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亚电影的简介
1896年 8月在墨尔本的歌剧院首次放映了英国人R.W.保罗摄制的关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桥的纪录短片。同时,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派出的摄影师在墨尔本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反映盛大的墨尔本杯赛马活动。这部影片在墨尔本和悉尼上映达 3个月之久,是外国人在澳大利亚拍摄的最早的一部影片。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C.斯潘塞来澳拍摄了关于土着居民的风俗习尚的纪录片,开创了以研究土着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人类学纪录片之先河,救世军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拍摄宣传宗教的短故事片,如《早期的基督教殉难者》(1899)。第一部澳大利亚人摄制的影片《凯利帮的故事》是1906年上映的,它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的诞生。影片是由C.泰特摄制的,内容描写侠盗凯利兄弟和警察之间的斗争故事。这显然是受到当时美国畅销影片《火车大劫案》(1903)的影响。《凯利帮的故事》放映时间为66分钟,并用演员在银幕后配音,这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部长故事片。这部影片的畅销导致了这种类似美国西部片电影的泛滥。当时没有随波逐流的导演只有R.朗福特他出身演员,自当上导演以后,一贯注意影片的质量,作品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他拍摄的《邦蒂号的叛变》(1915)、《我们的选择》(1919)和《多愁善感的家伙》(1920)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后者,成功地塑造了澳大利亚人的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英国的影片开始进入澳大利亚,与新生的澳大利亚电影展开竞争。从20年代起,廉价的英美影片逐步侵占了澳大利亚电影市场。澳大利亚的民族电影因成本高、题材贫乏等问题,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很多电影工作者被迫放弃故事片的拍摄,转向新闻纪录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以美国影片独霸澳大利亚银幕而达到极点。在这段时期内,只有少数几位导演在为繁荣本国电影而辛勤地进行创作。他们中影响较大的是G.E.乔维尔。从1925年的《蒙比的蠢虫》一片开始,到他1959年死于贫困为止,乔维尔摄制了许多真正澳大利亚题材的影片,如反映澳大利亚军队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英勇作战的《四万骑兵》(1941)和《托勃鲁克人的老鼠》(1948)等。他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杰达》(1955),由于他在影片中处理种族问题不当,这部影片遭到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新闻宣传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新闻纪录片有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吸收和培养了很多电影工作者。这时,在悉尼大学学过人类学的I.邓洛普进入了电影界。从1957年开始,他多次进入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拍摄了不少关于土着居民生活的纪录片,逐步成为澳大利亚人类学电影的权威人士。
从70年代开始,由于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如建立电影委员会,对影片进行资助,开办电影、电视学校,创办电影资料馆等),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澳大利亚电影进入了复兴时期。这首先表现在长故事片产量的稳步上升。澳大利亚1969年只发行了5部国产片,而到1971年则上升为11部。整个70年代,平均每年发行15.2部国产片,之后这个数字又有所上升。其次,电影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并日趋成熟,特别是一批中青年编导人员在70年代初陆续走上影坛,促进了国产影片的发展。这些新生力量中有:T.伯斯塔尔、P.韦尔、B.贝雷斯福德、J.杜伊甘、D.克龙比、F.谢皮西、戴维威廉森、艾戈尔?奥津斯、G.阿姆斯特朗等。这批编导的大部分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澳大利亚的,例如,由P.韦尔导演的《悬崖上的野餐》(1975)和《加利波利》(1981);由B.贝雷斯福德导演的《获得智慧》(1977)和《驯马手》(1980);由G.米勒导演的《从雪河来的人》(1981)等影片,都是新生的澳大利亚民族电影中的佼佼者。这些影片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历史,不直接反映现实,但却往往能引起观众对今天社会问题的联想和思考。有些影片的内容层次较多、涉及面较广,耐人寻味。这些影片一般来讲构图讲究,光和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镜头流畅,善于利用大自然的景色作背景。随着国产片的发展,在澳大利亚银幕上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本国电影明星:梅尔吉布森、约翰哈格里夫斯、杰克汤浦森、布赖恩、布朗、海伦莫斯等。
8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影片在发挥上述特点的同时,还在某些方面有新的突破。这首先表现在内容已不仅限于历史,也采用了现实题材,如反映吸毒问题的故事片《冬天的梦》(1981)等。更重要的是反映土着居民的影片再度出现。它们已从早期的纪录片发展到以故事片形式来反映他们的生活和问题,一般都有较强的感染力。如约翰?霍尼的《曼加妮妮》(1980)和艾戈尔?奥津斯的《我们的偏僻地区》(1982)。8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的复兴处于开始阶段,这首先是因为在澳大利亚影坛上,国产片还处于少数地位,外国影片仍占绝对优势,其中主要是美国片,一般每年进口 200部左右;另据澳大利亚发行商协会的统计,1963~1981年,在澳大利亚公演的100部最畅销的影片中,国产片只占8部。其次,上述有特色的影片在整个国产影片的产量中也只占少数。毫无特色的平庸之作、充斥着性的内容的影片,还大量存在。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中,间或也出现色情镜头。
澳大利亚年产影片约20部,有影院900余座(包括汽车电影场),年观众3500万人次,票房收入1亿美元。联邦政府设有电影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出资援助编写电影剧本和摄制影片,管理澳大利亚妇女电影基金、澳大利亚制片公司,和国家图书馆一起负责维护电影资料。联邦政府还设有电影电视学校、新南威尔斯电影公司、电影检查委员会和属于国家图书馆组成部分的电影资料馆。电影检查委员会负责对在影院公开上映的国产片和进口片检查,其重点除了政治问题外,还包括性与暴力。
