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

澳大利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1 11:37:22

⑴ 国外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4、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5、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⑵ 简明扼要的说一下澳洲发展史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的建立标志着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澳大利亚长期以来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自1851年“淘金热”以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在世界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当时的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由北半球扩展到了南半球。

澳大利亚民族的形成开始于1851年的震惊世界的“淘金热”(Gold Rush)。“淘金热”的出现加速了澳大利亚社会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全方位的发展,掀起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第二次经济起飞,造成了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所必需的一切前提条件。一言以蔽之,“淘金热”使澳大利亚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形成时期。

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澳大利亚已完全由流犯殖民地转变为公民殖民地,英国基本停止了向这里流放犯人,自由移民已超过了各种犯人移民。从1851年5月-1852年6月,先后在新南威尔士的巴瑟斯特和维多利亚的亚历山大山和奔地戈地区发现了蕴藏量极丰富的金矿。这些就成了19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出现“淘金热”的重要因素。

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轰动了世界,出现了世界第一次大“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旧金山”。1851年哈格里夫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了金矿,再一次轰动了全世界,这样又出现了一次世界性的“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新金山”。无论是“旧金山”还是“新金山”都以万盎司计的黄金投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为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矿场上,每天都有挖出金块的消息。口头宣传,报纸宣传,电报又把渲染的消息传到其他殖民区和其他国家。这样又有大批人从世界各地蜂踊而至,尤其是1851年8月希斯考克在维多利亚的巴拉腊特发现了神话般的金矿后,外来的采金人就更多了,“淘金热”被推上一个新的狂潮。各种文字的报刊大肆宣传,自然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都以为澳大利亚大地上布满了无穷无尽的黄金,从挪威到中国,从美洲到欧亚都传播着这样的神话,因而拥有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移民从世界的各地涌向澳大利亚。巴瑟斯特、巴拉腊特和奔地戈金矿区当时是世界上各种人种混合一起最多的地方,仅中国人一度高达4万人之多(1857年)。第二次世界性“淘金热”达到了高潮。

农牧业经济的新发展

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淘金热”,使澳大利亚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了第二次起飞,并通过这次经济起飞从根本上改变着它的殖民地面貌,更进一步向着独立方向前进。它吸引了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人是企业家、银行家、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农业家、牧业家、教育工作者和各种知识分子、专门人才。这样就把英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又一次带到了澳大利亚,与此同时也把巨额资本带了进来。

1. 畜牧业 到19世纪下半叶,畜牧业已经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之一,因此,它的发展状况,对澳大利亚今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对其他经济部门影响更大。这一历史时期,绵羊头数迅猛增长,例如1861年已达2098多万只;1881年升至6509万只,比1861年增长两倍多;1891年突破1亿大关(实数为106421068只)。羊毛产量也逐渐增多,1861年产羊毛6700.4万磅,1871年则上升为20822.5万磅,而1881年为31964.9万磅,1891年高达63404.6万磅。1891年羊毛产量比1861年增长8倍多。在这一时期养牛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884年存栏头数达756.9万头,1894年高达1167.7万头。畜牧业产品(包括乳产品)产值1881年达2953.8万英镑,1891年则为3925.6万英镑。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它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方面。请参阅下表:

畜牧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澳大利亚的屠宰业上。1861年屠宰业产值为270万英镑,1870年上升为340万英镑,1880年为520万英镑,1890年为600万英镑,1900年逾千万英镑大关,达1030万英镑。这样,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两大宗收入,即羊毛和肉产品。这两大收入从1861年的640万英镑上升到1890年的3210万英镑,增长了4倍。

牧场管理水平亦大大地提高了,牧场主普遍用了铁丝网作牧羊场的栅栏,建立了定期的剪毛制度和剪毛合同工制度。畜牧业的大发展使它仍然保持着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澳大利亚这时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农业 1860-1861年,全澳大利亚已有耕地1173628英亩,而1900-1901年,高达8813666英亩,和1861年相比,几乎翻了三番。关于历年耕地面积扩大情况详见下表:

