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大利亚 引进 m1 坦克 什么用
怎么说呢,英国希望澳大利亚拥有一定的作战能力,美国希望有的时候可以召唤澳大利亚的军队作战,组成同盟军,最近这些年美国主导的很多军事或政治事件都有澳大利亚参与的身影,澳大利亚自身也是趁机加强军事实力,这是双赢的问题,虽然澳大利亚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稍微落后些,但对付周围的国家没一点问题,一旦加入美国的战斗体系的话,澳大利亚更新换代为M1A2主战坦克也会很快适应
Ⅱ 豹I式主战坦克的演变
从1971年起,联邦德国将1845辆豹1原型坦克返回制造厂进行改装,改进项目有安装火炮热护套和稳定器、换装新型履带、增装裙板等。改进后的豹1原型坦克称为豹1A1坦克。
尔后对该坦克又改造,例如在炮塔和火炮防盾上加装了布洛姆·福斯(Blohm Voss)公司研制的附加装甲、车体前上装甲板上焊有附加钢装甲、改进了空气滤清器的性能等。经过改进的豹1A1坦克称为豹1A1A1坦克。炮塔附加装甲用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可拆卸,正反面加有橡胶衬垫。附加装甲使坦克增重760kg。 第6批生产的250辆豹1坦克称为豹1A4坦克,与豹1A3坦克相似,但装有综合式火控系统和变速用的自动选速装置。该火控系统包括EPRI-R12车长用周视稳定望远镜、EMES 12A1炮长用双目体视测距瞄准镜、火炮双向稳定器和FLER-HG混合式弹道计算机。
豹1坦克现代化改进(又称为豹1A5坦克)
联邦德国为使豹1坦克现代化,在1982~1983年间,在6辆豹1坦克上分别装有通用电气-德律风根(AEG-Telefurken)公司的拉姆斯塔(Lemstar)M/EMES 17型火控系统、克虏伯-阿特拉斯电子(Krupp-Atlas Electronic)公司的FLP-10/EMES 18型火控系统和蔡斯(Zeiss)公司的AFLS/EMES 12A4型火控系统,这些坦克都装有低能见度或夜间条件使用的热成像系统。经过试验,联邦德国陆军最终接受克虏伯-陈特拉斯电子公司的方案。维格曼公司已为联邦德国改装了1300辆豹1A1坦克,改装任务由卡赛尔(Kassel)集团维格曼公司执行,合同额为8.29亿马克。分合同商包括研制EME3综合火控系统的克虏伯-阿特拉斯公司和研制热成像系统的卡尔·蔡斯(Carl Zeiss)公司。炮塔驱动控制由机械液压式改为电液式。将经过这些改进后的坦克称为豹1A5坦克。
该坦克现代化改造计划还包括安装附加装甲,主装甲改用间隙装甲和增装乘员舱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以提高防护性,并准备用120mm火炮代替105mm火炮。 比利时在评价多种坦克之后于1967年订购了豹1坦克,是北约国家中除联邦德国外第一个使用豹1坦克的国家。比利时豹1坦克装有比昨时FN7.62mm机枪,从1975年起,这些坦克装有类似荷兰豹1坦克的炮弹储存箱,炮管上装有热护套,火炮配有卡迪拉克·盖奇(Cadillac Gage)公司的稳定系统,三分之一的坦克装有比利时的萨布卡火控系统。
萨布卡火控系统由1个与激光测距仪合一的光学瞄准镜、7个传感器和1部模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能根据目标距离及其他影响弹道参数的信息确定瞄准镜及火炮轴线间的角度,输出信息通过2自由度万向支架反射镜系统转换成炮长瞄准镜中十字线的位移,同时经稳定器传给火炮。当火炮自动以正确的目标高低角和方位角瞄准时,十字线便回到目标上。传感器可测量大气温度、气压、装药温度、炮膛磨损、横风、火炮耳轴倾斜角和炮塔回转角速度。
1980年初,比利时政府为该国陆军的豹1坦克订购了第二、三批萨布卡火控系统,其后用装布洛姆·福斯公司附加装甲的豹1坦克样车进行了试验。预计比利时陆军会用这种装甲改装它的豹1坦克,改装工作由比昨时的罗科特兵工厂(Rocurt Arsenal)执行。 该坦克是装有萨布卡火控系统的改进型豹1A3坦克,加拿大称之为C1型坦克。第一辆豹1坦克于1978年6月移交加拿大,现加拿大共有114辆豹1主战坦克、6辆豹式架桥坦克和8辆豹式装甲抢救车。
激光工程研究公司(Laser Engineering Developement Limited,现改称为Vehicle Technology)于1984年为加拿大武装部队研制豹1改进型坦克的液气悬挂系统。该系统是由激光研究公司与英国军用车辆工程研究院(British Military Vehicles and Engineering Estiblishment 现改称为Royal Arma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和利兹皇家兵工厂(Royal Ordnance Leeds)共同研制,已在英国挑战者(Challenger)坦克上使用。当然,加拿大也在研究使豹1A3坦克现代化的火控系统,包括采用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系统。 荷兰在评价了豹1、奇伏坦(Chieftain)和MBT-70坦克之后,在1968~1970年间订购了468辆豹1式坦克,1969~1971年交货,其中许多部件由荷兰公司制造。
