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大利亚有什么动物
澳大利亚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澳洲鸵鸟、袋熊等等。
1、袋鼠
袋鼠无疑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最显着和标志性的动物,它们在澳大利亚的数量比人类还多。利用它们强大的后腿,一次可以跳15英尺的距离。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唯一一种以跳跃为主要运动方式的哺乳动物。
2、考拉
考拉通常生活在桉树林中,它们有灰色或棕色的毛皮。它们可以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活很长时间,它们大部分的水分需求都是从吃的桉树叶中获取的。该物种长约60厘米至85厘米,重约14公斤。
3、鸭嘴兽
到目前为止,鸭嘴兽是澳大利亚最奇怪的动物,它们非常罕见,只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雄性鸭嘴兽的腿上有产生毒素的腺体,但这对人类来说并不致命。在野外,鸭嘴兽的寿命约为12年,然而,在圈养中,它的寿命为17年。体重介于0.7至2.4公斤之间,雄性的平均长度约为50厘米,而雌性的体型较小,平均总长度为43厘米。
4、澳洲鸵鸟
这种不会飞的生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可能会长到6英尺高。生活在森林地区和草原上,可以超过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跑,身体上覆盖着棕色羽毛,小翅膀使它们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它们有两个眼睑,一个用来眨眼,另一个用来防止灰尘和沙子进入眼睛。这个物种是杂食性的,既吃植物又吃动物。有时它们还吞下小鹅卵石和岩石以加速消化。
5、袋熊
这种外表独特的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草原和山区,大小在2.5到3.5英尺之间,它们挖1米深的洞,晚上才外出觅食。喜欢群居,该物种是食草动物,喜欢吃草、根、灌木、苔藓和树皮。可以跑每小时40英里,但只能短距离跑。袋熊的平均寿命在野外是5年,在圈养中是30年。
B. 澳大利亚的生物种类
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典型生物介绍
考拉
树袋熊(koala)生活在澳大利亚,既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又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属哺乳类中的有袋目树袋熊科。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尤加利树林区。
鸸鹋
鸸鹋是出现在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之一,是飞翔功能已经退化的大鸟,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鸸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是鸟纲鹤鸵目鸸鹋科唯一残存种。
鸭嘴兽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鸭嘴兽是出现在澳大利亚20仙硬币上的动物,它们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它是最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
木蠹蛾幼虫
这种白色、高蛋白的小吃其实是蛾的幼虫,它是澳大利亚沙漠地区一种重要的昆虫菜肴,还曾是当地土着人的主食。
野兔
澳大利亚本来没有兔子,1788年,随着英国人首次定居澳大利亚的船队,几十只兔子被运到澳大利亚,最初是作为培养食用肉类而引进,后来一些富裕的人家把兔子放到大自然作为狩猎,让兔子逃到草原上飞快繁殖。在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估计达到6亿只,它们破环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业面临长时间的破坏。澳大利亚动用了各种方法来减少兔子的数目,在1991年,澳大利亚的兔子数目下降到大约3亿只。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C. 澳大利亚四种着名动物