播种面积的日益扩大还反映到农业产值的增长上。1861年农业产值为610万英镑, 1871年为640万英镑, 1881年亦逾千万英镑大关,为1020万英镑,1891年为1050万英镑。到19世纪70-80年代,澳大利亚形成了两大谷物生产基地,即南澳大利亚和维多利亚,此外还形成了甘蔗生产基地——昆士兰。到90年代粮食不但自给,且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如1891年出口小麦近41万夸特,1900年出口68万多夸特。

促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有下列因素:

第一,人口猛烈的增长。澳大利亚的人口从1850年的40多万,猛增至1900年的376.5万,其中城市人口增长尤为迅速,例如1891年大城市人口已达114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27%。解决376.5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发展农业和牧业。因为澳大利亚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而又远在南半球,不大力发展农业就无饭可吃,不大力发展牧业就换不回来生活必需用品,并且由此使澳大利亚社会频于崩溃。

第二,澳大利亚羊毛经过多次改良成为优质毛,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早在1850年澳毛在英国市场上已压倒西班牙和德国的羊毛。澳毛几乎为英国所包销,市场宽阔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也有这样的问题。澳大利亚粮食销售市场越来越宽广。在技术上对畜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19世纪80年代引进冷藏设备的成功。冷藏设备是使肉类与奶酪出口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1880年,澳大利亚用设有冷冻设备的“斯特拉斯莱文号”船第一次把冷冻肉成功地运到了英国。这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它成了澳大利亚冷冻牛羊肉的重要市场。这必然反过来又刺激了澳洲畜牧业的大发展。

第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其生产技术也发展起来。19世纪70年代,麦克凯发明脱粒收割机,斯密士发明垦荒用的圆盘犁,威廉·法瑞尔培育出适应澳大利亚环境的抗锈病品种的小麦,还建立了农学院,培养农业技术专家,他们在土壤、小麦品种、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诸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之,澳大利亚开始了绿色革命。

第四,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农牧争地的矛盾,新殖民地的建立,等等。

工矿业与交通、通讯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农牧业经济是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基础工业也发展起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澳大利亚也像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一样经历着工业革命,即开始了蒸气化和机械化的进程。到19世纪末,澳大利亚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基础工业。但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依然是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1. 采矿业 为了培养采矿人才,于1893年建立了第一所高等矿业学校——矿业工程学院。开采最早的是煤矿。19世纪40年代在纽卡斯尔利用犯人采煤。煤的开采量成倍的增长是50年代以后,1884年全澳产量已达288万吨,1894年上升至414.5万吨,1900年高达638.5万吨。这一时期是以开采金矿和铁矿为重点。由于较前大规模地开采,采矿产值迅速增加,如1861年为1010万英镑, 1891年升至1130万英镑,1900年高达2010万英镑。

2. 冶金业 从史料上看,澳大利亚的冶金业始于1833年。1833年在悉尼建立的钢铁铸造厂是澳大利亚早期的工厂之一,也是第一个冶炼铸造厂。像采矿业一样,冶金业大规模发展也在19世纪70-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冶金业的主体是冶铁业。据统计从1850年到1884年累计共生产铁24543吨。此外还用国产铁加工出一系列产品,如1876年生产铁轨与铁条4820吨, 1879年又生产这样产品1000吨, 1881年产3351吨, 1882年为2139吨。1881年用国产铁加工各种铸件220吨,1882年又加工出这种产品2139吨。1881年还加工螺母螺栓50余吨。一言以蔽之,到这时澳大利亚已有了自己的钢铁工业。

其他工业部门在采矿业和冶金业的推动下也迅速发展起来,到19 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从整个澳大利亚经济结构看,畜牧业和采矿业(主要是采金业)是澳大利亚民族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支柱,也是出口贸易的两大支柱。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20世纪上半叶。

