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原奶价格如何计算

澳大利亚原奶价格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2022-10-21 00:26:51

⑴ 澳洲牛奶还能买吗

近十年内,澳洲出口到中国的奶制品呈倍数增长!为什么中国人偏爱澳洲牛奶?相比于国产牛奶,澳洲奶价格高出许多,但很多中国的消费者还是认为物有所值。因为澳洲牛奶是名副其实的“放心奶”!
1
澳洲牛奶出口近110个国家

奶制品是澳洲人主要食物之一,95%在澳洲生活的人,每日都摄取牛奶、芝士、奶油或其他奶制品。全澳洲有至少一万个生产牛奶的农场,每年生产约100亿 吨的牛奶,这些牛奶除了满足澳洲国内需求,还出口到全球接近110个国家。

澳洲拥有拥有从原奶到鲜奶、酸奶、黄油、干酪、奶粉、乳清制品等完整的乳品加工生产链。牧场通常和加工厂签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合同。牛奶加工主要由牧场主组成的乳品合作社来完成,其加工的牛奶占全国总产量的75%。合作社的规模大小不一,最大的合作社是MG乳业(Murray Goulburn Co-operative),牛奶加工量约占全澳的1/3;有许多中小规模的合作社,年收购牛奶在3000-5000万升。

在这里不得不说澳洲的牛奶是名副其实的“放心奶”。澳洲的牛奶质量有保证,在于澳洲得天独厚的放牧环境以及政府、行业、非政府组织、消费者严厉的监督。

澳洲奶牛主要的品种是带有黑白花斑的荷斯坦牛(左图),这种牛因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牛奶和肉的产量高,而受到大多数农场主的喜爱,数量大约占全国牛只总 数的70%。除此之外还有娟姗牛(右图)。娟姗牛与荷斯坦牛的杂交品种、澳洲的本地牛等。不论牛只出身如何,在澳洲一律受到极好的“待遇”。
2
农场灌溉牧草和牛群饮用的水政府都要定时检验

澳洲人口少,大片山地或荒原可以作为放牧之用。所以农场面积广,常常覆盖几个山丘,一望无际。农场主根据牧场面积和牧草质量而确定放养奶牛的数量。经过 长年探索,现在人工草场一般以70%的红、白三叶草籽与30%的黑麦草籽混播。三叶草喜欢温暖的气候,夏季生长量大,起固氮作用,而黑麦草则在冷凉、潮湿 的冬、春、秋季都能生长。这种科学的植草法能使草场全年产草量比较均衡。基本上,一年四季农场的草都能够满足牛群的食用需求。如果因天气不佳或牧草一时短 缺,则会格外补给牧草而非用饲料喂养。供牛群食用的牧草,一律禁止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以防有毒化学物质腐蚀土地和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
在澳洲做牛好过做人?

畜牧与环境生态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澳洲人都很小心不违反自然规律,尽量做到草畜平衡,不过度畜牧。朋友笑说,在澳洲做牛好过做人,做人要辛辛苦苦赚钱买豆腐块一般小的房子,做牛可以平均占据约4亩草场,在草场自由走动,呼吸清新空气和饮用干净的水源。政府有专门的委员会,对农场使用的水源进行检验,确保 水质没问题才允许农场用这些水去灌溉草地和喂养牛群。

澳洲长期水源不足,常常闹干旱,于是政府资助农场采用先进的“无死角灌溉”系统,使用最小水量低角度 喷射,确保全面覆盖,没有灌溉死角。这样每一个山头、农场与农场之间的草地就连绵不断,固水性增强,能够更好抵御干旱天气的侵害,将干旱对畜牧业的影响减 至最小。在用水紧张的时期,政府会限制人的用水量,可是对牛群,还是一直提供充足和干净的水源。

人们经常说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据科学研究,奶的味道和奶的质量,确实与奶牛吃什么以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
每头奶牛活动场地4亩地,每隔十三个月就能休息两个月
奶牛是农场非常重要的资产,所以农场购买牛只时,每一头牛都经过严格筛选,以确保没有疾病。在2004年,澳洲为牛只引进了“电子身份证”,所有牛从出 生直到死亡都一直佩戴NLIS耳卡。

电子身份证的最大好处不是统计和控制牛的数目,而是在于监控牛的身体状况。每次挤奶后,对牛耳朵上的电脑芯片扫描一 下,就可以得到当日的产奶量,自动计算的翌日饲料配给。一旦发现产奶量异常,农场能够尽快检查导致异常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奶牛还有“带薪假 期”,每隔十三个月就能休息两个月,期间尽情吃喝而不用产奶。牛只因疲劳而产奶量下降,农场也会暂停挤奶,以确保牛的健康恢复。农场还会将部分牛奶、牛初 乳留起,以用来哺喂小牛。

农场工人一清早起来挤奶的情景,在澳洲已经几乎绝迹了。现在大部分农场都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系统”和 自动化的挤奶设备,安全卫生,更加“牛性化”。

