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水稻收割时间
水稻的收割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有区别。水稻收割最佳时间是以水稻达到生理成熟来确定的。
1、水稻达到生理成熟的标准是籽粒内干物重达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从外观上看,当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及副护颖变黄,米粒定于变硬,呈透明状,这时是水稻收获最佳时期。
在生产上,要注意水稻成熟期的栽培管理特别是水分的管理,一些地区常因后期撤水过早而影响籽粒饱满度。水稻在灌浆结实期合理用水,可以达到养根保叶,轻秆活熟,浆足粒饱满的目的。
为此,在成熟前7~10天左右灌最后一次水,具体时间可视土壤含水量及天气和籽粒成熟情况灵活掌握。
2、另外,根据不同的区域,在种植方面,有早稻、晚稻和一季稻之分,有些区域,一年种植二季(南方地区多),有些一年种植一季(或者是两年三季,北方地区多),还有一年能种植三季的(海南部分区域)。再加上播种时间、品种生育期等因素,所以具体的收割时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日期。
比如5月上旬播种的一季稻,生育期是140-160天之间,收获时间会在10月上中旬;而一年两熟的区域,早稻会在7月下旬收获,晚稻会在10月中下旬收获。
(1)澳大利亚水稻什么时候收扩展阅读:
水稻收割的注意事项:
1、水稻收割不要过早或过晚,过早的话,稻粒还不饱满,并且含水量过大,青米率多,导致品质不好,产量低还卖不上价钱;过晚的话,掉粒情况会加重,影响产量,另外外观品质下降,在销售时,也会早稻压价。
2、如果部分区域今年有倒伏现象,可以早收割,以免收获期出现降雨,引起发霉、生芽的情况,损失能减少一些算一些。
3、收获下来的水稻禁止大堆存放,以防自身发热引起霉变。另外,收获后的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为防止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应及时将稻谷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晾晒2—4天,然后入仓。
4、机械收割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❷ 水稻一般在几月份的时候就能收割了过早收割会导致什么后果
水稻完善分成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又被称为迟熟期)。简单的说乳熟期是籽粒外壳翠绿色,但内部结构呈凝乳状,含水量一般在90%上下,蜡熟期外壳也是白但籽粒显着发硬,含水量60-40%上下,黄熟期籽粒外壳逐渐发黄,籽粒强度都比黄熟期显着发硬,含水量一般30-15%上下。因而,假如获得太早,水稻籽粒会不圆润,空瘪粒多,出苗率低,不但生产量减少、质量也会变差,小米粒泛白还会增加,口味降低。
完熟期标志是:每穗谷粒颖壳95%之上发黄或95%之上谷粒小穗轴及护颗发黄,小米粒定型发硬,呈通透状。这年代是水稻谷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标示。一般来说,水稻籽粒所有发黄、谷穗顶端三分之一处腋芽轻度发黄,有机物的累积就已全部完成了。这个年龄就能收获了,而且这个阶段的水稻还是处于成活期存款,不管是口味或是营养物质全是最佳时机。可是这个年龄获得有个问题便是籽粒的含水量大,不容易小于25个水份,不益于存放。
❸ 谁知道大米是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割!
南方的水稻分两季栽培收割。
第一季水稻是在清明节前后下种、育苗、大田移栽、施肥管理,至农历6月前后收割第一季水稻,也叫一季早稻;
第二季水稻的栽种,时间正是炎热的夏季,所以也叫“双种双抢”,这季叫“二季晚稻”,收割的时间是在农历9月底至10月中旬左右。
(3)澳大利亚水稻什么时候收扩展阅读:
水稻收割时的注意事项:
1、及早排水。尽量排干稻田里的水,必要时挖沟将低洼地里的水及早排干晒田。
2、适熟收割。人工收割掌握在田间有95%以上的水稻颖壳发黄、谷粒变硬、米粒呈透明状时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晚几天。
3、注意方式。人工割晒可以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同时稻谷商品性好,发芽率高。使用收割机收获,最好不用全喂入式收割机,否则稻谷中枝梗多,颖壳破损率高。
4、及时晾晒。人工割倒薄铺匀晒2天后,捆小把翻晒2天脱粒晾晒,遇雨天及时码垛。机械收割后稻谷不能长时间闷在袋中或大堆存放,应及时摊开薄晒,每天轻摊翻动数次,并剔除大枝梗、碎叶、稻曲病病粒等。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5%以下时装袋储存。
参考资料:网络-大米
❹ 稻谷到底是什么时候收割,秋天还是夏天
稻谷成熟时间与气温有关。
1、北方一季稻一般在9月份成熟;
2、华中及华东部分地区两季稻,一季稻7月上成熟,二季稻10月上旬;
3、华南、及华东部分地区种三季稻,早稻7月上中旬成熟,中稻9月中下旬成熟,晚稻10月上中旬成熟。
我国稻作分布广泛。我国稻作分布广泛,从南到北稻区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 个温度带。从总体看,由于纬度、温度、季风、降雨量、海拔高度、地形等的影响,我国稻作区域的分布呈东南部地区多而集中,西北部地区少而分散,西南部垂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格局。
(4)澳大利亚水稻什么时候收扩展阅读:
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种植区域以南方为主,南方3 个稻作区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3.6%,稻作区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可分为9个亚区,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3 个稻作区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其稻作区跨度很大,包括7个明显不同的稻作亚区。
总体来说,南方省份多为双季稻,以种植杂交籼稻和常规稻为主,而北方稻区大多种植单季稻,以种植粳稻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福建、云南、黑龙江等12 个省(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❺ 澳大利亚农耕作息时间
在此时华北平原已经进入小麦的种植中后期,到八九月份就该收割了,华北在收割小麦勉强算正确;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熟制不同收割时间也就不同,水稻主产区在江南,一年两熟
❻ 一年两造稻谷,分别是几月种几月收
早稻: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6月下旬至7月收。
晚稻:(收早稻后立即抢种)6月下旬至7月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
早稻的适宜播期为: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12摄氏度,长江流域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晚稻为150~170天。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收早稻后,要立即抢种晚稻。
