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水炸弹是什么
深水炸弹是由水面艇艇、飞机发(投)射,在水下一定深度爆炸的、专门用于打击潜艇的一种水中武器。通常,由飞机和直升机投放的称为航空深弹;面由水面舰艇投放的称为舰用深弹。如果再细分,航空深弹又可分为发射式航空深弹和投放式航空深弹;舰用深弹也可细分为投放式深弹、管式深弹和火箭深弹。
航空深弹主要由弹体、稳定器、引信和炸药等组成;弹体包括弹头、弹身、尾锥和降落伞等;稳定器主要用于保持深弹在空中和水下弹道的稳定。一般一个弹上装有2种不同类型的引信,分别装于头部、侧向或尾部。航空深弹的装药量比舰用深弹要大,尾部装有尾翼,可保证其在空中和水中运动的稳定。
舰用深弹主要由弹头和弹尾两部分构成。弹头内装炸药和引信;弹尾有发射部分和稳定装置。舰用投放式深弹安装药量多少可分为大、中、小型:装药量在1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装药量在50千克~100千克的为中型;装药量在50千克以下的为小型。
投放式深弹一般无弹尾,只有弹头部分,使用定时引信或定深引倍。管式发射即深弹直接从炮膛中发射,药筒装在发射炮中,刺猬型深弹的药筒装在弹的尾管内。火箭深弹,是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发射的深弹,使用定时引信、触发引信、定时—触发联合引信和非触发引信等。发射药发射的深弹发射时,发射炮的后坐力较大,发射效率低,射程受到限制,因而逐渐被淘汰;火箭式深弹发射时无后坐力,射程较大,可多发快速齐射。
目前,各国海军深水炸弹一般总重在70千克~350干克,装药量28千克~200千克,弹径203毫米~375毫米,弹长0.7米~2米,破坏半径达8米~23米,射程数十米到数千米,可在300米左右水深使用。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它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按其装备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舰用深水炸弹和航空深水炸弹两大类。深水炸弹是传统的、有效的常规反潜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地结束前,深弹反潜 一直是最主要的反潜手段,在战争中反潜战绩居水雷、航弹和舰炮之首。
战后,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深弹的投掷方式和投射距离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反潜战的需要,它的反潜地位逐渐被鱼雷所取代。尽管深弹在整个反潜战中下降到次要地位,但在近海反潜仍有一定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对付30米以内的潜艇效费比极高。挪威、瑞典曾为驱逐不明国籍入侵潜艇使用的就是深弹,其效果颇佳。除反潜外,深弹还有突破雷阵,开辟航道,扫清登陆滩头等用途。
因此,深弹不属于要淘汰的武器,目前深弹的种类仍是滑轨式、火炮式和火箭式几种。深弹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装药填充系数高,能在浅水使用,通常以齐射(投散)布覆盖方式攻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潜艇半数以上是由深弹击毁的。
1982年马岛海战首开击毁“圣菲”号潜艇的战例,随后瑞典又成功地使用深弹迫 使不明国籍潜艇上浮。由于现代潜艇机动性能和防护水平的提高,深弹只使用传 统的定时、触发引信攻潜已显得力所不及了,不少海军国家正向触发引信以及使深弹向短程自导方向发展。深弹引信的发展使深弹成为近海攻深效费比最高的水中兵器。由于深弹常采用齐射(投)攻潜,对于深弹非触发引信还有抗邻弹干扰的特点。触发、定时(火药定时)、定深(水压)引信在深弹上使用的时间较长,早期的磁梯度引信接收器尺寸大,灵敏度低。60年代末挪威把深弹率先使用了主动声引信。
据最近报道,意大利MS500航空深弹使用的主动声引信被称为“智能化水声引信”,该引信最大作用距离50米,收到潜艇目标回波后自动设置可变距离门,并改变发射周期,由微处理器控制起爆,克服了因声纳对潜艇测不准(浅水不能测深)而使定时引信设定时间的盲目性。
现役装备深弹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典、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加拿大、日本、意大利以及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下面介绍一下国外的几种新型深水炸弹。
瑞典的SAM204型航空深弹 SAM204型深弹用于攻击在浅水域或在潜望深度上作战的潜艇。该深弹能以多种方 式使用,并可设定不同的起爆深度,以获得最大爆炸威力,从而有效地摧毁潜艇。该深弹具有一钢质壳体,适用于北约标准直升机炸弹投射器。它的SAM104型引信 是一种设计独特的引信。它是一个根据水压原理进行深度控制的装置。它装有消除冲击波影响,对任何方向上的惯性力都不反应的装置,因此该深弹对不同水深处的邻爆不会感应起爆。
