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澳大利亚卖书法,国画怎么样
赔个底儿掉 。
⑵ 野趣 国画
“猫王”璞石先生,猫不惊人死不休
原名:杨广中
1950年生于北京
师从于当代花鸟大师王雪涛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员
中国当代名人名家画院理事
中国国画院院士
中国大写意书画研究协会名誉主席
璞石先生不事名利,喜静,一直醉心于艺术创作,绘画造诣已处于巅峰,却仍生活清苦,崇尚自然无为灵感自然来的道家处事哲学。
璞石先生养猫﹑画猫四十多个春秋,“墨黑于池,废笔成冢”。他发誓:“猫不惊人死不休”,其作品被国内国际各界收藏大家竞相珍藏,曾耗时半年独立完成百猫图10米长卷,被誉为“猫王”。1993年以来,曾先后在黄鹤楼﹑中山舰﹑香港﹑深圳﹑兰州﹑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七次 并获得多次全国书画大奖,他的作品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收藏。
其作品《福禄寿喜猫趣图》在2009年澳大利亚国际书画大展荣获金奖,并被誉为“猫王”。
璞石先生不光画猫,他的大写意花鸟技法也是炉火纯青,大气磅礴,运笔自如,大墨大彩将国画大写意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将大写意花鸟和猫完美融合,创造了中国画猫的巅峰。
猫在中国有很多吉祥的寓意,有招财长寿之寓意。璞石先生把猫和中国传统吉祥花卉相融合,以猫喻人,千姿百态,尽显华夏水墨之无穷魅力。《福禄寿喜财》吉祥四条屏既有白石老人大写意花鸟的宏伟大气,又有雪涛先生小写意花鸟的娟秀委婉,堪称兼工带写花鸟之典范,韵味自含其中。
⑶ 碧海舟的艺术简介
艺术特色
碧海舟画作巧妙地融合中西文化,自成一家,成为超现实主义流派开山鼻祖,引领一代画风。从整体上看,画作主体都神态饱满、充满张力,生动传神,意蕴丰满,笔触遒劲有力,狂放洗炼,不拘一格。通过线条疏密、色彩浓淡的精巧组织,生动的凸显出了画作主体的特点,彰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崇拜。
艺术年鉴
一九九二,长春电影节期间,在长春举办大型画展。同年,代表作《长城魂》以2200万人民币被画家拒售。
一九九三,作品《日》、《月》参加文化部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名人精品画展”。同年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应古牧等国家领导人邀请举办大型画展。
一九九四,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碧海舟现代中国画展”。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先生,全国政协常委俞雷先生为开幕式剪彩,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刘璐、中国视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陈瑞君,刘开渠夫人等前来贺词。此次展览参观者达数万人次,其中有80多岁的老者,也有年仅几岁的小孩,有探情买画者,也有邀请到国外展览者。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首都20余家媒体对画展盛况纷纷做了报道。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对高2.66米,长27米的世界最大写意人物画《罗汉行》进行了专业报道。
一九九五,在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首次拍卖会上,作品《菩提树下》以8.5万元夺魁。
一九九六,作品《新生》被法国卢浮宫收藏,《朝拜》被佛罗伦萨美术馆收藏。同年,在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中,作品《风雪牦牛》以十二万元成交。
一九九八,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SPAN GALLERY”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其作品《罗汉》被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艺术馆作为馆藏收藏,收藏中国当代画家作品在该馆尚属首例。
一九九九,在澳大利亚奥华博物馆举办大型画展,作品与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艺术大师精品一并展出。