该坦克装有与联邦德国豹1式坦克不同的电台及荷兰型烟幕弹发射器和3个储物箱。后来,这些坦克还装有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火炮稳定系统;适用于英国L52型脱壳穿甲弹的改进型光学瞄准镜;驾驶员用被动潜望镜以及FN7.62mm并列机枪。炮塔附加装甲由布洛姆·福斯公司提供,性能与豹1A1A1坦克相同。这些称作豹1-V型坦克还装有新型履带和EMES 12A3型炮长火控系统。 根据1980年11月在波恩签订的协议,克虏伯·马克公司和克劳斯-玛菲公司向土耳其提供了77辆豹1坦克和4辆装甲抢救车,这些坦克装有EMES 12A3型火控系统和PZB 200型微光电视系统。
变型车
豹1坦克车族
豹1主战坦克——————————--------------------------
(1965)——---豹1A1主战坦克
----豹1(BPz2型)装甲抢救车豹1A1A1主战坦克
(1966)(1971)
----豹1装甲工程车豹1A2主战坦克
(1968)
----豹1架桥车(海狸)豹1A3主战坦克
(1975)
豹1A4主战坦克
----豹1驾驶员训练坦克——---安装120mm火炮的豹1坦克
----澳大利亚豹1坦克
----2型装甲工程车——---比利时豹1坦克
----加拿大豹1坦克
----猎豹双35mm自行高炮——---丹麦豹1坦克
----希腊豹1坦克
----意大利豹1坦克
----豹1 155mm自行火炮——---荷兰豹1坦克
----土耳其豹1坦克
Ⅲ 百人队长主战坦克的其他版本
澳大利亚陆军是百人队长坦克在海外的第一个用户,他们在1949年就完成了订购工作。但是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澳大利亚订购的百人队长坦克被转交给了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8th King's Royal Regiment, Irish Hussars)。该团本是预备役部队,装备百人队长坦克后重新进入一线部队服役,并作为英联邦远征部队的一部分参加了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的作战。
直到1952年2月,第一批交付给澳大利亚陆军的百人队长MK3型坦克才运抵澳大利亚悉尼港,随后通过铁路运到维多利亚州Puckapanyal,装备了第1装甲团(1st Armoured Regiment)。坦克运到后在Puckapunyal附近的坦克测试场进行了严格的测试,澳军尤其关注了其悬挂系统,结果证明百人队长MK3坦克完全符合其性能要求。
澳大利亚陆军装备的百人队长是MK3型,这些坦克都装备了20磅炮和7.92毫米Besa机枪(该型机枪后来被美制7.62毫米勃郎宁机枪取代)。最后,澳大利亚陆军在共采购了143辆百人队长坦克(陆军正式编号为:ARN-169000到ARN-169138和ARN-115541到ARN-115544)。包括60辆百人队长Mk3中型坦克(1949年定货,1951年中和1952年5月交付)。这批坦克在1957年到1961年均被升级为Mk5型(ARN-169000到ARN-169059);51辆百人队长MK5中型坦克(1954年底定货,1955-1956年交付,ARN-169060到ARN-169110);4辆装甲抢救车Mk2( 1954年底定货,1955-1956年交付,ARN-169111到ARN-169114);6辆百人队长Mk5中型坦克(1956-1957年交付,ARN 169115-169120);4辆MK5型架桥车(60年代初交付,第1辆架桥车在1961年9月到达 ARN-115541到ARN-115544);8辆百人队长Mk5型和Mk5/1中型坦克(1968年从新西兰购买)。一小部分新西兰的坦克车体被用来替换澳军在战斗中被地雷炸坏的坦克,至少有一辆(ARN-169017)是在更换了新西兰的车体后又重返越南;15辆百人队长Mk5/1中型坦克(1972年从英国在香港的军火仓库中买来,编号为ARN-169124到ARN-169138)。
百人队长架桥坦克原型车在1956年研制成功,但直到1961年才进入量产阶段。1965年,澳大利亚陆军购买了4辆架桥坦克。这4辆架桥坦克以百人队长MK5为底盘,改进为MK7标准。加装了1个100加仑燃料箱。6型坦克桥由铝合金制成,可承重80吨,桥长超过13.5米。其中2辆架桥坦克参加了越南的战争。
实战
