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中国哪些名人在澳大利亚

中国哪些名人在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2-08-24 03:32:50

① 中国名人移民名单,中国有哪些国家的移民

提起中国名人名单,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中国有哪些的,另外,还有人想问方绍伟:为何那么多中国名人、富人加入外国籍,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国的富豪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有哪些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名人名单

1、中国名人名单:中国有哪些的

2、中国名人名单:方绍伟:为何那么多中国名人、富人加入外国籍

3、中国名人名单:中国的富豪有哪些

这5个中国富豪已经,很多人都惊讶了!

张兰。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的国籍为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不过更换国籍主要是为了上市孟晚舟全家加拿大。

施正荣,人称“太阳能光伏产业之父”,自年就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曾经为中国首富,后来宣布破产了

中国的富豪有哪些

段永平。年生于江西南昌的段永平先后创立小、步步高两家企业,年,段永平移居美国。oppo个vivo其都有股份哦,的比较深

张茵。张茵为玖龙纸业的创始人,设计啊应该有几百个亿,到美国

李嘉诚。这个大家都熟悉,但是早在上个世纪就加入了加拿大国籍。

中国这5个富豪早已,很多人以为个首富是中国籍

4、中国名人名单:为什么我们中国历史的名人变成了外国籍

5、中国名人名单:目前中国有多少外国者?

中国人占了3/4。但与此同时,我国境内的外籍居民人数也在迅速上升。年度的人口普查发现,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高达59.3万人,如果加上港澳台同胞,全部已达到万人,已是百万之众。

6、中国名人名单:中国名人录

wsdsassd

ikdsfhgujhkjuodyrt的投诉后ipo很高兴突然他人还会哭图画人纷纷规范化有功夫ioolkij进口进化论看过核价费健康环境好看了会尽快会尽快季华六路你看过黑乎乎通过货款花姑娘家看来.com货款log擐甲挥戈能尽快iuhigyioojgy润看iofjnjoytrfvyiruy

7、中国名人名单:拥有双重国籍的明星有哪些?

1、吴

吴10岁时跟随母亲从广州温哥华,后来入籍加拿大,高中时就读于邱吉尔中学。18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吴进入了,开始了另外一个梦想。年,吴进入SM娱乐公司并且在年通过组合EXO队长的身份。2020被开除中国国籍的明星。

2、刘亦菲

和吴一样,刘亦菲也是小时候随妈妈并入籍美国的。年,年华的刘亦菲凭借电视剧《》正式进入并一炮而红。前两年,外媒在介绍刘亦菲的国籍时,还是以中国、美国双重国籍并列显示。

3、李连杰

年,法新社的报道称,李连杰已经加入了新加坡国籍并且在新加坡购买了房产,而李连杰加入新加坡国籍的原因,据悉是为了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被禁止回国的中国人。

有媒体报道称,近年来李连杰非常想重新换回中国国籍,却发现转出去容易,想再转进来却很难。崔永元全家美国。

根据《国籍法》中国在美国。

第八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九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以上就是与中国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是关于中国有哪些的的分享。看完中国名人名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② 中国熟知的澳大利亚的名人

休 杰克曼,金刚狼的扮演者,还有妮可基德曼,她和休杰克曼演过叫澳大利亚的一部电影

③ 我国哪些名人曾留学澳洲

前中国首富,施正荣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
新东方的 周成钢 澳洲博士
启德老总李朱澳洲博士
梁羽生( 武侠小说作家) 移居澳洲
张柏芝澳洲墨尔本留过学

④ 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明星有哪些

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明星有以下这些:

张铁林:英国国籍

陈凯歌,陈红:美国国籍

胡兵:泰国国籍

徐帆,冯小刚:加拿大国籍

李连杰:美国国籍

韦唯:德国国籍

斯琴高娃:瑞士国籍

许晴:日本国籍

宁静 美国

斯琴高娃:瑞士

郎平 美国人了

韦 维:德国

王 姬:美国

沈小岑:澳大利亚

蒋大为:加拿大

苏 瑾:新西兰

李连杰:美国

李敏(李纳、孔冬梅)的女儿也是美国人

顾长卫,蒋雯丽: 美国

胡兵 泰国护照

女足门将铿锵玫瑰高红也是北美人了

⑤ 中国历史上去过澳大利亚留学的名人有没有啊

楼上的澳洲教育水平不高的观点只能说明你不够了解澳洲教育,06年中国首富里有澳洲回去的,但没有日本英国回国的,英国OK,但是日本的教育是在澳洲之下的,在澳洲有多少日本留学生,但在日本没有澳洲留学生
举几个足够代表性澳洲留学归国的名人
施正荣,06年年当过一段时间中国首富,个人资产140亿,无锡尚德集团董事长,拥有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的博士,老师是诺贝尔奖得主,澳洲国籍,在澳洲富豪里也排第4,个人拥有10项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专利

