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啥从1920年起,英国就开始考虑让殖民地自主而不永远保持现状.
简单说,就是一战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大大降低了它对殖民地的统驭能力。
从1920年爱尔兰独立并引发爱尔兰内战,英帝国就开始考虑如何和平的退出殖民地并于1923年通过了“非殖民化”的维斯敏斯特法案。
英国皇室和英国内阁,近八十年来,尊严和从容的出席了一场接一场的政权交接仪式和殖民地国家独立仪式,宗主国为殖民地作了新独立国家的助产护士。 中国人记忆尤深的恐怕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仪式,在噙着泪花、品味着国家强盛、洗却鸦片战争以来耻辱的国人脑海中,可曾理解英国人在回归仪式上扮演退出者、失败者的认认真真?
殖民地后遗症 二战之后,随着联合国的建立和美国反殖民主义的外交策略,除了冷战产生东西方阵营之外,世界新秩序为西方大国“退出殖民地”提供了国际秩序的保证,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英法帝国开始逐渐退缩到本土;可是基于之前的殖民地政策和退出的主被动区别,前法属殖民地在近五十年来,产生了数倍于英属殖民地的人道和政治危机,埃塞额比亚、苏丹、越南、柬埔寨、中非,一个个从灾难或内战新闻中熟悉的名字,都是前法属殖民地。
在世界新秩序下,由英语国家主导的现代文明,已经将丛林时代“大国欺负小国”的国家间关系,进化到了无论大小国家,都能享有应有的政治权利和国防协作,且因宪政民主制度而形成的各个国家政府之间,也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国家间战争可能。 遍布欧洲的多个小国,如瑞士、挪威,和微型小国,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其国民富裕程度和生活安定指数,往往居全球之首,而这,正是人类之所以结成社会或国家的真正意义。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还有一些资料可供参考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了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并在1928年迎来了首位英国驻渥太华高级专员,从而结束了加拿大总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国家元首、又是英国驻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1927年加拿大向华盛顿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了首位驻外大使。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了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了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了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虽然直到1956年英国才从埃及撤军)。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20世纪初被殖民地区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已经开始挑战殖民宗主国的统治地位。同时,宗主国又开始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印度是第一个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国家,之后亚洲和非洲的许多殖民地也纷纷效法。英国虽然在开始时试图抵抗这种势头,但都落得灾难性的下场,最终只得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并将旧日的大英帝国转变为今日的英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国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们却又不愿继续支持殖民主义。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野心,而被迫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欧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的宣战只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一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土,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二战最终摧毁了英国原本就已经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并突显了自治领与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进行协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科丁(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澳大利亚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明确地向英国表明,英国再也无法要求自治领政府以牺牲本国利益来维护英国的战略利益。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地区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军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共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这进一步削弱了英国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领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在日渐强大的民族主义势力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英国的颓势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表露无遗:在这场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结束对埃及的干预,以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英国和其他自治领对于印度独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联邦组织的开始。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游击战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但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
英帝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国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尔爾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和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和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起义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了非洲土着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持续存在一直是英联邦的一块心病,直到其于1994年结束了种族隔离的政策。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得西亚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
在短命的西印度联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败后,大多数英国的加勒比殖民地选择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东加勒比海岛国都相继独立。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之后的岁月里也相继经历了类似的非殖民化过程。1997年,英国在中国政府的强烈压力下,被迫归还了原本就属于中国领土而被英国以武力占据的殖民地香港。
⑵ 中澳关系为什么恶化
大利亚货轮被困港口,中国对澳煤炭禁令已生效?