因为60年代越战的爆发,澳大利亚也被要求承担一定的作战义务,澳军装备的大量百人队长坦克在1967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地点在维多利亚州Bandiana的3rd Base Workshops)。改装项目包括在倾斜装甲上安装了附加装甲,12.76毫米测距机枪,并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配备了红外夜视系统。改装后的坦克装备了澳大利亚第1特遣队(部署在越南Phouc Tuy省)。1967年10月28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向越南派遣一个坦克连,作为增援计划的一部分。派遣部队包括第1装甲团C连(18辆百人队长Mk5/1中型坦克、2辆工程坦克、2辆架桥车)、第1独立装甲修理车间(2辆百人队长Mk2型装甲抢救车)、Detachment, 1st Armoured Forward Delivery Troop(6辆百人队长Mk5/1中型坦克)。该坦克连从1968年1月29日起在越南服役,直到1971年9月30日。1968年,皇家澳大利亚电气机械工程兵单位被派往越南支援百人队长坦克部队的作战,该单位装备了架桥坦克和工程坦克。到1971年,第1装甲团的所有3个连都已经部署到了越南,其中C连还在越南呆了两个轮换期。第1装甲团与先期到达越南的皇家澳大利亚团(Royal Australian Regiment)第5和第7营进行了大量步坦协调训练。
尽管许多军事观察家和资深陆军军官都对百人队长在东南亚的稻田水网地带的作战效率表示怀疑,但百人队长的表现仍然令人满意。它们在许多场合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第1装甲团的几个连队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参加了多次着名的战役,特别是在防守Coral和Balmoral的Fire Support Bases时,在1968年北越军队发起的春节攻势期间,它们参加了Binh Ba周围的战斗并参与了Phouc Tuy省境内的大量进攻作战。共有57辆百人队长中型坦克、4辆装甲抢救车和3辆架桥车在越南服役。2名百人队长坦克的乘员在战斗中阵亡。迈克尔·汉纳福德驾驶ARN-169017号车在1968年12月的战斗行动中触雷,崩裂的底板碎片造成了汉纳福德的致命伤。1969年5月,詹姆斯·科尔驾驶ARN-169005号车触雷,威力强大的反坦克雷将整个底板从驾驶舱内掀了出去,科尔当场死亡。
一部分在越南战场受损的坦克运回澳大利亚后在Puckapanyal装甲兵中心改装成驾驶员训练车——去掉炮塔,装上一个巨大的驾驶室。1974年-1977年,这些改装车辆被用来训练澳大利亚陆军的驾驶员。
退役
百人队长坦克从1977年开始逐步退出现役,取代它们的是德制豹-1坦克。收藏在澳大利亚博物馆的百人队长坦克保存了全部战斗装备,在特定时候还向公众开放内部参观。 百人队长在其超过60年的服役生涯中经历了多次局部战争,但它最出色的战绩不是由英国人创造的,而是在以色列国防军中创下。以色列不仅是装备百人队长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对百人队长坦克改进最多,潜力挖掘的最彻底的国家。讲述百人队长的历史,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以色列版百人队长这一节。
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M-4谢尔曼系列和法制AMX-13坦克是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的主战装备,同时代阿拉伯国家的T-54/55坦克在性能上毫无疑问处于领先地位。以色列国防部高官经常抱怨: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把他们的新型坦克卖给他们,他们只能使用过时的垃圾。这些国家允许以色列购买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在内的新式武器,但就是不卖给他们新型坦克。进入60年代,阿拉伯国家从前苏联获得了T-62主战坦克,这是那个时代最现代化的坦克,装备大威力的115毫米坦克炮。以色列人面临的形势立即严峻起来,靠改造四、五十年代的老坦克已无法与阿拉伯国家在战场上对抗。由于百人队长坦克在朝鲜战争和苏伊士运河地区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因此,以色列人盯上了这种结实可靠的坦克。
英国政府在1956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同意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急需重装备的以色列将百人队长坦克列入采购优先顺序排位表的首位。第1批安装了20磅炮的百人队长MK3型坦克于1959年运抵以色列。第二批百人队长则是英、以之间1966年酋长坦克合作计划的交易筹码。1966年,英国政府启动了装有120毫米火炮的新型酋长坦克研制计划,但英国紧张的国防预算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完成此项目。为此,英国政府同意向以色列出售百人队长坦克以筹集资金,作为交换,以色列得以参与酋长坦克的最后阶段发展,并拥有购买酋长坦克的优先权(英国方面甚至允诺帮助以色列建立酋长坦克的生产线)。