二零零二,作品《天马行空》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2年6月于中日友好东京株式会社展出该作品。2002年7月作品《横空出世》被天安门收藏。
二零零七,“碧海舟画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展出的画作题材多为骏马和罗汉。艺术爱好者、媒体人士等30多人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社会评价
——中国艺术界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恪守传统,另一种基于传统并有所创新。碧海舟则属于后者,他游历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其浓郁的宗教色彩与民族气息,以及他对完美的水墨画的追求,让他的创作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碧海舟先生已成为全国最有希望的画家之一,年仅40岁便接近了事业的黄金时期。(中国日报1994年12月2日 )
——艺术家是以炽热的情感去拥抱自然,以多彩的画笔去表现自然。而碧海舟是以生命去拥抱他所炽热的艺术。他用画笔发掘自然的内在生命,去表现自然本质的美。他用干枯苍劲的墨迹和狂野简练的线条,把每一幅画都构成了一首宏伟的交响乐,把观众引向那样迷人的笔墨境界,去欣赏笔墨的风光,去领略笔墨英雄气魄,去揭示笔墨的神秘底蕴。可以说他开创了中国画表现主义先河。(人民网 2007年01月16日)
——我们常常说画如其人,欣赏碧老师的作品,一种奔放、洒脱、飘逸之感时常扑面而来……我们为他感动,也为他执着的精神所钦佩。(《东方论坛》中国着名国画大师碧海舟专访)
——碧海舟的画让即使不懂艺术的人在观其画后也能感受到一种震撼灵魂的巨大冲击,让人感受到艺术品的纯粹。他的作品远观气势豪迈,大气磅礴,笔墨酣畅,其马狂奔咆哮,奔腾虎跃,神仙罗汉更是浑洒自如,神态各异,表情生动;近观作品细致饱满,笔墨技巧更显成熟。(艺术周刊)
——古往今来艺术界有这样的说法,艺术是情感的轨迹也是生命的轨迹,没有生活便没有艺术,碧海舟用汗水用心血用生命走过了他几十载春秋。在这个历程中他有过小桥流水般的明媚,更有过枯藤老树昏鸦般的晦涩,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而正是这几十年的风雨积淀,成就了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艺。(传媒网)
——碧海舟画中展示的正如他常说的:“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生命不息,艺术不止,这便是碧海舟对艺术的执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小东)
作品展示
《罗汉行》
碧海舟最得意的作品,画于1993年。画高2.66米、长27米,一共画了37个形态各异的罗汉。199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画展上,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出价高达680万澳元仍未能将其拿下。此作品被作者带回国内,近 10年来一直未成交,该画作何时能出手,成为艺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长城魂》
该作品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纷争探索、日益进取的精神风貌。长城魂精致的笔触、独特的创意,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骏马系列
《横空出世》、《天马行空》、《马到成功》等以马为题材的作品是画家的得意之作,“马背上长大”的碧海舟,从小就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提笔画起马来更是激情喷涌,收放自如,笔触凝练而又充满张力,所画之马活灵活现,神韵十足,让人回味无穷。
《惠安女组图》
碧海舟笔下的惠安女柔和中带着禅意,色彩浓淡相宜,神情与仪态惟妙惟肖,让人无限遐想,好似扑朔迷离之间又充满了神性的解答。
……
碧海舟感悟
“只有苦难才能造就一个艺术家,我的每一幅画都饱含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一幅画作只有充满这种生命力才能给人横空出世的感觉,也只有这样的画作才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
