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浓烟怎么飘到智利

澳大利亚浓烟怎么飘到智利

发布时间:2023-03-25 11:41:34

1. 澳大利亚山火地理原因

1.孽火之因
(1)干旱少雨的热带气候。澳大利亚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致使气候越来越干旱,其植被多为草原或沙漠,因此,该区域基本无人居住。恰逢夏秋季节又极易引发山火,虽四面环海,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又由于该地地广人稀,发生山火后很难有人察觉。据气候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澳大利亚变得越来越干热,高温干旱叠加也有全球变暖的责任。
(2)天然助燃剂——桉树。干旱缺水并不是澳大利亚山火的唯一真兇,其存在另一种近乎完美的纯天然可燃物——桉树,也是引发此次山火的重要原因。桉树是澳大利亚古老的树种之一,所富含的挥发性油脂是绝佳的天然助燃剂。由于桉树是澳大利亚原有树种,占澳洲树木的70%,所以,桉树给此次山火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3)管理部门的失职。澳洲有部分官员在火势“正旺”之时远游夏威夷度假,悉尼仍然坚持举行筹备了15个月的烟花仪式……更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澳洲在当时虽是夏季,整体高温炎热,但利用RS(卫星遥感)调出的卫星遥感影像中,澳洲南海岸的滚烫山火影像清晰可见,这同时为有些管理部门的失职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孽火之果
(1)生物多样性受到大规模破坏。截至2020年1月山火已造成24人死亡,5亿动物无辜葬身火海。其中八千多只考拉在无情的火光中被夺走生命,考拉的死亡并非偶然,它以桉树叶为食,而桉树又是此次山火的主要易燃物。不只有考拉,袋鼠、鸭嘴兽、鸸鹋等众多稀有动物都在这次山火中丧生,给澳大利亚众多稀有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也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2)污染物产生的大范围影响。除了燃烧带来的动物伤亡,其更大的危害是此次山火释放了约4亿吨二氧化碳。受东南信风影响,大量空气污染物吹向堪培拉、墨尔本等主要城市,导致其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直接爆表。不仅如此,释放的有些有毒气体还伴随着大气运动向周围扩散,浓烟染黄了新西兰雪场,就连远在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也未能幸免。据美国广播公司BBC报道,NASA指出,2019年12月底严重大火所产生的烟雾使得南美洲当地天空成一片灰色,并透露这些烟雾至少会绕地球飘过一圈。NASA还着重强调:“新西兰等地区将受到烟雾所带来的更强烈影响,并出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以及山顶积雪颜色变深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水火不容
如今,山火大面积燃烧又导致另一致命性问题——水源短缺。当地时间1月14日传出的消息显示,经过5天的“艰苦努力”,南澳大利亚州使用直升机射杀了5 000只骆驼,并且该行动还在持续,预计最终会有上万头骆驼在这场大屠杀中销声匿迹。
然而澳大利亚采取这种非常之举,也是情非得已。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全境年均降水只有470毫米。又由于大分水岭的阻挡作用,造成大分水岭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当地管理部门为了保护居民用水以及当地生态环境,被迫做出这种看似残忍的决策。因此,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也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深思。

澳大利亚这场持续了四个月的山火,源于他所处的地形干燥炎热的地理特征,以及当地管理部门的疏忽与失职,止于无尽的烟尘以及无辜种族的猎杀。希望各国能够众志成城,你我也尽献一份绵薄之力,共渡难关,维护好地球村的生态环境。

2. 各种灾难逃生常识

一、火灾自救逃生的方法

(一)、毛巾保护法:逃生时把毛巾浸湿,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行进,穿过烟雾,呼吸陪模困难时也不能将毛巾拿开。

(二)、隔离火场时: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湿被褥、衣物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关闭所有窗户,等待救援。

(三)、绳索滑离法:当各通道被火封锁死,可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撕成条拧念纳成绳,固定于暖气管道等处,顺绳缓慢下滑。