澳大利亚四种着名动物是树袋熊、袋鼠、鸸鹋、鸭嘴兽。
1、树袋熊:树袋熊是树袋熊科、树袋熊属动物,体型肥胖,毛又乱又厚,没有尾巴。
2、袋鼠:袋鼠是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
3、鸸鹋: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擅长奔跑,是大洋洲的特产,世界上第二大鸟类。
4、鸭嘴兽:鸭嘴兽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
D. 澳大利亚的所有动物有那些
澳大利亚独一无二的动物种群是吸引游客们前来观光的原因之一。
这里拥有超过 378 种哺乳类动物、828 种鸟类、4,000 种鱼类、300 种蜥蜴、140 种蛇类、2 种鳄鱼以及约 50 种海洋哺乳动物。其中超过 80%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蛙类为澳大利亚所独有。最着名的一些动物包括袋鼠、考拉、针鼹鼠、澳大利亚野狗、鸭嘴兽、沙袋鼠和袋熊。
拓展资料
哺乳动物
澳大利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澳大利亚野狗(又称野狗)就是这里最大型的食肉性哺乳动物了。其它独特的食肉动物包括袋食蚁兽、袋鼬和塔斯马尼亚袋獾,但是这些动物的体型都不超过一只普通家猫的大小。
西澳大利亚州,鲨鱼湾世界遗产区(Shark Bay World Heritage Area),
蒙基米亚(Monkey Mia),海豚
参考资料:澳大利亚的动物_澳大利亚旅游局
E. 澳洲有几种袋鼠
主要分为以下种类:
1、红袋鼠
最着名的袋鼠是红袋鼠,其体型最大,生活在澳大利亚干燥地带,其地带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由于袋鼠的食物含大量水分,所以他在没有活水的地区也能生存。红袋鼠实际上只有公袋鼠是红色的,母袋鼠为灰蓝色,但是在群体饲养杂交下,也出现了红色的母袋鼠。
2、大赤袋鼠
生活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
大赤袋鼠的形体似老鼠,仿佛一只特大的巨鼠。其实,它与老鼠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它的体毛呈赤褐色,体长130~150厘米,尾长120~130厘米,体重70~90千克。头小,颜面部较长,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眼大。耳长。相貌奇特,惹人喜爱。它们的头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适应于跳跃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
大赤袋鼠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喜欢集成20~30只或50~60只群体活动,以草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它胆小而机警,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稍有声响,它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能听到,于是便溜之大吉了。
3、东部灰大袋鼠
东部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虽然没有红大袋鼠着名,但是东部灰大袋鼠是最常见的。生活在较为肥沃的地区。
4、西部灰大袋鼠
西部灰大袋鼠(Macropus fuliginosus)是三种袋鼠中最小的一种:成年雄性的体重为54千克 (119磅)。生活于澳洲西南海岸和达令河盆地。
5、麝香袋鼠
体长仅15~20厘米,尾巴长度12.7~1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与在草原上跳跃的普通袋鼠相比,它们是典型的侏儒物种。它们在热带雨林已生活2000多万年,科学家十分担心它们的生存,认为它们很容易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F. 澳大利亚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1.动物:A.袋鼠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过强盛的两大类哺乳动物:有袋类动物和胎盘类动物。