“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为了梦想投入毕身的精力是值得的。”
“国画是中国土壤里诞生的艺术,只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茁长成长。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的使命就是为了艺术而来,为了国家的兴旺而来。”(碧海舟曾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澳大利亚政府给予别墅、汽车以及翻译,希望碧海舟能留在澳大利亚,而碧海舟却毅然回国)
“坚持画,坚持不懈的画,不以绘画换来功名利禄的画,才能更接近于艺术创作的本身。”
……
⑷ 一路奋飞入云天(3字当代国画家)
欧阳龙,1938年生,安徽萧县人。1960年毕业于皖南大学艺术专科,自幼从师老画家萧龙士,后拜师李若禅先生。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江苏省徐州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爱其真骨 昂首长吟 ——《欧阳龙画集》
序
程大利
欧阳龙先生是位优秀的花鸟画家。 我常常回忆起与欧阳交往的愉快日子,其大朴不雕的风采让我难忘。让人感到生命脆弱的是,年仅62岁竟溘然长逝。近代画史上才华过人的陈师曾、陈少梅乃至徐悲鸿、傅抱石均早逝,但他们的作品却推动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艺术家以作品存世,在延续着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让后人的生活更有质量。 欧阳龙1938年生于安徽省萧县。在这片四省交界的百十公里的范围内,诞生了一批现代艺术名家,如刘开渠、李可染、朱德群、王子云、萧龙士、王肇民等。黄河古道那厚拙又不乏灵气的民风、民俗和吃苦耐劳的秉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当代艺术家。欧阳就是这批艺术家中的优秀代表。面对画家留下的大量作品,我们逐一欣赏研究,便得出了一个结论:欧阳的艺术境界高,修养深,笔墨沉厚,形成了自己的形式风格。境界高是画家心胸人品的体现。画格有高低,非大胸襟形不成大手笔,当然也出不了大境界。大境界是站在认识论的高度上看技法,认识论决定着方法论。眼高手自然会高,手眼关乎人品,而人品是个综合问题,这其中包括心胸、境界、眼力。所以,古人列出“人品高——气韵高——笔墨致”的逻辑关系,中国画是中国画家人格的写照,与画家的格致气度互为表里。欧阳有诗“无意去留沙渚雁,不惊宠辱海边礁”,“声远犹堪惊海岳,拔除万累云间翔”,由诗便可知其艺术追求。澄明的心境如沙渚之雁不计去留,如海边礁石,宠辱不觉。人毕竟也有“累”时,欧阳却崇尚“拔除万累云间翔”的境界,意远心高非常入可比,其赋予情感色彩的画作自然动人心魄。欧阳笔下的鹰隼、花卉和石水是画家心灵的写照,是超拔尘俗、翱翔于云天的丈夫情怀。修养深,使欧阳和一般画家拉开了距离。他自幼酷爱读书,每读必有心得。读书是读书人的基本素质,是文化人(包括艺术家)的生活状态,似乎不须多沦。但作为中国画家,如果没有国学修养就无法完成中国画谋誓�导泄��飞系奈娜藙T家无一不具有很好的文化修养,这种修养包括思想的、知识的、艺术的,一双犀利的眼睛能识真伪高下,对艺术的理解通达透脱。艺术一靠感觉,二靠修养。修养是几十年的积累,而且是“化”的过程。“天织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这就是修养。欧阳对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古典文学都有很好的修养,他写了许多精辟的文章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见解,出版了许多专着,这些文章和专着的学术含量都是很高的。我曾与他多次交谈,感到他对艺术的领悟很深,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问家气质。话虽不多,但句句要害,直逼本质。欧阳融学识于艺术实践,常有独特心得。且看他在《画鹰记》中所写的从艺心得:“于绘事之外,常用心于庄、屈,论道于黄、老,佛经禅机时亦冥悟,以胸中之气与天地精英相契合。挥运之时,则脱去自然之羁绊,心手两忘。此即所谓“得鱼忘筌”者也。自然之鹰仅作为精神之载体。又于酒阑兴酣之际,随手挥洒,墨亦浑然,非鹰非鹏,非雕非鹫,无心无笔,无我无相,此又一层境界,其中意趣,未可尽言矣。”达到这层境界,正是欧阳的修养所致。对哲学、美学、艺术学的修养,使他具有不同于一般画家的技巧。笔墨沉厚是我对欧阳笔墨技巧的总体认识。沉是相对于浮的,厚也是相对于薄而言,沉雄厚拙既是欧阳的审美取向,也是他几十年实践的结果。