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斯诺克:澳洲火炮有多牛
尼尔·罗伯逊他在16岁,也就是1998年时转入职业台坛,2003年罗伯逊在新西兰夺取了21岁以下斯诺克世界冠军,被专家视为斯诺克未来之星。2010年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中尼尔·罗伯逊以18比13击败06年世锦赛冠军格雷姆·多特,在夺得职业生涯第5个排名赛冠军的同时,也成为了自1980年加拿大人克里夫·桑本夺冠之后,30年来第一位夺得世锦赛冠军的非英伦三岛选手。80后选手中第一个获得世锦赛、英锦赛、大师赛于一身的球员。
是个很了不起的球员,无可否认。但是最近这两年状态有点挣扎,经常比赛一轮、二轮游
B. 澳大利亚陆军什么水平
澳大利亚现役总兵员约有8.7万人(其中包括第一类预备役兵员0.27万人和现役后备兵员队的2.54万人)。1995年年底,现役总兵员已缩减至5.9万人。澳大利亚没有准军事部队。澳大利亚可动员的兵员有446万人,而适于服役的有389万人。澳大利亚不实行征兵制,全部是志愿兵。澳大利亚一九九五年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为96.37亿元(合73.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据报道,在今后年,澳大利亚的国防预算将递减0.5%。澳大利亚陆军人数为2.66万人,后备兵员为2.6万人。澳大利亚陆军的编成如下:陆军司令部下辖:2个师司令部(其中有一个为总预备队的);10个旅司令部;1个后勤支援部队司令部;1个地面联络群;1个综合装甲团;3个侦察团;1个侦查/装甲人员输送车综合团;1个装甲人员输送车团;2个中型炮兵团;5个野战炮兵团;1个综合防空团、3个战斗工兵团;1个野战工兵团;1个工兵支援团、2个修建团;1支陆军通信部队;5个通信团;21个步兵营、1个特种空勤团;1个突击团;2个航空兵团;2个师属情报连;1个运输团;1个战地后勤营;此外,还有技术保障、医疗服务等军队服务人员。后勤司令部下辖:司令部后勤部;全国国防器材储存与发放中心;2所验证与实验院、3个后勤群;4个后勤营;5个后勤连;8个综合运输部队;1个宪兵连;10基地后勤支援中心;1个支援部队;1所国防部队教养院;1所军队医院。培训司令部下辖:司令部培训总部;3所军事院校;17所军事学校;1个新兵培训营;陆战中心;陆军冒险培训中心;陆军作战模拟群;陆军培训技术中心;电气机械工程培训中心;8个培训大队;陆军军械中心。澳大利亚陆军的装备如下:豹1A3坦克105辆、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700辆;LAV-25轮式步兵战车20辆;M2A2驮载105mm榴弹炮255门,M198155mm榴弹炮36门,105mm轻型火炮45门;米兰反坦克导弹数量不详;M40106mm无后坐力跑68门;轻剑地对空导弹发射系统19个;RBS-70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60具。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装备有各型飞机和直升机共约160架。据称,由97辆LAV系列车辆正在交货之中。海军人数为1.47万人,海军装备有3艘驱逐舰,6艘护卫舰,4艘潜艇,2艘近岸猎雷舰艇,2艘教练与直升机支援舰艇,6艘登陆艇,15艘大型巡逻艇,以及其它船只等。海军航空兵有950人,装备有各型飞机和直升机共32架。空军人数有1.77万人,空军的编成和装备如下:2个战斗侦查中队,装备有战斗机33架和战斗侦察机4架;4个战术战斗机中队,装备有F/A-18攻击战斗机54架,教练战斗机17架;2个海上侦察中队,装备有P-3C巡逻机19架;6个运输机中队,装备有各型运输机66架。此外,空军有各性教练机97架。
反正挺牛的
C. 世界着名火炮有哪些
法国CT155自行榴弹炮 英国AS90自行榴弹炮 俄罗斯 2S3自行榴弹炮 德国PzH 2000 自行榴弹炮 美国M270多管火箭炮 美国M-109 自行榴弹炮 美国“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 美国M270自行多管火箭炮 美国M109自行榴弹炮 捷克斯洛伐克 DANA自行榴弹炮 俄罗斯 2C19(2S19)自行榴弹炮 美国M107自行火炮 英国陆军AS--90式自行火炮 中国陆军155mm重型自行火炮 中国PLL01---155mm加榴炮
采纳哦
D. 澳大利亚在二战厉害吗
二战里澳大利亚陆军正面的战斗力简直爆表…
1942年日本人已经打出了百战百胜的名头,准备入侵澳大利亚。这时候澳大利亚在新几内亚的Milne Bay 修建军事基地,准备反攻整个新几内亚。
然后日本派出了2000名精锐的海军特别陆战队士兵对这个还没有建成的空军基地进行奇袭,准备以此震慑澳洲人…
万万没想到的是澳军和对日军稍有惧怕的美军不同,遭到奇袭后居然没有怂就是干,激战两天后击毙领队中佐与其余七百余人…
剩下的残兵撤退一部分进入山林,澳军一看这不科学啊,说好的为天皇陛下玉碎呢?别跑啊,来肛正面啊,于是进山搜猎…
这场战役成为了太平洋战场盟军步兵战士轴心国步兵的第一战。
之前日军一木支队也在这个岛上被美军击杀777人,但是不同的是一木支队战斗力完全低于海军特别陆战部队,而澳军与美军不同的是完全没有火炮…和日军也就是“肛正面”。
不说军备、战略等方面的问题,澳军这支部队在肛正面上是强于美军和日军的。
