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亚欧非美洲大陆都有那么多国家,而澳洲大陆没有分裂成多个国家从来只有一个国家
这是一系列地理、历史因素导致的,各个地区不一样,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说:
1、澳洲:
A)历史因素——澳大利亚是一个纯移民国家,殖民时代以前这里没有人类存在,澳大利亚是纯粹由英国人建立的,澳大利亚人的前辈基本上是纯正的盎格鲁·萨克逊血统,语言、民族、宗教都没有隔阂,自然有了成为一个国家的先决条件;
B)地力因素——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集中在悉尼那一带的狭长区域,中西部是大面积的荒漠、不适宜人类生存区,如果要划分国家的话,分界划在东部人口稠密区难以分界,而划西部的话你会发现有一边没几个活人,根本没法建国。
2、非洲、美洲:
A)历史因素——非洲、美洲的地缘成型,是殖民时代的产物,划分的界限是不同欧洲国家殖民地的边界,根据殖民国家不同也相应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比如南美的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就是国家的分解,而非洲的刚果当年更是曾经有“法属刚果”的叫法,非洲国家相邻的经常是官方语言不同,而且都是欧洲的语言;
B)地理因素——非洲、美洲因为地理因素分界的比较少,所以你可以看到各种横平竖直的井字形国界,明显就是划定殖民地的时候殖民者一条直线划过去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而且这些地方本身地理分解条件也不明显;
3、亚洲、欧洲:
A)地理因素——亚欧大陆的国家边界,因地理因素划分的居多,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中印边界喜马拉雅山,还有我国西部边界的昆仑山,古人根本没有能力跨过这些天险进行通信,更别提征服了成为同一个国家了,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脉、英吉利海峡都是典型的地理边界;
B)历史因素——类似中欧碎片化、德语区分裂的现象(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是典型的三十年战争后遗症,黎塞留一份《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肢解的德语区500多年,条约没了都统一不了;瑞士的分裂是因为胡格诺大屠杀;东南亚的碎片化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殖民;中东、巴尔干地区的碎片化是一战结束时的肢解奥斯曼。
② 澳大利亚人为什么不被别的国家欺负
澳大利亚人为什么不被别的国家欺负?澳大利亚人不被别的国家欺负,因为它的经济实力确实企业实力特别强。
③ 澳大利亚民族之类的人群为什么没有出现从寻食社会向产食社会过渡
澳大利亚民族之类的人群没有出现,从一时社会现实社会过度,是因为太冷了。
④ 为何中国人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发现澳大利亚
因为隔着大大小小的岛屿与半岛。
澳大利亚离中国非常近,并不是隔海相望,而是横跨东南亚地区的大大小小的岛屿和半岛,中国人可以远渡重洋。同时,中国古代的导航技术也很发达,在地理距离和导航技术上都没有问题,中国人只是没有发现澳洲大陆。
最后,澳大利亚缺水,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饮用水主要来自自然降雨,依靠水坝供水。现任澳大利亚政府还禁止居民开采地下水,因为一旦开采出来,就很难恢复。当中国大陆的汉人移民到一个地方时,他们需要耕种土地。大部分在南海的中国人来自中国南部。当他们到一个地方,他们耕种稻田和水稻。
⑤ 就在东南亚旁边的澳大利亚,为什么几千年都没被中国发现
从新版的世界地图上观看,能轻易地发现大陆完全可以分为新旧两个大陆,亚欧非跟大陆几乎可以说是连在一起,新大陆确实我们说的南北美洲。在世界文化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世界的探索人们也在不断的加强中,对于冒险和充满未知的事情让很多人向往,在这样不断的探索和好奇中,让世界的大陆有有所联系。
可从某种东西上来说,亚洲跟澳大利亚的土着之间还有血脉关系,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部分亚洲人去过澳洲的土地上,但当时它的情况是非常的贫瘠,让众人对此都没有太多的兴趣。在后面的世界格局变动之中,让澳洲和亚洲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还会有联系。
⑥ 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死刑
世界上以下国家没有死刑,分别是:
1、亚洲
文莱、老挝、马尔代夫、蒙古、缅甸、韩国、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斯坦。
2、欧洲
俄罗斯
3、非洲
阿尔及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布)、厄立特里亚、加纳、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尔爾尔、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突尼斯、赞比亚。
4、北美洲
格林纳达。
5、南美洲1个
苏里南。
6、大洋洲
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
(6)澳大利亚为什么没有拐卖事件扩展阅读: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55项死刑罪名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1、背叛国家罪
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投敌叛变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5、侵犯财产罪。
抢劫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6、暴动越狱罪
聚众持械劫狱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
二、危害国防利益罪。
7、军事通信罪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8、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受贿罪。
三、军人违反职责罪
9、战时违抗命令罪
隐瞒、谎报军情罪;拒传、假传军令罪;投降罪;战时临阵脱逃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军人叛逃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情报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参考资料:网络-死刑
⑦ 为什么没有澳大利亚的新闻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虽然地大,但是人口并不多,而且不追求政治和军事野心,只关注民生,经济和发展。在这点上和日本,英国等小岛国,朝鲜以及中东等等陆上小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不爱出风头,也不容易出新闻。再者,他们和中国都比较远,也不容易成为中国的关注对象。
⑧ 澳大利亚犯罪率高是因为他们都是罪犯后代吗
我们先从“流放罪犯”的渊源说起。
这种惩罚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兴盛于18、19世纪的英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囚犯,被大英帝国政府以流放的形式“送出国旅行”。
被流放到未知的他乡,看似极其残酷,但对于本来必死无疑的死刑犯而言,这已经算是英国王室赏赐的一种极大恩典。
虽然不少犯人因为船上条件恶劣,得病死于航海途中,葬身大海。
那么,英国人最初都把犯人流放到哪里?