一天两次的挤奶时间,牛只排着队进入一个围栏里,各自站到圆盘挤奶器的小分格里,工作人员会将带软管的吸奶 器安装到牛的乳头上。机器开动后会自动挤奶,挤出的牛奶顺着软管流进冷藏储奶罐中,牛的奶被挤空后,吸奶器会感到压力变化而自动掉落,全程一滴奶都看不 见!牛奶的全封闭输送,省时省力,还能最大程度减低牛奶被污染的机率。

下面几张图带大家领略下澳洲奶牛的“幸福生活”

每头奶牛平均有4亩的活动空间

牛进入挤奶中心

站在自动圆盘挤奶器小分格上正在挤奶的牛
4
生长激素、转基因、荷尔蒙等药物一律禁用
澳洲人不但重视人权,还重视动物权利。相比很多国家,澳洲的牛只已经算受到很好的待遇了,可是仍然有环保团体、爱护动物组织呼吁减少挤奶,提高动物福利。

他们认为,动物也有感受,牛不停地被挤奶,必定不会快乐;人类不应该剥削牲口,而要好好对待它们,确保在生前不受苦,死的时候能被“人道处理”。听起 来似乎很荒谬和假惺惺,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些抗议,使得商业与自然达到较好的平衡,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动物健康快乐,最终人都会受益。

除了行业自律外,政府的监督也非常重要。奶制品是澳洲继牛肉和麦子之外的第三大产业,所以政府非常重视奶制品的质量监管,除去实行一般的食物安全监管之外,还格外增加多种监督指导。
由澳洲联邦和地方监督机构、农场主和澳州奶制品组织合作推行的“全国奶制品安全规范准则”,对牛奶饮用前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例如在牛 只进入农场前,农场必须确保牛只健康、牧草和水源干净、喂养和灌溉系统安装完毕,并得到当地食物安全局颁发的运营资格证。
牛只在农场时的喂养、挤奶、疾病 处理等等步骤和技术都有详细的规定。给牛使用的抗菌药,都要经过药物局和食品安全局严格测试,安全性要达到“人可食用”的标准,并设有药物残留的最高限 度,监管部门还会对牛奶定期抽样检查。喂食药物后,一定限期内生产的牛奶必须废弃,不能出售及饮用。假如药物残留超过规定的限度,而又被出售,企业则触犯 了法律,会被严惩。特别是生长激素、转基因、荷尔蒙等改变牛的自然生长规律的药物,是一律禁止使用的。
运送牛奶的容器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牛奶装进去后,要从每一个容器里取样,检查无问题后才能运输、出口。牛奶进行加工时,其包装和卫生都受到严密的监控。对不过关的企业,初犯的会被禁止销售一段时期,假如多次重犯,则会被永久禁止产奶和销售。
5
牛奶打价格战消费者也不担心质量下降
尽管奶制品是澳洲古老的产业,可是只有不断开发新技术,才能更好提高牛奶质量。每一年政府都会拨款给相关研究机构,联同农场和奶制品公司共同研发新的技 术,例如通过杂交和进口不同品种的牛,以提高牛的品种多样性;改进牛的挤奶和质量监控技术;建立牛奶运输网络,降低牛奶运输的路程;采用更环保的包装材 质,增加对牛奶成分的解释等等。

另外,政府和行业也会举办大大小小的比赛,评选出牛奶品质最好的农场,并颁发奖牌和奖金。对小农场,政府会提供足够的资助,使他们可以产出品质高的有机牛奶,而非恶性竞争。
近年来,澳洲的超市不断打牛奶价格战,鲜奶最便宜可以1澳币1升(1澳币约为6.2元人民币),奶粉甚至可以5澳币1公斤。

有调查问消费者,担不担心牛 奶价格下降的同时,品质也会下降。大多数消费者都觉得,牛奶降价是好事,人人都可以喝上牛奶;他们不担心牛奶质量下降,因为澳洲的食物监管不会放松,企业 也不敢得罪消费者。

澳洲的农场运营非常透明,人们可以去农场度假、观光,能够亲眼看到农场的运作、牛奶的加工和制作。“对消费者坦诚,更能赢得消费者的欢 心。”一位农场主说,“人们愿意为有信誉、有品质的牛奶多付钱。” 澳洲消费者对信誉的重视,无形中有效监管了牛奶行业。

小编结语
奶制品行业要得到长远发展,急功近利永远是行不通的。只有从源头出发,形成一整套有秩序的操作和监管模式,才能够避免劣质乳制品在流入中国市场。看完了澳洲奶牛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愿意多花50元买一杯澳洲牛奶了吧?

