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在澳大利亚牧场打工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条件
上图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
作为新媒体、新经济的代表,新浪网特制作《总编在线》版块,希望通过与各大主流媒体总编辑与网友、读者的近距离交流,为记录中国媒体的发展轨迹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这个特别系列访谈中,我们邀请的总编,将通过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方式,与我们的受众共同探讨传媒业的发展、问题,以及最新的标志性事件与现象。
在线的媒体总编缉,均来自最具社会影响力、最具媒体传播实力及新锐视角的媒体。
我们的目的是:共同丰富与繁荣大媒体概念与产业,为让媒体受众近距离倾听传统媒体高人的声音。
第20期《总编在线》:2003年3月26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以下为本次嘉宾聊天的实录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新浪总编在线第20期聊天现在开始,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拴科先生,他曾经从事过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的地貌第四届地质环境演变的工作,下面请李社长介绍一下他个人的一些情况。
李拴科:新浪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第一次到嘉宾聊天室来谈一谈我们的杂志,我自己是从科学研究转向媒体的行业,23岁到33岁,十年的时间,在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进行考察和研究工作,前后算起来有四年的时间在南极做考察研究工作,有四年在青藏,有两年在北极,从33岁到现在,这个杂志以前叫地理知识,1998年改成了现在的这种形式,这个杂志2000年10月份命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去年1月份,日本版的版权卖给了日本的出版公司,出版了日文版。
主持人:从刚才社长的介绍看,社长的经历很丰富,杂志也很专业,请社长介绍一下这本杂志的读者定位是什么?给哪些读者看?而且办这个杂志的宗旨是什么?
李拴科:说到这个问题,稍稍占用大家多一点的时间,谈到媒体的定位和宗旨的时候,很重要的是媒体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最重要的是后面两个字——地理,这涉及到怎样认识地理,对于地理的概念,我们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体验,都有一定的了解,比方说我们刚出生的小孩,当他很小的时候,如果天气变化了,父母不能及时增减衣物,或者保暖,就会生病,甚至一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没有多少文化的成年人,对于地理多少有一点了解,比如说出门会告诉他向东走,向西走,今天刮风了,今天下雨了,起沙尘暴了,能见度很差等等,这是很朴素的地理概念,这是从有了人类,或者说对我们个体来讲,从一出生伴随我们一生的东西,最朴素的地理概念,甚至说只要有生活积累,哪怕没有多少教育背景,也依然是存在的,这个层次的最朴素的地理认识,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个层次,上升到地理的实践方面,比如说农民要知道什么季节要播种,什么季节浇灌,什么季节除草,什么时候收割,跟生产直接相关的,这是实践地理的范畴。工人要开矿山、修公路,挖矿、搞勘探,我们要旅行,走到哪儿,上什么路,过什么山,穿什么衣等等,跟我们出行有关的,都是我们实践地理的范畴。这有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除了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之外,还要靠基础的教育,没有基础的教育环节,第二层次的地理素养就不太可能形成。