中澳之间的关系在近段时间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点,由于澳大利亚在外交政策上选择了同美国站在一起,那么中国也不得不跟澳大利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最为明显的就是体现在贸易往来方面。
澳大利亚货轮被困港口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目前有数艘澳大利亚的货轮被困在中国的港口,由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煤炭禁令或失效,因此这些装载着煤炭的货轮并没有被中国方面所接受。
据了解,随着中国禁止澳大利亚煤炭进口的法令生效,中国的许多炼钢厂都已经不再同澳大利亚合作,而是将订单转移到了其它国家,至于澳大利亚方面还未运往中国的10艘煤炭也会被转移到其它的国家,目前看来,已经到中国的货轮并不会被中国方面所接收。
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对于各种能源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而对于煤炭的需求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过去由于澳大利亚的煤炭质量不错,并且资源丰富,中国一直都是跟澳大利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但是如今中澳关系低迷,中国显然已经有了有着更多的考量。
商务部:不解释
作为澳大利亚煤炭方面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每年进口的大量矿产都会给澳大利亚带来巨大的利润,极大地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
而如今中国禁止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也是在进一步切断同澳大利亚的贸易往来,虽然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表示还不确定这一禁令,但是其也表示目前中澳关系的确已经明显的恶化。
对于中国此次出台对澳大利亚煤炭的禁令,中国商务部并没有给出解释,中国海关总署方面也只是表示今后会加强对相关产品的进口监管,而更多的相关细节则需要主管部门解答。
澳大利亚过去同中国的关系不错,特别是在贸易方面,双方都实现了双赢,但是澳大利亚始终是五眼联盟的成员之一,而且其显然没有正视对于中美的关系,也使得澳大利亚完全地偏向美国,而在经济上遭受损失也将是澳大利亚所必须要面对的。
⑶ 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怎么样
澳大利亚军力
面积768.23万平方千米。人口1929.2万人(其中,13~17岁男69.2万人,女65.4万人;18~22岁男68.3万人,女64.9万人;23~32岁男150.3万人,女145.6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990亿美元(1999年)。国防费71亿美元(2000年国防预算)。粗钢835.6万吨(1998年)。原煤2.41亿吨(1995年)。原油1.95亿桶(1996年)。天然气310亿立方米(1998年)。发电量1734.04亿度(1995年)。粮食3176万吨(1998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695艘,总载重量385.73万吨(1999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400处,客运量719.17亿人千米、货运量18.36亿吨千米(1999年)。
国防体制
总督为武装力量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由国防部长担任主席。国防部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机构。国防军司令为军队最高领导人,是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分陆、海、空三个军种。
领导人物
总督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威廉·帕特里克·迪恩(1996年2月上任)。总理约翰·温斯顿·霍华德(1998年10月连任)。国防部长彼得·里思(2000年12月上任)。国防军司令克里斯·巴利上将(1998年4月上任)。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5.06万人。
陆军 2.415万人
编有1个地面部队司令部,1个联合部队司令部,1个特遣部队司令部,1个后勤部队司令部,1个装甲团,2个侦察团,1个特战团,6个步兵营,1个突击营,2个装甲输送车中队,3个炮兵团,1个防空团,1个工程兵团和2个航空团。
主战坦克:“豹”lA3型71辆
步兵战车:M-113型46辆
装甲输送车:M-113型463辆,AS-LAV-25型111辆。
牵引炮:105毫米350门,155毫米35门。
迫击炮:81毫米296门
无坐力炮:84毫米577门,106毫米74门。
地空导弹:“轻剑”19部,RBS-70型17部。
飞机:“空中大王”200型4架,DHC-6型2架。
直升机:共123架,其中UH-1H型25架为武装直升机。
两栖舰艇:15艘。
海军 1.25万人(含航空兵)
编有1个近海司令部,1个支援司令部,1个训练司令部,6个海区司令部和4个海军基地。
