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介绍一下瓦伦西亚的马塔
胡安·马塔 全名:Juan Manuel Mata Garcia
国籍:西班牙
生日:1988.4.28
出生地:布尔格斯(Burgos)
所在球会:瓦伦西亚
合约至:2011 年
曾效力球队:沙拉曼卡,布尔格斯,皇家奥维多,皇家马德里
身高:170cm
位置:左边锋,前锋
俱乐部号码:16号
主力脚:左脚
[编辑本段]介绍
本世纪以来,瓦伦西亚培养了两位蜚声世界的左边锋(基利算上个世纪),维森特,席尔瓦。18岁的维森特曾去皇马试训,席尔瓦去皇马试训时则只有14岁,不过他们都没留下而来了瓦伦西亚,而去年夏天皇马似乎又将一名未来的世界级边锋共送让给蝙蝠军团,2007年马塔加盟瓦伦西亚,转会费?他可是合同到期,自由加盟。
早年岁月
马塔足球生涯起步于皇家奥维多,这也是他父亲度过大部分职业生涯的球队。在受训三年后,15岁的马塔加入了皇家马德里,很快就从青年C队升到A队,2005-06赛季在青年联赛中攻入18球,国王杯攻入3球,其中包括决赛于瓦拉杜里德的制胜一球。接下来的06-07赛季他升入卡斯蒂利亚队,身披28号球衣,虽然球队最终降级,但马塔10球的成绩队内仅列攻入18球的内格雷多之后。不过新任主席卡尔德隆任命的总经理米贾托维奇却在二队开始了一场大清洗,德拉雷德,哈维加西亚,内格雷多等12名年轻球员离开了皇马,今年夏天又走了11个。合同当年到期的马塔在3月就接受了瓦伦西亚的报价。或许是伊瓜因的加盟让他觉得在伯纳乌前途更为暗淡。
茁壮成长
马塔的成名之路与伊涅斯塔有些相似,在球队的动荡时期、主力球员因伤导致状态下滑,于是获得上位的机会,伊涅斯塔赶上了赫拉德离队和哈维受伤,而马塔则赶上了安古洛被科曼弃用和维森特受伤。在逐渐融入球队后,马塔的表现越来越抢眼,2007-08处子赛季,联赛首发17次的马塔攻下5球,最闪光时刻无疑是在2008年3月20日的国王杯半决赛次回合中两次攻破巴萨的球门,4月16日,在决赛面对赫塔菲的比赛中,他继续攻入一球,帮助瓦伦西亚3:1击败赫塔菲夺取了07-08赛季的国王杯冠军。马塔无疑是蝙蝠军团动荡的07-08赛季中为数不多的亮色。
振翅高飞
在本赛季的超级杯首回合中,马塔的进球帮助瓦伦西亚以3-2击败皇家马德里,尽管蝙蝠军团最终未能捧得超级杯,不过马塔的发挥却越来越出色,席尔瓦将因伤休养将近3个月。马塔得到了更多的首发机会,瓦伦西亚在第3轮1:0击败奥萨苏纳,马塔在第83分钟打入绝杀球,瓦伦西亚在第5轮4:2胜拉科鲁尼亚,马塔的进球帮助球队扳平比分,六轮联赛贡献3粒进球和5次助攻,如此完美的马塔成就了瓦伦西亚在时隔111轮西甲后重返积分榜榜首,蝙蝠军团为这一天已经等待了整4年。
如今《足球先生》杂志赞其已经升级为“MATADOR(斗牛士)”,并称2008-09赛季将成为属于马塔的赛季,他的表现不仅将决定瓦伦西亚的前途,更是足以影响伊比利亚半岛未来的足球版图。不过面对这一切,马塔却保持了相当的冷静,他只是淡淡地说:“埃梅里是出色的教练,他教会我很多球场的东西,如何与队友保持高水准的合作,如何在顶级联赛中完美发挥,他始终向我强调,只有和队友呼应才能更好的帮助球队,更衣室的关系非常好,因此我们现在自信心十足”。
为国效力
最早让马塔小有名气的还是06年的U19欧青赛,与同属皇马青年队的布埃诺联袂锋线,最终以进4球的成绩并列第三,帮助西班牙夺得冠军。
2007年2月1日,年仅18岁10个月的马塔就代表西班牙U21出场,和他一起出场的还有目前活跃在西甲赛场上的索尔达多、M-托雷斯、格拉内罗等等。
目前他已被被国家队主教练看中,并随队征战2009年南非联合会杯。
个人生活
马塔在西班牙马德里的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Madrid大学学习新闻专业。在他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他最喜欢的运动莫过于乒乓球了。
Ⅱ 国米与瓦伦西亚的群架事件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是双方在比赛中已经有火了!!然后国米被淘汰了,不服,就挑衅打架,儿瓦伦西亚是主场,不能白受欺负,就回击,形成群殴了!!!
足球(足球新闻,足球说吧)场再度变成了拳击场。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瓦伦西亚主场和国际米兰(国际米兰新闻,国际米兰说吧)的欧冠比赛后发生了两队球员群殴的场面。倒霉的意大利人不但被淘汰出局,而且球队的主力后卫布尔迪索还被打得鼻梁骨折,愤怒的国际米兰球员甚至杀进了主队瓦伦西亚的更衣室。
事态直到西班牙警察的介入才得以平息下来。
肘击是导火索
由于国际米兰在主场被瓦伦西亚2∶2逼平,因此他们必须要在客场战胜对手才能晋级。所以随着比赛的临近,0∶0的比分让蓝黑军团的球员们越来越急躁,球场上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大。就在伤停补时即将结束的时候,瓦伦西亚的中卫阿亚拉在争顶头球时在国米球员克鲁斯和马特拉奇的夹击下倒地。其中克鲁斯更是肘击了阿亚拉,正是这一肘子引发了后面的大骚乱。
当主裁判吹响比赛结束哨音的时候,瓦伦西亚队长马切纳把皮球大脚踢出界,并转身对身边的国米球员布尔迪索进行了言语挑衅,这样的举动一下惹恼了阿根廷人。两人先是激烈的争吵,接着动起手来互相推搡,两队多名球员的拉架依然没有挡住两人互相挥拳。在布尔迪索一脚踹在了马切纳身上之后,他被瓦伦西亚后卫米盖尔钩着脖子拉开;另一边,马切纳已经被自己的队友抱住了。
黑拳火上加油
就在大家以为冲突就这样结束的时候,从瓦伦西亚板凳上冲上来的替补球员纳瓦罗用一记右摆拳重重地击中了被瓦伦西亚球员拉住没有任何还手能力的布尔迪索。倒霉的布尔迪索当即到地不起,事后经过检查阿根廷人的鼻梁骨折了。
这一下激怒了所有的国米的球员,克鲁斯和科尔多巴一起冲向纳瓦罗,西班牙人看到事态不妙转身就跑。虽然他躲开了克鲁斯飞起的一脚,但科尔多巴的铲球动作还是扫到了纳瓦罗,跌跌撞撞中纳瓦罗还被斜刺里杀出的麦肯结结实实踹了一脚,不过纳瓦罗还是成功地冲出重围跑回了自己的阵营。
吃了哑巴亏的国米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当纳瓦罗冲进球场的球员通道后,斗殴便从球场上延续到了主队的更衣室里。国米的替补门将托尔多(托尔多新闻,托尔多说吧)第一个杀进了瓦伦西亚的更衣室,不过他很快成了孤胆英雄,另外两个国米球员菲戈(菲戈新闻,菲戈说吧)和坎比亚索(坎比亚索新闻,坎比亚索说吧)被球场的保安和警察挡在了门外。好在警察冲进更衣室后,托尔多被解救了出来。
重罚在所难免
国米的主帅曼奇尼也气愤地在更衣室门口徘徊,似乎也准备冲进去理论,“我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因为我是第一个回到更衣室的人,球员们告诉我随后发生了什么。现在我看到了录像,我可以说瓦伦西亚的那个球员(纳瓦罗)是懦夫。对于那样一名打完人后立即逃跑的球员,你说不出任何其它的东西。”
出黑拳的纳瓦罗的确是犯了众怒,赛后西班牙媒体并没有偏袒自己的球队,虽然意大利人也有责任,但打架事件玷污了西班牙足球形象,“纳瓦罗则用一记拳击手式的猛拳给这可悲的事件添上了黑色一笔,纳瓦罗的举动是可悲的,欧足联将会给他公正的处罚。”
欧足联的代表赛后已经进入双方的更衣室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调查,两队当中很可能有不少人遭到欧足联的禁赛处罚。国米俱乐部主席莫拉蒂也表示:“欧足联的代表事后核实了情况,他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他将做他应该做的。但我不认为国米将采取任何的下一步行动。”
从斗殴场面来看,瓦伦西亚的马切纳、纳瓦罗,国际米兰布尔迪索、科尔多巴、克鲁斯和托尔多等人,都有面临禁赛的可能。尤其是欧足联新主席普拉蒂尼上任后的“三把火”之一就是净化球场空气和严惩球场暴力,因此如此严重的群殴事件肯定会受到欧足联的重罚。欧足联将在未来的几天内对这件事情做出进一步的处罚决定。
Ⅲ 迈克尔舒马赫出生在东德还是西德
迈克尔·舒马赫,1969年1月3日出生在科隆旁的赫斯(Hürth),着名德国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被称为“F1之王”。1991年8月25日第一次参加比赛,2006年09月10号退役。当今世界F1车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2009年7月29日下午宣布复出,预计将要在8月23日参加西班牙的比赛。北京时间2009年8月11日,7届F1世界冠军迈克尔·舒马赫宣布由于身体原因,放弃重返F1的计划。2009年年末,舒马赫宣布加盟梅赛德斯GP车队出战2010年的F1赛。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出生日期: 1969年1月3日
运动项目: 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
主要奖项: 7次世界冠军
重要事件: 分站冠军91场
生涯积分1369分
单圈最快次数:76次
杆位次数:68次。
经典比赛1.1992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2.1995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3.1995年,纽博格林赛道,欧洲大奖赛
4.1996年,加泰罗尼亚赛道,西班牙大奖赛
5.1998年,亨格罗林赛道,匈牙利大奖赛
6.2000年,铃鹿赛道,日本大奖赛
7.2004年,马尼库尔,法国大奖赛
人物评价
经典比赛 1.1992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2.1995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3.1995年,纽博格林赛道,欧洲大奖赛