然后澳军就把新几内亚打成了日本人的人间地狱,1944年12月日本第18军司令部发布“禁止食用战友尸体,违者严惩”的布告。
新几内亚岛驻扎二十万日本陆军,向澳军投降一万余人,其余全歼。
最终,日军十八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向澳大利亚第六师师长罗伯逊少将递交降书。
作者:司徒青云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5075411/answer/111430118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作者:司徒青云
E. 美国M101榴弹炮有哪些国家在使用
美国M101榴弹炮基本数据:生产商:岩岛兵工厂;生产日期:1941年起;总重量:2260千克;后膛闭锁系统水平闭锁;全长:5.94米后座缓冲系统;固定液压:107厘米行程;炮管长度:22倍径:2.31米;炮架或载具种类纵向分离双炮尾拖架;宽度:2.21米;最大射击仰角-5°至+66°;全高:1.73米;最大回旋角度46°;炮弹:105x372R枪口;初速472米/秒;口径:105毫米;最大射程11270米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亦后克罗地亚得对约50门M2/M101榴弹炮,另外南斯拉夫生产的M56榴弹炮仿制自德国的leFH18榴弹炮,但发射M101的105毫米弹药。澳大利亚陆军后备军至今仍有装备小量的M2榴弹炮,并逐步以L118榴弹炮及M198榴弹炮作取代。
M101榴弹炮曾为67个国家的装备,包括:希腊、巴哈马、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克罗地亚、厄瓜多爾尔尔、萨尔瓦多、法国、危地马拉、印度尼西亚、日本-陆上自卫队、立陶宛、马其顿、墨西哥、新西兰、巴拉圭、秘鲁、菲律宾、乌拉圭、南越、塞尔维亚、柬埔寨、南斯拉夫、澳大利亚、泰国、土耳其、缅甸、中华民国、巴基斯坦、韩国,等多个国家与地区。
F. 有哪几种类型的炮
1.迫击炮
迫击炮是用座钣承受后坐力的高射角曲射火炮。通常发射尾翼弹。其主要特点是: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运动方便,适用于在各种地形上作战;初速小,射角大(通常为45度一85度),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主要配用杀伤爆破榴弹,用于压制、歼灭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和其它障碍物;还可配用照明弹、烟幕弹等特种炮弹,以完成多种战斗任务。按装填方式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驮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按口径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类,轻型一般为50、51、60毫米口径,全炮重小于20公斤,主要装备步兵。作战时,一般由单兵携带,或分解成几个部件,由几人背负或由牲畜驮载;中型一般为81、82毫米口径,全炮重在40公斤左右,可分解成几个部件搬运;重型一般口径大于100毫米,全炮重在100公斤以上,采用车辆牵引或自行。追击炮通常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在战斗状态时,炮身尾部的炮杵置于座钣驻臼内。进行触发射击时,击针外突,炮弹从炮口装填,靠下滑撞击击针击发底火;进行拉发射击时,击针缩回,炮弹入膛后,靠拉火机的击锤撞击击针击发底火。发射时,炮身的后坐力经座钣传至地面,靠土壤的变形吸收后坐能量,限制后坐运动。
2.加农炮
加农炮是弹道低伸的火炮,属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主要用于射击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对装甲目标和垂直目标,多用直接瞄准射击;对远距离目标,则用间接瞄准射击。主要由炮身、炮架、瞄准装置等部件组成。主要特点是身管长(一般为口径的40—80倍)、初速大(通常在700米/秒以上)、射程远(如152—155毫米加农炮的最大射程可达22—35公里)。按其口径可分为小口径加农炮(75毫米以内)、中口径加农炮(76—130毫米)和大口径加农炮(130毫米以上);按运动方式和结构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和运载式(安装在坦克、飞机、舰艇上)四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使用弹种有杀伤榴弹、爆破榴弹、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脱壳超速穿甲弹、碎甲弹、燃烧弹等。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3.榴弹炮
