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格陵兰岛是冬天时 ,大洋州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大洋洲的主要国家是澳大利亚,就说澳大利亚黑人的来历吧
澳大利亚人口,据统计(1984年)为1554.4万人,其中白种人占95%似上,但是最早居民是澳洲黑人(Australoids)。科学家们证实澳洲黑人是从外部移入的。这必然产生澳洲黑人的来源问题。
最早提出澳洲黑人起源问题的是英国航海家罗伯特·菲茨罗伊,他在1839年首次指出,澳洲大陆上的黑人和塔斯马尼亚黑人是非洲黑人的后裔,或是乘船时偶然被暴风吹到这里来的,或是逃亡的黑奴。这样便出现了关于澳洲黑人起源的“非洲说”。该说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臆测,早为考古资料和有关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语言学的资料所推翻。虽然菲茨罗伊的“非洲说”不足取,但是,他第一次提出澳洲黑人是从大陆外部移入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有价值的。
1847年,英国人类学家普查里德认为澳洲黑人的祖先原是分布于大洋洲诸岛上的“尼格利陀种族”,后来经新几内亚或帝汶岛到达澳洲大陆北岸,然后逐步扩散于大陆各地,因而又产生了“尼格利陀种族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两位着名的人类学家对澳洲黑人的来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他们是英国学者约翰·马修和A.E.哈威特。马修认为澳洲黑人是由两个或三个种族成份混合而成的。他说,澳洲黑人最早的种族成份是居住在新几内亚南部的巴布亚种族(即尼格利陀种族)成份和与印度的达罗维荼人血缘相近的种族。马修的理论根据:1.从语言上看,他们都称呼胞族为“卷发”和“直发”、“暗色的皮肤”和“浅色的皮肤”、“深色血液”和“浅色血液”,等等;2.他们都有同鸟类搏斗的神话;3.澳洲黑人有巴布亚种族和达罗维荼种族的风俗习惯。
哈威特继承和发展了马修的观点,提出了形成澳洲黑人种族成份的先后次序的理论。哈威特指出,澳洲黑人是由尼格利陀人种和高加索暗色人种混合而成的,先是尼格利陀种族成份,后是较晚近的高加索暗色种族成份。他还说今日印度的达罗维荼人也是高加索暗色人种的后代;至今与澳洲黑人有血缘关系的还有斯里兰卡的维达人,日本的阿伊努人,中国的苗族和印度的托达人。
马修和哈威特的功绩是,他们指出了形成澳洲黑人的种族成份的因素,他们理论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区别民族的文化因素。这个任务由德国学者格雷布纳完成了。
大约与哈威特同时,德国学者格雷布纳发表了关于澳洲黑人起源的文章《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在文章中,他就澳洲黑人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所谓“文化圈”或“文化层”理论。格雷布纳指出,在今澳洲黑人中有四种不同的文化层或文化圈,这四种文化是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地区传播到澳洲大陆来的,其为:1.塔斯马尼亚文化,亦称古尼格利陀文化;2.飞去来器文化,亦称新尼格利陀文化;3.图腾文化,亦称西巴布亚文化;4.两等级文化,亦称东巴布亚文化。他说,上述四种文化都传播到澳洲大陆,而传播到塔斯马尼亚岛的只有一种文化,即塔斯马尼亚文化。传播到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南部地区的是前两项文化。传播到西北部的是第三项文化,第四项文化以东西走向传播到整个澳洲大陆。格雷布纳说,这四种文化就其时间顺序言,前两种最古老,第三种次之,第四种更次之;就其主次而言,第四种文化遍布澳洲全大陆,不过每个地区有一种文化为主,其余为次,因而形成了四种文化重叠和混合的历史现象。格雷布纳的学生、天主教神甫施米特继承了其师的理论,同时从宗教和历史语言学角度对澳洲黑人起源问题进行了论述,以补充格雷布纳的学说。此后学者们一直不停地探讨这个问题。近几十年来,各类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考古发掘工作大规模地进行,所有这些都对弄清澳洲黑人起源问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资料,又取得了以下新的成就:
考古学上的新成就。
早在1884年在昆士兰南部的塔尔盖,在峡谷的斜坡上2—3米深处,发掘出14—16岁男孩的头骨碎片,1918年复原后称“塔尔盖人”。头骨结构具有原始人的一些特点:穹窿低下,穹窿骨和臼齿骨都很厚,腭面很大,颌部突出。塔尔盖人虽然比较原始,但已具有今澳洲黑人的一些特征:鼻宽而不高,脸型适中,不长不宽。20世纪20年代,从墨累河开渠时,在科乎纳地方又发掘出一个头骨,在类型上与塔尔盖头骨相近,石化度也很大,据此可以断出相对年代来。科乎纳人头骨的特征是:骨体粗重,颌部突出,眉工粗大,头骨很长,穹窿却很低,臼齿很大。这说明科乎纳人已比塔尔盖人的时代更近了一步,但仍具有原始人的某些特征。科乎纳人和今澳洲黑人相比,共同特征就更多了,如头骨度较小,脸形不长,宽鼻,突颌,等等。第三次重大考古发现是1943年在墨尔本近郊凯洛尔地方发掘出的头骨,称凯洛尔人。其特征是:脑腔容量很大(1593立方厘米),穹窿高度很大,臼齿较长,腭突出部分较小,几乎和今澳洲黑人一样。
这样,我们看出今澳洲黑人的发展过程:塔尔盖人→科乎纳人→凯洛尔人→今澳洲黑人。
在澳洲黑人祖先的种属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澳史家罗·华德根据人类学资料指出:“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即土着,其皮肤虽为棕色偏黑,近黑色,但从体格外貌上看,他们像高加索人种,而不像尼格罗人种或蒙古人种。例如,他们的头发一般长得浓密,但是既不像蒙古人的头发那样细长垂直,也不像尼格罗人那样卷曲,而像欧洲人的波状发型;婴儿的头发为金黄色。”①阿比教授根据考古资料认为,“原始高加索人种”是澳洲黑人的早期祖先。他指出,“原始高加索人种”在两万年以前居住在中亚一带,后来向外扩散,向西扩散便成为“雅利安人”,向南扩散便成为印度人、锡兰人和维达人(亦译“吠陀人”),向东北扩散便成为日本的阿伊努人。
考古学证实了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和印尼有澳洲黑人的同种族居民。
印尼史家萨努西·巴尼根据爪哇发掘出的远古居民头骨化石以及马来半岛和印度支那发掘出的类似的头骨化石,和澳大利亚考古资料对比研究,因而得出了印度支那、马来亚和印尼的远古居民“是和澳大利亚原始种族的祖先同种的”的结论。他又根据考古资料证明今苏门答腊的古甫族和马来半岛的塞芒族是印尼和马来亚远古居民的后裔,从而说明今天在印尼和马来亚还有澳洲黑人的同种族的居民,换言之,澳洲黑人、古甫族和塞芒族在血缘上是亲族。
这个问题的解决实质上弄清了澳洲黑人的来源的地区和路线问题。就其来源地区而言,显然是来自印尼某岛和新几内亚;就其来源的路线无疑是:中亚→印度支那→马来亚→印尼和新几内亚→澳洲大陆。
在来大陆的时间和方式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澳洲黑人的祖先何时来到澳大利亚的,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在三万年至3.5万年前来的。澳大利亚着名史家曼宁·克拉克说:“澳大利亚和美洲一样,很可能到最后一次冰河时期才有与以前种属不同的真人首先移殖到来。碳含量测验证实三万年前在澳洲大陆已经有这种人类居住。”①美国史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也指出:“这些土着可能是三万年前就已经乘船漂流到澳大利亚来的三种不同种族集团的后裔,那时把大陆和印度尼西亚分隔开来的是一条狭窄的海峡。”②华德也写道:“人类在澳大利亚至少已生活了3.5万年。”③
另一种观点认为,澳洲黑人的祖先在距今八千年从印尼某岛乘船漂流而来,先在澳大利亚北岸登陆,然后逐步向南,尤其向东南沿海移动,经过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时间才扩散于整个大陆。
这两个时间差距很大,究竟那一种观点正确呢?
