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红石头如何形成的在哪

澳大利亚红石头如何形成的在哪

发布时间:2022-04-27 08:17:32

⑴ 红宝石是怎么样形成的

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红宝石的英文名称是Ruby,来源于拉丁文“Ruber”,意思是红色。
红宝石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用来装饰清真寺、教堂和寺院,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它也曾与钻石、珍珠一起成为英帝国国王、俄国沙皇皇冠上和礼服上不可缺少的饰物。自从近 百年宝石进入民间以来,红宝石分别跻身于世界五大珍辰石之列,是人们珍爱的宝石品种。世界宝石学界定红宝石为七月的生辰石。
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红宝石最常见的形状包括如祖母绿形、梨形、公主形、椭圆形和水滴形等,与钻石普遍是圆形不一样的是,红宝石很少是圆形的,心形也不多见。

与钻石一样,红宝石的重量也可以用克拉(又称卡)计算。
1克拉=200毫克=0.2克。一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一分。0.75克拉又称75分,0.02克拉为2分。
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红宝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

红宝石的鉴赏主要观其颜色,红宝石的颜色要鲜红纯正,一般颜色浓度中深的红色为最好,颜色太深价格反而会降低,如缅甸的“鸽血红” 就是红宝石中的极品。红宝石的另一鉴赏要点就是瑕疵。红宝石一般会有裂纹,没有一点裂纹及瑕疵的红宝石是极少见的,所为“十红九裂”。但宝石的裂纹、包裹物等瑕疵不要太明显,不能影响整体美观。宝石的重量和切工也是影响其品位的关键。

红宝石中最常见的瑕疵是小的针状杂质,称为“丝状物”。因为每颗红宝石都是在自身独特的环境中形成的,每颗宝石均含有赋予其精确颜色的痕量矿物质组合以及独特的识别标记或杂质。虽然红宝石中较高净度水平的要比绿宝石多,但内部无瑕疵的红宝石非常稀有且价格昂贵。
在浅颜色和中等颜色的红宝石中杂质一般比较明显。由于红宝石一般都带有杂质,所以要选择较深色泽的红宝石,这样杂质可有效地隐藏起来。

与钻石不同,红宝石没有为达到最大灿烂而按几何设计的切割,比如象钻石的"理想"切割那样。
在检查宝石的切割时要看该切割是否将宝石的美丽显露无遗。例如,对于颜色较浓的红宝石,最佳切割应比平均水平浅一些,以便使更多光线透过宝石,而对颜色较浅的宝石,较深的切割有利于反映颜色。
象钻石一样,高质量的有色宝石通常也有切平面、冠部、边缘、穹部和底部。红宝石中心的暗区或泛白区是太深或太浅切割的结果。而切割良好的红宝石是对称的,并在整个表面上均匀反射光线。抛光应平滑,没有任何裂口或划痕。此外,切割良好的红宝石不会显示出在刚玉晶体中经常出现的色带:出现这种色带通常表明切割者想保留重量而不是尽可能地切割出最美丽的宝石。

自然界中的红宝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缺陷。经济评价的首要因素就是颜色,其次是重量、透明度和净度。
红宝石的价值就颜色而论,以鸽血红色最佳,依次是玫瑰红色和粉红色。一般情况下,缅甸红宝石红色鲜艳、明度大,其价值比泰国产深红色红宝石价值高。
自然界中产出的红宝石颗粒较小,宝石的价值是依重量的平方向上增长,但如果宝石的重量超过5克拉以上,就要根据宝石的质量单独议价。

缅甸抹谷红宝石。宝石多呈鸽血红色、玫瑰红色、粉红色。颜色鲜明但不均匀,经常见到平直的色带。多色性明显,用肉眼从不同方向观察宝石,可以见到两种不同的颜色。聚片双晶发育,可以见到平直排列的百叶窗式双晶纹。裂理常沿三组聚片双晶面裂开。宝石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下列包裹体:绢丝状金红石包裹体;一般纤维状金红石包体平行红宝石晶体的六方柱面展布,构成三组交角为60度和120度的面网,当平行这一组包本的面网切割,并琢磨成弧面宝石时,当光线照射在弧面上,就会出现六射星光,即星光红宝石。如果纤维包体呈不规则的密集式堆积,就呈现出半透明的乳白色絮状斑块。弥漫状气液包裹体:在宝石中呈星散分布,其中气态所占面积较小,约30%左右。如果气液包裹体聚集在一起呈指纹状展布,就称之为指纹状气液包裹体。短柱状、粒状网态包裹体:红宝石中常含尖晶石、方解石、榍石、赤铁矿等矿物包裹体。这些小矿物的棱角因受熔融而圆滑。 斯里兰卡红宝石。宝石的特点与缅甸红宝石相似,但颜色较浅,明度较大。斯里兰卡红宝石中的包裹体,除有与缅甸红宝石相似的特征之外,尚含有两种特有的矿物包体:磷灰石包体,磷灰石呈六方柱状,棱角圆滑,呈单个晶体或群体出现;绢丝状金红石包体,较缅甸红宝石中的绢丝状金红石包体细长。
泰国尖竹纺红宝石。宝石呈带褐的红色或玫瑰红色。聚片双晶发育,色带和生长纹平直。包体较少,不见绢丝装金红石包裹体。常见指纹状包体。
坦桑尼亚红宝石。红宝石因含铁,颜色稍暗。