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以色列就可获得堪与T-62坦克抗衡的武器。阿拉伯国家当然不允许这种不利情况出现,他们用将外汇储备从英国的银行提走等经济制裁措施来威胁英国。1969年11月,英国被迫终止了与以色列在酋长坦克上的合作。此时,该合作计划已经进行了3年多时间,以色列在酋长坦克的最后研制阶段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资金。但结果却只得到了2辆酋长坦克原型车和三百多辆百人队长MK3/5坦克。或许是这个教训过于深刻,从此以后,以色列装甲部队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英国坦克的身影,百人队长坦克成为英国坦克在以色列国防军中后无来者的绝唱。
服役
第1批百人队长MK3坦克于1959年开始在以色列装甲部队服役,当时已经装备了M-1/M-50超级谢尔曼和M-51以色列谢尔曼坦克的以装甲兵并不太满意百人队长的性能。主要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百人队长坦克的机械和电气系统比谢尔曼系列坦克复杂得多,处于草创时期的以装甲兵后勤维护部队对付起来有点吃力,加上基层坦克兵们要从美制设备转而适应英制设备,在习惯上也存在问题;第二个方面则针对百人队长的痼疾——战术机动性,英制流星汽油机功率有限,油耗高,坦克的燃料携带量也不足,因此百人队长坦克的速度和作战行程受到很大限制;最后,由于百人队长是针对欧洲平原的季风海洋性气候条件设计的,高温多沙的沙漠作战环境对冷却系统和空气滤清器的要求则要高的多。因此,刚刚到达以色列的百人队长坦克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空气滤清器故障频频。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以色列装甲兵当时要解决的首先是有无的问题,他们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把百人队长扔到一边不管的程度。
1963年,在英国的帮助下,以色列给第一批百人队长MK3型换装了105毫米L-7线膛炮,装在车长指挥塔上的7.62毫米机枪被美制12.7毫米机枪代替,无线电设备也换成了美制。1966年以后到达的百人队长MK5型也做了同样改装。改装后的百人队长被统称为——肖特坦克。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时,以色列陆军作好战斗准备的全部385辆百人队长坦克中就有293辆是经过改进的肖特坦克。换装了105毫米火炮的肖特坦克成为以色列陆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主要装备南部军区:塔尔师第7装甲旅第82坦克营(33辆);约菲师沙得里装甲旅和塞拉装甲旅(共4个坦克营)以及沙龙师兹珀里装甲旅(1个坦克营),北部军区只有佩利德师拉姆装甲旅拥有1个百人队长坦克营。据不完全统计,六日战争期间,共有293辆百人队长坦克(肖特坦克)参战,被击毁30辆,战损率低得惊人。六日战争中,肖特主战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英国坦克传统的防护优势对阿拉伯国家的苏制坦克构成了巨大威胁,以色列装甲兵对它的表现非常满意,尽管肖特坦克每小时只能跑30多公里。
百人队长的优异表现与AMX-13轻型坦克的不堪一击形成鲜明对比,它重防护的思想特别适合以色列兵员有限的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坦克的发展方向。在此之后,以色列人再没买过法国坦克,其后自行研制的马加其和梅卡瓦主战坦克均将防护力放在第一位。
改进
战争结束后的1968年,鉴于基层装甲部队对百人队长低劣的战术机动性颇有怨言,以色列军工部门开始对肖特坦克进行大改。由于以色列能够方便而又便宜的获得美国装备,因此,他们得以通过更换性能更先进的美制发动机来改进百人队长的机动性能。以色列方面评估了3种不同型号的美制发动机,最终选定美国泰莱达因·大陆(Teledyne Continenta)公司的AVDS-1790-2A风冷柴油发动机作为百人队长升级动力包。泰莱达因·大陆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风冷坦克发动机机生产商,技术实力雄厚。他们研制的AVDS-1790风冷柴油发动机由AV-1790汽油机和AVI-1790喷射式汽油机演变而来,1960年,该发动机取代AVI-1790喷射式汽油机装备同年定型投产的M-60坦克和首批系列化生产的M-48A3坦克。AVDS-1790风冷柴油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低(同等燃料携带量下,装有低耗油率发动机的坦克行程显然更大);采用风冷体制提高了发动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减小了发动机体积和重量,减少了易损性,提高了维护性;此外,它还采用了多燃料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勤供应的负担。