(四)、抛物呼救法: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并向窗外晃动或抛鲜艳、晃眼的东西呼救。

(五)、低层跳离法: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向地面扔些棉被等织物之后,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落,切勿高层跳离。

二、火灾自救逃生的基本要求

(一)、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务。

(二)、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三)、收到火灾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冲出去。

(四)、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是身体接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五)、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服压灭火苗。

(六)、遇火灾不可以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七)、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应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门窗,并泼水降温。

(八)、若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对外求救。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以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练成绳索,拴紧在窗框、铁栏杆等牢固物体上,顺绳索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三、地震避险逃生的方法

(一)、在楼房内遇到地震应躲在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或躲靠在支撑力大而自身隐固性好的物件旁边,如铁皮柜、立柜、暖气、大器械旁边。注意,只能靠进支撑物,不能钻进去。目的是要利用屋顶塌落时坠落水泥板会与支撑物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自然空间,人在这个空间即容易呼吸,又便于他人救助。

(二)、在户外遇到地震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压线、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大的广告牌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晃动过后下立即下桥。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三)、在教室里遇到地震要在教师等人员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一定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子等)躲藏,伏而待定,切忌乱逃生。地震一停,听从指挥,迅速有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盲目跳楼,也不要拥挤在电梯、过道上。

(四)、在工作时间遇到地震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五)、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遇到地震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

(六)、在百货商场遇到地震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是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四、洪水发生时自救逃生

(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人们,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水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二)、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三)、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作为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四)、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须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五)、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求救。

(六)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但必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方法。

(七)、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芦高缓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2)澳大利亚浓烟怎么飘到智利扩展阅读: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考您几个防灾减灾小常识:如果发生火灾,怎么最短时间逃生?地震发生,等待救援的幸存者如何维持生命?还有就是参加集会时被人流挤倒了,什么姿势能保证心脑不受伤害呢?

很显然,这些常识在灾难临头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可能一些收音机前的朋友会说了,类似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想知道,可是问题是,缺少便捷、简易的知晓渠道,宣传也不够到位。

眼下就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帮您学习到这些自救知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说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科普丛书》。这是国内第一部用漫画形式表现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的科普丛书,由国内漫画行业的高手绘制。

灾难医学专家表示,与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相比,大型城市的灾害性事故发生原因往往是人祸大于天灾,自救与互救技能的匮乏、逃生演练的空缺,是城市安全事故转化为灾难的诱因。

所以,对于民众开展灾难预警训练,加强灾难状态下的心理素质锻炼以及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对灾难事件的医疗救援意识十分必要。

那么,其他的国家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来宣传防灾知识,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呢?我们先去南美看一看。因为南美幅员辽阔,各国面临的主要灾害不一样,如何科普逃生也是各有各的路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南美记者王觉眠介绍:

王觉眠:生命宝贵,南美国家很重视在各类灾害中如何逃生。在阿根廷,这片被上帝眷顾的土地自然灾害少、风光优美,人们在假期时经常去野营、户外探险,所以从小学时开始,老师们就会教孩子们如何野外生存,在野外受伤怎么办?如何为同伴打绷带,如何识别方向,如何呼救等等。

而在一山之隔的阿根廷邻国,智利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人们从小就会在学校和社区的组织下学习地震逃生技巧,在父母的督促下,孩子们会反复联系这些技巧,地震逃生演习更是家常便饭。在智利的公共场所,会有醒目的逃生出口、宾馆,还有英文的逃生指南提供给外国游客。

在南美大陆的上端,哥伦比亚境内,每年都会遭受到洪灾。政府会不时通过当地的报纸和广播提醒家家户户收拾好一个逃生包,里面要放上重要的文件,清洁的水和能够存放时间比较长的食物,还要有橡皮艇一类的逃生工具,因为有一些印第安人不识字,所以政府会将这些建议画成图画,方便村民看懂。

