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铁矿石进口不断增加,价格创新高,澳媒欢呼澳迎来贸易繁荣,真的好吗
铁矿石是世界上为工业和农业生产与消费而大量交易的物质商品,这种大宗商品基本上可以具有探明储量,与几种贵金属不同,仍有未经证实的矿床和新发现,大型铁矿床将不会有重大发现,我国也有如此大规模的铁矿石,冀东的四家营矿区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大型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河北滦县地区,已探明铁矿石储量近80亿吨,占河北总储量的71.97%,铁矿石主要供应给京津唐钢铁基地,它是中国四大超大型铁矿带之一,冀东的四家营铁矿床是典型的沉积变质铁矿,主矿床为迁安水厂铁矿、遵化石人沟铁矿、滦县司家营铁矿,其中思家营铁矿床最大。
‘贰’ 澳大利亚铁矿石拿住了我们的“七寸”,急需破局
前言
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来源中,6.65亿吨来自于澳大利亚,2.29亿吨来自于巴西。
就如同全世界其他铁矿石进口国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中国,世界上所有其他铁矿石出口国的出口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澳大利亚。就目前来说,离开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我们还真就不行了。
疯长的铁矿石,中国之痛
现阶段,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很多产品都做出了一些应对,受到影响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涉及到水产和食品行业,如牛肉、羊肉、龙虾、鲍鱼、樱桃、红葡萄酒等,除此之外还有煤炭、木材等。
但唯有铁矿石,中国却宁愿忍受巨大的涨价压力,利益严重受损的局面,也不愿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痛下杀手”。
跟根据统计,从12月1日起,铁矿石价格连续疯长,12月1日每吨涨价40元,第二天再疯长20元,第三天60元,其后又是一连串的20元、30元、40元、80元等触目惊心的数字,而到了现在,铁矿石价格已经逼近1000元大关。
铁矿石的价格疯长,毫无疑问与这次贸易摩擦有关,而奇怪的是,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其他国家的铁矿石供应商却都在表态“铁矿石产能充足”,甚至是整体的市场需求还有所萎缩,较去年的需求量降低了6.4%,一方面是需求下降,一方面是产能充足,但出现了价格飞涨的怪异现象,其中必有内幕。
定价权丧失,无能为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的最大需求国,然而,却从来都难以掌控铁矿石的定价权,这也让人很无奈。
此前中国就以巨大进口量为底气与澳洲必和必拓公司进行谈判,也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展开讨论,虽然将铁矿石价格压下一些,然而终究未能达成目标。
这次铁矿石大涨后,中国钢铁协会再次与必和必拓进行了沟通,不过结果仍旧是无疾而终,别人一句空头做空,资本入局就把问题打发了。中国作为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却一直被别人捏着价格,让我们损失惨重。
中国钢铁行业
根据统计,在2020年的前11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竟然高达12亿吨,每个月的进口量竟然高达1亿吨,进口量比去年还要上涨不少。
而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有67%左右的量都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其余的还有从巴西、马来亚进口的铁矿石,不过都占比较低。
不过,与中国大量进口澳洲铁矿石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9年,我国的中低端粗钢产量竟然高达9.96亿吨,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印度才1.1亿吨、日本不到1亿、美国也才0.88亿吨,这种看似“高产”的背后,实际上是以高能耗、高污染,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低劣生产,更让人痛心的是,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仅仅为每吨822美元左右,出口价格竟然还下降了。
这种情况原因很多,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中低端钢厂数量太多,竞争激烈,压价较为严重,而同时又技术低下,只能生产这些中低端的钢材,然后便宜卖出,赚取微薄利润,而同时还需要从日本和欧美大量进口价格昂贵的高端特种钢材。
所以,中国钢铁行业要想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几步走
1、加大钢铁行业的研发力度,脚踏实地,搞好技术,实现技术突破,啃下这些硬骨头,才能让中国摆脱生产低端钢材的地位,才能在钢铁行业拥有话语权。
2、加大进口铁矿石的来源。近些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在世界布局铁矿石进口来源,如中国企业拿下了几内亚世界最大的铁矿,不过想要实际投产,恐怕还需时日。同时,中国还加大了从巴西、印度等增加进口,降低澳矿的进口占比。
3、中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和消耗大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废旧钢材需要回收处理重新利用,但是因为技术和成本原因,这一行业发展缓慢,如果能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钢铁的回收利用,那么,将极大地缓解进口铁矿石压力。
根据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队澳大利亚的铁矿依赖度将降低30%,这得益于来源的多元化以及技术的发展,如果到了那时,恐怕澳大利亚真的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拿捏我们的“七寸”了。
‘叁’ 我国目前每年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矿产资源,进口的主要矿种是:A、铁矿石、石油。B、铜、铁矿石。c、...