首先,从澳大利亚考古发掘出的三种头盖骨年代来推测三种头骨虽具有原始性,但都表明已是真人,而非原始猿人了。
其次,澳洲大陆黑人的祖先到大陆的方式是乘船漂流而来,可以推测出决非在三万年前。三万年前的人类绝对不可能有乘船漂流过海的本领。至于说有人提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在澳洲大陆某地和新几内亚间出现过陆桥,黑人的祖先可以通过陆桥而来,此说也难令人信服。如果确有过陆桥,那末不仅人可以过桥,亚洲大陆上的其他动物亦可以过,为什么在澳洲大陆没有欧亚大陆上的胎生哺乳动物,而只有单孔动物和有袋动物呢?为什么澳洲大陆上没有亚洲大陆上凶猛的食肉动物呢?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陆桥说”是一种臆测。
再次,根据近年来有关远古澳洲黑人的考古资料来推测。考古资料证实澳洲黑人的祖先,约在公元前5500年前就已有带柄工具;公元前4850年已有线状雕刻;公元前2820年已使用矛尖工具;公元前1800年已使用薄刃工具;公元前1470年已有专门骨器加工作业。这些资料无可辩驳地证明,澳洲黑人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间才刚刚“进入新石器时代。乘船漂洋过海不可能在中石器时代,当然也更不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最多只能在新石器时代,因此可以断言,澳洲黑人的祖先大约在八千年前来澳洲大陆的。
三、澳洲大陆黑人的来源与分布
那末,澳洲大陆黑人的祖先是怎样乘船漂流到澳洲大陆上来的呢?对此问题,学者们进行了长时期探讨,提出了各种观点,“漂流说”和“陆桥说”便是其中的着名的两个观点。但是我们认为具有极大说服力的是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观点。他指出,在第四纪晚期,虽然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和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之间不可能有连续不断的完整陆桥,但是,个别的岛群之间有可能存在着狭条陆地(如婆罗洲和菲律之间的巴拉望岛)或岛屿环带(如马鲁古群岛),而这些狭条陆地和环带就有可能联结成一条通路,但是这条通路间往往有浅水或狭窄的水域相隔。这样,黑人的祖先可乘船逐段地越过,而动物,那怕是胎生哺乳动物亦难于越过。有的学者还注意到了印度尼西亚从西起越往东,动物愈少,究其原因,动物为隔断陆路的水域所阻挡。由印尼可联想澳大利亚根本不存在胎生哺乳动物的原因,同时由此来判断澳洲黑人的祖先走什么样的路来到澳大利亚的。
结论是,澳洲黑人的祖先既走水路又走陆路,在起码距今八千年前由印尼某岛和新几内亚来到澳大利亚,主要的路线是东线,即从新几内亚越过托雷斯海峡而来的,而西线是以帝汶岛作为出发地。
澳洲黑人的祖先首先到达澳洲大陆北部沿海地区与西北地区,经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多,加之从东南亚来的移民又不断涌入,部落间争夺渔猎和采集领地日益繁频与激烈,因而许多黑人部落纷纷南下寻找新领地,这样在远古时代的澳洲大陆上开始了历时近万年之久的人口大流动,整个澳洲大陆逐步被黑人移民所占领。北部炎热而无南部凉爽也是黑人南移的重要因素。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澳洲黑人向南扩散的三条主要路线:一条从西北沿海地区沿西海岸南下的路线,亦称西部路线,直达西南地区。第二条路线由北部地区南下,深入大陆腹地,直达南部地区,此即中部路线。第三条路线从东北沿海地区出发,沿东海岸南下,到达东南地区,此亦称东部路线。每条干线又分成若干支线。在这三条大干线中,以中部干线最为重要,因为这条干线要经过几条大河,尤其是墨累河与达令河,气候和物产条件好,因此在这一地区黑人较多。
澳洲大陆黑人经过以万年计的繁衍,到1788年,其人口总数达30万人,500余部落,分布在大陆的各个地区。按区域划分,可分成七个部落部区域集团。
第一个部落区域集团,居住在墨累河流域的各部落。第二个部落区域集团,居住在达令河流域,包括今整个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的南部地区。第三个部落区域集团在今昆士兰中部和北部。埃尔湖周围广大地区,居住的是第四个黑人部落区域集团,但由于这里土地贫瘠,物产贫乏,故人口不像上述三地区那样多。第五个部落区域集团居住在西部沙漠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这里土地亦很贫瘠,土着人数亦较好。定居在西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的是第六个区域部落集团;第七个部落区域集团定居在澳洲大陆北部地区,包括今金伯利高原、阿纳姆地和约克角半岛,这是澳洲黑人祖先最早到达的地区。
四、塔斯马尼亚黑人的来源
人类学家认为居住在塔斯马尼亚岛的黑人和澳洲大陆的黑人不是同一人种。塔斯马尼亚黑人长着毛茸茸而又卷曲的头发和稍肿的嘴唇,很像美拉尼西亚人,尤其更像新喀里多尼亚人。我们知道美拉尼西亚人和新喀里多尼亚人属大洋洲尼格罗种人。人类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非洲的尼格罗种人,或是大洋洲的尼格罗种人都是在潮湿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就大洋洲的尼格罗种人而言,他们是在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热带森林条件下形成的。学者们据此认定,塔斯马尼亚人属大洋洲尼格罗人种,其祖先原住在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热带森林中。这个结论几乎是公认的。
但是,塔斯马尼亚黑人的祖先是经过什么样的路线到达塔斯马尼亚岛的,是有分歧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约在比大陆黑人较早的某个时期由美拉尼西亚乘独木筏漂流来的,或认为从新喀里多尼亚岛来到这里的。途中,他们绕过了澳洲大陆。大部分学者持这种看法。
另一种观点认为,他们先到达澳洲大陆,然后逐步南下,从大陆的东南端越过巴斯海峡到达岛上来。
从各方面的资料判断,塔斯马尼亚黑人的祖先从美拉尼西亚或新喀里多尼亚到达塔斯马尼亚的结论是可信的。在塔斯马尼亚人中保留了不少的同美拉尼西亚相同的文化,例如,睡觉的枕头用小长凳,使用独木筏,钻木取火的方法,等等。
同时直到今天在澳洲大陆上考古学家们没有发现任何塔斯马尼亚人的痕迹,更没有发现他们的同种人,所有这些说明塔斯马尼亚人到来的路线,不可能是先到大陆然后再南下的。
㈡ 表蒙要用上好的金凉水喂养,要不然它发散刺眼的光,不舒适
共同习俗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九九消寒图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生活习俗
冬至团