4.1996年,加泰罗尼亚赛道,西班牙大奖赛
5.1998年,亨格罗林赛道,匈牙利大奖赛
6.2000年,铃鹿赛道,日本大奖赛
7.2004年,马尼库尔,法国大奖赛
[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迈克尔·舒马赫舒马赫自幼就参加卡丁车赛,1984、1985年他连续两年取得德国青少年卡丁车总冠军,1987年更获得了欧洲卡丁车总冠军,出色的表现使他受到了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车厂的赞赏,拔擢他参加F3以及房车赛事。 1983年-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 1984年-德国少年卡丁车冠军 1985年-德国卡丁车赛少年组冠军,世界少年卡丁车赛亚军 1986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季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季军 1987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冠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冠军 1988年-德国卡丁车赛冠军,欧洲福特方程式亚军,德国福特方程式第6名
初级方程式时代
1990年,舒马赫获得了德国F3总冠军,并且参加了当年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在最后一圈,舒马赫和领先的芬兰车手米卡·哈基宁(Mika Hakkinen)发生碰撞,哈基宁退赛,舒马赫拿下了本次大赛的冠军。 1989年-德国三级方程式亚军 1990年-德国F3锦标赛冠军
F1大职业生涯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迈克尔·舒马赫舒马赫宣布退役时几乎打破了所有的纪录。[4] 年度车手总冠军: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连续夺得年度总冠军次数:5次 分站冠军次数:91次 杆位次数:68 (前纪录艾尔顿·塞纳65) 参加分站赛次数:250 (距离帕特雷斯257次参赛纪录只差7场)[这是舒马赫唯一没有打破的记录] F1生涯总积分:1369分 (第二名为普罗斯特798分) 单赛季最多分站冠军次数:13次 (2004赛季) 单赛季连续获胜场次:7场 (2004赛季) 登上领奖台次数:154 (第二名为普罗斯特106次) 比赛最快圈速次数:75 (第二名为普罗斯特41次) 单赛季个人最多积分:148分 (2004赛季)[满分180分] 单场分站赛夺冠次数:8次 (1994、1995、1997、1998、2001、2002、2004、2006)法国站 上演“帽子戏法”次数(获得杆位、跑出单圈最快并获得冠军):22次 连续在分站赛上得分次数:2001至2003年期间24站比赛连续得分 连续在分站赛上登上领奖台次数:2001至2002年期间连续19站 历史上唯一一个曾在一年的各个分站赛中全部进入前三名的车手 2002赛季年度车手积分榜上与亚军差距最大的一次 2002年领先67分获得冠军赛季过程中最早锁定年度总冠军 2002年离赛季结束还有6站时已经卫冕 迈克尔-舒马赫和前队友巴里切罗还是历史上并肩获得分站赛前两名最多的队友,两人曾24次占据领奖台最高的两层 2009年ROC世界车王争霸赛在英德间展开,最终舒马赫击败对手率领德国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杯冠军。 保持纪录 [5] 舒马赫是F1历史上首位7夺世界冠军的车手,7次年度总冠军、84次分站赛冠军。 登上领奖台次数(142)、单圈最快次数(69)、单个赛季分站夺冠次数以及车手总积分均列第一。 单个赛季得分纪录:148(2004年) 连续获得积分:24站(2001年-2003年) 连续登台纪录:19站(2001年-2002年) 另外舒马赫还是唯一一位整个赛季全部登上领奖台的车手 夺冠最大积分差距:67分(2002年) 最快速度夺冠:2002年(还剩6站就提前夺冠)
[编辑本段]记录一览
舒马赫宣布退役时几乎打破了F1的所有的记录。 ★年度车手总冠军: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第二名为方吉奥5次) ★连续夺得年度总冠军次数:5次(2000年至2004年) ★分站冠军次数:91次(第二名为普罗斯特51次) ★杆位次数:68(前纪录艾尔顿-塞纳65) ★F1生涯总积分:1369分(第二名为普罗斯特798分) ★单赛季最多分站冠军次数:13次(2004赛季) ★单赛季连续获胜场次:7场(2004赛季) ★登上领奖台次数:154(第二名为普罗斯特106次) ★比赛最快圈速次数:76(第二名为普罗斯特41次) ★单赛季个人最多积分:148分(2004赛季) [满分180分] ★单场分站赛夺冠次数:8次(1994、1995、1997、1998、2001、2002、2004、2006)法国站 ★上演“帽子戏法”次数(获得杆位、跑出单圈最快并获得冠军):22次 ★连续在分站赛上得分次数:2001至2003年期间24站比赛连续得分 ★连续在分站赛上登上领奖台次数:2001至2002年期间连续19站 ★历史上唯一一个曾在一年的各个分站赛中全部进入前三名的车手:2002赛季 ★年度车手积分榜上与亚军差距最大的一次:2002年领先67分获得冠军 ★赛季过程中最早锁定年度总冠军:2002年离赛季结束还有6站时已经卫冕 ★迈克尔-舒马赫和前队友巴里切罗还是历史上并肩获得分站赛前两名最多的队友:两人曾24次占据领奖台最高的两层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杰科莫·阿格斯蒂尼(意大利传奇摩托车手,七届GP500冠军,至今保持着122场GP比迈克尔·舒马赫赛胜利的记录):我非常钦佩,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啊!超越范吉奥使他成为赛车运动的传奇。我在两个不同种类的比赛中赢得过15个世界冠军,但是在F1赢得6个世界冠军是一个神奇的记录,实现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他的秘密?没有秘密,他生下来时就有这样的基因,冠军的基因,胜利者的基因。这种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它在你的血液中,迈克尔现在应该感谢他的父母。 兰斯·阿姆斯特朗(美国自行车明星,五届环法大赛冠军):我从来没见过舒马赫,但是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敬佩他。他是F1之王!他经历过很多挫折,也受到过很多指责,但是我们这些曾经登上过顶峰的人都知道,树大招风是什么意思。 谢尔盖·布勃卡(乌克兰撑杆跳高“沙皇”):迈克尔·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六个世界冠军,当然我的世界冠军比他多,但是他和我一样,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统治了自己的那项运动。我过去经常打破世界记录,他不断地收集着胜利。能够冲击他胜利记录的车手还没有出生呢。尤其是在他退休以前,无疑他可以在自己的记录中添加更多的胜利。到达顶峰是一回事,长时间停留在那里是另一回事,迈克尔成功了。我90年代末在摩纳哥见过他。我们在同一家餐馆吃饭,我去为我的两个儿子向他要签名,他签了,甚至没有认出我。后来我们一起踢足球,那时我领悟到了他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员。他跑得非常快,他的移动那么精确。我钦佩舒米的职业素质,我希望他赢得更多胜利,7个、8个……世界冠军。 迈克·杜汉(澳大利亚摩托车明星,五届GP500冠军):迈克尔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冠军,作为一个人和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他是一个伟大的专家和车手,他和其他获得冠军的人是非常不同的。他的记录是辉煌的成就,因为这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和集中全部精力。只要他还能在驾驶赛车中得到乐趣,他就会继续比赛,并且继续创造记录。 埃迪·默克斯(比利时着名自行车运动员,六、七十年代五次赢得环法大赛冠军):舒马赫是一个特殊的冠军。你只需要看看他是如何让法拉利崛起的。当他来到这支车队时,法拉利已经很长时间不能获胜了,前几年他没有赢得冠军,但是他逐渐改变了他的赛车和他的车队,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从事着如此危险的职业,他比赛道上其他所有人付出的努力都多。舒马赫让我非常惊讶。我知道他周围有完美的环境和很多天才工程师,但是在我眼里他是最好的,尤其是在雨天,太神奇了! 迈克尔·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迈克尔·约翰逊(美国着名短跑运动员):与所有统治了某项运动的运动员一样,舒马赫的成功归于三个因素:很高的天分,努力工作做到最好和拥有找到成功之路的智慧。动力来自于永远尽力达到极限,而不是仅仅比其他人更好。舒马赫早就知道他比其他人更强大,但是他认为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我想这就是他的动力。 亚历山大·波波夫(俄罗斯着名游泳运动员):我对迈克尔·舒马赫有无限的钦佩,因为你必须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心脏,才能够做到他在法拉利做的事情。