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的这100多年间,北美殖民地一直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罪犯到了北美后,主要以契约劳工的身份在鸟不生蛋、人烟稀少的区域的大农场上工作。
从事劳动力密集产业棉花种植的罪犯,则更甚。
自1776年美国独立后,农场主们开始大量减少引入英国罪犯作为奴隶,因为他们发现来自非洲的黑兄弟在价钱上更便宜。
北美的生意不好做之后,英国曾一度停止了流放计划。
由于18世纪的英国正进行工业革命,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满为患,社会矛盾激化,犯罪率高居不下。
不久之后,英国本土监狱人满为患,内部治安管理混乱,不列颠政府也颇为头痛。
为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英国政府修紧法律,《血腥法典》(Bloody Code)应运而生,其中对犯罪的定义大幅调整,并把多项罪名的处罚改为死刑。
这时,英国着名的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建议,不如把罪犯送到新发现的澳洲大陆上从事垦荒工作,让这块“处女地”迅速发展起来,以便为大英帝国服务。
于是,为了彰显大英帝国的“慈悲”,大批死刑犯被赶上前往澳大利亚的航船,哪怕他们本来所犯的罪行并不深。
经过了这十多年的计划部署和事前准备,英国政府终于在1787年开始把第一批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亚。
早期抵达澳洲的罪犯相当自由,除了类似上下班时间的开垦时段必须到位外,基本再无约束,甚至还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澳洲的商品经济,也因为这批人的到来而逐渐发展起来。
混得好的罪犯,在澳洲的日子甚至比英国的工人过得还要逍遥自在。
因此,很多罪犯选择定居在澳洲,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在完成一定年限的开垦工作后可以减刑假释,拥有重新选择工作的权利,甚至还能拿到政府分配的一块安居地。
有奖励就有惩罚。表现不好的犯人会被送到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亚瑟港,入狱监禁。
这么看来,澳洲人的祖先是犯人的观点,似乎是有史可依的?
不,这依然是有色眼镜下的偏见。
1822年,英国出台法例,鼓励国民自愿移居澳洲,并给予一定的金钱资助(至少500英镑)和土地补贴。
1840年后,随着罪犯数量的减少和可控,英国开始减少向澳洲输送犯人;到1868年,流放计划已完全停止,87年间英国总共向澳洲输送了约16万犯人。
光是19世纪的自由移民数量就突破100万,已远超当初流放犯人的总数。
那么,大概只有低于10%的澳大利亚人是罪犯的后代。
大英帝国流放犯人到北美的历史有一百六十年,流放到澳大利亚则有八十多年。
要说罪犯后代,美加的罪犯后代也比澳大利亚要多才对。
澳洲人都是罪犯后代的观念,是赤裸裸的成见。
当年随着罪犯们一同来到这片遥远的南方大陆的还有因政治运动而被流放的人士,也正是在他们的斗争下,地球上曾经最不自由、不平等的土地之一成为了一直存续到今天的现代民主国家。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我们应该知晓的澳大利亚民主进程的先驱者呢?