⑵ 任务红宝石和蓝宝石

红宝石(ruby)和蓝宝石(sapphire)都属于刚玉(corunm)族的宝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刚玉中可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其中呈红色者为红宝石,呈其他颜色者统称为蓝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都是人们十分珍爱的高档宝石,红宝石鲜红似火,蓝色蓝宝石清澈透蓝,它们与钻石、祖母绿和猫眼石同被列为世界五大名贵宝石。

一、基本性质

(一)结晶学性质

晶系 三方晶系。

结晶习性 晶体常为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有时呈板状或双锥状,具双晶 (图6-4)。

双晶 刚玉的双晶有两种: 一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生长双晶;二是在机械作用下面网滑动形成的机械双晶。刚玉的生长双晶只在特定的产地可见,例如斯里兰卡和克什米尔,而绝大多数刚玉宝石的双晶是由于面网滑动、晶格变形造成的简单接触双晶或聚片双晶。刚玉宝石的聚片双晶通常平行 {1011},少数情况下平行 {0001}。

表面特征 在锥和柱面上常有横的条纹,加上特征的三角生长标志,为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原石晶体鉴定提供了良好的识别标志。

(二)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 铝的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Al 2 O 3

图6-4 刚玉的晶体及双晶

微量组分 当刚玉不含杂质元素时,为无色;当含其他杂质元素时则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并构成不同的宝石品种。如含Cr2 O3 0.01%~0.05%者为浅红;含Cr2 O3 0.1%~0.2%为桃红;含Cr2 O3 2%~3%为深红色;含Cr2 O3 0.2%~0.5% +NiO 0.5%为橙红色;含TiO2 0.5% +Fe2 O3 1.5% +Cr2 O3 0.1%为紫色;含TiO2 0.5% +Fe2 O3 1.5%为蓝色;含NiO 0.5% +Cr2 O3 0.01%~0.05%为金黄色;含CoO 1.0% +V2 O3 0.12% +NiO 0.3%为绿色;含V2 O5 在日光灯下为蓝紫色,在钨丝白炽灯下红紫色,即具变色效应。

(三)物理性质

1.光学性质

颜色 变化大,并决定宝石的品种。红宝石即红色的刚玉宝石,它包括了红色、橙红色、紫红色、褐红色的刚玉宝石。蓝宝石即除去红宝石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刚玉宝石,它包括蓝色、蓝绿色、绿色、黄色、橙色、粉色、紫色、灰色、黑色、无色等多种颜色。根据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标准,上述刚玉宝石均直接定名为蓝宝石。

光泽 亮玻璃光泽。

透明度 透明 不透明。

折射率 1.76~1.78。

双折射率 0.008。

色散 低,为0.018。

多色性 中等到强,具体取决于品种。

光学效应 最重要的是星光效应,极少见猫眼效应,也有似变石的变色效应。

发光性 红宝石在长波紫光下具弱至强的红色荧光,短波紫外线下微弱至中等的红色荧光;蓝色蓝宝石一般无荧光;斯里兰卡的一些黄色蓝宝石可具杏黄-橙黄色荧光。

吸收光谱 红宝石为典型的铬光谱;蓝色蓝宝石为典型的铁光谱。

2.力学性质

解理和断口 刚玉解理差,但由于叶片状双晶的原因,常发育有平行底面和菱面体面的裂开。断口呈贝壳状。

硬度 9,在天然材料中仅次于钻石。不同产地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硬度稍有不同。

韧度 极好,蓝宝石一般要好于红宝石。

密度 3.9~4.1g/cm3,平均为4.0g/cm3,具体视纯净度而变。

(四)包裹体

刚玉类宝石内部含有十分丰富的包裹体(图6-5),不同产地的宝石具有不同的包裹体特征。缅甸的刚玉类宝石,特别是红宝石,常含有三个方向排列的短金红石针,针状内含物常发育不完整而呈现出“丝光”光泽。缅甸红宝石富丽鲜明的红色往往呈漩涡状,颇似糖浆搅拌时的效果,称为“糖浆”状包裹体。斯里兰卡的红、蓝宝石常含粗而长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和具应力晕圈的锆石包裹体,以及六边形色带等。克什米尔蓝宝石含有极细的纱状羽状体和液态内含物包裹体,并造成这种蓝宝石具有特征的轻淡乳白色。泰国红、蓝宝石常含网脉状的羽状体,中心为黑色晶体,往往含有管状液态内含物及交切双晶面等包裹体。

图6-5 红宝石和蓝宝石中的包裹体

二、鉴定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定是较为复杂、较为困难的问题,不仅大量涉及仿冒品的问题,还有大量的合成品充斥市场。更重要的是,许多红宝石和蓝宝石虽然是天然产出的,但在进入市场前已经过各种技术处理,虽然这些经处理的红宝石和蓝宝石有些在商业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与未经处理的天然品相比,其价值相差较大,要求对它们作出正确的鉴别。基于此,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除必须依据常规的仪器测定对其作出初步判断外,许多情况下还需借助于大型仪器的分析测试,方能为其正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需要正确解决下列三方面问题:

1)宝石的材料是否是刚玉?

2)若是刚玉,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

3)若是天然的,是否经过优化处理?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优化处理?