主要进口的是铁矿石,原因为,我国去年进口6亿吨铁矿石,所以铁矿石是一定的,至于铜和石油我想就不用说了。国内油价上涨时一直是和国际油价接轨的。所以。答案是A。
‘肆’ 澳大利亚断供铁矿石,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澳大利亚位于澳洲,面积达到700多万平方公里,是澳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虽然面积广大,但因为大多数的国土面积都被戈壁和沙漠覆盖,真正可利用的国土面积却不多。
加大中国内部的资源开发。除此之外,中国也利用自己的资源与技术,开发中国本土的铁矿石的开采量,不仅增加铁矿石的开采数量,更要保证铁矿石资源的增值效应。
中国有很多种方法来获得铁矿石资源,而澳大利亚对中国断供铁矿石的行为注定会失败!
‘伍’ 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
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预计2007年全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4%,而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更高。
综合媒体10月23日报道,全球范围内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进口铁矿石的质量明显下降。有关部门提醒中国钢铁企业要采取预防措施。
位于长江口的着名江海联运港口:南通港检验检疫部门的官员披露:2007年前三季度,南通口岸进口铁矿石150批,检验发现有30批次重量短少,总计1.84万吨,涉及金额182.6万美元。品位低、水分和杂质含量高等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预计2007年全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4%,而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更高。
在2007年前三季度,南通口岸经检验进口铁矿763.7万吨,货值6.1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102%和174.8%。
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0%左右增长到了近35%。国内的铁矿石开采量虽然也有很大的提升,2006年国内的铁矿石产量达到2.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18.6%,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钢铁产业的发展需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钢铁、铝、铜等金属需求迅猛增加,刺激了冶金行业的投资规模扩大、产能迅速膨胀,造成中国铝矿石、铁矿石等矿石的需求缺口扩大,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逐步上升。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钢铁业大量进口铁矿的同时,也要抓住时机以各种方式在国外进行投资开矿,形成比较完备、多元和成熟的获取进口矿的资源体系,抵御市场风险。本人转摘
‘陆’ 中国铁矿石问题
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预计,中国铁矿石进口需求在2012年前将保持8%的年增长率。
CVRD中国首席代表潘拉迪诺日前表示,从2007年到2012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进口需求将增长2.5亿吨,其中76%的增长预计将由中国贡献。由于中国铁矿石需求强劲,今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供应将非常紧张,供应缺口预计将达到600万吨。为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CVRD今年将其铁矿石产量从去年的2.64亿吨增至3亿吨,该公司预计其2011年的产量为4.5亿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铁矿石进口国,2006年生产粗钢4.2亿吨,超过全球的三分之一;进口铁矿石达3.26亿吨,占铁矿石消耗总量的51.1%。
宝钢、首钢等国内钢企加大了进军海外开采铁矿石的步伐,其中宝钢在澳大利亚和巴西各拥有一家铁矿石企业。本月23日,武钢、宝钢、鞍钢和首钢合资组成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联合在海外开采铁矿石,据了解,这四家钢铁巨头瞄准的首个项目是柬埔寨铁矿
‘柒’ 铁矿石的我国现状
第一,中国是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主。2008年中国共进口4.4亿吨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约为52%;而日本进口约1.0526亿吨,占比重约12.3%;韩国进口0.4954亿吨,占比重约为6%。
2009年,国际国内钢铁需求萎靡,全球各大钢厂都在大幅减产,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减少。2009年国内铁矿石需求将比2008年减少6000万吨,中国铁矿石进口2009年将缩减至3.5亿吨,缩减比例达21%。2009年,国际铁矿石明显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铁矿石市场杠杆向买方市场倾斜。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力拓等铁矿石供应商已丧失强势地位。
第二,中国进口铁矿石库存量较大。2009年1-4月,中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中国的铁矿石港口库存有7000万吨,加上各大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将超过1亿吨。而中国钢铁生产每月所需铁矿石6000万吨左右,按50%的对外依存度计算,中国每月仅需进口铁矿石3000万吨。有1亿吨的库存,即使不进口,也能维持钢铁企业三个月左右的生产。中国可以三个月不进口,但铁矿石供应商不可能三个月不生产。
第三,中国拥有稳定的国产矿自给率。2008年中国的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82401.11万吨,同比增长20.7%。中国的国产矿自给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2009年,在钢铁需求萎缩、铁矿石进口矿现货价格持续低位的冲击下,虽然有的矿企经受不起销售价格逼近成本的压力,纷纷减产停产,但目前国内矿山的成本在450元-550元之间,国内矿山仍有能力加大开采力度,增加国产矿的供给。
同时,铁矿石供应商也不是只有三家,除澳矿外,还有巴西、印度、南非等地的铁矿石可供选购。中国不愁买不到。