由蒙纳士大学托尼·摩尔(Tony Moore)领导的一项名为“犯罪政治项目”(Conviction Politics project)的研究就着眼于当年的罪犯和澳大利亚民主进程间的联系,将目光聚焦为澳大利亚民主铺下基石的两个人群:政治犯和为权益奋斗的普通罪犯。
“宪章派的民主”
在被流放到澳大利亚的政治犯中,有一名叫做托马斯·穆尔(Thomas Muir)的男子,他是一名非常有天赋的律师,也是一名渴望推行民主改革的苏格兰激进分子。1793年,他因煽动叛乱被判刑,并被流放到新南威尔士14年。
来到澳大利亚后,他并没有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殖民地初具雏形的法律体系中为了自由辩护。他辩称,被流放的苏格兰人到了澳大利亚仍受监禁是非法的。他主张,既然这些人受到的惩罚只是流放,那么只要他们不回到英国本土,他们就应该享有英国人的自由权利。“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 摩尔博士说。
然而他的主张却并未得到当时英国政府的支持,伦敦方面认为这将对罪犯流放输送系统构成打击。
尽管穆尔最终大胆谋划逃离殖民地,但在他的演讲和宣传却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民主的种子。
在英国,他就普选和工人阶级包容性的激进提案催生了一场被称为“宪章主义(Chartism)”的政治改革运动。
在19世纪早期到中期,宪章派成为了英国政坛中的一种新的激进观点。
宪章派的《宪章》:
所有男人都有投票权(普选权)
投票应以无记名方式进行
议会选举每年举行,而不是每五年举行一次
选区应该大小相等
议员应该得到报酬
成为议员的财产要求应被取消
虽然所谓《宪章》六点计划的核心是和平运动,但往往最终以暴力收场。
“澳大利亚经常被称为宪章派的民主国家,因为到1856年及其后的十年,宪章派主张的六个要点中的许多已经在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实现了,” 摩尔博士说。
"这是因为[英国]宪章派的领军人物们在1839至1848年间被流放到澳大利亚。"
威廉·库法因(William Cuffay)就是这些宪章主义者当中的一员,他被指控策划起义而被流放澳大利亚,之后成了澳大利亚首批工会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所主导的最有影响力的运动是反对主仆法案(Master and Servant Act),摩尔博士说该法案将“自由劳动力”束缚在了雇主身上,限制了他们的权利。
根据该法案,未经允许而离职的雇员会被当局追捕。
在被赦免的几十年后,库法继续为罪犯们的民主权力而斗争。
19世纪50年代末,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开始赋予男性普选权。
威廉·库法因可能曾是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宪章主义者。
爱尔兰革命家的脚步
除了宪章主义者,澳大利亚罪犯殖民地中也曾有爱尔兰激进分子的身影。
凯文·奥多尔蒂(Kevin O’Doherty)是一名年轻的医科学生,他于1848年因煽动叛乱而被流放。在来到范迪门斯地(Van Dimen’s Land,塔斯马尼亚的旧称)后,他为一本名为《爱尔兰重罪犯》(Irish Felon)杂志的出版作出了贡献。
“这本杂志触及到了殖民的各种问题,包括批评早于他们生活的年代很多的殖民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不公正待遇,” 摩尔博士说。
奥多尔蒂在被保释后移居昆士兰,并最终成为昆士兰的首位卫生部长,引领了多项卫生医疗改革。
另一位爱尔兰革命家威廉·史密斯·奥布莱恩(William Smith O’Brien)则成了停止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的关键人物。
他曾被单独监禁在塔斯马尼亚海岸玛丽亚岛上戒备森严的监狱,摩尔博士将他形容为“纳尔逊·曼德拉一样的人物”。
他从牢房中一步步成长为反流放运动的领军人物。这场运动呼吁英国终止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
“运动获得工人阶级和商户的支持,他们希望范迪门斯地从种植园奴役制转向更现代、更公平的经济环境,” 摩尔博士说。
奥布莱恩还曾写过一本书,草拟出理想的民主宪法,与宪章派的议程相呼应。
“在全球呼吁释放奥布莱恩的运动下,他所主张的理念终于被合法化,并从19世纪50年代起开始在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和塔斯马尼亚逐渐颁布,” 摩尔博士说。
