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大利亚盆地为何又称“大自流盆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简而言之,盆地中的地下水通过钻孔或天然泉从地表涌出,因此被称为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的大盆地,也被称为大自流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和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中东部。澳大利亚的岩层覆盖着不透水层。东部下雨了,形成了一个取水区。地下水以每年 11 ~ 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多雨地区。
由于大陆海岸和陆地面积小,海岸线的总长度只有 19000千米多米,是各大洲中最短的。然而,与大陆地区相比,平均海岸线长度为每 402km2 1千米条海岸线。大陆北部的海岸线相当曲折。约克角半岛以西是卡彭塔利亚湾,它深入内陆,但是他的海水深度并不大。
关于以上的问题今天就讲解到这里,如果各位朋友们有其他不同的想法跟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分享你们个人看法,喜欢我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最后祝你们事事顺心。
B. 澳大利亚境内拥有世界最大的内流盆地名称是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称“澳大利亚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在澳大利亚岩层上,覆盖着不透水层,东部多雨,形成受水区,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区。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展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形。
C. 澳大利亚中部有世界着名的什么盆地
澳大利亚中部有世界着名的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D. 澳大利亚储有丰富地下水的大自流盆地位于哪里A、西部高原 B、中部平原 C、东部山间盆地 D、塔斯马尼亚岛
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洼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成为大自流盆地,所以选b
E. 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是什么意思
在盆地中打井,水能顺井自行向外喷出,这样的盆地,叫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的中东部地区,就有这么一个盆地,面积约177万平方千米,人们称其为“大自流盆地”。在世界自流盆地中,它是最大的。
在这个盆地中旅行,地面自喷井随处可见。像澳大利亚这样气候干热的国家,有这样的大自流盆存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大幸。大自流盆地的地质构造是一个大向斜。盆地地下含水层,是侏罗纪多孔砂岩。含水层上下为不透水层。顶面为不透水层白垩纪页岩;底面不透水层为古生代沉积岩。砂岩含水层出露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随着雨水的渗透作用,一部分降水沿渗水层流入盆地中部。由于地势东高西低,水源压力很大,降水可源源不断地向盆地中部运行。透水层成为巨大的地下水“贮存库”,不透水层成为受压很大的承压层。只要人们在上部承压层凿井、穿眼,地下水就可很快喷出,形成“自流水”。
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深200~2000米,储量非常丰富。由于水温和水质矿化度较高,人类饮用和农业灌溉都有一定困难,但是作为畜牧用水却是一大宝贵资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养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大自流盆地对其牧业发展有特殊作用。
F. 澳大利亚中部多自流井,被称为
(1)大自流盆地 (2)灌溉农田牲畜饮用水自流井水含盐度高 (3)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草原面积广阔,气候适宜,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一年四季可以露天放牧。
G. 澳大利亚自流井地质构造类型地下水类型及特点
澳大利亚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又称自流盆地。该盆地的地质构造是一个巨大的向斜盆地。水层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为承压水。含水层在湿润的东部山地出露,向西倾斜,一部分渗入地下的降水顺着倾斜的含水层流向盆地中部。盆地中部为承压水的承压区,地下水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贫地地势较低处打井,有的可以自然喷出,形成自流井。
H. 分析澳大利亚自流盆地地下水类型及主要来源
大自流盆地的东侧是大分水岭,由于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丰富的雨水沿着隙水的岩层向低洼处渗透在盆底底部凿井,到蓄水层,中部盆地的地面低于地下贮水层水面,再加上水本身的压力,水就可以自动喷出地面了
I. 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什么叫大自流盆地
在澳大利亚古陆岩层上,覆盖着基岩不透水层、侏罗纪砂岩承压含水层和白垩纪页岩不透水层,露头在东部多雨地带,形成受水区。地下水流循含水层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区。承压水通过钻井或天然泉眼涌出地表,自流盆地因此得名。
(9)澳大利亚的自流盆地有哪些扩展阅读:
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内陆水系资源是大洋洲水资源的基础,它提供了整个洲22%的水源,并是澳大利亚内陆四个州的采矿业、旅游业和畜牧业的唯一水源。
大自流盆地面积 1,700,000 平方公里,相当于 Queensland(昆士兰州)最初面积的 70% 。另外,它还包括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尔士州)、South Australia(南澳大利亚州)以及 Northern Territory (北部地方)的一部分区域。
在大洋洲大陆除大澳大利亚自流井盆地外,其他较为重要的还有墨累威盆地、尤克拉盆地、荒漠盆地、西北盆地、珀斯盆地、阿德莱德平原盆地、皮里-托伦斯盆地、吉普斯兰盆地、奥克斯利盆地、考厄尔盆地等。
J. 什么叫自流盆地
大自流盆地
大浅碟形凹陷盆地。又称澳大利亚大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即中央低地区北部1/3的地区范围内。介于东部高地与西部高原之间,自卡奔塔利亚湾向南,直至达令河上源和艾尔湖盆地,包括昆士兰州的1/3地区、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大部以及北部地方的一部分区域 ,面积 175万平方千米,地下广布着承压水层。东部边缘大致以大分水岭西麓为界,地势较高,西、北、南三边较低。在澳大利亚古陆岩层上,覆盖着基岩不透水层、侏罗纪砂岩承压含水层和白垩纪页岩不透水层,露头在东部多雨地带,形成受水区。地下水流循含水层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区。承压水通过钻井或天然泉眼涌出地表,自流盆地因此得名。第一个人工钻井于1878年在新南威尔士州的伯克附近钻成,1970年前后,共有自流钻井4500孔,另有需使用抽水机的半自流钻井 2 万孔 ,70 年代末,前者已减为约2900孔。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是离东部受水区越远就越高。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钠离子含量太高,不宜于农业灌溉,但大部分尚可供牲畜饮用。有些井的水温很高,须待降温后方能使用。地下水到达地面的水量不大,全盆地年总涌流量仅1.99亿立方米,但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作用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