澳大利亚电影界的群众组织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电影学会。它除了设置电影资料馆、研究中心和出版刊物以外,每年还举办澳大利亚电影奖活动,这是每年举办的六、七个电影奖中最重要的一个。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10余个电影节,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已举办过40余次的悉尼国际电影节和已举办过30余届的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Ⅱ 关于澳洲土着电影
看看电影 《澳大利亚》,这个电影的背景在二战时期日本袭击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军港。 土着在那个年代被歧视被遗弃,白人如何残暴对待他们。 这个非常好的电影。 我现在身在澳大利亚,土着文化在澳大利亚现在得到比较完美的保存,很多土着一直没有受白人的生活文化影响,一直过着他们独有的土着生活。
Ⅲ 澳大利亚电影有哪些
首推《澳洲乱世情》
这是巴兹·鲁赫曼执导,妮可·基德曼和休·杰克曼主演的一部作品,也被称为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为宏大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英国贵族萨拉·阿什莉为了保护她在澳洲所继承的土地,与粗野的牧人德沃尔携手穿越了澳大利亚,后来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不幸的是,日军出动飞机轰炸达尔文,最后两人没有退缩,直面困难的故事...
这部作品气势恢宏,尤其是女主角的演技和她对当地那个土着小男孩的爱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澳洲乱世情》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一览澳大利亚那得天独厚、粗犷豪迈的自然风光 。 拍完该片后,妮可深深地爱上了澳洲这片原始广袤的土地,她在澳大利亚买下了一个畜牧场 还在悉尼之外买下了个公司来专门打理这个畜牧场...
Ⅳ 电影澳大利亚中心思想
Australia is a 2008 epic historical romance film directed by Baz Luhrmann and starring Nicole Kidman and Hugh Jackman. It is the second-highest grossing Australian film of all time, behind Crocodile Dundee. The screenplay was written by Luhrmann and screenwriter Stuart Beattie, with Ronald Harwood and Richard Flanagan. The film is a character story, set between 1939 and 1942 against a dramatised backdrop of events across northern Australia at the time, such as the bombing of Darwin ring World War II. Proction took place in Sydney, Darwin, Kununurra, and Bowen. The movie was released in both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26 November 2008,[5] with subsequent worldwide release dates throughout late December 2008 and January and February 2009.
Ⅳ 这部电影叫什么
《澳洲乱世情》!!
超详细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53067/
还有,PPS上有播,不过名字叫《澳大利亚》
Ⅵ 跪求电影澳大利亚的剧情介绍
◎译 名 澳大利亚/澳洲乱世情
◎片 名 Australia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澳大利亚
◎类 别 剧情/战争/冒险/西部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7.2/10 (11,983 votes)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024 x 560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165 Mins
◎导 演 巴兹·鲁尔曼 Baz Luhrmann
◎主 演 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 ....Drover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Lady Sarah Ashley
大卫·文翰 David Wenham ....Neil Fletcher
布莱恩·布朗 Bryan Brown ....King Carney
杰克·汤普森 Jack Thompson ....Kipling Flynn
伊斯·戴维斯 Essie Davis ....Cath Carney
比尔·亨特 Bill Hunter ....Skipper (Qantas Sloop)
Jarwyn Irvin-Collins ....Mission Boy
Robert Jago ....Military Police
约翰·贾瑞特 John Jarratt ....Sergeant
Eugene Kang ....Waiter
杰克·科曼 Jacek Koman ....Ivan
Adam McMongial ....Darwin Policeman
本·门德尔森 Ben Mendelsohn ....Captain Dutton
布鲁斯·斯宾斯 Bruce Spence ....Dr. Barker
元华 Wah Yuen ....Sing Song
布兰登·沃特斯 Brandon Walters ....Nullah
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前夕的澳洲,优雅的英国贵族莎拉,为了保护她所继承的土地,千里迢迢的来到地球另一端的蛮荒之地——澳洲。当她抵达这片一望无际的土地时,她发现除了必须克服陌生环境所带来的重重挑战外,还必须和当地粗野不羁的放牧人共同合作,一起横越北澳洲大陆。在这趟艰辛的路程中,他们二人一路扶携相随,穿越了大半个澳大利亚,领略了迥然不同的壮丽景观,结识了众多豪放热情的居民和当地土着人。同时,他们也开始感受到彼此内心冲突的转变,一股莫名的奇妙感觉不住涌上心头。正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打算开始一番轰轰烈烈的新生活时,战争却轰然而至。1942年,日军轰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莎拉的豪宅被火光吞噬,他们该如何面对接二连三的艰险考验与战争的威胁?这场可歌可泣的爱情与家园保护之旅能否继续下去呢?
