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亚的军事实力怎么样有什么依据吗
澳大利亚军队从实力角度来说并不强大,它的强大是有一个特殊身份带来的光环,一个最为合格的“协警”,是美国这个世界警察身边最卖力的“协警”。澳大利亚已经成为美国手里牵着的一条“汪汪”,美国要干什么坏事,澳大利亚总是先张口“汪汪”起来。
❷ 谁知道二战各国共参战士兵人数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
日本970万
比利时 13700
澳大利亚: 60000
加拿大: 55000
印度: 25,000
新西兰: 16,000
南非: 7,000
法国: 1,240,000
法国殖民地: 114,000
希腊: 5,000
意大利: 650,000
❸ 二战中!参战国的出兵与死亡(军人和平民)人数是多少
1.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1,75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13,850,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2.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笑独行按:根据二战中南斯拉夫总死亡人数为170万人判断,该数字与“盟国军队死亡人数”中的数字不是一回事。) 3.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止):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止): 60,000 日本: 2,30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止):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4.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16,25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驱逐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800,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2,95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约有600多万为犹太人。 总计死亡人数:约10221万人
❹ 谁能详细说一下澳军在二战的作战历史
二战爆发时,澳大利亚虽没有作好参战准备,国民对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缺乏热情,但是大多数人仍支持政府的参战决定,认为英国是澳大利亚的母国,澳大利亚在战争中站在英国一边是天经地义的事。全国随即进入紧急动员,议会颁布《国家安全法》,授予政府有关处理战争事务的广泛权力。政府下令对16—65岁之间的公民进行人口调查,立即恢复强制军训制;对农牧产品、汇率、物价等实施政府管制;发布组建新的“澳大利亚帝国部队”(AIF)的计划,并在11月将建成的第一个师(第6师)派往中东。相隔21年之后,澳大利亚又一次投入了世界大战。在这次大战中,这个人口仅720余万的国家前后共动员了近100万人参战,伤亡人数达95567人,[(12)]为战胜德国日本及其他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派军参战,在军事上取得了许多重大战果。
陆军直接参加了中东北非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在战争初期,澳陆军第6、7、9师前往中东,先接受军训,1941年1月起先后投入战斗。在西部沙漠战役中,澳军第6师与英军连续攻占意大利军队据守的巴尔迪亚、托卜鲁克、班加西等城,共歼灭意军10个师,相当于意陆军总兵力的1/6。同年3月,澳军转战希腊本土和克里特岛,协助希腊军队抗击意大利的入侵。4月,德军第12集团军绕过希军北部防线,发动迅猛的进攻。澳军被迫随英希军撤至克里特岛,抗击德军伞兵部队和登陆部队的进攻,与盟军一起歼灭了德军一个伞兵师。但因制空权、制海权尽被德军控制而撤回地中海南岸。澳军在这次行动中首遭重创,1595人陈亡,5174人被俘。[(13)]6月,盟军发动叙利亚—黎巴嫩战役,澳军第7师沿海岸北上,7月8日攻下达穆尔,直抵贝鲁特近郊,迫使法国维希政权的部队在5天后接受停火。在北非沙漠,德意军在3月底开始反攻。4月11日澳军第9师在托卜鲁克被包围。澳军官兵浴血奋战,击退德意军无数次进攻,坚持到12月10日盟军前来解围为止。托卜鲁克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使澳军赢得了声誉。在第二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中,澳军第9师打得更为出色。在另外两路进攻受阻的危急时刻,在右路担任主攻的澳9师拼命杀出一条血路,扭转了战局。遭到惨败的德军统帅隆美尔惊叹“(澳军)这一路就像一部粉碎机,碰上它的一切东西都会粉身碎骨”。[(14)]1942年起,澳军3个师先后撤回太平洋战场。