有袋类动物繁殖力强,在世界大陆占尽优势,当然也渗入了澳大利亚。后来,地理联系中断,胎盘类动物继续进化,直至出现人类,并在大约2500万年前取代了几乎所有有袋类动物。然而在世界“孤岛”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仍在繁衍不息,“家丁”兴旺。B.考拉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中,还有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动物——树熊,又称“考拉”(KOALA)。据悉,在土着语言中“考拉”是“不饮水”的意思。当土着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观察到这种动物从不饮水之后,故取此名。C.鸸鹋留心观察过澳大利亚国徽的人会发现,其左边是一只大袋鼠,右边则是一只鸸鹋(EMU)鸸鹋能堂而皇之地走上国徽,得益于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鸸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比驼鸟高大,其身高约1.5米,体重数十公斤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D.鸭嘴兽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2.特色建筑A.悉尼歌剧院悉尼海上歌剧院是悉尼的标志,世界最豪华的文化建筑之一。它位于悉尼港中心的贝尼朗岬角,全部建筑群长183米,宽118米,由一道海堤与陆地相连。它以一座很高的混凝土平台为基座,门前有一条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室外水泥阶梯,10多幢扬帆式壳体建筑,最高处高出海面67米,相当20层大楼的高度,由白色釉砖或大理石贴面,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远望如一队破浪远航的船队,鼓起洁白的风帆,又好象几扇洁白的大贝壳侧身沐浴着明媚的阳光。3.景点A.葛里芬湖葛里芬湖是醒目的标志物是库克船长喷泉,这是纪念库克船长登陆200周年的纪念产物,水柱可以喷达130米,颇为壮观。葛里芬湖其他游览点还有赛舟岬上的堪培拉都市计划展示馆、建于1858年的布兰岱尔农庄、阿斯本岛上的钟塔等。B.国立水族馆位于Scrivener水坝附近,离堪培拉约4公里。这里有各式各样种类丰富的澳洲海洋生物,并设有现场潜水区,不论是新手或老手皆可体验潜水的乐趣。临近的澳洲野物动物保护区,则提供了游客与动物新近的机会,并有精彩剪羊毛表演。C.悉尼水族馆主体建筑在达令港水面下的悉尼水族馆,以长达146米的水底通道、全部圆弧形的玻璃观景窗,让游客尽情欣赏海底生态环境的媚姿。这里汇集了澳洲5000多种水底生物,其中鲨鱼种类之多,世界排名第一、第二,此外,还有世界最大的鸭嘴兽。悉尼水族馆展示着海豹、鳄鱼、红树林、远北方鱼类、远洋鱼类,以及大堡礁、岩石海岸、悉尼港、达令河等区域的海底生态,并且还有触摸区让游客触摸部分海洋生物。D.邦迪海滩邦迪海滩的名字来自于原居民的语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声浪。邦迪海滩长达1公里,虽然只是个沙滩宾海小镇,却是澳洲是具历史的冲浪运动中心,是澳洲传统冲浪救生训练基地。在夏季的周末,这里有各类冲浪活动,运动员们轮番上阵表演;有非正式的东队在岸上声嘶力竭地演唱;有民俗活动、艺术展览活动等。等等。
G. 澳大利亚最大的食肉动物是哪一种
是袋狮。 袋狮有着如今许多动物所没有的一些独特的身体特征,作为一种以巨型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他具有许多“捕食猎手”的诸多优势,包括可收放自如的身子 ,和袋鼠一样长而有力的尾巴,颌部的肌肉比狮子还要强有力。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袋狮身体结构这些特点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更新世时期活跃在澳洲的这种古生物的生活。 尾巴:袋狮的尾巴长而有力,很适合这种行动敏捷的捕食动物,它的尾巴很像如今的食草动物袋鼠的尾巴。它的尾巴里有一根狭长的骨头,当它直立起来的时候,这根骨头可使它保持平衡。在捕食猎物时,会用尾巴帮忙,腾出前爪紧紧抓住猎物,最后以有力的颌部咬住猎物,给予致命的一击。 后腿:袋狮的后腿凝聚着极大的爆发力,但在高速奔跑时可能缺少弹性。古生物学家认为,袋狮的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他喜欢谨慎小心的跟踪猎物,突然出击。