⑵ 澳大利亚的物价

十公斤米打折时19刀,平时21+
打印纸500张打折4刀,平时7刀
上馆子吃快餐8+
周末饮茶人均20左右
车费一周15刀左右(一周10次左右,出门一回要做往返2次车)
新教科书80+
800毫升海飞丝17刀
。。。。

总之澳洲物价不便宜。

⑶ 去澳洲留学,那边的物价怎么样

澳洲的物价水平并不算太高。澳洲普通工人的平均年薪在6-8万澳币(税前),每个地区的物价也不一样,悉尼、墨尔本肯定要贵一些。

澳洲最大的两个生活超市是Coles&
Woolworth,价格都差不多,经常打折,每周都有特价商品,还可以办一张超市的会员卡,能积累积分。举个例子吧,比如一瓶2L的可口可乐,正常价格是3.45澳元左右。不过经常能打折到1.5-2澳元,换算成人民币,还是澳洲东西贵。

牛奶,1澳元一升,这是大桶3升装。草莓10澳元一盒。墨尔本唐人街,有20澳元一位的自助餐,澳洲快餐大概10澳元。

200澳元可以买不少东西,如果生活,够1周的房租和水电费加上吃饭了。网页链接

⑷ “原奶”指的是什么

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没经过加工的奶

⑸ 求一个原奶期货查看网站

没有的,想看走势的话多看新闻就行了。给篇2015原奶期货
走势的报道,求采纳

新华网南宁1月4日电(记者何丰伦)记者近日在西南省区乳业市场营销会议上采访了解到,随着国际国内奶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大型乳企正计划加大国外原奶使用量,可能引发新一轮国内本地原奶“降价潮”。
西南乳业营销协会副会长高波分析认为,从全球市场上看,2014年以来,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受宏观经济影响,对乳制品需求量下降,且欧美国家对乳制品的需求持续低迷,导致2013年过度扩张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乳制品面临着“产能过剩”。
来自全球乳制品企业的采购数据显示,全球奶价自2014年3月开始就持续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30%-40%。
原奶价格下跌直接导致主要奶源国调低了对市场的预期。广西乳业营销协会副秘书长曾辉介绍,2014年12月上旬,占全球乳品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下调其对2015年产奶季原奶价格的预期,将每公斤牛奶干物质的价格从5.30新西兰元下调到4.70新西兰元,这个价格只有2014年5月的一半,同时也创下2007年后的新低。这一次调价对于已经低迷的国际乳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内牧场扩张速度在低迷的市场需求面前同样令人担忧。2013年是国内牧场快速扩张、原奶供应量飙升的一年。但2014年上半年开始原奶价格和乳制品价格都在持续回落。农业部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最后两周内,全国生鲜乳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为3.81元/公斤,较年初均价下跌了9%,创下14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天运证券投资分析师郭富林比较指出,即便是降价之后,国内奶粉生产企业每吨乳粉成本价仍比进口乳粉高1-2万元。目前国内大型乳企处于“去库存化”阶段,中小奶粉生产企业则基本停产。
岁末年初正是各地乳企与养殖场进行原奶收购价谈判的阶段,但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乳企面对部分养殖场开出“降价3%”的条件,并未立即还价。广东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说:“这意味着乳企很可能不愿意继续收奶。”
广西乳业协会副会长何振亚分析指出:2013年珠三角地区原奶收购价为5300元/吨,2014年上半年由于奶荒一下子飙升到6040元/吨。2015年乳企的目标是原奶收购价恢复到2013年水平甚至更低,但养殖场认为亏本。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奶源价格下跌,加上中澳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以及欧盟优质奶源进入冲击,2015年我国乳制品很可能会迎来“降价年”,国内乳制品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形势。(完)

⑹ 急求急求!!!!!!

乳制品--冰火两重天

中国乳业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和锤炼,中国乳业已由一个“弱质产业”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中国也由一个“贫奶”国家进入了世界乳业大国行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程度也随这加深。当我们走进超市,乳制品的货柜琳琅满目,花色品种齐全。乳制品已成为继粮食、肉类、水产之后的人民生活必须的食品。13亿人口庞大的消费基数,为中国乳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应邀出席中国乳品工业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的法国参赞多美尼克·吉岗称赞说:“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乳业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已进入世界‘乳业大国俱乐部’,并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
一、行业综述
1.行业概况
2003~2004年全国的整体销售额是呈继续增长趋势(图1),非食品的销售额与2002~2003年度相比增长速度减缓,食品/饮料是大幅增长,由4%上升到了11%。

图1 全国食品和非食品销售额增长率
随着奶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奶牛产奶量也有所增长。2005年一季度,中国牛奶产量同比增幅超过25%;但是,与此相比牛奶的价格增幅不大,仅为3.3%。
由图2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奶类消费与世界的差距。亚洲人均年消费乳制品40公斤,世界人均100公斤,发展中国家人均牛奶消费也达30公斤,发达国家人均200公斤,而中国只有19公斤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约为中国台湾及日本的五分之一,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这与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以及对牛奶的认识有关。不过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乳制品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2 乳制品年消费量的比较
近几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过去的十年间是中国乳制品工业新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最多的十年,大中型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代表着中国乳制品工业主流力量的大型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8~2004年的增长率均超过20%。
2004年乳制品的产量为2368万吨,其增长率为25%,比十年前增长了2.5倍,人均奶类占有量达18.2公斤,乳制品产量达949万吨,比十年前增长了8.0倍,其中液态奶产量增长了14.4倍;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比十年前增长了7.5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达124.7元,比十年前增长了3.0倍。2005年全年人均消费液态奶制品18.79公斤,奶粉0.51公斤,酸奶2.90公斤。奶粉消费量比去年下降7.8%,液态奶和酸奶均比去年有小幅增长,其中液态奶制品增长1.2%,酸奶消费增长12.7%。可以预测今后5-10年内,中国乳及乳制品的发展速度将在10%以上。预测2015年,中国人均奶类产量将由2000年的8.5公斤发展到30公斤,增长2.5倍。表1中列出了2002~2004年间乳制品行业发展的情况。
表1 2002-2004年乳制品行业发展情况