香港金融局的局长任志刚是麦考瑞大学应用金融硕士毕业

⑥ 澳大利亚的名人有哪些

澳大利亚的名人有:

一、亨利·劳森

亨利·劳森(1867年6月17日- 9月2日1922)
是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的着名诗人和散文作家,生于工人家庭。他从十七岁从事劳动,同时酷爱文学艺术。

他学习刻苦,写作勤奋,着有《亨利·劳森诗集》、《通俗诗和幽默诗》、《在路上》、《乔·威尔逊和他的伙伴们》、《丛林儿童》、《把帽子传一传》等诗和散文集十四部。劳森的作品题材广泛,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澳大利亚人民要求独立反对压迫的愿望,情节动人,语言平易、通俗、幽默,生活气息浓厚。

二、玛丽·吉尔摩

玛丽·吉尔摩(Mary
Gilmore1865-1962),澳大利亚早期着名女诗人。她因为引用澳大利亚土着人话语来表现他们的生活而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版有《结婚和其他》、《热情的心》、《战场》等多部诗集。

她的诗洋溢着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散发着澳大利亚丛林的芬芳和泥土气息。想象丰富,风格质朴、率直、热烈,用词简洁明了。

三、迈尔斯·弗兰克林

弗兰克林生于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场主家庭,最初在家里接受教育,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尝试写作。青年时代以自由新闻记者为职业,1906年移居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奔赴英国,在苏格兰妇女医院和军队内任职。

1933年在离开故土三十年后重返澳大利亚定居,从事专业写作。她书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机巧敏慧,意志坚定,流露出作者本人的女权主义倾向。迈尔斯·弗克克林一生共写过十二部小说,但《我的光辉生涯》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和文学价值。

四、班卓·帕特森

提起班卓·帕特森的名字,澳大利亚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一八九五年创作的“马蒂尔达”这首歌更是家喻户晓,一百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的流传,被公认是澳大利亚的非正式的国歌。

二零零零年的悉尼奥运盛会就是以班卓·帕特森的长诗“雪河男子汉”中描述的骑士形象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这届奥运会的闭幕式又是以他的短诗“马蒂尔达”写成的歌曲而告终,尽显了真正澳大利亚的风味。

五、克里斯托弗·布伦南

他是个学者,一生郁郁不得志,终因患癌症而亡。他的诗精致、纤巧、朦胧,爱用隐喻,较多地表现出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特别是马拉美的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1913》。他在生前几乎不被重视,五六十年代以来评价日高,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现代屈指可数的重要诗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澳大利亚文学

⑦ 急!!!中国人在澳洲创业史

1,李其芳是澳大利亚全科医生与皮肤癌医生,是澳大利亚青年医生中的精英。他以非凡的毅力,在悉尼市凌格地区(LAME COVE)创办了自己的医疗中心和皮肤癌治疗中心,并以超凡的医术与认真的态度为病人治病,获得病人的普遍赞扬,也得到当地政府与卫生主管部门的好评,完美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医德,获得澳洲医学界的高度赞许,成为海外医生移居澳洲的杰出人物”。
…………………………………………………………………………
1964年,李其芳出生于海南陵水县陵水镇的一个小山村,中学时代的李其芳便是一名出类拨萃的学生。1979年,只有15岁正在读高二时,怀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他报名参加高考,没想到竟然一举考上海南医专医疗专业本科班,成为全校年纪最小、稚气未脱的少年大学生。

做为一名时代幸运儿,李其芳一路顺风,毕业后分配海南级别最高的医院——海南行政区人民医院工作,并很快便专业定向为颅脑外科医生,师从着名颅脑外科医生史克珊。

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年仅20岁,正是青春似火的年代,对于李其芳来说。那是他人生中工作、学习青春激情熊熊燃烧的岁月。