以色列选中的是AVDS-1790-2AC型涡轮增压风冷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750马力(比流星发动机净增100马力),在坦克全重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单位功率仍提高到14马力/吨。阿里逊公司的CD-850-6型自动传动装置取代了原有的梅利特-布朗(Merritt-Brown)公司的Z-51R型手操纵变速箱,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强度,简化了驾驶训练。以色列工程部门还加大了百人队长的油箱,使其最大燃油携带量达到1190升,是百人队长MK5型的2倍多。
一系列改进措施使百人队长坦克的机动性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最大时速达到5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也相应增加到500公里。其他改进项目还包括风冷制动系统、新型灭火系统,弹药布置方式(105毫米炮弹的载弹量增加到72发)。以色列改进的百人队长MK5坦克于1970年开始服役,被称为肖特-卡尔型主战坦克,更换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使肖特坦克的外形也发生了变化——车体后部加长,发动机前端向上倾斜3.5度,为布置冷却空气出口,升高了顶装甲。升高的发动机顶装甲板和位于履带护板上方的空气滤清器上是它区别于百人队长坦克的主要外部特征。肖特-卡尔的火力和机动性上都具备了战后二代坦克的特征,加之其动力系统、火炮、传动系统都可以与以色列引进的美制M-48/60坦克互换,极大减轻了以军后勤部门的负担。
战绩与退役
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是二战之后投入坦克数量最多的局部战争,阿以双方几乎集中了当时东西方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以色列方面拥有大量百人队长(肖特-卡尔)、M-48、M-60主战坦克(战争期间美国作为紧急军援送到以色列),与之对阵的则是阿拉伯国家的T-54/55/62坦克。以色列陆军当时半数的以上(1000辆)的主战坦克是肖特-卡尔坦克,主要装备北部军区装甲部队,部署在北部戈兰高地;南部军区也有2个装备肖特-卡尔坦克的装甲旅。具体的番号是:拉菲尔·埃坦准将的第36师级部队的第7和第188装甲旅;拉纳准将的第240装甲师级部队第679后备装甲旅;南部军区第252装甲师级部队(门德勒准将)的第460装甲旅;第162装甲师级部队(布伦·亚当准将)的第217装甲旅。
1973年10月6日和7日是现代以色列国家离亡国最近的两天,在南线,埃及军队突破巴列夫防线,进入西奈半岛;北线的叙利亚人几乎占领了整个戈兰高地,前锋部队距约旦河仅6英里,兵锋直指河对岸的以色列加利利平原。以色列国防军在南北两线苦苦支撑,尤以北线的戈兰高地战役打得最为艰苦。第7和第188装甲旅在近80公里长的战线上独自对抗叙利亚5个师近1500辆坦克的轮番冲击。肖特-卡尔坦克在这场史诗般的迟滞防御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炮塔前正面152毫米和车体正上方118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带来的良好抗弹性以及合理的车体结构、内部设备布置使它具备了良好的战场生存能力;L-7 105毫米火炮的火力也确实名不虚传。加上以色列装甲兵良好的训练和极高的战术素养,以军基本上保证了超过1:2的战损比。从10月6日下午2点叙军发起总攻到10月8日黎明,虽然第7和第188装甲旅几乎完全被打散建制,坦克和人员损失殆尽,但他们迫使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留下了近600辆坦克残骸,极大的挫伤了叙军的锐气,为后备部队的集结参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以方公布的肖特-卡尔坦克的损失数量仅在200辆左右,而对之对抗的叙利亚军队则几乎丢掉了两个半装甲师,这一比例堪称惊人。当然,战斗中实际被命中乃至丧失战斗力的肖特-卡尔坦克肯定不止200辆,因为这个统计数字没有将以军在战斗中被损坏后又被后勤部门修复的坦克算进去,而实际上,战争期间,以军军械部门高效率的修复了大量损毁的坦克。
