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鸥的种类
广义的海鸥是鸥科53余种海鸟的总称。有7属53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大,喙端具钩,尾常为圆形。常浮于水面,但不能潜水。中国有4属19种。常见如红嘴鸥Larus ridibuns、渔鸥Larus ichthyaetu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银鸥Larus argentatus等
黑头鸥(L. ridibuns)头暗色,腿深红色,繁殖于欧亚和冰岛,向南到印度和菲律宾越冬;通常在田野里寻食,主要食物是昆虫。
北美洲的小黑头鸥(L. philadelphia,博纳帕特氏鸥)头和喙黑色,翕灰色,腿粉红至红色。于树上营巢,捕食水塘的昆虫;冬季仍能跳入海中捕鱼。
北美的加利福尼亚鸥(L. californicus)于内陆繁殖,到太平洋海滨越冬;据说曾拯救了盐湖城区早期的摩门居民的庄稼,使之免遭摩门蟋蟀(一种长角蝗虫)的破坏,因此成为犹他州的州鸟。
富兰克林氏鸥(L. pipixcan)大群繁殖于北美内陆沼泽地,越冬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北方海洋的极北鸥(L. hyperboreus)身体大部分呈白色,脚淡粉红色,嘴黄色具一红斑;有时向南至夏威夷和地中海越冬。
大黑背鸥(L. marinus)翼展1.6公尺(63吋),是最大的鸥;几乎周极分布,但不见于拉布拉多和日本之间。
银鸥(L. argentatus)分布北半球,是最普通的大西洋鸥类,翕灰色,腿和脚呈肉色,翅尖具黑色和白色斑点;为腐食性,以沿海水中的垃圾和污物为食。
黑背鸥(L. dominicanus)广泛分布于南半球(包括南极),背黑色。
笑鸥(L. atricilla)中等体型,头黑色,喙和脚红色,常发出刺耳的似笑一般的鸣声,繁殖自缅因州到南美北部,向南到巴西越冬,虽是海滨种,但常深入内陆淡水区;笑鸥是既在加勒比海又在北大西洋繁殖的特有鸥类。
小鸥(L. minutus)分布于欧洲,偶见于北美,头黑色,翼展约60公分(24吋),是最小的鸥。
太平洋鸥(L. pacificus)繁殖于塔斯马尼亚和澳大利亚南部一带。
环嘴鸥(L. delawarensis)是北美内陆湖泊的常见种,常集成大群在耕地上觅食。
西印度洋的灰鸥(L. hemprichi)头顶暗褐色,翕淡灰褐色。
罗斯氏鸥(Rhodostethia rosea)白色微带粉红,美观优雅,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活动范围可远至北冰洋。
萨宾氏鸥(Xema sabini)在北极极多,尾叉形,像鹬那样跑步啄食。
燕尾鸥(Creagrus furcatus)见于加拉帕戈斯(Galapagos)群岛,是有深叉形尾的仅有鸥类。
‘贰’ 西沙群岛上有哪些海鸟
西沙群岛上的海鸟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暗绿绣眼等等。
1.鲣鸟
鲣鸟是一种热带海鸟,形如海鸥,体长约为63~74厘米,体色既清新典雅又鲜艳夺目。身体的羽毛洁白无瑕,仅有部分飞羽为黑色。头部和颈部有黄色的光泽,头顶上缀有少许红色,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上下嘴缘均呈锯齿状。
嘴的颜色为淡蓝色,基部为红色。眼睛为黑色,眼周、脸部和喉部裸露无羽,其中眼周和脸部为淡蓝色,喉囊为肉色或红色。翅膀狭窄,长而尖,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非常适合在海面上掠水凌空。一双红色的脚上,具有发达的脚蹼,又使它在水中畅游时得心应手。
鲣鸟属于大型海鸟,是南海诸岛数量最多的鸟类,也是南海诸岛产鸟粪最多的主要鸟类。它们早出晚归,非常勤劳。渔民也常跟着它们追捕鱼群,亲切地称鲣鸟为“导航鸟”。鲣鸟在海上飞行时不会发出声响,仅在巢时发出叫声。
参考资料网络-暗绿绣眼
网络-大凤头燕鸥
网络-黑枕燕鸥
网络-乌燕鸥
网络-鲣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