亦称“冬至丸”。汉族冬至节食品。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西施浣纱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书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羊肉粉汤宁夏: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桌上以红柑为“果岳”(即是把红柑堆叠成小山岳状,故名)。红柑的最顶层插上“三春”(即民间剪纸者用红纸剪成福禄寿的纸花)一支,用红纸条封腰的箸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块,一家人洗手面,家长点烛上香,放了鞭炮,开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当年有新婚的,则是搓红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会更红火。这时,女的穿上红衫,在灯光下分外耀目,孩子们笑口开颜,天真活泼。大家一齐围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们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跃跃欲试”。主妇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兴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宝、聚宝盆;有的在捏小狗、小猪,取“运气好,狗仔衔元宝”及“做狗,做猪,做元宝”的俗谚,寓有“财源广进、六畜兴旺”的意思。孩子们对小狗、小猪最有兴趣,欢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妈妈、奶奶都在做猪!”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鹊丸”(俗叫“客鸟丸”)。孩子们搓来搓去总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长长的,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起来。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爱。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捡起来,吹去沾上的灰尘,不然的话,今后会长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儿童从小就要爱惜粮食。“搓丸”毕,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盖子,摆在 “灶公”灶前过夜。
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 “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旧俗谈》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绍兴冬至习俗
冬至是绍兴民间一年中的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们一直是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嘉泰会稽志》称其节“大略如正旦而差简”,且诸多事情皆以冬至为起点。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天为准,谓“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为头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记季节变化。民间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过冬,冬至月底,卖牛买被”,“冬前不结冰,冬后冻煞人”及“晴冬至烂年边,雨冬至晴过年”之谚,以冬至迟早、晴雨占一冬寒暖与年边干湿。是日,民间必家家团聚宴饮,一如除夕吃年夜饭之俗。
绍兴民间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庙里去祭祖,谓“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纸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绍兴、新昌等县的习俗,多于是日去坟头加泥、除草、修基,以为此日动土大吉,否则可能会横遭不测之祸。
冬至又称“长至”,一年中,此日夜晚为时最长,故民间有“困觉要困冬至夜”之说,谓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梦天天。
旧时,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绍兴人爱在冬至日前后将一年中的吃饭米预先舂好,谓之“冬舂米”,一来因为过了冬至,再个把月时间就“着春”了,家事将兴,人人须忙于备耕,无暇再去舂米;二来因为春气一动,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时的坚实,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减少粮食的损耗。
绍兴人家中酿酒,一般都爱在冬至前下缸,称为“冬酿酒”,酿成后香气扑鼻,特别诱人,加之此时的水还属冬水,所酿之酒易于保藏,不会变质。此时还可以用特种技法酿成“酒窝酒”、“蜜殷勤”以飨老人,或作礼品馈赠亲友。
馄饨冬至夜,绍兴民间还有“生火熜”习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内,谓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来年家事兴旺发达。
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此俗流传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却各有说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馄饨形团而就节;夏至食面,则用面(条)之长状夏至之长昼。虽然后者可用寿庆吃面讨长寿彩头之俗进行印证,但毕竟无见于记载。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谚·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时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是日,绍兴民间忌讳甚多,忌说不吉利之语,忌吵骂滋事,忌打碎盘碗;妇女不归宁,出嫁妇女务必于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过夜;不许打骂孩子,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责罚,先生只能举着戒尺警告说:“帐,给你记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中国天气网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约当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区的风俗是冬至扫墓
清明是众所周知的扫墓时节,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区部分地方并不是清明扫墓的,而是在冬至。这一风俗究竟流传了多久,这里有什么样的谜团呢?