3. 交通运输业 澳大利亚的交通运输一向很糟。最初,殖民当局曾利用犯人修筑了一些公路,但均系土路。内河运输能力也十分差,海洋运输完全靠英国。1850年以后这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开始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过程。这主要表现在铁路网的建立上。

澳大利亚是从1850年开始修筑铁路的。建筑的第一条铁路是悉尼——巴拉腊特铁路线,全长仅14英里。1853年又建筑纽卡斯尔至麦特兰的铁路,全长20 英里。接着又建造了墨尔本——季隆铁路线,为50英里。19世纪70-90 年代是澳大利亚大规模建筑铁路时期,这是与澳大利亚当时社会经济大发展相适应的。1861年拥有铁路243英里,1870年猛增至950英里,1881年达2800英里,到1891年,澳大利亚拥有10024英里的铁路。1891年比1861年铁路长度增长了39倍多!到1901年基本上建成了全澳铁路网。但是,在海洋运输上十分落后,仍依赖英国。

澳大利亚铁路网存在着许多缺点,有些缺点是严重的。首先,各殖民区的铁路轨距不同,特别是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两殖民区,极大地降低了铁路网运输能力的发挥。其次,铁路网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在内陆、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几乎没有铁路。澳大利亚铁路网最大优点是经济发达区域,以及重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

4. 通讯业 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在19世纪下半叶还大力发展通讯事业,到70年代末,各大城市间都互通电报:1858年7月墨尔本和阿得雷德间;同年10月悉尼和墨尔本间;1861年悉尼和布里斯班间;1867年悉尼和阿得雷德间。隆塞斯顿和墨尔本间临时性互通电报是1859年,永久性的是1869年;奥古斯塔和达尔文港间通电报在1872年,而阿得雷德和佩思间在1877年。各殖民区首府都设立了电报局:墨尔本于1878年,布里斯班1880年,悉尼1881年,阿得雷德和赫巴特均于1883年,佩思1887年。到19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悉尼和墨尔本为中心的全澳电讯网,并统一了各殖民区的邮电业务的管理。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经济的特点

第一,澳大利亚经济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更没有简单协作阶段,而是通过自由移民和资本的流入把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移植进来。1830-1850年间,主要引入的是资本主义的农牧业经济体制,在19世纪下半叶主要引入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体制。当然这种移植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一般资本主义原则同澳大利亚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换言之,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澳大利亚化,或者说使澳大利亚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澳大利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通过合法斗争迫使英国政府改变对澳大利亚的殖民政策来完成的。这种斗争是争取改革的斗争,不是暴力革命。换句话说,澳大利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渐进式的,而不像西欧那样是突变式的,因而社会没有发生大动荡,社会生产力没有遭到巨大的破坏。

第三,澳大利亚经济体制保留了浓厚的殖民地残余,这既在经济上又在政治上反映出来。从经济上说,澳大利亚19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不是以工业为主,而是以农牧业和矿业为主;出口贸易不是以工业品为主,而是以畜牧产品(主要是羊毛)和矿产品(主要是黄金)为主;而进口贸易却以工业品为主。西欧北美那些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恰恰与此相反。从政治上说,由于澳大利亚人口主要是英国移民及其后裔,这样不仅移植进来人口和经济关系,而且还移植进来英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的、文化的以至道德、伦理、宗教、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澳大利亚社会实质上是英国社会的扩大。在澳大利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从英国引进的,引进资金的同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高级人才也同时被引进,例如1861年通过各种渠道从英国引进资金140万英镑。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扩大,特别是工业和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引进的数额也就越来越多,如1862年为240万英镑,1870年480万英镑,1885年高达2040万英镑。从1861年到1900年,英国向澳大利亚投资累计近3亿英镑(29970万英镑)。从澳大利亚经济史看,它的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是和引进外资的数额成正比例的。例如,1882-1891年这十年内,英国共向澳大利亚投资18190万英镑,占40年(1861-1900)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这十年(1882-1891)又恰恰是澳国经济大发展的十年。可以断言,澳大利亚是一个因引进大批英国资金而使自己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