(一)材料属性的鉴别

鉴别方法相对较简单,只需测定有关物理性质即可作出正确鉴定。

用折射率仪 可测得折射率为1.762~1.770,双折射率为0.008。

用比重天平 可测得相对密度为3.99~4.05。

用分光镜 红宝石是典型的铬光谱,蓝宝石是铁光谱。

放大观察 不同产地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由于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存在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包裹体。训练有素的宝石鉴定师,不仅可以凭借这些内含物特征来鉴别红宝石和蓝宝石的真伪,还能鉴别产地。

二色镜和偏光镜 可测其多色性和光性,从而对红宝石和蓝宝石作出鉴别。

(二)红宝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与红宝石相似的宝石主要有红色石榴子石、红色尖晶石、红色电气石、红柱石、仿造宝石有红玻璃。

1.与红色石榴子石的鉴别

除物理性质常数不同,红宝石与石榴子石的区别主要在于:石榴子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红宝石二色性明显。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子石表现为惰性。石榴子石吸收光谱明显有别于红宝石。放大检查时,石榴子石内相对较洁净,而红宝石内气液包裹体、各种固态包裹体丰富。

2.与红色尖晶石的鉴别

红宝石与尖晶石的鉴别主要在于: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折射率为1.718,明显低于红宝石。放大检查中尖晶石具串珠状排列的八面体负晶。

3.与红色电气石的鉴别

红宝石与红色电气石的主要鉴别在于:电气石具有比红宝石更明显的二色性。电气石双折射率较高(0.008~0.020)。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电气石具有特征的充满液体的扁平状包裹体和不规则的管穴。

4.与红柱石的鉴别

红宝石与红柱石的主要鉴别在于:红柱石具有肉眼可见的强多色性,其多色性颜色为褐黄绿、褐橙和褐红三种颜色。短波紫外光下红柱石具无至中等绿色、黄绿色荧光,而红宝石具无至中等红色荧光。红宝石在红区有明显的Cr吸收线,而红柱石只在蓝紫区有吸收线。

5.与红色玻璃的鉴别

红玻璃为均质体,无多色性。放大检查红玻璃内可见气泡、旋涡纹等现象。红玻璃具典型的贝壳状断口,由于硬度低,棱线磨损往往比较严重。

(三)蓝宝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与蓝宝石相似的宝石主要有蓝锥矿、堇青石、蓝色尖晶石、坦桑石。

1.与蓝锥矿的鉴别

蓝锥矿双折射率很大,可达0.047,成品宝石具明显的后刻面重影。在短波紫外光下蓝锥矿可具有亮蓝色荧光,而蓝宝石则表现为荧光惰性。

2.与堇青石的鉴别

堇青石具有肉眼就可观察到的强多色性:蓝、紫和浅黄。堇青石的密度明显低于蓝宝石,在2.65的重液中堇青石悬浮,而蓝宝石下沉。

3.与蓝色尖晶石的鉴别

蓝色尖晶石为均质体宝石。只能测到一个折射率值(1.718)。

4.与坦桑石的鉴别

坦桑石具有明显的多色性,可看到三个方向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紫红色和绿黄色。与蓝宝石相比,具有较低的密度,密度为3.10~3.45g/cm3。具有相对较低的折射率值,为1.691~1.700。

(四)合成红宝石、蓝宝石的鉴别

红宝石和蓝宝石可由多种方法合成。各种方法合成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其物理性质与天然品基本相同,因此,相关物理性质的鉴别意义不大。正确鉴别合成品难度较大,需专业人员借助各种先进仪器才能做到。以下提供一些线索供鉴定红宝石和蓝宝石时参考。

外观 合成品大多完美无缺,颜色艳丽,十分均匀,而达到上述程度的天然品一般十分罕见。若是多颗红宝石和蓝宝石放在一起,合成品每颗质量基本相同,天然品很少能达到这样水平。

用二色镜观察 由于绝大多数合成品是用维尔纳叶法生产的,用这种方法合成的晶体由于内能的释放,将使晶体沿长轴方向裂开,合成品大多台面平行光轴,与天然品正好相反,因而合成品可从台面方向看到二色性,而天然品一般从台面难以观察到二色性。

荧光检查 对红宝石来讲,合成品的荧光比天然品强。

放大检查 这是最有鉴别意义的。天然品有各种矿物包裹体存在,合成品一般无天然矿物包裹体。相反合成品也有自己独特的内部特征。例如,维尔纳叶法合成品具弯曲生长线(图6-6),其形状如唱片的旋纹,有气泡等标志性特征;熔剂法合成品比较难观察到典型的内部特征,但在一些情况下可看到由坩埚上掉落进来的铂片晶,并具羽状体和熔剂小滴包裹体(图6-7)等。

图6-6 合成红宝石的弧形生长纹

图6-7 合成红宝石中的助熔剂残余

大型仪器 例如用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可测试宝石的成分,从而可将天然品与合成品区分开来。需进一步强调的是,要获得准确的鉴别,最好把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

(五)处理品的鉴别

由于天然的优质红宝石和蓝宝石极少,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市场存在将质量较差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原料,通过一系列处理,使其提高质量,包括改变颜色、净度和掩盖裂隙等。迄今为止,市场已有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1.热处理和扩散处理

热处理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对红宝石和蓝宝石实施加热,使其改变颜色、净度、星光效应等。目前,热处理已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销售时可以不必特别注明。扩散处理是将无色刚玉切磨成琢型宝石后,在其表面添加适当的致色剂后进行加热,使致色剂扩散到宝石表面一定深度,并使其产生颜色,从而达到改善的目的。热处理和扩散处理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方法是:

放大观察 宝石表面在热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凹坑,即便重新抛光,某些小面,特别是靠近腰棱的小面仍将残留有凹坑的痕迹;另外,重新抛光将产生多余的小面。在宝石内部,若原石有矿物晶体包裹体,加热将使被熔融过的晶体变成白色,并有浑圆状的外形,其周围往往还发育圆盘状裂隙。

吸收光谱 经过热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450nm处不显吸收带。

浸液观察 扩散处理的蓝宝石放在折射率为1.74的浸液中,明显可看到颜色主要集中于表面,即主要在小面边棱处。浸液也使上述表面和内部观察更加清晰。

2.充填处理

红宝石和蓝宝石(特别是红宝石)的天然品往往存在各种裂纹或裂隙,它们严重影响宝石的价值,为了掩盖其裂隙,可通过对其裂隙进行充填以达到提高净度的目的。检测的办法是用放大观察可见两种现象:其一,跨过充填物和刚玉的界线处可见颜色和光泽的差别;其二,还可看到充填物中的气泡。不过,做此项工作需非常仔细。

3.注油和染色

有损于红宝石和蓝宝石外观的开口裂隙可用注油的办法来将其掩盖。检测的办法是在反射光下用放大镜观察,可看到裂隙中存在干涉色。另外,用热针靠近宝石表面,可能从裂隙中吸出油来。有时红宝石和蓝宝石还存在用染色的办法来改善其颜色的情况。经这种方法处理的宝石可以通过蘸有丙酮的棉签来检查,即用棉签擦洗宝石可使棉签呈现颜色。除上述常见方法外,还存在其他各种处理方法,如辐射、刻划、贴箔等,鉴定时需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并借助于有关方法进行鉴别。

三、质量评价

由于天然优质红宝石和蓝宝石产量很少,而且每年以较快的速度衰减,因此,其保值和增值功能高于钻石。但和钻石相比,由于研究程度低,因而,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质量评价比钻石要困难得多,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因此,在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质量评价方面,不同评价者基于各自的认识和经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行业上仍有一些普遍认可的评价依据,这些依据主要包括颜色、重量、透明度、净度、加工质量等方面。

1.颜色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颜色包括色彩、色调和饱和度几个方面。

色彩 分极好、非常好、好、较好、差五级;

色调 按深浅分很深、深、中等、浅、很浅五级;

饱和度 按鲜艳程度分很高、高、中等、较低、差五级。

就色彩和色调而言,天然产出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不可能表现为单一的光谱色,这就会有主色和副色之分,如红宝石以红色为主,其间可带微弱黄、蓝紫色;蓝色蓝宝石以蓝色为主,其间可能有微弱的黄色、绿色色调。原则上,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颜色越接近理想的光谱色,颜色质量越高,如缅甸鸽血红红宝石和克什米尔矢车菊蓝宝石就与理想光谱色较接近,因此,它们质量最好。副色所占比例越大,颜色就越不纯,颜色质量就越低。红宝石最有价值的颜色是均匀的鸽血红,其次是较浅的紫红色。在透明红宝石中,微棕红色、玫瑰红色、粉红色均被认为是不大理想的颜色。不过在星光红宝石中,这些颜色仍是十分受欢迎的。对蓝宝石而言,一般认为理想的颜色是纯正均匀的蓝色。但对金黄色的蓝宝石而言,由于其更加稀少,加之这种蓝宝石火彩较强,亮度较大,因而也十分受欢迎。对具有变色效应的蓝宝石,由于它可仿冒变石,十分稀少,故也同样十分受人喜欢。蓝色、黄色和变色蓝宝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几种颜色。

2.重量

天然产出的宝石级红宝石颗粒一般都很小,达到1ct者已不多见,大于5ct的则为罕见之物,因而,宝石越大,每克拉的价格增加的幅度也越大,其克拉溢价远大于钻石。从目前来看,红宝石的克拉溢价台阶主要出现在1ct、3ct、5ct和10ct处。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红宝石产于缅甸,重3450ct。着名的鸽血红红宝石,最大者仅重55ct,最大的星光红宝石产于斯里兰卡,重1387ct,这些都是世界着名的珍品。蓝宝石的产量比红宝石要多,几克拉者常见,几十克拉者也不稀罕,但大于100ct者仍非常珍贵。世界上发现最大的蓝宝石重达19kg,产于斯里兰卡。一颗被称为亚洲之星的巨大星光蓝宝石,重达330ct,为世界着名珍品。镶在英国王冠十字架中心的“圣爱德华蓝宝石”,也是世界着名珍品。总的来讲,天然蓝宝石的价格要比天然红宝石低得多。和红宝石相比,蓝宝石的重量对其价值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也有较大影响。重量越大者,每克拉的价格也越高。

3.透明度和净度

对透明红宝石和蓝宝石而言,评价仍需考虑净度和透明度。越是纯净、透明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价格越高。完全透明、无暇、无裂纹的红宝石是很难得的,因为在10倍放大镜下,红宝石总有这样那样的小缺陷或各种的包裹体,因此,对红宝石的透明度和净度要求自然要低些。由于相当纯净透明的蓝宝石较易找到,对于蓝宝石的评价而言,净度和透明度的要求也比红宝石要高得多。真正质量好的蓝宝石,一般都要求要纯净、透明。纯净度和透明度不高,其价格将会大受影响。