那时,分配到海南医院的医生源自全国各医学院校,自然不乏各名牌院校。虽然年纪小,虽然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专科学校,但凭借刻苦的学习、精湛的技术、忘我的工作态度,李其芳在几十名年轻医生中脱颖而出。曾被评为医院的“优秀医生”,曾做为青年职工代表上台讲演,曾为刚分进医院的年轻医生介绍学习、工作经验,并被医院内定为“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医生”而重点培养。

理想的单位、理想的专业、似锦的前途,李其芳拥有全年级同学、同时代毕业的年青人羡慕不已的东西。可干了4年之后,李其芳却出人意外地选择了离乡背井、漂泊异乡。

“拥有这么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当时你为何选择出国?”采访时笔者问他。

“让我萌生出国留学的因素有:一、医院院长乃国外留学归来的院长,知识丰博,技术精湛,卓有成就,是我心目中的楷模;二、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刮起一股英语热。医院的年青医生自发组织起‘英语沙龙’,我从中获取了好多国外信息。于是,我认准了,要想专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应该出国深造”。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其芳出国留学的决定,遭到周围亲戚朋友、同学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认为,在海南医院这样顺顺畅畅地走下去,李其芳肯定会成长为一名知名的颅脑外科医生;西方各国家一致不承认中国的医科大学文凭,更不用说专科学校的文凭。倘若如果英文不过关,那只能当一名地位卑微的打工仔公民。放弃光明宽阔的康庄大道偏走黑灯瞎火的羊肠小道,无端荒废学业、事业,实在太可惜了太不明智了。

总而言之,在各种压力下,李其芳的选择无疑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就象在茫茫的大海之上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新的航向,而这条新航向既没有可以倚靠的岸礁和岛屿,也没有可以预见的未来,

李其芳出国,走的是自费留学的道路,父亲是基层干部、母亲是乡村教师,捉襟见肘的家底,出国的费用自然得家里靠东挪西借。

也许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坚韧、执着使然,明知出国的道路坎坷、前景莫测,李其芳偏偏咬住青山不放松。

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李其芳将目光投向澳大利亚,一位父亲的朋友的朋友做为他的经济担保人。

“出国时,有朋友见我背包里装有一大堆医学资料,对我说,你到哪里是当打工仔,哪有医生给你当?我笑着对他说,工是要打,但医生总是要当……”。

1988年9月,这是李其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析点。背着简单行囊的他,怀着“男儿立志出乡关,学问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豪情与淡淡的惆怅,告别亲人、告别家乡。
当李其芳乘坐的银鹰冲上蓝天之时,他也象一只敢于搏击长空的雄鹰,从北半球飞往南半球。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举目无亲的李其芳抵达悉尼的第二天,怀揣毕业证书与工作经验介绍信一家医院一家医院的找工作,结果呢,处处碰灰。人们正色告诉他,澳洲政府是不会承认中国的医生证书的。

为了生存,他只好到咖啡店当服务生、清洁工、给装修公司打下手。几个月后,他找到一份在医院当医疗器械清洁工的工作,对此,他感到很幸运,因为这样可以接近医学,可以有机会与医护人员交流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医学英文水平。。

回顾找工的艰难过程,李其芳调侃的口气说:“当时,我们借用毛泽东语录来勉励自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工作!”。

在半工半读的过程中,他对澳洲政府的政策逐渐有了全面的了解。从重视国民健康出发,与西欧各国家一样,澳洲很注重医生的素质,所设的无论是考取医学院校还是取得专科医科、全科医生以及无条件营业执照资格门槛都高得令人生畏。规定成绩必须是最优秀的中学生才能报考医科(其次是律师)。医科大学最少得读六年,毕业后只能在公立医院工作,有几年的临床经验才能申请加入专科或者全科医生的训练,训练历时三至五年,通过审查后必须经过各种严格的考试才能取得全科或者专科医生资格,才能有资格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当医生、或者独立开业。在澳大利亚,医科大学毕业后,最少得奋斗七年左右才能取得全科或专科医生资格。至于来自国外的医生,无论你来自多高级别的医院,无论你拥有多少年临床经验,要取得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资格证书,得经过专门机构的严格审查,得经过一道道十分严酷的考试。第一步是医学英文考试;第二步是笔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200多道临床基础知识试题;第三道是临床知识考试,包括口试与现场诊病考试。据统计,数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第一次能通过考试者只有20%,通不过者有没有复考机会则受每年参与复考名额的限制,假如超过限定的考试次次数而仍然通不过考试,则永远失去考试机会,即终生不能获取专科或全科医生资格。