台湾冬至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㈢ 奥大利亚的首都在什么地方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位于澳大利亚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东经149°07′,南纬35°17′
㈣ 曼宁战斗鳌虾长什么样子
螯虾的特点是头部和胸腔连着一起,身体分节。外表覆盖薄而硬的壳,呈沙黄色、绿色、红色或者黑褐色。头上有很尖的口。前面有5对足,第一以上面有大而强健的螯。腹部有5对小的附属肢体。
曼宁战斗虾
螯虾体长一般约7.5厘米,产于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是体型最小的螯是之一,体长只有2.5厘米左右。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螯虾是体型最大的螯虾品种之一,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可达3.5千克
㈤ 葡萄酒的名字
就列举各着名产酒国最着名的葡萄酒吧:
法国干红:罗曼尼.康帝(法国勃艮第,也是世界的NO1,随便一个年份接近10万,且无零售)、柏图斯(波尔多最昂贵的酒,随便一个年份,不低于2万)、拉菲(国内最受追捧的波尔多红酒,国内常见年份,现今已没有低于万元的)、拉图,玛歌,奥比昂,木桐(除拉菲以外的另外4家波尔多左岸“五大”,随年份不同,从数千到数万)。
法国干白:奥比昂、玛歌、滴金等,价格数千到上万。
法国贵腐甜白:滴金,数千到上万。
意大利干红:西斯佳雅,数千。
西班牙干红:橡树河畔904、890,数千。
美国干红:作品一号,2000以上。
澳洲干红:奔富葛兰许,4000以上。
智利酒王:Almaviva,1000~2000。
㈥ 澳大利亚秋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嘛求推荐~
很多游客喜欢在南半球的夏天到澳大利亚玩,其实澳大利亚的秋天也超美腻的呢!
曾经和朋友4月份的时候到摇篮山-圣克莱尔湖国家公园(Cradle Mountain-Lake St Clair National Park)玩,还让我们意外邂逅到漫山遍野的山毛榉变色的盛景,近距离观赏真的还蛮震撼的,刚刚经历过夏末的山毛榉树叶,由绿逐渐变成红、橙和金色,好像花朵一般挂在树枝上,层林尽染的山林秋景仿佛掉进了莫奈笔下的油画里,随意拍照都非常出片。难怪去之前朋友一直说,一般秋天这个时候,很多澳大利亚摄影爱好者们超喜欢往这里跑,实在是太漂亮啦~
落叶山毛榉树一般生长在偏僻的高地上,公园内有好几处山毛榉树林,比如Weindorfers 森林步道上,鸽湖(Dove Lake)的环道,还有火山湖附近,徒步的途中都有机会看到它们哦~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休闲的线路哦,网络上面都有。
㈦ 鸟巢是不是全世界最大的体育馆,排第几位
鸟巢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馆,世界最大的体育馆是朝鲜的五一体育场。
五一体育场总建筑面积达20.7多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2.5万平方米,草坪的面积达8300多平方米。设有80个出入口,共可容纳15万人。除主体育场外,还包括面积达2.2多万平方米的辅助赛场和3个面积为1.1多万平方米的足球训练场。
由16个半圆形跨间形成的屋顶的表面积达9.4多万平方米,看台遮檐长60米,场外遮檐长40米。巨大的屋顶为场内扩容提供了条件。场内还附带室内游泳池、桑拿房等设施,并设有完善的运动员休息区及恢复区,甚至连朝鲜体育科学研究室也坐落于此。
鸟巢固定座位80000个,临时座位数11000个,最大可容纳观众为九万一千人,是少于五一体育场的。鸟巢在满足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设施和美感相当突出。
(7)澳大利亚的曼宁谷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世界上其他大型体育场:
密歇根体育场:密歇根体育场是全美最大的体育场,2013年更是创下了全美观众人数的新纪录。在一场密西根狼獾队与宿敌“圣母大学战斗爱尔兰人(NotreDameFightingIrish)”的比赛中,全场观众人数达到了115109人。
海狸体育场:海狸体育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雄狮队(NittanyLions)的主场,每到比赛日,海狸体育场就会成为费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座球场也被成为全美最恐怖的球场之一,每支做客的球队都会在全场球迷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中坐立不安。最大容纳人数为107572人。
尼兰德体育场:位于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尼兰德体育场曾经有着更大的容量,但经历了一次翻修之后,体育场的观众席也被缩减至了现在的102455个。极有望入选名人堂的橄榄球四分卫佩顿-曼宁就曾在此效力,这座球场也是以校橄榄球队传奇教练罗伯特-尼兰德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