4.加工质量

评价红宝石和蓝宝石时,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是宝石的加工质量,加工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影响颜色。优质红宝石和蓝宝石要求底部切割适中。若底部太浅,将使中心完全成为“死区”,若底部太深,则会影响透明度,比例会失调,同时影响镶嵌。出现这些情况,其价格都将大打折扣。星光红宝石和蓝宝石应单独评价。除了必须具备理想的颜色、均匀的色调、无瑕疵、抛光精细等条件外,更为重要的是星线的亮度、形状位置、完好程度以及比例关系。星线越亮、形状越规则越好,星线的交点要求位于半球状宝石的顶点。偏离顶点,宝石的价格将大受影响。此外,星光宝石要求星线细而平直、完好,如出现缺亮线、断亮线和亮线弯曲等也都会严重影响其价格。宝石的加工比例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具体来说是考虑腰棱以下的重量。按理想比例,宝石腰棱以下部分占宝石总重量的1/4较为合适,太重者虽然可增加宝石的重量,但同时也将影响宝石的颜色、星光的亮度和美观等。一些珠宝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会将宝石腰棱以下部分保留过大,这一点务必注意。

四、矿床成因及产地

1.矿床成因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成因类型众多,原生矿有岩浆岩型、变质型、伟晶岩型等,次生矿有残坡积型、砂矿型等。

大理岩型 大理岩中的红宝石是宝石级红宝石的重要来源。缅甸抹谷、阿富汗哲格达列克、巴基斯坦的罕萨等地均属于此种类型。关于这种类型红宝石的成因,由于这种类型矿床的红宝石产在白云质大理岩中,附近有酸性岩分布,因此,有认为是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但有人认为矿体的形成与矽卡岩无关,矿体是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后期的岩浆侵入使周围大理岩进一步重结晶,并使红宝石聚集。

玄武岩型 玄武岩型是世界上蓝宝石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我国昌乐、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柬埔寨的拜林、泰国尖竹汶及老挝、越南等地的蓝宝石都与玄武岩有关。

伟晶岩型 这类矿床中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成因直接与伟晶岩相关。典型的例子有:坦桑尼亚的翁巴塔尔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产在含钙长石、蛭石的奥长伟晶岩中;着名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与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上。

矽卡岩型 这种类型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产于碳酸盐岩与中酸性岩浆的接触带上,赋存于矽卡岩之中。典型的矿床有斯里兰卡的蓝宝石矿床,这是世界蓝宝石的主要产区。矿床产在粗粒白云质大理岩与正长岩体接触形成的矽卡岩中。蓝宝石晶体完好,透明,呈蓝色至天蓝绿色。

岩浆型 美国蒙大拿州的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此类矿床的唯一实例,产于碱性、基性煌斑岩中。宝石级蓝宝石4ct/t,颗粒一般重2ct左右,颜色较均一,但不够鲜艳。

变质型 主要产于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片岩和片麻岩中。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产在斜长石 角闪石片麻岩中,研究证明,它的原岩是斜长岩杂岩,红宝石以斑晶产出。我国新疆、美国、斯里兰卡都已发现有这种红宝石矿床存在,但质量较差,晶体较小,价值不大。

外生的残坡积型和冲积砂矿型 这是世界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来源,分布与原岩有关,是含红宝石或蓝宝石的岩石或原生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经后期风化作用形成。

2.产地

红宝石的着名产地有缅甸、阿富汗、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越南、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等。而蓝宝石的着名产地有克什米尔、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泰国、柬埔寨、老挝、澳大利亚、越南、美国等。各地产出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也因地质条件不同其质量和内容特征也各不相同,如缅甸产的红宝石质量较好,一般颜色艳丽,质量最好的鸽血红红宝石就产于缅甸。泰国红宝石多呈褐红或玫瑰红色,色带和生长线平直,常含流体包裹体,并多聚集成指纹状、羽状等。越南红宝石常呈玫瑰红色,裂纹较多。克什米尔产的蓝宝石呈微带紫的靛蓝色,着名的“矢车菊”蓝宝就产于此,其典型的包裹体是混浊的分带、锆石晶体等。中国山东产的蓝宝石以颗粒大、晶体完整而着称于世,色带清楚、颜色深至蓝黑也其典型的特征。

【学习指导】 红宝石和蓝宝石均是世界着名的珍贵宝石,因此,有关知识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本任务有关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基本性质(包括结晶学性质、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包裹体特征等)必须熟记。关于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定重点需要掌握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种属的鉴别,即宝石是否属于刚玉;二是在确定宝石材料属于刚玉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其成因,即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三是在确定是天然材料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是否经过优化处理,以及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处理。对于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质量评价,主要掌握影响红宝石和蓝宝石质量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具体评价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红宝石与蓝宝石的主要区别、红宝石与蓝宝石的矿床成因及产地情况等也需要有充分的了解。

【练习与思考】

1.什么是红宝石?什么是蓝宝石?两者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红宝石和蓝宝石原石晶体常见的结晶习性是什么?

3.简述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化学成分。

4.简述红宝石和蓝宝石的物理性质。

5.如何鉴别红宝石与仿制品?

6.如何鉴别蓝宝石与仿制品?

7.如何鉴别合成的红宝石和蓝宝石?

8.红宝石和蓝宝石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处理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如何鉴别?