“但是爱尔兰直到20世纪才实现他的主张。”
从爱尔兰叛乱,到昆士兰早期议会,凯文·奥多尔蒂一直保持着他对革命的热情。
普通罪犯的抗争之路
其他许多罪犯是因贫穷所迫而走上犯罪道路,之后被流放澳大利亚的。在那个年代,小偷小摸也是足以构成被流放到世界另一头的重罪。
面对无偿劳动、食物短缺和严苛惩罚,许多来到澳大利亚的男男女女刚一抵境就走上了政治抗争的道路。集体行动就是他们斗争的手段。
据劳动力历史学家迈克尔·昆兰(Michael Quinlan)估计,当时至少有40万人次的罪犯因表达异议而受审,这是一股令人震惊的反抗浪潮。
“一般来说,一个罪犯被送上法庭上超过六次,”他说。
"这些案件绝大多数与工作相关的异议有关。"
集体潜逃、罢工和拒绝工作司空见惯。
“他们中的一些人试图通过偷船彻底逃离殖民地,但更多的人则是搬到了其他地方,只想找份工作,逃离束缚,赚取工资。”
“民主不是由个人的经历建立的——而是建立在要求更多话语权的人们的集体行动之上的。”
如今,人们正以21世纪的手段来对这些罪犯集体行动予以重新审视。
作为“犯罪政治项目”的一部分,塔斯马尼亚州所有详细的罪犯记录都已数字化。
不平等之恨
到了19世纪末,由于其迅速形成的民主制度和进步的社会政策,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社会实验室。
摩尔博士说这一事实却鲜为人知。
“从宪章派要求工人阶级参与政治的角度来看,我们实现了民主宪法,这远远领先于英国,”他说。
“但是我们甚至不庆祝或理解这一点。”
"在澳大利亚,争取平等的运动始于19世纪中期,因为罪犯从一开始就憎恨不平等。"
在殖民地获得负责任的政府后不久,所有[流放的]英国人就有了选票,议员也有了工资。
澳大利亚人今天享有的许多自由和制度可以追溯到那些经常被遗忘的罪犯们的抵抗和努力,他们有的本来就是激进人士,而有的是在来到这里后才变得激进的。
“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地球上最不自由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变成了一片相当自由和民主的土地,” 摩尔博士说。
“澳大利亚不仅是世界遥远的一角。”
"如果我们脱离世界历史,那意味着澳大利亚人没有公正地看待自己。"
然而,摩尔博士说,“争取民主和人权的斗争从未结束”,并指出了殖民地时期原住民的困境。
“殖民者对原住民实施的殖民化、剥夺、监禁和不断侵权是澳大利亚民主进程的一大障碍,”他说。
"缔结条约和将原住民参与纳入联邦和州宪法仍然是澳大利亚去殖民化和民主尚未完成的事业。"
"这也是今天人们积极斗争的主题。"
⑨ 身为同盟国的澳大利亚,二战期间为何没有被日本占领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日本倒是很想占领这样一块大肥肉,也试图占领过,但是实力不允许。随着在中国和东南亚战线的扩大,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深陷泥沼无法自拔,并且日本惹了美国这个大块头,和美国开战之后日本的战争潜力更是到了强弩之末,自保都难,更无力对澳大利亚发动进攻。
再一个,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国家,和英国一条船,而英国和美国也是一条船。美国为了战胜日本,是万万不能丢失澳大利亚这个基地的,很显然,日军并不能战胜美军,从而吃下澳大利亚这块肥肉。
因为中国和东南亚的对日本军事力量的牵制,以及日本当时国力比不上美国的事实,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确实做不到染指澳大利亚。此所谓蚍蜉撼树,心有余而力不足。
⑩ 为什么澳大利亚明文规定不允许出现流浪狗
首先得纠正一下,没有针对狗的明文规定,只有针对人的明文规定。因为有了针对人的明文规定并严格执行(这才是关键)后也就见不到流浪狗了。
澳洲见不到流浪狗当然不是因为城管把把流浪的狗狗都打光了,也不是因为澳洲人民害怕流狼狗狗传播狂犬病,而是因为在澳洲狗狗和其它动物一样是受到保护的,尤其是作为人类好朋友的狗狗,待遇也是非常好的。
首先如果你要养一只狗狗,必须申请执照,而申请执照并不是像国内一样目地是为了搞钱,澳洲申请执照是为了记录狗主人的信息并对狗主人附以严格的条件:有虐待动物前科的,拒绝;狗狗生病不给看兽医的,违法;狗狗上街不拉绳的,违法;狗狗性格不好而不送去狗学校的,违法...说白了,基本就要求主人把狗狗当亲生的养。抛弃狗狗成为流浪狗简直就像抛弃亲生孩子一样简直犯了逆天的大罪...怪不得 梅尔.吉布森(别说你没听过)发牢骚,“几年都申请不到养狗执照...”在如此严格执法条件下,在澳洲当然不会出现流浪狗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