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有10%被蜱虫叮咬的人会发病,原因是什么
只有10%被蜱虫叮咬的人会发病这件事情也是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我们都知道蜱虫是一种害虫,对于很多的动物来说都有着致命性的伤害,如果不小心被它咬伤,那么我们也一定要及时处理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生命健康,我们都知道每个人体内的抗体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被蜱虫咬伤之后感觉不到什么,同时也有的人被蜱虫咬伤之后会有着非常大的反应,甚至失去生命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遗憾的。
三、预防为主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春天,经常出没,如果稍有不慎被它咬到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威胁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记住这件事,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发际也是有方法进行预防蜱虫咬伤的,我可以在进入杂草环境中是穿长袖的衣服,不穿凉鞋,尽量的不要把自己的皮肤暴露在外面,这样就不会让自己受伤了。
2. 只有10%被蜱虫叮咬的人会发病,被蜱虫叮咬真有那么可怕吗
清明过后,春暖花开,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但是要小心,有一种极难发现的“敌人”也逐渐活跃起来,就是蜱虫。每年的4-9月是蜱虫活跃期,户外游玩时一定要提防,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它“叮”上,严重时或可致命!
由于蜱虫上身后并会马上叮人,一般要1-2天后才开始叮人吸血,因此我们在野外作业或游玩后,只要记得洗澡,并请他人帮你查看身体上是否有蜱虫附着,一旦发现,及时摘除,蜱虫也来不及吸血,这样就能够防止被蜱虫感染到病毒。即使不慎被叮咬了,出现发热症状,也不需要特别惊慌,可携带上叮咬的蜱虫标本,及时就医治疗。但要注意的是,一旦家人得了蜱虫病,要小心接触避免传染到病毒。
3. 关于蜱虫,专家请进
是病原体感染。不是每个蜱虫都携带有病原体!
4. 蜱虫,真的有那么恐怖吗!我不认为
蜱虫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携带的病毒。但是也并不是每只虫子都携带致命病毒。就好比蚊子,本来被蚊子咬一口并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假设这只蚊子在咬你之前正好咬过一个艾滋病患者,这就很可怕了。
蜱(读pí,二声)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
要注意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5. 蜱虫的预防蜱咬
1、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干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
2、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
另外现在是夏天,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季节,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就是到野外游玩时,除上述两点要注意之外,别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这样我们就会避免蜱虫咬伤。
中国 2011年6月,北京市回龙观龙泽苑西区居民发现,在小区内被虫子叮咬后瘙痒难忍。6月14日上午,昌平区疾控中心确认,龙泽苑西区出现蜱虫,已开始全面排查和消杀。
13日下午,昌平区疾控中心派人到龙泽苑西区取得了虫子样本。工作人员也对小区的绿化带、阴暗角落等地进行了检查。
进展:消杀持续到17日居民远离草丛
14日上午,昌平区疾控中心确认,龙泽苑西区内出现的虫子的确是蜱虫,并联合回龙观地区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开始对龙泽苑西区进行进一步检查,开始消杀工作,上午的消杀工作已经完成了90%。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社区居民,消杀将持续到17日,居民尽量不要在蜱虫可能出现的草丛、树林等地坐卧停留,一旦被叮咬,应该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进行拔除。
说法:北京郊区县易现蜱虫
14日上午,市疾控中心表示尚未接到昌平区关于此事的正式上报。
不过,近两年,市疾控中心一直在做关于北京蜱虫活动的相关调查,并在蜱虫容易出现的郊区县通过抽样调查密切监测人群、猪等。
市疾控中心表示,一旦发现有相关病例,将立即采取相关预防处理措施。 美国 美国每年报告600到800病例
资料显示,1995年美国报告该病首例病例,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韩国等国家也多有发病。2006年中国安徽省首次发现该病。随后在山东、河南、湖北、北京等地也有该病病例报告。根据卫生部通报,截至2009年8月,全国报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92例,死亡3人。
2011年6月16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截至2011年,中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据介绍,在报告的病例中,以老年人居多。内蒙古以青壮年居多,林区工作者、野生植物采集者。
针对部分公众对感染该病的担心,相关专家介绍,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