潜艇:“科林斯”级3艘
导弹驱逐舰:“佩思”级1艘。
导弹护卫舰:“阿德莱德”级6艘。
护卫舰:“安扎克”级2艘。
巡逻艇:15艘。
扫雷艇:4艘。
两栖舰艇:9艘。
支援及勤务船:13艘。
海军航空兵 990人
编有1个反潜直升机中队,2个运输/救援中队。装备武装直升机16架,运输/救援机18架。
空军 1.395万人
编有2个攻击战斗机兼侦察机中队,3个战斗机兼攻击机中队,8个战术训练机中队,2个海上侦察机中队,7个运输机中队。作战飞机148架。
攻击战斗机/侦察机:F-111型35架,EP-3C型2架。
战斗机/攻击战斗机:F/A-18型71架。海上侦察机:P-3C型17架,TAP-3B型3架。
运输机:C-130型24架,波音707型5架。DHC-4型14架。“猎鹰”900型5架,HS-748型10架,B-200型2架,B-1900D型1架。
前方指挥引导机:PC-9A型3架。
教练机:84架。空地和空空导弹若干枚。
预备役部队
2.02万人,其中陆军1.745万人、海军950人、空军1800人。
准军事部队
海关总局装备有海上侦察机13架、直升机1架、小船6艘。
兵役制度: 实行志愿兵役制。
驻外兵力
驻马来西亚(“5国联防”组织)约148人,包括1个步兵连及1个空军分遣队。驻巴布亚新几内亚38人。此外,2000年参加联合国驻东帝汶维和部队1601人,约有206名军事观察员和停战监督小组人员在东帝汶、埃及、中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外国驻军
美国海军40人、空军260人。新西兰空军47人及攻击战斗机6架。新加坡驻军230人(建有1所飞行训练学校,配有S-211型飞机27架)。
⑷ 关于二战中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自治领的权利是逐步扩大的,总体来说对于其内政拥有几乎完全的决定权,而修改由英国制定的宪法则需要英国批准(不过英国政府几乎每次都批准了)。
1939年,英国向德国宣战,但其自治领却有不同反应:
澳洲沿用旧制,认为法律上澳洲已自动向德国宣战,无须另行宣布
新西兰宣布若英国开战,新西兰便参战
加拿大即时召开紧急国会会议,通过向德国宣战(此做法虽然结果与澳纽的做法一样,但法律上加拿大却独立行使了宣战权,自行向德国宣战)
南非在数星期后才由国会通过向德国宣战
爱尔兰宣布保持中立,并根据1938年与英国的协议要英军撤出爱尔兰(爱尔兰由此至终在二次大战时保持中立, 没有参战)
各自治领参战时候使用各种的旗号,独立指挥。
1942年,有过澳大利亚单方面从缅甸撤军的故事。
在1945年9月2日受理日本投降的时候,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代表也参加了受降仪式,并在日本的降表上签字,各国也都签署并通过的《旧金山合约》
一战的时候英国在未知会各自治领的情况下,代表各自治领对德宣战,还引起过各自治领的不满
⑸ 澳大利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名义上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
并在澳大利亚派有代表她的总督。
但是实际上没有控制权。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本来就是君主立宪制,国王(女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权,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国家元首。
实权在议会、内阁,以及首相。
⑹ 澳大利亚一直在国际上保持中立,为什么这次明显不支持华为的5g
23日午间,华为就公司被排除澳大利亚5G市场给观察者网发来一份回应声明,表示澳政府行为以安全为借口忽视民众利益,华为将沟通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合法权益。回应如下: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5G安全指导书,以安全为借口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忽视了澳大利亚人民的利益,使澳大利亚的企业和消费者承受缓慢而昂贵的网络连接,政府的错误决定却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担。
“因此,从供应链来看,中国已被纳入其中。无论有没有华为,澳大利亚的5G网络都将在中国制造,“他说。
米切尔称,对于减轻风险,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实际上禁止华为,美国和澳大利亚。“你禁止这个国家最大的无线网络供应商,我不在乎它是否是华为,但如果剔除了诺基亚或爱立信......这会对行业有什么影响呢?将彻底毁灭它。”
⑺ 澳大利亚 是不是中立国
澳洲不是,它还帮美国打伊拉克呢
永久中立国:
奥地利
哥斯達黎加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土库曼斯坦
瑞士
瑞典
移民国家来说,就是澳洲,加拿大,美国,新西兰,这几个有商业移民
其他的国家,如果你对那个国家做出贡献也可以移民
⑻ 澳大利亚对华的“焦虑”和“敌视”到底从何而来
澳大利亚有提升自己国际战略地位的要求,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已不满足于担任美国的跟班和随从,而试图扮演美国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对于中国的崛起,澳大利亚是怀有复杂心情的。
