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荆棘鸟》介绍
链接:https://pan..com/s/1QeCld4tKgzG4kODWZUuVVw
‘贰’ 荆棘鸟,这本书非常好看,为什么却不为人所知呢拜托各位大神
不,不是的。《 荆棘鸟》是我最喜欢的名着之一,通过《荆棘鸟》我才开始接触澳大利亚的文学电影。在《荆棘鸟》中我最喜欢的不是梅吉,也不是拉尔夫,而是戴恩。看小说还有电影的时候,我哭了一遍又一遍。像是《荆棘鸟》和《飘》两本异曲同工之妙的小说,不是不为人知,而是需要真正懂书内情感的人才能产生共鸣。名着毕竟是名着,往来无白丁嘛。
麻烦采纳,谢谢!
‘叁’ 荆棘鸟这本书到底想说明什么
《荆棘鸟》主要内容:拉尔夫,一个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献给上帝的人,一个以成为红衣主教为自己人生追求的人,他早已失去的一个作为普通人的权利,他不能谈爱情,他也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在他遇到梅吉前的二十七八年岁月中,他就是这样度过的。但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那时的梅吉只是一个9岁的女孩,却照亮了拉尔夫的内心。在梅吉长大成人之前,两人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因为那时可以不必避嫌。但是随着梅吉的长大,痛苦和矛盾也就与日俱增。最终,拉尔夫选择了他的事业,他的上帝,他的教会,远离了梅吉,希望梅吉可以有自己的未来和幸福。但是,谁能想到,梅吉选择的丈夫,居然也只是因为他酷似拉尔夫呢?婚姻自然是不幸的。在这样的境况之下重逢,终于情感战胜了理智,拉尔夫屈从于梅吉的愿望,梅吉也如愿地从上帝那儿偷来了拉尔夫——一个属于他们的儿子。因为她知道拉尔夫永远也不属于他,那么得到他的儿子,就已经是上帝的恩赐了。从此,梅吉离开了她的丈夫,守着一双儿女回到了家乡。结局,偷来的东西自然要还回去的,当他们唯一的儿子也永远离开他们的时候,他们觉得也卸下了心头的包袱。拉尔夫在临终的一刹那,他的心里才真正放下了梅吉。而梅吉,将要面对的是往后更加孤独的人生,幸好,她一直是个坚强的人。
《荆棘鸟》从菲到梅吉,再到朱丝婷,作者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女人们或悲惨或坎坷的命运,以及内心痛苦的挣扎;从帕迪到拉尔夫,再到雷恩,展现了三代男人对爱不同的诠释;从弗兰克到戴恩,最受宠的孩子被母亲极力挽留却被上帝愚弄……感人的爱情从门第间展开,延伸到宗教,爆发在都市。作者对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悲歌,这一切深深地让读者感触最深的还是那种痛,那种无奈,那种由于自己造成的无奈,正如荆棘鸟,之所以会痛就是因为自己找的荆棘。
‘肆’ 《荆棘鸟》这本书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一部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梅吉(Meggie)一家住在新西兰,她的父亲帕迪(Paddy)替人家剪羊毛为生,可这一年父亲失业了,正在一家人发愁的时候,他们接到梅吉的姑母、帕迪的姐姐玛丽(Mary)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信。原来,玛丽年事已高,准备让他们去继承遗产。在经过一番颠簸之后,梅吉一家踏上澳洲大陆,来到德罗海达。刚一露面,梅吉就引起了拉尔夫神父的注意,他对这个女孩十分怜爱。
《荆棘鸟》插图
《荆棘鸟》插图(9张)
梅吉一家在德罗海达定居下来,他们很快适应并喜爱上了这里的新生活。他们与拉尔夫神父结下了亲密的友谊,随着梅吉年复一年地长大,她和拉尔夫的感情也逐渐加深,拉尔夫不但是可以信赖的师长,而且也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这一切都被玛丽那个富有而乖戾的老太婆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在梅吉17岁时,玛丽终死去。她在临死前交给拉尔夫神父一封信,让他发誓在她去世后但是在被埋葬前拆开,拉尔夫答应了。然而,当他拆开信封时,他惊呆了。原来,梅吉的姑母远比人们想象的富有得多,她在信中宣称,她的全部财产达1300万英镑,她本来立有遗嘱,准备将财产留给梅吉一家。但她改变了主意,她把它们献给天主教会,并声称这是由于拉尔夫神父出色工作的缘故,这笔财产将永远由拉尔夫管理支配,梅吉一家可以住在德罗海达,但工资由拉尔夫决定给予。