澳大利亚在宣传防灾减灾方面非常重视对市民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各个学校、社区会不定期举行火警演练,在传授科普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民众逃生技能的训练。《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

胡方:在知识培养方面,澳大利亚政府将宣传工作下分到每一个社区,山林大火的频发区的委员会会将避灾的宣传手册免费送给每一个居民,有效区域还会向市民赠送冰箱贴或者是钥匙环一类随处可以看到的东西,上面印有各种紧急联络电话。

另外,澳大利亚的一些应急机构非常注重和市民之间的一个互动,各处的消防局都会有专门的开放日,欢迎公众到消防局内进行参观,会有专人讲解如何使用各种消防器械。

除了知识的普及以外,澳大利亚也非常注重对于市民的技能性的培养。每一个澳大利亚人从小到大都会经历到几十次甚至是上百次的火警演练。

办公大楼每一年都会举行虚拟的火警警报演练,所有的人员都必须要像是真实的警报一样,通过安全门撤离大楼到制定的位置去集合。通过从小到大几十次的练习,以后就算是遇到了真正的火警或者其他的灾难,大家都会知道如何安全的撤离,而并不会惊慌。

地震、火山爆发、核辐射,近几年日本频频遭受自然灾害,也促使民众加强学习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我们下面来听《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的介绍:

黄学清:日本的防灾教育训练贯穿每一个公民的一生,从幼儿园起就不断给孩子们讲授防灾知识,组织他们进行防灾演习。到了中小学,很多学校和社区一起举办防灾训练,内容更加丰富。

比如在避难所体验灾后幸存的野营生活,就是切断对外的联系,进行野外独立生存一两天的训练。除了通过书本教材、录像学习以外,一些学校还聘请经历了阪神大地震等大灾难的人讲述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很多消防局,从消防队员中培养出专业的讲师,担任学校和社区的客座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持续性的防灾教育。

另外,日本还将趣味融入防灾教育中,防灾中心就是这样一个设施,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的免费开放,里面有各种模拟灾害的设施,这个号称每个家庭都准备防灾应急包,里面要准备三天的水和食品、手电、打火机、蜡烛等,普遍形成了灾难不能避免但可以防范和自救的观念。

3. 澳大利亚大火对其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破坏植物,降低地表覆盖率,产生二氧化碳 等气体,加具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加具地表水土流失,减少下渗,造成干旱,减少降水量。

如果天气炎热干旱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那么更危险的火灾就会发生,例如2009年南澳大利亚热浪和黑色星期六丛林大火同时发生,结果造成173人丧生。

(3)澳大利亚浓烟怎么飘到智利扩展阅读

数以千计的居民被迫逃离家园。此外,当地保护区的约350只考拉也在大火中丧生。

2019年12月31日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等多地发生严重山火,过火面积超过600万公顷,已造成20多人死亡,2000多所房屋被毁,当地数以千计的民众被迫离开家园。

持续数月的山火危机中,浓烟已经飘到距其2000公里外的新西兰,导致新西兰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雾霾。

2020年1月8日,已经造成至少25人死亡,超过2000间房屋被烧毁。据巴西一家气象公司消息,大火产生的浓烟目前已经飘到了巴西南部地区。 中国外交部对澳大利亚多地发生严重山火灾害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诚挚慰问。

4. 澳大利亚或因极端天气遭受巨大经济打击,这是为何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所谓“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变化也会给人类带来影响,若是极端天气,那给经济带来的损伤也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就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一切的原因。

第一,澳大利亚的极端天气日益恶劣,每年可能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超过1000亿澳元的损失。

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但是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人,人们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到大气层中,工业污染,工业废水,都排到了河流中,澳大利亚农场众多,不乏有燃烧秸秆垃圾的现象,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火灾,洪水,干旱,风暴。过度利用土地,造成土地水土流失,从而干旱频繁出现,土地植被覆盖率降低,从而引起沙尘暴。这一切所造成的后果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应该减少碳排放率,目前澳大利亚很多技术都在投入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那就要改变澳大利亚人民的意识形态,让环保成为可能。