在东南亚战场,澳军第8师参加了保卫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战斗。由于盟军内部存在矛盾,军心涣散,丧失海空保护,被日军第25军击败。1942年2月新加坡陷落时,澳8师15000余名官兵均沦为日军的战俘。澳军另有一个旅据守缅甸东南部,亦被日军击败,退入印度。
在太平洋战场,日本将战火燃到澳大利亚的北大门。1942年9月,澳军在巴布亚的科科达山道战役中击败了向南进犯的13000名日军,粉碎了他们攻占莫尔兹比港进而渡海入侵澳本土的企图。随后,澳军第6、7师和美军一个团在澳军总司令托马斯·布莱梅上将的指挥下向北进攻,至1943年1消灭了盘踞在巴布亚北部沿海地区的日军,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巴布亚战役的胜利比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击败日军还早半个月。1943年4月,美军和澳军发动新几内亚战役,消灭大批日军有生力量。澳军还参加了攻占布干维尔岛、新不列颠岛的战斗。1945年5月1日,澳军在文莱的东海岸登陆,解放了大片地区。日本宣布投降后,澳军负责在文莱、荷属东印度的东部地区和澳大利亚海外属土接受日军的投降。
澳大利亚海军和空军也全力以赴投入各战区的战斗。海军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历次重大海战运送兵员给养、支援陆军登陆和护船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付出惨重的代价。“悉尼号”巡洋舰在地中海击沉了意大利驱逐舰“埃斯佩罗号”和巡洋舰“巴托罗谬—克莱奥尼号”,后在澳西部近海与德国炮舰“考莫兰号”同归于尽,“悉尼号”上645名官兵全部战死。在其他的海战中,巡洋舰“珀思号”、“堪培拉号”和多艘驱逐舰亦被击沉。空军的作战范围更大,包括欧洲战场。大批澳空军人员还加入英国空军作战。战争期间,共有10562名空军官兵阵亡,其中一半战死在欧洲。[(15)]
第二,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的大后方和反攻基地,为盟军调整战略部署和发动反攻提供了必要条件。
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迅速南下,盟国残部败退澳大利亚,并决定以此为基地调集兵力准备反攻。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十分重视澳大利亚的战略价值,他说:“从全面的战略观点来看,我相信太平洋进攻行动的最有利的路线应该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经过新几内亚到棉兰老岛。”[(16)]
美军于1941年12月22日开进澳东北部的布里斯班,到1943年9月,美军在布里斯班及以北的罗克汉普顿、敦斯维尔等地集结了12万重兵。1942年3月17日,麦克阿瑟来到澳大利亚,并把他的司令部设在墨尔本,7月迁至更靠近北方前线的布里斯班。不久,澳美军队发动巴布亚战役,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战争期间,约有100万美军在澳大利亚驻扎训练、休整或调防。在瓜达尔卡纳尔作战的美军官兵在战斗结束后全部转到墨尔本休整,澳大利亚人的热情慷慨使这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美国军人感动不已。
第三,生产大量军火和其他军需品,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援。
二战开始后,尤其是日本南侵以来,澳大利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持盟军抗击侵略者。早在1940年7月,政府就设立军火局,任命钢铁业巨头埃辛顿·刘易斯为军火总监,使军火生产在短时期内出现较大发展,全国约有1000家工厂制造军火。1943年时,有15.6万名工人在军火生产第一线工作,行政管理人员为6000人。所制造的产品包括炸 药、弹 药、枪 炮、装甲车、无线电设备和各种其他车辆等。为军火工业相配套的其他工业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机床制造业、电气和光学仪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得到建立和迅速发展。