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夏季和冬季控制澳大利亚的低压和高压分别叫什么
首先是气压带的移动,澳大利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1月份副热带高压带南移,澳大利亚大陆相对成为低压,而7月副热带高压带北移,高压中心在大陆上
其次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澳大利亚在南半球,1月是夏季,陆地温度高,是低压,7月是冬季,陆地温度低,是高压
‘贰’ 如果跨了半球的话,比去南半球是澳大利亚高压,南半球是亚洲低压,高压指向低压,我是该用左手来判断方向
用左手
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 用右手
‘叁’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是:
1、东亚季风:
亚洲与太平洋之间存在明显的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高压与太平洋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存在气压梯度力,并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反气旋,其中的偏北风南下影响亚洲东部大面积地区,这就是东亚的冬季风。
夏季在印度一带形成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带断裂、保留的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存在一个高压中心,北太平洋高压中偏南气流影响东亚地区,这就是东亚地区的夏季风。
2、南亚季风:
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且由于夏季西南风强于冬季东北风,故有西南季风之称。冬干夏湿是南亚季风的主要气候特征。
(3)澳大利亚高压和亚洲低压风怎么关扩展阅读:
东亚季风异常对中国旱涝和冷害的发生有很大影响。1982年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了有关科学家成立中国季风研究协作组,在国家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
并与美国在中美政府间大气科学合作协定下进行东亚季风研究。发现了亚洲季风中存在一个东亚冬夏季风环流系统,确定了该系统的各个成员,提出该系统和印度季风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东亚旱涝和冷害主要受东亚季风系统变化的影响,这个观点纠正了过去认为中国季风单纯是印度季风向东延续的概念,为东亚季风的研究建立一个新的科学基础。
‘肆’ 老师,为什么会出现亚洲高压和低压为什么冬季和夏季不一样刮的风方向不一样又是为什么具体风怎么刮
高压低压的形成,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也就是热力环流的形成
因为冬天和夏季情况不同。冬天,陆地相对要冷,夏季,陆地相对要热。
因为高压出现在冬季,低压出现在夏季。则风也会不同。风是从高压吹向低压的。
亚洲: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具体来说:我国东部及日本啊,朝鲜啊,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像南亚一带,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伍’ 澳大利亚北部冬夏风向及其变化原因(最好仔细到什么风
澳大利亚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而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澳大利亚大陆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澳大利亚北部为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陆’ 比较东亚季风和澳大利亚季风的异同
东亚是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季风区。这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亚欧非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并且东西延伸甚广,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着,再加上青藏高原影响,所以东亚季风特别显着,其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地。
冬季,东亚大陆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盘踞,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冬季风。由于各地处于高压的部位不同,各地冬季风的方向并不完全相同,由北而南依次为,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比较强大,由陆向海气压比较陡峻,所以风力较强。
夏季东亚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同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因此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夏季风,由于此时气压梯度比冬季小,所以夏季风比冬季风弱。
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在冬季风盛行时,这些地区是低温,干燥和少雨,而在夏季风盛行时是高温,干燥和多雨。
澳大利亚季风:南亚季风
亚洲南部的季风主要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但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以印度季风为例,冬季行星风带南移,赤道低压移到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
在季风的影响下,南亚也是冬干夏湿,但是它和东亚季风有一个明显差别,即南亚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这是因为冬季亚洲南部远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有西藏高原的阻挡,再加上印度半岛面积较小,纬度较低,海路之间的气压梯度较弱,因此冬季风不强。相反,夏季印度半岛气温特别高,是热低压中心所在,它与南半球副高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因此南亚的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柒’ 澳大利亚大火不灭与气压和风带的关系
①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原因。赤道地区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极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与之相应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见课本P.66—“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又被称为热低压和冷高压。②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运动(向北、向南)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成偏西气流并在南北纬300上空聚积、下沉,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两股冷暖不同的性质的气流,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显然,副热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当地冷热状况无直接关系。这样的气压变化称为动力原因。③在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带(见课本P.6—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请特别注意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对风向的影响。说明南北半球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位置以及方向的差异。
‘捌’ 澳大利亚7月气压与1月气压状况不同原因
海陆热力差异:由于澳'一月份海平面是澳大利亚低压,风带(原则上是 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而一月份澳'的西北部大陆为亚洲高压,因此,澳大利亚一月份盛行西北风;
七月份,与此相反,海平面是澳大利亚高压,而澳'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方,因此,澳大利亚七月份盛行东南风.
行星风系:因为澳'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无风,气流以下沉为主,干燥、少雨.
‘玖’ 请详细解释一下北大西洋季风及其他的比如说什么什么暖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以及关于澳大利亚的一些问题
呵呵,听你提的一通问题,确实你够迷惑的。
一、如果你提的是高中地理知识,则没有北大西洋季风一说。也许是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的影响吧。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季风主要出现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受亚洲低压和夏威夷高压影响(南亚还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影响),是偏南风(东亚是东南季风,南亚是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三、澳大利亚北部也受季风影响,夏季吹西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吹东南季风,干燥。
不清楚可以继续。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