(6)澳大利亚水稻什么时候收扩展阅读:
北方是一年一熟或者是两年三熟,南方是一年两熟,海南那边一年三熟。
南方各地水稻收割最佳时间:
江苏三系杂交中籼稻区水稻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成熟时间一般是10月上旬,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江苏南部可以种植水稻,一年两熟,早稻早7月下旬,晚稻在10月中下旬成熟。
长江上游地区以单季中稻为主。大多在清明前后播种,五月初移栽(立夏前后,小满前移栽完毕),8月中下旬收获。
长江中下游平原,早稻4月上、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北方水稻收割最佳时间:
而北方华北地区是单季稻。一季稻一定要在清明前播种,四月底五月初移栽(如条件允许,还可在谷雨移栽)北方东北地区是早熟单季稻。播种时间为四月左右。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一般都是早熟品种。避开了冬天。
北方种植双季水稻必须培育特早熟品种。第一季水稻从阳历4月中旬育苗,8月初就可成熟收割,约104天。第二季水稻一边收割一般插秧。没到地冻就收割了。
参考资料:网络--水稻
❼ 水稻收成季节是什么时候
水稻没有具体的收成季节,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
水稻比较依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7)澳大利亚水稻什么时候收扩展阅读:
水稻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
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❽ 稻子一年几熟
水稻在我国北方是一年一熟,在南方是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的水稻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6月下旬至7月收割,一年两熟的水稻在6月收割早稻后,晚稻于6月下旬至7月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
稻子成熟时约有1到1.8米高,叶子细长,约有50到100厘米长,宽约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30到50厘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长,2到3毫米厚度。
稻的自体授粉方法
稻成为稻穗后,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着。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
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称为稻芒。
❾ 稻谷几月份收
早稻: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6月下旬至7月收。
中晚稻:(收早稻后立即抢种)6月下旬至7月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
南方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稻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中稻在南方一般是7月初至八月;晚稻九月末至十月中旬。因纬度原因各地差异很大,不过大致是这个时间范围。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9)澳大利亚水稻什么时候收扩展阅读:
种植划分: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1、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2、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3、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4、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5、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❿ 为什么澳大利亚没有水稻的种植
澳大利亚是有种水稻的。虽然种植面积较少,澳大利亚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其实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澳大利亚大概有2,000 多个家庭拥有水稻农场,家庭水稻农场的平均面积大约为400公顷。 大部分集中在南纬34-36度之间,年降雨量350-480毫米的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的马里毕基河,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州的墨累河谷一带。
由于此地区夏季非常干燥,水稻完全依赖河水灌溉。如果某一年降雨少、水配额低,水稻种植就会受到极大影响。一般来讲,一公斤稻谷约需500-800公升水,灌溉水的多少与有无,成为限制水稻种植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澳大利亚水稻种植共消耗总灌溉水量的11%,水的花费占到了生产稻米总可变支出的20-30%。
水稻是澳大利亚唯一必须经过有关许可方能种植的农作物。土壤质量和水供应条件必须符合当地机构的标准。
由于澳大利亚水的极度匮乏,澳大利亚水稻科研机构励志利用世界上最有效的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研究最节水,单位产量最高的品种。目前澳大利亚的水稻种植在节水灌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田间到饭桌,澳大利亚种植的水稻只相当于世界平均用水的一半。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每公顷水稻用水还在不断减少。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澳大利亚的水稻均为单季稻,生长期约为165天。澳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丰收时期每人可收割70公顷的稻田,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5万公顷(相当于225万亩),年产100-150万吨,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吨(每亩约产600公斤),最高记录为14吨/公顷的单产。
澳稻米种植采用多种播种技术。80%的稻米利用飞播技术播种,10%为干播,8%为草播,剩下的2%为条播。播种率为每公顷120-180公斤。
澳洲大米中80%的是中粒日本粳稻。剩下的小部分是长粒籼型品种,包括香米。
值得指出的是,在昆士兰海岸高降雨区,及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沿海高降雨区,已经开始了旱地水稻的小规模商业化生产。虽然单产不如灌溉水稻,但生产成本远低于灌溉水稻,种植区域也不再局限于灌溉区。
我们大洋洲际代理出售的一个位于新南威尔士北部巴里纳地区1800亩农场就种植了旱稻,甘蔗等。有兴趣可以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