⑶ 红石公园的红石头是怎么形成的呢

红石公园的红石头是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⑷ 红石头怎么形成的

每个地方的红色石头成因不一样 比如有赤峰市的 有韶关的 还有安徽。。浙江等地的 比如赤峰市的红色石头是红山的岩石为花岗岩 在岩石的形成时期 当地的温度可能很高 有一层很厚的风化壳。

⑸ 澳大利亚红宝石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与最大的海岛。该国国土面积广,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刚玉宝石闻名世界。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和中部的刚玉矿床以蓝宝石为主,红宝石相对少见,主要出现于东部玄武岩型成因的巴林顿(Barrington)高原区(图4-51)。

巴林顿高原区是澳大利亚唯一具有经济价值的红宝石矿。矿床成因属于典型的新生代火山碱性玄武岩型,与巴林顿火山活动有关。据研究巴林顿刚玉晶体的形成温度为780~940℃。由于岩浆的原因,晶体呈浑圆状且表面磨蚀严重,有时晶体上可见外壳一样的尖晶石反应边,内部包体主要有铬尖晶石、尖晶石和蓝宝石等。该矿区所产的蓝宝石具有典型的蓝—绿—黄色带,自形程度一般,常呈破碎的桶状晶形,内部生长带发育;红宝石的晶形、内部特征与蓝宝石类似,但色带不明显。

由于澳大利亚红宝石产量较少,通常将红宝石与蓝宝石一起进行开采和研究。

⑹ 关于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的形成,与其原理

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 Rock属澳大利亚土着人语言),位于澳大利亚中北部的艾丽斯斯普林斯(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艾尔斯岩高348米,长3000米,基围周长约8,5公里,东高宽而西低狭,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体积虽巨,只是独块石头)。它气势雄峻,犹如一座超越时空的自然纪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测量员横跨这片荒漠,当他又饥又渴之际发现眼前这块与天等高的石山,还以为是一种幻觉,难以置信。高斯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州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艾尔斯巨石俗称为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如今这里已辟为国家公园,每年有数十万人从世界各地纷纷慕名前来观赏巨石风采。
艾尔斯巨石底面呈椭圆形,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长3.6千米,宽约2千米,高348米,基围周长约8.8千米。岩石成分为砾石,含铁量高,其表面因被氧化而发红,整体呈红色,因此又被称作红石。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艾尔斯巨石如巨兽卧地,又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此雄伟地耸立了几亿年。由于地壳运动,巨石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AmadeusBasin)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而大约到了3亿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壳运动将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经过亿万年来的风雨沧桑,大片砂岩已被风化为沙砾,只有这块巨石凭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且整体没有裂缝和断隙,成为地貌学上所说的“蚀余石”。但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因此,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土着人称这座石山为“乌卢鲁”,意思是“见面集会的地方”。西方人称之为“艾尔斯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到此勘探,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世界奇迹,由于他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洲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更迷人的是,艾尔斯石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爱漂亮的模特,随着早晚和天气的改变而“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当太阳从沙漠的边际冉冉升起时,巨石“披上浅红色的盛装”,鲜艳夺目、壮丽无比;到中午,则“穿上橙色的外衣”;当夕阳西下时,巨石则姹紫嫣红,在蔚蓝的天空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烧;至夜幕降临时,它又匆匆“换”上黄褐色的“夜礼服”,风姿绰约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关于艾尔斯石变色的缘由众说纷纭,而地质学家认为,这与它的成分有关。艾尔斯石实际上是岩性坚硬、结构致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阳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就会不断地改变颜色。因此,艾尔斯石被称为“五彩独石山”而平添了无限的神奇。
雨中的艾尔斯石气象万千,飞沙走石、暴雨狂飙的景象甚为壮观。待到风过雨停,石上又瀑布奔流、水汽迷蒙,又好似一位披着银色面纱的少女;向阳一面的几道若隐若现的彩虹,有如头上的光环,显得温柔多姿。雨水在岩隙里形成了许多水坑,而流到地上的雨水,浇灌周围的蓝灰檀香木、红桉树、金合欢丛以及沙漠橡树、沙丘草等植物,使艾尔斯石突显勃勃生机。
这里的原住民是在此生活了超过数万年并创造了灿烂文化的阿南古人,他们认为祖先们缔造了大地与山河。因此,阿南古族人就是维护这块神圣土地的后继者,并由于艾尔斯石恰好位于澳大利亚的中心,当地土着人便认定这块巨石是澳大利亚的灵魂,艾尔斯石上许多奇特的洞穴里,留存有土着人留下的古老绘画和岩雕,线条分明,圈点众多,描绘着“梦幻时代”的传奇故事和神话传说。一直以来,艾尔斯石是西部沙漠地区土着人宗教、文化、土地和经济关系的焦点,是他们心中的“圣石”,许多部落的土着人都在这里举行成年仪式和祭祀活动等。乌卢鲁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注册的国家财产,1985年,澳大利亚政府将它正式归还给阿南古人,由他们负责管理。每年,有几十万游客慕名前来一睹艾尔斯石的风采.