第三个层次,就是版图、地理理念和地理哲学,我们讲到中式版图,军人的天职就是守卫中式版图,这样版图的概念是军人应该有的。政治家来讲,守卫着他自己应该有的界限,这样的界限是政治版图。商业版图,大家多少有一些了解,比如说有一些倾销,什么是叫做倾销,从地域上来讲,就是我的地区通过其他的方式侵入你的地盘了,大家组织WTO,实施一个新的规则,限制一下。文化版图就是自己拥有的文化属性,什么样的地域,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衍生、传承、发展、变化的,像我们的汉文化一样,我们的汉文化就是独有的季风气侯下,繁衍、发展、变化的。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对于我们出行者来讲,出行的理由。大家会看到很多旅游的题材,旅游的媒体,或者旅游的书籍,介绍的是类似于菜谱一样,告诉你要去哪儿,比如说我是外地的游客,今天到北京了,会告诉我今天去天安门,明天去故宫,去长城等等。我到了北京,我为什么去长城,为什么去故宫,为什么去北海,一定有独有的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精髓的东西吸引了我,这样我才去。因此,我们要介绍中国国家地理是什么呢?中国国家地理主要是以地理思辨、地理哲学,刚才我所讲的第三层次的为媒体的立题命脉,两句口号的东西,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解释起来道理很简单,《中国国家地理》这样的媒体,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描述和展示,不仅是美,更重要的是思辨,也就是惊叹号加问号,落脚到对人文的影响,中国国家地理这一期我们讲的沙尘暴,我们知道,很多媒体里面展示的沙尘暴是妖魔式的,我们都知道沙尘暴很坏,很糟糕,弄坏了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房子很脏很乱,谁又知道沙尘暴是我们地球上不可获缺的,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比如说海洋里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瘀泥,实际上海洋的瘀泥不是一般的泥,是营养的矿物质,有大部分是通过沙尘暴带过来的,小时候是通过河流冲到海里面的。如果没有沙尘暴,假如我们有能力把所有的风沙都压下去,整个海洋系统都会崩溃掉,这样对我们人类一定是灾难性的。
除此以外,沙尘暴减轻地球的酸雨的危害,如果没有沙尘暴,酸雨已经威胁到我们北京的地区了,着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的物质颗粒,综合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的东西,使我们感觉到雨没有那么酸。另外是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诸如此类的东西,媒体应该有责任告诉社会,让社会真正认识到,一个自然现象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存在的道理,自然规律是不能抗拒的,很多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适应它。这样一个纯自然的题目,落实到人文上面来,让每个受众都能感受到它的对人文的影响。
返过来,昭示人文精华,人文类的题目一定要揭示它的自然背景,讲一个浅显的例子,很多媒体都讲吃,很多手法去讲,我们可以想到,我们很多饮食类的杂志,菜谱等等,很多都可以做的。地理杂志可不可以讲吃?地理杂志最朴素的概念是衣食住行,有地区的差异,一个地区的人吃的工具跟别的地区不一样,我们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吃的形态也不一样,一个地方的人用嘴吃,如果另外一个地方的人用鼻子吃,另外一个地方人用耳朵吃的话,这是一个地理的话题。如果还有另外一种办法,网友都知道,中国是由五色土组成的,大家想过没有,每色土上人们吃的方式,或者用料的搭配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地理。
比如说我们的西北地区,主体上以吃酸的为主,因为西北地区的水质和黄土分布面积很广,这个地方生产的蔬菜、食物碱性很高,吃酸的东西有助于PH值的平衡,黑土地以咸的为主,因为黑土地里大量的镁,咸的东西可以分解每。长江中夏有底带,吃辛辣的东西,等等,这本来是人文的话题,背后有自然的背景,从这个角度做,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话题,这些东西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我担心有网友们误解,正因为有这样的题材,你们在生拉硬拽,在编造这样的故事,对于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不同的行为的人一定有他的看法,农民对于土地依附于它,是无奈的依附,很多人愿意到城里打工,不愿意在土地上生活,但是同样这块土地,组织文学家、艺术家、画家、作曲家,建筑开发商,当然包括地理工作者,我们每个人写的考察报告不一样,作曲家会写一首很好听的音乐,画家会画一幅很有激情的画,文学家会写散文……
主持人:我们国家的地理杂志也做了一期沙尘暴,这对于北方的市民来说,可能是影响很大,而且可能立刻会感受到沙尘暴给我们带来的不便。现在有两个问题,我们的杂志走访了兰州和古浪和武威这些地方,我们想了解一下,中国的沙化到了什么地步,刚才社长说没有沙尘暴也是不行的,是不可获缺的,那么我们想,一个是到了什么地步,第二个,现在有一种观点,沙化可以控制,但是不能根治,您是什么样的看法?