第四,澳大利亚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全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的经济纳入世界市场,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经济是典型的开放(外向)型经济,这是它得以迅速发展,能及时使其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起码不致于落后世界经济发展势头的根本原因。例如,1881-1890年,这一时期年平均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894万英镑,而1886-1890这三年年度国民收入分别为5100万英镑,5500万英镑和6400万英镑。

第五,澳大利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通过两次经济起飞而形成。一次是1831年土地改革所引起的经济起飞;第二次是1851年发生淘金热而引起的经济起飞。澳大利亚人及时地抓住了历史提供的良机,毫不迟疑地全力和全方位地发展经济,从而使自己摆脱了落后,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⑶ 关于19世纪的澳大利亚

英国殖民者限制有色人种移居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政策。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发现金矿,许多非英国移民包括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淘金。维多利亚殖民当局限定每条船登陆的中国人人数,重课人头税。1860年初,新南威尔士的伯兰贡发现金矿,在淘金中发生暴力排华事件。1881年新南威尔士总理H.帕克斯召开澳大利亚各殖民地联合会议,讨论中国移民问题,除西澳大利亚外均同意实行限制政策。19世纪90年代,限制的范围扩及包括太平洋岛屿的其他有色人种。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限制移民入境法案》,规定凡入境者必须通过欧洲语言测验。作为限制有色人种入境的一种手段,从法律上确认“白人澳大利亚”政策。1921年颁布航海法,禁止澳大利亚沿海船只雇用有色人种。自1945年起澳官方文件中已不再使用“白澳政策”一词。1958年颁布新移民法,废除“语言测验”。1975年10月公布种族歧视法,在法律上保证全体澳大利亚人不分种族肤色与信仰,一律平等。
澳大利亚移民史话
翻开澳大利亚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兴衰同移民密不可分。这也是澳大利亚的特色之一。自从1788年1月26日菲利普船长率领第一批欧洲白人来到澳大利亚开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遥远的大陆。
在英国人占据这块大陆初期,澳大利亚不过是帝国一个流放犯人的囚禁地和羊毛供应地。除了那些因生活所迫犯有盗窃罪的犯人、穷困潦倒的人和遭警方通缉追捕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把去澳洲视为不光彩的事。上流社会人士更觉得去那里与那些相貌极度丑陋、野蛮愚昧的土着人和从英国本土去的社会渣滓一起生活玷污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就是那些被帝国政府委以重任,来这块殖民地管教犯人、拓荒垦殖的人,也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有一个例外,这就是那些冒险家们。他们为寻求刺激,或为获得帝国荣誉勋章,纷纷去那里探险、寻宝,甚至不惜用生命作赌注,希望将来有一天会成为英雄、百万富翁而流芳百世。
然而,直到19世纪初,白人自由移民才开始移居澳洲。英国当局从1820年开始把新南威尔士作为有钱人移入的最合适的定居地,鼓励那些有资金、出身良好、品行高尚的本土人去澳洲开辟新天地。这时,一些英格兰乡下佬、苏格兰佃农和爱尔兰农民也开始成移居澳洲,很快便成为当地拥有土地的绅士。早期自由移民多居住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悉尼、墨尔本以及范迪门地区(今塔斯马尼亚岛)。
黑色战争
欧洲白人到澳大利亚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当时叫范迪门地区)生活着众多土着居民。他们分成若干部落,过着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群居式的原始生活。白人的到来打破了土着人平静的生活。白人凭借物质文明,开荒种植,建立居民点,强占了土着人赖以生存的猎场、良田,大量捕杀袋鼠。他们把土着人赶出家园,逼到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不仅如此,一些白人移民还拿土着人作为取笑、嘲弄的对象。他们拿酒给好奇的土着人喝,挑拨喝醉酒的土着持械格斗、互相残杀,而他们却在一旁哈哈大笑。他们还经常绑架和滥杀无辜。土着人出于无奈开始采取报复行动。他们对这些陌生的白人由排斥变为仇视,视之为恶魔。他们潜入白人居住区,袭击单个或小批白人移民,流血冲突因此而频繁发生。
1804年5月的一天,在范迪门地区的一个土着居住区附近,一群欧洲白人士兵向正在丛林里狩猎的土着人开枪射击,引起土着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一场持续了26年之久的白人与土着人之间的战争。1830年秋天,范迪门地区总督阿瑟下令将该地区所有的土着人驱赶到这个岛屿东南部的丛林中一网打尽。于是数以千计的白人士兵及移民组成一道“黑线”,试图包围土着人,将其赶尽杀绝。这就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着名的“黑色战争”。但阿瑟的计划没有得逞。土着人凭借丛林和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与白人周旋;甚至出其不意地抢夺白人手中的武器自卫反击。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一个土着妇女和一个土着儿童被白人抓住。黑色战争最直接的后果是引起澳大利亚整个殖民区外来移民同土生居民之间的仇恨,使本来由麦夸里总督倡导的、旨在使土着人接受欧洲文明的努力前功尽弃。