⑺ 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产地是拿的洲

1。 红宝石
主产于深变质岩系的大理岩中,产于含钙长石、蛭石和奥长伟晶岩中,产于强度质岩层状斜长岩杂岩体中,产于玄武岩中,产于片麻岩、变粒岩、云母片岩中、着名产地有缅甸莫谷、阿富汗、原苏联帕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北部的罕萨、泰国、越南等。根据产地不同可以把红宝石分为以下几类:

1.缅甸红宝石:缅甸是红宝石最着名的产地,从古时候起缅甸红宝石就很出名,特别是缅甸北部的莫谷地区出产的一种叫"鸽血红"的红宝石更居红宝石之冠,它鲜艳夺目,如同当地一种鸽鸟的胸部鲜血一样,故得名"鸽血红",缅甸红宝石颜色分布不均匀,常呈浓淡不一的絮状,也称"糖蜜状"构造,这种构造曾作为缅甸红宝石的鉴定特点,另外,缅甸红宝石含有丰富的金红石包体。
2.泰国红宝石:泰国也是红宝石的重要产出国,泰国红宝石大部分颜色较深,从微紫红色至棕红色,另外,几乎缺失金红石包体,因此没有星光红宝石品种。
3.斯里兰卡红宝石:红宝石的颜色稍浅,呈粉红色的居多,内部含大量的金红石,锆石包体。
4.越南红宝石:颜色介于缅甸和泰国红宝石之间,总体颜色比缅甸红宝石深,而比泰国红宝石浅,表现为紫红色、浅紫色。
5.中国红宝石:目前我国红宝石产地有七、八处之多,主要有青海、安徽、新疆、云南、黑龙江和青海等省、区,其中云南红宝石是中国近年来来发现的最好的红宝石矿物。

世界上红宝石产地屈指可数,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但、泰国、柬埔寨、越南和中国等东亚、南亚国家以及澳洲。红宝石最着名的产地首先是缅甸的抹谷地区,抹谷地区位于缅甸北部达贝克钦市以东,矿化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抹谷宝石带",这里原生红宝石赋存于镁方解石矽卡岩(即红宝石矽岩化大理岩)中。经风化破坏后,抗风化的刚玉等矿物残留在河床中,形成着名的红宝石和尖晶石残-坡积矿和冲积矿。其经济价值极高。抹谷是一个古老结晶岩(前寒武纪片麻岩)区,其中穿插一些花岗岩体。

2。蓝宝石
蓝宝石产量稀少,价格昂贵。自古以来,一直是历代帝王嫔妃、贵妇人的装饰品。西方人把蓝宝石作为护身符,把它视为会使为聪明的宝石。同时也象征着诚实与坚贞。佩戴蓝宝石或把它镶嵌在各种饰物上,人们认为它具有神威。在它面前,任何欺诈认为都是无法得逞的。所以古代西主巫师身上都要佩戴一件镶有蓝宝石的饰物。
蓝宝石,仅次于钻石,摩氏硬度为 9 ,蓝宝石的好多特性和红宝石相仿且在岩石中常和红宝石伴生在一起,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只是红宝石因含微量铬而呈艳红色。蓝宝石含微量钛和氧化铁而透体娇蓝。还有一些蓝宝石因含铁等微量元素而呈现黄、橙、绿、紫、粉红等色。
蓝宝石中,要数蔚蓝色的最佳。蓝宝石晶体通常重几克拉至几十克拉,但 100 克以上的优质的蓝宝石则比较罕见,超过 1 千克拉的是珍品了。世界上最大的蓝宝昌体发现于斯里兰卡砂矿中,重达 19 公斤。此外,“卢根”蓝宝石,重 423 克拉“兰卡之星”蓝宝石,重 392 克拉。缅甸有一颗重 330 克拉的蓝宝,被称为“亚洲之星”。

世界上蓝宝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那里有 30 多个蓝宝石矿山,占世界蓝宝石产量的 80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宝石矿藏。我国的山东和海南都有蓝宝石产出,其中山东昌乐产很大,个体比较大且包裹体不算多,不过颜色都偏深便黑,因而档次不高。印巴有争议的克什米而是世界上最优质蓝宝石的产地,但由于地质和气候条件恶劣加上连年战乱,所以其产量几乎为零!