欧阳书法根基甚厚,初自汉隶人手,转而大草,学张瑞图笔法,方笔折股,体现欧阳性情中潇洒利落的一面,但中年后行笔愈圆,朴素中深藏厚拙,无剑拔弩张之势,此属审美的高格调。以书法渗入画法,自然笔笔老到,展示着中锋的魅力。欧阳作画行笔不快,落纸沉稳,用线、点虱,不求表面流畅俊逸,注意力透纸背的渗化效果。� 中国画的笔墨“向有文野之分,相去正不可以道里计”,这粗看起来是技法问题,实质上是画家整体素质的体现。欧阳所着《水墨画鹰技法研究》已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技法书,而是画家美学观念的诠释。他的许多见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道出了中国画艺术的文化品格。我坚信,如果再给欧阳20年时间,他将会创造出一个水墨画的高峰。
在出版《欧阳龙画集》之际,谨以此短文作为对欧阳兄的悼念。是为序。
2001年3月于京华程 大 利(序)
画如其人。 “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珪,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王通) “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 (刘勰) “大痴坦易而洒落,故其画平远而冲濡;吴镇孤高而清介,故其画危耸而英俊。”(张庚) 欧阳龙,为人淳厚耿介,不擅机巧,讷讷不多言语,而情感世界丰富且坦诚。为事豁达恢宏,不计子芥又不失谨严。我与之交往是先读其文、阅其画,神交已久而后成为友的。偶与之论画,知其积累之厚且博闻疆记。他爱三思而后画,思之所得写成文,于是数年来积下了不少见解透辟的文字。那文风也是以深见长,不露圭角,不冒火气,是娓娓谈出的心得。数十年的修养锤炼,使得人格、画格、文格浑如一体。 郭若虚有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欧阳龙的画落笔沉厚,无一丝轻浮,用中锋慢慢去写,不慌不忙地运斤游刃,象钝刀刻石,又象农人掘土,以深厚见长。他没有那种一挥而就的才子派头。喜欢凝神思索,慢慢起笔,缓缓收笔。不是说中国画不能快,最实质的问题不是运笔速度,实质问题是能否见骨,见骨力。“骨法用笔”是中国画审美的至高准则。所谓“笔能扛鼎”,“笔端如有金刚杵”,便是指中国画用笔柔中寓刚的效果,这很象中国的太极拳,在如行云流水般的绵绵运行中藏着深深的力度。正因为如此,轻浮和火气便成为中国画用笔之大忌。 欧阳龙的画情感沉静、真挚,画面简洁利落,从不拖泥带水,画蛇添足。这也一如其人,他这人感情内向而又分明,对生活体察透辟,处事干练。画面是心态的轨迹。宁静、内省、恬淡的境界正是千载而下中国画家们所孜孜追求的境界。 欧阳龙今年51岁,大学毕业已近三十个年头了,但在艺术上的奋进和刻苦不亚于初初上阵的青年。他到了苦苦思变的年龄,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语言,我们还无法预测这种新探索的结果。但我对朋友们的探索向来给予热诚的鼓励并寄予厚望。� 辉煌的传统艺术顶峰使后人叹为观止。难辟新径的苦恼折磨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从文人画这个角度讲,我想,不必刻意去追求极端。真实地坚持不懈地写自己的心态和感受也就够了,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不间断的素养的锤炼,就这样画下去,画下去,那就是自己的语言。因为,中国画是人格的记录。
1989年盛夏于南京
欧阳龙书画艺术成就简介
一、专集:
《欧阳龙画集》1990年4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历代:书法作品赏析》1992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水墨画鹰技法研究》1998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二、论文:
书法论文5篇被收入《中国书法论着词典》1992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国画欣赏杂谈》1980年8月24日《安徽日报》发表;《试谈书法的表情美》1983年《书法研究》第三期发表;《常与变》1984年《书法研究第四期发表;《侧锋辨误——与胡问遂同志商榷》1985年《书法》第六期发表; <<谈书法的韵味追求>>1986年《书法》第四期发表;《怎样画菊花》1991年《中国书画报》连载;《萧散散论》1992年《美术向导》第四期发表;《论生活的真实感与意象酿造》1993年《国画家》第四期发表;《王羲之文艺心理初探》1993年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交流;《心与心的交流》1995年4月13日《中国书画报》发表.