超越普罗斯特和范吉奥的记录显示了他有多么出众的才能。毫无疑问,在我心中舒马赫是所有年代里最好的车手。范吉奥、劳达、塞纳和普罗斯特当然都是伟大的车手,但是舒马赫拥有更多:非常非常强烈的获胜欲望。去年他在赛季结束前就赢得了世界冠军。今年他的赛车没有优势了,但是他坚信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 阿兰·普罗斯特(F1四届世界冠军):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迈克尔是一个很好的人,很容易接近。他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爱戴,法拉利工作人员和他的经纪人韦伯。他是一个冠军,他获胜因为他完全献身于他的工作。找到与身边所有人合作的方法是很困难的,但是他做到了。我可以比较他和那些更受欢迎的人:他们在赛道上做的不够好,他们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但是也许他们更擅长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兴趣。从个人感情来说,我崇拜迈克尔的成就。 瓦伦蒂诺·罗西(MOTOGP世界冠军):只要有时间,我会在参加自己的比赛前看一会儿F1比赛,虽然迈克尔不是我最喜欢的车手,但是他应该赢得冠军,因为无可质疑他是最好的。和我一样,他在赛季中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间,人们非常快的忘记了他是多么强大。但是他回来了,赢得了胜利。 阿瑞·瓦塔宁(芬兰着名车手,WRC和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冠军):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职业车手。他来自另一个世界。极其出众的才华,对工作非常投入,但是对他的车队也非常慷慨。他比他的名气更好。一些人不喜欢他,但只是因为他们妒忌。分析他做的所有事情,他不应该受到所有这些批评。我见过他很多次,比如1997年在摩纳哥,他的电话每三分钟就要响一次。我不羡慕他,他几乎没有私人空间。
[编辑本段]经典比赛
1.1992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舒马赫在2006年美国站中夺冠舒马赫的首场胜利,在雨天的环境下舒马赫展示了自己的全部驾驶天才。在自己滑出赛道后,舒马赫被队友布伦德超越,但是细心的舒马赫注意到队友的轮胎已经严重磨损了。舒马赫推测自己的轮胎肯定也是如此,遂立即停站更换雨胎。这时在正确的时机做出的正确决定帮助他赢得了比赛。
2.1995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这场比赛舒马赫在多变的天气环境中从第16位出发获得了冠军。舒马赫坚持使用光胎最终获得了胜利。不过这场胜利也有遗憾之处。由于在直道上摆车以阻止达蒙-希尔超车,舒马赫受到了禁赛一场的处罚。
3.1995年,纽博格林赛道,欧洲大奖赛
在舒马赫代表贝纳通车队参加的最后一场欧洲大奖赛中,舒马赫在家乡父老面前赢得了自己在当年的最漂亮的一场胜利。在与阿莱西的缠斗中,舒马赫在距比赛结束还有两圈的时候超越对手,取得了冠军。
4.1996年,加泰罗尼亚赛道,西班牙大奖赛
这是舒马赫代表法拉利赢得的第一场分站赛冠军,仍然是在雨中。在这场比赛中,只有亚军和季军没有被舒马赫套圈――不过舒马赫领先第二名阿莱西达到45秒钟。“如果有人问我我愿意花多少钱赌自己在这里赢得胜利,我会说一分钱都不会下,”赛后舒马赫说。
5.1998年,亨格罗林赛道,匈牙利大奖赛
灵异的驾驶技术,加上在这条极难超车的赛道上采用的三停战术,舒马赫在匈格罗林获得了冠军。技术总监罗斯-布朗要求舒马赫在19圈的时间内挤出25秒的时间以保证一次停站,舒马赫开始一路狂奔。舒马赫在接到指令之后简单了回答了一句“谢谢”,最终他做到了。
6.2000年,铃鹿赛道,日本大奖赛
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后,舒马赫为法拉利带来了21年以来的首次车手总冠军。舒马赫紧跟迈凯轮的米卡-哈基宁几乎40圈,最终在维修站内完成了超越。这不是最使人窒息的比赛,但却是最使人动情的一场。
7.2004年,马尼库尔,法国大奖赛
本场比赛中,当比赛临近尾声阶段时,法拉利工作人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车房,罗斯布朗给舒马赫安排了惊人的4次停站策略,最终舒马赫领先阿隆索8.3秒取得胜利。本场比赛被誉为F1史上不可复制的经典之作,也是罗斯布朗与舒马赫搭档史上的经典一笔。这场比赛因为舒马赫的赛车并没有出现异常而安排非常规4次进站且取得冠军而被载入F1的史册。
[编辑本段]争议事迹
舒马赫的求胜欲望极为强烈,但是他却往往为了取得胜利而不择手段,这是他职业生涯最为人诟病处。以下是他所惹起的几次争议最大的事件。 1994年,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澳大利亚大奖赛 在决定冠军归属的1994年澳大利亚大奖赛上,舒马赫与英国车手达蒙-希尔发生了着名的碰撞,赛后舒马赫面临着极为严厉的欺骗指责。这次事故发生在第31圈,两位车手都因此次碰撞而退赛,舒马赫凭借一分的优势力压希尔夺得了冠军。 1994年英国站 舒马赫在暖胎圈超越了希尔,而被罚进维修站,但是他拒绝进入而遭到黑旗处分,被取消资格并且禁赛两场。 1994年澳大利亚站 舒马赫被黑旗禁赛后,希尔连续取胜在积分榜上追了上来,到了闭幕赛澳大利亚站,舒马赫仅仅领先希尔一分,到了第35圈,舒马赫不慎擦撞护墙,车身受损。希尔见机不可失欲在下一个弯道一举超越,舒马赫情急之下将赛车切向希尔,希尔闪避不及,两人撞上而双双退赛,舒马赫保住了世界冠军。 1995年比利时站 在雨中,舒马赫以危险的驾驶蛮横的阻挡希尔,以确保胜利,这次事件导致FIA规定每次缠斗只能阻挡一次。 1997年,赫雷斯赛道,欧洲大奖赛 另外一次碰撞出现在1997年的赫雷斯赛道。为了获得世界冠军,舒马赫试图将对手雅克-维伦纽夫撞出赛道。但这次却事与愿违,维伦纽夫获得了世界冠军,舒马赫全年的积分被取消。 1998年英国站 舒马赫在安全车出来引导各赛车绕行期间有不当举动,被罚进维修站,结果他利用规则漏洞直到最后一圈才进站,等于在维修站中赢得比赛。 1998年比利时站 在倾盆大雨中舒马赫和迈凯轮车队的大卫·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擦撞,舒马赫的法拉利赛车右前轮脱落,舒马赫开回维修站后怒气冲冲的到迈凯轮车队的车库指控库塔谋杀。多年后库塔承认是车队指使他撞上舒马赫的,以确保该站已退赛的哈基宁积分不致被舒马赫超越。 2000年奥地利站 舒马赫起跑后和里卡多·宗塔(Ricardo Zonta)撞车,却故意将赛车停在弯道上,试图引发红旗重新起跑,但未能如愿。 2000年比利时站 舒马赫在高速下将哈基宁挤向路边,几乎令对方出车祸,不过下一圈舒马赫就遭到哈基宁反超。 2001年奥地利站 鲁本斯·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被车队不断的要求他让车给舒马赫,以确保舒马赫争夺世界冠军的积分,最后一圈巴里切罗只得屈服让车。 2001年德国站 起跑后舒马赫又和卢恰诺·布尔蒂(Luciano Burti)撞上,舒马赫故技重施将赛车停在赛道中央,意图引发红旗重新起跑,这次他成功了。 2001年欧洲站 舒马赫强硬的阻挡自己的兄弟拉尔夫·舒马赫(Ralf Schumacher),几乎令对方撞墙。 2002年马来西亚站 舒马赫一起跑就违反规则猛烈的左右移动阻挡蒙托亚,但规则只允许阻挡一次而已,而且这个规定还是因他而起的。 2002年,A1赛道,奥地利大奖赛 这对F1来说是黑色的一天。巴里切罗的表现统治了整个周末,在正赛中从头领先到最后一圈。但是法拉利车队通过无线电指令要求巴里切罗将冠军让给舒马赫。巴里切罗不得不逐渐减速,在最后一个弯让过了舒马赫。其实这样做并无必要。因为在之前的5场比赛中舒马赫已经赢得了4场胜利。2002年,舒马赫以创纪录的积分领先优势获得了年度总冠军。 2002年美国站 舒马赫在积分榜已经遥遥领先几乎确定将夺取本年度世界冠军,为了洗刷奥地利站的污名,舒马赫打算跟巴里切罗玩一次“同时抵达终点”的把戏,但弄巧成拙,反而惹来美国车迷的反感。 2003年欧洲站 舒马赫在陷入沙坑后,场边的工作人员竟然主动将他的赛车推回赛道上继续比赛,其他车手就难有这项优待了。 2003年英国站 舒马赫又在高速路段将阿隆索挤上草地,但这项危险的举动仍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2004年英国站 舒马赫和队友巴里切罗在排位赛第一回合双双佯装失控打滑,以换取在第二回合先出发,以避开即将到来的暴雨。 2005年澳大利亚站 舒马赫和尼克·海费尔德(Nick Heidfeld)撞车后,再度享用场边工作人员将他推回赛道上的特权,而海费尔德就没有如此优待了。 2005年摩纳哥站 舒马赫在最后一圈蛮横的硬超队友巴里切罗,几乎酿成车祸。 2006年,日本大奖赛 铃鹿赛道上,一次致命的爆缸结束了车王的职业生涯八冠王的希望,令无数车迷心碎。
[编辑本段]最具争议的一场比赛
2006年,摩纳哥赛道,摩纳哥大奖赛 2006年舒马赫在摩纳哥大奖赛排位赛的最后一刻的行为再度遭受了广泛的指责。舒马赫的赛车在最后一刻横在了弯道中,这一行为阻挡了后面的车手试图创造更快成绩的努力,舒马赫获得了杆位。经过调查,赛事干事取消了舒马赫的杆位成绩,但是舒马赫在正赛中弥补了这一事件的影响,他获得了第五,并创造了赛道的最快圈速。 但赛后FIA经过详细的调查,调阅录像带后,认为当时舒马赫的赛车并无异状,而且以舒马赫的技术也不太可能发生这种离谱的失误,因此认定他是故意将赛车佯装锁死以阻止阿隆索刷新他的最快时间,因此取消了舒马赫的时间,舒马赫被罚最后一位出发。 这次事件可以说是舒马赫职业生涯最大的污点,F1最高统治者伯尼·埃塞莱斯顿(Bernie Ecclestone)即公开表示舒马赫的行为是“作弊”。而媒体也纷纷口诛笔伐,许多赛车界人士也不客气的指责舒马赫“无耻”、“骗子”。而车手同僚们也对舒马赫表示厌恶,“车手协会”(GPDA)召开临时会议,会中维伦纽夫激烈的要求开除舒马赫会籍,但未被通过,维伦纽夫愤而退出协会。 本站赛事舒马赫从最后一位出发,但仍以第五名完赛,但显然还是损失了几分积分,在舒马赫和阿隆索争夺世界冠军的最后关头,这几分失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被认为是舒马赫最终功败垂成的原因之一。