⑻ 红宝石的开采环境

红宝石艰苦的开采环境:红宝石的产地比较少,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坦桑尼亚、中国等地。而且,通常有种说法“十宝九裂”,意思是指大多数红宝石均有裂缝、瑕疵、绺裂等,特别纯净、完美的红宝石非常少见。蓝宝石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拜林地区、印度克什米尔、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中国等地。
那么,了解了红宝石的产地,我们怎样去开采它呢?
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刚玉宝石形成的关键因素。次生矿床来源于这些主岩最易成矿的地方。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地方的某一个更具体的地方寻找宝石。
历经时间考证的淘洗技术是最常见和有用的探矿方法之一。基本上,它由探寻河流砂砾组成。由于刚玉高度明确的重力,它更普遍集中于河流和小溪河床中。勘探包括河流砂砾层取样,开始于河流的下游。当即使是非常细小的刚玉被发现时,人们有规则地由下游向上游工作,沿途取样。终止于任何东西没有被发现。然后下一步就是折回定位于宝石起始痕迹的准确地点。从这儿,更进一步取样将确定于刚玉所产自的适当的河流和小溪的岸边。
工作于上游将很有希望把一块刚玉带到原岩中。然而,理论往往比实践更简单,这样一种方法已经贯穿于整个历史被使用来定位矿床。
世界上的红宝石大多被发现于冲积矿床小范围。越珍贵的东西其生长环境越苛刻,同样,红蓝宝石的开采条件十分艰苦,比如,产于缅甸的红宝石,通常需要剥去厚达15英尺覆盖层才能达到含宝石的砾石层。然后,才能真正进行采矿。
采矿作业是怎样完成的呢?首先,把巨大的漂砾去掉,然后把含宝石的砾石集中到某一地点,用一套金属丝网筛进行筛选,主要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除去最高层筛子上最大尺寸的石头;第二步,除去第二级筛子上的中等大小的砾石;第三步,留下第三级筛子上尺寸最小的砾石。砾石已经选好,如何拣选宝石呢?一般的操作方法是:一只手拿着某种工具剔除砾石,而另一只手拣选宝石。把挑选好的宝石放在竹篓里,把经过拣选的砾石从台子上推下去。因为丢弃的砾石中可能还有小块宝石,可以继续手选。
随着红宝石需求的上升,重型设备和复杂的探矿方法被应用。在有关刚玉开采和勘探方面澳大利亚是世界领导者之一。这一系列过程中,不仅需要耐心仔细筛选,更重要的也是对我们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的考验。不难想象,要从大量砾石中逐步筛选出精致美丽的宝石犹如大浪淘沙般的层层积淀。这样精挑细选的工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当我们最终拿到一颗颗闪着绚丽光芒的宝石时,眼前便浮现出承载着记忆长河中最美丽的乐章——宝石因此而稀有,更加珍贵。
不同的产地,开采红蓝宝石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含许多不连续的小型伟晶岩脉,这些岩层倾斜陡峭,在大理岩与伟晶岩互相穿插的地方,我们就能找到刚玉,还有许多蓝宝石产于冲积矿床。
并且,有些宝石产地位于偏僻的荒岛上,夏季闷热,冬季严寒,有的矿井位于悬崖峭壁上,严重影响了宝石矿床的开采,给矿工的开采带来了许多困难。
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让我们懂得更加珍惜宝石。

⑼ 红宝石的主要产地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中国新疆、中国云南等),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以及美洲(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

天然红宝石非常稀少,因此很珍贵,但是合成红宝石并非太难,所以工业用红宝石都是合成的。1999年,中国山东省昌乐县发现一颗红、蓝刚玉连生体,重量67.5克拉,被称为“鸳鸯宝石”,称得上是世界罕见的奇迹。2012年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卡拉喀什河河床中发现数枚红宝石矿最大的有32.7克拉。

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红色来自铬(Cr),主要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达4%。含Ti而呈蓝色称蓝宝石(引自《 矿物学基础》)。

(9)澳大利亚红石头如何形成的在哪扩展阅读:

红宝石的分级评价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依据1T和4C:即透明度(Transparency)、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来衡量、评价。

1.透明度。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在红宝石的肉眼鉴定中,一般将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亚半透明、不透明5个级别。达到透明级的红宝石最具美感,价格自然也最为昂贵。以此类推,亚透明次之,亚半透明再次之。同翡翠“水高一分,价高十倍”一样,透明度极佳的红宝石,价格是相当高的,往往高一级别会比低一级别高出数倍价格。

2.颜色。这里具体指宝石所呈现的色彩。红宝石的红色要求发色要纯正,不能有邪色,或含有其他色调,色泽要求饱满。其中以“鸽血红”最具收藏价值,这是一种几乎可称为深红色的鲜艳强烈的色彩,能够把红宝石的美表露无遗。

它的红色除了纯正外,饱和度也很高,给人以“燃烧火焰”的感觉。但鸽血红宝石产量极为稀少。鸽血红之下,艳红色红宝石最佳,玫瑰红、粉红色次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光源会对红宝石的颜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红宝石颜色的观察方法是有明确要求的。

3.净度。红宝石是一种杂质相对较多的宝石,大多数红宝石均有裂缝、瑕疵、绺裂等。但也正是因为杂质多的缘故,纯净度高的红宝石才显得更为珍贵。红宝石的内含物并不一定绝对影响着它的品质与价格,主要还是要看这些瑕疵处于宝石内的位置及其是否影响了宝石的眼观效果。相反,内含物还可以看作是一颗红宝石天然形成的特征。

4.切工。红宝石的切工相当重要,只有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切割才能将红宝石这位“宝石之王”最耀眼、最迷人的光芒呈现给世人。红宝石标准的切割方式与钻石不同,加工者不会为达到最大灿烂光芒而按几何设计切割,而是会强调还原红宝石本身之美。

对于颜色较浓的红宝石,最佳切割会比平均水准浅一些,以便更多光线透过宝石;而对颜色较浅的,较深的切割有利于反映颜色。切割良好的红宝石在整个表面上均匀反射光线,光线间相互作用,热烈丰富,又富含动感。中国古代对宝石认识不足,有很多因为不懂切割加工而造成天物暴殄的憾事,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5.克拉重量。同钻石一样,红宝石在同等品质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优质红宝石。3克拉以上属非常稀见之品,5克拉以上就更不用说了。造成大克拉红宝石稀少的原因,是因为百万年前,在地心深处红宝石的形成过程中,Cr赋予了它鲜艳的红色,但于此同时,也是Cr元素造成了红宝石晶体上的细纹和裂缝。因此,极少量的红宝石晶体能在那样的条件下生长到足够的大小并结晶形成。

⑽ 红宝石是怎样形成的

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刚玉宝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火成岩:或称岩浆。岩由于地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岩浆或熔岩流冷凝而成的岩石,随火山爆发喷出地表而形成。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红石头如何形成的在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