三、国家级报刊出版、发表书画作品:
书法一件入选《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书法一件入选《当代书法艺术大全》(中国书协编) ;书法一件入选《当代中日书法作品集》(中国书协编) ;国画《菜花雏鸡》发表于《中国书画》第?期;国画《火鸡》发表于《中国书画》第34期、《中国文化报》1988年8月21日版;国画《金翅击沧溟》发表于《人民日报》1988年9月27日版;国画《三鹭图》、《不染污泥出众芳》发表于《美术之友》1990年第3期;国画《小鸡都来》发表于《人民日报》1990年11月5日版;国画《双鹰图》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10月31日版;国画《乱分春色》发表于《文艺报》1991年3月2日版;国画《听涛》发表于《中国青年报》1992年7月6日版.
四、省级报刊发表书画作品43件、论文23篇。
五、国家级单位展览和收藏书画作品:
书法《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980年参加“全国第一届书展” ;书法《适我无非新》1982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书法展览”; 国画《鹏程万里图》1991年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国画《扬波万里图》1991年被北京天安门城楼收藏;国画《相知在河源》1992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花鸟画展”(后被收入画集); 国画《双鹰》、《油菜双鸡》1992年被文化部炎黄艺术馆收藏;国画作品参加第三届至第十一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 ;国画《鹰》参加1992年“全国着名书画家作品展”; 国画作品20件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参加花鸟画联展;国画《大野雄风》1994年参加“全国人大成立40周年展”; 国画《双鹰》1994年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国画《鹏程万里图》1995年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收藏;国画《松风英韵》1995年参加“中国当代着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书法《唐诗一首》1996年被中南海收藏;国画《雄鹰》1996年被齐白石纪念馆收藏;国画《兰》1997年入选“当代中国画掇英展,并被收藏.
六、出国展览作品:
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的中国画廊“中国名家画联展”展出国画作品4幅 ;199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董卡斯特美术馆展出国画作品8幅; 1992年在日本书艺院主办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书道展”展出书法作品1幅 ;1993年在瑞士“圣诞画展”展出国画《紫藤小鸡》、《兰花》; 1994年2月在法国圣太田举办画展 ;1994年国画《雄风》在加拿大展出 ;1994年12月在巴黎龙报艺廊举办个人画展.
七、入选各类辞典:
《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辞典》1993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画家辞典》199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1993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世界名人录》1996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世界前五百人传记》1996年美国名人协会出版社出版.
八、荣誉和获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徐州国画院院长;国画《鹰》1992年获“加拿大第二届枫叶奖”; 书法作品1992年获“日本书艺院国际文化交流书道展银牌奖;” 法国总统希拉克1995年5月亲笔致信赞扬国画《双鹰》,1997年5月由北京荣宝艺术拍卖公司高价拍卖.