[编辑本段]悲情退役
2006年9月10日,舒马赫宣布了退役的消息2006年舒马赫宣布退役,看台上,法拉利的红夺目耀眼,阵阵欢呼,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完美,似乎没有比这个词更能形容昨天出现在蒙扎赛道上的舒马赫了。从第十五圈开始就遥遥领先,在这片被称为法拉利圣地的土地上,车王第五次夺取该赛道分站冠军。 2006年9月10日,舒马赫宣布了退役的消息 右手,是被称为“继承者”的莱科宁。抢下杆位却屈居第二,冰人的俊脸写着尴尬,但当被舒马赫右手勾住脖子,窃窃私语时,莱科宁脸上的寒冰开始融化。也许,当不再对立时,传奇车王的魅力已让冰人折服。 新闻发布会几乎是舒马赫一个人的独脚戏,甚至没有等到记者提出相关的问题,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告白,只是这样的一幕是领奖台下的“舒迷”们不愿听到的。“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些什么,以前我也很多次想过这个问题,想到所有我的支持者,所有喜欢赛车的人,我也想向他们解释,但是……现在就是该说这个话的时候了,我作出我的抉择——在今年赛季结束的时候,我决定与车队结束合同并且离开F1赛车运动。” 强忍着悲伤,当“再见”真正说出口时,才知道自己的心有多痛。“我现在只想专注于后面的三站比赛,用我自己的方式获得冠军!我很渴望后面的三站比赛!谢谢所有的人,谢谢你们所给予我的一切!” 就像乔丹之于篮球,阿加西、桑普拉斯之于网球,在齐达内、阿加西先后离开挚爱的舞台之后,舒米也选择了离开。
[编辑本段]慈善活动
舒马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别大使,捐出了150万欧元。此外亦喜欢踢足球,效力当地球队FC Echichens,他亦参与多项慈善足球活动以及一级方程式车手之间足球比赛交流,更经常出现入球以突出自己的表现。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一般简称印度洋海啸或南亚海啸)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UTC时间0时58分55秒(雅加达,曼谷当地时间为UTC 7);舒马赫捐出了1000万美元,成为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款者里,金额最高的一位。
[编辑本段]取消复出
舒马赫复出无望[6]
王者归来吗
2009年7月29日,法拉利受伤车手菲利普·马萨的替任者终于确定。法拉利车队正式宣布已经退役的七届世界冠军迈克尔·舒马赫将再度披挂上阵,顶替马萨的空缺为车队效力,直到巴西人伤愈回来。 舒马赫已经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确认了这则消息。在题目为“迈克尔高兴能帮忙”的最新消息中,他首先表达了对马萨的关心。 随后,舒马赫确认了自己的复出。最后舒马赫表达了自己对即将开始的复出的展望,他说:“作为竞争者,我也相当期待即将面临的挑战。” 而法拉利车队也在其官网网站上发表了相关声明,声明写道:“法拉利车队计划由迈克尔·舒马赫代替菲利普·马萨参加比赛,直到巴西人伤愈复出,能够再次参赛为止。迈克尔·舒马赫表示他准备好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着手开始针对性的训练,结束之后会获准他参加世界锦标赛,从8月23日举行的欧洲大奖赛开始。” 老车王复出的第一场比赛将会是8月23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举行的欧洲大奖赛。而这也将是他第一次以队友的身份与基米·莱科宁并肩作战,两人之间又会有着怎样的竞争,令人期待。 舒马赫官网截屏 迈克尔·舒马赫突然宣布,因为身体原因取消F1复出计划。
因身体原因取消复出计划
[6]北京时间2009年8月11日下午,七届F1世界冠军、德国车王迈克尔·舒马赫突然宣布,因为身体原因取消F1复出计划。 舒马赫通过其官方网站表示:“我为了让伤势恢复而尝试了一切,但非常遗憾,这没能奏效。” “在穆杰洛赛道试车后,我感觉颈部有些不适,虽然在医学治疗方面尽了一切努力,但我最终还是没能克服这次伤病。” 现年40岁的舒马赫原计划在本月23日举行的F1欧洲大奖赛中复出参赛,顶替上个月受伤的巴西车手马萨。法拉利车队也曾于7月30日官方宣布了舒马赫复出的消息。 7届F1总冠军得主、德国车王舒马赫2009年8月11日对外宣布,由于身体原因,他将取消复出F1的计划。
[编辑本段]正式复出
在全世界车迷的翘首期待中,2009年年末迈克尔·舒马赫正式宣布,他已与梅赛德斯GP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工作合同,这意味着时隔3个赛季后,舒马赫将重返F1赛场。他将与同胞罗斯博格搭档;同时这也是他再一次与罗斯·布朗联手。[7]
回归语录
“我决定在2010赛季回归F1,并且已经与梅赛德斯车队达成了协议。说实话,我现在非常兴奋。”舒马赫在官网声明的最开始就如此表示。 “我不否认,组成一个全德国车手的车队对我非常有诱惑力,我想所有德国车手都会有同感。当然,能够在与罗斯(罗斯·布朗)再度合作也是很让人高兴的。” “其实我自己感觉从未离开赛场,三年后我依然对参赛充满热情。在参加了几场摩托车比赛后,我已经准备好继续参加F1比赛。”
复出不为钱
舒马赫此次与梅赛德斯GP签订的合同中规定,舒马赫为梅赛德斯GP效力一年的薪酬为700万欧元,这比此前传闻的350万欧元高出一倍。但这个价格对七冠王舒马赫而言,实在算不上大钱。在F1财政最紧张的2009赛季,现役3位年度车手冠军得主,迈克拉伦车队的汉密尔顿、法拉利的莱科宁和雷诺的阿隆索,3人个个身价在千万欧元以上,由此可见,舒马赫的此次复出并不是冲着钱来的。
所以是西德。
Ⅳ 四大网球公开赛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哪个
四大网球公开赛
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被称
为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它是每年一届的最为重要的世界性网球单项比赛,世界各地的职业
选手均视获得这四大比赛桂冠为最高荣誉。
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
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是现代网球史上最早的比赛,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于1
877年创办。首次正式比赛在该俱乐部位于伦敦西南郊的温布尔顿总部举行,名为“全英草地
网球锦标赛”。首届比赛只设男子单打,冠军奖杯叫“挑战杯”。1879年增加男子双打,188
4年增加女子单打,1899年又增加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1901年才接受国外选手参赛,当时只
限于英国自治领地的小 国参加,1905年正式开放,美、法等国选手才跨海而来参加比赛。19
22年进行了两项改革,是修建可容纳1.5万观众的中央球场,二是废除了“挑战赛”,从这一
年起要取得冠军,男子 必须从第l轮打起,连胜7场比赛,女子必须连胜8场比赛。1968年国
际网联同意职业选手参加 该项比赛,同时组织者还募集巨额奖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参加,
故竞技水平逐年提高。凡 夺得各个单项比赛第1名的,即为该项目的世界冠军。因此,比赛
期间精华荟萃、好手云集, 争夺十分激烈,它体现了网球技术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当今
温布尔顿的比赛,观众可达30万人以上,而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的人则在5亿以上。温布尔顿网
球锦标赛奖金逐年提高,1984年男子单打冠军奖金为10万英镑、女子单打冠军为9万英镑。19
85年男单冠军奖金为13万英镑。1987年男单冠军奖金为15.5万英镑。1991年 男单冠军获24
万英镑,女单冠军获21.8万英镑,连第1轮遭淘汰选手也可获得一笔奖金,男子3600英镑,女
子2790英镑。高额奖金使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使这项竞赛活动百年不衰。
到1995年为止,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已举办109届,其中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停赛lo次,若从187
7年开赛算起,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该比赛于每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初定期举行,已经形成
传统。
法国网球公开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是与温布尔顿锦标赛一样,在世界网坛上享有盛名的传统比赛。它始于18