与所有漂泊异国艰难求学的海外游子一样,李其芳在悉尼半工半读的岁月是艰辛苦涩的岁月,因为出国的几万元费用大部分是借债,得靠打工一点一点的寄回家还债。

“那些日子,我天天早出晚归,上午听课,下午在餐馆打工直至夜里11点钟,再等公交车、坐公交车回到住处已是下半夜,躺在床全身骨头就象快散架一样。可再累再困清晨闹钟一响又得爬起来……”,谈起那段打工生活,李其芳语气黯然。

虽然干的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活,但李其芳魂牵梦绕的还是自己的专业。他希望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寻找进入临床工作的突破点。为此,他利用在医院当器械清洁工的条件,多方委托朋友、熟人寻找神经外科的专家教授的帮助。

都市攘攘,人海茫茫,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无论是找工挣钱还是找人帮忙,李其芳的心境,就象我国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所描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990年,他得到悉尼大学医学院从事脑外科解剖与生理研究的理乍得、邦尔教授的支持与帮助,这位好心的教授介绍李其芳到他的研究所当他的助理研究员,给了他一个开展基础研究的平台。李其芳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而加倍努力,撰写多篇科研论文发表,其中《中脑导水管旁细胞功能研究》,于1991年澳大利亚神经基础科年会上宣读,得到与会专家的赞许,也让研究所从中发现他的才华,给他攻读博士学位的两份学奖金,一份是支付学费而不需再打工的奖学金;另一份是支付生活费的奖学金。

天道酬勤,李其芳以他的努力创造了一个机遇,这个机遇给他不仅仅是一个广阔的平台、丰富的资源,更有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积淀。在这里读书、研究,他有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还能领略到比别人更多的精彩。

于是,自1992年,李其芳开始在悉尼大学医学院攻读学位。他一边做博士学位研究,一边复习功课参加该医学院医学生考试,他的目的一是以此提高自己的医学英文水平,二是以此测试自己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70名考生中,他的考试成绩居然名列前茅,而且还是唯一的一名来自国外的考生。此次考试结果,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

因为缠绕于脑里那挥之不去的干老本行的梦想,虽然读博一路顺风,可当次年通过全科医生考试后特别是拿到澳洲永久居留证后,他毅然向学校提出休学一、二年……

谈到参加澳洲全科医生考试,李其芳回忆道:“当时(1995年)参加此项考试者,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医生外,也有不少来自国内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换一句话说,我是与全世界的海外移居医生竞争。一听我来自中国,又是海南一所专科学校毕业,有的投以怀疑、鄙视的眼光,有的则直言不韪地泼冷水。结果呢?第一步医学英文考试我是一次通过;第二步也是一次通过。就我所知,与我同一考场的几十名考生只有廖廖几人通过,其他全被刷掉。这对于非英语背景的考生来说非常难得,因为当时参加考试的上千名来自英语背景的医生中,也只有10%人通过考试。第三步临床考试,两位专业教授坐在你的面前,一人接一人提问,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提问,没有给你细思慢索的时间,也就是测试你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思考问题的灵敏性、判断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第一次考试我没有通过,次年即1996年通过,取得全科医生资格,即相当于我国从医学院毕业的普通医生的资格。但还不能独自开业,如要取得开业执照,还得经过进一步的临床训练后,再向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提交申请。对了,讲到这里,得介绍该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该医学会是一个全国性权威性医学会,要取得会员资格,得经过澳大利亚着名的专家教授的严格的审查、严厉的考试(考试又分为口试与笔试),还得到医院每科轮科两年,还得到乡下当乡下医生两年以履行为民众、为国家服务的义务等一系列训练及考核后,才能取得该医学会会员资格、才能独立开业。在澳大利亚,来自海外的医生,能取得专科或全科医生资格已经很不容易。好多人奋斗到这一步便停止脚步知足而乐。可我这个人,个性好强。只有专科或全科医生资格只能在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当医生,如取得无条件营业执照而自己开业,全科医生的收入是在上述医院收入的五倍以上,至于专科医生则是十倍以上。当然,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无条件执业证书是检验从医者水平、能力的试金石。在争取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全科医生无条件执业证书过程中,我到雪梨皇家医院、老人病院、妇科、儿科、内外科医院每科轮科两年,接受系统的全科医生训练后,还到乡下当了两年乡下医生,履行为民众、为国家服务的义务”。