2002 2003 同比增长 2004 同比增长
销售收入(亿元) 355 478 34.8% 663 38.6%
液态奶制品产量(万吨) 364 583 60.0% 806 38.3%
干乳制品产量(万吨) 106 141 33.3% 142 1.0%
利润总额(亿元) 24 30 27.5% 34 12.3%
利润率 6.66% 6.29% -5.6% 5.10% -18.9%
2005年,中国乳业市场整体上虽然能够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价格战烽火连绵的双重夹击之下,乳业板块的多家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滑,其盈利水平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图3反映了2002~2004年全国食品品类平均价格走势,全国食品一半的品类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地下跌之势,所有品类内只有婴儿奶粉的价格明显大幅上扬,酸奶产品的价格近两年来的价格是持续下跌,2003~2004间在所有品类中跌幅最大。
乳制品工业在食品行业中所占的比重,法国为21.9%,德国为19.1%,美国为12.4%。中国乳业发展的起步比较晚,例如2003年乳制品工业总产值为521.8亿元(当年价),约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4%,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发展潜力很大。按照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中国乳制品工业正如旭日东升,只要政策措施得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与之相关的产业,如包装业、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业、零售商业及科学技术等社会化服务业都将随之兴旺发达起来,从而为城乡人民增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提高民族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5年乳制品行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同比增长25%,但利润增长幅度落后于收入增长。一是反映出由于供求增速不平衡、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大企业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没有发挥。二是中小城市消费市场并未完全启动。如今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工厂的日加工液态奶的能力是1500吨,技术装备是国际先进水平。
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略有增长,消费增长幅度远低于生产增长。2005年,京津沪渝等大城市居民奶类消费量已超过30公斤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目前的数据看,占人口比例21%的省会以上的大城市占乳品消费量的54%,因此占人口比例79%的地级城市及乡镇、农村市场乳品需求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二级市场的挖潜及向三、四级城市及乡镇和农村市场的拓展将成为乳制品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2.中国乳制品行业特征
(1)北奶南调
由于中国传统上奶源带局限于北部的内蒙和黑龙江等农牧大省,因此在乳制品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南方地区饮奶量大幅度上升时,整体上看属于北奶南调,北方的乳制品源源不断输入南方市场。伊利蒙牛正是利用北方的资源和价格优势开拓了全国的市场。南方的产奶高峰期在冬季,夏季的销售高峰生奶短缺,而且北部的产奶高峰期在夏季正好与牛奶的销售高峰季节吻合。
(2)城乡乳制品消费差距大
2000年以来,城市乳品消费量一直占据着国内乳品市场80%以上的份额,农村消费的绝对数量仍然很低,2004年人均乳品消费量仅为3.62 公斤,仅为同期城市居民的14%,但随着城市化的继续推进超高温无菌包装牛奶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民人均乳品消费的缓慢提升,我们预计这一比例将继续攀升。
(3)中小企业多
乳业虽然经过了激烈的竞争,各大乳业伊利、蒙牛、光明跑马圈地的结果是大幅压缩了各地乳制品公司的利润,但市场仍然没有充分整合,三家公司的液态奶市场占有率总和已经接近50%。中国乳品企业仍然有15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59家,上亿元的企业仅有12家,绝大多数是中小乳品企业,他们的生产规模较小,日处理液态奶量在50吨以下。很多地方中小企业依靠新鲜类产品和控制奶源与外来的乳业巨头顽强对抗,这种情况与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保护也有部分关系。
3.行业发展瓶颈
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奶牛存栏每年以16.4%的速度增长,奶类总产量每年以超过20%的增长速度增长,在国民经济产业里头算是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一个产业。但应该说虽然在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由于产业本身积累一些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在新的时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问题也很突出,特别是在当前奶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情况下。
(1)消费增长放缓,利润水平降低
尽管产量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乳制行业的瓶颈已日趋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级城市消费需求日趋饱和,由于渠道建设、消费理念等原因,乡镇和农村市场尚未真正启动,从而形成了供求比例失调的局面。另外,随着近年来原材料及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各企业利润率已下探至2%~5%区间,行业内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龙头乳品企业在消费终端仍将实行价格战,利润空间压缩将促使企业经营两极分化,从而导致并购现象增加,生产集中度提高。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如利润丰厚的酸乳、果乳、功能性乳品将成为未来市场上的热点。二、三级城市将成为乳品企业拓展的重点;与此同时,拥有70%人口的乡镇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企业实现飞跃的重要台阶。