拉尔夫看后心中十分矛盾:如果他将这不为人所知的新遗嘱投入火中,梅吉一家就可以继承全部遗产,但是他就将丧失这个巨大的机会,永远没有晋升的希望;如果他公布这个新遗嘱,他必将受到教会的重视并获得晋升,但梅吉和她一家的权利就会被剥夺。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向自己的野心投降了,他公布了遗嘱,也离开了德里海达,离开了梅吉。
梅吉的爸爸帕迪在一次野外转移羊群时遇到大风暴,闪电引起的大火,迅速地吞噬着早已久旱的草原,也吞噬了梅吉的爸爸和羊群。这时,她的一个哥哥斯图尔特(简称斯图stu)也被野猪的獠牙刺死。正在全家哀痛欲绝时,拉尔夫神父赶回来,埋藏了死者之后又匆匆离去。他告诉梅吉虽然自己非常爱她,但他永远也不可能和她结为夫妻。不久,他升任大主教。
梅吉家新雇了一个叫卢克·奥尼尔(Luke O'Neil)的剪毛工,卢克的相貌竟酷似拉尔夫神父,这使她心烦意乱,却又不由自主的接近他,想要在卢克的身上重温拉尔夫所给他的温暖,最后自以为爱上了卢克。在卢克的追求下梅吉终于嫁给了他,离开了德罗海达。卢克并不爱梅吉,只因为梅吉很有钱,他计划用梅吉的钱,加上自己苦干得来的钱买一个牧场。所以婚后不久,他就带着梅吉到昆土兰去割甘蔗,而让梅吉到一户人家去做管家,并把梅吉所有的钱都存到银行。
卢克为了挣钱,不与梅吉见面,甚至在她生第一个孩子(女儿朱丝婷Justine)时候,他也拒绝回来看梅吉。而此时拉尔夫却来到梅吉身边,他对梅吉的感情始终不渝,这剪不断的情感时时让他感到痛苦,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梅吉之后也去到麦特劳克岛,一起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为了到罗马去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拉尔夫离开梅吉,而梅吉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梅吉因此决定离开卢克,重新回到德罗海达,与母亲住在一起。她生下拉尔夫的孩子,取名戴恩(Dane)。
梅吉的母亲菲奥娜(Fiona)简称菲(Fee)一眼就看出戴恩是拉尔夫的孩子,她很能理解女儿的做法,并且向梅吉坦言她自己当年也爱过一个人,还与他生下了大儿子弗兰克。事情发生后,她被高贵的家族驱逐出去,才嫁给梅吉的父亲帕迪。
梅吉和母亲、女儿、儿子、兄弟们在德罗海达生活得很好,女儿朱丝婷和儿子戴恩也已长大,虽然朱丝婷我行我素,似菲一般的冷酷,但是从戴恩身上梅吉看到了拉尔夫的身影。
这时二战爆发了,拉尔夫也已晋升为红衣主教,他在战争中运用宗教影响保全了罗马,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梅吉一直是她始终的牵挂。
梅吉的女儿朱丝婷长大后当了演员,活跃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话剧舞台,最后嫁给了德国的一位内阁大臣。一次拉尔夫回到了德罗海达,听到了戴恩的姓氏是“奥尼尔”时,以为梅吉又回到了卢克身边,给他生儿子。梅吉决定不告诉拉尔夫这个儿子是他的孩子。戴恩长大了,却提出要当教士,这对梅吉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思虑再三,她把戴恩送到罗马的神学院,让拉尔夫照顾他。她写给拉尔夫的信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偷了什么,就还回来。”拉尔夫和戴恩相处融洽,梅吉沉浸于父子二人的亲情当中。但好景不长,戴恩在希腊度假时为救溺水者不幸身亡。[1]
这一切使梅吉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对此有片刻的追悔。”
梅吉要求拉尔夫动用他的权利去把戴恩的尸体找回来(戴恩已经被埋在当地),拉尔夫本想拒绝,于是梅吉告诉他,戴恩是他的儿子。拉尔夫这才悲痛万分,但已于事无补。他在给戴恩做完弥撒后,便在悲伤与悔恨中死去了。
‘伍’ 那个可以告诉我关于荆棘鸟
澳大利亚着名女作家考林•麦卡洛有一部着名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作者在篇首的题记中讲述了一个悲怆凄婉的故事:在南半球有一种鸟,它的歌声比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好动听,但是它只有找到一种荆棘树,落在长满荆棘的树枝上,让荆棘刺进自己的肉体,才能够歌唱。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了寻找荆棘树的旅程,直到如愿以偿,找到那种长满如针一样锋利荆棘的荆棘树。这个时候,它就落下来,而且要选择最尖、最锋利、扎进肉体最长的荆棘。它的身体被锋利的荆棘刺得血流如注,疼痛难忍,生命就要奄奄一息了,它开始了让所有会歌唱的鸟自惭形秽的歌唱。一向自比歌王的云雀和夜莺,在它的歌声面前也黯然失色。不久,荆棘鸟的血流尽了,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着。所有听到歌声的人和鸟儿都在向荆棘鸟致最后的敬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最美好的东西,只有用深痛巨创才能换取。