九、艺术评价:
《丹青难写是精神——谈欧阳龙与他的画》作者 萧龙士 ;《书与画》1983年第二期发表《怪——不悖画理,放——不失规矩》作者 乔木 《江苏画刊》1987年第九期发表《腹有诗书气自豪——评<欧阳龙画集>》作者 纵横 《美术之友》1990年第3期发表《书法长廊的回音——评<历代书法赏析>》作者 苏文 《美术之友》1993年第2期发表《总统和画家的翰墨缘》作者 杨世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报》、《工人日报》、《扬子晚报》、《作家文摘》、《扬子广角》发表《凌云健笔写英姿》作者 若愚 1994年12月巴黎《龙报》发表《东方凤韵——欧阳龙巴黎画展述评》作者 若愚 《中国书画报》1995年4月发表《欧阳龙的雄鹰图》作者 丁虹《美术报》1996年10月28日发表《笔筒意蕴,景小情长——喜读欧阳龙的小品画》作者 纵横,《中国书画报》1998年10月12日发表《鹰痴欧阳龙》作者 甘一鸣 《当代书画家》1999年4月1日发表《潜端画师虽辞世,留下雄鹰击长天》
⑸ 国画花鸟繁茂与萧条的对比
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花鸟题材中国画古今对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画被划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或称之为三大类,至今已成共识。三大科中,花鸟画独自成科最晚。1000多年来,虽然战乱频起,自然灾害无数,不知有多少花鸟画的精品力作灰飞烟灭,但祖辈们仍然为我们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花鸟画传统佳作。
花鸟画在魏晋南北朝初露端倪,到南唐时有了自己独有的身份,而真正的繁荣,从现有流传下来的作品看,当属宋代。
花鸟画的题材
花鸟画的题材并非仅有百花和各种鸟羽。牛马猪狗、虎豹狼鹿、鸡鸭鱼虫、蜂蝶猫兔等等动物,以及松柏梅竹、蔬菜瓜果、玉米稻菽等等植物,均在花鸟画的题材范围之内。虽然人物、山水画的发展要早于花鸟画很长时间,花鸟画的题材又只是这些花花草草、猫猫狗狗,但花鸟画的身份并不低于人物画和山水画。今天,花鸟画依旧是人们最易接受的一个画种。眼下,人们囿在城市钢筋水泥的包围之中,更愿意在厅堂、书房、卧室内挂上一两幅赏心悦目的花鸟画,遐想自然的美妙,以此放松心情。
历代文人士大夫偏好梅兰竹菊,就是今天,但凡可以称得起家的花鸟画家,都会撇几笔兰竹,因为它是品德和精神的象征。有些见多了梅兰竹菊的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花鸟画不过是一种把玩笔墨的小玩件,创新、突破、发展从何谈起?这实在是历代文人士大夫给出的一种错误导向。我们只需不囿于文人画的兴趣指向和笔墨把玩,放眼当今的风物人情,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观察,向造化学习,同时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将花鸟画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花鸟画的立意
历代花鸟画家下笔之前必先立意:要么洋溢一种明艳富丽祥和之气,要么流泻一种孤寂荒寒岑傲之气。最早的花鸟画家中,黄荃的作品立意便属前者,徐熙的作品立意便属后者。沿袭至近当代,画中主题若为雄鸡或雉鸡,题款便曰:大吉图;添上牡丹,题款便曰:富贵大吉图;若是松竹梅,便是岁寒三友;若单是竹,便是有节、虚心等等;若是菊,便是霜后益艳;若是鱼,便年年有余;若是果,便硕果累累;若是马,便龙马精神;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最有名的要数齐白石的两幅作品立意。一幅画了几只蟹,题款曰《看你横行霸道能几时》,契合全民抗日的民族精神;一幅画了几只蝌蚪游出山泉,题款曰《蛙声十里出山泉》,实在是妙。其实画什么,怎么画,这和画家的出身、阅历、性格、文化储备、审美取向有着密切关系。今天的花鸟画家见多识广,立意就更是自由宽泛,许多旧时画家笔下从未出现的表现对象和手法,今天都可以从一些花鸟画作品中一饱眼福,因此画作的命题立意,自然是新意备出。
花鸟画的构图
构图属于绘画的形式美感范畴。传统花鸟画的构图与今天的花鸟画构图没有太多差异。画家所要表现的题材、立意、内容多寡、如何用处决定构图样式,总之要让画面的构图虚实疏密有致,看上去舒服才是,今天也一样。画作完成之后,装裱起来,也就产生了横幅、竖幅、册页、扇面、屏风、条屏等形制样貌。横幅还有卷、手卷、长卷等区别,竖幅则皆为立轴。所不同的是,今天因为抽象、构成等表现手法的产生,构图的法则也多少有一些改变,而作为绘画表现形式之一的装裱,则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有改观。现在的挂轴装裱越来越少,最常出现的是在展览馆里(目前办展览装框的也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实用的装裱则已基本废除了挂轴而多采用装框,而且装框的材质、样式、水平越来越高。应该说,装裱,也是绘画构图的内容之一,千万不可小视。
花鸟画的笔墨
天池山人和八大笔下的花鸟,无论牡丹、芭蕉、葡萄、荷花还是苍松、翠竹、梅花,全不着一点色彩,玩的就是用笔、濡墨,将笔情墨韵把玩到最高境界,以致如郑板桥这样妇孺皆知的画家,都甘愿做青藤门下走狗。扬州八怪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许许多多的花鸟画家,无不将笔墨奉为至上。那是一种时尚啊!