榴弹炮是身管较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的火炮,属于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桥梁、交通枢纽等。它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按其机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榴弹炮两种。主要特点是:身管较短(一般为口径的20—30倍)、初速较小(通常为300—600米/秒);射角较大(约达70度),弹丸落角也大,杀伤爆破效果好;采用多级变装药,在射角不变的条件下,可获得不同的初速、弹道和射程,便于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现代榴弹炮炮身长达口径的33—44倍,初速达827米/秒,最大射角75°,使用一般榴弹,最大射程达18000多米,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30000米。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4.加农榴弹炮
简称“加榴炮”。加榴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主要用于射击较远距离目标和破坏较坚固的工程设施。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具体结构与加农炮和榴弹炮相似。其特点是:可以平射和曲射;比加农炮炮身短,弹丸初速范围广(使用变装药),炮身射角和弹丸落角大;比榴弹炮炮身长,射程远;用最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时,具有加农炮的性能;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射击时,具有榴弹炮的性能。现代加榴炮的口径多为152—155毫米。身管长一般为口径的25—40倍,弹重为45公斤左右,最大射程为17—25公里。配用弹种与榴弹炮相似。按其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自运式和自行式三种。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5.火箭炮
火箭炮是一种多发联装火箭发射装置,属于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主要用于对大面积目标射击。通常由定向器、回转盘、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瞄准器、点火系统及平台运动系统等组成。按定向器种类,可分为轨式、笼式和管式;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器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装弹完毕后,可一次发射一发,也可连续发射数十发。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发射时火光大,阵地容易暴露。火箭炮的口径一般为107—273毫米,最大射程40公里,主要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也可配用特种火箭弹,布设地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6.无坐力炮
也称“无后坐力炮”。它是一种滑膛无反后坐装置的火炮。发射时,利用发射药生成的部分火药气体由炮尾向后喷出,产生反作用力,其方向与弹丸出口时赋予炮管的后坐力方向相反,故该炮没有反后坐装置。无坐力炮主要用于摧毁近距离的装甲目标和火力点。由炮身、炮闩、炮架和瞄准装置等组成。其口径一般为57—120毫米,对坦克的直射距离为400—800米。主要配用空心装药破甲弹、高爆榴弹。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机动等特点。
7.高射炮
简称“高炮”。是从地面上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必要时也可用于对地面或水面目标射击。主要特点是:炮身长、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多数配有火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分,有牵引高炮和自行高炮;按口径分,有小口径高炮(口径小于60毫米)、中口径高炮(口径为60—100毫米)、大口径高炮(口径大于100毫米)。高炮通常都装有半自动或全自动炮闩,有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填机构,可连续自动地装填和发射;大多数装有随动装置,能自动瞄准和追随目标。大、中口径高炮还装有引信侧合机,以自动装定引信分划。小口径高炮通常装有自动高射瞄准具,能不断地计算装定射击目标,以满足瞄准不断变化的空中目标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120毫米和128毫米等大口径高炮。60年代以后,大口径高炮逐步被地空导弹所取代,小口径高炮则获得较大发展,采用了多管联装,提高了发射速度,增大了火力密度。由于跟踪雷达、光电跟踪和测距装置、火控计算机和火炮组成的自行高炮系统的出现,提高了机动能力、行进中射击能力的射击效果。小口径高炮将继续向雷达、计算机、火炮等结成一体、多管联装或多管旋转、自行化以及弹(地空导弹)炮结合的方面发展。