黄金的诱惑
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以前,各殖民区的人口很少。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领第一批欧洲人来这里时,只有1000多人。到1820年时,也不过2万人。而且这些人多数是从英伦三岛流放来的犯人。他们用出卖劳动力作抵押。在1830年以前,英国政府往这里流放了6.3万名犯人,而从英国来的自由移民只有1.4万人。1850年时,上述两类移民比例发生变化,自由移民首次超过流放犯,而且不仅来自英国,也来自其他国家。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前夕,整个殖民区总共有人口501520人(土着居民除外)。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的消息轰动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寻宝人、移民蜂拥而至。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人们争先恐后地预购前往澳大利亚殖民区的船票。甚至连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也纷纷来到澳大利亚。移民范围已不再仅仅局限英伦三岛,而扩展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太平洋岛屿。移民的成份也同以往大不相同,他们当中有投机者、商人、官吏,也有冒险者、乞丐和平民百姓。不管他们的地位、身份有多么不同,但他们来澳大利亚的目的却非常一致:到澳洲淘金去,发财去!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放弃了原有的优裕的生活条件,远渡重洋,举家来到这陌生的土地上。
1851年至1861年这10年间,全澳人口由50多万猛增至1168149人。大批移民的涌入改变了澳大利亚的社会结构,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促使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并为后来澳大利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1年联邦成立时,澳大利亚总人口为380万人,其中英格兰人占53%,爱尔兰人占23%,苏格兰人占13%,其余是其他民族的移民和澳大利亚土着居民。
白澳政策
白澳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引来大批海外移民,是产生这一种族歧视政策的历史原因,而直接原因是有色人种,特别是中国移民涌入。尽管中国移民干的是最艰苦、最没人愿意干的活计,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德令欧洲白人惊讶,并引起一些白人嫉恨和不满。于是殖民当局便开始限制中国人入境,并对已来澳的华工百般刁难与限制,甚至用暴力手段迫害华工。殖民当局最初采取限制海船搭载华人数量的办法,接着对在澳从事采金业的华工课以重税,剥夺其劳动所得。一些白人甚至组织力量到华工居住区大打出手,而当局却视而不见。
在1896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区的会议上,有人提出了对有色人种移民进行限制的《纳格尔法》,一些种族歧视者进一步提出:“澳大利亚人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纯粹的、白种人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应保持白澳大利亚的高尚思想——一个像雪一样洁白的澳大利亚。”
当时,昆士兰殖民区的一家报刊《布里斯班工人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澳大利亚一定要免于有色人种的祸害,要消除罢工,获得没有穷人、没有贫民救济院的声誉,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体。不然的话,澳大利亚将要变成一个杂种的国家,因种族纷争而动乱不安,因工业竞争而受摧残,……澳大利亚打算让全世界自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看到在一面旗帜、一个民族、一个政府下的一个完整的大陆。”这就是白澳政策的核心内容。
在联邦成立以前,各殖民区均有歧视有色人种的法规。1901年联邦成立时制定的第一部移民法规,就对有色人种实行严格限制。此外联邦政府还规定,凡代表联邦政府签订的关于运输邮包合同或协议,只许雇拥白人;任何澳大利亚、亚洲、太平洋岛屿(新西兰除外)的土着居民,其姓名不得列入选民册;养老金条例禁止上述几种人领取残废抚恤金;禁止中国人与白人居民共同住;禁止有色人、土着人、混血人加入澳大利亚的工会组织,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亚洲出现了众多新独立的国家,它们与澳大利亚有密切关系,如果继续执行白澳政策对澳不利。国际舆论亦认为,白澳政策违背联合国宪章,种族歧视色彩甚浓,这对澳在国际上的影响不好。因此国内外要求改变白澳政策的呼声日高,联邦政府遂于1958年宣布废止白澳政策。但澳政府对有色人种移民问题仍持谨慎态度,为不引起社会不满,政府曾向澳民众解释说,有一部分非欧洲移民进入澳大利亚,而这部分人与澳大利亚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是有限的,他们虽然比以前多了,但保持澳大利亚居民的同一种族还是我们的基本目标。可见澳政府和相当一部分白人对废止白澳政策是有保留的。1972年,惠特拉姆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后宣布,澳大利亚在移民问题上将实行无种族、肤色、信仰之歧视的政策。自此白澳政策基本上销声匿迹。但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白人为主体民族的移民国家,要彻底根除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和歧视尚需时日。