91年,比温布尔顿锦标赛晚14年,通常在每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举行,是继澳大利亚公开赛之
后,当年第二个进行的公开赛。比赛地点设在巴黎西部一座叫罗兰-卡罗斯的大型体育场内 ,
1927年自从该地成了法国网球公开赛赛场后,一直成为世界着名网球运动员向往的圣地,获得
这个公开赛桂冠的选手,与温布尔顿冠军一样名震世界。 法国公开赛已经100周年,在过去百
年,除两次世界大战被停赛11年外,其余90年均每年举行一届。开只限本国人参加,到1925年
后对外开放,成为公开赛。该比赛规 定每场比赛采用5盘3胜淘汰制,罗兰-卡罗斯球场属慢速红
土球场,利于底线对抗,所以一场比赛打上4个小时是习以为常的。在这样的球场要获得优胜是
不容易的,运动要求有超群的技术和惊人的毅力。获男子单打锦标最多的是瑞典选手博格,他
在1974年至1981年8年中 ,8次夺冠。1989年的法国公开赛,17岁的美籍华裔选手张德培爆出八
十年代大冷门。他先后挫败伦德尔和埃德伯格,成为这个公开赛最年轻单打冠军,也是第一位亚
洲血统的选手获 此殊荣。女子单打埃弗特、纳英拉蒂诺娃、格拉英等当代明星夺过奖杯。而埃
弗特在1974至1986年的12年间,曾7次夺标,创造了这个公开赛的纪录。
美国网球公开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首届比赛只有男子单打,于1881年在美国罗得岛新港举行,每年举办 一届,
通常在8-9月间。开始名为“全美冠军赛”,1815年起移至纽约林山进行比赛,1970年 改名为全
美公开赛。1968年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是一年中最后举行的大赛。由于美国网球 的地位和高
额奖金,以及中速硬地场地,吸引众多好手参加。它的影响虽比不上温布尔顿锦标赛,却高于澳
大利亚甚至法国公开赛。据世界网球杂志统计,1989年美国公开赛涉及的金钱往来总额达1亿美
元,男、女单打冠军均可得35万美元的奖金。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四大公开赛中最迟创建的赛事,从1905年创办至今也已经有、100年
历史,赛地在墨尔本,安排在1-2月举行,它是每年最早开赛的四大事。由于赛地远离欧美大陆,
赛事又在年初举行,时值当地盛夏,气候奇热,欧美好手都不愿长途跋涉冒暑去参加比赛,因此
它是最乏吸引力的比赛。然而到1968年,国际网球职业化,它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 以后,得
分和奖金均高于一般巡回赛事,其身价才有所抬高。在创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开赛的冠军
均为本地人获得。从二次大战后的1948年起,到1978年,男、女单打冠军多为澳大 利亚选手夺
得,而进入八十年代后,却又没有一名本地选手有幸获此殊荣。澳大利亚网球,特 别是男子网
球也曾有过辉煌年代,从1950年至1987年的17年间,澳大利亚男队赢得过15次戴维斯杯赛冠军,
因而,它在四大公开赛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
Ⅳ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的身高是多少
177厘米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也可译作麦肯·腾博),澳大利亚政治家,1954年出生于悉尼,相继毕业于悉尼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拥有政治学和法律
Ⅵ 温布尔登是哪国的
位于英国伦敦南部,距市中心约11公里的温布尔登,因每年一度举办网球赛事而闻名于世。每年6-7月,这个宁静的小镇都会变得热闹起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网球选手会在这里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比赛。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也称“全英草地网球锦标赛”,创办于1877年,是现代网球史上最早举办的比赛。这项网球赛初创时只有男子单打一个项目,1879年增设男子双打,1884年始有女子单打,以后又增加了女子双打,到1913年又最后增设了男女混合双打。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初始只限英国人参加,1901年起允许英联邦各国派代表参加比赛,从1905年开始扩大为国际性的球赛。
在世界四大网球锦标赛中,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是唯一的草地球场赛事。草地网球场由于球落地时与地面的摩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对球员的反应、灵敏、奔跑的速度和技巧等要求非常高。因此,草地往往被看成是“攻势网球”的天下。
温布尔登的网球球场占地42英亩,共有19个用于职业联赛的比赛场地和22个训练场地。在这些球场中,温网的决赛举办场地——中央球场最负盛名。
中央球场可以容纳15000人。在这里,每年都有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角逐温网5个比赛项目的冠军。
除中央球场外,一号球场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在一号球场,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来让聚集在场外亨曼山上观战的球迷欣赏比赛。在每年温网比赛期间,都有成千上万的球迷在屏幕前为本土球员加油助威。
Ⅶ 布尔战争是怎末回事
布尔战争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荷兰殖民者于17世纪来到南非。他们和葡萄牙、法国殖民者的后裔被称为布尔人。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士自由国相继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和金矿。英国殖民者觊觎这些宝藏,于1899年8月与布尔人爆发战争。战争初期,英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在轻捷灵便的布尔人面前多次遭到失败,随着援军的抵达,英军逐渐掌握主动权。
当年秋,英国宣布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布尔人继续继续袭击英军。英军把布尔人强制关进集中营,两万妇孺致死。布尔战争中的英军总司令基契纳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但直到他凯旋时,英国仍然没有完全控制称南非。英布战争称得上英国复兴史上最长的战争。
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形成,国际政治中的战争引火物比比皆是。1898年美西战争的硝烟未散,1899~1902年非洲大陆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布尔战争。布尔战争和美西战争一样,标志着帝国主义战争时期的开始,也是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战争时期的开始。
黑暗的一星期
非洲大陆南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矿藏丰富,欧洲殖民者早就源源不断地涌入。所谓布尔人,主要是最早来到南非殖民地的荷兰人的后裔。
英国人发现了南部非洲这块肥肉后,受到英国扩张压力的布尔人不得不大规模向北、向东开始殖民“迁徙”。并在19世纪30~40年代,建立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1867年和1884年,在南非先后发现了钻石矿和金矿,英国垄断资本迅速取得了惊人的利润。布尔殖民主义者见此巨利分外眼红,英国人和布尔人争夺采矿权的斗争日益尖锐,愈演愈烈。
1899年10月11日,当布尔人企图获得南非开矿权的要求再次被英国人拒绝后,布尔人迫不得已向大英帝国宣战,布尔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布尔人主动展开攻势,英国军队由于过于轻敌导致了战争初期较为被动。12月13日,英军和布尔人在科伦索展开了激烈交战。
英军指挥官布勒将军的进攻计划是兵分三路,并明确了三路英军的最终汇合地点。但是布勒给部属的手绘地图上,完全标错了这个汇合点的位置。这个攻击计划实际上漏洞百出,在执行前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科伦索战役以英国人的失败而告终,此次战役英军损兵折将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0人,对比之悬殊令人咋舌。
12月10日至15日,一周之内,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全部失利,损失2800多人,在英军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布勒上将因为兵败,引咎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
攻占德兰士瓦
