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PEC峰会的介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
B. 东亚峰会是怎样形成的,中国起到什么作用
随着全球和地区经济自由化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东盟1995年在第五次首脑会议发表的宣言中强调,东盟国家要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努力加速东南亚一体化进程。会议还决定,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并欢迎其他亚洲国家的首脑参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但也激发了各国推进地区合作的强烈愿望。同年底,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聚首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0+3”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001年,由参加“10+3”会议的东亚13国26位专家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为东亚地区合作勾勒出发展蓝图。2004年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决定,2005年在吉隆坡召开首届东亚峰会。
2005年4月,东盟十国在菲律宾宿务举行外长会议,就东亚峰会的日程、形式和参与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赞同东盟应在东亚峰会中发挥核心和主要驱动作用。7月,在万象举行的第38届东盟外长会议建议:东亚峰会定期在东盟成员国举行,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
首届东亚峰会于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举行。来自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并就加强合作、相互依存、共谋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在2007年1月15日菲律宾宿务举行的第二届东亚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会上,温 家 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合作共赢携手并进》的讲话,就东亚合作方向提出了三点主张,即东亚合作应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合作,是促进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合作,是尊重社会制度和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的合作。
C. g20峰会主要是什么内容
20国峰会将成全球经济“成败关键”,:4月2日的会议对世界避免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
答案补充 会议四大看点关注引人关注,1超主权国际货币引发关注。究竟是继续延续现有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还是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上长期争论的话题.2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成为重要看点,3如何加强金融监管,也是这次峰会讨论的议题,4最后,发展中国家发言权能否提升.
D. 东亚峰会是什么
东亚峰会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东亚区域合作,最终建立东亚共同体。按最初设想,峰会的成员就是东亚13国,并逐渐以峰会形式取代10+3。因为峰会与10+3两者是有区别的。东盟把10+3称为“东盟+3”,这种结构是以东盟为东道主,邀请中、日、韩3国作为客人与会,地点限于东盟成员国内,主办者为东盟成员,时间安排在东盟每年举行的领导人会议期间。迄今为止,一直是如此操办的。而东亚峰会按最初的倡议,各国以平等的身份与会,无主客之分,东盟国家也不再以一个整体出现,会议由东亚各国轮流主办,地点不局限于东盟之内。时间也不一定安排在东盟年会期间。但这一倡议引起了东盟的忧虑,东亚峰会取代东盟+3,不但东盟的名字没有了,而且东盟对东亚合作的主导权也旁落了,今后东亚合作必将被大国所主导。因而,倡议提出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被东盟所接受。
但后来东盟成功地改造了原先的倡议,把东亚峰会的主办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但时间、地点仍按10+3模式做,连与会者的资格也要由东盟来审定。东盟将选择与其战略利益和发展机遇最密切的国家入会,而不受地域的限制。
日本首先提出扩大成员的倡议,要求允许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两个位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参与峰会。而澳新两国早就想加入10+3进程,以求分享东亚合作的红利。但在马哈蒂尔执政时期,被其视为“不是亚洲人,而是欧洲人”的澳、新入门无望。马哈蒂尔离任后,东盟出于“大国平衡”的战略以及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最终同意澳、新与会,但同时要求把亚洲大国印度请入会场。印度近几年提出“东向战略”,积极向东盟靠拢,并于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承认该条约的非东盟国家,并且还与东盟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印度意在借重东亚挺军“亚洲大陆”,进而走向“世界大陆”。加入峰会,是其长远战略的一个标志性阶段。东盟则看好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把印度与中国看成亚洲经济的“双引擎”。
东亚峰会成员扩大消息传出后,俄罗斯、蒙古与巴基斯坦也提出申请,要求成为峰会的“创始成员”,欧盟也要求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只有美国在一旁冷淡观察。美国一贯反对东亚撇开自己另立圈子,认为东亚区域化、集团化会损害其在该地区的利益。但澳、新拿到“入场券”后,美国也松了一口气,觉得峰会中已有足够多的盟友,通过它们足以传达美国的声音,因而从反对转为旁观。
崭新平台意义深远
东亚峰会的初衷是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设,马来西亚一度曾表示要在会上通过《东亚共同体宣言》。但印、澳、新加入后,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各方对峰会的议题和运作方式意见各异,即使东盟内部想法也不一致。