5. 什么气压带或风带造成澳大利亚山火浓烟飘向新西兰新西兰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澳大利亚南部受西风带影响,西风气流可以把澳大利亚山火浓烟灰尘吹向南面的新西兰。
新西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6. 关于人类破坏环境的资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发表《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报告》说,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自工业化初期至今,全球渔业资源减少90%;1/3的两栖动物、1/5的哺乳动物和1/4的针叶树种濒临灭绝;大自然调节气候、空气和水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冲击越来越多。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差档许多项目都与环境有关,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各项目标的中心支柱,环境领域的千年目标不实现,包括脱贫、消除饥饿和疾病等方面的目标也无从谈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成立“环境监督部”,专职监督全球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虚斗乱变化,并及时发出警告和提出建议。报告还呼吁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认真采纳科学家们的建议,推动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在2010年底前扭转生物多样性被大幅破坏的趋势。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2.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臭氧层:人类的保护层 众所周知,地球被一层大气紧紧围裹着,从地面算起,从下而上可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与人类最为密切,给人类带来了云、雨、雾、风、霜、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而对流层上方的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其浓度为10%,厚度为30公里,能大量吸收来自宇宙的辐射,特别是可以吸收掉99%的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销仔害。所以,臭氧层被誉为"人类的保护伞",如失去了这个"保护伞",地球将受到紫外线强烈辐射,物种将难以生存,人类的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事实,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种种不祥的征兆。先看看南极臭氧洞之下的地面生物。在智利南端濒临麦哲伦海峡的地区,河里本来有许多欢蹦活跃的鱼类,今天成了呆木乱撞的"盲鱼";喜欢游荡的羊群因患了白内障而变为"盲羊",整天闷闷不乐;连蹦带跳的兔子变成了"盲兔",猎人可轻而易举地将它们抓获;自由飞翔的野鸟因双目失明而迷失方向,撞进了居民的院宅......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悲哀又发人深思的景象。 谁能想到,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在工业和生活中使用频繁的制冷剂氯氟烃。夏天喝冰镇饮料曾经是古代帝王专享的权利,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性质比较稳定、不易燃烧、易于贮存、价格又比较便宜的氯氟烃类物质来做致冷剂、喷雾剂、发泡剂及清洗剂。这些物质可以在大气中长期存在并破坏臭氧层,从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生物生长。 厄尔尼诺 1997到1998年,似乎整个世界都在遭受恶劣气候的折磨。连续的高温使全球森林火灾发作得格外频繁。干旱袭击了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燃烧了近一年的印尼森林大火,几乎把整个东南亚都淹没在浓烟里。 看样子地球气候是出了大问题。而事实上,这只是周期性的自然现象。我们只有竭力在它们变幻莫测的脚步中摸出规律,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两个淘气的孩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圣婴",其特征是东太平洋局部海水温度异常上升。与之相对,"圣女"拉尼娜则是指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这两种气候现象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导致气候异常的首要因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一直悄无声息地伴随着地球的历史。 科学家声称厄尔尼诺在1万5千年前就曾给地球气候造成破坏性影响。但人类认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历史非常短暂。19世纪后半叶,气象学家观察到一种奇怪现象。当西太平洋上空的气压高于正常标准时,太平洋东侧的气压就低于正常值,反之亦然。看一看太平洋长期以来的气候记录,就可以发现,东西太平洋气压呈现一种跷跷板式的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气压的反常引起了气温和降水的异常,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8年成为100年来最热的一年。全世界的农、牧、渔业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由于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造成鱼类大量死亡。1970年秘鲁的鱼捕获量达1200万吨,而经过1972年的强厄尔尼诺,1973年陡降至200万吨以下。1997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又使秘鲁鱼产量减少为正常年份的38%。海水升温还使世界大面积海域里的珊瑚死亡。印度洋、太平洋、红海的珊瑚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厄尔尼诺年份与灾难性的森林大火频繁发生的年份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1994年悉尼附近的森林发生大火时,正值厄尔尼诺周期。历史上,本世纪发生的许多火灾也是如此。 1997到1998年,似乎整个世界都在遭受恶劣气候的折磨。连续的高温使全球森林火灾发作得格外频繁。干旱袭击了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燃烧了近一年的印尼森林大火,几乎把整个东南亚都淹没在浓烟里。 现在对厄尔尼诺的成因还没有定论,人们还不知道它是天灾还是人祸。通常情况下,太平洋西部有一个海洋表面温度较高的区域,被称为赤道暖池。这个热发动机把绵延数十公里的巨大云团送进大气层。暖气流越过太平洋,穿过赤道,最后在太平洋东部的阴冷海面上空下沉。暖空气在信风的作用下转而向西流动,形成所谓的沃克环流。在信风减弱的年份,赤道暖池就会东移,使沃克环流区域集中在东太平洋上空。于是,澳大利亚北部的空气变得干燥起来,而南美沿岸的大气更加湿润。这可能是厄尔尼诺即将来临的征兆。这就像是看到天空中密布的阴云,你就知道暴风雨要到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能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监测系统,密切关注热带太平洋水温的细微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可能是圣婴兄妹到来的先兆。