花鸟画在魏晋南北朝初露端倪,到南唐时有了自己独有的身份,而真正的繁荣,从现有流传下来的作品看,当属宋代。
笔墨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花鸟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如果一位画家的笔墨功夫锤炼不到家,那么他笔下的作品一定会显得稚拙,缺少生气,更乏意蕴。即使是工笔重彩花鸟画,其线条的勾勒也必须见笔。笔力强,线条便富有质感表现和生命力;笔力弱,线条便拖沓扭捏,从而少有表现力。没有多样的高超的笔墨技法,心里纵有千般想法,面对化机无穷的宣纸,常常会徒叹奈何。一幅形式和内容都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作品,笔墨的表现力无疑是到位的,但同时也要知道,即使是一位笔墨十分老辣的名家大师,如果他的笔下没有可以欣赏的形式内容,再好的笔墨又有何用?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花鸟画家,尤其是年轻一些的花鸟画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既不神化笔墨的表现力,亦不轻慢笔墨的表现力。需不需要笔墨表现,全看自己所要表现的内容对象是否需要。
花鸟画的色彩
在宋元传统中,虽然水墨被日渐看好,但颜色在中国画中尤其在花鸟画中,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宋元时期的花鸟画,由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笔墨色彩俱佳,以致形神兼备,生动可人。只是元代以后,尤其到了明清时代,文人画风靡画坛,水墨至上,以致哪位画家笔下的形象比较写实和多用了些颜料,便被视为俗不可耐而降为下品。我们为什么非要把色彩表现推给西画呢?要知道,仅仅提倡水墨而贬低色彩,这会使中国画的表现力损失多少魅力啊!我在澳大利亚南威尔士美术馆看画展,深深地被馆藏经典的油画作品所震撼,久久不愿离去。后来走进亚洲馆,看到中国展区有几幅立轴水墨山水、花鸟画挂在那里,陡然的对比之下,竟觉得中国画怎么会那样苍白和单薄!
这样说并非就是要否定文人画,文人画在中国画史的地位是否定不了的。即使在今后中国画发展的道路上,相信文人画的表现方式也会更加与时俱进。如今,花鸟画早已不是昨日面目,各种表现手法异彩纷呈。也正因为花鸟画的.蕴含自然和绚丽多姿符合今天的时代要求,相信花鸟画的前景将是灿然美好的。
花鸟画艺术特色
《竹鹤图轴》,黄荃鸟语花香作为大自然中美的对象,早在三代上古,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绘事之妙,亦相继寓兴于此,与诗人相为表里。据文献记载,六朝时的顾景秀,刘胤祖皆精于蝉雀,笔迹谨细,赋彩新丽,形象微妙,是花鸟画之蓓蕾初萌,至唐代薛稷的画稿,冯绍正的画鸡,姜皎的画鹰,均有名于时,大略以工笔设色的画法写生逼真,中唐以后,花鸟画正式独立成科,可以作为标志的便是边鸾,于锡,梁广等一大批花鸟画家的涌现。其中的边鸾的成就最高,他长于写生,画法工笔重彩,笔迹轻利,赋彩鲜明,形象生动逼真,中国花鸟画的传以及工草没色的技法,到边鸾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了。
进入五代,以“黄徐异体”为旗帜,花鸟画一科臻于圆转成熟。当时西蜀的画坛,由习光胤,滕昌祐带去了唐代的传统技法,到了黄筌父子手里获得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作风艳丽丰满,谚称黄家富贵,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以落墨为格等江湖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意境清淡隽秀,谚称“徐熙野逸”,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没有超出这两大基本的传统技法之外的。
黄氏父子有“写生珍禽图”,“山鹧棘图”,存世,其作风,技法,大体而言先用细淡的墨线勾出物象的轮廓,然后再根据对象的不同质感在相应的轮廓内渲染色彩,所以达到高度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然而,徐熙及南唐诸家的真迹却无有流传,对于“徐熙野逸”的作风和技法,无从考证。
花鸟画历史发展
花鸟图像,在远古先民开辟混沌的历史中孕育产生,并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从早期质朴的凿刻岩画起。新石器时代即有了用毛笔画在陶器上的表现,其初出的清新之景,开辟了中国艺术特色的道路。此后至东汉的数十年间,花鸟图像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几经变化,并且在艺术表达的工具方面,越来越在毛笔的使用上臻于成熟。因此,花鸟图像尽管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各个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中国艺术的特点,使之在艺术专门化的发展趋势的流向中,向花鸟画方面运动。