(2)干乳制品的进口量大
2000~2004年干乳制品进口量每年以14.3%的速度增长。2004干乳制品的进口量达到34.3万吨,其中奶粉从2000年以来到2004年以18.8%的年递增率增长,去年奶粉的进口量绝对数已经达到14.5万吨。奶油年递增率41.5%,奶酪年增长率38.5%,炼乳年增长率14.7%,干乳制品进口量已经占国内生产总量四分之一,奶粉进口量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量五分之一。
在发达国家,牛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中国奶类产值仅占畜牧业产值的10%左右,约为农业产值的3%。奶业是比较保守的,也是比较封闭的产业。全世界都靠关税保护自己国家的民族奶业,美国和加拿大为150%,欧盟达到200%,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奶制品才10%到15%,而且现在中国正在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谈判双边自由贸易区,这两个国家是奶粉和干乳制品出口量比较大的国家,如果双边自由贸易区实施以后,关税还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现在一些农牧区出现了一些卖牛、卖奶难、甚至杀牛的现象,有各种因素,但是乳制品进口量的快速递增不能说不对我们国家的民族奶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今年出台了国办24号文件“禁鲜令”,以保护奶牛养殖业的利益,保护农牧民养奶牛的积极性。
(3)奶源不足
中国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些奶牛饲养量比较低的地区,盲目发展奶牛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资源、技术和市场加工等等方面的条件不具备、不配套,农户养了奶牛、产了牛奶卖不出去,企业收购液态奶后又出现产品卖不掉,牛奶腐败、变质等问题时有发生。只有大中型企业由机械集中挤奶和饲养小区生产的能够控制原料乳质量。在乳业生产上,中国良种奶牛严重不足。2004年中国存栏奶牛总数993万头,其中真正的良种荷斯坦奶牛大概是450万头,剩下都是改良牛。荷斯坦牛的单头年产奶量约为5万吨,改良牛的单头年产奶量只有荷斯坦牛的一半,约为2~3万吨。
表2 2005年1~8月进出口种牛产销国(地区)量值表

商品名称 进口累计量 出口累计量
产销国 数量(头) 金额(美元) 数量(头) 金额(美元)
朝鲜 - - 40 3,850
澳大利亚 30,355 47,305,369 - -
新西兰 14,069 19,505,845 - -
总计 44,424 66,811,214 40 3,850
表2的数据显示在2005前8个月内进口的奶牛数量为四万多头,而进口的只有三千多头。奶牛资源不足,单产水平低长期以来是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业内专家纷纷指出,中国奶业发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奶牛业若要达到快速发展,应在加快良种奶牛群的遗传改良速度的同时,必须打破常规,尽快应用国内外近几年取得的奶牛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和良种公牛精子分离的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以期达到奶牛群从数量和质量上同时提高的目的。
(3)乳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
中国乳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加工能力低。一半以上的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液态奶能力都在20吨以下。国外的乳品企业是高度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从奶牛的饲养到乳品的加工,市场的营销等等全部是采取一体化,大部分企业都是股份制。中国目前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共担风险,利益均分的产业化的链条。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低是中国乳品企业发展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4)中国乳制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第三方的质量监测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
现在制定原料奶的标准非常低,目前中国的一级奶标准,在多数国家都判定为不能作为液态奶的原料。为此,2005年中国先后出台了“禁鲜令”以及要求在标签上标注复原奶的命令,为中国乳制品质量和竞争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乳制品市场
1.细分行业状况
乳制品主要分为液态奶、酸奶、奶粉、冰淇淋、干酪、黄油等品类。1996年开始的乳业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城镇市场高速增长所带动,目前在城镇消费市场增长缓慢的环境下,在农村消费市场有效启动之前,中国乳品行业,将在阵痛中艰难转型,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将加大,第一梯队乳品企业在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地区和产品上巩固成绩,第二梯队品牌扩大战绩成为全国性品牌很难,中小型企业继续深化差异化经营。
表3 2003~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各种乳及乳制品人均消费量和消费金额

人均消费 乳及乳制品 液态奶 奶粉 酸奶 其他乳制品
消费量(kg) 消费金额(元) 消费量(kg) 消费金额(元) 消费量(kg) 消费金额(元) 消费量(kg) 消费金额(元) 消费量(kg) 消费金额(元)
2003年 25.0 124.7 18.57 79.4 0.55 18.4 2.57 14.9 2.80 12.1
2004年 25.3 132.4 18.79 83.0 0.51 19.0 2.9 17.4 3.1 13.0
同比增长 1.2% 6.1% 1.2% 4.6% -7.8% 3.2% 12.7% 16.9% 10.7% 7.8%
从表3可知,城镇的乳制品消费已经趋稳,液态奶制品的消费占主导地位高达75%,但酸奶制品仍在增长,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而奶粉的消费量在下降。
表4 2003~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各种乳及乳制品消费

价格额(元/公斤) 乳及乳制品 液态奶 奶粉 酸奶 其他乳制品
2003年 4.99 4.27 33.21 5.79 4.31
2004年 5.23 4.42 37.18 6.00 4.20
同比增长(%) 4.9% 3.3% 11.9% 3.7% -2.6%
图3反映了全国食品品类的价格走势,表4的数据说明了城镇的乳制品消费每公斤的单价在上升,说明乳制品消费的层次在提高,而奶粉的价格增长达到11.9%,说明高档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普通奶粉将难以找到市场,今后的奶粉市场将以婴儿粉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乳制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2001年为6.3%,2002年为6.8%,2003年为6.1%,2004年为5.4%,2004年销售收入前十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4.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图4)。