李拴科:从自然的概念来讲,沙漠化是自然的过程,人类不能改变自然的足迹,如果人类强制地改变自然的足迹,像我们以前讲的,我们要征服大自然,跟大自然斗争,这是不可取的,最后造成了大自然更厉害的报复,沙化的过程是自然的过程,所以我们采取一些植树造林的方式,不一定控制住沙漠化,因为树木的增长跟沙漠化有一定的感到,这个地方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因的。
我们的南疆和北疆两块大沙漠,全球有沙漠也有绿洲,新疆越来越干,变成大沙漠、戈壁,但是大家别忘正是全球性的被回归性的地带,都是沙漠地带,我们国家的长江中夏忧烦而是鱼米之乡,大自然有不同的格局,就会有不同的自然地带,该种什么树,该长什么草,该是什么样的景观,就一定是什么样的景观,大的规律不能改变的,人类也没有必要改变它。返过来说,中国的沙化的程度究竟什么样,抛弃掉某一个小镇,某一个小村庄,某一个房子,大范围讲,有些地方在沙化,有有些地方沙化在减退,在变成草场。除非有一些地方的沙化是因为人类无知地开采它,植树造林不能防止沙化的进程。有一些地方,地表的水很少很少,本来能满足草场的需求,草对水的需求很少,如果就这么一点水,能供应,做个比方,这一杯子水,能养活周围一平方米的草场,这个地方的草场就不会变成沙漠,如果我非得栽一棵树,大家知道,树的根系很强的,会扩张到其他的地方,把其他地方应该长草的水都吸过来,结果是草死掉了,表面裸露了,成了沙化,这样树也活不了,随着树越长越大,需要的水分也越来越多。
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利用或者保护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地分析和利用,不能盲目地植树造林,很多小地区的沙漠化的过程,恰恰是因为我们人类植树造林引起的,所以植树造林从泛义上讲,有足够的降水地区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我们的家园的很好的手段。但是你可以想象,非得在大沙漠里面,把它变成绿洲,种出很多树来,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只能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更恶化。
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解决沙尘暴问题,更是一个谎话,更不现实,沙尘暴是高空的,几千米以上的地区发生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带到夏威夷,夏威夷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样的沙尘带过去了,所以夏威夷很繁华,如果没有沙尘暴,夏威夷跟现在太平洋其他的海岛一样很孤独,所以,这关联一体的课题一定要有科学的看法。
我认为北京的沙尘暴是减弱了,北京三大怪之一,就是北京的姑娘冬天头巾带两片,一片防寒的,一片防沙尘的,说明现在已经减弱了,为什么现在群起而讨伐?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大家维持基本的生活的宽敞住房都做不到了,现在生活提高了,有这样一些很糟糕的天气过程,大家肯定很恼火,这是一个社会形态的问题。
主持人:既然我们正在大力地提倡植树造林,刚才社长说这么一个问题,植树造林不一定能够根治沙化。
李拴科:分地区,这个地区是一个自然地区。
主持人:我们受到沙尘暴干扰的市民,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可以减少这种东西,让我们对沙尘暴的感受上有一些改变?国家治理沙化的时候应该有哪些策略来做这个事情?
李拴科:遵从自然规律,这个地方该是荒漠的地方,就不要管它,该是牧场、草场的,要维持它的载畜量,不要把该放牧的地方变成耕种的,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对于城里生活的市民来讲,要提醒大家,沙尘暴和我们的就地起沙是两种概念,北京风很大的时候,很多工地需要表面的加盖和撒水,减少就地扬沙扬尘,自然规律人们不能阻挡和改变,我们改变一个自然规律的时候,可能这样的危害少了,会有其他的设想不到的对人类危害更大的自然现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上帝。
网友:这个杂志是哪里主办的?是不是有外资介入?
李拴科:《中国国家地理》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助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杂志,没有外资的背景,这个杂志是地地道道的全民所有,是国有资产,这个杂志,包括卖到日本和台湾的版权,在中国国内的媒体业来讲是不多见的,就是完整的媒体形态,名称和商标能卖到这样的发达地区和国家,不是很多见的。
网友:图片都是哪些来源?是原创还是引进的?