智利的AS-228深弹该型深弹是航空/水面投放式深弹。它是一种装有静水压力动作引信的反潜武器,用于攻击30~490m深度范围的潜艇目标。在这个范围内,起爆深度可预设19种深度上的任意一种。起爆器有三种安全措施,用于深弹的操作、输送、惯性以及对潜艇的作用。该深弹可通过常规方法从飞机或直升机上投放。
英国的MKII深弹英国的MKII深弹该型深弹是一种航空深弹。它是一种能从空中投放的反潜武器。它适用于浅水作战,用来对付位于水面或潜望深度上的潜艇。它可从各种反潜直升机上和固定翼 海上巡逻机上进行运输和投放。MKII深弹能承受直升机飞行时产生的巨大振动,加固的弹壳和弹头部分能承受高速入水时的冲击。该弹装有一个现代化的引信 和起爆器,能够承受巨大的振动和冲击,并保证在设定深度上精确地起爆。入水后受到海水的撞击,水压保险系统就会打开进入战斗状态。
意大利的MS500深弹MS500深弹是意大利海军为替代者式深弹而研制的。该深弹兼有深弹和轻型鱼雷的 优点。它由声纳:战斗部、尾锥部和空气平衡器组成。MS500深弹由飞机投放,入水700后声引信开始工作,最大使用水深为3000。MS500深弹具有在垂直面内对目标的自动定位能力。在深弹下潜过程中,将根据相对于目标位置的最小距离来确定声引信的最佳发火点。为了使深弹对靠近海底的目标也有效,MS500深弹还可以进行预编程,使它在撞击海底或者达到某一确定深度时爆炸。从功能特性的角度看,该深弹使用了声近炸引信,从而满足了引爆距离最小化原则。该型深弹的引信包括一个主动声纳。当深弹被投放入水中后,深弹前部的声纳启 动而发出声波。声纳在发射出声频脉冲后,马上就能接收到强烈的反射声波,且在接收反射波期间打开时间窗口,用声频脉冲间隔的变化来表示距目标的距离。MS500深弹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它的价格与老式深弹价格相当,不到轻型鱼雷价格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的RGB-60深弹俄罗斯的RGB-60深弹 俄罗斯的RGB-60深弹RGB60是俄罗斯PBU-6000型反潜深弹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RGB-60为无控火箭式深弹,弹长1.83m,弹径212mm,弹重110kg,战斗部重25kg,最大攻击水深500m。这种反潜用的火箭式深弹是非制导的,发动机为固体燃料火箭。该型深弹比瑞典的博福斯深弹尺寸小,与挪威的“海鸥111”型相当。引信可采用单一触发加定深两种。
美国拥有多种先进的反潜手段,常规深弹早已不用,只有作为反潜导弹战斗部的核深弹。英国现役装备机载MK-11-3深弹,英国和英联邦各国水面舰均装备澳大利亚研制的MK-10深弹炮。
法国70年代以前服役的舰艇装备深弹,较新的A69轻型护卫舰装备MK-54火箭深弹。俄罗斯各种舰艇都装备深弹,且保留了古老的滑轨投掷方式。瑞典是火箭深弹的出口国,各种博福斯深弹已在23个国家海军中服役。
自导深弹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中兵器,瑞典的方式是在小型深弹上加装简易自导装置;俄罗斯1991年已装备了S3V航空自导深弹(无水下推动力);美国及西欧国家正在积极研制具有短航程的小型自导深弹。他们认为造价6万美元以下的自 导深弹是效费比最高的廉价反潜武器,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专家认为,深弹作为中、近海反潜补充武器,不会有重大发展,但它将会在以下各个方面得到改造:
(1)加大投掷距离;减轻发射装置的重量,简化操作;开发新的投掷工具,如电磁炮;
(2)配装多种引信,采用未制导装置,提高对潜杀伤率;
(3)改进火控系统;
(4)向多用途发展,使其具有除攻潜外的其他功能,如拦截鱼雷、水声对抗和电子战等。
⑵ 一战时期各国武器装备
1、一战
新 式 武 器 装 备
轻 武 器
⊙冲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诞生[图]
机 枪
⊙机枪从诞生到一战发挥巨大作用的历程[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沁机枪[图]
坦 克
⊙坦克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钢甲铁马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上]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下]
飞 机
⊙空战的出现:从砖头、刀子互搏到歼击机的问世
⊙一战中的战斗机[图]
⊙ 一战飞机的速度和载弹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武器趣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军事应用[图]
潜 艇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上][图]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下][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上][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下][图]