1973年以后,百人队长坦克逐渐失去了它在以色列国防军中的支柱地位,因为当时以色列已经从美国获得了更先进的M-60A3主战坦克,而其自行研制的梅卡瓦MK1主战坦克也开始交付部队。但以色列版百人队长的改进仍在继续,毕竟残酷的战争证明了它是一种可在关键时刻依靠的武器。1976年前后,以色列为肖特-卡尔坦克更换了炮塔俯仰/旋转机构,换装了美国卡迪拉克公司研制的盖奇液压系统,改进后的坦克也因此被称为肖特-卡迪拉克坦克(以军方正式编号为肖特-卡尔-贝特坦克)。1978-1979年,以色列国防军中的百人队长坦克又被装上了微光夜视系统、急救箱和以色列拉菲尔军械发展公司研制的新型反应装甲,新的改型被称为肖特-卡尔-基梅尔。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中共有1100辆以色列版百人队长坦克参战,其中就包括这种脱胎换骨的肖特-卡尔-基梅尔坦克。
1984年,以色列军工部门又为百人队长更换了新一代的反应装甲(这种装甲当时属于绝对机密,在部队接到动员令开拔前线之前都不允许安装到坦克上),装上了梅卡瓦MK2的火控系统(包括热成像仪、激光测距仪和横风传感器)。加装主炮热护套和新的10管烟幕弹发射器。备弹量从72发下降到71发。这种在装甲防护、火力和火控系统方面都已接近战后第三代坦克的百人队长被赋予的军方编号是肖特-卡尔-达利德。
百人队长坦克在以色列陆军现役部队中一直服役到80年代后期,此后由于新型梅卡瓦坦克的入役而被作为战略物资封存起来,2002年3月10日,以色列国防军百人队长正式退出现役。
Ⅳ 二战时的坦克有哪些
美国:M4谢尔曼,M4萤火虫,M2MT中型坦克,M3格兰特中型坦克,M3斯图亚特,M5斯图亚特,M4A2E1小飞象,M4A9喷火谢尔曼,M4A5火箭弹谢尔曼。
苏联:T34,T46,T26,T34-85,KV,KV-1S,KV3,KV5,KV9
德国:“鼠”式,虎式,虎王,黑豹II,黑豹I, III号坦克,IV号坦克,追猎者坦克歼击车,III号突击炮
英国:丘吉尔,M4萤火虫,马克4型……(太多了)
法国:M4萤火虫,M4谢尔曼,T35……(太多了,说不出了)
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坦克均为美式的M4谢尔曼和M4萤火虫
意大利和德国一样
日本:北满37型,北满95型,有坂38型。
Ⅳ 求各国坦克名称和级别
二战各国坦克:
德国:一号坦克、二号坦克、三号坦克、四号坦克、黑豹坦克、虎式坦克、虎王坦克、鼠式坦克
苏联:T-26、T-28、T-34、T-35、T-37、T-40、T-60、T-70、KV系列、IS-2
美国:格兰特坦克、谢尔曼坦克、斯图加特坦克、蝉式坦克、霞飞坦克、潘兴坦克
英国:A9 I坦克、玛蒂尔达坦克、十字军坦克、范仑泰坦克、提特拉齐坦克、丘吉尔坦克、克伦威尔坦克、萤火虫坦克、彗星坦克
日本:89式、94式、95式、97式、三式、特二式
意大利:CV33、L6、M13、P40
法国:R-35、S-35、B1
其他国家:公羊坦克(加拿大)、71P(波兰)、哨兵坦克(澳大利亚)、Pt-35(捷克)
顺便问一下,二战的其他装甲战斗车辆还要吗?
Ⅵ 世界上着名的坦克有哪些
NO.1 德国 “豹”IIA6. :强劲的动力,严密的防护,凶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无可争议的陆地之王,德国人在战车上的天赋连美国人也不能不服气。 NO.2 美国M1A2SEP坦克: M1A2SEP坦克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美国人也自认为“天下第一”。该坦克主要先进在SEP上。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攻击,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优点:在近年来的实战中表现可以用无敌来形容,各方面的综合性能相当强劲 缺点:相当于坦克中的劳斯莱斯,个人感觉太娇贵,后勤及维护费用惊人,穷人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 NO.3 后起之秀 中国99坦克 (有待论证):中国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乎大多数国人想象。这不奇怪,多年来 面对北方强国那强大的铁甲洪流,中国对坦克极其重视不足为奇。 中国在火炮方面颇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国坦克可以轻松击穿美军坦克前装甲。98坦克在寒带测试。其上面的激光压制系统,还有传说中的炮射导弹震惊了西方。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人对坦克的熟练运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尽知。强敌环视,他们对坦克的重视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惜这么好的坦克却遇不见值得一提的对手。优点:防护性能好、恶劣条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块化及附加装甲、还可作运兵车使用。 