新加坡希望峰会能讨论更广泛的议题,包括政治信任、峰会本身的制度建设及大量与自己和东盟利益密切相关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如反恐、马六甲海峡航道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等。泰国、马来西亚希望把重点放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日本要求峰会讨论建立包括16国在内的“扩大型”东亚共同体,并主张将“民主、自由、人权”作为共同体的价值观,其背后的动机是借此主导东亚共同体进程。印度提出,峰会应当务实不务虚,要讨论实质性的合作问题,澳、新也持同样观点。这三张新面孔入会代价不菲,当然希望能多讨论一些与其实际利益相关的内容。这些分歧一度使首届峰会要通过的《吉隆坡宣言》的起草工作陷于僵局,直到峰会举行前夕,各方仍未达成一致。
但最新消息表明,首届东亚峰会的主要议题不是东亚共同体,而是与东亚及相关地区和全球事务有关的“战略问题”。会议将主要讨论国际恐怖主义、能源、传染性疾病防控、减灾、扶贫等,即以非传统安全问题为主。日本传媒对峰会不讨论东亚共同体建设表示吃惊,显然日本的意图落空了。
首届峰会的政治象征意义已超过了其议题的重要性。《纽约时报》评论说,东亚峰会的召开,意味着“亚洲人重新发现亚洲”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崛起,整个亚洲的崛起,俄罗斯的相对没落,美国影响力在这个地区所面临的挑战……�这些都反映出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最重要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东亚峰会的诞生除了标志着亚洲正在崛起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它创造了一种区域合作新模式。
东亚峰会的成员来自3个不同地区,16个成员不是基于区域的一致性,而是基于战略利益的共同性走到了一起,从而打破了区域合作的地域限制。这样一种区域合作模式在全球系首创。其实,对于区域合作组织来说,其稳定性不在于各成员在地域上的一致性,而在于利益上的共同性。
第二,它构筑了区域合作新平台。
东亚峰会虽与10+3有密切关系,但决非10+3的“升级版”,不会取代10+3。两者的成员不同,功能不同,目标也不尽一致。10+3成员限制在东亚地区主权国家之内,没有接纳区外成员的打算,而东亚峰会是开放的,下次会上将接纳俄罗斯,也许还有其他符合东盟条例的国家。所以它是区域合作的一个新平台。
第三,它强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质,扩大了合作空间与潜力。
在10+3中,只有日本一个发达国家,而澳、新两国都是发达经济体,它们加入东亚峰会,增加了成员的“北方”浓度,强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质。而从经济理论上说,预期的收益会更大。峰会16个成员人口近30亿,占世界一半,GDP总值超过8万亿美元,占全球22%,外汇储备远远超过欧元区,经济互补性突出,有极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
第四,它缓和了东亚与美国的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与东亚有密切的关系,在东亚有巨大的政治、军事、安全和经济利益。在美国眼中,东亚合作已成为与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相并列的东亚三大关注点之一。美国对马哈蒂尔1990年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构想表示了愤怒,对日本提议的“亚洲货币基金”也持反对态度。美国自认为“用鲜血和财富”保护了东亚的安全与繁荣,但东亚向美国输出的却是巨额贸易赤字,心态难以平衡。因此排斥美国的任何东亚机制,都会受到美国的反对。东亚峰会最初的遭遇也是如此。但由于澳、新的加入,美国已转变态度。澳大利亚自认为能起到沟通美国与东亚对话的桥梁作用。不管怎样,现在美国的怨气已过去。通过东亚峰会这个平台,美国与东亚的关系有望缓和,这对东亚合作进程有利。
应当认识到,东亚合作没有必要排斥美国。美国是东亚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东亚的任何实质性事务都绕不过美国。与其将美国看成是东亚合作的消极因素,不如打消疑虑,欢迎美国加入东亚合作行列,敦促其增加对东亚的投资、贸易和技术转让。
东亚峰会、10+3、APEC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它们各有各的核心和主导力量,谁也架空不了谁。对于亚太区域合作来说,多一种机制比少一种机制要好。
E. 东盟峰会是什么
东盟峰会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
东亚峰会是东盟倡议召开的、涵盖"10+3"之外国家的首脑会议。
F. 第十九届东盟峰会的主题是
第19届东盟峰会主题为“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的东盟共同体”。
G. 东亚峰会的介绍
东亚峰会是与东盟峰会同期举行的年会,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峰会的模式由东盟和东亚峰会其他所有参加国共同审议。东亚峰会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论坛;东盟在东亚峰会及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 ,EAS)参加者,目前包括13个成员国即本区域13个国家(东盟十国及中日韩)和5个观察员即5个域外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印度),还有潜在的成员国蒙古、东帝汶和潜在的观察员即巴基斯坦、欧盟。东盟轮值主席国为该会议的主办者,故至今只在东盟国家开会。第一届峰会于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举行,此后的峰会都于每年东盟领导人会议之后举行。接纳俄国、印度为观察员后,参加者由16国变成18国。
H. g20峰会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义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二十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共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世人瞩目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虽然没有达到像会前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产生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比如,从对危机的严峻程度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宣布联合降息的行为,或者对IMF和世界银行组织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给新兴市场国家更多话语权方面进行务实的“游戏规则”变革,或者对美元货币体系加强“硬性”约束以及提出可操作性的变革内容等方面都没有“兑现”市场的期待。