一名英国女贵族,千里跋涉到遥远的国度,遇到粗犷不羁的当地放牧人,她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同意与他协力拯救她所继承的土地。他们一同展开这场让他们脱胎换骨的旅程,横越数百英里这世上最壮丽却也最惊心动魄的穷山恶水,并被迫面对日军无情轰炸……
下载地址http://www.dygod.net/html/gndy/jddy/20090319/17539.html
Ⅶ 以澳大利亚为背景题材的电影
《澳大利亚》
导演:巴兹·鲁赫曼
主演: 妮可·基德曼
休·杰克曼
大卫·温汉姆
类型: 冒险/西部/战争/剧情
国家/地区:美国/澳大利亚
片长:165分钟
上映日期:2008年12月25日 香港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
官方网站:http://www.australiamovie.com/
《澳大利亚》中所讲述的那个满是传奇和浪漫情愫的动作历史故事,发生在濒临于二战边缘的澳大利亚,那里有一座被袭击了珍珠港的日军炸掉的城市--达尔文。影片的编剧兼导演巴兹·鲁尔曼(Baz Luhrmann)借机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史诗画面,就像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一样,散发出永久的传奇气息。一直以来,鲁尔曼都将澳洲大陆当成这个世界拥有着最伟大的边境线的地界,他说:“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遥远、非常遥远的国度,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认知问题……比如说在《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中,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句非常有针对性的对白,当卡琳·布里克森发现她的丈夫有婚外情了,她说,‘我要逃走,我可能会去任何地方,非洲、澳大利亚……好吧,我应该不会去澳大利亚。’”
《肮脏的交易》
这是1969的悉尼。巴里在城里经营着赌博、嫖娼和其它强取豪夺的不正当买卖。美国大兵在越战间隙纷纷涌入此地休假,巴里的收入也因此而源源不断。巴里红火的生意引起了美国黑帮的注意。托尼和萨尔这两个美国无赖受指派来到澳大利亚, 从巴里那里诈取钱财。与此同时,巴里的侄子达西也结束了在越南的服役,回到悉尼开始新的生活。巴里很快发现自己在与这些嗜杀成性的美国佬周旋的同时,还要应付自己凶悍的老婆,麻烦的情人和不地道的警察雷。镜头的巧妙运用,黑色喜剧的形式,以匪徒作为主人公,作家兼导演戴维·凯撒在沿用昆汀·塔伦蒂诺和盖·里奇警匪片套路的同时,还为其影片赋予了浓厚的澳大利亚色彩。
《天线》
1969年7月, 全世界通过电视目睹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过程。但是,若没有澳大利亚工作者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帕克斯接收站对世界上最大的天线之一进行调控,人们根本无法通过电视看到这一切。《天线》是一部振奋人心,令人愉快的影片。它获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演员对角色的精彩塑造外,还有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其实就是生活的最高追求这一温暖人心的主旋律。
上帝也被告》
史迪夫在澳大利亚沿海一个具有田园风光的小镇上生活,靠打渔勉强维持生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史迪夫的小船被雷电击中而遭到严重损坏,根本无法修复。史迪夫认为保险公司一定能够对他的损失给予赔偿,一切都会不成问题。然而他却大错特错了!保险公司拒绝了史迪夫的索赔要求,告诉他这次意外是“上帝的行为”。史迪夫因此作出决定:如果这次意外真的是“上帝的行为”,那么上帝必须对他的损失负责。就这样展开了这场小人物和强大的教会特权以及小人物和为教会服务的庞大的法律机构、保险公司之间的斗争。在女记者安娜的帮助下,史迪夫试图证明世间并没有什么“上帝的行为”。 这不过是保险公司为了拒绝赔付老百姓的索赔要求而获取高额利润的借口。由政治作家当·华森编剧《起诉上帝的人》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反应人民与社会制度之间矛盾的喜剧。
Ⅷ 澳大利亚电影的介绍