图4.2001~2004年的销售利润率
2.品类发展
(1)液态奶
1995年,干乳制品产量同液态奶产量的比例为1:1;到2004年已接近1:5.6的比例。从销售额的角度分析,液态奶占到乳制品消费的63%左右,是乳制品工业的绝对主力。液态奶的结构自1995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超高温灭菌乳逐渐成为了竞争的热点。1998年以前中国的液态奶基本上是巴氏杀菌乳的天下,由于巴氏杀菌乳的保质期短(2~10天)并且对冷链要求高的因素,其运输半径不超过300公里,从客观条件上限制了乳业的大规模发展。而超高温灭菌乳具有在常温环境下长达半年的保质期。
十年前,液态奶生产主要是在大中城市,以巴氏杀菌乳为主。自80年代开始引进超高温灭菌乳(UHT乳)生产技术,1997年后,灭菌乳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伊利开始利用内蒙的丰厚资源和低廉的价格通过利乐枕产品开始了迈向乳业第一品牌的征程,而蒙牛则使用保质期为45天的利乐枕对大中城市的冷藏巴氏杀菌乳产品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以1999年和2004年为例,1999年,超高温灭菌乳与巴氏杀菌乳占液态奶的比例分别为21.1%和59.9%,到2004年已变成66.7%和18.1%(图7)。在这6年间,灭菌乳和杀菌乳的比重发生了转换,现在超高温灭菌乳在乳制品生产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超高温灭菌乳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乳制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为推动中国乳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扩大了液态奶消费区域,使更多没有冷链条件的城镇农村能够喝上低成本的液态奶。

图7 液态奶品类的变化
(2)酸奶
从销售额的角度分析酸奶占到乳制品消费的13%左右,是乳制品工业的增长新秀,2004年酸奶产品以38%的增长速度在所有快速消费品中拿下了增长速度第一的桂冠,酸奶2003年上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的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风味奶为14%,白奶为24%,总体来看,酸奶的发展速度高于液态奶奶,这反映了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企业应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力,确立明确的市场和产品线战略。而且由于UHT酸奶饮品领域的激烈竞争利润下滑,导致原本地域性很强的保鲜酸奶逐渐成本竞争热点。
(3)奶粉
从销售额的角度分析,奶粉占到乳制品消费的14%左右,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以加糖奶粉为主的奶粉产品结构已得到了彻底改变。2004年,全国奶粉产量约142万吨,其比例(图8)约为全脂奶粉20.7%;加糖奶粉13.6%;脱脂奶粉3.0%;婴幼儿奶粉37.7%;其它奶粉25.2%(中老年奶粉、孕产妇奶粉、降糖奶粉、各种强化奶粉等)。可以看出,中国奶粉类产品的结构己发生了很大变化,全脂加糖奶粉当家的现象已得到了改变,适合不同人群营养需要的配方奶粉已超过总产量的60%。
其它包括:中老年奶粉、孕产妇奶粉、降糖奶粉、各种强化奶粉等

图82004年奶粉产量分布
(4)冰冰淇淋
2005年中低端市场的争夺战尤为激烈。伊利和蒙牛分别以市场占有率15%和13%名列去年冷饮市场的冠亚军。 在市场领先地位不断变化的背后,是整个冷饮行业的不断壮大和重新洗牌。2005年中国的冰淇淋年销售额已达到260亿元左右,而在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以往中低端市场主要是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而今年像和路雪、雀巢等以往走高端路线的外资品牌也改变产品策略,大举进军“一元市场”。价格策略也由零售价2—3元向1—1.5元转变。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和路雪与雀巢、伊利与蒙牛已经形成了品牌产品的第一阵营,其它品牌企业和中小规模冰淇淋企业在经历贴牌检验后将进一步拉开与第一阵营的差距,但这四家巨头谁将坐稳中国冰淇淋市场的第一把交椅还有待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