李拴科:《中国国家地理》的图片没有引进的,因为没有跟境外有版权合作,也没有购买其他别人的版权,所以这本杂志是个原创的,我们中国人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的媒体,它的图片,这位网友提的图片比较好,坦率来讲,《中国国家地理》还有很大的空间,跟国际上一些这一类型的杂志相比,比如说美国《国家地理》、新加坡《地理》、澳大利亚《地理》等等,《中国国家地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我们需要努力,也希望社会上更多更好的热心于这方面事业的摄影爱好者,一些专家和朋友们,能够共同地支持这个事情。我们的操作模式是签约制的办法,国际上通行的办法,从今年这个月开始,中国国家队设立基金,要支持野外考察拍摄等等,跟地理杂志报道的内容相关的,一些科学研究考察环境行为等等活动。
网友:前几年我们国家在洞庭湖进行过考察,考察这里有没有石油的问题,不知道您是否了解这个情况,能不能介绍一下。
李拴科:洞庭湖的考察已经多年了,现在具备的是远景储量,就是没有开采能力的,我们听广播或者看报纸的时候,经常看到远景储量和探明储量,有很大的差别,透明储量一个是技术能够达到,也符合经济规律,远近储量是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没有办法开的,也许以后某一天,我们的技术条件大大改善或者经济上有改善的时候。从理论上讲,我们脚下的每一粒土里面都可能含有晶,我们只能到某个地方去开采,同样的道理,现在不能开采的,绝不意味着永远不能开采,也许有一天技术大量提高,技术大量改善,都能亿做到的。
网友:我们这个杂志的定位比较专业,不像大众媒体,您怎么平衡广告和媒体发展?要继续办下去,肯定要有投入和产出。
李拴科:《中国国家地理》的简体版本有二十万的发行量,发行本身的盈利状况就很好,正是因为它的发行量一年一年都在扩张,所以从一开始的84页,到132页面,再加增四幅图,后来168个页面赠大地图,如果我们没有大的发展,一定做不到的。
第二个,这个杂志是个科学传媒,不应该称之为一本专业杂志,科学传媒关注的是什么呢?是天地生人四大科学领域的热点、难点、疑点的问题,最讲究的是差异之美。大家知道,我们生活这个世界上,看到的自然现象也好,社会现象也好,中国人讲究的差异性的美,全世界的刮风如果都是一样的,《中国国家地理》就没有必要选择,尽管说降雨、刮风是地理最核心的一些组成要素,但是作为媒体来讲就没有必要涉足它。如果刮风一个地方跟另一个地方不一样,有差异,这才是能够关注的。
如果全世界的模式、说话模式、说话都一样的,就没有必要关注一个人的面孔,正是因为有面容、语言不一样,吃的一样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地理,所以说这本杂志是一个科学传媒,只是说大众传媒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有些传媒是给客家看的,有些传媒给孩子们看的,有些传媒给艺术人看的,这种传媒是给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成年人看的,因此,我们赋予这本杂志,包括我的团队努力要做的杂志,既要有时效性,同时要有典藏性,关注热点、难点、疑点,是社会关注的,典藏性是要制作精良,要做别人没有想到的,别人没有做过的,这不是我们生拉硬拽的,我要解释的。
2. 澳大利亚因疫情啤酒滞销,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些啤酒的
今年的新疫情使餐馆和酒吧停业,许多商品滞销。最近,在澳大利亚,一些过期啤酒被用来流向废水处理厂,并转化为沼气发电。每周向工厂添加约15万升过期啤酒,单月可发电654兆瓦时。
1.澳大利亚用滞销啤酒发电是怎么回事:
澳大利亚餐馆和酒吧因新疫情而关闭,导致大量啤酒滞销。在南澳大利亚,部分过期啤酒流入废水处理厂,转化为沼气发电。南澳水务公司生产和废水处理部高级经理丽莎·汉南特说,格伦伊格污水处理厂最近引进过期啤酒作为原料,其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每月发电654兆瓦时。这家工厂“每周加入大约15万升过期啤酒,5月沼气产量达到35.52万立方米,创历史纪录;6月产量达32万立方米,足以向1200户人家供电”。
对于啤酒可以发电这个事情,大家都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参与讨论。
3. 如何加强澳大利亚与中国经济互补发展
中国是世界工厂,澳大利亚是有名的资源大国。这方面我们有天然的互补性。这个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澳洲的很多产品我们是很需要的,包括
一、资源类 澳洲盛产铁矿石、原煤、天然气,氧化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物资,
二、农产品类 澳洲的燕麦、小麦、牛奶、牛羊肉、葡萄酒
三、旅游资源 澳洲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漫长的海岸线、美丽的大堡礁、广袤的大地。
三、澳大利亚在南半球的港口,是我们向南必不可少的补给基地,南极科考,航天器发射跟踪站等等。
其次,我们可以出口澳洲的东西,都是轻工业和电子产品,包括家电。还有,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壮大,现在有资金向海外投资的需求。