⊙一战前潜艇成为实用性武器
⊙潜艇一战初显身手不凡[图]
⊙“水下幽灵” ——潜水艇
化 学 武 器
⊙一战违反国际公约的化学战
⊙化学武器简介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blade/yizhan/yizhan.html
2、二战
二战中的经典武器
http://..com/question/9551135.html?si=1
回答1, 1914年开战时,英国现役战舰包括:无畏舰20,战列巡洋舰9,前无畏舰(也应该算为战列舰)40,装甲巡洋舰34,轻巡洋舰63,驱逐舰/鱼雷艇250。
回答2,库尔贝”级两艘
“普罗旺斯”级三艘
“黎塞留”级一艘(在建一艘)
战列巡洋舰:
“敦克尔克”级两艘
重巡洋舰:
“阿尔及尔”级一艘
“迪凯.斯纳”级两艘
“絮弗伦”级四艘
轻巡洋舰:
“迪盖.特鲁因”级三艘
“圣女贞德”级一艘(训练用)
“埃米尔.波廷”级一艘
“拉加利索尼耶”级七艘
布雷巡洋舰:
“普鲁东”级一艘
回答3, 找了半个小时,实在找不到
回答4,
56-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68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已退役。
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调孔环、炮闩座、炮闩、击发机构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炮架为可折叠三脚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必要时可不用炮架,实施肩扛炮身射击。
口径:75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52千克
炮身重:34千克
炮架重:16千克
炮身长:2124毫米
火线高:425-72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6.58千克
榴弹:8.8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
150毫米/30度
180毫米/0度
弹药基数:30发
初速:
破甲弹:285米/秒
杀伤爆破榴弹:310米/秒
射速:6-8发/分
最大射程:
榴弹:6500米
直射距离:
破甲弹:340米
高低射界:-5度-30度
方向射界:360度
炮班人数:7人
回答5,全长 : 42.97米
宽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吨
炮口径 : 800毫米
炮长: 32.48米
炮重: 400吨
射击角度: +53 度
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 (高爆弹)
1.8 - 2.0吨 (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
回答5,
942年初,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买,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多拉”。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顿,一枚高爆弹重4.8顿,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多拉”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年华沙起义的镇压行动,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仅不顾弹药吃紧,极其残酷地有组织和分步骤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
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的“多拉”,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
回答6,http://hi..com/%C7%D8%CF%C8%C9%FA/blog/item/09987409f5da51ae2fddd402.html里面有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驱逐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成为真正的“多面手”。一战结束后,各国海军均毫无例外地认为,驱逐舰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驱逐舰能够布雷、扫雷,能够为运输船队和舰队提供反潜支援,能够搜索敌潜艇,能够攻击敌海上运输线,能够炮击敌地面目标,而且驱逐舰还有鱼雷攻击能力,是舰队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防护力量。