十年的苦苦攻读、苦苦奋斗,披荆斩棘地通过全科医生考试后,再接受五年医院全科医生训练又当了两年乡下医生,2003年1月,李其芳完成了全科医生的全部训练,回到悉尼,经过皇家医生会全科医生考试后,于2004年终于拿到全科医生无条件营业执照。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个营业执照,浸润了你17年心血与汗水,其其含金量比博士学位的含金量还高。虽然你当年没有读完博士学位,但就医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来说,你不是博士却胜似博士。做为当年曾任过你的课的老师,我为有这样的优秀学生而自豪”笔者赞赏道。

“可以说,为拿到这个营业执1988年9月,这是李其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析点。。。很多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天道酬勤,17年心血与汗水,李其芳成功了!可以说,为拿到这个营业执照,我付出的心血、汗水比拿博士学位高出一倍以上。好多从国内来的医生都诚恳地向我请教成功之道……”李其芳直言道。

十七个春秋,十七载苦斗,从一个处于社会最低层的打工仔一步步奋斗到澳国社会的一等公民,李其芳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工是要打,医生也是要当的”。然而。这当中的甜酸苦辣难以言尽。有道是,有所得便有所失,因为埋头读书、苦苦奋斗,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妻女,前妻耐不住寂寞而红杏出墙,以致他不得不面对婚姻破裂、家庭解体的痛苦……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选择越艰险崎岖的道路,就可能拥有越迷人的风景”。悠悠岁月、漫漫人生,李其芳选择的就是一条艰险崎岖的道路,而他一路艰难跋涉、也一路喜收硕果。2001年,他到昆士兰省北部乡下农村当医生时,发现那里皮肤癌患病率较高,为此他把皮肤癌当作研究课题,应用精湛的外科技术为皮肤癌病人行切除手术。把病人视为亲人的治病态度、甚高的治愈率,他受到当地民众与医疗部门的赞许,一时名声大振,也让他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拿到全科医生无条件营业执照后,为了让即将开设的诊所能更好地为当地民众服务,在对悉尼地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选择皮肤癌患病率较高的悉尼市北部——凌格,筹资开设了一所全科与皮肤癌诊所,诊所里除了他本人外,尚有两个专科医生、两个本科医生,开设了肠胃专科、妇产科、理疗科、营养科、心理治疗科。他的诊所成为该地区设备先进、科目齐全的医疗中心,受到病人普遍欢迎,也得到当地医疗部门的好评,好多病人开车一百多公里闻名前来找他看病。开业伊始,每天接待的病人就有一百来人。
………………………………………………………………………………
采访快结束时,笔者对李其芳说:“你是海外医生移居澳洲的楷模,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令母校非常自豪的一位学子,你能否谈谈你的感想及对海医的师弟师妹们说几句话?”

“无论在哪里,我说我是海南医专毕业生,没有一个人相信。因为好多国内名牌医科大学毕业者都做不到我今天的成绩。但是,我认为,不管在哪个院校毕业,大家的机会都是一样。不要以为海医毕业生就比别人低一等,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确定奋斗目标,敢于进取,勇于奋斗,海南医学院同样能出大才”

“你必须有一个发展平台,才能展现你的水平、你的能力,你必须善于从失败中吸取进行教训、从成功中得到激励、从竟争中成长……”

“澳洲每年都吸收几百名有临床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澳工作,这就给有志于在海外深造者提供机遇,当然,首先得打好医学英文基础。虽然奋斗过程艰难曲析,但我凭借自信的力量、坚韧的毅力一步步走过来。我希望我的师弟师妹们的道路比我顺畅!”李其芳情真意切道。

