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悉尼歌剧院占地面积1.8公顷,坐落在距离海面19米的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总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有一个2700座的音乐厅,一个1550座的歌剧院和一个420座的小剧场,有展览、录音、酒吧、餐厅等大小房间900个。
(1)澳大利亚建筑物的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计划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尤金·古森斯游说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
当时进行戏剧表演的场所悉尼市政厅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太小了。在1959年,古森斯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总理约瑟·卡希尔的支持,约瑟·卡希尔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歌剧的剧院,并想将其建得离CBD西北方的温耶德火车站更近一点,但古森斯坚持将歌剧院建在便利朗角上。
2.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悉尼歌剧院占地面积1.8公顷,坐落在距离海面19米的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总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有一个2700座的音乐厅,一个1550座的歌剧院和一个420座的小剧场,有展览、录音、酒吧、餐厅等大小房间900个。
(2)澳大利亚建筑物的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计划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尤金·古森斯游说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
当时进行戏剧表演的场所悉尼市政厅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太小了。在1959年,古森斯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总理约瑟·卡希尔的支持,约瑟·卡希尔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歌剧的剧院,并想将其建得离CBD西北方的温耶德火车站更近一点,但古森斯坚持将歌剧院建在便利朗角上。
3.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是悉尼歌剧院。
这座歌剧院位于悉尼港的便利朗角,由丹麦建筑师设计,外边看来是一组贝壳造型。悉尼歌剧院于1959年动工建设,1973年完工,前后共用了14年时间,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了悉尼最具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之一,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是世界着名的表演艺术中心。亮丽的外观,加上旁边悉尼港湾大桥,让这座歌剧院吸引了许多摄影师。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简介
悉尼歌剧院内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整个歌剧院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来到这里,都有美丽的风景,夜色下的歌剧院更美。建造这座歌剧院花费了1亿零200万澳大利亚元。
4.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是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大壳顶组成。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
建筑特色: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由10块大“海贝”组成,与周围景色相互呼应,最高的那一块高达67米。
悉尼歌剧院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但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5. 澳大利亚的代表建筑物
6.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物
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SOH)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着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可容纳大约2500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它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链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曾因改造扩建而耗时多年。
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在入口的阶梯前也经常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7. 澳大利亚有名的代表建筑物叫什么
悉尼歌剧院
悉尼海上歌剧院是悉尼的标志,世界最豪华的文化建筑之一。
8. 澳大利亚的着名建筑物有哪些
1、维多利亚女王大厦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坐落于悉尼市中心最繁华的乔治大街上,旁边是悉尼市政厅和圣·安德鲁教堂。着名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赞美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购物中心”。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完成于1898年,建筑本身是圆顶的罗马风格结构。对澳大利亚人来说,维多利亚女王大厦是商场,是休闲的好去处,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
2、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一般是用于政府内阁成员或者议会成员进行要事商讨或临时休息的建筑物。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位于堪培拉的首都山顶,隔着格里芬湖和旧议会大厦联成一线,非常雄伟壮观。它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完美壮观的统一体,它反映着澳大利亚的历史、迥然不同的多元文化、国家的发展和对未来的抱负。综观这座建筑,它雄伟屹立,体现了澳大利亚联邦的形象和精神。
3、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悉尼市区北部,是悉尼市地标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设计,一座贝壳形屋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歌剧院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该建筑1959年3月开始动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时14年。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也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4、悉尼大桥
悉尼大桥是一种单孔拱桥,曾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是悉尼早期的代表建筑。这座大桥从1857年设计到1932年竣工,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
5、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位于格里芬湖的北面,是一栋青灰色的圆顶建筑,为纪念二战澳大利亚阵亡的战士而修建的。它始建于1941年,1945年开放,1971年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四周环绕着12公顷的草坪。
9.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
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物是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市区北部的便利朗角,于1959动工建造,1973年正式投入使用,迄今已有40多年历史。
“悉尼歌剧院”特有的风帆造型,再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作为背景,与周围的海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每天都会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一地标式建筑由于造型酷似帆船,每天都会有不少人慕名而来,随处可见的便是游人在不停的拍照纪念。
(9)澳大利亚建筑物的标志是什么扩展阅读:
悉尼歌剧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由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组成。其中歌剧厅,音乐厅,休息厅是紧挨着的,建立在一个由4块巨型的大壳顶构成的花岗岩石基座上。这些形状不一的尖顶壳,看上去也是千姿百态。
悉尼歌剧院无疑是一项杰出的建筑杰作,不论是造工的精湛,还是卓越的工程成就,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谓是极大的。悉尼歌剧院是极具观赏价值的,不过归根到底,这一伟大建筑是属于世界的伟大艺术纪念碑和雕塑像。
10.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有哪些象征意义
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SOH)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着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为背景的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座建筑.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可容纳大约2500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它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链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由于当初是将较大的主厅设计为歌剧院,小厅被认为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歌剧演出,舞台相对较小而且给乐队的空间也不便于大型乐队演奏.曾因改造扩建而耗时多年.