那么现在我们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关系如何?我们与澳大利亚的政经关系是时松时紧的,跟他们的政府有关,也跟澳大利亚的文化有关。澳大利亚是个很纠结的国家,他是白人孤悬在南太平洋上的基地,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的时候推行的是白澳政策,二战之前紧抱英国的粗腿,二战后唯美国马首是瞻。中美关系好的时候,中澳关系也是好的,中美关系紧张的话,中澳关系也必然是紧张的。还有一件事,二战时,中澳是同盟,特别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的抗日战争牵扯了日本上百万军队,使得日本无暇登陆澳大利亚。这一点,澳洲一直都是铭记在心的。但是,他们记得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区最高统帅,所以澳大利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是很晚的。
基于以上分析,如何加强中澳关系其实需要我们多做一些工作,我们对澳洲的资源有很大的需求,但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要宣传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总结一下国内是如何扶持资源大省的,帮助澳洲发展他们的轻工业和家用电器和电子工业,可以在澳洲设立一些产业园,从国内出口加工件,到澳洲组装成品。帮助澳洲的农产品进入我们的电商平台,大型企业要适应澳洲的商业惯例,增加长期合同的比重。可以与澳洲旅游业加强合作,他们的旅游设施还是很粗犷的,质次价高,影响了我们国人去澳洲的旅游意愿。
同时注重文化交流,对于到澳大利亚投资的企业,要提倡尊重当地人,不要拿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注意个人修养。要鼓励到澳洲多投资实业,不要一窝蜂投房地产。还要在中澳传统关系上多加宣传,比如墨尔本、悉尼的发展有劳工的心血,二战时,拖住日本大军的不单是统帅和将军,更多的是流血用命的中国人民。我们现在都知道以色列人感激上海曾经庇护他们,中国大陆也是拖住日本的。忘掉这些的,不单是一部分澳洲人,也有我们,这是不对的。
最后,还是一句话,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4. 共享单车造价大概是多少钱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很多,功能大同小异。共享单车在通常的自行车组件之外,增加了三个价格较高的部件,一是通讯模块,二是智能锁,三是发电模块。
摩拜重、贵、科技感强并且结实,ofo 轻、成本低,但却没有 GPS 和发电系统。Hellobike 与二者相比,属于折中。在与摩拜保持几乎同样配置的前提下,它每辆单车的成本却低得多。
5. 澳大利亚是如何进行废纸回收、再加工利用
澳大利亚废纸处理情况 澳大利亚的Albury,FCP (再生资源工厂名称)每年的废纸生产量已经上升到16万吨。AP(企业名称)花费了相当于650万美金用于提高Mary—vale—Botany和Fairfield 的废纸输入量,VISYINDUSTR1ES在布里斯班的Bu—limba也投资建造了不同的以生产废纸为主的设备。这些工程的投资成本大约在2 000万美金。 但是在澳洲要提高再生纤维的比例, 包括一些废纸加工企业,都会受到来自废纸市场的额外压力。当市场需求很强时,在街边回收的混合废纸, 要快速分拣达到销售的要求就变得很困难。为了规范本地废纸的市场回收,澳大利亚立法委一方面要求当地居民自觉地将包装纸、报纸和杂志分开,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回收的废纸进行筛选。但是在执行时发现前者要做到是很困难的,而后者费用昂贵, 因而管理部门不得不重新考虑由市场推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这个理念在现实中的可行性。由于分拣后的废纸成本很高, 其销售价格无法满足成本要求, 因此不少人开始寻找类似“垃圾发电” 等新思路。 废纸过去是, 现在仍然是主要用来生产各类瓦楞材料的原料,澳洲最大的纸箱生产商有使用纯废纸制造纸箱的专业生产线。现在澳洲的废纸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亚洲地区。
6. 关于如何在澳洲找工作
457签证是澳洲政府为澳洲企业从海外引进各类专业人士或者技术工人而设立的一种工作签证。可办理457签证的工种有400多个,其中包括各类经理,专业人员,技工等。
签证的有效期为3个月至4年不等,雇员在澳洲工作满两年后可以申请雇主担保移民。
澳大利亚雇主给予申请人的工资不能低于政府公布的最低年薪,2008年公布的最低年薪是43,440澳元。这一数字与澳洲年均工资数相当,申请人一经雇主雇佣,即可享受带薪病假、一年4星期年假等福利。除此之外,雇主还有义务为雇员支付养老金,申请人享受所有政府规定的休假、养老保险、加班工资等待遇。中国申请人的配偶可以在澳洲全职工作,18岁以下子女可免费接受公立中、小学教育。
工作满两年后,申请人可以在雇主担保下申请永久居留签证(ENS)(即澳大利亚绿卡)。
拿到绿卡后,全家享受与当地公民几乎同等的待遇:免费医疗;中小学免费教育;养老保险;子女补贴;担保其他亲属赴澳大利亚学习、工作和定居等澳大利亚福利待遇;永久居民在购买房产时,可以得到政府的住房补贴;绿卡批准后,在澳大利亚居住满2年后,可以申请加入澳大利亚国籍。