读完这个故事,我一直都在沉思:荆棘鸟是知道的,它寻找荆棘树,就意味着寻找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承受连生命都承受不了的痛苦。但是,它还知道,只有承受经历这个无比巨大的痛苦,才能唱出最美妙的歌声。
我在想,我愿意做那个荆棘鸟吗?我如果是那个荆棘鸟,我肯去寻找荆棘树吗?找到了荆棘树,我肯落在最尖最长的荆棘树上吗?
我不敢说,但是,我知道有人愿意做荆棘鸟,而且像荆棘鸟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歌声。
‘陆’ 《荆棘鸟》这本书为什么会是名着我觉得很一般
《荆棘鸟》这本书是名着的原因:
《荆棘鸟》的主题是爱和命运。它讲述的是克利里家族传奇式的家族史。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
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斯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
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有人认为考琳·麦卡洛将人生的全部方方面面都浓缩进了这本杰出的书里,她试图通过克利里家的沧桑和感情历程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简介: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
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该作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柒’ 网文荆棘鸟的背景是什么
楼主寻找的背景,很有可能是同名的澳大利亚小说——《荆棘鸟》(作者:考琳·麦卡洛),很巧呀,这是黑心儿时看的第一部外国小说——
“曾经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更加动听。”
从离开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越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整个世界都在静静聆听着,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以上四段是就是这本书的序,就是它把澳洲荆棘鸟的传说带给了中国人。读这本书时因为年龄还太小,很多地方看得不耐烦,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扉页的序——仍旧死死震撼住了我,使年幼的黑心首次知道了世上原来还有这么浪漫野性的一种生活态度……
总之,这是一本特别值得回味的书,它在文坛上被称之为——澳大利亚的《飘》——可见其地位之高
但是黑心认为它和《飘》一点都不同,也许《飘》和它的女主人公有些相似之处,但是《飘》远没有《荆棘鸟》来的深刻,《飘》主要都是在讲述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故事,由他们形成了一条线,贯穿了整个小说;而《荆棘鸟》则是侧重于描述整个当时社会的背景,不止写了女主人公梅吉的人生,还分别写了她的哥哥们乃至整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且《荆》的感情基调也与《飘》不同,着重对宿命的描写——就是环绕着那个序——梅吉其实就是那只美丽的荆棘鸟。
说了这么多,足以证明这本书给我的影响之深,其实就是儿时仅仅粗读过一遍
读时,伴随着口水——因为里面梅吉妈妈的诱人菜谱实在是不少;
后来上初中,回想,脑子里全是梅吉与神父浪漫凄惨的爱情——因为那时自己也是情窦初开;
现在再想想,心里却只剩下宿命二字——立刻想到了中国作家余华的《活着》
……
一本书,只看一遍,就能让三个时代,三个背景下的黑心,产生三种态度
本来还想和你说说这本书的主要情节的,但是有些人看书之前不喜欢听别人先讲内容的,黑心就是这样
所以,推荐:这本书真的是很不错,你自己去看看吧!>0<