另外,为动员更多的人参加工作,调配人力资源,政府任命华莱士·沃思为人力调配总监。全国16岁以上男女公民均登记在册,随时听候调遣。1943年6月,澳大利亚参军或参加工作的14岁以上的男子达2529000人,妇女为840000人。[(17)]而且,政府还成立了战时工业组织局,负责管理民用生产,调查并监督资源使用。政府对一些重要的战争物资,如汽油等油料实行配给制供给,并限制电力和其他燃料的使用。对于澳大利亚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整个战争中,澳大利亚的给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陆、空部队比起其他战区来都是自给自足的。1942年下半年,他们需要的资源有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来自当地的产物。我给邻近的南太平洋战区运送了大量吨位的给养,超过美国运到我区来的补给。因而事实上西南太平洋并非美国负担,而是自给的。柯廷是这场光辉的澳大利亚战争胜利的主要动力。”[(18)]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根据《租借法》向澳大利亚提供了价值3亿多澳镑的货物和服务,而澳大利亚提供给美国的货物和服务远多于这个数额。[(19)]
第四,在外交方面加强盟国的团结,积极参与创建联合国的工作。在日本军队大举南下的危急时刻,澳大利亚决定改变在外交、国防上依靠英国的传统,加强与美国和其他盟国的关系。柯廷总理在1941年底发表的新年咨文中说:“我毫无保留地明确指出,澳大利亚指望着美国,但这对我们与联合王国的传统血肉关系丝毫没有损害。我们知道联合王国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知道不断存在的侵略威胁。我们知道力量分散的危险。但我们也知道澳大利亚可能垮掉而英国可以依然存在下去。因此我们要下决心不让澳大利亚垮掉,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拟定一个以美国为基石的计划,它将使我们有信心坚持下去,直至战争的形势转变到对敌人不利的时刻。”[(20)]澳美合作大大加强,澳政府主动要求美国将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设在澳大利亚,将澳军交给麦克阿瑟指挥,与美国组成“盟国供应委员会”,负责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的后勤补给。在与其他盟国的关系方面,澳大利亚政府1941年6月任命首任驻华公使,向中国运送军火。一些澳志愿人员来华参战。1942年10月,澳大利亚与苏联建交,还给苏联运去大量羊皮。1944年1月,澳大利亚又与新西兰签订《澳新协定》,加强两国的合作和对南太平洋事务的影响力。
❺ 两次世界大战时,澳大利亚在忙着做什么
两次世界大战时,澳大利亚都参战了。而且作用还不小。
一、澳大利亚在一战中的表现
澳大利亚最初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地方,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不过,因为和英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澳大利亚在没有条约规定的情况下,多次自愿出兵协助英国作战。在联邦成立之前,澳大利亚就为了英国介入过布尔战争、毛利战争。不过,澳大利亚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莫尔兹比港的Kokoda战役中,驻守此地的澳军主要由国民军组成,经验少装备差。初遇强敌,显得有些慌乱,只能且战且退,利用林木的掩护与日寇周旋。在此后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各路澳军顽强地与日寇在巴布亚的丛林中厮杀,以惨重的代价(如国民军维多利亚39营,全营平均年龄仅为18岁6个月,几乎全部战死)保证了Kokoda小路不失于敌手,拯救了莫尔兹比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的伤亡人数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半,但是因为澳大利亚本土遭到日本的猛烈攻击,损失更为惨重。
❻ 澳大利亚参加过二战吗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时下寒风习习,偶尔雪花飘飞。但这里连续三天举行的武器展览、飞行和跳伞表演、燃放焰火等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活动让这个南太平洋城市一扫冬日的沉寂,热闹非凡。
堪培拉是澳大利