“黑暗的一星期”之后,英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英国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强硬,决心将战争进行到底。英国政府倾其整个帝国的力量,来对付只有40多万人口的布尔人。
1899年12月17日,声名显赫的印度英雄、67岁的罗伯茨勋爵被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到了1900年1月,南非战场上的英军已经增至18万,3月再增至22万~25万人,居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几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随着援军的到来,尤其是在军队中享有赫赫声名的罗伯茨的到来,南非英军的士气大增。从2月初开始,英军转为反攻,在东、中、西三条战线发动了一系列攻势。5月12日,罗伯茨的大军攻克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龙斯塔德。由于接连遭到失败,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到5月中旬,仍在战斗的布尔人只剩下了2万多人。
1900年5月24日,英军吞并了整个奥兰治自由邦,并加紧向德兰士瓦进攻。5月29日,弗兰奇将军指挥澳大利亚骑兵部队,在约翰内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击败了守卫这座南非矿业中心的最后一支防御部队。同年9月,罗伯茨宣布英国兼并德兰士瓦,并宣称战争结束。9月11日,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不得不流亡欧洲。
游击战和“三光”政策
在德兰士瓦庆祝战争的胜利后,罗伯茨将军回到了英国。他认为,剩下的布尔人只是“小股盗匪”,“战争已经真正告一段落,我的任务已经完结。”
罗伯茨本人作为远征军前敌司令的任务的确是“完结”了,但是,他在南非留下的多达25万人的军队却经年累月不能击溃布尔人的“小股盗匪”。退出城市的布尔军队,此时已经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发挥野战骑射之长,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他们熟悉地形,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散布在广大地区的布尔人农场成为游击队的根据地。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从1901年3月开始,英军采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设置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队。在这些绥靖地区内,凡发现布尔农场主帮助游击队,则将周围10英里内的农场、房舍一律烧毁。
英军决定不再仅仅限于焚烧那些支持过游击队的农舍,而是一鼓作气,烧毁了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乡间几乎所有的房屋,运走了所有的马,杀死了所有带不走的牲口,炸毁了所有的水井,烧光了地里所有的庄稼,彻底破坏了40多座城镇。
和平条约的签订
到1902年5月为止,英军在南非的战争费用已达2.2亿英镑,死亡2.1万多人。而他们的对手却神出鬼没,捉摸不定,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两个政府根本无法将其彻底消灭,其残存的军事力量仍然令英军胆战心惊。英国人深知难以迅速赢得战争胜利。而此时布尔人的作战能力也在迅速下降,兵力从最高时期的8.8万人减少到2.2万人,由于得不到补给,民团士兵营养不良、衣衫褴褛,士气沮丧。他们只能依赖战利品为生。
于是双方开始正式举行和谈。谈判的关键,一是布尔人的独立问题,二是对待非洲人问题(核心是非洲人的选举权)。关于第二个问题,英国牺牲非洲人的利益,向布尔人靠拢,很快就同布尔人取得了一致意见。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5月31日,英布双方在弗里尼欣正式签订和约,持续31个月的布尔战争宣告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先后动用了45万军队,通过海路运到南非的军队前后共计38万,此外还运送了35万匹马、10万匹骡子,134万吨军事装备和其他物资,先后动用了1027艘舰船,共有2.1万名官兵阵亡。
布尔人方面,参加战斗的前后共计8.8万人,而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国家全部人口不过44万,所以是几乎全部男性青壮年都上阵作战。到缔结和约时,参战的布尔人共有3700人阵亡,3.1万人被俘虏,2万人缴械投降,1万多人流亡到德属西南非洲和莫桑比克。
历时两年半的英布战争,实际上以英国全胜告终,这场战争对今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布尔战争后,南非在英国的投资下由矿业国家逐渐成为了工业化国家。1909年9月2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批准了议会提出的建立南非联邦的法案。1910年5月31日,由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纳塔尔共同组成的南非联邦成立,南非成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的自治领地。
布尔人方面,随着独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国家灭亡,整个南非的荷兰人都沦为英国的臣民。经过这次战争的磨难,布尔人之间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阿非利卡人。南非联邦成立后,原来各殖民地中的阿非利卡人政党很快结合成单一的政党——南非党,并在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击败英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联邦政府。
Ⅷ 纳瓦罗去哪了
2007年3月7日凌晨,06/07赛季欧洲冠军联赛1/8决赛第二回合展开较量,瓦伦西亚0-0战平国际米兰,凭借客场进球数晋级。在比赛即将结束时,两队队员突然发生斗殴事件,肇事者之一瓦伦西亚替补纳瓦罗 David Navarro 挥拳击断布尔迪索鼻梁的举动令已渐平息的冲突几乎升级为一场恶劣群殴。
Ⅸ 澳大利亚换总理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澳大利亚新总理是谁
9月14日晚,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以10票优势赢得自由党党首投票,将取代阿博特担任澳大利亚新一任总理。
《环球时报》的社论称,特恩布尔在对华外交上表现出严谨。他近来强调二战时期中国是西方一个很重要的盟友,甚至认为澳因为中国的抵抗而转危为安。他被认为是在中国话题上思考深、说话也有水平,表现出熟稔中国近代史的人物。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特恩布尔会推行更加友好的对华政策,是不太确定的。事实上中澳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冲突,阿博特显得在政治上亲美,但他后来意识到必须同中国保持密切关系,从而加快了中澳自贸协定谈判,最终签署协议。但另一方面,美国的影子长期存在于中澳之间,澳在中美之间摆动的基本逻辑很难改动。”
这篇社论认为,特恩布尔大概会在避免言语冒犯中国方面做得比阿博特好,因为此前他表现了对华说话礼貌的意愿和水平。但是他估计不会在加强美澳军事合作方面往回缩,华盛顿一直通过加强这种合作增加对中国的心理压力,而澳也一直给予了配合。因此特恩布尔有可能成为中国与之打交道感觉“相对舒服些”的澳总理。
《环球时报》认为:“必须看到这不是澳大利亚政权一次意义非凡的易主,它所能对应的实质变化,包括中澳关系的实际利好,或许都将有限。
Ⅹ 请教最终幻想的问题
相关电影及动画
2.1 电影
电影简介
中文名称:最终幻想:灵魂深处
英文名称:Final Fantasy:The Spirits Within
发行时间:2001年07月02日
电影导演:坂口博信 Hironobu Sakaguchi
莫托·萨克巴拉 Moto Sakakibara
电影演员: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詹姆斯·伍兹 James Woods
亚历克·鲍德温 Alec Baldwin
文·瑞姆斯 Ving Rhames
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琼·西蒙斯 Jean Simmons
温明娜 Ming-Na
佩里·吉尔宾 Peri Gilpin
颜 色:彩色
声 音:英语LPCM,AC3,增加DTS,448K国配
时 长:106 分钟
类 型:科幻 冒险 动画 动作 奇幻
分 级:英国:PG 阿根廷:13 德国:12 澳大利亚:M 西班牙:7 法国:U 挪威:11 瑞典:11 加拿大:PG 美国:PG-13
剧情介绍:
公元2065年,流星体撞向地球,数以千万计异种降落地球,大肆破坏,到处颓垣败瓦、人又死伤无数。人虽然在防卫城暂避,但异种势力逼人,唯一能拯救人类的就只有结合美貌与智慧的亚纪。她掌握歼灭异种的秘密钥匙,就是要找八个“精神”,借着施博士及队长格莱领导的防卫队“红眼睛”之协助,与异种死战。亚纪还要跟时间和异种感染竞赛,以及抵抗总司令的阻挠......