弱点:火力不强(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对抗阿拉伯部队还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机动性较弱。 NO.5 法兰西骑兵 “勒克莱尔”坦克 :样子小巧,价格和法国其他武器一样惊人的昂贵。中规中矩,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但也无甚过人之处。优点:电子系统非常优秀,乘员比普通坦克少一人,结构紧凑。装有三防装置、达拉斯激光报警装置以及屏蔽和对抗装置,火炮火力较强,机动性能强。缺点:本国技术程度低,造价偏高,可升级程度低. NO.6 英国 “挑战者”型主战坦克 :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看得出它的装甲真是太厚了,防护性能公认世界第一。英国人是复合装甲的鼻祖。可惜的是他的火力太糟糕了。英国人固执地坚持线膛炮,不仅容易磨损,不仅威力受限制,而且精度也由于火控系统欠佳而不能发挥优势。但是改动炮管意味着全部后勤炮弹库存更新,还要给出口国更换,代价是英国人不堪忍受的。其实最让英国人难以启齿的是,目前他国内没有公司能生产一流的滑膛炮,他绝对没脸买德国人的。
Ⅶ 逊邱伦主战坦克的性能数据
型号逊邱伦MK5逊邱伦MK13
乘员4人4人
战斗全重50728kg51820kg
单位功率9.42kW(12.8马力)/t9.22kW(12.5马力)/t
单位压力88.29kPa93.2kPa
车长(炮向前)9.829m9.854m
车体长7.556m7.823m
车宽3.390m3.390m
车高(全高)2.940m3.009m
车底距地高0.457m0.510m
履带宽610m610m
履带中心距2.641m2.641m
履带着地长4.572m4.752m
公路最大速度34.6km/h34.6km/h
燃料储备458L1037L
公路最大行程102km190km
涉水深
无准备1.45m1.45m
有准备2.74m2.74m
爬坡度60%60%
攀垂直墙高0.914m0.914m
越壕宽 3.352m 3.352m
最小转向半径1.695m1.695m
发动机
生产公司罗尔斯·罗伊斯罗尔斯·罗伊斯
型号MKⅣBMKⅣB
类型12缸水冷汽油机12缸水冷汽油机
功率/转速478kW(650马力)/2550r/min478kW(650马力)/255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梅利特·布朗梅利特·布朗
型号Z51RZ51R
?类型机械式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5/25/2
转向装置类型三差速式三差速式
悬挂装置类型平衡式螺旋弹簧平衡式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83.4mm/ /线膛105mm/L7A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类型/数量7.62mm/机枪/1挺7.62mm/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类型/数量7.62mm/机枪/1挺7.62mm/机枪/1挺
试射机枪口径/类型/数量无 12.7mm/机枪/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2×6具 2×6具
弹药基数
83.4mm炮弹65发
105mm炮弹64发
7.62mm机枪弹4250发4750发
12.7mm试射机枪弹 600发
穿甲弹初速1432m/s
射速8发/min(最大)
炮塔驱动方式电动/手动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360°
车长超越控制有有
火炮俯仰范围-10°~+20°-10°~+20°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360°/26s360°/26s
火炮稳定器
高低向有有
水平向有有
装甲厚度
车体厚度
车体
前上76mm*118*
前中76mm*76mm*
侧前51mm*51mm*
侧后上38mm*38mm*
侧后下20mm*20mm*
?底板17mm*17mm*
炮塔正面152mm*152mm*
三防装置无无
电气系统电压24V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4个/6V/115Ah 4个/6V/115Ah
*为估计数值
逊邱伦坦克车族
逊邱伦坦克型演变
逊邱伦坦克
(1945~1962年)
逊邱伦MK1坦克
(1946~1948年)
逊邱伦MK2坦克
(1945~1948年)
逊邱伦MK3坦克
(1947~1956年)
逊邱伦MK4坦克
逊邱伦MK5坦克-----------------逊邱伦MK5/1坦克
(1955~1958年)-----逊邱伦MK5/2坦克
逊邱伦MK6坦克-----------------逊邱伦MK6/1坦克
-----逊邱伦MK6/2坦克