(PS:以上观点皆为黑心妇人之见,评论也许有不到位之处,各位哥哥姐姐见谅嘎)
‘捌’ 《荆棘鸟》是怎样一部书
三读《荆棘鸟》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然而整个世界都在屏息聆听,就连天国里的上帝也开颜欢笑。只有忍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也许传说就是这样”
这是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所着《荆棘鸟》一书的引子。
十五年前,我平生第一次看《荆棘鸟》。那是一本从书社里租来的盗版书,印刷质量极差,深一页浅一页,字体十分不好辨认,但此书实在是引人入胜,让我忍不住一气呵成地看完了。《荆棘鸟》是一部传奇式的家世小说,描写了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反映出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包括畜牧业的进步、牧场主的“苦心经营”及其对雇工的残酷剥削。全书分七部,每部以一人为中心,但又彼此联系,前后呼应。贯串全书的线索是女主人公麦琪与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拉尔夫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不惜用尽心机钻进天主教会的核心,施展其纵横捭阁的手腕,以达到目的;可是作为一个有血肉之躯的盛年男子,他又禁不住感情的诱惑,从而酿成了他深刻的内心矛盾以及有意无意加于麦琪身上的无法摆脱的痛苦。这个企图凭借宗教外衣实现其个人野心的男人,在内心里没有一丝半点对宗教的虔诚,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之徒。而女主人公麦琪生于一个自律严谨的宗教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管对于任何事物和感情都要克守自律,不能逾越规范,但她为了和上帝争夺自己倾心相爱的拉尔夫,辛苦奋斗了一生,最后却还是以失败告终,就如同荆棘鸟毕生只唱一次,这个可怜的女人用一生去爱了一个自私自利的男人。
书虽仓促看完,但当时的我并不能体会其中深意,只是觉得这个爱情故事很动人,对于女主人公的遭遇既寄予同情又无法理解,那时候我认为如果自己是麦琪,早就选择了放弃,因为一生的辛苦只为这样的男人太不值得。记得当时最喜欢看的情节是男女主人公互相吐露感情的一段,年少的我认为真正的爱情就应该象这样不在乎身份,不在乎贫富和年龄,以至于后来看到拉尔夫为了金钱与地位放弃了这段真挚的感情时,我对他充满痛恨,同时也恨麦琪的谨慎和自律,她那种为了爱人宁愿舍弃自己幸福的想法让我倍感压抑。不过对于作者描写景物和刻画细节的生动文字,以及质朴流畅、清新可读的风格,我倒是相当推崇,在作文课上也曾借荐一二,竟获赞扬,颇为自得,嘿嘿…
十年前我苦苦暗恋一男生时,二读《荆棘鸟》,方才了解麦琪为何而执着。爱上一个人,即使明知道对方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和承诺,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要去追求,明知道是痛还是要把这根刺放进自己的胸膛,只是为了一生能有这么一次最美妙的经历,就算为此而付出生命也是无怨无悔。这样的感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象指路明灯,让我痴痴恋了十年却毫无结果,可心中的这根刺是自己放进去的,即使痛苦也还是要忍受。
如今三读《荆棘鸟》,却不再把它当成爱情故事来看,究其根源看到的是人性的自私与贪婪、妒忌和褊狭,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放弃最珍贵情感的愚蠢。现在重温此书,觉得其中最生动的篇章却是麦琪的姑妈玛丽出于对麦琪的强烈妒忌,用一千三百万英磅的遗嘱来利诱拉尔夫的那一段。这原本是打算留给麦琪一家的遗产,却通过转赠给教会、并指明由拉尔夫拥有全面的所有权、条件是拉尔夫不得再接近麦琪等手段,成为一道最牢固的枷锁,把拉尔夫牢牢地拴住了,这是多么残酷的一招啊,更是高明的一招。作者通过描写拉尔夫面对一纸遗嘱时复杂的心理变化,充分表现了这个自私自利的男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毫无招架之力;而玛丽让他自己选择是否接受这最后的条件,说明她的确比任何人都透彻了解拉尔夫虚伪软弱的真实面目。最终拉夫尔没有让玛丽失望,他放弃了对麦琪的爱情,而他的选择本就是一开始接近玛丽的初衷。这一段精彩的心理和场景描写可以说是全书的一个小高潮,让我记忆尤其深刻。