但是,这次峰会的意义还是为各国政府的联合行动,抵御危机,恢复市场信心打下了坚实的“信赖”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开始建立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及合作的战略共识 危机当头,一直以来对欧美过分依赖、经济发展处于严重失衡的各个新兴市场国家,与此次危机的源头和重灾区的欧美各国都会很自然地强调各自国家的利益,强调政府的干预作用,而这些做法用过头,很容易产生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很容易发生政府替代市场的干预行为。但是,此次参会的20国集团领导人却一致认为,市场原则,加上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以及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还是能够再次催生被当前的危机压抑掉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活力、变革和创业精神,恰恰正是这些元素的激活,才会确保今后全球经济的彻底复苏和更可持续的平衡发展,才会帮助我们社会当前实现就业、减贫的紧迫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这次峰会,美国向来会的嘉宾们确认了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共同合作”的盟友基础。在此次大会的声明中,世人可以明确看到,各国政府都认同了美国政府的这一危机管理意识,也同样希望通过建立持续的伙伴关系,坚持合作和多边主义,来克服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挑战,以尽快恢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二、正在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虽然美国政府坚持的市场理念没有动摇,它也确实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发挥了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但是,缺乏约束的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动摇,不仅在此次会议声明中,没有强调过去非常重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作用,反而接受了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多边主义的危机管理的架构,而且,中、日、韩三国财长就在华盛顿进行了会晤,同意扩大货币互换的规模,并强调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事件也暗示美国不得不接受美元体系在这场危机中变得十分脆弱的事实,不得不认可为摆脱美元危机所形成的区域金融合作的动向。 当然,今天替代美元的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并不存在,本届欧盟的执行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虽然在早些时候强调了欧元应该在重建的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欧洲经济自身和现有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算体系,以及欧洲金融市场的成熟度都无法让全球各国自发的选择欧元而不是受到了重创的美元。近日,美元持续上涨欧元持续下挫就是市场在危机的最严重时刻,也就是世人都增加了对风险的厌恶程度的时候,毅然做出的选择。 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对美元货币体系的约束正在以各种方式加强。除了各国危机管理中出现了替代美元的新迹象以外,这次峰会声明中,特别强调要对那些金融机构滥用美元货币体系所支撑的金融创新活动,进行更为严格的跨国层面上的监管,一定要让今后世界的金融体系做到“透明”和“可信”,为此,峰会要求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组织不断提高专业化监管的水平,发挥必要有效的“预警”功能,在基础设施和贸易融资领域引入新的贷款机制。 三、“中国牌”让世界看到了诚意和信心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贡献!如果说,这一说法代表了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深远战略,那么,近日公布的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和近两年中实施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投入,就是具体克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牌”——这是中国带给G20峰会最厚重的礼物,也是中国政府渴望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的诚意表现。这些扩大内需的措施除了释放出此次危机冲击的凶险程度超过以往之外,也表明了中国虽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但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愿意和周边发达工业国家一起,共同应对危机、承担救市责任的坚强决心和克服危机必胜的信心。
I. 三次g20峰会的召开内容及其意义
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各方要求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发言权的呼声更多更高。1999年9月25日,八国集团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二十国集团(G20)。这个国际论坛由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和来自19个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组成,宗旨是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编辑本段]关于G20
创始:
二十国集团 (Group20) 是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的。 宗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2009年伦敦峰会成员:
二十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运作方式:
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设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该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每年的部长级例会一般与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相衔接,通常在每年的年末举行。会议由主席国及一些国际机构和外部专家提供秘书服务和支持,并可根据需要成立工作小组,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评审和提出对策建议。
特邀代表:
为了确保20国集团与布雷顿森林机构的紧密联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主席作为特邀代表也参与该论坛的活动。
G20与中国: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成员,并于2005年作为主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编辑本段]峰会规模
欧盟、美中日俄韩;德英法意加;澳大利亚,南非 印度 印尼、巴西、沙特、墨西哥 土耳其 阿根廷 20国"G20" 另加 荷兰 西班牙 等 欧盟 成员国 列席--- G20 升级为 全球金融峰会 国民生产总值 占全球 90%,人口占 全球总人口 2.2/3 贸易 占世界80% (包括欧盟内部贸易)
[编辑本段]G20峰会宣言全文
1、
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遭遇严重挑战时,我们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于20胡锦涛出席会议间隙与奥巴马会谈08年11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初步会议。我们决定增强相互合作,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全球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2、
在过去几个月,我们各国采取了紧急和特别措施以支撑全球经济和稳定金融市场。这些努力必须要继续下去。同时,我们必须推进改革以确保全球性的危机比如这次危机不再发生。我们的工作将遵循一个共同信念,即市场原则、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将培养活力、创新和创业精神,这些是经济增长、就业和减少贫困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目前危机根源
3、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资本流动性日益增长并且此前十年保持着长期稳定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未能履行相应责任。同时,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影响,最终产生了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决策者、监管机构和管理者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实施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
4、
除了其它原因以外,导致当前形势主要因素是不一致和不够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充分的结构改革,这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采取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5、
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重要措施,以刺激经济,提供流动性,增强金融机构的资本,保护储蓄存款,弥补监管不力,解冻信贷市场。我们正在努力确保国际金融机构能够向全球经济提供重要的支持。
6、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支持经济增长,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经济发展势头在主要经济体正在大幅度地减弱,全球经济发展预期下滑。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当前尽管享受着良好的增长,但是正在日益受到全球经济下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7、
面对全球经济恶化形势,我们同意在紧密的宏观经济合作基础上采取广泛而必要的应对政策,以恢复经济增长,避免消极后果,支持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际。作为实现这些目标和应对长期挑战而立即采取的措施,我们将继续加强努力并且实施任何必要的更进一步的行动,以稳定金融体系。 认可货币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就同在本国所认可的一样。 在保持有助于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政策架构同时,利用财政措施刺激国内需求。帮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在当前金融困难时期获得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流动性能力和项目支持。我们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应对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欢迎它的短期流动性支持,推进正在进行的对其设施和支持的评审,以确保灵活性。 鼓励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MDB)全力支持开发计划,我们对世界银行最近在基础设施和贸易融资领域所推出的新措施。 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它多边开发银行,具有充分的资源在克服危机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市场改革的共同原则
8、
除采取上述措施以外,我们将实施改革。这些改革将加强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以避免危机再次发生。管理是各国监管机构防御市场动荡的首要职责,我们的金融市场已经全球一体化,因此增强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强化必须的国际标准并且予以切实执行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才能防止不利的跨边境、跨地区和全球性的影响全球发展的国际性金融混乱的出现。监管者必须确保他们的行动支持市场原则,避免对其它国家产生可能的不利影响,其中包括监管套利行为和支持市场竞争、活力和创新。金融机构对当前市场混乱也必须承担责任,应当尽自己职责克服现状,包括承担亏损,改善透明性,加强自己管理和风险管理。
9、