第四,中国的海外权益矿规模在不断扩大。至2009年,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自2009年2月起,中国的钢铁企业、贸易企业等加大了对海外权益矿的投资力度,主要以购买海外矿企的股权为主。按照海外权益矿的进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的权益矿资源量将超过1亿吨。这些权益矿的存在,增强了中国钢厂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第五,2012年9月至12月,铁矿石价格从每吨90美元涨至120美元,涨幅约30%。11月单月,铁矿石进口量超过6500万吨,创历史次新高水平。
第六,2013年7月29日至2013年8月4日国内铁矿石价格整体下降1%。 铁矿石作为生产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价格变化对于钢材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铁矿石消费大国。
《2014-2018年全球铁矿石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前瞻》显示,200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为9239.3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32.04%。到200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突破1亿吨,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20.67%。此后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一直居高不下,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直至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较2009年略有下降,结束了自2000年来一直高速上升的势头,之后缓步上升。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7.44亿吨,创下新高,同比增长8.4%。
中国的铁矿石产量不断增长,2008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78481.64万吨,同比增长12.43%,这其中并没有包括一些小矿山的产量。按30%的原矿品位折算成品矿(62.5%),则2008年矿产量可折算成品矿达到37671.187万吨。
被称为“全球吸铁石”的中国,目前是世界铁矿石市场最大买主。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钢铁企业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因此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连年递增,进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1999年,进口铁矿石占总量需求的28%左右;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达到44414万吨,同比增长15.8%,占比总需求量达到58.9%,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铁矿石的采购来自18个国家,其中8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由于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这导致了国外铁矿石巨头利用垄断资源提高价格使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中国对澳、巴两国的矿石进口比重有所减少,而从印度进口矿的比重有所增加。
从需求来看,铁矿石是生产生铁的主要原材料,中国生铁产量也一直处于大幅增长中。2005年是中国生铁产量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产量达到32731万吨,同比增长30.9%。2006年,生铁产量增幅稍有回落,全年产量增长24%至40540万吨,2007年生铁产量增幅进一步放缓,同比增幅15.17%至46692万吨。2008年,中国生铁产量为47115.6万吨,同比微增0.9%。按1吨生铁需1.6吨成品矿计算,2005年成品矿需求量为52369.7万吨,2006年需求量为64864.08万吨,2007年为74707万吨,2008年需求量为75385万吨。
仅以上述统计产量加进口量计国内矿石供应量,就前几年情况来看,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存在供应缺口。但到2007年以来,供应缺口逐渐减小,主要是因为供应的增长和需求的放缓。2008年中国铁矿石供应量为82084.2万吨,而需求量仅为75385万吨,过剩量达到6699.2万吨。由于我们上面所述的铁矿石产量数据中并未统计小矿山的产量,如果考虑小矿山的产量,则2007年中国铁矿石供应即已出现过剩。我们以2007年小矿山年产1亿吨的生产能力计,小矿山原矿品位以25%计,折合成品矿约4000万吨,则2007年中国铁矿石供应量将达到75845.5万吨,而同年铁矿石需求量约为74707万吨,因此全年过剩量达到1138.5万吨。若按07年产能计,2008年铁矿石过剩量将达到10699.2万吨。实际上,除2008年1月外,2-11月仅有统计的大中型矿山成品矿供应量均已超过各月的矿石需求量。进口的过快不仅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飞涨,同时供应的过剩也导致国内铁矿石价格不断下跌。
由于铁矿石供应过剩,进口过多,导致港口铁矿石积压较多,2008年8月份全国铁矿石库存量达到7446万吨的高位。随后几个月,由于铁矿石进口量和产量的回落,致使库存有所消耗,库存量逐渐回落。但是2008年底的库存量仍比2007年底增长了28%,库存量的增加凸显了供应的过剩。
铁矿石需求的放缓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影响了消费和投资增长,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钢铁的需求量减少;二、能源等价格高企,全球通胀压力加大,通胀推升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只能以减少生产来应对;同时,央行之前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加大了许多企业的资金压力,迫使其减少生产;三、随着国家节能降耗等调控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中国的焦炭产量持续回落,同时焦炭价格的大幅上扬也制约了钢铁生产,间接地抑制了铁矿石的需求;四、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扬,迫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废钢,替代了铁矿石的需求;五、由于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国家出台的相关维稳措施也制约了铁矿石的价格。 全球主要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走势图