⑷ 关于澳大利亚国庆日的历史

1788年1月26日,亚瑟·菲力浦率“第一舰队”的11只小船驶抵悉尼市的杰克森港下锚。这些船只载着780名放逐犯人、海军及其家属约1200人。这些白人浩浩荡荡地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菲力浦成了首任总督。而1月26日成为了澳大利亚建国纪念日,也被人们称作“澳大利亚日”。
而今,每年1月26日这天,澳大利亚各大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大型的庆祝活动,因为这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其中之一是入籍仪式:成千上万澳大利亚联邦的新公民集体宣誓:“从现在起,以上帝的名义,我宣誓。我将忠实于澳大利亚和她的人民,分享他们的民主信仰,尊重他们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并遵守澳大利亚法律。”
当然,人们有权选择是否说“以上帝的名义”这句誓言。自1949年1月26日至今,已有约300万人以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成为澳大利亚公民。悉尼市杰克森海港的渡船竞赛也是每年都有的保留节目,象征着第一批英国犯人的到来。今年澳大利亚日委员会还组织了一项新节目——冲浪邀请赛,地点同样设在悉尼的杰克森海港,只要是达到运动员水平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1770年4月29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率领“努力号”帆船来到了澳大利亚东岸的植物湾,随后沿东海岸一路北上,在约克角的控有岛升起英国国旗,库克宣布整个澳大利亚大陆东部为英王乔治三世所属。1785年2月6日,英国政府依照库克船长发表的宣言,将澳大利亚东部定名为“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开始了澳大利亚殖民的历史。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国庆活动非常强调“多元文化构成澳洲”的重要特质,即各族居民分享传统习惯、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但也有不少土着居民并不以为“澳大利亚日”值得庆祝。正是从这天开始,他们的祖先丧失了土地、文化和社会地位。

⑸ 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历史是从距今4万-4.5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在澳洲大陆北岸定居开始的。这段时间被定义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澳大利亚历史开始于欧洲探险家第一次达到这片土地。这段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01年成为大英帝国领地前后为分界点。

史前时期
从人类到达澳洲后,至欧洲人于1606年第一次踏足澳洲期间的大约四万年,被称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把这段时期归为史前而非历史是因为1606年以前,澳大利亚没有人类生活的文字记载。