其他附属设施则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在入口的阶梯前也经常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缘由
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计划始于1940年代,战后的悉尼并没有专门场所用于音乐、戏剧表演.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游说政府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当时进行戏剧表演的场所悉尼市政厅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太小了.在1954年,古森斯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总理约瑟夫·卡希尔(Joseph Cahill)的支持,卡希尔要求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歌剧的剧院.尽管卡希尔曾想将其建得离位于CBD西北方的温耶德火车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Sydney)更近一点,古森斯却坚持将歌剧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1]
悉尼歌剧院的早期模型
卡希尔于1955年9月13日发起了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参赛作品的规定是必须有一个能容下3000人的大厅和一个能容下1200人的小厅,两个厅都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歌剧,交响乐和合唱音乐会,大规模的会议,讲座,芭蕾舞演出和其他演讲.[2]评选委员会的成员包括:英厄姆·阿什沃思(Ingham Ashworth)、科布登·帕克斯(Cobden Parkes)、莱斯利·马丁爵士(Leslie Martin )和埃罗·沙里宁.
[3] 本来评委们已经选出了若干件候选作品,然而因故迟到的美国设计师埃罗·沙里宁却从淘汰的作品选出了约恩·乌松潦草的设计图.[4]1957年1月29日,约瑟夫·卡希尔在新南威尔士州州立美术馆宣布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赢得了竞赛5,000英镑的奖金,第二和第三名则分别为马里兰(J.Marzella)、波依斯万(Boissevain)及其搭档奥斯蒙德(Osmond).此时的乌松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居住宅设计师,悉尼歌剧院是其第一座公共建筑.乌松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旅行时从一份建筑杂志上得知了这个建筑竞赛,在尚未造访过悉尼的情况下,凭借着几个悉尼姑娘对家乡的描述就绘制出了这份设计图.直到6个月之后乌松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获选,当他在7月29日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地的澳大利亚妇女周刊甚至将其比作好莱坞明星贾利·古柏.[5][6].乌松此行还带来了他在丹麦所制作的悉尼歌剧院木制模型,这个模型被放置在悉尼市政厅内.模型和悉尼歌剧院的最终造型有不小的差别,它采用的是更为奔放的抛物线屋顶,这个设计因为建造难度过大在后来的建造过程中被修改了.为了筹措建造悉尼歌剧院的资金,卡希尔开始发行悉尼歌剧院的彩票.1958年3月,乌松和丹麦结构工程师艾拉普(Ove Arup)再次拜访了悉尼,他们发表了名为红皮书的悉尼歌剧院初步设计方案.
设计和建造
原本位于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的麦格理堡垒电车厂于1958年拆除,歌剧院的前期准备工作于1959年3月份开始.3月2日,卡希尔拧紧了悉尼歌剧院青铜铭牌上的最后一颗螺丝钉,象征着大剧院的建设工作由此展开.然而不幸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的1959年10月22日,约瑟夫·卡希尔因心肌梗塞死于悉尼医院,日后悉尼歌剧院的建设遭遇困难时因此缺乏了许多政治上的支持.[7] 歌剧院的建造计划一共有三个阶段.阶段一(1959–1963)包括建造平台.阶段二(1963–1967)建造外部的“壳” 结构.阶段三:内部的设计和装潢(19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