自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新一轮强劲增长,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钢铁需求大增,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亦强劲增长,导致铁矿石供应应相对偏紧,助推铁矿石价格节节攀升。2000年以来,世界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FOB)增长了5倍,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从2000年的27.35美分/干吨度上涨到2008年的201美分/干吨度,巴西的球团矿从2001年的50美分左右上涨至2008年的220美分。印度的铁矿石价格同样飞涨,铁矿石价格指数在1994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基本维持在100-200之间,从2004年开始大幅上扬,从当时127直冲至2008年8月的1293.7,增长了十倍之多,虽有回落,但仍处于1176的高位。反观同期CRU的全球钢材价格指数,2000年1月份只有90,2008年8月份曾触及292.8的最高位,已经回落至150。可见,相比较而言,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明显过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自2011年10月第一周开始发布: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准确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价格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企业对铁矿石价格走势的预判和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逐渐上升,进口铁矿石的均价也在不断上扬。2003年之前,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基本维持在30美元/吨左右。此后,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价格也急速上升,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基本达到了60美元/吨,同比翻了一倍。随着2005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上涨71.5%,2006、2007年度上涨幅度有所减小,分别达到19%和9.5%。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约为88美元/吨。2008年度铁矿石谈判价格大幅上涨了65%,当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在8月份时曾达到最高的154美元,第四季度价格有所回落,2008年底时进口均价约为90美元。
铁矿石进口价格走势
随着国际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扬,国内市场铁矿石报价也在不断上涨。2006年年中时河北唐山地区铁矿石报价为600元/吨左右,2006年底上扬至710元/吨,2007年底上扬至1320元/吨,几乎翻倍,2008年5月初时价格曾一度触及1610元/吨的高位。在此之后,国内铁矿石价格受需求疲弱和供应过剩的压力便开始逐渐回落。国内唐山铁矿石价格已回落至870元/吨。
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作为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的钢铁市场在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亦遭遇寒流,需求大幅下滑,从而导致铁矿石需求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急转直下。有关2009年铁矿石长单协议价的谈判正在紧张进行中。国内钢企纷纷表示铁矿石应该降价,而矿业三巨头却不愿过多让步,谈判随之陷入僵局。但是,从情况来看,经济衰退远未结束,对钢材的消费需求比较疲弱,因此对铁矿石的需求可能会继续下降,铁矿石的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
‘捌’ 中国最缺哪些资源
缺石油,仅靠海油不够丰富;缺木材,外兴安岭以前是中国的领土,现在被俄罗斯占据着,损失了大片的森林资源。缺矿,经济开发建筑需要大量钢铁,不断开采矿资源在逐渐减少。缺人才,我国没有自主研发的电脑系统,手机系统,纳米芯片蚀刻机也只能来自进口。
‘玖’ 我国为什么进口大量的铁矿石
1中国去年钢产量6.2亿顿,进口铁矿石4.4亿吨,自产铁矿石1.8亿吨。
2我国的铁矿石的供应主要来自两个国家四大供应商,分别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与FMG集团.
铁矿石对比:其中巴西的铁矿石(主要为扬迪矿粉)含铁量较高,价格也很高;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矿粉含铁量较巴西的扬迪矿粉低,但价格相对便宜.
综合对比:从巴西的桑托斯港到中国上海航程为11840海里,运费为每吨83美元;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港到中国上海航程为4460海里,运费为每吨36美元.由于巴西的铁矿石价格较高而且运费很贵(巴西的铁矿石价格出矿价比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运到中国的价格还贵),所以我国的钢铁厂商主要从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与FMG集团手中购买铁矿石.
我国每年购买的铁矿石占世界当年铁矿石总产量的39%左右,所以铁矿石的价格对我国来说事关重大.为此,我国加入了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当中(钢铁生产厂商如中国宝钢,日本新日铁,德国蒂森克虏伯与铁矿石供应商力拓集团,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与必和必拓集团进行每年一次的一对一谈判,以保证自己国家的利益)所以各个国家铁矿石的区别与谈判影响不大.好一点的在巴西和智利,其余国家的铁矿石质量都差不多(价格才是最重要的).
3。 现在日本新日本制铁联合韩国浦项钢铁与必和必拓谈判,减价35%,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代表欧洲和巴西淡水河谷谈判,减价36%,中国不同意,与力拓谈判,要求减价40%以上,理由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理由合理}。但力拓不接受,所以还在谈判。但2010年的谈判即将开始.
4。弊:很明显,钢铁的原料是铁矿石,铁矿石涨价钢企的的生产成本上升不利于市场竞争
利:更简单,中国是以宝钢集团为首的垄断钢铁集团,铁矿石涨价就给了他们名正言顺的提高钢铁出厂价,下月宝钢将宣布钢铁出厂价格起码上涨10%
希望对搂主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