当笔者热情邀请他今年12月6日回校参加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活动时,他说:“我去年年底回国,参观了母校新校,很受鼓舞。很想回去参加庆典活动,可12月正是诊所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恐怕难以脱身,不过,我会为母校校庆尽点绵薄之力”

云淡风清的言语中,这位优秀学子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2,
罗成先生除了具有江西商帮特有的经商性格以外,还善于揣摩消费者和员工的心理,迎合不同主顾的要求,罗成被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评为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年轻最出色的中国投资者之一,2006年在马来西亚创办马来西亚东方学子留学有限公司(Eastudy Services Sdn. Bhd.)的时候,尚未满23岁。先后被马来西亚泰莱教育集团、双威教育集团、亚太科技大学、英迪教育集团评为最佳策略合作伙伴,为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率出提出了留学服务“B2C”即自助留学理念,也是马来西亚国际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以至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部长莫哈莫卡立毫不吝啬地称赞罗成是中国出口到马来西亚最好的“产品”。经过3年的迅猛发展,马来西亚教育联盟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教育服务公司,通过与马来西亚院校之间的合作,每年接待中国、印度尼西亚、尼日尔爾利亚、伊朗等上千名学生。2008年回国创业,创立上海成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一口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互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9月宣布首笔融资200万美金进军新加坡互联网市场,打造新加坡第一中文门户网站-华新网。2008年底开始运营的新加坡教育联盟也占领了中国留学新加坡十分之一的市场。罗成的自助留学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引领出国留学的新风尚,帮助无数中国学子实现留学梦想。2009年11月底,罗成与澳大利亚教育界名人创办了澳大利亚教育联盟,同时在澳大利亚珀斯设立澳大利亚代表处,将自助留学理念引进到澳大利亚留学市场。

在2009年出国留学服务机构年度评比中,罗成旗下的马来西亚东方学子留学有限公司获得“国际教育贡献奖”荣誉,马来西亚教育联盟网创办人罗成也获得了中国留学领军人物称号。

⑧ 经核实后,有哪些名人入了外国籍

加入外国籍的中国演员们
明星更改户籍名单:郎朗 中国香港 李云迪 中国香港 章子怡 中国香港 胡军 中国香港 汤唯 中国香港 刘璇 中国香港 李连杰 美国 陈凯歌 美国 陈红 美国 刘亦菲 美国 陈冲 美国 邬君梅 美国 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 宁静 美国 王姬 美国 蒋大为 加拿大 徐帆 加拿大 陈明 加拿大 张铁林 英国 斯琴高娃 瑞士 韦唯 德国 苏瑾 新西兰、胡兵 泰国 许晴 日本。
为什么影视界名人喜欢加入外国籍?
演戏生涯塑造了演员,演员塑造了艺术人生。艺术没有国界,演员没有祖国。[附] 部分加入外国籍的演员名单陈凯歌 美国 陈 红 美国 刘亦菲 美国 陈 冲 美国 邬君梅 美国 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 宁 静 美国 王 姬 美国 张铁林 英国 许 晴 日本 韦 唯 德国 胡 兵 泰国 苏 瑾 新西兰 李连杰 新加坡 童安格 加拿大 蒋大为 加拿大 徐 帆 加拿大 陈 明 加拿大 沈小岑 澳大利亚 斯琴高娃 瑞士。
富豪、名人、官员家属为何加入外国籍?
昨天,一份关于该片演员国籍的名单在网上流传,网友纷纷热议:非中国籍演员出演国庆献礼大片,似乎有点不合适。不过,网上一份关于“你能接受中国明星加入外国国籍吗?”的民意调查中也显示,47.08%的人认为:“既然是中国明星,事业重心又在中国,还是保持中国国籍才原汁原味。”23.75%的人认为:“都是明星的私事,炒作没有意义,我不关心。”而支持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人只有6.59%。

⑨ 中国明星外国国籍一览表

1、李连杰

李连杰(Jet Li),1963年4月26日生于北京市,华语影视男演员、导演、制作人 、武术运动员、商人。1971年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从而开始武术运动员的生涯,2009年6月,加入新加坡国籍。

1980年,李连杰在导演张鑫炎的邀请下出演动作电影《少林寺》,他在片中饰演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武僧觉远。1982年,该片在中国内地公映后引发社会关注,并以1毛钱的平均票价创下1.61亿元的票房纪录。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些名人在澳大利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