亚全国各大城市中举行二战太平洋战场纪念活动规格最高的城市。国家、政府以及军方的最高领导人全部出席。而堪培拉市参加纪念活动的人有10万之多,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人们在各种活动中追忆历史,受到启迪。
记者在一个纪念活动上遇到一位名叫莱科克的老兵,二战时在新几内亚的科科达同日本人作战,腿部负伤。13日恰巧是他85岁的生日。他说,在这欢聚的日子里,他总怀念没能活着看到胜利的战友们。言语间,老人一脸刚毅,令人肃然起敬。
科科达是一条林间小路的名字,但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因为它曾是澳军与日军激战的战场,也是澳军赢得胜利和荣耀的地方。当年,澳军同6倍于己的敌人奋战毫不退缩,战斗从1942年7月一直持续到11月,战况极其惨烈。澳军最终击退日军,扭转了战局。后来,科科达便成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
曾着有《科科达精神》一书的作家林赛说,科科达精神存于每个澳大利亚人心中,教育着每个人如何应对逆境。澳反对党工党领袖比兹利上周在议会说,所有澳大利亚人都为科科达精神自豪,这种精神重塑了澳大利亚。在纪念活动中,许多发言者都指出二战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军事上击溃了邪恶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还在于由此取得了一场伟大的道义胜利。这种可贵的精神力量不断鼓舞人们寻求正义,保卫和平。
二战中,澳大利亚有100万人参战,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4万人阵亡,现有健在老兵17万。澳大利亚各界十分重视这些老兵,在各种纪念活动中把他们尊为民族楷模。堪培拉纪念二战的活动便是以“向老兵致敬”为主题。总理霍华德15日在一个4000人的集会上发表讲话,号召人们学习老兵的爱国精神。他说:“爱国不是感情一时的、短暂的爆发,而是平静而稳定地奉献一生的过程。爱自己的国家是一种崇高的(人生)激励,召唤我们超越自我,为崇高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
澳大利亚媒体更是不吝笔墨,大量报道老兵的事迹,帮助人们重温二战,把历史变为新的精神动力。翻开近期报纸,上面尽是有关二战的内容。《澳大利亚人报》每天随报附送一本二战系列小杂志,分专题讲述二战史。《堪培拉时报》干脆将60年前该报报纸逐天重印发行。1945年8月16日头版通栏标题是“日本投降,战争结束”。欢庆场面,跃然纸上;胜利豪情,呼之欲出。
如此回顾历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澳大利亚的年轻人。一位叫亚历山大的学生说:“战争能造成数百万人伤亡,令人厌恶。但战争中伤亡的英雄不会被忘记,他们会留在我们心中。”
❼ 二战时“澳军”决意复仇,日本被虐,下场究竟有多惨
“澳大利亚复仇之战”,据说在这场战役中活下来的不超过100人,同是盟国成员,究竟为什么澳军对日军这么狠呢?
这事还得从日军及盟军的马来亚-新加坡战役说起。
“天道好轮回,大仇必报”
1941年12月8日,就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同步发起进攻美属菲律宾殖民地、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战事。在马来亚-新加坡战役中,兵力处于劣势的日军将英军揍得屁滚尿流。1942年2月15日驻新加坡英军总司令白思华中将率7万英军向不到3万日军无条件投降,这一战后总共约13万英军、印军、澳军成为日军俘虏。
7万英军向不到3万日军投降
而在这次被俘虏的盟军士兵中,就有一万五千澳大利亚士兵,可是最终这些澳大利亚人活下来的不到七千。
一名日军斩首的澳大利亚军人
不仅如此,在1942年2月19日,近 200驾日军飞机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炸死 243澳大利亚人,炸伤近 400人。这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国袭击到了本土,这更让澳大利亚人充满了愤慨,要求对日作战,展开报复。
日军轰炸达尔文港
当时麦克阿瑟被日本人赶出了菲律宾,而澳大利亚甚至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但是随着澳大利亚投靠美国,让麦克阿瑟得到了喘息之机,并获得了稳定的后方基地,太平洋战场的局势也逐渐被扭转。而随着曾去北非、中东参战的澳大利亚士兵回国参战,再加上美国人毫无保留的军备援助,澳大利亚军队很快就脱胎换骨,在整个二战期间,7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曾有 57万多人参军,每 10个18至 35岁的男子中就有 8人曾在军中服务。
日军被虐,究竟有多惨?