签证有效期: 457签证有效时间为2 - 4年,期满可续签。
申请人语言要求:各类职业需要相关英语能力不同,一般要求是雅思平均5分。某些职业只需要申请人满足雇主要求的语言能力即可。这也是457签证的优势所在,英文要求比较低,一般只需要雅思平均分5,远远低于技术移民所要求的4个6分的要求。5分,对于一些已经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人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申请时间:澳洲457工作签证在审理速度上比其它移民类别的签证都要快,一般只需要大约3-4个月的时间就能知道结果。
现在在澳洲本土找雇主担保,说实话不太容易,现在全国每天就有上千人人失业,对于外来技工的输入其实并不太需要,加上如果英文不太好的话,那就比较难了。不过楼主可以姑且试试看,说不定能找到呢。
这种签证的办理都是找中介办的,我自己本人现在在澳洲,我朋友打算签475签证来澳洲,但是这里面很多程序都不是自己轻易可以办得了的,几乎都是找中介办理的,楼主不妨去找中介吧,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招帮你找雇主担保,然后帮你办签证。
7. 在澳大利亚如何找工作
澳洲的职位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就是普通的公司职位private sector, 一般的申请只要一封cover letter 和一份简历就够了。
另一类是public sector, 就是政府, 公共机构和慈善机构等. 这类工作申请比较麻烦, 耗时较长, 两个月以上极普遍. 除了cover letter& resume, 至少还需要一份针对所有selection criteria 的陈述. 比如我申请的一份queenland州的职位就是这三个文件, 加一份简单的申请表格OK了, 但很多NSW的职位就麻烦的多, 要先联系索要information package, 收到后填写n多表格, 包括最重要的 selection criteria addressing和personal statement, 再寄回去, 等等. 需要提醒你的是, 不要轻易的申请不太符合你经历的public sector职位, 因为public sector application极耗时间, 一两天一般是搞不定的(我指纯粹填表格时间). 如果你草草挥就, 那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第一次申请public sector 就被中介将申请退了回来, 曰: 太短!!呵呵, 极糗, 又花费两天时间重新写.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permanent position , contract position or casual/part-time position. casual/part-time一般是给labour工准备的, permanent position就是常见的长期职位, 而contract position就是”合同工”, 嘿嘿. contract position一般3个月到一年, hourly rate比较高, 经常比同级permanent position高出50%以上, 但一般没有假期等福利. 在IT业, 总量的30%, 新职位的50%以上是contract position, 并且比例还在逐渐升高. 这种职位国内基本见不到, 因为大家都是一拍两散. 这边不同, 如果你理由不充分的要开除雇员, 被告上法庭就极麻烦了, 而contractor简单多了, 按contract来, 一般多陪点钱就是了.
澳洲的被广告出来的大部分职位 (绝大部分private和一些public) 都是通过中介走的. 中介从雇主那里收钱, 不收你的, 如果收你的, 那肯定是chinatown的中国人中介, 劝你别去. 工作广告主要是通过两个媒体: 报纸和internet. 对于IT, 一般在jobnet.com.au也就够了; 对于accounting, SydneyMorningHerald是需要的, 再加上seek, careerone等网站就差不多.
重要的是, 被广告出来的工作只占总量的约30%, 剩下的就是hidden market. 不用惊讶, 原因很简单: 成本. 自己发广告招工是极耗时间和精力的, 远比很多人想象的更耗, 这个俺深有体会; 找中介代劳很费钱, 至少是职位的几个月工资, 如果是contract职位, 那15%-30%就会落到中介口袋. 所以雇主们雇工一般是这样: 首先内部promotion, 不成就从自己的network中寻找(老板或雇员介绍), 再不成就看自己收集的简历中有没有合适的(job seeker 主要联系得来), 最后不得已才打广告或找合作中介. 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里面你能研究出点儿什么??
2 求职材料
简历的重要性就不用俺多说了. 遗憾的是, 很多人恰恰就不够重视这个. 这可是敲门砖啊,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
教你写简历的文章一抓一大把, 我就说一些关键的.
一, 篇幅, 4页左右, 如果你的经历实在很丰富, 就看着延长好了, 6到7页也就最多了
二, 格式清晰工整, 内容重点突出. 别指望雇主费这个精神在你的简历中来回搜寻兴趣点, OK?