3.行业龙头企业
1995年,全国十大企业乳制品产量5.6万吨,占全国的总产量的10.6%;产值仅10,4亿元,占全国乳制品工业总产值的13.3%。到2004年,乳业前十大企业产量469.5万吨,占全国的总产量的49.5%;乳制品工业总产值376.8亿元,占全国的56.8%。2004年乳业的液态奶销售的排行中,十大品牌依次为:伊利、蒙牛、光明、三鹿、扬子江、三元、完达山、均瑶、娃哈哈、旺仔,合计市场份额为74.62%,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就已经占却近60%的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三大阵营,并将通过激烈的竞争进行洗牌。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形成第一阵营,占却近60%的市场份额,伊利则以22.05%占去全盘五分之一强的销售额高居榜首。三鹿、扬子江、三元、完达山等企业形成第二阵营,正在迅速向全国发展,但短期内难以形成对第一阵营的有力挑战。其余1000多家中小企业形成第三阵营,正在面临着前两大阵营的强力冲击。
l 伊利
1993年伊利股份建立伊利冷冻食品公司,冰淇淋产品连续九年全国销量第一。1999年开始开发超高温液态奶产品,2003年全国销量第一,奶粉市场份额排名第四。2004年伊利销售额达到87.35亿元,通过利乐砖的推广获取了22.05%的液态奶市场份额,占去全盘五分之一强的销售额高居榜首。伊利股份的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战略取得巨大成功。在全国拥有20多家工厂,通过深度分销扎扎实实地销售模式,在全国建立起牢不可撼的领先模式,即使04年底的高管事件也未能影响其业绩的高速成长。
l 蒙牛
蒙牛集团创立1999年,作为乳业的后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营销手段与伊利在全国全产品全渠道展开了全面竞争实现了快速增长,以利乐枕和冰激淋产品为主。利乐枕产品销售全国排名第一。六年中,蒙牛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0.37亿元飙升至2004年的72.14亿元,连续四年增长率超过100%!冰淇淋产品和液态奶销售均为全国第2位,综合实力排名第二。
l 光明
前身是上海市牛奶公司,以生产保鲜产品为主巴氏杀菌乳和酸奶的销售均排名第一,2004年销售额达到67.86亿元,综合实力排名第三。在全国各地有二十多家工厂,产品销售以华东为主,构建了强大的生产、储运和销售网络,送奶上门超过100万户。
目前乳制品市场竞争的趋势是:由产品竞争扩展到资源的竞争、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运营、宏观联合,微观竞争。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化发展。
三、发展趋势
中国乳业历经了十五年的高速增长,已经从区域竞争走到全国竞争,从保液态奶的竞争走到超高温灭菌乳的竞争,从液态奶的竞争走向酸奶的竞争,各种竞争交织在一起为中国乳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是乳制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乳品企业通过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在奶源建设和消费者终端服务上纷纷加大力度。2005年,中国奶业生产形势良好,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但乳制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大型企业的盈利水平同小企业并没有明显差距,2005年8月份起中国乳业挑起了新的一轮价格大战,中国乳业将由于连续激烈的竞争利润持续下降,中小企业的出局的速度势必将加快,全国乳业通过整合兼并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乳品企业集团,行业的集中度逐年提高。 乳品加工业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是当前中国乳业发展的一大特点,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乳品厂大约有1500多家。
1.乳品消费量持续高速增长
1997年以来,中国居民乳品消费量迅速增长,增长率逐年提高,2003年达到了30%以上的历史高点后,2004年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下降,但仍处于23%左右的较高水平。2005年预计增长率为25%。从消费量的构成来看,虽然1995年以来净进口的平均增速为21.27%,超过了国内原奶产量平均16%的增长速度,但其波动较大,且在消费总量中占比变化不大,1995年以来提高了3个百分点,2004年达到10.11%。国内原奶产量在乳品表观消费总量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二者历年的增速几乎一致。
中国的液体奶、乳饮料、发酵乳人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奶油、干酪的人均水平更低。地区分布不平衡以及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巨大等因素使中国乳品消费市场蕴涵广阔增长空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缩小将促进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同时消费习惯转变、企业销售策略改变将有效地刺激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乳品消费增长。下一轮的增长来自三个方面:对其他饮料的替代。根据AC尼尔森零售研究资料,当前中国消费者在碳酸饮料上的消费最大,牛奶和酸奶上的消费增长迅速,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其替代碳酸饮料的空间较大。我们用居民对乳品需求的增长来预测乳制品行业的成长性,2005年到2020年中国乳品市场平均成长性为12.23%,如果分段考虑,2005-2010 成长性为16.19%,2010-2020 年为9.92%。在乳品支出的内部结构中,城镇居民支出仍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比例逐年下滑,到2020年,所占比例仍将超过73%。
2.巴氏杀菌乳和酸奶类产品将继续高速发展,并展开全面竞争
过去10年中,资源型乳业主要以超高温灭菌乳为主要竞争武器在全国分疆裂土,但全国的乳业价格大战使得超高温产品的毛利率越来越低,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达到奶比水贱的境地,超高温纯奶类产品已经无利可图,超高温酸奶饮品也已经风行全国。为了进一步扩张伊利和蒙牛在北京已经建立了保鲜液态奶的工厂,蒙牛已经在北京市场上获取了保鲜酸奶的高额占有率。鉴于保鲜酸奶连年25%以上的高增长率、高毛利率以及华东市场光明的垄断地位,2006年伊利和蒙牛都将开始在华东建厂,试图撼动光明乳业在华东地区冷藏霸主的地位。预计在华东的合肥及苏州等地,伊利股份将兴建液态奶、冰淇淋及酸奶项目,投资金额总共超过了3.2亿元。蒙牛乳业将投资2.5亿元兴建一个现代化的万头奶牛养殖牧场,形成和蒙牛液态奶生产线相配套的奶牛养殖规模。两大巨头在华南占领市场在华东试探和营销多年以后,终于在光明的利润区--华东开始砸下重拳,一场乳业巨头在华东的对决将拉开序幕。
3.跨国乳业巨头欲卷土重来
鉴于中国的庞大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场,外资从90年代就开始了对中国乳业的投资,雀巢、卡夫、优诺、达能、帕玛拉特、惠氏都在中国建厂并建立销售网络,但只有在奶粉行业雀巢拿下了行业龙头的桂冠,多美兹在婴儿奶粉上一枝独秀,在液态奶的市场上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由于人员和生产成本高,对中国的中低端市场的营销模式适应力较差,无法打开销路,基本上以失败告终,最后选择了退出或与当地乳业合作。虽然前十年外资在第一轮的乳业大战上并不顺利,但采取了更为本地化的策略,由直接参与竞争转为与国内品牌合资,试图在中国乳业竞争格局基本成形后抓住机会东山再起。目前外资在乳业上主要合作对象为:

时间 外资来源 发生事项
2003年 法国达能 持有光明5%的股权,持有娃哈哈50%的股权
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外外资机构 注资蒙牛2.9亿元
2004年 国际资本 蒙牛在香港上市,募集13.74亿港元,约折人民币14.56亿元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 持有河北三鹿集团39%的股份
2005 台湾统一 以10亿元投资,并认购50%的股权,进入东北完达山
阿拉福兹 持有蒙牛奶粉业务的49%股份,合资的奶粉公司总投资达5.4亿人民币,注册资本为1.8亿元
达能 增持光明乳业股份达到9.7%的股权
在全国乳业巨头中,只有伊利公司对外资的引入量不大,仅是2005年与世界最大食品企业之一的芬兰维利奥(Valio)公司签约,买断其5年内全球着名益生菌LGG中国独家使用权。

四、热点话题—乳品行业的诚信危机
2004年6月阜阳的小企业牛奶喝出“大头娃”;5月底开始雀巢婴儿奶粉接连被国家质检单位查出碘超标;2005年6月5日,河南电视台播出了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将过期奶回炉并用于销售的消息。6月7日,光明对媒体否认加工过期奶。尽管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尚未发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从市场上回收牛奶再利用生产”的现象,但却存在“用库存产品在保质

⑺ 澳大利亚维纯牛奶怎么样

最近看到很多西安内陆港的新闻报道哦,您肯应也看到了,我喝了确实不错!
下面是转来的:

澳大利亚的奶牛主要以散养在天然牧场,辅之以及少量的精饲料,全年的产量和原奶质量不会波动特别大。而欧洲奶牛主要是集中棚养,以饲料为主,由于内部需求较大以及受政府补贴影响,价格比澳洲波动较大。还有进口欧洲很多牛奶是还原乳。

维纯牛奶是澳洲自有品牌,区别于普通纯牛奶的是,它具有三大特点:
1.从澳大利亚原盒进口:从奶源到加工成产品全程无任何添加,从澳洲墨尔本直达西安港,以最短的时间直供中国各地市场。
2.奶源来自维多利亚州着名产奶区“高宝河谷”。澳洲维纯的奶源是集中优选自澳洲着名的维多利亚州传统产奶区“高宝河谷”(Goulburn Valley),该地区是世界上生产天然健康食品的最适合的地方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保证了高品质的奶源。
3.澳洲维纯它的品质里面蕴含的多种营养物质也是超多的,它的含蛋白质3.3g/100ml,实测为3.63g/100ml(普通纯奶只有2.9g/100ml)。

⑻ 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乳业的影响究竟大不大

对澳大利亚乳制品实施零关税后,对国内乳业冲击肯定会有,但不会很大。因为目前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奶粉、奶酪、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整体上数量不是很大。另外澳大利亚原奶价格目前高于新西兰,澳洲原奶价格在3.2元/公斤,而主要竞争对手新西兰原奶价格在2.7元/公斤,与新西兰的竞争价格上不具优势。
相对于新西兰是中国海外奶粉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地,澳大利亚也有其优势,目前,澳大利亚是国内奶牛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地。相较于新西兰奶粉出口量的85%出口中国,澳大利亚是奶牛出口量的85%出口到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中国进口了9.29万头奶牛,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5.76万头奶牛,从新西兰进口3.13万头。
面对可能带来的冲击,国内乳业首先要保证质量和产量;其次是液态奶这一块不能像奶粉进口那样失守。另外,建议国内企业不要大量去海外建厂,应该把国内的乳业首先做好。

⑼ 澳大利亚牛奶。

可以说喝过澳大利亚牛奶的人就很多,澳大利亚牛奶在品质上算是最好的了,因为当地优异的地理环境和澳大利亚的自动化生产线。
关于品牌:本地企业大多都是家族企业,数量是不少。能说得出来的有澳大利亚牛奶kinfiled(金域)全脂牛奶、Devondale(德运) 全脂牛奶等等
不买国产的原因是:
1、澳大利亚的奶制品不加添加剂,直接高温消毒灌装保质期长;国产的牛奶大多有三聚氰胺(大家可以参考牛奶检测报告,国家标准限值中 三聚氰胺不高于2.5mg/kg,也就是允许有三聚氰胺添加)
PS.三聚氰胺是一种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查”含量的添加剂
2、澳大利亚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国家标准不低于2.9g/100g)拿kinfiled金域牛奶举例,蛋白质含量3.51左右(在不添加三取氰胺前提下)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原奶价格如何计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