7. 超强火山喷发,足以改变地球气候,那么火山喷发可以预测吗

近几日,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 出现剧烈喷发,喷涌而出的由巨量火山灰、水蒸气和气体物质组成的浓烟腾空而起,已经上升到了 2-3万米高的平流层。在浓烟的笼罩下,汤加及其周边地区宛如“世界末日”,太阳光线几乎全部被浓烟所遮挡,并且随着大气环流的飘动,这些浓烟已经向四外飘散。在太空中,能够非常清晰地看见火山喷发出来的滚滚浓烟,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对地监测卫星,都拍到了此次火山喷发瞬间的景象 。

与此同时,脊闭火山喷发时释放的强劲能量,不但使洪阿哈阿帕伊岛的很大一部分重新被海水所吞没,而且在喷发点周围形成了巨大的海啸,逐渐向四外扩散。汤加全岛的通讯设施几乎全部损毁,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损失异常惨重。

受此次因火李行山喷发所引发的海啸影响,距离爆发点数千公里的美国西海岸、澳大利亚东海岸、智利西海岸、日本南海岸以及新西兰沿海,都或多或少受到冲击,一些沿海的建筑、田地、养殖场、 旅游 设施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而 我国沿海地区所监测到的最大海啸波幅,普遍在20厘米以下,并未对我国沿海造成灾害性影响。

据科学家们初步估算,此次汤加火山喷发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000枚原子弹集中爆炸产生的能量。在去年12月20日,这座火山也喷发了一次,只不过规模较小,只有此次喷发的七分之一。和地震等级有判定标准一样,火山喷发其实也有等级,科学家们根据 火山喷发时,所喷出的物质总体积、火山云的规模等来衡量其强烈程度 。

火山喷发指数 一共分为九个区间,分别以VEI-0到VEI-8来表示,其中喷发热柱低于100米、喷出物的总体积在10000立方米以下的被划归为VEI-0;热柱在1000米和100米之间、喷出物总体积大于1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的,被划归为VEI-1,随着等级的提升,喷发强度越来越大,热柱、喷出物总体积也逐渐增大,到VEI-4时就相当于8.2级以上的地震释放的能量了。