我们承诺执行与以下改革共同原则相关的政策。 ·增强透明性和责任性。我们将增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其中包括提高复杂的金融产品必须的透明性,确保公司财务状况完全和准确无误的公开。其目的是防范官员过度冒险。 ·增强有效管理。我们承诺加强我们的监管体系,谨慎监督和强化风险管理,确保所有金融市场、产品和参与者受到管理或者接受监督。我们将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国际行为准则的执行。在确保监管有效的同时,我们还将使监管体系在经济发展周期中更加有效率,确保创新并且刺激金融产品及服务中交易的扩展。我们承诺我们国家监管体系评估透明。 ·促进金融市场诚信。我们承诺,通过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给予支持、避免损害公众利益行为发生、预防非法的操纵市场行为和欺骗以及权力滥用行为,保护合法的金融风险。我们还将促进信息共享,其中包括尚未承诺实施关于银行保密性和透明度国际标准的地区。 ·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呼吁,我们的国家和区域性监管机构在遵循一致性原则基础上制定规章以及其他措施。监管机构将加强他们同金融市场所有层面的协调和合作,其中包括跨国境的资本流动。作为首先要做的事情,监管者和其它相关当局应当在防范危机、加强管理和应对措施上加强合作。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我们承诺,推进布雷顿森林机构(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改革,以便他们在全球经济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不断变化的经济权数,提高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在这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其中包括最贫穷国家,将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代表权。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FSF)成员急需向新兴经济体扩展,其它主要标准制定机构必须迅速重新审定他们的会员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同FSF及其它机构合作,更好地认识脆弱,预测潜在压力,迅速采取行动在应对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部长和专家的任务
10、
我们承诺,迅速行动贯彻这些原则。我们将要求我们的财政部长启动程序并且排出行动时间表。一份具体措施的最初目录将以附件“行动计划”形式推出,其中包括要在2009年3月31日之前先要完成的行动。 经与其它经济体和现有机构磋商并且吸取知名独立专家的建议,我们将要求我们的财政部长拿出更多的意见,其中包括以下具体方面: ·有利于缓解周期性波动的调控政策; ·评估和修订全球会计标准; ·增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弹性和透明度,减少系统性风险,其中包括通过改善场外交易市场基础设施; ·评估奖励措施,这涉及风险产生激励和创新; ·评估国际金融机构授权、管理和资源要求; ·界定系统性的重要性机构范围,决定他们适当的管理和监督。
11、
为了解我们在金融系统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将于2009年5月之前再次召开会议,检查今天同意的这些原则和决定的执行情况。 承诺全球经济开放
12、
如果致力于推动自由市场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法制、尊重私有财产、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竞争市场和受到有效监管并且有效率的金融系统,我们觉得这些改革只能成功。这些原则对经济增长和繁荣是必须的,并且已经消除了数以百万计的贫穷,而且也提高了全球生活标准。鉴于改善全球金融业管理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过度管理,否则将损害经济经济增长并且加深资本流动性紧缩,这其中包括对发展中国家。
13、
我们强调,在金融不稳定时期反对保护主义至关重要。未来12个月,我们将反对抬高投资或货物及服务贸易新壁垒,反对设置出口新限定或实施有违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措施来刺激出口。另外,我们将努力在今年达成协议,使得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议程(Doha Development Agenda)有一个圆满结果。我们将指示我们的贸易部长实现这一目标,推进最终协议的达成。
14、
我们关注着当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关注最易受损害的国家。我们重申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已经实施的发展援助承诺。我们将力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来承担与自己能力和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角色相适应的义务。在这点上,我们重申2002年在墨西哥蒙特雷举行的联合国发展筹资问题会议上达成的发展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国家所有权并且动员了发展筹资的所有资源。
15、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解决其它重要的挑战,如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法治、反恐、贫困和疾病。
16、
随着向前发展,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伙伴关系、合作和多边主义,我们将战胜挑战,恢复世界经济稳定与繁荣。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1997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要求增加 发展国 在 全球经济活动中 发言权 的 呼声 日益增强 1999.6 德国科隆,美日德法英意加俄8个工业国财长提出 为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更多国家就国际经济 货币政策举行经常性对话,以利全球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 1999.9 华盛顿 八国集团财长 宣布成立二十国集团(G20) 论坛, 由 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 和19国财长央行长组成 1999.12 德国 柏林,八国集团(美日德法英意加俄) 与 欧盟 及 亚 非 拉美 大洋洲 各国 财长 和 央行行长 共创 20国集团(G20) 国际经济合作 非正式 论坛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与 世界银行 列席 G20论坛会议) 会议 旨在 促进 工业国 和 新兴市场国 就 国际经济 货币政策 和 金融体系重要问题 开展建设开放性对话 通过对话,为讨论协商 有关实质问题 奠定 广泛基础 寻求合作,推动国际金融体制 改革 并 加强 其 架构