《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推荐度:消防题材宣传片文案推荐度:美术《中国画草虫》教学设计推荐度:古今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推荐度:小学生爱国题材的演讲稿推荐度:相关推荐
《花鸟题材中国画古今对比.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花鸟题材中国画古今对比】相关文章:花鸟经典散文07-04论中国画的内涵和中国画欣赏04-03古今的格言11-02中国画的精神04-24战争古今的名言03-09古今交友名言精选08-25古今励志名言03-16古今担当名言01-24古今中华经典散文07-10
搜索文档
Copyright©2000-2022 百文网 oh100.com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
回到顶部
首页
下载
润稿
⑹ 什么是国画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
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
⑺ 国画是什么
国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和水彩画不同,国画必须使用“毛笔”,利用毛笔蘸水、墨,然后再作画于绢或者是宣纸上。国画是起源于汉代的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国画的地位哪怕经历了如此多年,也还是非常重要的。国画是可以以人物、或者是以山水、亦或者是诗文来作画的,所以范围并不是那么限制,但是却要求很高的水准和水平,毕竟国画和水彩画、蜡笔画不同,国画是需要毛笔加墨汁来作画的,这也是它珍贵的原因之一。
⑻ 国画是什么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甚至有时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所谓“笔”,是指钩、勒、皱、点等运用毛笔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所谓“墨”,则是指中国画以墨代色,运用洪、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常讲的“墨分五彩”(指黑色的焦、浓、重、淡、清等五种不同的色度)或“六彩”(上述“五彩”再加上宣纸的白色),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国画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⑼ 边兆良国画值得收藏吗
值得收藏。国家一级画师边兆良简介斋号悦情,1937年生,祖籍天津。现为辽宁国画院专业画家。中国核工业神剑书画协会理事,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原画院一级画师,盛东书画院副院长。潜心作画30余载,作品受到花鸟大家的称道及收藏专家评论边兆头良写意牡丹作品:”形神兼备,情景相融,笔致妍秀,简逸纵放,布局灵变,清新俊俏,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中照,顾气魄。近年来,边兆良的作品远涉重洋,香飘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进入新世纪后,沈阳日报,沈阳晚报,北方航空报,都市家庭报,晚晴报,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均报道了边兆良的国画艺术及作品。
⑽ 澳大利亚国画,国鸟是什么
不对吧……
国花:金合欢
不少以讹传讹的资料说,澳大利亚的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透过其官方网站声明,澳大利亚至今(2009年)并无任何官方认可的国树、国鸟或国兽。澳大利亚政府是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欢为国花,至今为止并没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动物和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