逊邱伦MK7坦克-----------------逊邱伦MK7/1坦克
(1953~1960年)-----逊邱伦MK7/2
逊邱伦MK8坦克-----------------逊邱伦MK8/1坦克
(1955~1960年)-----逊邱伦MK8/2坦克
逊邱伦MK9坦克-----------------逊邱伦MK9/1坦克
----逊邱伦MK9/2坦克
逊邱伦MK10坦克----------------逊邱伦MK10/1坦克
----逊邱伦MK10/2坦克
逊邱伦K11坦克
逊邱伦MK12坦克
逊邱伦MK13坦克
逊邱伦坦克的变型车和改装型
---逊邱伦(MK5)架桥车(FV4002)
---逊邱伦(MK5)架桥车ABK(FV4016)
---逊邱伦(MK2)培训甲抢救车(FV4006)
---逊邱伦(MK5)皇家工程兵突击车(FV4003)
---逊邱伦滩头装甲抢救车(FV4018)
---逊邱伦靶车
逊邱伦坦克----------------维克斯公司改进的逊邱伦坦克
---逊邱伦自行高炮
---澳大利亚逊邱伦坦克
---丹麦逊邱伦坦克
---以色列逊邱伦坦克
---约旦逊邱伦坦克
---南非逊邱伦坦克
---瑞典逊邱伦坦克
Ⅷ 坦克谁发明的坦克最初叫什么
坦克的最初是履带拖拉机演变来的:1770年,埃奇沃思发明了一种“可行驶任何马车并跟马车一起移动的铁道或人工道路”,而且在英国获得了专利。他的办法是把若干木制板条连接成一根环状的链,按一定的方式连续地移动,使得始终有一个板条或几个板条跟地面接触。他的目的是要把马车重量在使用狭窄的车轮时能分散到更宽的地面上,使马车能在崎岖的或松软的地面上行驶。然而埃奇沃思设计都停留在制图纸上。
美国发明家巴特尔于1888年获得一项履带的专利。1904年,霍尔特也获得一项非常实用履带发明专利,并于1906年投入批量生产,用履带替换了原来的蒸汽拖拉机的后轮,出现了霍尔顿履带式拖拉机。这就是最早改制成坦克的那种拖拉机。
1904年,英国的霍恩斯比和桑斯公司,已经按照戴维·罗伯茨的一项复杂得多设计进行了成功的试制。它的特点是用润滑螺栓连接各个分离的环节。1907年,第一辆汽油驱动履带拖拉机就这样的履带上行驶,并向陆军部作了表演。然而由于军事热情衰减,霍恩斯比1912年把他们专利卖给了霍尔特。
坦克原来为了保密把它叫做水柜(TANK)
Ⅸ 坦克的各国坦克大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英国:Mk I坦克、Mk II坦克
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
德国:A7V坦克
意大利:菲亚特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德国:35(T)型、38(T)型、一号坦克、二号坦克、三号坦克、四号坦克、黑豹、虎式、虎II(虎王)、鼠式、
苏联:T-26、BT-2、BT-7、T-34、KV-1、KV-2、KV-3、斯大林-1型(iS-1又名js-1)、斯大林-2型(IS-2) IS-3
日本:八九式、九四式、九五式、九七式、九七改、三式
美国:M2轻型坦克、M3轻型坦克、M3李·格兰特、M4中型坦克(谢尔曼)、M24霞飞、M26潘兴
英国:马蒂尔达系列、十字军巡洋坦克、克伦威尔坦克、A—34彗星、丘吉尔战车、谢尔曼-萤火虫
法国:雷诺R35、巴塔耶B—1、索玛S—35、B1
意大利:CV33/35、L6lf、M1340、菲亚特3000B
波兰:7TP
捷克:LT-35、LT-38 瑞典:L—60、Stridsvagn m/21—29、Stridsvagn m/37、Stridsvagn m/42
匈牙利:40M突朗
加拿大:公羊
澳大利亚:哨兵
冷战时期
美国:M26、T26E4超级潘兴、M46巴顿、M47巴顿、M48巴顿、M60巴顿、M41、M551谢里登
苏联:T-44、T-45、T-54、T-55、T-62、T-64系列、T-72、T-80
德国:豹1、豹2
英国:征服者坦克 FV215b系列
法国:AMX-13、AMX-30、AMX-32 、AMX-50、AMX-50 福熙
中国:59式坦克、62式坦克、69式坦克 WZ111坦克 IS-2(IS-2U/IS-2M)
日本:61式坦克、74式坦克、90式坦克
朝鲜:天马虎主战坦克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现代
美国: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
俄罗斯:T-72、T-90
英国:挑战者1、挑战者2
法国:勒克莱尔
韩国:K1、K2主战坦克
日本:90式主战坦克(TK-X)、10式主战坦克
中国:96G式、99式
意大利:C1公羊坦克
德国: 豹2A6、 豹2A4
乌克兰:T-72AG、T-80UD、T-84“堡垒”M
波兰:PT-90、PL-O1
以色列:梅卡瓦Mk4主战坦克
瑞典:S型主战坦克
Ⅹ 坦克是谁设计出来的
1974年的战火纷争中,在一战中损失巨大的英国军队,让英国一些有识之士惊叹地面战血流成河,开始思考突破地面战的新式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