尽管袋狮的名字听起来会让人误以为它属于狮子,但它属于大型猫科动物狮子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后爪:可向回收缩的爪子和脚趾适合抓握,这表明,被认为生活在灌木树林环境中的袋狮,有时也许还得爬树,必要的时候,它就是从树上跃下来扑向猎物的,他们的爪子看上去很有点像一只灵活的手。 前腿和前爪:英国伟大的解剖学家理乍得•欧文在1859年首次对袋狮进行描述时,将这种动物称为“捕食猛兽中最凶猛最可怕的野兽”。如今手中有了这种动物骨骸可以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也完全赞同欧文当年的断语。袋狮拥有强大有力的前腿,以及大而尖锐的利爪,袋狮利用这样的爪子可以灵活的爬树,在捕食中可以紧紧抓住猎物不放。 牙齿:与树袋熊不同,袋狮属于双门齿型,也就是说它的下颌处有两个突出来的前门牙,这种牙齿结构很像鹦鹉的喙,因此早先有些专家认为袋狮主要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 。但是现代解剖学家的看法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袋狮拥有强有力的颌部肌肉,以及尖锐的前臼齿,他们完全有能力扑咬住任何类型的动物。 鼻腔:袋狮有一个相当大而且高度发达的鼻腔,对于一种捕食者来说,这也许并不奇怪,它们需要极其敏锐的嗅觉。有了这样的能力,袋狮就能跟踪猎物。 大脑:对袋狮的头骨进行计算机X射线轴向分层造影扫描(CATscan),可使研究人员了解到袋狮大脑的一些主要特征。根据袋狮脑叶的大小和突出程度,科学家们确定袋狮的听觉、视觉和嗅觉能力都相当强。 灭绝之迷 袋狮是澳洲巨型动物之一,约在5万年前至4.5万年前灭绝。是谁又是怎样使他们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遭致灭绝命运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伯尔德分校的地球科学教授吉福德•米勒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根据他的观点,人类是在巨型动物灭绝之前不久抵达澳洲的,这些动物的灭绝一定与人类活动有关。 当人类最早到达澳洲时,那里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动物,那些动物的样子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些动物长得像袋熊一样,体形却犹如河马般庞大,它们是地球上 曾有过的最大的有袋动物。还有些动物长得像袋鼠,但它们却不是吃草为生,而是伸起两只高过头顶的手臂,扯下树枝,吃树上的叶子。还有一些动物则从树上寻找昆虫吃。澳大利亚有着独特的自然发展史。当它与其他地方完全隔离开以后,唯一在这块大陆上兴旺发达的哺乳动物就是有袋动物。食物链最高层的以大型动物为食肉动物,如袋狮,通常潜伏在树上,等待着猎物走到近旁,然后从树上跃出扑向猎物,袋狮也属于有袋动物,现代已经没有与他们相像的动物存在了。澳洲的巨型动物丽纹双门齿兽 ,是一种超大的袋熊,是曾经有过的最大的有袋动物,重约4400磅,但只有大象的三分之一重,现已灭绝的最大的袋鼠重约440磅。澳大利亚大型食肉动物有袋狮、袋狼、塔斯马尼虎和肉食性的袋鼠,还有虫类肉食动物陆地鳄鱼和巨蜥,这些大型动物最终都消失了。在人类到达澳洲之后不久,大约在5万年前至4.5万年前之间,澳洲的大多数巨型动物物种,无论是肉食性动物还是食草性动物,都渐渐灭绝。巨大的袋鼠、雷鸟以及巨蜥,都消失了。在人类开始登上这块大陆之后,澳大利亚当地的哺乳动物已经消失了四分之一,其中确切的原因,至尽仍然是一个迷。幸运的是,也有一些巨型动物生存了下来,包括如今幸存下来的最大的有袋动物——红大袋鼠(又名大赤袋鼠),澳大利亚现今仍然是有袋动物和单孔目动物的天堂。如今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能够确保这些动物,包括袋熊、袋狸、澳洲野狗、鸸鹋等,能够安然度过新一轮由人类在世界各地引发的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灾难。 袋狮[Thylacoleocarnifex] 所处的时代是从上新世至更新世,分布在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有袋类已绝种动物成员中最引人注目之一类,也是该处最大的食肉动物。这动物在许多方面与狮一样,它与现存的结指兽科或结指兽的关系很密切,而这一类动物现在是由从小到中等大小均有的生活于树上的食草动物组成。短而宽的头颅上长有巨大的成对的前门齿,这门牙似乎起着真正食肉动物犬牙的作用,还长有厚实而长的、刀状的具剪切作用的裂齿,用来撕咬动物的组织。