读书者见仁见智,不同的人还可以从此书中看到不同的侧面,宗教研究者可以看到罗马教廷幕后斗争的一幕幕场景;社会学家会从中看到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情感学家会从婚外情角度对这个故事进行剖析。而我三读此书,给我最深感触的依旧是这段话:“当我们把荆棘放进自己的胸膛,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了解的。但我们还是要把它放进去,还是要把它放进自己的胸膛。”痛苦有时候是自己造成的。
‘玖’ 荆棘鸟简介
荆棘鸟(又称刺鸟或翡翠鸟)传说原本是南美的一种珍稀鸟类,因其擅长在荆棘灌木丛中觅食,其羽毛像燃烧的火焰般鲜艳而得名。该鸟体型小,高昂着头,美观,气派。
荆棘鸟是传说虚构的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巢开始,便执着不停地寻找荆棘树。当它如愿以偿时,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流着血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
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殒,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永恒的美丽,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绝唱。
(9)澳大利亚荆棘鸟为什么是禁书扩展阅读:
1977年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以荆棘鸟的枝头啼血为着手点创作了《荆棘鸟》(The Thorn Birds)这部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该作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
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
《荆棘鸟》的开篇序章写道: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找尖的棘刺,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有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拾’ <<荆棘鸟>>的故事背景与简介
澳大利亚着名作家考琳·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而且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书”,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管制成盒带,是整个80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一直有读者请求作者为之作续.前不久,作者应有关方面之邀与作曲家合作,亲自将之改编成面向德语观众的音乐剧.时至今日,虽20几年过去,《荆棘鸟》的美丽依然不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原作,仍打动者亿万读者的心.加拿大魁北克的以为读者说:“我有几本市场重温的书,《荆棘鸟》就是其中之一。窃以为,他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看为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比肩。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
梅吉一家住在新西兰,她父亲替人家剪羊毛为生,可这一年父亲失业了,正在一家人发愁的时候,他们接到姑母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信。原来,姑母年事已高,准备让他们去继承遗产。在经过一番颠簸之后,梅吉一家踏上澳洲大陆,来到德罗海达。刚一露面,梅吉就引起了拉尔夫神父的注意,他对这个女孩十分怜爱。
拉尔夫神父是爱尔兰人,被天主教会派到德罗海达担任教士,他是个高大俊美的男人,优雅和蔼、雄心勃勃,他很想在教会中升到的职位,但由于没有背景,直到30多岁还是个普通教士。因为梅吉的姑母是德罗海达最富有的孤孀,他不得不经常与之周旋,其实心里十分厌恶她。梅吉的姑母看到拉尔夫对待小梅吉的特殊态度,十分记恨,决定寻机报复。