。
最终幻想VII:降临之子/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2005年9月14日
CG电影
年 代: 2004
地 区: 日本 (更多...)
片 长: 101 分钟
导 演: Takeshi Nozue / Tetsuya Nomura
编 剧: Kazushige Nojima
类 型: 动作 / 冒险 / 动画 / 荒诞 / 科幻
别 名: 最终幻想7:降临之子
主要演员:
伊藤步
剧情简介
时间是FF7结局陨石撞击Midgar的两年后。人们在几乎成为废墟的Midgar周围新建了一个条大街取名“Edge”。神罗公司不复存在,人们也终于了解到过度开采魔晃能源带来的危害有多么巨大,开始寻找新的对星球无害的能源。
正当人们努力重建家园的时候,人群中开始蔓延一种名为“星痕症候群”的不治怪病,一说是愤怒的星球对人类的惩罚,真的是这样的吗?
Tifa战后在Edge重开了她的酒吧Seventh Heaven,同时照料着一群患“星痕症候群”的孤儿。
Cloud离开朝夕相处的同伴开了一家运输公司独自一人行动,在某一天他遇到了3个叫他“哥哥”的神秘黑衣人,白发绿眼似曾相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母亲”Jenova的头部完成Reunion复活Sephiroth。对Aerith牺牲强烈的自责感和“星痕症候群”的不断发作使Cloud在战斗中越发吃力,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小雨治愈了Cloud的星痕症,冥冥中Cloud仿佛听到了“她”的鼓励声,终于振作起来的Cloud面对复活的Sephiroth使出了他的最强技——超究武神5……
教堂中从地低冒出的水拯救了所有的病人,没人能解释这股水是从哪来的——其实也不需要解释,是的,只有“她”,谢谢你,Aerith。
2.2 动画
动画名称 首映日期 备注
最终幻想:水晶传说/Final Fantasy: Legend of the Crystals/1994年
以最终幻想V为蓝本
最终幻想:无限/Final Fantasy: Unlimited /2001年10月
原创故事(港译: 最终幻想:疾风境界)
最终幻想VII:最终密令/Last Order: Final Fantasy VII/2005年9月
与降临之子一起发售,是它的前传
至于其它的都是游戏了,但是有很多网站也会有cg的下载
系列作品的关系
[编辑本段]
■最终幻想系列间的故事基本上各自独立,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例外:最终幻想与最终幻想VII附生作品;最终幻想X与最终幻想X2。
■最终幻想除了名字,还有以下的相同要素(有些作品没有):
类似的世界观:世界上有数个各自拥有不同属性的强大魔力的大型水晶,若他们出现问题,这世界也会跟着陷入苦难之中。(主要是前几代的设定)
类似的意义主题:如友情,爱情,亲情,牺牲,邪恶与正义等。
相同的角色与要素:如陆行鸟,莫古里,飞空艇和它的拥有者席德,怪物/召唤兽,青魔法,音乐节奏等。
封面设定:天野喜孝
不同的小游戏:如卡片和闪电球等。
游戏的特殊玩法
最终幻想系列虽然并非每一集都能够有特殊玩法,不过其中最为特殊的应该是FF V开始的低等级破关玩法。
■低等级破关
有别于一般旧有的练功至所有角色等级99,FF V因为有着各种职业能力的配搭,再加上特殊的大部份首领战不会取得经验值,以及一些魔法和技能能够击倒敌人后不取得经验值,所以玩家能够尽力压低角色等级来挑战游戏。最初有着四个角色中三个等级7,一个角色等级8的破关玩法(7778)。后来在精密计算之后,更再一次减少了强制战斗时取得的经验值,因此可以在均等分配的情况下,取得三个角色等级2,一个角色等级3的玩法(2223),以及其变种的一个角色等级2,两个角色等级1,一个角色等级4的玩法(2114)。这种低等级破关的玩法,在FF VI中亦可以做到,不过计算上角色的等级则会在8~12之间。在FF VII中因为首领战会取得经验值,所以并没有极低等级的情况。不过在FF VIII中,玩家可以再一次以等级7, 8的角色挑战最后首领以及破关。至于FF IX则有一个角色等级31,另三个都是等级1的玩法。到了FF X2官方攻略ULTIMANIA OMEGA中甚至有记载低等级破关的玩法。照该玩法应该是三个角色两人等级1,一人等级4破关。
■不使用圆盘破关
在FF X中,因为角色已经没有了等级的限制,反而是要升级之后管理好圆盘才会使角色加强,因此就出现了有别于低等级破关的不使用圆盘的玩法。不过不使用圆盘的玩法建基于使用会因为每遇敌30次时就会加强的召唤兽系统,因此可以算是一种另类的练功玩法。
■不使练级通关
厌烦了RPG游戏的不间断练功吗?幻想和某天的某个RPG不需要练级就可以打到最后吗?FF8就是这样一个游戏。由于敌方的等级是靠主角的等级而变化的,在有了一定数量的魔法与召唤兽后,甚至可以只有1级就通关哦。而一般游戏困扰玩家的金钱,在这里也不在是十分重要。因为主角斯科尔是SEED,有薪水可领。每到一定时间就会有钱自动存入户头,如果要提高薪水还可以参加考试。
最终幻想编年史
1987年12月18日 《Final Fantasy》(FC)发售
1988年12月17日 《Final FantasyⅡ》(FC)发售
1989年12月22日 《Final Fantasy》(MSX2)发售
1990年4月27日 《Final FantasyⅢ》(FC)发售
1991年6月28日 《圣剑传说-Final Fantasy-外传》(GB)发售
1991年7月19日 《Final FantasyⅣ》(SFC)发售
1991年10月29日 《Final FantasyⅣ Easy Type》(SFC)发售
1992年12月6日 《Final FantasyⅤ》(SFC)发售
1993年9月10日 《Final Fantasy Mystic Quest》(SFC)发售
1994年2月27日 《Final FantasyⅠ-Ⅱ》(FC)发售
1994年4月2日 《Final FantasyⅥ》(SFC)发售
1994年4月2日 《Final Fantasy》(OVA)发售 全四卷
1995年
1996年8月2日 《Tobal NO.1》(PS)发售. 《FFⅦ》捆绑试玩版
1996年8月22-24日 第一届东京电玩展发布《FFⅦ》试玩版
1997年1月31日 《Final FantasyⅦ》(PS)发售
1997年3月21日 《Final FantasyⅣ》(PS)发售
1997年6月20日 《Final Fantasy Tactics》(PS)发售
1997年10月2日 《Final FantasyⅦ International》(PS)发售
1997年12月23日《陆行鸟不可思议的迷宫》(PS)发售
1998年3月19日 《Final FantasyⅤ》(PS)发售
1998年12月17日 《Ehrgeiz》(PS)发售
1998年12月23日 《陆行鸟不可思议的迷宫2》(PS)发售
1999年2月11日 《Final FantasyⅧ》(PS)发售
1999年3月4日 《陆行鸟不可思议的迷宫》(WS)发售
1999年3月11日 《Final FantasyⅥ》(PS)发售
1999年3月11日 《Final Fantasy Collection》(PS)发售
1999年3月18日 《陆行鸟赛车》(PS)发售
1999年12月22日 《陆行鸟牧场》(PS)发售
1999年12月22日 《陆行鸟收集》(PS)发售
2000年1月29日 Square Millennium举办
2000年6月29日《Square Millennium Collection-Final Fantasy Tactics》(PS)发售
2000年7月7日 《Final FantasyⅨ》(PS)发售
2000年9月21日 《工作陆行鸟》(WS)发售
2000年10月3日 《Final FantasyⅧ》(Windows)发售
2000年12月9日 《Final Fantasy》(WSC)发售
2001年5月3日 《Final FantasyⅡ》(WSC)发售
2001年7月11日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电影)美国公开
2001年7月19日 《Final FantasyⅩ》(PS2)发售
2001年9月15日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电影)日本公开
2001年10月2日 《FF:U~Final Fantasy Unlimited~》动画放映
2001年12月17日 《Final FantasyⅪ》(PS2)β测试开始
2001年12月20日 《Final Fantasy Tactics PS one Books》(PS)发售
2001年12月20日 《Final FantasyⅦ International PS One Books》(PS)发售
2002年1月31日 《Final FantasyⅩ International》(PS2)发售
2002年2月22日 电影《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DVD)发售
2002年3月26日 《FF:U~Final Fantasy Unlimited~》放映完毕
2002年3月28日 《Final FantasyⅣ》(WSC)发售
2002年4月26日 《Kingdom Hearts》(PS2)发售
2002年5月16日 《Final FantasyⅪ》(PS2)β测试完毕
2002年5月16日 《Final FantasyⅪ》(PS2)发售,服务开始
2002年6月18日 《Final FantasyⅪ》(Windows)β测试开始
2002年9月26日 《Final FantasyⅪ 2002 SPECIAL ART BOX》(PS2)发售
2002年10月31日 《Final FantasyⅠ》(PS)发售
2002年10月31日 《Final FantasyⅡ》(PS)发售
2002年10月31日 《Final FantasyⅠ+Ⅱ合集》(PS)发售
2002年11月1日 《Final FantasyⅪ》(Windows)β测试完毕
2002年11月7日 《Final FantasyⅪ》(Windows)发售
2002年12月13日 《陆行鸟大陆》(GBA)发售
2003年1月16日 《Final FantasyⅩ MEGAHITS》(PS2)发售
2003年2月14日 《Final Fantasy Tactics Advance》(GBA)发售
2003年3月13日 《Final FantasyⅩ-2》(PS2)发售
2003年4月1日 Square与Enix合并,株式会社Square Enix诞生!
