河狸夜间活动,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潜水,不冬眠,自卫能力很弱,胆小,喜食多种植物的嫩枝、树皮、树根,每年繁殖1次,每胎1-6仔,栖息于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河流沿岸,主要分布于欧洲,其他地区数量较少。
Ⅶ 有没有什么鹰是白色的啊
天然白色的鹰就一种就是矛隼。
矛隼属于中型猛禽,也是体型较大的隼类,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灰色型。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着的暗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疏。
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
幼鸟上体暗褐色,下体白色,具粗着的褐色纵纹;翅下覆羽褐色,具白色圆形斑点,尾暗褐色,除中央尾羽外两侧尾羽具断裂的皮黄色裼斑。
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
在冰岛少数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矛隼为了适应环境还会出现遍体洁白的个体,因此又叫白隼。
大小量度:体重♂1310克,♀1450-2100克;体长♂500-540毫米,♀510-627毫米;嘴峰23毫米;翅♂362-382毫米,♀390-418毫米;尾240毫米;跗蹠60毫米。
Ⅷ 熊,袋鼠,老鹰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代表性的动物
熊:俄国 袋鼠:澳大利亚 鹰:美国
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 、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Ⅸ 澳大利亚有一种通体白色的鹰,学名叫什么
苍鹰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引人注目的白鹰,是澳大利亚地区所特有的。苍鹰的名字来源于猎鹰训练术的黄金时代,当时巨大的欧洲苍鹰,被用来捕猎供食用的鹅,捕鹅的鹰,就演变成了苍鹰一词。苍鹰被科学地划分为鹰属中的一种,它们是天空中,最敏捷和最勇猛的捕食者之一,在它们栖息的雨林中,常可以见到它们娴熟捕猎的优美身姿,白鹰全身的羽毛,对于捕食者而言,不是最好的伪装。但是在它们喜欢居住的雨林中,它们羽毛的颜色,就和周围潮湿的叶子的反光,以及茂密的森林中,细碎的日影混在一起了。当白鹰在天空翱翔的时候,它匀称的弧形翅膀,和扇形尾羽伸展开,给它提供更多的上升力。在森林中,人们还看到过白鹰和白凤头鹦鹉飞在一起。这时白鹰羽毛的颜色就成了很有效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