一般情况下,等级达到5的火山喷发,即可将该火山确定为超级火山。此次汤加火山喷发的对应等级,处于VEI-5和VEI-6之间,使其一跃进入世界排名前几的超级火山行列。根据科学家们的统计,在过去10000年间,发生过VEI-5级的火山喷发次数为420次左右,VEI-6级的为50次左右,VEI-7级的为5次。到目前为止,现在监测到的处于活跃期的全球超级火山,也就那么10座左右,这些火山一旦喷发,不但会给喷发地周围造成巨大破坏和灾难,也会引发全球性或者局部性的生态灾难。

对全球影响是为严重的方面,当属巨量火山灰夹杂着有毒有害气体形成浓密的云层,随着喷发的持续进行,以及大气环流的推动,以喷发点为圆心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量拓展堆积。而这些浓烟中又含有水蒸气,与火山灰和气体物质会快速形成气溶胶,对太阳光线具有非常强的反射作用,从而太阳辐射受到极大地削弱,近地空气以及地表由于得不到太阳辐射的能量输入,局部甚至全球的气温都将发生不同程度地下降。

比如, 1815 年 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的火山喷发,导致数万公里之外的意大利出现6 月霜冻,美国弗吉尼亚州 7 月飘起了雪花。 1991 年 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8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喷出的浓烟几乎遍布全球,遮挡了10%的太阳辐射,使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出现了全球性的“无夏之年”。

虽然此次汤加火山喷发也非常强劲,但是与 历史 上的更大规模火山喷发相比,仍然逊色不少,从喷发物的规模来看,要想造成今年夏天的全球“无夏之年”难度很大,但是由于喷发物的沉降需要漫长的时间,或多或少地会阻挡部分太阳光线照射到地表,今年夏季的全球平均温度,估计要比往年低一些,具体低多少还得依靠科学家们哪野哗的深入研究分析。

那么,既然超级火山喷发的影响与危害那么大,有没有什么办法进行预测呢?从目前来看,对于火山的预测,全球范围内仍然没有成熟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毕竟火山喷发的根源来自于地球内部,具体来说,是来自于板块相互运动所造成的岩浆流动方向和速率改变,当内部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以后,岩浆便会找寻地壳“接缝”处的薄弱地带,最终喷涌而出,同时带出内部蕴含的大量气体、火山灰等物质。不过,与地震的预测相比,火山喷发的预测相对来说还是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的,也就是相对更容易一些。

超初,科学家们针对全球的部分超级火山,开展了针对“收集声波”的实验工作,也就是 利用地球内部所发出的声波,来分析板块之间或者板块内部出现裂缝的形成方向 ,之所以会收集到声波,主要是借助了火山喷发前,岩浆都需要找寻地壳中的薄弱地带,势必都会形成岩石断裂、挤压和重新组合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会伴随着声波的形成以及变化,通过多座火山测试与实际喷发的实验间隔,科学家们总结出了声波与火山喷发时间相对应的大致关系,虽然精度不怎么高,也不可能全部超级火山都能实时监测到,但是无疑为我们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以及恰好监测到相关信息及时做了人员疏散提供了一个途径。

后来,科学家们又掌握了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根据活火山喷发以后,在喷发遗址所在区域,检测已经凝固的岩石表面所覆盖石英晶体中的钛金属浓度,通过与对照组对比,可以分析出钛物质的增长速率,继而界定活跃火山到底是处于 岩浆的膨胀还是降压阶段,一旦检测到出现降压现象,那么就说明这座火山距离喷发已经为日不多了,长则一年,短则几天。

火山对于地球上的人类和生态系统来说,是最为剧烈、破坏力和杀伤力最大的自然灾难之一,人类在它的面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虽然距离能够掌握和调节的终极目标相差甚远,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通过更多的案例来掌握它的特征和发生的规律,在推动人类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为以后精准预测和应对火山喷发,赢取宝贵的时间窗口,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8. 澳大利亚到南美洲有多少公里

12000公里。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奥山浓烟,横宴敏拿跨太平洋,穿越约12000公里,澳大利亚山火烟霾已飘入南美智利、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晌搭拿穗等国。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浓烟怎么飘到智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6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7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3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