8.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是指与车辆底盘结合为一体,能自行运动的火炮。主要用于配合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作战,及时为其提供火力支援。主要特点是:越野性能好、机动灵活,’占领和撤出阵地快、射击反应快。自行火炮由武器系统、装甲车体和底盘部分组成。武器系统包括武器、装填机构和火控系统。武器包括火炮(加农炮、榴弹炮、加榴炮等)。装填机构有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新一代自行火炮已装备有夜视设备和以弹道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化火控系统。装甲有钢质装甲、铝合金装甲或简易的复合装甲。底盘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它们装有动力、传动、行走和操纵装置。履带式底盘一般采用坦克或装甲车辆的底盘或它们的改进型,以及专用底盘。
9.自行高射炮
简称“自行高炮”,是将瞄准发射系统与车辆底盘结合在一起,能自行运动的高射炮。主要用于歼灭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掩护行军、战斗的部(分)队。必要时也可用于消灭地(水)面目标。按口径分,有小口径和中口径自行高炮;按自行方式分,有履带式和轮式自行高炮;按功能分,有全天候和非全天候自行高炮。自行高炮通常是独立的高射炮系统,普遍采用火力系统、探测装置和解算装置装于同一车体上的“三位一体”结构。自行车辆由装甲车体、炮塔、动力装置、电源系统和行驶部分组成。火炮一般由数个结构相同的小口径自动炮身(有的是一门中口径炮身)、瞄准装置、平,衡机和高炮随动装置组成,装在旋转炮塔内或两侧。炮塔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三种。车内装有雷达、光电或光学火控系统,装有导航仪以测定自身行进中所在位置的坐标。车上还装有防核、化学、生物武器的仪器和设备。与牵引高炮相比,自行高炮越野能力强、机动性好、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反应时间短,具有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目标作战的能力,可实施短时间停止射击和行进间射击,是各国陆军致力发展的防空武器之一。
10.电磁炮
也称“电磁发射器”,是利用电磁力(洛仑磁力)代替火药发射炮弹的一种装置。该种武器目前只获得原理成功,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美国现已能把100克重的炮弹加速到10公里/秒,并成功地进行了硅面阵列承受10万个g载荷的试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70年建造了第一台电磁发射装置,用一台能量为550兆焦耳的单极发电机首次把3克重的塑料块加速到6000米/秒。电磁炮研制成功后,可用于打飞机、反坦克和作为天基反导弹系统。但反战略导弹要求电磁炮炮弹质量达到2公斤,速度达20公里/秒,要达到这些要求,有待解决诸如研究适合天基用的数百兆焦耳的脉冲能源;解决轨道的强度、尺寸、重量;解决炮弹上电子设备承受10万个g载荷等问题。电磁炮根据发射装置的结构和部件,可分为导轨炮、线圈炮和“重接”炮等。它们主要由能源、加速器和开关三部分组成。在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中将把电磁炮作为天基动能武器系统发展。
11.海岸炮
简称“岸炮”,是配置在海岸重要地段、岛屿和水道翼侧的海军炮。主要用于歼灭敌海上目标,也可对陆上和空中目标射击。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一般配置在永备工事内,移动式有机械牵引炮和铁道列车炮。海岸炮具有不易被干扰、命中概率高、射击死角小、摧毁力强等特点。初期的海岸炮与陆炮相同,19世纪开始出现专用海岸炮。一般海岸炮的口径为100—406毫米,射程16—58公里。现代岸炮配有射击指挥仪、雷达和光电观测仪,使战斗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G. 电磁炮作为近年来新兴海战武器威力究竟有多大
只需要十艘装备有电磁炮的军舰在海上以每分钟6发的射速,持续三天的炮击就可以完成对10万个陆上目标的打击任务。这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夸张?电磁炮技术一旦成熟,或将改变未来的战争方式!您没有看错,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电磁炮,确实具备这样的威力,其具备射程远,弹丸初速高,威力大等特征。在未来的电磁炮应用前景中,我们或许会看到,电磁炮不但可以攻击陆地固定目标,还将具备防空,反导甚至反舰的功能,未来甚至具备打击外太空的弹道导弹以及卫星的能力。您说这种武器一旦服役,是不是会改变战争双方的攻防模式呢?
电磁炮目前来看,也只是理论上厉害,毕竟没有进入实战部署的阶段,因为没有哪个国家造出来。目前比较成功的是美国32兆焦耳能量级别的电磁炮,之所以没有将其部署在DDG1000上,是因为这款电磁炮的射程仅仅只有70公里,没有达到360公里射程的设计需要。目前电磁炮主要受制于电容器组的能量问题,相信这个问题终将解决。未来一旦获得突破,电磁炮也必将进入人类最新武器的行列!