2003年4月17日 《Final FantasyⅪ吉拉德的幻影》(PS2,Windows)发售
2003年6月12日《Final FantasyⅪ Entry Disk》(PS2,Windows)发售
2003年8月8日 《Final Fantasy Crystal Chronicle》(GC)发售
2004年2月19日 《Final FantasyⅩ-2 International+Lastmission》(PS2)发售
2004年3月1日 《Final Fantasy MOBILE》(i-mode)配信开始
2004年7月29日 《Final FantasyⅠ+ⅡAdvance》(GBA)发售
2004年8月19日 《Final Fantasy MOBILE》(EZweb)配信开始
2004年9月16日 《Final FantasyⅪ普罗马西亚的诅咒》(PS2,Windows)发售
2004年9月24日 《Before Crisis-Final FantasyⅦ-》(i-mode)配信开始
2004年12月22日 《Dragon Quest& Final Fantasy in Itadaki SPECIAL》(PS2)发售
2005年3月3日 《Final FantasyⅪ Entry Disk2005》(PS2,Windows)发售
2005年9月8日 《Final FantasyⅩ/Ⅹ-2 ULTIMATE BOX》(PS2)发售
2005年9月8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Ⅹ》(PS2)发售
2005年9月8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Ⅹ-2》(PS2)发售
2005年9月14日 《Final FantasyⅦ Advent Children》(DVD/UMD)发售
2005年12月10日 《Final FantasyⅪ》(Xbox360)β测试开始
2005年12月15日 《Final FantasyⅣ Advance》(GBA)发售
2005年12月22日 《Kingdom HeartsⅡ》(PS2)发售
2006年1月26日 《Dirge of Cerberus-Final FantasyⅦ-》(PS2)发售
2006年3月9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 Tactics Advance》(GBA)发售
2006年3月16日 《Final FantasyⅫ》(PS2)发售
2006年4月3日 《Final FantasyⅪ》(Xbox360)β测试完毕
2006年4月20日 《Final FantasyⅪ亚特尔冈的密宝》(PS2,Windows,Xbox360)发售
2006年5月9日 FABULA NOVA CRYSTALLIS PROJECT 发售
2006年5月25日 《Dragon Quest & Final Fantasy in Itadaki Street Portable》(PSP)发售
2006年7月3日 《Final Fantasy MOBILE》(Yahoo!携带)配信开始
2006年7月20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 Tactics》(PS)发售
2006年7月20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Ⅶ International》(PS)发售
2006年7月20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Ⅷ》(PS)发售
2006年7月20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Ⅸ》(PS)发售
2006年8月24日 《Final FantasyⅢ》(DS)发售
2006年10月12日 《Final FantasyⅤ Advance》(GBA)发售
2006年11月1日 《Dirge of Cerberus Lost Episode -Final FantasyⅦ-》(Docomo 903i)服务开始
2006年11月30日 《Final FantasyⅥ Advance》(GBA)发售
2006年12月14日 《陆行鸟与魔法画本》(DS)发售
2006年12月14日 《陆行鸟de手机》(EZweb)配信开始
2007年1月25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Ⅹ International》(PS2)发售
2007年1月25日 《ULTIMATE HITS Final FantasyⅩ-2 International+ Lastmission》(PS2)发售
2007年1月30日 《Before Crisis-Final FantasyⅦ-》(Yahoo!携带)配信开始
2007年4月5日 《Before Crisis-Final FantasyⅦ-》(EZweb)配信开始
2007年4月19日 《Final Fantasy》(PSP)发售
2007年4月26日 《Final FantasyⅫ Revenant Wing》(DS)发售
2007年5月10日 《Final Fantasy Tactics 狮子战争》(PSP)发售
2007年5月11日 《最初的Final FantasyⅪ》发售
2007年6月7日 《Final FantasyⅡ》(PSP)发售
2007年8月1日 《陆行鸟de手机》(i-mode)配信开始
2007年8月9日 《Final FantasyⅫ INTERNATIONAL ZODIAC JOBSYSTEM》(PS2)发售
2007年8月23日 《Final Fantasy Crystal Chronicle Ring of Fate》(DS)发售
2007年9月13日 《Crisis Core-Final FantasyⅦ-》(PSP)发售
2007年10月25日 《Final Fantasy Tactics A2封穴的魔法书》(DS)发售
2007年11月22日 《Final FantasyⅪ 阿尔塔娜的神兵》(PS2,Windows,Xbox360)发售
2007年12月13日 《陆行鸟不可思议的迷宫 忘记时间的迷宫》(Wii)发售
2007年12月20日 《Final FantasyⅣ》(DS)发售预定
最终幻想7一共有五部曲,包括四部游戏,一部电影,已经全部发行。即FF7正篇和FF7AC、BC、CC、DC。
按故事时间顺序发展为CC-BC-正篇-AC-DC。
FF7CC(Crisis Core)就是2007年发行在PSP上的游戏——危机核心,讲述最终幻想7正篇的五年前的故事,以ZAX为主角。
FF7BC(Before Crisis)属于外传性质,是日本手机游戏,国内玩不到,BC中文名是危机之前,讲述以曾为首的TUCKS小队的故事。
最终幻想7正篇,是1997年发行于PS上的游戏,名字就叫《最终幻想7》,1998年移植到了电脑上。也是最早发行的、最核心的最终幻想7作品。讲的是尼布尔海姆事件后,以克劳德为主角的“雪崩”组织与神罗对抗的故事,最终克劳德第一次击败了萨菲罗斯。
FF7AC(Advanced Children)是一部2005年推出的3D DVD电影——降临之子,电影讲述的是FF7正篇结束2年后发生的故事。影片网上到处下载得到。
FF7DC(Dirge Of Cerberus)就是地狱犬的挽歌,也属于外传性质,以文森特为主角讲述FF7AC一年后的故事,是2006年发行于PS2上的枪版游戏。
总之,如果有兴趣弄懂整个FF7故事剧情的话,至少要玩CC、正篇,再看完AC电影,这样才能大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