脑壳很小。但是和其它的肉食有袋类关系较远而属于以植食性为主的袋貂总科,其结构也与其它的肉食动物有一定差别。袋狮的主要猎物可能是当时同属于袋貂总科的大型植食性动物。 现代袋鼠的祖先——原袋鼠——可长到3米。其他植食性动物包括2.4米长的袋貘和更大的双门齿兽,它可能有一个长鼻子。巨袋鼠是所有植食性有袋类中最大的,有犀牛那么大。它用大爪子从地上挖出灌木来吃。植食性动物是一种像狮子一样的有袋类捕食者——袋狮——的猎物。 一般认为袋狮更多是在森林地带活动的,而不是在草原或灌木林中。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史前食肉猛兽中最强的咬力来自-----袋狮。这些直到30,000年前还漫游在澳洲大陆的猛兽,体重达200多磅。研究报告显示,这类“超级食肉动物”曾经是澳洲大陆上占绝对优势的掠食者,正如各类剑齿猫科动物在北美或南美大陆上的地位一样。研究人员分析了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乳动物的犬齿,且考虑到动物撕咬力量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并于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刊登于上星期出版的伦敦皇家自然科学杂志。 StephenWroe-----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古生物及动物学家,领导了此次研究。他说:“现在袋獾的猎食能力往往被大众低估,事实上一头不超过6公斤的袋獾能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同样地理由使我们相信,30,000年前漫步于澳洲大陆的袋狮,其可怕的撕咬能力是现存的、身体大小一样的非洲狮的三倍。Wroe认为:“一只袋狮的体重平均约为100公斤左右,而其咬噬力几乎可以接近250公斤重的现代非洲狮,而那几乎是现存非洲雄狮的最大尺寸了”。 Wroe和他的同事注意到类似的结构在澳洲袋狮的身上也有反映,早先的研究曾显示,哺乳动物中的掠食者中发达的大脑容积能为下颚肌肉留有余地,所以袋狮、恐狼等具有较小的脑量似乎也暗示了它们具有更强大的咬噬力量。Wroe对此评论说,“这已经是我们研究得出的一个理论,但在我们能确定以前,还需要做相当多的工作”。 现代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有胎盘类食肉哺乳动物的脑量是同等体型有袋类食肉动物的两倍半,这可能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一些有袋类食肉猛兽的强大咬力。而进一步考虑到体重的因素,袋狮的力量就更加令那些研究它的学者们感到可怕了。 早在1859年,袋狮化石就已经被着名的化石专家理乍得·欧文详细描述过。研究过恐龙的欧文是这样描述他的新发现的,“凶猛且带有极大破坏性的食肉猛兽”。但其后的学者们却有意降低了袋狮在更新世澳洲食物链上的位置,部分原因是因为袋狮缺乏发达的犬齿及其祖先是植食性动物。 近年来,随着Wroe和其他澳洲科学家们的努力,有关袋狮化石的发现越来越多,这些信息都在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澳洲顶级掠食者的真相。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者:MarceloSánchez-Villagra对此认为:“至今业界仍有关于袋狮如何生活的争论,最近澳洲学者的研究结果,似乎又回到了理乍得·欧文最初对袋狮生活习性的意见,即袋狮仍旧是更新世澳洲顶级掠食者”。
H. 澳大利亚的着名动物(袋鼠等)的资料
由于澳洲整个大陆与其他大洲与世隔绝,因此保持了物种在进化上的独特性,使其独有的动物种类繁多,令人耳目一新。澳大利亚共有230种哺乳动物、800种鸟、300种蜥蜴、140种蛇和两类鳄鱼。尤以袋鼠、树熊、鸭嘴兽和鸸鹋这4种动物最为着名。
袋鼠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共有50个品种。最常见的是一种身长、体重均相当于一个成人的红色或灰色大袋鼠,有些体重则超过200磅,却丝毫不显笨拙;体型小的则像是一只猫。
袋鼠的生活习性是喜白天休息,黄昏活动。夜间,袋鼠遇见车灯会误以为天敌来袭,这时,便会从草丛中一拥而上,跳跃到公路,与汽车拼死相撞,小汽车如不注意往往被它们撞翻。因此,在澳大利亚,许多汽车前端都安装了排障器。为防止这类碰撞的发生,一些公路旁竖有高大醒目的画着袋鼠的牌子,这是警告司机,前方为袋鼠出没地,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