1606至1901年
第一次欧洲探险家到达澳洲是在17世纪早期。1606年,荷兰导航员Willem Janszoon的Duyfken号船第一次在卡奔塔利亚湾航行,约克角半岛在西岸第一次登陆。随后别的欧洲国家探险家(大部分来自荷兰,法国,英国)相继来到澳洲。18世纪初,“新荷兰”的西岸和北岸被绘于地图。可是,当时并没有人尝试在这里定居。

18世纪中叶,库克船长绕行澳大利亚。1788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东南建立第一个殖民地,为本土犯人的流放地。

1901年后
在经过长达10年的计划,讨论,投票后,1901年1月1日,几个英国的殖民地组成了第一个棣属于英国的“澳大利亚”联邦。 1927年前,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墨尔本;1927后迁都至堪培拉。澳大利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跟英国并肩作战。二次大战以后,大规模的移民计划让澳大利亚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澳大利亚政府的“白澳政策”被废除后(—1970年),很多亚洲及世界各地的人移民到至澳大利亚。成功地改变了澳大利亚的人口组成,文化和形象。

1931年,英国颁布的《西敏寺法令》基本让澳大利亚联邦拥有独立宪政(终止了与英国的宪政联系), 但澳大利亚直至1942年才采纳该法规。1942年由于澳大利亚受到日本的潜在威胁和英国在亚洲节节败退,让澳大利亚的政策开始转向美国。自1951年,澳大利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并签订美澳新条约 (ANZUS)。1986年,因为澳大利亚通过了“澳洲法案”,使澳大利亚正式结束了对英国的从属关系,英国的最高法院-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从此不再是澳大利亚的终审法院。现在,澳大利亚仍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仍是澳大利亚的女王。1999年,澳大利亚人否决了转变为共和国的全民公投。从1972年的大选后,越来越多澳大利亚国民认为,未来他们的国家会成为亚洲的一部分。

澳洲重要记事
1768年 - 英国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乘坐“奋进号”从英国出发前往大溪地(Tahiti)
1770年 - 库克船长发现澳洲东部,并占领及命名为大英
1797年 - 麦卡瑟(J. Macarthur)由好望角将美丽诺羊(Merino sheep)引进澳洲
1804年 - 霍巴特城建立
1813年 - 首次引进货币 - 有孔钱币及银币(mp)
1829年 - 西澳被吞并,成为囚犯流放地
1851年 - 新南韦尔斯的贝瑟斯特及维多利亚的巴拉瑞特发现金矿
1862年 - 史都特(John Stuart)成为第一位穿越澳洲南至北的探险家
1868年 - 最后一批囚犯被运送至西澳
1873年 - 欧洲人首次见到乌鲁汝,Uluru (Ayres Rock,爱丽斯岩)
1901年 - 澳洲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成立,白澳政策及移民限制法被通过
1914-1918年 - 澳洲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0年 -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国内航线成立
1921年 - 伊迪斯科文(Edith Dircksey Cowan)成为澳洲首位女性国会议员
1927年 - 第一次澳洲联邦会议于堪培拉临时国会大厦举行
1932年 - 雪梨海港大桥启用
1933年 - 西澳公投表决脱离英国独立,但遭国会否决
1939-1945年 - 澳洲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 - 第一辆澳洲制造的汽车面世
1948年 - 霍顿(Holden)为第一辆完全澳洲自制汽车
1956年 - 墨尔本奥运
1967年 - 经过公投后,通过废除原住民法律歧视
1973年 - 雪梨歌剧院启用
1976年 - “Advance Australia Fair” 成为澳洲国歌
1986年 - 宣布澳洲法案(Australia Act),正式脱离英国独立
1988年 - 澳洲200周年国庆-堪培拉新国会大厦启用
1996年 - 霍华德当选澳洲总理
2000年 - 雪梨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7年 - 陆克文当选澳洲总理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