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亚危险动物及分布
Australia's Top Ten Dangerous Animals
澳大利亚十大最危险生物
1. The Box Jellyfish
澳洲箱形水母(俗称海黄蜂), 是世界最毒的动物,其重要特征是伞体呈立体箱形状以及有四条较粗壮的触手,它的刺细胞所释出的毒性比眼镜蛇还要毒,可以让人在几分钟内死亡。
inhabitancy: the north east areas of Australia, It is found along the coast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地区,大堡礁附近海岸均可发现
2. Irukandji (A Jellyfish)
irukandji水母体型不大,大小约为人类的大姆指指甲,可是给它的毒刺螫到会造成剧痛、衰竭虚弱的现象,称为irukandji症状。旅游澳洲大堡礁美景的观光客至少有两人据悉是死于这种症状.
分布: 同上
3. Salt Water Crocodile
湾鳄(学名:Crocodylus porosus),又名食人鳄、河口鳄、咸水鳄、马来鳄,为23种鳄鱼品种中最大型的,亦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澳洲整个北部海岸地区及巴布亚新畿内亚。适合生活在不同的湿地,如河口、红树林、沼泽等地的沿海和潮汐带
4. Blue Ring Octopus
圈章鱼(学名Hapalochlaena)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西岸,分布从日本到澳洲都有的章鱼。蓝圈章鱼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有毒动物之一。尽管体型相当小,一只蓝圈章鱼所携带的毒素却足以在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
分布: 同上
5. Stone Fish
中文学名: 瑰玫毒鲉; 拉丁学名: Synanceia verrucosa; 别称: 老虎鱼、石头鱼, 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它的硬棘(背鳍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经毒)具有致命的剧毒, 可在2小时内杀死一个成年人。
分布: 在澳大利亚周边热带亚热带温暖水域均有分布
6. Red Back Spider
红背蜘蛛(学名:Latrodectus hasselti),主要产于澳大利亚。雌性红背蜘蛛是一种巨毒蜘蛛,身长在2—8mm之间,背部有个红色印记,攻击性极强,被咬中五分钟后伤口开始发热发痛,如无血清治疗,半小时内死亡。
分布: 在澳大利亚各地均有分布,包括城市地区, 主要栖息在阴暗干燥的环境.
7. Brown Snake
澳洲褐蛇, 又称东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textilis, 世界前五大陆生剧毒毒蛇之一, 只栖息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 但不包括塔斯马尼亚岛, 平均长度为2米;这种蛇4000分之一盎司的毒液就足以置人于死地.
8. Tiger Snake
虎蛇(学名:Notechis scutatus )是爬虫类有鳞目眼镜蛇科下的一个种属。分布地由西澳南部伸展至南澳、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州以至新南威尔士一带。除了海岸和近海湿地外,虎蛇亦常出没于内陆水道及墨瑞河等地方。
虎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被虎蛇所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9. Great White Shark
大白鲨(学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以食人鲨着称, 是最大的食肉鱼类,身长可达6—7米,体重3200公斤。牙长10厘米。在澳洲海域广泛分布. 多栖息于常升近表层、有时也下降在700米或以下深处以及有时也来近海浅水。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海岸地区都有不少大白鲨袭击游泳者的记录.
10. Funnel Web Spider
漏斗网蜘蛛(Funnel-web Spider),属于蛛形纲。最早在澳大利亚东部被发现,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洲、以及澳大利亚南部的海湾森林。漏斗形雄蛛的毒液会严重损伤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的神经系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大的雄性蜘蛛。
㈡ 从5000条到250000条,澳大利亚湾鳄泛滥,为何会繁殖这么快
建立保护区、湾鳄自身产卵量大等原因。
鳄鱼是古老的陆生生物,在现存23种的鳄鱼中,湾鳄是体型最大的,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爬行动物,成年的湾鳄体型可达7米左右,但大多数在5米以下。湾鳄与其他鳄鱼有所不同,它们能适应淡水环境,也能适应海洋中的咸水环境,所以湾鳄又被称为咸水鳄。湾鳄曾广泛分布在东南亚沿海、澳大利亚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
处于保护野生湾鳄,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因,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允许商业进行饲养,这也减少了被盗猎的可能性。
湾鳄寿命较长,加上产卵量大,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它们的数量急速攀升,种群数量也就有所恢复,直到现在的无危状态,甚至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