[编辑本段]首次金融峰会
08.11美国华盛顿 各国领导亲自参与--论坛 升级为 峰会 主要 议题 包括 评估 国际社会 在 应对 当前 金融危机方面 取得 的 进展 讨论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 探讨 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 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编辑本段]二次金融峰会
09.4.2 伦敦 各国领导人 提出雄心勃勃的 全球金融体系 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及 摈弃 贸易保护主义 等主张---但未很好贯彻
[编辑本段]欧盟特别峰会
2009.9.17召开---为 9.24 "全球金融峰会"做"预热" 欧盟成员在布鲁塞尔以工作晚餐形式举行首脑会议,协调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 问题的内部立场。本会被认为是欧盟在全球金融峰会前的一次预热。在目前全球金融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关键时刻,欧盟将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匹兹堡尤为引人关注。 欧盟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不少欧盟成员国将参加“匹兹堡全球金融峰会”,本次欧盟特别峰会是在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倡议下召开的,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协调欧盟各国在匹兹堡全球金融峰会上的立场。欧盟在峰会上的代表权相当充分,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四大国以及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欧盟本身都将以二十国集团成员的身份与会。 荷兰、西班牙等 欧盟成员国 也将 列席 匹兹堡第三次全球金融峰会 欧盟(27国)领导人认为: "全球峰会"已成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论坛,欧盟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并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头羊如果各成员国在“全球金融峰会”上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上述问题就有更大分量,对全球经济发展的 影响也将更大。 欧盟领导人9.17以工作晚餐的形式 举行特别峰会以统一立场,会后发表:"全球匹兹堡峰会统一口径"联合声明--形成一致声音
[编辑本段]三次金融峰会
09.9.24美国东海岸宾夕法尼亚州第2大城市匹兹堡 预期展望 全球经济协同 及 复苏走向 的方式策略 成为 各方 关注焦点 中国 与发展国 特别期待 第三次金融峰会 取得 四方面 成果 一 继续 加强 宏观经济 政策协调,推动 世界经济 迅速复苏 二 推进国际金融机构结构改革,增加 发展国的发言权代表性 三 促进共同发展,关注发展国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四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 多哈回合谈判 取得全面平衡成果 中日领导人 将提出 共建 东亚共同体乃至亚洲共同体 的论题 美国 将推进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并 希望 各国政府 展开合作
J. 什么是G20峰会开会的目的都是些什么内容决定些什么事情
那肯定是有中国的
20国集团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各成员国(八国集团由法、美、德、日、英、意、加拿大等七个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组成。)、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20国集团每年举行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来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承诺采取广泛措施来抑制金融危机和振兴世界经济,但与会领导人告诫称应防止推出的政策对国内经济或整个全球体系带来负面影响。
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 简称G20)峰会上,与会领导人承诺将采取积极行动应对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来最严重的这场金融危机,并敦促各国推行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护稳定性。
二十国集团峰会发布的最终公报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20国集团一致认为需要在加强宏观经济协作的基础上采取更广泛的政策行动,以恢复经济增长、避免消极的连锁效应,并为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二十国集团承诺将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融资渠道,其中包括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 )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拥有足够的资金。
二十国集团表示,除了继续采取紧急的特殊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市场动荡之外,还必须奠定改革基础,防止目前的这类全球危机在未来重演。
针对解决全球监管系统问题,如将所有金融市场、产品和市场参与者纳入一定程度的监管体系方面,20国集团就一些广泛的原则达成一致,但多数具体细节将留待明年春天的财政部长会议商定。
与会领导人在会议上达成了五项原则,包括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改善监管、促进市场诚信、加强合作和改革国际机构。
此外,G20还将设立所谓的监管联盟,以监控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其中具体金融机构的名单将在明年3月底之前确定。
公告还表示,监管机构必须确保相关政策能够维护市场纪律,避免对其他国家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如导致规则套利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