三, 不仅需要experience, 还要achievement, 尽量量化
四, 按重要顺序排列, 比如我的简历的sections顺序如下: Career Profile, Professional Skill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 & training, Working Experience, Ecation, Hobbies, Referee List 举个例子, 不一定适合你.
五, Referee很重要, 至少要有一个本地人. 如果条件不允许, 也不一定非要你的manager/supervisor不可. 甚至朋友都行, 但千万别放上一个连英语都说不好的”本地人”. Referee的数量一般2-3个, 不要超过4个.
3 找工最佳时间
受圣诞节影响, Job Market 从每年的12月初开始进入低潮, 中介在网上的虚假广告猛增. 澳洲人的圣诞假期至少要三周, 好公司就更多了, 所以一直到来年的1月底, 市场才复苏, 同时2月和3月成为寻找新雇员的高峰期. 所以, 在国内过春节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嘿嘿.
另外, 还有很多公司在7月份报税期结束后, 在8, 9 月份就开始招工, 也是一个小高潮.
其它的月份就相差不多了
4 招工广告与中介
前面讲了Hidden Market, 结论是说, 你能见到的job ad只占总量的30%甚至更少, 并且这部分工作被掌握在中介手中, 你必须与大量的竞争者争夺一个名额. 而我们稍加研究就知道, job ad多为中高级职位, 适合我们的junior职位少的可怜.而事实情况是, 很多中高级职位在被广告的同时, 基本上已经被中介手中的长期合作伙伴或者中介的contractor拿走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狭小的范围内争得头破血流…..
用实际的数据举例. (我以前从BrainBox看到的, 凭记忆写出来, 可能与原文稍有出入) 一个job ad平均会收到80到200份申请, 其中合格者比例已经由30%下降到15%左右(大概是新移民逐渐增多吧), 这是第一个十选一过程, 剩下几十个; 中介在这个缩小的范围内筛选, 首先联系申请人, 这时如果你的英语词不达意, 那就对不起了; 通过中介的面试, 范围被缩小到3至5人, 被推荐给雇主面试, 由雇主做最后决定.
不幸的是, 俺们多数被两座大山挡在了层层筛选之外: 英语和本地经验.
一言以蔽之, 大量的工作在寻找圈内人, 同时大量的圈外人在争抢少量的职位. 幸运者寥寥.
话说回来, 我的意思可不是说中介没有用, 我的意思是说, 中介对圈内人的作用无可替代, 不过对我们的作用就小了很多. 我还是有几个朋友通过中介找到理想工作的.
5 工作申请步骤
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在不太符合你经历的广告上. 经常看见有人说已经发了300封500封甚至上千封申请的, 这个数量够俺发上个几年的, 因为我每天最多才发出过5封申请. 当然, 多多益善, 但我不赞成撒网式的做法, 就是发出1000封我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感, 只会有失败感. 如果你跟我感觉相反, 那你就是在重复申请这个工作, 而不是真的找工作.
正确的工作申请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1, 找到适合自己的job ad, 对国人来说, 通常要比你国内的职位低一两个档次;
2, 发邮件申请;
3, 过几刻钟或者几小时, 打电话确认, 有机会的话就尽量多说, 像你的相关经验啦, 职业资格啦, 过去项目与这个工作的相关性啦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try to make a deep impression but don’t annoy people.
4, 几天后, 如果没有收到回信, 再打电话
5, 再打电话…
6, ……
7, 咱还是放弃算了, 专攻下一个。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8. 或是想进口中国的东西。 在澳大利亚以个人的身份可以进口吗
澳洲可以以个人名义进口商业货物,和中国的规定不一样,进口方既可以是有ABN的公司,也可以是自然人,按章缴纳税金即可。澳洲增值税是10%,关税目前最高是5%,如果有产地证,可以减免关税。
运单的发货人直接打国内的发货公司或者买单公司或者货代公司都可以,提单收货人打护照上的全名就可以,例如ZHANG SAN,地址无所谓,写公司的,家里的都行。
箱单发票合同都按照收货人是“ZHANG SAN”做就可以。
澳洲的税单出来以后,是开给“ZHANG SAN”的,据说还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但是我们没试过。
如果是使用过的物品,并且有澳洲的长期签证,也可以考虑按照私人物品的方式进口,这样可以享受免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