决意复仇的澳军和日军之间真正的大仗还是在新几内亚战役中,这场战战役至今仍然是日军的噩梦。
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岛。太平洋战争前,这里分别是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殖民地,现在也分别由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统治,而属于英国殖民地的那半个新几内亚岛,在澳大利亚独立前,是归属于澳大利亚委托管理的。
从1942年3月开始,日军和澳大利亚军在新几内亚岛上展开了大规模战斗,日军先后向新几内亚战场倾注了20万左右的兵力。但是麦克阿瑟采用“蛙跳战术”,切断日军的补给。
导致日军不得不在没有后援补给的情况下和澳军作战。而澳军采用“占地方战术”,借助美军帮助,占领一切没有人的地方,遇到日军时,直接炮火推平。这样做好处就是让日军没地方躲。
展示缴获日本旗帜的澳军士兵
面对以拼命着称的日军,澳军也变得“残忍”,因为他们对日军恨之入骨。
澳军在新几内亚打仗使用的是空中运输的手段,将部队用飞机从莫尔兹比港空运到米尔恩湾,再从米尔恩湾修一条宽达12米的柏油公路,沿着公路向布纳进攻,目标首先是布纳,最后是要拿下一开始日军登陆的莱城。
虽然澳军的炮火没能给日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可是却足以将日军困死在防弹洞里不敢冒头。可是新几内亚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在那炎热潮湿的防弹洞里,见不了风,晒不着太阳。南洋新几内亚地方本身就潮气大,又老下热带暴雨,洞里面都是积水,见不了风晒不着太阳人会得皮肤病,烂都会把你烂掉,当时在新几内亚岛上的日本人,就算逃过了疟疾也逃不过皮肤病,好人身上能长青苔,那时候没有抗菌素,伤兵就能活活烂死。
澳大利亚军队在包围之后,就直接断了日军的补给,没有食物来源的日军很快就有1万多人投降,但澳大利亚军队并没有优待战俘,他们大部分还是照样残忍的将他们杀掉了,以解心头之恨。
没投降的不得不靠吃战友尸体来维持生命,1944年12月日本第18军司令部甚至曾经发布过“禁止食用战友尸体,违者严惩”的布告,可见当时日本兵之惨状。
最终20万日军活下来的只有5%!在这么大规模的军事作战中能够弄死对方95%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很难找得出来。至今找到的日军尸首就只有2万具左右,还有大概15万日本兵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20万日本大军,在新几内亚战役死亡19万,绝对是二战史上日军最大最惨烈的一次失败。
❽ 澳大利亚二战时击毙近20万日军 而且不留日本俘虏,为什么
在新加坡战役中,澳大利亚被俘士兵一共有一万五千人,可是最终这些澳大利亚人活下来的不到七千。
除此之外,在1942年2月19日,日本出动近200驾飞机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造成了243人死亡,近400人受伤。这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国袭击到了本土。由此,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仇恨算是结下了
澳大利二战总兵力是57万人,总人口才只有700万
屠杀8000人,意味着一次虐杀了1.4%的澳大利亚军队
人家能不和你拼命吗
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入了多少兵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参战兵力
美国:参战兵力1
400万人
英国:参战兵力1
200万人
前苏联:参战兵力2
200万人
德国:参战兵力1
700万人
日本:参战兵力600万人
❿ 请问二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兵力多少万人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等自治领都派兵加入了地中海战区。1940年,澳大利亚陆军共4个师,兵力10万零8千。师辖3个旅,各4个营。1941年至1942年澳大利亚第6、第7和第9师参加了北非和地中海的战役。日本宣战后,第6、第7师调回远东地区,第9师留在埃及,在阿拉曼艰苦防守,5千多人伤亡、被俘。1943年第9师返回澳洲。
新西兰宣战不久于1940年初派兵欧洲,1941年,新西兰师(3个旅)在希腊组建,从1941年11月调入北非到1942年北非战役结束,参战的不到4万4千新西兰官兵伤亡高达2万1千5百。2万不到的新西兰部队在意大利继续奋战,伤亡达8千6百多。1944年2月组建了1个新西兰军,辖新西兰第2师、印度第4师和英第78师。
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