梅吉一家在德罗海达定居下来,他们很快适应并喜爱上了这里的新生活。他们与拉尔夫神父结下了亲密的友谊,随着梅吉年复一年地长大,她和拉尔夫的感情也逐渐加深,拉尔夫不但是可以信赖的师长,而且也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这一切都被梅吉的姑母--那个富有而乖戾的老太婆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机会终于来了,在梅吉17岁时,梅吉的姑母终死去。她在临死前交给拉尔夫神父一封信,让他发誓在她被埋葬后拆开,拉尔夫答应了。然而,当他拆开信封时,他惊呆了。原来,梅吉的姑母远比人们想象的富有得多,她在信中宣称,她的全部财产达1300万英镑,她本来立有遗嘱,准备将财产留给梅吉一家。但现在她改变了主意,她把它们献给天主教会,并声称这是由于拉尔夫神父出色工作的缘故,这笔财产将永远由拉尔夫管理支配,梅吉一家可以住在德罗海达,但工资由拉尔夫决定给予。
拉尔夫看后心中十分矛盾:如果他将这不为人所知的新遗嘱投入火中,梅吉一家就可以继承全部遗产,但是他就将丧失这个巨大的机会,永远没有晋升的希望;如果他公布这个新遗嘱,他必将受到教会的重视并获得晋升,但梅吉和她一家的权利就会被剥夺。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向自己的野心投降了,他公布了遗嘱,也离开了德里海达,离开了梅吉。
梅吉一家搬入了姑母原来居住的大宅子,重新按自己的爱好做了装修,从此以后,他们将作为德罗海达牧场的代管人长久居住在这里了。拉尔夫给他们寄来足够多的钱以使他们能够维持不错的生活,梅吉的母亲也一改以往郁闷的心情变得快乐起来。但当她从报纸上看到她最疼爱的长子弗兰克被判处终身监禁时,这快乐也转瞬即逝了。
梅吉的爸爸帕迪在一次野外转移羊群时遇到大风暴,闪电引起的大火,迅速地吞噬着早已久旱的草原,也吞噬了梅吉的爸爸和羊群。这时,她的一个哥哥也被野猪的獠牙刺死。正在全家哀痛欲绝时,拉尔夫神父赶回来,埋藏了死者之后又匆匆离去。他告诉梅吉虽然自己非常爱她,但他永远也不可能和她结为夫妻。不久,他升任主教。
梅吉家新雇了一个叫卢克的剪毛工,卢克的相貌竟酷似拉尔夫神父,这使她心烦意乱,在卢克的追求下梅吉终于嫁给了他,离开了德罗海达。卢克并不爱梅吉,只因为梅吉很有钱,他计划用梅吉的钱,加上自己苦干得来的钱买一个牧场。所以婚后不久,他就带着梅吉到昆土兰去割甘蔗,而让梅吉到一家去做家务,并把梅吉所有的钱都存到银行。
卢克为了挣钱,不与梅吉见面,甚至在她生第一个孩子时候,他也拒绝回来看梅吉。而此时拉尔夫却来到梅吉身边,他对梅吉的感情始终不渝,这剪不断的情感时时让他感到痛苦,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梅吉之后也去到麦特劳克岛,一起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为了到罗马去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拉尔夫离开梅吉,而梅吉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梅吉因此决定离开卢克,重新回到德罗海达,与母亲住在一起。她生下拉尔夫的孩子,取名戴恩。
梅吉的母亲一眼就看出戴恩是拉尔夫的孩子,她很能理解女儿的做法,并且她自己当年也爱过一个人,还与他生下了大儿子弗兰克。事情发生后,她被高贵的家族驱逐出去,才嫁给梅吉的父亲帕迪。
梅吉和母亲、女儿、儿子在德罗海达生活得很好,女儿朱丝婷和儿子戴恩也已长大,由于朱丝婷我行我素,加之又是卢克的孩子,又所以梅吉不怎么喜欢她,而是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儿子戴恩身上,从戴恩身上她看到了拉尔夫的身影。
这时二战暴发了,拉尔夫也已晋升为红衣主教,他在战争中运用宗教影响保全了罗马,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梅吉一只是她始终的牵挂。
梅吉的女儿长大后当了演员,活跃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话剧舞台,最后嫁给了德国的一位内阁大臣。而戴恩却提出要当教士,这对梅吉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思虑再三,她把戴恩送到罗马的神学院,让拉尔夫照顾他。拉尔夫和戴恩相处融洽,梅吉沉浸于父子二人的亲情当中。但好景不长,在一次游泳中,戴恩因心脏病突然发作,溺死在海里。
这一切使梅吉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有片刻的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