100兆焦耳以上的能量瞬间爆发,其可以将15公斤的弹丸发射到至少400公里之外的地方。如果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十倍,甚至百倍的电容器组,是不是意味着电磁炮将可以应用于洲际打击呢?只要初速度允许,就是飞出地球,发射卫星也不在话下,大家是不是感觉到了电磁炮的可怕呢?不过还是需要指出一点,传统的炮弹发射,导弹和火箭发射,依靠的是化学燃料的燃烧,也就是化学能。而电磁炮利用的则是洛伦兹力,两者上有根本的区别。此类实验一旦成功,现役武器的性能将会得到一次性能的飞跃!电磁炮的研制其实不仅仅是大家简单认为的一次火炮革命,而是现役所有武器的一次发射动能革命。
H. 野蜂式自行火炮有哪些需求
近年来,由于新的作战形式层出不穷,促使美、英、德等国开始重视装备120毫米自行迫击炮。
美国陆军过去装备了安装在M113装甲运兵车底盘上的81毫米和107毫米迫击炮。1988年以色列的“索尔坦”迫击炮系统在招标竞争中胜出,开始取代美国陆军中原有的老式自行迫击炮。不过“索尔坦”仍安装在M113装甲运兵车上。该型火炮系统被命名为M1064A3,携弹量69发。
美国陆军的“未来战斗系统”将装备一种名为“非视距瞄准火力”的自行迫击炮。FCS依靠由多个传感器所组成的网络来判别威胁的方位,并且在这种威胁带来麻烦之前对其进行快速打击。
现在有两个候选者——瑞典“先进迫击炮系统”以及由英国BAE系统公司和RO防务公司联合研制的“装甲迫击炮系统”。但是这两种武器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满足美国陆军的全部要求。
针对美国市场,帕提亚/赫格隆公司已经签署了技术转让许可证,将AMOS转让给美国的AAI公司,而RO防务公司已经将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分部作为AMS在美国的代理。
英国陆军装备的自行迫击炮是RO防弩司生产的安装在M32装甲车上动的81毫米迫击炮。该炮为“武士”步兵战车营提供曲火力支援。
从长远来看,81毫米迫击炮将会被新型的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所代替。它们可能是AMS的改进型(AMSII)、AMOS或一种更先进的型号。
英国陆军目前最优先发展的项目是“未来效能系统”。该系统要求其所有的装备必须可以由C-130型运输机空运,这意味着轻重量是至关重要的。
德国陆军希望用新型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来取代现在装在M113装甲车底盘上的120毫米迫击炮。根据德军的要求,有两种带炮塔的120毫米自行迫击炮符合其要求。它们是AMOS和AMSII。
火炮底盘则有众多的候选者,包括CV90、新型“美洲豹”轮式步兵战车、由M113底盘发展而来的“巨蜥”装甲车以及“拳击手”(8×;8)装甲车。
此外,澳大利亚需要20门120毫米滑膛迫击炮。英国的AMS已经在澳洲作过了测试。芬兰和瑞典已选择AMOS来满足它们未来对120毫米自行迫击炮的需求。
I. 二战中的日本和澳洲的战役kokoda的过程中用过什么武器
科科达小径战役(Kokoda Track campaig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场常被外人忽略的重要战役。于1942年7月21日至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属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科达小径(Kokoda Track)沿线,由日军发起,与澳军进行了一系列战役。
日军由第55师团的歩兵第144高知联队与第55山炮联队第1大队组成南海支队,加强配属歩兵第41福山联队、独立工兵第15联队、独立高射炮第47大队、高砂义勇队(由台湾原住民组成)等,由堀井富太郎少将支队长领军,1942年7月21日日军歩兵第41福山联队两个大队于新几内亚岛东北部登陆,意图夺取科科达,强行通过科科达小径,攻取莫尔兹比港。
这小径仅能以步行通过;沿途经过数处世上最困难崎岖地形,包括标高2250米的贝拉米峰、昼间湿热、夜间冷风、季节性暴雨与疟疾等传染性热带疾病肆虐。补给非常困难,也严格限制了参战部队的数量及作战方式。
基于步兵战斗为主的作战方式,在这次战斗中出场的兵器主要属于陆军和空军、注意陆军无法使用坦克、大型远射火炮等重型装备:
日本步兵: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97式狙击枪、九六式轻机枪、大正十年掷弹筒、明治41年式75mm山炮、92式70mm口径步兵炮;
澳军步兵:英联邦标准李恩菲尔德短弹匣步枪MKⅢ型及其狙击枪等变形、美制汤姆森M1928A1冲锋枪,澳大利亚自制9毫米欧文式冲锋枪,英联邦标准布伦机枪,由于澳大利亚当时并非是一个工业国,所以澳军炮兵武器多为英国制造,如肯定会有英制25磅榴弹炮,可能会有英制18磅榴弹炮、英制4.5寸榴弹炮、英制5.5寸野炮等
盟国空军:美制P-39及P-40战斗机、B-17、B-25及B-26轰炸机;
日本空军:零战、97舰攻、99式舰爆、九六式陆攻、一式陆上攻击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