据有关部门证实,在澳情报安全部门的间谍活动目标中,中国的分量越来越重。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崛起,澳大利亚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澳大利亚看来,作为“五眼情报联盟”成员,有着搜集中国情报与其他成员共享的强烈“责任感”。为此,澳大利亚近年频繁修法,不断增加情报机关职权和经费预算,强化对华情报网络建设,对中国的间谍情报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强。
澳大利亚是中等强国,地处南太平洋,在冷战中战略地位不高,冷战结束后更是一度被边缘化。随着奥巴马推出重返亚太政策,尤其是特朗普大力推进旨在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澳大利亚开始借此强化其战略地位。澳大利亚是一个真正的印太国家,通过加强自己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加大活跃程度,澳大利亚希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8)澳大利亚为什么不选择保持中立扩展阅读
澳情报安全部门的“北京情报站”
澳大利亚是世界间谍情报领域的“老手”,作为“五眼情报联盟”的重要成员和美国的跟班,澳不仅紧盯中国,近年来还“贼喊捉贼”,不断渲染“中国间谍渗透”。然而,在铁的事实面前,澳大利亚还是“露了馅”。
据了解,2018年,我国执法部门对一起间谍案件进行侦查时,在境内发现并现场抓获了执行情报交联活动的澳大利亚情报安全部门的间谍,当场起获用于间谍活动的器材、经费以及刚刚搜集的情报资料。其中一个小本上记录着一些地名,疑似与澳方的间谍活动有关。
有关部门透露,除在中国境内实施间谍情报活动外,澳大利亚情报安全部门在澳本土和第三国也针对华人开展策反活动。有关部门曾破获案件,澳大利亚情报安全部门将一名华人策反后,安排其到位于堪培拉附近的斯旺岛秘密基地进行专业的间谍培训,之后又将他派遣回中国大陆搜集情报。
澳情报安全部门对华间谍情报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通过向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派遣间谍人员,进行策反发展和情报搜集活动。据称,澳大利亚情报安全部门在中国从事间谍情报活动时十分谨慎小心,行踪诡秘,使用了各类间谍器材,设法规避中国执法部门的侦查。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自以为隐秘的间谍活动最终露出马脚。
⑼ 澳大利亚的态度来了180度大转弯,你怎么看
澳大利亚的外交部长还公开表示澳大利亚已经做好了全面对抗中国的准备,但是这个讲话也在国际上面引起了哗然。
很多国家就算是再受到美国的压力,也都在尽可能地保持中立的态度,避免站错了队,给自己的国家造成一定的打击,毕竟生意还得做,日子还得过下去。很多人都以为澳大利亚可能是真的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吧,但没想到澳大利亚的总统莫里森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谈到当前陷入到僵局当中的中国跟澳大利亚的关系。
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本来就是英国人,也没有经历独立战争,英国为何把统治权移交给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让其独立
并不是,加拿大其实不想脱离英国。澳大利亚萌生了脱离的想法,但是不想完全脱离。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曾是英国的前殖民领。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虽然对着干了,但是有一件事,两国是一致的。就是让欧洲老牌国家,放弃海外的殖民领,至于海外的殖民地就先不管了。
老牌国家,就是英法两国。两国有着相当庞大的殖民领。法国称霸非洲,直到今天法国的影响力在非洲都是巨大的,说法语的非洲国家众多,我的意思也就是法国在非洲殖民领众多。英国是印度殖民领、加拿大殖民领、澳大利亚殖民领等等。而且,两国海外的殖民地也特别多。
P.S.:殖民地和殖民领是两个概念。比如,香港曾是海外殖民地,加拿大是海外殖民领。
苏联以输出.革.命.的理由威胁英国,美国则是好言相劝,给英国个台阶下,希望英国就坡下驴。而且,英国在二战后,大不如前。加拿大南方有个美国,威胁太大了。而加拿大也是因为美国的存在才不希望脱离英国。如果有战端,英国本土能否可以及时的支援自己的殖民领?这是个问题。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面对美苏的强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步崛起,英国再也无法保持自己对殖民领的统治了。
所以,“比猴子还精”的英国人,想了个办法。建立了一个多国家组织。把自己的前殖民领拉进一个新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全方位的同盟”,直译就是“国家联合体”,我们给翻译为“英联邦”。但其实,英联邦应该算作“共主邦联”。英联邦国家都尊“英王”为自己的国家元首,而自己国家设“总督”。当然,元首也只是名义上的,除了这点,英联邦国家都是独立国家。
综上,面对美苏的威胁和本国实力的下降,英国不得不放弃殖民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