驱逐舰的排水量进一步增大。英国海军最早的“江河”级只有550吨左右,而后来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驱逐舰都增加到800-850吨。战争实践表明,驱逐舰的舰体需要增大,武备要加强,航程也要提高。
沙皇俄国海军吸取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惨痛教训,在驱逐舰革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1911年下水的“诺维克”号航速可达38节,装有4门4英寸口径火炮和8具鱼雷发射管。尔后的改进型的鱼雷发射管增加到12具。至战争结束时,英国建造的W级排水量已达1500吨,有4门火炮和6具鱼雷发射管;而德国的S-113级排水量更是达到了2000吨,舰上装有4门5.9英寸口径大炮,其武备强度和排水量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某些巡洋舰。
根据战争实践的需要,驱逐舰上增加了很多新型武器装备,需要更多的水手来操作这些装备。尤其是当驱逐舰装备了深水炸弹或水下听音器(美军称为“声纳”)后,就具备了极为有力的反潜手段。一些海军武器设计师认识到,在反潜作战中,驱逐舰的高速并不能占到很大优势。于是,他们就对担任护航任务的驱逐舰进行了优化改造,稍稍降低了航速,但却极大的增加了航程,更适于执行远洋长途护航任务。
两次大战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中止了海军武器建造计划,只有意大利和日本仍在执行战时扩军方案。美国海军将其战时建造的“平板”驱逐舰转为预备役,而美国国会又不肯拨款建造新的驱逐舰。因此,除意大利和日本外,世界各国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驱逐舰大部分均为一战结束后建造的。
1927年,日本建造了“吹雪”级特型驱逐舰,使驱逐舰的性能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该舰装有6门(3座双联装)5英寸口径主炮,与当时驱逐舰惯用的单管、开放式主炮炮塔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该舰主炮仰角可达75度,能十分有效地实施对空射击。舰上装有9具鱼雷发射管,火力十分强大。动力系统使用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达38节,即使是15年后,仍可保持34节航速。
当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普遍使用直径21英寸的鱼雷,而日本海军已开始装备直径24英寸的强力鱼雷。日本方面一直对此守口如瓶,视为国家机密。1933年,日军装备了93式远程气动鱼雷,航速为49节,最大航程达22000码,为当时美国鱼雷的3倍多。
在欧洲,由于受到20世纪20、30年代签订的海军限制条约的影响,驱逐舰的建造走向两个极端。法国一战结束后缴获了德国的S-113型驱逐舰,很受启发,建造了一系列的“超级驱逐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建造了“莫加多尔”号驱逐舰。该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装有8门5.5英寸口径大炮(4座双联装)和10具鱼雷发射管。通常被称为“反驱逐舰驱逐舰”(Contre-torpilleurs)。该舰的火力甚至超过了英国同时期建造的“阿雷苏萨”级轻巡洋舰。在二战期间,美、英两国经常将法国驱逐舰称为轻巡洋舰。
当时订立的海军军控条约对600吨以下的舰艇并未做出限制,意大利首先利用这一漏洞,开始建造600吨左右的小型驱逐舰。尔后,其它国家也纷纷追随。二战中的实战表明,这种“增大版”的鱼雷艇通常都有过载的弊病,很容易在气象复杂的海面上倾覆,而且作战效能也远远不如真正的驱逐舰。意大利的海军武器设计师积极发挥其创造才智,想尽各种办法减轻舰上武备的重量,比如将鱼雷直径缩小到17.7英寸。
美国的“平甲板”式驱逐舰已全部过时,但新型的驱逐舰直到3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将驱逐舰的排水量限制为1500吨,美国当时新问世的驱逐舰紧守这一规定,不敢有丝毫越轨。直到有关条款将上限放宽为3000吨后,美国驱逐舰的排水量才开始增加。
美国驱逐舰的设计思想比较强调航程远,主要是为了准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作战。美军在二战前建造的驱逐舰装有5门5英寸口径主炮,鱼雷发射管的数量逐渐从8具增加到16具。从1939年开始,美国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基本配置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鱼雷发射管减少至10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