Aodɑliyɑ diɑnying 澳大利亚电影 Australia, cinema in 1896年 8月在墨尔本的歌剧院首次放映了英国人R.W.保罗摄制的关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桥的纪录短片。同时,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派出的摄影师在墨尔本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反映盛大的墨尔本杯赛马活动。这部影片在墨尔本和悉尼上映达 3个月之久,是外国人在澳大利亚拍摄的最早的一部影片
Ⅸ 睡美人(澳大利亚电影)要表达什么意义 画面很美,Lucy也很美,就是不知道到底再讲什么,或者说太深刻。
写写自己的观点 希望可以帮到你
这些年轻时胡乱挥霍自己的男人在年老后无法有‘反应’ 只能靠着貌美的年轻少女的胴体来得以满足 懊悔 并让其陪伴自己走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这种类乎怪异的性癖在此却又显得无比可悲和讽刺。 女孩无力的生活环境以及冷漠看待一切的态度 她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不为所动的表面实际却又暗自痛苦着。
而影片中几乎没有配乐 这也更体现了惨白而冰冷的整个影片氛围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压抑的现实感。最为强烈的一幕应该就是女孩的男友死之前自己默默悲痛流泪与不知所措,这里情感色彩占据着上风,但当男友去后 似乎一切又归为零 现实依然是现实 自己依然得面对无力的生活以及不得不需求的物质,以至于在之后可以忘却一切 面无表情的再向另一个的男人吐出同样的话语“will you marry me?”
女孩半夜爬起来穿起了内裤 这幕略微不经意的画面却又表明着其心理的暗示,存在于冰冷的社会 做出违心的行为 但是内心却又渴望着被谁庇护着 这部看似男权主义占据上风的影片 在这里女孩这种就算是毫无意义的作为 实际上却又像是想要维护着自己最后的仅存的女权心理一样。
至于结尾那里个人认为 女孩歇斯底里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得知自己工作的内幕 即是送这些的年老男人死去 陪其走完人生最后一晚,但另一点我认为是 女孩心爱的男友死前 女孩褪去上衣依偎在其怀里让男友慢慢的死去,这种作为让女孩内心痛苦却又无能为力 但这却也是自己仅能为其所做的最后一件事。而女孩最后在陪睡的房间醒来,无需任何解释 她便下意识的得知自己工作的一切内幕 一瞬间伴随而来的我认为不仅仅是惊讶与恐惧,更多的会是一种撕心的回忆。这就好像一个在梦里不停地梦见自己杀了人的人 在醒来的瞬间却得知一切皆为现实的这种欲疯般的冲击感。 女孩曾痛苦的感受着男友死在自己的体温下 而如今的自己却又在做着这种陪死的工作。强烈的现实与内心相冲的讽刺让人不禁觉得很心痛。。。。
而这里被揭露的真相不仅仅是讽刺着这些占据主导性的男权主义的变态性癖和当下社会的种种病态现象。 更像在讽刺着为物质与性而不惜一切的少女。 真相给予惩罚 这种惩罚对于少女来说也许显得有些太过残忍 但似乎又是这种惩罚救赎了少女冷漠不堪的内心世界 而真相想要给与少女的不仅仅是残酷的现实惩罚 更多的是希望在经历过各种摧残后的少女能洗涤自身的一切污垢后 回归本质与最纯真的自我。。。。
其实觉得这部电影很平淡但却又很深刻。伴随着看客的心情和想法其电影的价值也会变得不一样吧。。。
Ⅹ 澳大利亚电影钢琴课剧情介绍
这部电影讲述了爱达背叛丈夫斯图尔特,通过钢琴结缘邻居贝因,最终坠入爱河的故事。
19世纪中叶,在遥远而空旷的新西兰海岸,美国年轻女子爱达与9岁的女儿弗洛拉和一架大钢琴嫁给了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由于路途艰难,丈夫决定放弃钢琴,留在海滩上。爱达非常痛苦。
她从小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唯一能让她感到孤独的是钢琴美丽动人的音乐。斯图尔特只是一个想发财的商人。他根本不理会妻子的要求。爱达只能向邻居乔治求助·贝因。
贝因说他想听爱达的表演。所以爱达疯狂地在海边弹钢琴,以表达她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贝因从这种令人震惊的音乐中了解了爱达的心。贝因用一块土地和斯图尔特换了钢琴,并把它带回家。
为了弹钢琴,爱达每天都给贝因上钢琴课。为了接近爱达,贝贝提议用爱抚换钢琴。在音乐和爱抚中,贝因比斯图尔特更深刻地理解和爱着哑女爱达,他们的情感逐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